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联疗法结合心理干预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焦虑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莫超连 莫玉菊 梁日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588-591,共4页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结合心理干预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CSG)伴焦虑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HP阳性CSG伴焦虑的146名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73例)和对照组(73例),分别予四联疗法结合心理干预和四联疗法结合常规处理...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结合心理干预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CSG)伴焦虑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HP阳性CSG伴焦虑的146名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73例)和对照组(73例),分别予四联疗法结合心理干预和四联疗法结合常规处理,比较两组的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心理干预组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消失率、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联疗法结合心理干预可能缓解HP阳性CSG伴焦虑患者的焦虑水平,缓解上腹不适等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联疗法 心理干预 慢性浅表性胃炎 焦虑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缩短STEMI患者在急诊绿色通道的停留时间对提高救治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莫超连 罗劲 +1 位作者 陈裕 莫玉菊 《中国处方药》 2020年第10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缩短STEMI患者在急诊绿色通道的停留时间对提高救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急诊绿色通道进行抢救。对比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所有患者在急诊绿色...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缩短STEMI患者在急诊绿色通道的停留时间对提高救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急诊绿色通道进行抢救。对比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所有患者在急诊绿色通道的停留时间以及救治有效率。结果相较于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开展活动后所有患者在急诊绿色通道的停留时间更短,在规定时间里完成心电图、口服给药和心肌酶学的诊断报告的占比更高,死亡率更低,总的救治有效率更高,患者对救治护理的满意度也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TEMI患者的治疗中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缩短患者在急诊绿色通道的停留时间,降低死亡事件的发生,改善治疗预后效果,提高救治率,促进患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 STEMI患者 急诊绿色通道 停留时间 救治率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EICU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莫超连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2期121-122,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针对性护理的效果,为该模式应用提供理论经验。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对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根据...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针对性护理的效果,为该模式应用提供理论经验。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对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试验组(EICU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相关资料、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相关资料的比较,试验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心跳恢复时间、转出EICU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差异均显著,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EICU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有效地恢复患者的生理功能,同时可以大大降低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EICU 针对性护理 生活质量 术后感染
下载PDF
120救护车药品和物品的规范化管理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罗劲 莫超连 +2 位作者 谢月霞 陈锦玲 张丽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10期1951-1952,共2页
目的:规范120救护车药品、物品的管理,确保院前急救患者的护理安全。方法:急救药品分类别并按使用频率统一顺序放置,急救物品分类分区固定位置摆放,制定"急救物品一览表"及"急救药品、无菌物品失效期一览表",完善... 目的:规范120救护车药品、物品的管理,确保院前急救患者的护理安全。方法:急救药品分类别并按使用频率统一顺序放置,急救物品分类分区固定位置摆放,制定"急救物品一览表"及"急救药品、无菌物品失效期一览表",完善急救药品、物品使用后交接补充制度,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结果:实施4年多来,急救药品、物品处于应急备用状态,完好率100%。结论: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保证了院前急救患者的护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0救护车 药品物品 规范化管理
下载PDF
风险管理在基层医院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罗劲 莫超连 麦小玲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8期139-140,共2页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基层医院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4356例患者为对照组,将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546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同时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基层医院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4356例患者为对照组,将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546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同时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风险事故发生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急诊停留时间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风险事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急救物品完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急诊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可以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有利于降低风险事故,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基层医院急诊科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基层医院 急诊科
下载PDF
改良静脉穿刺技术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罗劲 莫超连 邓桂玲 《中国临床护理》 2013年第4期327-328,共2页
目的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入院的435例患儿,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00例和实验组235例。实验组采用改良式静脉穿刺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静脉穿刺技术,并对2组的穿刺成功率及回血率进行比较分析... 目的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入院的435例患儿,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00例和实验组235例。实验组采用改良式静脉穿刺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静脉穿刺技术,并对2组的穿刺成功率及回血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回血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改良式静脉穿刺技术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回血率,能为患儿建立有效通畅的静脉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静脉留置针 静脉穿刺 穿刺成功率
下载PDF
综合性治疗毒蛇咬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钟桂年 罗朝汉 +1 位作者 吴登锋 莫超连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性治疗在毒蛇咬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毒蛇咬伤患者182例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首先进行诊断及评估,然后对伤口进行局部处理,静脉通道滴注抗蛇毒血清、预防呼吸衰竭、补液、纠正水电... 目的探讨综合性治疗在毒蛇咬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毒蛇咬伤患者182例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首先进行诊断及评估,然后对伤口进行局部处理,静脉通道滴注抗蛇毒血清、预防呼吸衰竭、补液、纠正水电、酸碱平衡、营养供给、抗生素应用及血液透析治疗。结果 182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后全部治愈,治愈率100%,治疗时间最短1d,最长27d。治疗过程中共6例患者实施抢救措施,其中1例患者实施2次抢救,抢救原因为心跳骤停、呼吸窘迫,均抢救成功。结论毒蛇咬伤病情进展迅速、病情变化快,综合性治疗措施治疗毒蛇咬伤治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治疗 毒蛇咬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烦躁患者用牙垫辅助置胃管的临床效果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罗劲 莫超连 麦小玲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600-602,共3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烦躁患者采用牙垫辅助置入胃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入组对象选择2015年10月1日—2017年10月31日我院急诊科收治的56例口服中毒烦躁洗胃患者,在计算机中按照随机数字分组原则,随机将这56例口服中毒烦躁洗胃患者分为两组,28例/... 目的研究并探讨烦躁患者采用牙垫辅助置入胃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入组对象选择2015年10月1日—2017年10月31日我院急诊科收治的56例口服中毒烦躁洗胃患者,在计算机中按照随机数字分组原则,随机将这56例口服中毒烦躁洗胃患者分为两组,28例/组,在患者插入胃管期间,对照组采取传统经鼻腔插管,观察组先在患者口内置入牙垫后再插入胃管,比较两组口服中毒烦躁洗胃患者的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插管次数、生命体征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二次插管成功率分别为82.14%、100.00%,对照组为57.14%、85.71%,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插管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插管后,观察组的心率、呼吸频率较插管前均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的心率、呼吸频率较插管前均出现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家属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家属的78.57%(P<0.05)。结论在口服中毒烦躁患者洗胃前胃管插入时,采用牙垫辅助插管,可有效提高插管成功率,缩短插管时间,减少插管次数,还可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确保洗胃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中毒 烦躁 留置胃管 牙垫 护理
下载PDF
206例严重创伤患者救治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钟桂年 罗朝汉 +1 位作者 吴登锋 莫超连 《黑龙江医学》 2017年第9期832-834,共3页
目的总结206例严重创伤患者临床资料、救治方法、救治效果。方法选取高州市人民医院2014-01—2016-12间急诊科收治的206例严重创伤患者,按照年龄分为<20岁组、20~39岁组、40~59岁组、≥60岁组,比较不同组别的多发伤、ISS评分及死亡情... 目的总结206例严重创伤患者临床资料、救治方法、救治效果。方法选取高州市人民医院2014-01—2016-12间急诊科收治的206例严重创伤患者,按照年龄分为<20岁组、20~39岁组、40~59岁组、≥60岁组,比较不同组别的多发伤、ISS评分及死亡情况;按照预后分为死亡组、伤残组、治愈组,比较急诊滞留时间、休克比例、抢救次数、重型颅脑损伤及胸腹外伤比例。结果≥60岁组的严重创伤患者多发伤、ISS评分及死亡率显著高于<20岁组、20~39岁组、40~59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伤残组、治愈组的急诊滞留时间、休克比例、抢救次数、重型颅脑损伤比例均依次降低,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残组与死亡组合并胸腹外伤比例显著高于治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严重创伤患者伤情严重、死亡率高;死亡及伤残严重创伤患者以急诊滞留时间长、休克比例、重型颅脑损伤比例及合并胸腹外伤比例高为特点,急诊救治关键应加强病情检查,抓住"黄金1小时"和"白金10分钟",早期实施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严重创伤 救治 预后
下载PDF
小儿食指桡侧浅静脉穿刺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劲 莫超连 《中国临床护理》 2013年第2期117-117,120,共2页
临床工作中因患儿家长拒绝为患儿进行头皮静脉穿刺或目测患儿手背、足背静脉显露不明显等原因,我们选择患儿食指桡侧浅静脉进行穿刺。我科2012年1~9月对100例患儿采用食指桡侧浅静脉穿刺,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关键词 小儿 食指桡侧浅静脉 穿刺
下载PDF
调节器排气法在手术室输液排空后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11
作者 招坤兰 莫超连 吴娟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2633-2634,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输液排空后运用调节器排气法的效果。方法:将70例输液排空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组给予调节器排气法;对照组给予缠绕排气法,记录两组患者排气时间、一次排气成功率、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满意度及... 目的:探讨手术室输液排空后运用调节器排气法的效果。方法:将70例输液排空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组给予调节器排气法;对照组给予缠绕排气法,记录两组患者排气时间、一次排气成功率、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满意度及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排气所需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研究组一次排气成功率高达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一次排气成功率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效率的满意度及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输液排空后采用调节器排气法可获得满意的气体排空效果,保障患者术中顺利给药,使其获得良好手术效果,提高医护满意度及患者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输液排空 调节器排气法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链式流程急救复苏在非手术严重创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登锋 钟桂年 莫超连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7年第8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链式流程急救复苏在非手术严重创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30例非手术严重创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复苏,观察组采取链式流程急救复苏。观察2组休克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 目的探讨链式流程急救复苏在非手术严重创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30例非手术严重创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复苏,观察组采取链式流程急救复苏。观察2组休克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7%(P<0.05)。观察组休克发生率为11.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83%(P<0.05)。结论对非手术严重创伤患者采取链式流程急救复苏具有显著的效果,可提高抢救效率,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式流程急救复苏 创伤 非手术 急诊 效果
下载PDF
高州市特殊人群的急救知识与急救技能培训现状调查分析
13
作者 韦海生 赖志勇 +1 位作者 黄伟光 莫超连 《内科》 2020年第2期204-206,共3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高州市特殊人群的急救知识与急救技能培训现状,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院前急救水平。方法随机抽取广东省高州地区3个公安分局、3个消防中队、3所高中或大学有关人员共793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他们进行急救... 目的了解广东省高州市特殊人群的急救知识与急救技能培训现状,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院前急救水平。方法随机抽取广东省高州地区3个公安分局、3个消防中队、3所高中或大学有关人员共793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他们进行急救知识与急救技能培训现状调查;采用PPT教学、播放录像、现场示范等教学方式对被调查者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比较他们培训前后的急救知识合格率。结果被调查的368名公安人员、134名消防人员、291名高中或大学教师的中毒急救、溺水急救、中暑急救、触电急救、气道梗阻急救知识合格率分别为49.31%、62.17%、79.32%、76.67%、77.81%。被调查者近3年接受急救培训者共624人,培训率为78.59%,其中对培训内容感兴趣者共354人(56.73%),感觉培训有意义者共458人(73.40%);经过培训后,他们的中毒急救、溺水急救、中暑急救、触电急救、气道梗阻急救等知识合格率均得到显著提高,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东省高州市公安、消防、教师等特殊人群的急救知识并不全面,经过培训后,可使他们的急救知识合格率得到显著提高,能有效提高他们的院前急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人群 院前急救知识 现状 培训
下载PDF
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急救护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劲 莫超连 邓桂玲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年第5期979-981,共3页
总结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急救治疗和护理措施。对15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给予电复律及胺碘酮等药物治疗措沲,予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电复律治疗护理、药物安全使用、心理护理、安全转运护理措施。15例患者抢救成功。做好室性心动醴速患... 总结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急救治疗和护理措施。对15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给予电复律及胺碘酮等药物治疗措沲,予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电复律治疗护理、药物安全使用、心理护理、安全转运护理措施。15例患者抢救成功。做好室性心动醴速患者病情评估,争分夺秒、有条不紊配合医生抢救治疗及做好各项护理措施,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动过速 急救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