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5-2021年西安市腹泻患者沙门菌耐药性及分子分型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小强 赵悦宛 +2 位作者 营思思 张娟胜 李浩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3-339,共7页
目的 分析2015-2021年西安市腹泻患者沙门菌分离株的血清型分布、耐药情况及分子分型特征,为沙门菌引起腹泻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分离自2015-2021年西安市感染性腹泻病例的128株沙门菌进行血清学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脉冲... 目的 分析2015-2021年西安市腹泻患者沙门菌分离株的血清型分布、耐药情况及分子分型特征,为沙门菌引起腹泻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分离自2015-2021年西安市感染性腹泻病例的128株沙门菌进行血清学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菌株的药物敏感性测定和分子分型分析。结果 128株沙门菌分为23种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沙门菌4,[5],12:i:-、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占比分别为34.38%、21.88%和17.19%。111株菌(86.72%)对至少1种抗生素耐药,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为78.91%,其次为四环素(69.50%)、链霉素(67.19%)和萘啶酸(53.12%)。共检出41种耐药谱,菌株的耐药谱相对分散,最常见耐药谱为氨苄西林-四环素-链霉素。多重耐药率高达76.56%,沙门菌4,[5],12:i:-和鼠伤寒沙门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PFGE聚类分析得到94种带型,相似度为56.8%~100.0%,共聚集形成13个簇。相同血清型菌株PFGE带型相似度较高,同一血清型带型相同或成簇的菌株耐药谱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 西安市腹泻患者沙门菌血清型以4,[5],12:i:-、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主,菌株的耐药及多重耐药现象严重,需加强本地区沙门菌耐药性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血清型 耐药性 脉冲场凝胶电泳
下载PDF
通用多重不对称PCR结合寡核苷酸芯片检测7种食源性致病菌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小强 袁军 +1 位作者 韩锐郡 营思思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90-295,共6页
应用通用多重不对称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寡核酸芯片技术建立一种同时检测7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每种致病菌上游或下游引物5’端连接一段异源的共有序列。以荧光标记的该共有序列作为通用引物,与限制... 应用通用多重不对称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寡核酸芯片技术建立一种同时检测7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每种致病菌上游或下游引物5’端连接一段异源的共有序列。以荧光标记的该共有序列作为通用引物,与限制性特异引物经一步多重不对称PCR同时获得所有目标菌的单链标记靶序列,可被芯片上固定的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捕获。通过芯片扫描、分析荧光信号完成检测。标准菌株检测结果证实,该方法可特异地检测单一和混合感染的目标菌,基因组DNA的检测灵敏度为0.1~1 pg。95份模拟污染和零售食品样本芯片检测结果与常规的分离与生化鉴定及荧光定量PCR结果一致。建立的寡核苷酸芯片方法可为快速、特异、灵敏及高通量地鉴定食源性致病菌提供一种有效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通用引物 多重不对称PCR 寡核苷酸芯片
下载PDF
多重寡核苷酸连接-聚合酶链式反应-通用基因芯片检测食源性致病菌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小强 营思思 +1 位作者 韩锐郡 袁军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5-231,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多重寡核苷酸连接-聚合酶链式反应(MOL-PCR)的食源性致病菌通用基因芯片检测方法。方法针对细菌性食物中毒8种常见致病菌,在各自特异性引物之间设计一对首尾相接的上、下游检测探针。采用多重PCR富集靶序列并作为模板,...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多重寡核苷酸连接-聚合酶链式反应(MOL-PCR)的食源性致病菌通用基因芯片检测方法。方法针对细菌性食物中毒8种常见致病菌,在各自特异性引物之间设计一对首尾相接的上、下游检测探针。采用多重PCR富集靶序列并作为模板,通过多重连接酶检测反应及通用不对称PCR标记,获得大量含标签互补序列(Anti-tag)的荧光标记单链产物,可与芯片上固定的标签序列(Tag)进行杂交检测。结果该方法能特异性地鉴别单一和多重目标菌感染。纯培养物的检测灵敏度为(1.1~8.5)×10~2CFU/mL。对96份食物中毒和临床腹泻样本检测,芯片结果与常规分离与生化鉴定及荧光定量PCR结果一致。结论该方法为快速、准确、灵敏、高通量地鉴定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菌提供了一种新型检测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多重寡核苷酸连接-聚合酶链式反应 通用基因芯片
原文传递
2015年西安市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营思思 王小强 +3 位作者 栾阳 韩锐郡 袁军 王增国 《职业与健康》 CAS 2017年第3期351-354,共4页
目的分析2015年西安市市售及网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制定更加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西安市6个区县及食品网店进行随机采样,采集共11类240个样本,依据食品微生物检测国家标准及国家食品污染和有... 目的分析2015年西安市市售及网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制定更加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西安市6个区县及食品网店进行随机采样,采集共11类240个样本,依据食品微生物检测国家标准及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方法检测、鉴定致病菌。结果食品中8种致病菌总检出率为27.50%,其中以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为35.00%,11个食品类别中,生畜肉和生禽肉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63.33%,70.00%;4个流通环节及5个餐饮环节中,各采样地点类型间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采样区县中,沣东新城所采样品致病菌检率最高(41.94%);3个采样季度中,第4季度致病菌检出率最高(33.33%)。结论西安市市售及网售食品受致病菌污染率较高,生肉、水产、凉拌类食品受污染较严重。为改善西安市食品安全状况,控制食源性疾病爆发,相关部门应加强食品监管,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污染 食源性致病菌 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