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5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俯卧位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伴肺不张疗效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1
作者 萨日娜 王爱琼 +2 位作者 高有汉 李晓安 呼格吉乐图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联合俯卧位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伴肺不张中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1月—2023年5月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住院...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联合俯卧位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伴肺不张中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1月—2023年5月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94例MPP伴肺不张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及BAL基础上加以俯卧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BAL。比较两组患儿发热、肺部体征、住院时间、肺复张和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肺部体征改善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第7天、出院当天及出院后1周肺复张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出院当天及出院后1周用力肺活量占预测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用力呼出50%肺活量的呼气流量占预测值百分比、用力呼出7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占预测值百分比及最大呼气中期流量占预测值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体温降至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L联合俯卧位在儿童MPP伴肺不张治疗中,有利于缩短肺部体征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有利于肺复张和肺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支气管肺泡灌洗 俯卧位 肺不张 儿童
下载PDF
精密镗床旋转轴几何误差完备性测量与辨识
2
作者 郭世杰 丁强强 +2 位作者 邹云鹤 萨日娜 唐术锋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6-458,共13页
针对四轴卧式镗床旋转轴需测几何误差的数目不统一与完备性缺失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形状创成函数的四轴卧式镗床旋转轴PIGEs形成机理分析方法与旋转轴完备几何误差测量辨识方法。基于形状创成机理构建了卧式镗床几何误差创成函数,确定了... 针对四轴卧式镗床旋转轴需测几何误差的数目不统一与完备性缺失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形状创成函数的四轴卧式镗床旋转轴PIGEs形成机理分析方法与旋转轴完备几何误差测量辨识方法。基于形状创成机理构建了卧式镗床几何误差创成函数,确定了旋转轴可通过误差补偿进行调整的最少与位置无关的几何误差(Position-independent geometric error, PIGEs)数目。建立了卧式镗床旋转轴4项PIGEs、6项与位置有关的几何误差(Position-dependent geometric error, PDGEs)、6项安装误差(Setup error, SEs)与球杆仪(Double ball bar, DBB)测量轨迹半径之间的完备性函数模型,设计了基于DBB的四轴联动Viviani曲线测量轨迹,构建了旋转轴6项PDGEs的NURBS表征与PIGEs、SEs辨识方法。开展了误差补偿对比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几何误差完备性测量与辨识结果进行误差补偿,较仅单一补偿6项PDGEs可提升圆轨迹测量精度40.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式镗床 几何误差 创成机理 旋转轴 完备性测量与辨识
下载PDF
桡骨远端骨折夹板绑扎生物力学分析
3
作者 王聪轩 萨日娜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2-47,共6页
针对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外固定绑扎过程力学相关问题,进行了夹板绑扎外固定过程中各组成部分的生物力学分析,采用了Workbench软件研究了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夹板绑扎固定的力学价值。通过从CT影像中获得前臂模型数据,利用mimics将影像... 针对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外固定绑扎过程力学相关问题,进行了夹板绑扎外固定过程中各组成部分的生物力学分析,采用了Workbench软件研究了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夹板绑扎固定的力学价值。通过从CT影像中获得前臂模型数据,利用mimics将影像数据转换为三维模型并运用Geomagic进行降噪和光滑处理,在UG中模拟实际夹板绑扎过程将模型中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组合,探究了夹板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前臂的影响。结果表明,夹板固定后对尺桡骨具有足够固定力以保证组织的稳定,模型变形的最大位置在背侧夹板前端靠近桡骨一侧,为1.1446×10^(-4)mm。桡骨远端骨折固定后尺桡骨的应力和应变最大点发生在骨折处,应力最大值为0.1296MPa,应变最大值为9.8925×10^(-6)mm/mm,骨折断端端面应力最大值为2.2071×10^(-2) MPa。压垫中外侧压垫与绑带接触处应力最大,内侧压垫与软组织接触处应力最大,夹板在桡侧中段应力最大,骨折断端从桡侧向尺侧方向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生物力学分析 夹板固定
下载PDF
场地微气候对红花石蒜开花物候的影响
4
作者 萨日娜 温婷 +2 位作者 魏绪英 张瑶 蔡军火 《南方林业科学》 2024年第1期5-10,共6页
为了解石蒜属植物开花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本文以红花石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气候监测和定株物候观察法,调查了林下和露地两种不同微气候场地栽培的红花石蒜开花物候。结果表明:(1)林下栽培场地的最高气温、最高土壤温度、平均温差和... 为了解石蒜属植物开花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本文以红花石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气候监测和定株物候观察法,调查了林下和露地两种不同微气候场地栽培的红花石蒜开花物候。结果表明:(1)林下栽培场地的最高气温、最高土壤温度、平均温差和湿度差均低于露地栽培场地。(2)红花石蒜的群体花期为15~20 d,其中,林下栽培场地的群体花期早且相对集中(16 d),露地栽培场地群体花期较晚且持续时间略长(19 d)。林下栽培场地的开花时期较露地栽培场地早60 d左右,出莛期、始花期和盛花期分别早52 d、61 d、61 d。(3)主成分分析表明,温度(依次为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高土温、昼夜空气温差)对红花石蒜的开花影响最大,其次为空气湿度(月均空气湿差)。红花石蒜的开花物候与环境因子(温度、湿度)密切相关,在实际生产中可考虑综合采用夏季适当降温和增湿的措施促进提前开花和提高开花整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石蒜 开花 物候 微气候 温度 湿度
下载PDF
西红花对阿霉素诱导的大鼠心律失常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萨日娜 张冰 +2 位作者 林志健 张晓朦 王雨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8期848-857,共10页
目的观察西红花对阿霉素诱导的心律失常治疗作用,为临床应用西红花抗阿霉素心脏毒性提供依据。方法用阿霉素诱导心律失常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模型组(DOX)、阳性对照药组(BFT)、西红花组(T-SE)。通过一般表现(状态、体重)、心脏... 目的观察西红花对阿霉素诱导的心律失常治疗作用,为临床应用西红花抗阿霉素心脏毒性提供依据。方法用阿霉素诱导心律失常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模型组(DOX)、阳性对照药组(BFT)、西红花组(T-SE)。通过一般表现(状态、体重)、心脏损伤生物指标(CK-MB、BNP、NT-ProBNP、cTni)、心脏功能指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心脏病理指标等,综合考察西红花对DOX诱导的心律失常大鼠的治疗作用。结果DOX诱导的心律失常模型大鼠经西红花治疗一周后,心电图显示:与DOX组相比,T-SE组大鼠的QTC间期缩短,ST段时段减少,Q波幅度减少;超声心动图显示:与DOX组相比,T-SE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质量(LV Mass)等心功能指标显著增高(P<0.05),收缩末期左心室前壁厚度(LVAW;s)、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收缩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s)、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的室间隔厚度(IVS;d,IVS;s)均显著增高(P<0.05),收缩末期左心室内径(LVID;s)、收缩期容积(LV Vol;s)显著降低(P<0.05);心损生物标志物显示:与DOX组相比,T-SE组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大鼠心肌肌钙蛋白I(c Tni)、脑钠素/脑钠尿肽(BNP)、N端前脑钠素(NT-proBNP)显著降低(P<0.01)。结论西红花能有效缓解DOX诱导的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 阿霉素 大鼠 心律失常 心脏毒性
下载PDF
甜瓜控制单果重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6
作者 萨日娜 才羿 +6 位作者 王新宇 李子尚 于迪 姚琼 孙雪雯 卢欣欣 盛云燕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9-14,120,共7页
轻果型材料1244(单果重22.59 g)和重果型材料MS-5(单果重814.97 g)配置杂交组合后获得F_(2∶3)分离群体,采用插入缺失(InDel)标记对控制单果重性状的主效QTL位点sfw2.2进行精细定位,进一步对定位区间内的注释基因进行分析,以确定关键候... 轻果型材料1244(单果重22.59 g)和重果型材料MS-5(单果重814.97 g)配置杂交组合后获得F_(2∶3)分离群体,采用插入缺失(InDel)标记对控制单果重性状的主效QTL位点sfw2.2进行精细定位,进一步对定位区间内的注释基因进行分析,以确定关键候选基因。结果表明:控制单果重性状的主效QTL位点sfw2.2定位在标记CY InDel11和CY InDel16之间,包含3个已知功能基因。其中,纤维蛋白合成相关基因MELO3C029669的相对表达量在两个亲本间存在显著差异,推测其为控制甜瓜单果重的关键基因。根据基因在亲本间的序列差异,开发特异性InDel分子标记BCYInDel13对30份甜瓜材料苗期进行单果重性状的检测,检测准确率可达到90%,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单果重 INDEL标记 QRT-PCR
下载PDF
药源性心脏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冰 萨日娜 +3 位作者 张晓朦 张丹 林志健 王雨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8期841-847,共7页
药源性心脏毒性是由药物引发的严重不良反应之一,其严重程度从轻微的心电图改变到致命性心律失常不等。药源性心脏毒性具有多源性、高发性、隐匿性、特殊人群易发性、临床表现多样性,机制复杂性等临床特点。近年来,随着药物的广泛应用,... 药源性心脏毒性是由药物引发的严重不良反应之一,其严重程度从轻微的心电图改变到致命性心律失常不等。药源性心脏毒性具有多源性、高发性、隐匿性、特殊人群易发性、临床表现多样性,机制复杂性等临床特点。近年来,随着药物的广泛应用,药源性心脏毒性的研究备受关注。本文将从药源性心脏毒性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及预防措施等方面综述其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防范药源性心脏毒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源性 心脏毒性 心律失常 临床表现 临床特点 机制 预防指施
下载PDF
基于Mann-Kendall检验法的根河径流量趋势变化分析
8
作者 萨日娜 孙颖娜 陈实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24年第2期15-19,共5页
基于额尔古纳河流域主要支流根河附近水文站及气象站的相关实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和累积距平法对该流域径流量的年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曼-肯德尔(Mann-Kendall)检验法对流域径流量序列进行了突变检验。结果表明:1960—201... 基于额尔古纳河流域主要支流根河附近水文站及气象站的相关实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和累积距平法对该流域径流量的年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曼-肯德尔(Mann-Kendall)检验法对流域径流量序列进行了突变检验。结果表明:1960—2018年,根河的年径流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上下游具有一致性;在1973年及2010年左右,根河的径流量发生了突变。分析结果可为根河市未来水资源合理利用、多年冻土区水资源调节和洪涝灾害防治等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变化 线性趋势法 累积距平法 M-K检验 根河
下载PDF
应用^(13)C示踪技术研究红花石蒜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分配及转运模式
9
作者 杨玉 张芸 +4 位作者 魏绪英 吴靖 萨日娜 温婷 蔡军火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2-261,共10页
【目的】解析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在红花石蒜Lycoris radiata体内的合成、运输和分配规律。【方法】采用^(13)C同位素脉冲标记法研究新同化碳在不同器官(叶、根系、内层鳞片、中层鳞片以及外层鳞片)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各组分(蔗糖、果... 【目的】解析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在红花石蒜Lycoris radiata体内的合成、运输和分配规律。【方法】采用^(13)C同位素脉冲标记法研究新同化碳在不同器官(叶、根系、内层鳞片、中层鳞片以及外层鳞片)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各组分(蔗糖、果糖、葡萄糖及淀粉)中的分配规律及转运路径。【结果】①生物量和含碳总量均以内层鳞片最大;各器官的库活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叶、内层鳞片、根、中层鳞片、外层鳞片。②叶片在吸收^(13)CO_(2)后,在不同器官中光合固定的^(13)C的分配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叶、茎、根;在鳞茎中的分配从内到外逐渐减少。^(13)C标记的蔗糖分配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内层鳞片、叶、中层鳞片、根、外层鳞片;^(13)C标记的果糖和葡萄糖的分配比例从高到低均依次为叶、内层鳞片、根、中层鳞片、外层鳞片;^(13)C标记的淀粉的分配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叶、内层鳞片、中层鳞片、根、外层鳞片。③^(13)CO_(2)在红花石蒜中的运输主要存在横向和纵向运输两大途径,其中在纵向运输上^(13)C转运更多。④^(13)C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各组分中的分配以蔗糖中最多,其次为^(13)C标记的果糖,而各部位中^(13)C标记的葡萄糖甚微,低于其他糖类。⑤在糖转化过程与代谢过程中,叶、根、内层鳞片中果糖的^(13)C分配率依次为葡萄糖^(13)C分配率的9.6、41.5、118.1倍,短时间内新合成的果糖远多于葡萄糖。【结论】新同化的碳的分配在石蒜体内纵向与横向运输上均逐渐减少,石蒜叶片中光合产物形成后先被转运至内层鳞片,一部分先运输至根中,另一部分由内层鳞片向外层运输。此时,中层鳞片与外层主要发挥临时营养“库”的功能。蔗糖既是石蒜叶片光合的主要产物,也是石蒜体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运输的主要形式;石蒜体内大量^(13)C标记果糖的产生与蔗糖水解过程优先采用蔗糖合成酶途径有关,也阐明了果糖对石蒜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分配 代谢物示踪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光合产物 糖代谢
下载PDF
基于树冠重叠面积的天然混交林林木竞争指数
10
作者 廉琪 张弓乔 +4 位作者 萨日娜 卢彦磊 刘文桢 胡艳波 赵中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57-2068,共12页
构建基于树冠重叠面积和林木混交关系的竞争指数,探究天然混交林林分及主要树种竞争的表达方法,并以甘肃省小陇山林区锐齿槲栎天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胸径、树高、冠幅、距离等信息的2期调查数据,对新构建的基于树冠重叠面积的天然... 构建基于树冠重叠面积和林木混交关系的竞争指数,探究天然混交林林分及主要树种竞争的表达方法,并以甘肃省小陇山林区锐齿槲栎天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胸径、树高、冠幅、距离等信息的2期调查数据,对新构建的基于树冠重叠面积的天然混交林林木竞争(CIM)指数进行验证,并选取Spearman系数,对CIM竞争指数和传统竞争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树冠投影重叠和考虑树高关系确定竞争木的方法能有效避免竞争木多选或漏选;CIM1、CIM2、CIM3能够表达出混交林竞争压力变化,表现出竞争压力越大林木蓄积生长量越小的趋势,将树种混交因子引入竞争指数能够提高蓄积生长量与竞争指数的相关性,更加客观的描述林分中竞争状况。竞争指数与蓄积生长量相关性由大到小排序为CIM2>CIM3>CIM1>Bella竞争指数(CIO)>简单竞争指数(CI)>CIO_(2)>CIO1,表明竞争指数CIM2对混交林竞争表达更具参考意义。林分中主要树种锐齿槲栎由于相邻木中同树种相邻木增加,导致竞争压力增大。天然混交林中树种组成复杂多样,林木分布不均匀,在竞争指数中引入树种混交因子能够较为真实的反映林木竞争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指数 锐齿槲栎 天然混交林 树冠重叠面积
下载PDF
药用植物栽培学课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例
11
作者 巩金壮 许永华 +3 位作者 陈青奇 萨日娜 陈倩倩 高玉刚 《人参研究》 2024年第2期63-64,共2页
药用植物栽培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作为农业类院校在培养药用植物栽培学方向人才有一定优势和特色。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农业相关知识较丰富的特点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融入课程,培养懂得药材的规范化生产和管理的人才,同时农... 药用植物栽培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作为农业类院校在培养药用植物栽培学方向人才有一定优势和特色。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农业相关知识较丰富的特点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融入课程,培养懂得药材的规范化生产和管理的人才,同时农业院校在培养药用植物栽培方向人才方向也存在一些弊端,缺少中医药思维。作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将中医思维与课程融合,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有中医药思维的药用植物栽培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栽培学 中医药思维 中药材GAP
下载PDF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特征--来自法国发展历史的经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飞龙 马永红 萨日娜 《研究生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0-97,共8页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了三十余年,已经从快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法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历史悠久,制度相对成熟,可被视作世界上专业学位发展质量最高的国家之一,且法国的教育体制与中国有诸多相似之处。通过梳理法...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了三十余年,已经从快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法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历史悠久,制度相对成熟,可被视作世界上专业学位发展质量最高的国家之一,且法国的教育体制与中国有诸多相似之处。通过梳理法国专业学位发展历史,抽象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特征,认为法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之所以具有较高质量,是因为其具有规模所占比重较大,注重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深度产教融合等特征。因此建议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性,探索深度产教融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高质量 法国专业学位 发展历史
下载PDF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双视角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方法
13
作者 张秀芬 萨日娜 +1 位作者 周洁 刘乐 《西部素质教育》 2023年第19期9-12,共4页
为了提升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文章首先分析了研究生课程教学现状,然后论述了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双视角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包括评价准则、指标确定、模型构建、指标量化、实施策略五个方面。
关键词 教学质量评价 研究生 产出导向法 双视角
下载PDF
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的骨折缝应力预测
14
作者 王聪轩 萨日娜 包呼和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79-1185,共7页
目的 运用静力学分析、试验设计法以及布谷鸟-支持向量机预测建立关于C1_1、C2_1、C3_1型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固定不同厚度压垫下骨折缝应力关系的数学模型。方法 在CT影像中获得前臂中各个组织的形状,建立对应的实体模型,进行降噪、装配... 目的 运用静力学分析、试验设计法以及布谷鸟-支持向量机预测建立关于C1_1、C2_1、C3_1型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固定不同厚度压垫下骨折缝应力关系的数学模型。方法 在CT影像中获得前臂中各个组织的形状,建立对应的实体模型,进行降噪、装配等过程实现建模;在Workbench中根据实验测定的载荷数据对模型施加载荷,获得一种情况下的骨组织力学情况;再通过试验设计法对多种施加载荷情况下的骨组织力学情况进行模拟;最后,通过布谷鸟改进支持向量回归预测,获得关于各骨折类型的数学模型。结果 对B曲面划分的12个压垫固定位置施加载荷,通过试验设计法对460个样本在Workbench中DOE模块中进行求解,460个样本中随机抽取400个作为训练集得到数学模型,用剩余60个样本作为测试集与数学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即可建立高精度的有关夹板固定中压垫固定位置上不同载荷和骨折缝处载荷情况的数学模型。通过已知压垫固定区域施加不同厚度压垫的固定力对骨折缝应力的预测,预测值与仿真值进行对比模型预测精度最高达到99.66%,最低达到95.653%。从精度上分析,压垫载荷与骨折缝处载荷存在模糊的数学关系,即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有效。结论 通过研究压垫固定作用方式和压垫固定力对骨折缝的影响,有利于传统固定夹板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为临床骨折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时固定器的选择和外固定器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夹板固定 压垫 试验设计法 布谷鸟-支持向量机预测
原文传递
藜麦真菌与卵菌病害的发生及防治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向颖 红雨 +1 位作者 崔英霞 萨日娜 《北方农业学报》 2023年第4期80-87,共8页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因突出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备受消费者青睐,种植面积逐渐增加,但在种植过程中,病害发生严重影响其产量及品质,其中真菌病害和卵菌病害更是制约藜麦产量的重要因素。文章对藜麦真菌和卵菌病害的发病原因、症状...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因突出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备受消费者青睐,种植面积逐渐增加,但在种植过程中,病害发生严重影响其产量及品质,其中真菌病害和卵菌病害更是制约藜麦产量的重要因素。文章对藜麦真菌和卵菌病害的发病原因、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藜麦生产中真菌和卵菌病害的防治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真菌病害 卵菌病害 发病原因 防治措施
下载PDF
俯卧位对早产儿睡眠及各器官功能的影响研究现状
16
作者 付彩玉 王爱琼 萨日娜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3年第4期305-309,共5页
早产儿睡眠发育是一个高度动态的过程,与心肺脑功能及生长发育的联系紧密。俯卧位在影响早产儿肺氧合及心肺稳定性、脑血流灌注及脑功能、消化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与俯卧位时体位变化及对睡眠状态的影响密切相关。尽管目前对于... 早产儿睡眠发育是一个高度动态的过程,与心肺脑功能及生长发育的联系紧密。俯卧位在影响早产儿肺氧合及心肺稳定性、脑血流灌注及脑功能、消化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与俯卧位时体位变化及对睡眠状态的影响密切相关。尽管目前对于俯卧位对早产儿睡眠的发育及各器官功能的影响有了大量的研究进展,但仍存在一些尚需进一步研究的争议性问题,本文将从早产儿的睡眠及各器官发育特点入手,围绕俯卧位对早产儿的睡眠、心肺脑及消化的影响相关研究,着重从俯卧位对早产儿睡眠的影响、俯卧位在早产儿睡眠状态与各器官功能关系中起到的作用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 早产儿 睡眠 器官功能
下载PDF
不同生长期当归挥发油中Z-藁本内酯和正丁烯基苯酞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萨日娜 王亚丽 +3 位作者 朱书强 潘新波 杨应文 孙宇靖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38-1742,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期当归根部生物量及有效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采收不同生长期当归27批,并测定其根部生物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当归挥发油中Z-藁本内酯与正丁烯基苯酞的含量。结果:GC-MS法测得27批不同生长期...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期当归根部生物量及有效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采收不同生长期当归27批,并测定其根部生物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当归挥发油中Z-藁本内酯与正丁烯基苯酞的含量。结果:GC-MS法测得27批不同生长期当归挥发油中正丁烯基苯酞、Z-藁本内酯的平均含量分别占总油的1%和40%以上,其含量在不同生长期中变化较大。结论:当归中Z-藁本内酯与正丁烯基苯酞含量与其生长周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藁本内酯 正丁烯基苯酞 生长期 含量变化
原文传递
20种风药中7种无机元素含量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萨日娜 王丽霞 +3 位作者 陈雯 朱书强 赵志正 潘新波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5期90-95,共6页
目的探讨风药中7种无机元素的分布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20种风药中锰(Mn)、锌(Zn)、铜(Cu)、铁(Fe)、钙(Ca)、镁(Mg)、钾(K)7种元素的含量,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法进行... 目的探讨风药中7种无机元素的分布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20种风药中锰(Mn)、锌(Zn)、铜(Cu)、铁(Fe)、钙(Ca)、镁(Mg)、钾(K)7种元素的含量,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法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20种风药中微量元素Mn平均含量明显高于Zn、Cu、Fe;Zn含量与Mn、Cu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P<0.01);Mg含量与Cu、Fe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P<0.0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0种风药中7种无机元素受3个主成分因子影响,Zn、Cu、Ca、K在各风药中分布较为广泛,Mn和Mg在各风药中分布差异较大。系统聚类分析可将20种风药分为4类,第Ⅰ类包含12种风药,其中以解表药为多(6种),性味以辛、温为主;第Ⅱ类为单味药柴胡,Mn元素含量最高;第Ⅲ类6种风药中,解表药有3种;第Ⅳ类为单味药薄荷,性味为辛、凉。20种风药中,寒凉药中Mn、Ca、Mg、K平均含量高于温热药和平性药,温热药中Zn、Fe平均含量高于寒凉药和平性药,平性药中Cu平均含量高于温热药和寒凉药。结论 20种风药中7种无机元素分布及其与中药寒热药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药 无机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Sperman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系统聚类法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代谢组学方法的甘肃不同产地当归中挥发性成分与其生长环境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萨日娜 潘新波 +3 位作者 顾志荣 刘洁丽 孙宇靖 王亚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6期82-86,共5页
目的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代谢组学方法探讨甘肃不同产地当归中挥发性成分与药材生长环境的关系。方法采用GC-MS技术测定31批甘肃不同产地当归药材样品中挥发性成分,并通过无监督模式的主成分分析(PCA)和有监督模式的偏最小二... 目的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代谢组学方法探讨甘肃不同产地当归中挥发性成分与药材生长环境的关系。方法采用GC-MS技术测定31批甘肃不同产地当归药材样品中挥发性成分,并通过无监督模式的主成分分析(PCA)和有监督模式的偏最小二乘分析(PLS)对甘肃不同产地当归药材与其生长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PCA结果表明,甘肃不同产地当归中挥发性成分与海拔、土壤类型具有相关性;PLS可将31批甘肃不同产地的当归样品依据海拔差异明显分为3类,不同海拔的当归样品中挥发性成分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分析对比分析PCA和PLS得到的线性载荷图,可识别筛选出11个差异特征性成分,通过NIST11数据库检索,鉴定出其中7个差异性化合物。结论甘肃不同产地当归中挥发性成分与其生长的海拔、土壤类型的交互影响具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甘肃 不同产地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