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一流”建设推动高校来华留学国际化教育内涵式发展
1
作者 葛丹丹 王喆 +1 位作者 王秋荻 王祉莹 《高等药学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76-79,共4页
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来华留学国际化教育已经成为推动高校发展、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来华留学国际化教育不仅具有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外文化的相互了解、还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多方面作用。在来华留学规... 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来华留学国际化教育已经成为推动高校发展、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来华留学国际化教育不仅具有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外文化的相互了解、还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多方面作用。在来华留学规模飞快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走自己特色的品牌战略,推动来华留学国际化教育内涵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来华留学 国际化教育 内涵式发展
下载PDF
个性化疼痛护理在肾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
作者 段琼 鲁林楠 葛丹丹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132-133,136,共3页
目的探究个性化疼痛护理在肾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68例,根据护理方案分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的36例病人为对照组,采用个性化疼痛护理方案的32例病人为... 目的探究个性化疼痛护理在肾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68例,根据护理方案分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的36例病人为对照组,采用个性化疼痛护理方案的32例病人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血压、心率、疼痛程度、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NR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个性化疼痛护理可明显降低肾结石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有效改善疼痛程度,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疼痛护理 肾结石 疼痛程度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瘤果黑种草中黄酮类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Ⅰ) 被引量:1
3
作者 葛丹丹 陈秋 +3 位作者 许晶晶 贾晓光 王涛 张祎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20-424,共5页
目的研究中药瘤果黑种草(Nigella glandulifera Freyn et Sint.)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与光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瘤果黑种草体积分... 目的研究中药瘤果黑种草(Nigella glandulifera Freyn et Sint.)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与光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瘤果黑种草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5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quercetin 3-[6-feruloyl-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1)、quercetin 3-sophorotrioside(2)、quercetin 3-glucosyl(1→2)-galactosyl(1→2)-glucoside(3)、quercetin 3-(6-feruloylglucosyl)(1→2)-galactosyl(1→2)-glucoside(4)、芦丁(ru-tin,5)。结论化合物1、2首次从黑种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4首次从瘤果黑种草中分离得到。并首次对化合物1的碳谱数据作了全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种草属 瘤果黑种草 黄酮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原文传递
U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雷公藤饮片中雷公藤甲素和红素的含量 被引量:3
4
作者 葛丹丹 高家荣 +3 位作者 鲍学梅 杨满琴 徐倩 苏毅 《广州化工》 CAS 2020年第16期91-93,共3页
对市售不同产地的雷公藤饮片中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红素进行含量测定。采用超高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 18柱(2.1 mm×100 n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 对市售不同产地的雷公藤饮片中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红素进行含量测定。采用超高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 18柱(2.1 mm×100 n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10 nm;两种有效成分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该实验所建立的方法简便,重复性好。不同产地雷公藤饮片中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红素的含量有显著差异,表明市售雷公藤饮片的质量存在明显差别,为雷公藤饮片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UHPLC 雷公藤甲素 雷公藤红素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芪藤消浊颗粒质量标准提高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葛丹丹 高家荣 +4 位作者 吴溪 杨玲 魏良兵 秦秀娟 宋俊梅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第5期650-655,共6页
目的:提高芪藤消浊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芪藤消浊颗粒中的白花蛇舌草、益母草、薏苡仁、蝉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该制剂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无干扰;毛蕊异黄酮... 目的:提高芪藤消浊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芪藤消浊颗粒中的白花蛇舌草、益母草、薏苡仁、蝉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该制剂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无干扰;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在0.0138~0.220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6%,RSD为1.55%。结论:该定性,定量方法专属性强且结果准确可靠,可以为芪藤消浊颗粒质量标准修订、提高提供方法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藤消浊颗粒 TLC HPLC 质量标准
下载PDF
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见故障的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2
6
作者 葛丹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7期780-781,共2页
目的探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常见故障的分析与处理。方法对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部分常见各种故障进行处理。结果日立生化分析仪部分出现故障,按表述的方法处理,按常规维护与保养,对仪器的正常运行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结论工作中应... 目的探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常见故障的分析与处理。方法对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部分常见各种故障进行处理。结果日立生化分析仪部分出现故障,按表述的方法处理,按常规维护与保养,对仪器的正常运行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结论工作中应加强重视生化分析仪常见故障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故障分析 处理
下载PDF
医用高压氧舱的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案例 被引量:8
7
作者 葛丹丹 《医疗装备》 2016年第1期49-50,共2页
医用高压氧舱设备正确的管理和保养是确保医用高压氧舱正常使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常见的一些设备故障,做到及时维修部耽误临床使用。
关键词 高压氧舱 维护保养 故障 安全
下载PDF
FeS_(2)强化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反硝化脱氮与产电特性
8
作者 葛丹丹 吴兵党 +3 位作者 杨晶晶 许晓毅 吴玮 黄天寅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05-2116,共12页
针对不同碳氮比(C/N)的含氮废水,将FeS_(2)引入微生物燃料电池(MFC)阳极构建FeS_(2)强化的微生物燃料电池(PyrMFC)体系,以不加FeS_(2)的空白对照组(C-MFC)为对照,探究其对体系脱氮与产电的影响;采用高通量测序、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扫描... 针对不同碳氮比(C/N)的含氮废水,将FeS_(2)引入微生物燃料电池(MFC)阳极构建FeS_(2)强化的微生物燃料电池(PyrMFC)体系,以不加FeS_(2)的空白对照组(C-MFC)为对照,探究其对体系脱氮与产电的影响;采用高通量测序、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探究该体系中微生物丰度、硫和铁元素变化规律,解析FeS_(2)强化体系低C/N下的脱氮机理。结果表明:1)Pyr-MFC的反硝化脱氮效率和产电功率密度均高于C-MFC,硝态氮去除率提高近15.7%,最高电压提高量可达0.274 V。2)C/N分别为4、3、2和1时Pyr-MFC对NO3-N的去除率为100%、97.8%、58.4%和49.7%,均高于C-MFC,表明FeS_(2)有效降低体系对碳源的依赖。3)微生物群落检测结果表明,FeS_(2)将产电微生物(Thauera、Thiobacillus和Geobacter)的物种丰度提高9.43%。4)物质转移分析结果表明,S-为反硝化过程提供电子,Fe^(2+)作为电子穿梭体强化了电子传递,提高了体系的产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 FeS_(2) 强化 反硝化脱氮 产电
下载PDF
血清铁蛋白水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预后的风险因素 被引量:10
9
作者 葛丹丹 赵芳 +1 位作者 黄苏 郝建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70-137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水平(serum ferritin,SF)是否可用作为预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死亡的指标。方法:随访151例MDS患者,检测所纳入患者的血液常规、骨髓原始细胞以及SF等指标,所有入组的的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水平(serum ferritin,SF)是否可用作为预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死亡的指标。方法:随访151例MDS患者,检测所纳入患者的血液常规、骨髓原始细胞以及SF等指标,所有入组的的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结果:所有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30.0±10.86个月,死亡组和生存组比较,在年龄、IPSS积分、染色体分组以及SF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OX模型分析显示,年龄、MDS的诊断类型、IPSS积分、染色体分组以及SF与MDS死亡相关,作为MDS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SF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为0.826,Cut off值为622.9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5%和75%。同时,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不同SF水平的患者死亡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年龄、MDS的诊断类型、IPSS积分、染色体分组以及SF水平与MDS死亡存在密切联系,SF可以作为MDS患者死亡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血清铁蛋白 预后
下载PDF
火绒草黄酮类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祎 葛丹丹 +3 位作者 薛婧 贺伟 李春梅 王涛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6-189,205,共5页
目的对火绒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反复正相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与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火绒草体积... 目的对火绒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反复正相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与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火绒草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1)、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2)、5,7,3',4'-tetra-hydroxy-3-methoxyflavone(3)、5,7,3',4'-tetrahydroxy-3-methoxyflavonol-3'-O-β-D-glucopyranoside(4)、山柰酚(kaempferol5,)、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oside6,)、3-甲基-山柰酚(3-methyl-kaempferol,7)、3-甲醚-山柰黄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3-methylether-kaempferol-7-O-β-D-glucoside,8)、木犀草素-3'-O-β-D-葡萄糖苷(luteolin-3'-O-β-D-glucoside9,)。结论化合物2-57、8、为首次从火绒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绒草 化学成分 黄酮 结构鉴定
原文传递
火绒草黄酮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Ⅱ)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秋 王涛 +3 位作者 葛丹丹 贺伟 吴春华 张祎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对火绒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反复正相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与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火绒草体积... 目的对火绒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反复正相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与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火绒草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提取物中又分离鉴定了7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芹菜素(apigenin,1)、山柰酚-3-O-(6″-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3-O-(6″-O-acetyl)-β-D-glucopyranoside,2]、山柰酚-3-O-(6″-O-反式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3-O-(6″-O-trans-p-coumaroyl)-β-D-glucopyranoside,3]、山柰酚-3-O-(6″-O-顺式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3-O-(6″-O-cis-p-coumaroyl)-β-D-glucopyranoside,4]、槲皮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quercetin-7-O-β-D-glucopyranoside,5)、槲皮素-3-甲氧基-7-O-β-D-吡喃葡萄糖苷(quercetin-3-me-thoxy-7-O-β-D-glucopyranoside,6)、槲皮万寿菊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quercetagetin-7-O-β-D-glucopyranoside,7)。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火绒草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7为首次从火绒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绒草 化学成分 黄酮 结构鉴定
原文传递
中药半枝莲黄酮类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被引量:14
12
作者 何枢衡 张祎 +3 位作者 葛丹丹 王涛 胡利民 高秀梅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对中药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大孔树脂、正相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法对中药半枝莲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并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对化合物的结构... 目的对中药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大孔树脂、正相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法对中药半枝莲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并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7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芹菜素(apigenin1,)、木犀草素(luteolin,2)、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5,7,4'-trihydroxy-8-methoxyflvone,3)、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apigenin-7-O-β-D-glucuronide,4)、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apigenin-7-O-β-D-glucuronide methyl ester,5)、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apigenin-5-O-β-D-glucopyranoside,6)、山奈酚-3-O-β-D-芦丁糖苷(kaempferol-3-O-β-D-rutino-side,7)。结论化合物4-7为半枝莲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 化学成分 黄酮
原文传递
芒果叶化学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7
13
作者 郭伶伶 吴春华 +3 位作者 葛丹丹 邓屾 王涛 张祎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1-595,共5页
为探讨芒果(Mangifera indica L.)的化学成分,从芒果叶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secoisolariciresinol-9′-O-D-glucopyranoside(1)、7S,8R-erythro-4,7,9-trihydroxy-3,3′-dimethoxy-8-O-4... 为探讨芒果(Mangifera indica L.)的化学成分,从芒果叶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secoisolariciresinol-9′-O-D-glucopyranoside(1)、7S,8R-erythro-4,7,9-trihydroxy-3,3′-dimethoxy-8-O-4′-neolignan-9′-O-β-D-glucopyranoside(2)、7R,8R-threo-4,7,9-trihydroxy-3,3′-dimethoxy-8-O-4′-neolignan-9′-O-β-D-glucopyranoside(3)、(7R/S,8R)-7,8-dihydro-9′-hydroxyl-3′-methoxyl-8-hydroxymethyl-7-(4-hydroxy-3-methoxyphenyl)-1′-benzofuranpropanol 9′-O-β-D-glucopyranoside(4)、citrusin D(5)、丁香苷(6)、2,6-二甲氧基-4-羟基苯基-1-O-β-D-葡萄糖苷(7)、原儿茶酸(8)、没食子酸(9)、没食子酸甲酯(10)、没食子酸乙酯(11)、4,5-二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12)、β-胡萝卜苷(13)。其中化合物1~7和12为首次从芒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化学成分 木脂素 酚酸
下载PDF
基于1190例PTMC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14
作者 葛丹丹 陈燕 +7 位作者 张仁容 胡正明 钟洁愉 蔡华丽 黎永滨 林晓娜 罗海愉 孙德胜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9期41-46,共6页
目的:分析经手术切除并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119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患者的超声影像特征和临床特征数据,探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和PTMC超声特征参数及临床特征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 目的:分析经手术切除并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119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患者的超声影像特征和临床特征数据,探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和PTMC超声特征参数及临床特征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因PTMC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住院并行外科手术的患者共1190例,回顾性分析术前甲状腺彩超等资料,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PTMC的超声特征以及临床参数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年龄、男性、多灶、肿瘤突破包膜、点状钙化、未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均是PTMC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据此模型,计算出四个危险因素的回归系数差异、该模型的似然比检验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析ROC曲线得出,以0.312为模型最佳诊断截断值时,曲线下面积为0.709,模型诊断效能最高,敏感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0.625、0.687、0.312。结论:年龄、男性、多灶、肿瘤突破包膜、有点状钙化、未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均是PTM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该模型可有效预测PTM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芒果叶化学成分研究Ⅲ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祎 张玉 +3 位作者 刘丽丽 刘二伟 葛丹丹 王涛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5-189,共5页
为了解芒果(Mangifera indica L.)的化学成分,从芒果叶70% 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 个单体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5-(β-D-glucopyranosyloxy)-2-hydroxy benzoic acid methyl ester (1)、methyl salicylate glucoside ... 为了解芒果(Mangifera indica L.)的化学成分,从芒果叶70% 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 个单体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5-(β-D-glucopyranosyloxy)-2-hydroxy benzoic acid methyl ester (1)、methyl salicylate glucoside (2)、对羟基苯甲酸(3)、nikoenoside (4)、 (6R,9R)-3-oxo-α-ionol-β-D-glucopyranoside (5)、 byzantionoside B (6)、 icariside B2 (7)和2-ethyl-3-methylmaleimideN-β-D-glucopyranoside (8).化合物1、2、4 ~ 7 均为首次从芒果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 首次从该种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 的NMR 数据是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树科 芒果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日立7170A型全自动生化仪维修
16
作者 葛丹丹 《医学信息》 2008年第5期762-762,共1页
7170A型全自动生化仪是一种全自动、多通道的生化分析仪。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现将我们使用过程中碰到一例特殊故障报告如下:
关键词 日立7170A型 全自动生化仪 维修 生化分析仪 自动化程度 特殊故障 多通道 灵敏度
下载PDF
半枝莲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Ⅱ)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祎 何枢衡 +3 位作者 葛丹丹 张鹏 高秀梅 王涛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25-428,共4页
目的对中药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大孔吸附树脂、正相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法对中药半枝莲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对化合物的结... 目的对中药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大孔吸附树脂、正相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法对中药半枝莲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quercetin,1)、野黄芩素(suctellarein,2)、6,7,4'-三羟基黄酮-5-O-β-D-葡萄糖苷(6,7,4'-trihydroxyflavone-5-O-β-D-glucopyranoside,3)、芦丁(rutin,4)、商陆苷(5,ombuoside)、1-O-3,4-(dihydroxyphenyl)ethyl-α-L-rhamnopyranosyl(1→2)-4-O-caffeoyl-β-D-glucopyranoside(6)、staphylionoside D(7)。结论化合物3、5~7为首次从半枝莲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原文传递
桑葚红茶饮料制作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明明 葛丹丹 +3 位作者 马泉来 殷丹婷 李艾黎 李洪羽 《保鲜与加工》 CAS 2012年第5期28-30,34,共4页
以桑葚和红茶为主要原料研制桑葚红茶饮料,确定最佳制作工艺条件为:红茶浸提pH控制在4.5左右,浸提时间3 h,茶水比为1∶50,桑葚汁液∶红茶汤为2∶8,VC添加量为0.03%,灭菌温度为105℃,所制得的产品茶香清新,果香浓郁,酸甜可口。
关键词 桑葚 红茶 饮料 工艺
下载PDF
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公平发展
19
作者 葛丹丹 刘显著 +1 位作者 齐殿伟 吴英娟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第18期24-27,共4页
教育信息化成为现在教育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尤其是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教育信息化在线上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新时代的教学方式新颖,有其优势,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教育信息化的程度会因地区等因素的不同存... 教育信息化成为现在教育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尤其是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教育信息化在线上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新时代的教学方式新颖,有其优势,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教育信息化的程度会因地区等因素的不同存在差距,解决教育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减少教育信息化的不均衡是推动教育公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分析教育信息化线上教学的优缺点以及教育信息化不均衡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一些建议,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发展,进一步缩小教育差异,减少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的优势,助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教育公平 线上教学 信息化素养 国家精品课程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十三味和中丸中9种成分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倩 杨满琴 +4 位作者 鲍学梅 葛丹丹 徐国兵 胡云飞 谢若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7-300,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十三味和中丸(柴胡、枳壳、延胡索等)中芍药苷、延胡索乙素、盐酸小檗碱、柚皮苷、橙皮苷、黄芩苷、甘草酸、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7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aters SunfireTMC18色谱柱(4.6 mm...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十三味和中丸(柴胡、枳壳、延胡索等)中芍药苷、延胡索乙素、盐酸小檗碱、柚皮苷、橙皮苷、黄芩苷、甘草酸、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7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aters SunfireTM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0、230、283、345 nm。结果9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95.1%~102.3%,RSD 0.48%~3.11%。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十三味和中丸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三味和中丸 化学成分 HPL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