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砂与石英砂对蒸养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性能的影响及机理
1
作者 郑琨鹏 葛好升 +5 位作者 李正川 刘贵应 田光文 王万值 徐国华 孙振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84,共6页
本研究分别选用颗粒粒径分布相近的河砂与石英砂制备了不同胶砂比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探究了两种细集料对不同胶砂比情况下UHP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采用河砂制备的UHPC的扩展度稍大于采用石英砂者;(2)采用河砂制备的胶砂比为1.... 本研究分别选用颗粒粒径分布相近的河砂与石英砂制备了不同胶砂比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探究了两种细集料对不同胶砂比情况下UHP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采用河砂制备的UHPC的扩展度稍大于采用石英砂者;(2)采用河砂制备的胶砂比为1.0的UHPC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最高,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硬化现象,采用石英砂所制备的胶砂比为0.8的UHPC的抗拉强度最低,几乎无应变硬化现象;(3)细集料种类及胶砂比对水泥水化反应和掺合料火山灰反应的影响有限,蒸养条件下,硬化浆体中几乎无Ca(OH)_2存在;(4)UHPC内孔隙的直径大多小于1μm,胶砂比相同时,采用石英砂制备的UHPC所含孔径小于1μm孔的数量多于采用河砂者;(5)与石英砂相比,河砂与硬化浆体的界面过渡区较为致密,且采用河砂制备的UHPC中浆体对纤维的包裹性也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石英砂 河砂 胶砂比 蒸养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下载PDF
混凝土用乳化石蜡脱模剂的制备与脱模性能研究
2
作者 孙振平 庄严 +2 位作者 杨海静 葛好升 罗琼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7-402,共6页
基于亲水亲油平衡(HLB)理论制备乳化石蜡,通过调整乳化工艺,得到储存稳定性良好的混凝土用乳化石蜡脱模剂,并进行砂浆脱模试验,测定脱模后模具表面的砂浆黏附量、试块表面气孔数量与尺寸,以及试块表面硬度.结果表明:乳化石蜡脱模剂可以... 基于亲水亲油平衡(HLB)理论制备乳化石蜡,通过调整乳化工艺,得到储存稳定性良好的混凝土用乳化石蜡脱模剂,并进行砂浆脱模试验,测定脱模后模具表面的砂浆黏附量、试块表面气孔数量与尺寸,以及试块表面硬度.结果表明:乳化石蜡脱模剂可以有效减少试块表面气孔数量,减小气孔尺寸;模具表面砂浆黏附量的减少和试块表面硬度的提升尚不尽人意,但可以通过增加乳化石蜡脱模剂的施涂次数予以弥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石蜡脱模剂 亲水亲油平衡理论 乳化工艺 黏附量 表面气孔 表面硬度
下载PDF
机制砂的性能特点及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葛好升 孙振平 +6 位作者 董璐欣 杨海静 冀言亮 舒豆豆 唐峰 马跃飞 王志立 《混凝土世界》 2023年第8期72-81,共10页
采用机制砂替代天然砂制备混凝土已成为混凝土工程的主流趋势。简要介绍了机制砂及其性能特点,针对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机制砂的母岩岩性、颗粒形貌及级配、石粉含量和亚甲蓝(MB)值以及絮凝剂残留问题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对混凝土性能... 采用机制砂替代天然砂制备混凝土已成为混凝土工程的主流趋势。简要介绍了机制砂及其性能特点,针对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机制砂的母岩岩性、颗粒形貌及级配、石粉含量和亚甲蓝(MB)值以及絮凝剂残留问题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基于当前机制砂在混凝土中应用时存在的问题,就机制砂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希望能进一步加快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 岩性 石粉 絮凝剂 混凝土性能
下载PDF
利用废弃玻璃制备气凝胶及其改性膨胀珍珠岩在砂浆中的应用
4
作者 张挺 孙振平 +2 位作者 杨海静 葛好升 杜维上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79-1285,共7页
从废弃玻璃中获得廉价硅源用于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SA),并将所制得的SA负载于多孔的膨胀珍珠岩颗粒中进行有效利用.结果表明:玻璃粉在热碱液中的溶解时间须大于4 h,所形成的硅源溶液才能制成结构较为理想的SA,其孔结构和导热性能优于水... 从废弃玻璃中获得廉价硅源用于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SA),并将所制得的SA负载于多孔的膨胀珍珠岩颗粒中进行有效利用.结果表明:玻璃粉在热碱液中的溶解时间须大于4 h,所形成的硅源溶液才能制成结构较为理想的SA,其孔结构和导热性能优于水玻璃;在相对真空压力-0.08 MPa下处理10 min能够制得性能优异的负载SA的膨胀珍珠岩(EPA);将制得的EPA等体积取代膨胀珍珠岩配制砂浆,随着取代率的提高,砂浆的导热系数随之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玻璃 二氧化硅气凝胶 膨胀珍珠岩 砂浆 导热系数
下载PDF
聚羧酸系减水剂的缓释效应及机理 被引量:9
5
作者 孙振平 李祖悦 +2 位作者 庞敏 吴乐林 葛好升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3-269,共7页
通过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利用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和马来酸酐取代部分丙烯酸合成了含有不同官能团的聚羧酸系减水剂.通过测试水泥净浆流动度、减水剂在水泥净浆中的吸附量和水解行为,研究了官能团对减水剂... 通过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利用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和马来酸酐取代部分丙烯酸合成了含有不同官能团的聚羧酸系减水剂.通过测试水泥净浆流动度、减水剂在水泥净浆中的吸附量和水解行为,研究了官能团对减水剂缓释效应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含4种官能团的聚羧酸系减水剂对水泥净浆经时流动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作用,含不同官能团的聚羧酸系减水剂在水泥净浆液相碱性环境下水解能力不同,从而影响减水剂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量,最终导致缓释效应的差异,其中含酯基的聚羧酸系减水剂的缓释效应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系减水剂 官能团 水解 缓释效应
下载PDF
利用氦流法真密度仪研究水泥水化过程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振平 张成光 +2 位作者 杨旭 葛好升 SETZER Max J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7-625,共9页
采用氦流法真密度仪测定了水泥水化过程中水泥浆体的绝对体积变化,并根据水泥浆体绝对体积变化曲线将水泥水化过程划分为极速收缩期、收缩暂停期、快速收缩期和收缩趋缓期4个阶段.结果表明:水泥浆体极速收缩期和快速收缩期发生的绝对体... 采用氦流法真密度仪测定了水泥水化过程中水泥浆体的绝对体积变化,并根据水泥浆体绝对体积变化曲线将水泥水化过程划分为极速收缩期、收缩暂停期、快速收缩期和收缩趋缓期4个阶段.结果表明:水泥浆体极速收缩期和快速收缩期发生的绝对体积变化最为明显,且变化幅度较大,其与C3A和C3S的水化密切相关;水泥浆体收缩暂停期的绝对体积通常呈线性规律缓慢减小,但变化幅度较小,其规律与“欠饱和度理论”相符;水泥浆体收缩趋缓期的绝对体积变化曲线通常会出现“膨胀”假象,不能反映水泥浆体绝对体积变化的实际情况,但与水泥浆体孔结构的发展有关,对水泥水化行为的表征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水灰比不仅可以影响水泥水化过程,而且可以对水泥浆体各水化阶段的绝对体积变化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流法真密度仪 绝对体积变化 水泥 水化过程
下载PDF
夏季液体外加剂霉变的危害、机理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祖悦 孙振平 +8 位作者 冀言亮 杨海静 庞敏 葛好升 武绍峰 顾学斌 赵利华 何元杰 张小富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0-83,92,共5页
液体聚羧酸系减水剂和液体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等液体外加剂在夏季普遍存在霉变现象,不仅影响产品的使用效果,而且带来安全隐患.从微生物学和有机化学两个角度解释复配有葡萄糖酸钠的聚羧酸系减水剂体系的霉变机理,并据此分析减水剂霉变... 液体聚羧酸系减水剂和液体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等液体外加剂在夏季普遍存在霉变现象,不仅影响产品的使用效果,而且带来安全隐患.从微生物学和有机化学两个角度解释复配有葡萄糖酸钠的聚羧酸系减水剂体系的霉变机理,并据此分析减水剂霉变的影响因素.为科研人员开展相关试验提供了思路,也为聚羧酸系减水剂的生产者与使用者从源头控制霉变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系减水剂 霉变 葡萄糖酸钠 黑曲霉菌 机理 预防措施
下载PDF
常用矿物掺合料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郑琨鹏 葛好升 +5 位作者 李正川 刘贵应 周定祥 田光文 王万值 孙振平 《混凝土世界》 2022年第4期42-52,共11页
矿物掺合料的选择与应用,是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研制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本文梳理了可用于UHPC的几种重要矿物掺合料,包括硅灰、粉煤灰、矿渣粉、稻壳灰、偏高岭土和玻璃微粉,探讨了它们的理化性质,并基于这些矿物掺合料对UHPC体系产生... 矿物掺合料的选择与应用,是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研制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本文梳理了可用于UHPC的几种重要矿物掺合料,包括硅灰、粉煤灰、矿渣粉、稻壳灰、偏高岭土和玻璃微粉,探讨了它们的理化性质,并基于这些矿物掺合料对UHPC体系产生的微集料效应和填充效应,促进(或抑制)水泥水化反应的效应,以及它们本身的火山灰反应活性等,深入分析了掺加这些矿物掺合料对UHPC在新拌状态和硬化状态下几项重要性能的影响。还整理、分析了涉及矿物掺合料的UHPC相关专利,为UHPC中矿物掺合料的选择与优化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矿物掺合料 理化性质 微集料效应 填充效应 火山灰效应 强度 自收缩
下载PDF
减缩型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制备及机理
9
作者 葛好升 孙振平 +3 位作者 杨海静 郑琨鹏 张挺 曹永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93-1301,共9页
为了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开裂、促进减缩型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发展和应用,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将异戊烯基聚氧乙烯醚(IPEG)、丙烯酸(AA)和丙烯酸丁酯(BA)等不饱和单体共聚合成了一种兼具分散性能和减缩性能的减缩型聚羧酸系减水剂(SR-PC... 为了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开裂、促进减缩型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发展和应用,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将异戊烯基聚氧乙烯醚(IPEG)、丙烯酸(AA)和丙烯酸丁酯(BA)等不饱和单体共聚合成了一种兼具分散性能和减缩性能的减缩型聚羧酸系减水剂(SR-PCE).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和Fourier红外光谱法对SR-PCE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减缩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R-PCE的分子结构符合预先的设计;在保证优良分散性能的前提下,当SR-PCE分子结构中IPEG、AA和BA三者的摩尔比为1:5:4时,减缩性能最佳.SR-PCE发挥优良减缩作用的机理主要在于2个方面:首先,相比普通型聚羧酸系减水剂,SR-PCE可以进一步降低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其次,SR-PCE可以减少水泥石孔溶液中水的蒸发速率,提高浆体对孔隙水的保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结构设计 自由基聚合 减缩型聚羧酸系减水剂 作用机理 表面张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