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造烟叶烟气中刺激性气味的关键化学组分研究
1
作者 庄海锋 杨振 +4 位作者 章存勇 彭晓萌 贾良元 王健 葛少林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2-431,I0005,共11页
为研究再造烟叶烟气中刺激性气味的关键化学组分,本工作利用元素分析仪(EA)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表征天然烟叶、再造烟叶以及基片,解析3种原料的化学组成差异。利用U型固定床热解反应器对3种原料进行热解实验,产生的气态产物... 为研究再造烟叶烟气中刺激性气味的关键化学组分,本工作利用元素分析仪(EA)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表征天然烟叶、再造烟叶以及基片,解析3种原料的化学组成差异。利用U型固定床热解反应器对3种原料进行热解实验,产生的气态产物先通过与固定床反应器出口相连的光电离质谱(SPI-MS)进行实时在线检测,同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的离线定性分析结果确定热解产物的具体组成。随后,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对谱图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区分3种原料热解后特征产物的质荷比(m/z),选择含量显著差异的产物作为模型化合物,开展嗅辨实验。结果表明,再造烟叶烟气中刺激性气味的关键化学组分主要为环戊酮、环己酮和4-乙基苯酚。此外,根据产物随温度的实时变化谱,能够准确了解上述模型化合物在热解过程中的温度释放范围。该研究可为后续减少再造烟叶中刺激性气味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造烟叶 刺激性气味 光电离质谱(SPI-MS) 主成分分析(PCA)
下载PDF
光电离质谱技术在线监测不同部位烟草裂解产物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健 葛少林 +7 位作者 谢映松 张朝 黄兰 汪华 袁龙 贾良元 仰科 雷振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8-86,共9页
为了实时、在线研究烟草原料烟丝的热裂解产物,本工作搭建了一套热裂解光电离质谱装置。利用真空紫外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装置研究烤烟烟丝不同部位(上-B2F、中-C3F和下-X2F)分别在300、400、500、600和700℃热裂解时的产物,在线获得3个... 为了实时、在线研究烟草原料烟丝的热裂解产物,本工作搭建了一套热裂解光电离质谱装置。利用真空紫外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装置研究烤烟烟丝不同部位(上-B2F、中-C3F和下-X2F)分别在300、400、500、600和700℃热裂解时的产物,在线获得3个部位烟丝一系列热解产物的光电离质谱图,比较不同裂解温度下热解产物的变化规律。实验进一步分析了500℃下热解产物,如乙烯胺(m/z 43)、异戊二烯(m/z 68)和二甲基呋喃(m/z 96)等信号强度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曲线,掌握裂解反应的动态变化过程。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法对裂解产物质谱图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不同部位烟丝化学成分的差异。其中,m/z 58、96、110组分为下部烟(X2F)热解的标志性产物,m/z 43、126组分为中部烟(C3F)的代表性产物,上部烟(B2F)的主要代表性产物为m/z 84组分。结果表明,光电离质谱技术是一种研究烟草热解产物动态变化的重要手段,可通过评估裂解产物中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快速区分不同部位烟草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离质谱 烟草 热裂解 实时研究 动态变化 主成分分析(PCA)
下载PDF
机械性损伤与氨基丁酸的交互作用对烟草防卫性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葛少林 程新胜 +1 位作者 杨丽文 薛泽春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4-328,共5页
研究β-氨基丁酸(BABA)和剪叶对烟草(NicotianatabacumL.cv.Yunyan85)防卫性酶活性和两者间互作对其抗性激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BABA或剪叶都能明显地提高烟草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且这些酶活性的变化与BAB... 研究β-氨基丁酸(BABA)和剪叶对烟草(NicotianatabacumL.cv.Yunyan85)防卫性酶活性和两者间互作对其抗性激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BABA或剪叶都能明显地提高烟草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且这些酶活性的变化与BABA的浓度和诱抗时间有关。然而在剪叶后使用BABA,会削弱对PAL和PPO活性的诱导。BABA+剪叶处理后烟草花叶病(TMV)症状明显较BABA单独处理的严重,这表明BABA和机械性损伤呈现拮抗效应。BABA及其它以水杨酸(SA)为信号分子的化学诱抗剂可能不适宜用于剪叶后的烟草幼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氨基丁酸 剪叶损伤 烟草 防卫性酶 拮抗作用
下载PDF
烟草诱导抗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葛少林 程新胜 +1 位作者 薛泽春 杨丽文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3-48,共6页
综述了系统获得性抗性和诱导系统抗性在烟草上的研究现状,尤其是在不同激发子所诱导的烟草系统获得性抗性的信号转导、保护性酶系活性、与抗病性相关的物质变化等方面。
关键词 烟草 诱导抗性(IR) 系统获得性抗性(SAR) 诱导系统抗性(ISR)
下载PDF
烟草中挥发性与半挥发性有机酸的GC-MS法快速检测 被引量:4
5
作者 葛少林 佘世科 +3 位作者 徐迎波 黄兰 张朝 刘非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14年第2期31-40,共10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同时测定烟草中25种挥发性与半挥发性有机酸的快速定量分析方法.样品经二氯甲烷震荡萃取,N,O-双(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BSTFA)硅烷化,以反-2-己烯酸和肉桂酸双内标法定量,利用GC-MS/SIM法同时测定了25种挥...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同时测定烟草中25种挥发性与半挥发性有机酸的快速定量分析方法.样品经二氯甲烷震荡萃取,N,O-双(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BSTFA)硅烷化,以反-2-己烯酸和肉桂酸双内标法定量,利用GC-MS/SIM法同时测定了25种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酸.结果表明:此方法测定有机酸具有良好的线性(r2≥0.985)和重复性(RSDs≤8.93%,n=5),平均回收率81.43%~100.58%,检测限为0.03~2.30 μg/g,定量限为0.10~7.67 μg/g.建立的方法简便快捷,且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适用于烟草中挥发性与半挥发性有机酸的快速和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质联用分析 选择离子 烟草 挥发性有机酸 半挥发性有机酸
下载PDF
直接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聚丙烯丝束滤棒成型胶粘剂中的砷与铅 被引量:1
6
作者 葛少林 朱栋梁 +2 位作者 胡立中 牛佳佳 韩云辉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47,共4页
建立了测定聚丙烯丝束滤棒成型胶粘剂中As与Pb的稀释直接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结果表明:样品稀释20倍、增加120℃的干燥程序能有效避免样品在石墨炉中爆沸,提高分析的精密度;As与Pb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回收率分别为9... 建立了测定聚丙烯丝束滤棒成型胶粘剂中As与Pb的稀释直接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结果表明:样品稀释20倍、增加120℃的干燥程序能有效避免样品在石墨炉中爆沸,提高分析的精密度;As与Pb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回收率分别为93.5%~104.0%和94.0%~105.3%,检出限分别为0.537μg/L与0.567μg/L。该方法适用于水乳型聚丙烯丝束滤棒成型胶粘剂中As与Pb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进样 聚丙烯丝束滤棒成型胶粘剂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 砷(As) 铅(Pb)
下载PDF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烟草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葛少林 舒俊生 +2 位作者 徐志强 陈开波 王程辉 《广州化工》 CAS 2009年第6期30-32,共3页
综述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卷烟降焦减害、烟草薄片生产、烟草病害防治和烟丝保润剂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在烟草上研究方法以及作为滤嘴添加剂的发展动向。
关键词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 烟草 应用
下载PDF
多聚磷酸铵对再造烟叶热解行为与CO释放量的影响
8
作者 葛少林 佘世科 +7 位作者 徐迎波 宁敏 王程辉 田振峰 周顺 黄兰 张朝 盛六四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2期243-248,I0004,共7页
应用热重分析研究多聚磷酸铵(APP)对再造烟叶热解行为的影响.热分析结果表明,APP降低再造烟叶热降解速率及其热释放量、促进了碳的形成,对再造烟叶的热降解起一定的阻碍作用.此外APP显著影响再造烟叶的热解过程中的气相产物,再... 应用热重分析研究多聚磷酸铵(APP)对再造烟叶热解行为的影响.热分析结果表明,APP降低再造烟叶热降解速率及其热释放量、促进了碳的形成,对再造烟叶的热降解起一定的阻碍作用.此外APP显著影响再造烟叶的热解过程中的气相产物,再造烟叶的CO单支释放量与单口释放量随着APP含量的增加快速下降.慢速热解与闪解实验结果显示升温速率是APP降低C0释放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降解 再造烟叶 多聚磷酸铵 CO
下载PDF
不同结构烟草纤维素的燃烧热解特性 被引量:13
9
作者 杨滢 周顺 +8 位作者 王孝峰 杨俊 张晓宇 田振峰 葛少林 杨莫愁 徐迎波 何庆 张亚平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8-44,共7页
为研究不同结构烟草纤维素的燃烧热解特性,分别从烤烟、白肋烟、香料烟和烟梗中提取了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烟草纤维素,并对其结晶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热重(TG)分析法和微燃烧量热(MCC)法比较研究了不同类型烟草纤维素的热解过程和燃烧特... 为研究不同结构烟草纤维素的燃烧热解特性,分别从烤烟、白肋烟、香料烟和烟梗中提取了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烟草纤维素,并对其结晶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热重(TG)分析法和微燃烧量热(MCC)法比较研究了不同类型烟草纤维素的热解过程和燃烧特征;利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法和管式炉离线热解装置分别探讨其热解产物组成及羰基化合物的释放规律。结果发现:(1)不同类型烟草纤维素的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香料烟纤维素具有较高的结晶度、次晶纤维量,以及较大的可及基原纤表面和基原纤尺寸。(2)香料烟纤维素的燃烧性较差,其在低温阶段(<350℃)的热稳定性最差,但在高温阶段却具有最高的残炭量。(3)烟梗纤维素热解产生了更多的小分子化合物,香料烟纤维素羰基化合物的释放规律与其他3种烟草纤维素略有不同。烟草纤维素结构上的差异,使其相应表现出了不同的燃烧热解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纤维素 烤烟 白肋烟 香料烟 烟梗 结构 燃烧 热解产物
下载PDF
物理参数对造纸法再造烟叶纸基热降解和燃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宁敏 周顺 +9 位作者 徐迎波 胡源 葛少林 王程辉 舒俊生 田振峰 王平军 周明华 陶丰 何庆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20,共6页
为探索物理参数对造纸法再造烟叶纸基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研究了纸基物理参数和其形貌结构及力学性能的相关性。基于热重分析仪、微燃烧量热仪和锥形量热计,考察了物理参数改变对纸基热降解和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 为探索物理参数对造纸法再造烟叶纸基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研究了纸基物理参数和其形貌结构及力学性能的相关性。基于热重分析仪、微燃烧量热仪和锥形量热计,考察了物理参数改变对纸基热降解和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①透气度升高可能是导致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降低的主要原因。纸基微观结构主要是由宽长纤维和卷曲的细短纤维组成,且随着木浆含量的增加,卷曲的细短纤维所占的比例有较大升高;②纸基热降解过程主要由5个阶段组成。纸基的透气度是影响其热稳定性的主要物理参数。③在定量相同的情况下,透气度的降低能够轻微减弱纸基的易燃性和燃烧性。④透气度的升高会使得纸基在被点燃后具有更快速的烟气释放速率。⑤较高的透气度会使纸基在燃烧过程中具有较大的CO释放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 扫描电镜 热重 微燃烧量热 锥型量热仪
下载PDF
不同物理参数造纸法再造烟叶纸基在闪速热解环境下的热解特性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顺 徐迎波 +8 位作者 胡源 王程辉 葛少林 舒俊生 田振峰 王平军 周明华 陶丰 何庆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3-67,共5页
为考察造纸法再造烟叶纸基物理参数改变对其热解特性的影响,利用闪速热解-红外联用(FPy-FTIR)法研究了4种不同物理参数纸基热解气相产物的形成规律,采用闪速热解结合高效液相色谱针对性地分析了热解气相产物中8种羰基化合物(甲醛、乙醛... 为考察造纸法再造烟叶纸基物理参数改变对其热解特性的影响,利用闪速热解-红外联用(FPy-FTIR)法研究了4种不同物理参数纸基热解气相产物的形成规律,采用闪速热解结合高效液相色谱针对性地分析了热解气相产物中8种羰基化合物(甲醛、乙醛、丙酮、丙烯醛、丙醛、巴豆醛、2-丁酮和丁醛)的生成情况。结果表明:①纸基热解主要生成H2O、CO2、CO、甲醇、羰基化合物、炔烃类(主要是乙炔)、烯烃类(主要是乙烯)和烷烃类(主要是甲烷)化合物。纸基透气度的提高有利于热解释放出更多的气相产物。②透气度、定量以及烟草浆和木浆相对比例的改变并不会影响甲烷的形成,而透气度的提高会降低CO的生成量,并产生更多的CO2。③木浆相对比例的提高是导致羰基化合物和乙烯生成强度减弱的主要原因。④4种纸基闪速热解所形成的羰基化合物中都是乙醛的生成量最多,其次是丙酮和丙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法再造烟叶 纸基 闪速热解 气相产物 羰基化合物
下载PDF
多聚磷酸铵对造纸法再造烟叶热解燃烧特性和感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顺 宁敏 +6 位作者 徐迎波 葛少林 舒俊生 王程辉 田振峰 胡源 陶丰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1-66,共6页
为了提高造纸法再造烟叶(RTS)的综合品质,探讨了多聚磷酸铵(APP)对造纸法再造烟叶热解燃烧特性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含有APP的造纸法再造烟叶(ARTS)和RTS均由5个热降解阶段组成。APP的添加并没有改变RTS的热降解过程,但明显降... 为了提高造纸法再造烟叶(RTS)的综合品质,探讨了多聚磷酸铵(APP)对造纸法再造烟叶热解燃烧特性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含有APP的造纸法再造烟叶(ARTS)和RTS均由5个热降解阶段组成。APP的添加并没有改变RTS的热降解过程,但明显降低了RTS在第2(200~280℃)、第3(280~370℃)和第4(370~670℃)热降解阶段的热失重速率。②RTS和ARTS热解过程中所释放的热解气体主要由H2O,CO2,CO,NH3,羰基类,醇类和烷烃类化合物等组成。③微燃烧量热和锥型量热测试结果显示,ARTS的易燃性和可燃性均较RTS有所降低。④ARTS在香气质、浓度、刺激性、杂气和余味方面均较RTS有所改善,特别是在减轻刺激性和杂气方面,APP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法再造烟叶 多聚磷酸铵 燃烧 热解 感官质量
下载PDF
再造烟叶的纤维和组织微观结构及热解性能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莉 王驰 +4 位作者 葛少林 徐迎波 张萍 田振峰 佘世科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6-73,共8页
为了研究造纸法再造烟叶内部的纤维结构和组织疏松特性及其对燃烧性能的影响,通过纤维分析仪分析了再造烟叶的纤维形态和分布,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再造烟叶的纤维、烟梗导管和浆料堆积层状组织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探索了不同... 为了研究造纸法再造烟叶内部的纤维结构和组织疏松特性及其对燃烧性能的影响,通过纤维分析仪分析了再造烟叶的纤维形态和分布,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再造烟叶的纤维、烟梗导管和浆料堆积层状组织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探索了不同产品纤维和组织结构差异所引起的物理性能和热解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产品的纤维平均长度、宽度以及长度分布上有较大差别,几种样品纤维的平均长度为0.95~1.44 mm,平均宽度为21.0~49.6μm。(2)在微观结构上观察到2种形貌截然不同的纤维:一种为柔软和卷曲的扁状空心纤维,交织能力好,另一种为硬挺和交织能力差的圆形实心纤维。(3)未解离烟梗导管壁的厚度和堆积层状组织的微观孔隙率在不同产品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再造烟叶的长纤维比例高有利于提高产品的抗张强度,纤维宽度大则使松厚度值增加。微观结构疏松性良好的产品,表现出较低的抗张强度和很高的透气度。微观结构疏松多孔、纤维木质化程度低的再造烟叶,具有较低的热分解温度和较高的热失重速率。纤维的构成和微观结构的疏松性对再造烟叶的热解性能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法再造烟叶 纤维形态 微观结构 物理性能 热解性能
下载PDF
造纸法再造烟叶萃取液与浓缩液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兰 葛少林 +3 位作者 汪华 陈刚 张朝 黄传喜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4-70,共7页
为测定再造烟叶萃取液和浓缩液中固形物含量(质量分数),通过考察优化萃取溶剂、萃取时间、前处理方式等因素,建立了基于气相色谱法(GC)间接测定再造烟叶萃取液与浓缩液中总固形物、可溶性固形物及不溶性固形物含量(质量分数)的定量分析... 为测定再造烟叶萃取液和浓缩液中固形物含量(质量分数),通过考察优化萃取溶剂、萃取时间、前处理方式等因素,建立了基于气相色谱法(GC)间接测定再造烟叶萃取液与浓缩液中总固形物、可溶性固形物及不溶性固形物含量(质量分数)的定量分析方法。采用该方法测定了10种再造烟叶萃取液及10种再造烟叶浓缩液样品,并与烘箱法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样品中总固形物含量回收率为91.17%~97.07%,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47%~1.33%和1.52%~1.66%(n=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回收率为90.58%~97.93%,日内和日间RSD分别为0.89%~1.67%和1.25%~2.14%(n=6)。(2)GC法与烘箱法测定的总固形物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19%~10.61%和5.63%~10.43%。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不同固形物含量的样品中总固形物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不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造烟叶 萃取液 浓缩液 总固形物含量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二氧化碳膨胀处理对烟丝部分香味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牛勇 邹鹏 +5 位作者 舒俊生 郭东锋 张晓宇 徐志强 葛少林 瞿先中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7-60,72,共5页
将34种不同产区、不同等次的单等级烟叶进行二氧化碳膨胀处理后,采用溶剂直接提取法富集香味成分,并通过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检测膨胀前后烟丝中的香味成分,分析膨胀处理对烟丝香味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烟丝经过二氧化碳... 将34种不同产区、不同等次的单等级烟叶进行二氧化碳膨胀处理后,采用溶剂直接提取法富集香味成分,并通过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检测膨胀前后烟丝中的香味成分,分析膨胀处理对烟丝香味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烟丝经过二氧化碳膨胀后,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糠醛、5-羟甲基糠醛、3-氧代-α-紫罗兰醇和莨菪亭等香味成分的含量显著下降,十四酸、油酸、硬脂酸和香叶基丙酮等含量显著上升,茄酮和巨豆三烯酮等含量变化不显著。2香味成分变化趋势不同会导致膨胀烟丝感官品质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二维气相色谱 膨胀烟丝 香味成分 感官品质
下载PDF
槐糖脂的保润性能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马晓静 刘新歌 +3 位作者 徐志强 葛少林 王淮 姚日生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6-362,共7页
为改善烟草制品的耐加工性和品质,对槐糖脂和常用烟草保润剂的保润防潮性能及其对烟草表面微结构的影响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槐糖脂是一类具有双向保润性能的天然保润剂。与丙二醇、甘油相比,内酯型槐糖脂自身持水性有显著提高;恒温... 为改善烟草制品的耐加工性和品质,对槐糖脂和常用烟草保润剂的保润防潮性能及其对烟草表面微结构的影响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槐糖脂是一类具有双向保润性能的天然保润剂。与丙二醇、甘油相比,内酯型槐糖脂自身持水性有显著提高;恒温恒湿箱法和扫描电镜观察法的结果均显示在不同添加量下,槐糖脂的保润及防潮效果均优于传统保润剂;槐糖脂裂解实验表明裂解产物含多种烟草致香物质或其结构类似物,其与烟草有较好的配伍性,具有改善烟气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保润剂 槐糖脂 保润性能 防潮性能 表面微结构
原文传递
卷烟烟丝食用蜡复配保润剂的保润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迎波 陈开波 +3 位作者 徐志强 葛少林 闫向阳 刘少民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9-182,共4页
选取食用蜡、AJ多糖单体以及复配样品进行保润性能试验,对其在低湿环境下的烟丝保润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食用蜡及AJ多糖单体均对烟丝保润有一定效果,植物蜡1单体的保润性能优于其它食用蜡;将食用蜡与多糖复配,通过两者的协调效应... 选取食用蜡、AJ多糖单体以及复配样品进行保润性能试验,对其在低湿环境下的烟丝保润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食用蜡及AJ多糖单体均对烟丝保润有一定效果,植物蜡1单体的保润性能优于其它食用蜡;将食用蜡与多糖复配,通过两者的协调效应使烟丝的保润性能进一步改善。扫描电镜表征发现,食用蜡—多糖复配保润剂不仅具有常用保润剂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在叶片表面形成一层较为致密的保护膜,并对烟丝切面的细胞间隙进行填充堵塞,进而增大了烟丝内外水分的传质阻力,证实了食用蜡—多糖复配保润剂的保润效果及作用原理。评吸结果表明,食用蜡—多糖复配保润剂应用于卷烟后增加了卷烟舒适性,减少了烟气刺激性,抽吸品质优于对照卷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蜡 多糖 保润剂 烟丝
下载PDF
β-氨基丁酸诱导烟草抗烟草花叶病毒系统侵染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方鼎 汪华 +1 位作者 王程辉 葛少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5864-5866,5871,共4页
[目的]研究β-氨基丁酸(BABA)对烟草抗烟草花叶病毒(TMV)系统侵染的影响。[方法]以烟草普通栽培种为研究对象,用BABA进行处理,处理后所有的烟苗均放入保湿袋中保湿24 h。然后用组织化学法鉴定BABA诱导烟草产生的过敏反应,并进行产生H2O... [目的]研究β-氨基丁酸(BABA)对烟草抗烟草花叶病毒(TMV)系统侵染的影响。[方法]以烟草普通栽培种为研究对象,用BABA进行处理,处理后所有的烟苗均放入保湿袋中保湿24 h。然后用组织化学法鉴定BABA诱导烟草产生的过敏反应,并进行产生H2O2原位检测以及活性氧和丙二醛测定。[结果]BABA处理后叶片中的-β1,3-葡聚糖酶活性升高,TMV接种后叶片中该酶活性也进一步升高。10 mmol/L BABA喷洒处理能显著诱导氧迸发,引起过敏性反应,叶面局部细胞坏死。处理叶片中的过氧阴离子自由基、丙二醛含量增加。10 mmol/L BABA有效激发植株的系统抗性,限制TMV的侵染,增强了烟草对TMV的抗性。[结论]BABA可增强普通烟草栽培品种抗TMV系统侵染的能力,但其诱抗能力要受其浓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氨基丁酸 诱导抗性 烟草 烟草花叶病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烟草中的常规化学成分含量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朝 葛少林 +2 位作者 佘世科 黄兰 田振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期286-288,共3页
[目的]探讨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烟草中的常规化学成分含量。[方法]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选取单品种样品681个,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定量分析了烟草中总氯、烟碱、总钾、总糖、还原糖及总氮含量,并用实际样品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 [目的]探讨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烟草中的常规化学成分含量。[方法]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选取单品种样品681个,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定量分析了烟草中总氯、烟碱、总钾、总糖、还原糖及总氮含量,并用实际样品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使用偏最小二乘法(PLS)为建模方法,建立了烟草中6种常规化学成分:总氯、烟碱、总钾,总糖、还原糖及总氮的近红外预测模型。6种组分最佳PLS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77 4、0.992 7、0.982 1、0.986 0、099 1和0.975 0。交叉检验的均方差(RMSECV)分别为0.057、0.126、0.160、1.170、0.994和0.127。[结论]所建模型精密度良好,近红外光谱法与行业标准方法所测值不存在显著差异,近红外光谱模型可以快速预测烟草中总氯、烟碱、总钾、总糖、还原糖及总氮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烟草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的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特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朝 葛少林 +2 位作者 佘世科 黄兰 田振峰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84-87,共4页
为准确评价烟叶质量,对3个等级317个烟叶样品进行常规化学成分分析,利用因子分析法对烟叶样品的化学成分及其比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总体比较协调,其总糖、还原糖含量偏高,不同等级烟叶化学成分差异明显。主要表... 为准确评价烟叶质量,对3个等级317个烟叶样品进行常规化学成分分析,利用因子分析法对烟叶样品的化学成分及其比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总体比较协调,其总糖、还原糖含量偏高,不同等级烟叶化学成分差异明显。主要表现为含氮化合物与含碳化合物呈显著负相关,总氮与总植物碱呈显著正相关;对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比值进行因子提取得到3个主因子,代表其方差贡献率的83%以上,分别为含碳因子、燃烧因子及含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化学成分 因子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