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芍总甙、芍药甙和白芍总甙去除芍药甙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35
1
作者 葛志东 周爱武 +5 位作者 王斌 沈玉先 丁长海 张安平 魏伟 徐叔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03-305,共3页
福氏完全佐剂致炎后d18,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刀豆素A(3mg·L-1)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显著低于正常对照水平,脂多糖(6mg·L-1)诱导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PMΦs)产生IL-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福氏完全佐剂致炎后d18,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刀豆素A(3mg·L-1)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显著低于正常对照水平,脂多糖(6mg·L-1)诱导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PMΦs)产生IL-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大鼠。0.5~312.5mg·L-1白芍总甙(TGP)、芍药甙(PF)和白芍总甙去除芍药甙(TGP-PF)均能浓度依赖性地增强AA大鼠低下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量效曲线均呈钟罩形),降低AA大鼠PMΦs过度产生IL-1(量效曲线均呈倒钟罩形)。其中,2.5~62.5mg·L-1TGP的调节作用显著强于PF和TGP-PF各等剂量组。这些结果表明,上述三种药物均具有浓度和机能依赖性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TGP的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总甙 芍药甙 关节炎 免疫调节 TGP-PF
下载PDF
芍药甙和去芍药甙白芍总甙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脾淋巴细胞产生白介素2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葛志东 魏伟 +5 位作者 沈玉先 王斌 丁长海 周爱武 张安平 徐叔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1期4-6,共3页
用亚适量刀豆素A(3mg·L-1)诱导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脾淋巴细胞产生白介素2(IL-2)。福氏完全佐剂致炎后d18,AA大鼠脾淋巴细胞产生IL-2显著低于正常对照大鼠,芍药甙(PF)、去芍药甙白芍总甙(T... 用亚适量刀豆素A(3mg·L-1)诱导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脾淋巴细胞产生白介素2(IL-2)。福氏完全佐剂致炎后d18,AA大鼠脾淋巴细胞产生IL-2显著低于正常对照大鼠,芍药甙(PF)、去芍药甙白芍总甙(TGPRPF)和白芍总甙(TGP)促进AA大鼠脾淋巴细胞产生IL-2,其量效曲线均呈钟罩形,3种受试物显著促进作用的浓度范围为:PF2.5~12.5mg·L-1,TGPRPF12.5~62.5mg·L-1,TGP2.5~62.5mg·L-1。这些结果表明:P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甙 白细胞介素 类风湿关节炎 白芍总甙
下载PDF
氟乐灵诱导西葫芦染色体加倍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葛志东 李海真 +1 位作者 王惠林 许利彩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15-218,共4页
【研究目的】该试验利用氟乐灵对西葫芦染色体进行诱导加倍研究。【方法】方法1:浸种法利用0.001%、0.005%、0.01%的氟乐灵溶液浸泡露白的西葫芦种子,浸种时间为4h、6h和8h,通过根尖压片染色体计数法检测诱导率;方法2:生长点滴液法以0.0... 【研究目的】该试验利用氟乐灵对西葫芦染色体进行诱导加倍研究。【方法】方法1:浸种法利用0.001%、0.005%、0.01%的氟乐灵溶液浸泡露白的西葫芦种子,浸种时间为4h、6h和8h,通过根尖压片染色体计数法检测诱导率;方法2:生长点滴液法以0.001%、0.003%、0.005%和0.01%的氟乐灵对不同品种西葫芦幼苗进行生长点滴液处理,每天17:00~18:00滴液一次,共滴6d,通过保卫细胞叶绿体计数法检测诱导率。【结果】结果显示:浸种法以浓度0.01%氟乐灵浸种6小时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为25.6%;生长点滴液法以浓度0.005%的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为20%;品种"京葫1号"、"长青1号"和杂交组合2-9×1604-1的四倍体诱导率分别为26.7%、20%和10%。【结论】氟乐灵可以诱导西葫芦染色体加倍,不同基因型西葫芦对氟乐灵的敏感性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乐灵 诱导 西葫芦 染色体 加倍
下载PDF
槲皮素对大鼠大脑皮质细胞膜α_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葛志东 周爱武 +4 位作者 魏伟 陈敏珠 徐叔云 余素贞 王家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83-386,共4页
用3H-可乐定分析大鼠大脑皮质细胞膜α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特征,研究槲皮素对3H-可乐定结合的影响。3H-可乐定与大鼠大脑皮质细胞膜的结合是快速(K1:0.027L·nmol-1·min-1)、可逆(K2:0... 用3H-可乐定分析大鼠大脑皮质细胞膜α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特征,研究槲皮素对3H-可乐定结合的影响。3H-可乐定与大鼠大脑皮质细胞膜的结合是快速(K1:0.027L·nmol-1·min-1)、可逆(K2:0.104min-1)的,有高度亲和力(KD:5.87±1.13nmol·L-1)和可饱和性(Bmax:160±10pmol·g-1,pr)。l-可乐定、l-肾上腺素、l-去甲肾上腺素和l-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抑制3H-可乐定结合的效能顺序表明,大鼠大脑皮质细胞膜上3H-可乐定结合点为α2-肾上腺素能受体。1nmol·L-1~1mmol·L-1槲皮素竞争抑制3H-可乐定与大鼠大脑皮质细胞膜α2-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Ki值为5.73±1.58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肾上腺素能受体 脑皮质细胞膜
下载PDF
依扑拉芬的抗维甲酸引起大鼠骨质疏松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葛志东 周爱武 +5 位作者 王迎新 李卫平 李康 王斌 姚余有 陈敏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47-449,共3页
目的研究国产依扑拉芬对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使用维甲酸诱导大鼠骨质疏松。结果:依扑拉芬显著降低维甲酸升高的尿Ca(2+)排泄量,显著升高血Ca(2+)浓度。逆转维甲酸降低的血pi浓度,剂量依赖性增加维甲酸降低的股骨干骺端和骨干... 目的研究国产依扑拉芬对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使用维甲酸诱导大鼠骨质疏松。结果:依扑拉芬显著降低维甲酸升高的尿Ca(2+)排泄量,显著升高血Ca(2+)浓度。逆转维甲酸降低的血pi浓度,剂量依赖性增加维甲酸降低的股骨干骺端和骨干的平均骨密度,显著升高维甲酸降低的股骨Ca(2+)和Pi含量。结论:依扑拉芬对维甲酸引起的大鼠骨质疏松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扑拉芬 维甲酸 骨质疏松 药物疗法
下载PDF
SRBC致敏对大鼠脾脏淋巴细胞β-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葛志东 陈敏珠 徐叔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52-354,共3页
用受体结合实验测定大鼠脾脏淋巴细胞β-受体Bmax和Kd。5×10~9个SRBC ip大鼠后,d1 Bmax比对照组明显升高,d2达峰值,以后逐渐下降,d6降至对照水平。+d1-+d3 β-受体Bmax与72h后血清IgM量高度正相关(r=0.86),ipl.8 mg/kg普萘洛尔后,+... 用受体结合实验测定大鼠脾脏淋巴细胞β-受体Bmax和Kd。5×10~9个SRBC ip大鼠后,d1 Bmax比对照组明显升高,d2达峰值,以后逐渐下降,d6降至对照水平。+d1-+d3 β-受体Bmax与72h后血清IgM量高度正相关(r=0.86),ipl.8 mg/kg普萘洛尔后,+d2 Bmax和+d5血清IgM量平行降低。在体外诱生抗体中,10μmol/LNE显著提高诱生的IgM量。可被1μmoI/L普萘洛尔阻断。上述结果表明:(1)SRBC致敏上行调节大鼠脾脏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2)脾脏淋巴细胞β-受体Bmax的上行调节可能促进其IgM的合成;(3)NE促进脾淋巴细胞IgM合成通过β-受体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 淋巴细胞 SRBC
下载PDF
交感神经对抗体应答的调控 被引量:1
7
作者 葛志东 陈敏珠 徐叔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61-164,共4页
近10余年来,神经免疫内分泌学(neuroimmunoendocrinology)的研究不断深入,已在不同水平上展开。其中对免疫器官的交感神经支配和功能,淋巴细胞的肾上腺素受体,拟肾上腺素药对抗体应答的影响研究颇多。本文从免疫药理学角度,对以上问题... 近10余年来,神经免疫内分泌学(neuroimmunoendocrinology)的研究不断深入,已在不同水平上展开。其中对免疫器官的交感神经支配和功能,淋巴细胞的肾上腺素受体,拟肾上腺素药对抗体应答的影响研究颇多。本文从免疫药理学角度,对以上问题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 抗体应答 调控 免疫调节 淋巴细胞 肾上腺素受体
下载PDF
KG881的抗炎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葛志东 沈玉先 +5 位作者 周爱武 魏伟 丁长海 王斌 徐叔云 邵建本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1期7-9,共3页
福氏完全佐剂致炎后d19~d23ig给药,KG88110、20mg·kg-1·d-1在给药后d7均显著降低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非致炎侧的足肿胀度,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KG88110、20mg·kg-1&... 福氏完全佐剂致炎后d19~d23ig给药,KG88110、20mg·kg-1·d-1在给药后d7均显著降低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非致炎侧的足肿胀度,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KG88110、20mg·kg-1·d-1使AA大鼠非致炎侧踝关节的水肿和炎细胞浸润明显减轻。用角叉菜胶诱发大鼠足爪肿胀,致炎前90minig给药,KG8815、10、20mg·kg-1·d-1均显著抑制大鼠的足爪肿胀。这些结果表明,KG881有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炎剂 类风湿性关节炎 药理学 KG881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在药理学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9
作者 葛志东 陈敏珠 徐叔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37-141,共5页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McAb)是当前免疫学领域中发展极其活跃的一个分支。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的成功,被誉为“免疫学上的一次技术革命”,使得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产大量纯一的McAb,不仅为包括药理学在内的生物医学...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McAb)是当前免疫学领域中发展极其活跃的一个分支。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的成功,被誉为“免疫学上的一次技术革命”,使得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产大量纯一的McAb,不仅为包括药理学在内的生物医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而且为临床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Ab 核素标记 地高辛 狄戈辛 单克隆抗体 肿瘤抗原 药物学 药理学 临床治疗
下载PDF
脾淋巴细胞α_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特征和功能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葛志东 周爱武 +1 位作者 陈敏珠 徐叔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76-79,共4页
用放射配基结合法研究大鼠脾淋巴细胞α_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特征。~3H-可乐定(~3H-CLO)与脾淋巴细胞的结合呈现快速(t1/2:2min)、可逆(t1/2:3—4min)、高亲和力(K_D:6.57±SD1.63nM)、可饱和性(B_(?a):72.4±SD13.4fmo1/10~?细... 用放射配基结合法研究大鼠脾淋巴细胞α_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特征。~3H-可乐定(~3H-CLO)与脾淋巴细胞的结合呈现快速(t1/2:2min)、可逆(t1/2:3—4min)、高亲和力(K_D:6.57±SD1.63nM)、可饱和性(B_(?a):72.4±SD13.4fmo1/10~?细胞)(n=6)和立体结构特异性等特征,表明脾淋巴细胞存在α_2-肾上腺素能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抑制~3H-CLO结合的效能顺序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表明为α_2亚型。竞争实验资料的计算机分析提示,脾淋巴细胞α_2-肾上腺素能受体存在高、中、低三种亲和力状态,彼此相差2~3个数量级。在体外诱生抗体中,10umo1.L^(-1)可乐定显著抑制诱生的IgM量,可被10umol:L^(-1)酚妥拉明阻断,表明脾淋巴细胞α_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活抑制抗体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肾上腺素能 受体
下载PDF
阿片皮质原相关肽与免疫调节
11
作者 葛志东 陈敏珠 徐叔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66-169,共4页
现已证实,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双向联系,构成一个功能性环路。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共有阿片皮质原(proopimelanocortin,POMC)系统,POMC相关肽是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重要调节物质,其关系十分复杂。本文仅就POMC... 现已证实,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双向联系,构成一个功能性环路。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共有阿片皮质原(proopimelanocortin,POMC)系统,POMC相关肽是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重要调节物质,其关系十分复杂。本文仅就POMC相关肽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POMC系统POMC是一条直链糖肽,人垂体中合成的POMC含有265个氨基酸残基,包括一条短的信号肽、N—端中段、促肾上腺皮质激素(corticotropin,ACTH)和β—促脂素(β—lipotropin,β—LPH),在垂体前叶,ACTH_(1-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 皮质原相关肽 免疫调节
下载PDF
白芍总甙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6
12
作者 王斌 姚余有 +3 位作者 周爱武 葛志东 陈敏珠 徐叔云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1-214,共4页
通过检测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不同时间非致炎侧足爪容积,血浆丙二醛(MDA)含量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腹腔巨噬细胞释放亚硝酸盐(NO-2)和肿瘤坏死因子(TN... 通过检测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不同时间非致炎侧足爪容积,血浆丙二醛(MDA)含量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腹腔巨噬细胞释放亚硝酸盐(NO-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研究了白芍总甙对关节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白芍总甙50mg·kg-1·d-1ig×14~28d对AA大鼠全程给药,不仅抑制足肿胀,而且降低AA大鼠过高的MDA,NO-2和TNF水平,同时还使其过低的SOD和GSHPx活性增高或恢复正常.相关分析结果提示,白芍总甙的抗关节炎作用与其降低脂质过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甙 白芍 关节炎 佐剂诱发性 中草药
下载PDF
香菇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30
13
作者 周爱武 葛志东 +4 位作者 梁君山 王斌 郑富林 李常玉 陈敏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57-159,共3页
检测香菇多糖(LNT)对环磷酰胺(Cy)诱导的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脾细胞溶血素抗体(IgM)生成的影响和对ConA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IL-2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国产LNT的3种剂量(0.5,1,2mg·... 检测香菇多糖(LNT)对环磷酰胺(Cy)诱导的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脾细胞溶血素抗体(IgM)生成的影响和对ConA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IL-2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国产LNT的3种剂量(0.5,1,2mg·kg-1·d-1×5d,ip)显著促进IgM抗体的生成,且以1mg·kg-1·d-1作用最佳。LNT(1~125mg·L-1)可明显促进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IL-2的生成。量效曲线呈钟罩形。提示有浓度依赖性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多糖 溶血素抗体 白细胞介素 环磷酰胺
下载PDF
丹皮总苷体外对三类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王斌 葛志东 +2 位作者 周爱武 陈敏珠 徐叔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研究丹皮总苷(TGM)体外对3类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3H]-TdR参入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分泌白介素2(IL-2)活性,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以及巨噬细胞产生IL-1。结果TGM2~50mg·L... 目的研究丹皮总苷(TGM)体外对3类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3H]-TdR参入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分泌白介素2(IL-2)活性,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以及巨噬细胞产生IL-1。结果TGM2~50mg·L-1可明显促进刀豆蛋白A诱导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大鼠T淋巴细胞产生IL-2,TGM还可促进脂多糖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以及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IL-1,它们的浓度-效应曲线呈钟罩形。结论TGM具有浓度依赖性双向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总苷 T细胞 B细胞 巨噬细胞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绞股蓝总皂甙体外对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15
作者 王斌 葛志东 +1 位作者 周爱武 陈敏珠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1999年第1期36-37,共2页
通过检测脾细胞增殖反应以及白介素1(IL-1)和白介素2(IL_2)活性,研究了绞股蓝总皂甙(GP)体外对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P(2~50mg/L)可明显促进刀豆蛋白A诱导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脂多糖诱... 通过检测脾细胞增殖反应以及白介素1(IL-1)和白介素2(IL_2)活性,研究了绞股蓝总皂甙(GP)体外对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P(2~50mg/L)可明显促进刀豆蛋白A诱导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脂多糖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GP还可促进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IL_1活性以及脾细胞产生IL_2活性。这些结果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皂甙 药理学 淋巴细胞转化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我国抗炎免疫药理实验方法学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徐叔云 梁君山 +3 位作者 魏伟 葛志东 陈学广 李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1-85,共5页
随着药理学、免疫学、病理学、生理学及临床医学等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抗炎免疫药理研究方法也不断更新,并逐渐建立了一些适合该类药物的体内外研究模型,在推动我国抗炎免疫药理的发展及寻找高效、低毒的抗炎免疫药物中起着非常重要的... 随着药理学、免疫学、病理学、生理学及临床医学等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抗炎免疫药理研究方法也不断更新,并逐渐建立了一些适合该类药物的体内外研究模型,在推动我国抗炎免疫药理的发展及寻找高效、低毒的抗炎免疫药物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从整体、细胞、分子水平三方面将我国目前抗炎免疫药理实验方法作一简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炎免疫药物 药理学 实验方法
下载PDF
国产帕屈磷酸钠对体外破骨细胞性骨吸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雁 葛志东 +3 位作者 周爱武 陈敏珠 冷宗康 张瑞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研究国产帕屈磷酸钠(APD)对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作用。采用破骨细胞的体外培养法和显微摄片、显微光密度仪扫描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结果表明:APD(5,50与500μmol·L-1)使体外破骨细胞性骨吸收陷窝数日呈... 研究国产帕屈磷酸钠(APD)对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作用。采用破骨细胞的体外培养法和显微摄片、显微光密度仪扫描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结果表明:APD(5,50与500μmol·L-1)使体外破骨细胞性骨吸收陷窝数日呈剂量依赖性减少,低浓度(5μmol·L-1)APD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同类进口药骨磷(GL2MDP);两药物可使吸收陷窝表面积明显降低。提示APD具有较强的直接抑制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作用,对骨质疏松症可能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屈磷酸钠 破骨细胞性 骨质吸收 骨质疏松
下载PDF
辐照花粉诱导西葫芦单倍体 被引量:6
18
作者 许利彩 李海真 +1 位作者 沈火林 葛志东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3-19,共7页
利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西葫芦花粉后授粉,剥取不同发育阶段的胚接种在E20A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研究不同基因型、辐照剂量、剂量率对西葫芦单倍体诱导的影响。结果发现:单倍体的产生和植株再生率受基因型、胚发育阶段和辐照剂量... 利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西葫芦花粉后授粉,剥取不同发育阶段的胚接种在E20A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研究不同基因型、辐照剂量、剂量率对西葫芦单倍体诱导的影响。结果发现:单倍体的产生和植株再生率受基因型、胚发育阶段和辐照剂量的影响明显。281基因型平均单倍体诱导率最高,为1.30%;点状胚和箭形胚易发育成单倍体苗;辐照剂量80~100Gy时获得点状胚和箭形胚及胚总数最多,杆状胚的植株再生率和植株成活率最高,分别是83.33%和35.71%;适宜的剂量率为45.19Gy.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葫芦 辐照花粉 胚形态 剂量率 单倍体
下载PDF
体外破骨细胞性骨吸收陷窝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雁 葛志东 +2 位作者 李卫平 陈敏珠 李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300-303,共4页
动态观察破骨细胞的功能及药物的作用。采用体外破骨细胞培养法、显微摄影、显微光密度仪及图像分析等技术。结果表明,破骨细胞具有不规则的移行性,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破骨细胞性骨吸收陷窝不断增多与增大,并呈... 动态观察破骨细胞的功能及药物的作用。采用体外破骨细胞培养法、显微摄影、显微光密度仪及图像分析等技术。结果表明,破骨细胞具有不规则的移行性,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破骨细胞性骨吸收陷窝不断增多与增大,并呈不规则形状。国产帕屈磷酸钠(APD)可直接抑制骨吸收陷窝的数目及表面积。提示动态观察体外破骨细胞性骨吸收陷窝形态变化的方法是一种直观、简便、稳定和能反映药物作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骨质吸收 骨质疏松 吸收陷窝
下载PDF
褪黑素和哌替啶的耐受性及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丁长海 魏伟 +4 位作者 郝吉庆 陈学广 沈玉先 葛志东 徐叔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09-311,共3页
采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痛阈,发现ip褪黑素(MT)40mg·kg-1·d-1连续6d,镇痛作用持续、明显;ip哌替啶40mg·kg-1·d-1连续6d,镇痛作用逐渐减弱,至d6时已无镇痛作用。d7ipMT... 采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痛阈,发现ip褪黑素(MT)40mg·kg-1·d-1连续6d,镇痛作用持续、明显;ip哌替啶40mg·kg-1·d-1连续6d,镇痛作用逐渐减弱,至d6时已无镇痛作用。d7ipMT和哌替啶同上剂量1h时测定小鼠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发现MT能明显提高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而哌替啶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有抑制趋向。结果提示:MT不同于哌替啶无耐受性,且能促进脾淋巴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哌替啶 耐受性 淋巴细胞增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