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钢电沉积Co-W/CeO_(2)复合镀层及其性能研究
1
作者 葛志华 武海勇 张柳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4,共9页
选择CeO_(2)颗粒作为复合相,利用电沉积技术在普通结构钢表面制备出Co-W/CeO_(2)复合镀层,并研究镀液中CeO_(2)颗粒浓度对复合镀层的微观形貌、化学成分、结合力、硬度、耐磨性能以及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W/CeO_(2)复合... 选择CeO_(2)颗粒作为复合相,利用电沉积技术在普通结构钢表面制备出Co-W/CeO_(2)复合镀层,并研究镀液中CeO_(2)颗粒浓度对复合镀层的微观形貌、化学成分、结合力、硬度、耐磨性能以及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W/CeO_(2)复合镀层与基体结合牢固,表面分布着类似胞状的晶粒团聚体,其化学成分为Co、W、Ce和O元素。随着镀液中CeO_(2)颗粒浓度从2 g/L升高到15 g/L,复合镀层的晶粒团聚体尺寸差异先减小后增大,吸附在晶粒团聚体表面及边界处的CeO_(2)颗粒量先增多后减少,导致复合镀层的硬度、耐磨性能和高温抗氧化性能都呈先增强后下降的趋势。当镀液中CeO_(2)颗粒浓度为8g/L时,Co-W/CeO_(2)复合镀层的晶粒团聚体大小较为均匀,具有良好的致密性,其表面粗糙度仅为0.39μm。该复合镀层的硬度较Co-W合金镀层增大约76 HV,表现出良好的耐磨性能和高温抗氧化性能,摩擦系数和氧化增重量仅为0.43和0.74mg/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W/CeO_(2)复合镀层 电沉积 CeO_(2)颗粒 结合力 高温抗氧化性能
下载PDF
NGF在db/db自发性糖尿病小鼠颌下腺的表达 被引量:10
2
作者 葛志华 王春艳 +2 位作者 刘红艳 张俊川 高福禄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47-651,共5页
目的 观察转基因糖尿病小鼠颌下腺的形态学改变以及神经生长因子 (NGF)在颌下腺表达的变化。 方法 引进日本C5 7BL ksj db +m表型正常隐性基因小鼠 ,近亲交配 ,其纯合子后代 ,即为db db(单基因遗传自然发病型 )糖尿病小鼠。取 3、4、... 目的 观察转基因糖尿病小鼠颌下腺的形态学改变以及神经生长因子 (NGF)在颌下腺表达的变化。 方法 引进日本C5 7BL ksj db +m表型正常隐性基因小鼠 ,近亲交配 ,其纯合子后代 ,即为db db(单基因遗传自然发病型 )糖尿病小鼠。取 3、4、6、8、10月龄db db糖尿病小鼠及相应月龄的db +m正常小鼠颌下腺。HE染色及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行图像分析 ,统计NGF阳性表达的细胞数。 结果 随着糖尿病发展 ,颌下腺组织萎缩 ,细胞缩小 ,形态不规则 ,排列不整齐。不同月龄糖尿病小鼠NGF阳性细胞明显低于相应对照组 (P <0 0 1) ,且逐渐减少 ,呈下降趋势。 结论 NGF阳性细胞数的减少说明颌下腺颗粒曲管细胞合成和分泌NGF功能降低 ,而NGF缺乏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GF 自发性糖尿病 小鼠 颌下腺 单基因遗传自然发病型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织化学SP法
原文传递
脓毒症患者早期血糖波动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葛志华 韩旭东 +3 位作者 黄晓英 张素燕 王亚东 任轲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92-595,共4页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早期血糖波动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8-01~2012-06入住我院ICU的111例脓毒症患者.记录每例患者的基础临床资料及入ICU 48 h内血糖值,统计初始血糖(GluAdm)、血糖平均值(GluMean)、最低血糖值(GluMin)、最...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早期血糖波动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8-01~2012-06入住我院ICU的111例脓毒症患者.记录每例患者的基础临床资料及入ICU 48 h内血糖值,统计初始血糖(GluAdm)、血糖平均值(GluMean)、最低血糖值(GluMin)、最高血糖值(GluMax)、血糖标准差(GluSD)、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不稳定指数(GLI).根据28 d转归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基础临床资料及各血糖指标的差异,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糖波动预测预后的价值,对血糖波动指标与APACHEⅡ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死亡组GluMax、GluMean、GluSD、MAGE、GLI高于存活组,两组GluAdm、GluMin、LAG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luSD、MAGE、GLI、APACHEⅡ评分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GLI预测预后的敏感性最高,与APACHEⅡ评分相似.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GluSD、MAGE、GLI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早期血糖波动与脓毒症患者预后明显相关,可作为反映脓毒症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糖波动 预后 血糖不稳定指数(GLI) 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 血糖标准差(GluSD)
下载PDF
Bcl-2及Bax在db/db自发性糖尿病小鼠颌下腺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葛志华 王春艳 +1 位作者 刘红艳 高福禄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04-506,共3页
目的 观察转基因糖尿病小鼠颌下腺的形态学改变以及凋亡相关基因Bcl- 2和Bax在颌下腺表达的变化。方法 取 3、4、6、8、10月龄db/db糖尿病小鼠及相应月龄的db/ +m小鼠 (对照组 )颌下腺。HE染色 ,光镜观察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染色后 ... 目的 观察转基因糖尿病小鼠颌下腺的形态学改变以及凋亡相关基因Bcl- 2和Bax在颌下腺表达的变化。方法 取 3、4、6、8、10月龄db/db糖尿病小鼠及相应月龄的db/ +m小鼠 (对照组 )颌下腺。HE染色 ,光镜观察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染色后 ,计数Bcl- 2及Bax阳性细胞数。结果 随着糖尿病进展 ,颌下腺组织萎缩。Bax阳性细胞数比各同龄对照组明显增多 ,且随病程延长有显著增多趋势。相反Bcl- 2阳性细胞数则明显低于对照组 ,并随病程延长呈下降趋势。结论 抑制细胞凋亡的Bcl- 2表达的降低及促进细胞凋亡的Bax表达的增加提示 ,随着糖尿病发展 ,颌下腺实质细胞有凋亡增强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 自发性糖尿病 BAX 颌下腺 免疫组化染色 动物实验
下载PDF
黄芩苷对内毒素作用的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和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葛志华 张莹 孙立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34-537,共4页
目的:观察野黄芩苷对内毒素脂多糖(LPS)作用的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和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人牙周膜细胞,采用MTT比色法观察野黄芩苷对LPS作用的人牙周膜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的TNF-α... 目的:观察野黄芩苷对内毒素脂多糖(LPS)作用的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和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人牙周膜细胞,采用MTT比色法观察野黄芩苷对LPS作用的人牙周膜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的TNF-α水平。结果:100μg/ml LPS可抑制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活性、刺激人牙周膜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加入LPS同时分别给予0.001~10μg/ml不同浓度野黄芩苷,能促进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活性并能抑制LPS刺激人牙周膜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的分泌,其中在1μg/ml时作用达到最强。结论:野黄芩苷对LPS作用的人牙周膜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黄芩苷 人牙周膜细胞 内毒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野黄芩苷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Bcl-2、Ba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葛志华 张颖 +4 位作者 李俊玫 杨宁 于海忠 孙立新 杨佳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49-652,共4页
目的:观察野黄芩苷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80、120、160μg/ml的野黄芩苷培养液处理体外培养的Tca8113细胞48 h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RT-PCR技术观察野黄芩苷对Tca8113细胞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 目的:观察野黄芩苷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80、120、160μg/ml的野黄芩苷培养液处理体外培养的Tca8113细胞48 h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RT-PCR技术观察野黄芩苷对Tca8113细胞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随着野黄芩苷浓度的增高,Tca8113细胞中Bcl-2的阳性信号减弱,Bax的阳性信号增强(P<0.05)。RT-PCR检测结果:随野黄芩苷浓度的不断增高,Bcl-2 mRNA表达水平逐渐降低,Bax mRNA表达水平逐渐增高(P<0.05)。结论:野黄芩苷可以下调Tca8113细胞Bcl-2表达,上调Bax的表达,达到抗肿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黄芩苷 TCA8113细胞 BCL-2 BAX
下载PDF
VEGF在db/db自发性糖尿病小鼠颌下腺的表达 被引量:6
7
作者 葛志华 王春艳 +3 位作者 张俊川 马宏伟 刘红艳 高福禄 《河北医学》 CAS 2001年第12期1057-1060,共4页
目的 :应用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转基因糖尿病小鼠颌下腺的形态学改变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cellgrowthfactor ,VEGF)在颌下腺表达的变化 ,旨在说明糖尿病时颌下腺功能损害与上述因子间的关系。方法 :引进日... 目的 :应用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转基因糖尿病小鼠颌下腺的形态学改变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cellgrowthfactor ,VEGF)在颌下腺表达的变化 ,旨在说明糖尿病时颌下腺功能损害与上述因子间的关系。方法 :引进日本C5 7BL/ksj—db/ +m表型正常隐性基因小鼠 ,近亲交配 ,其纯合子后代 ,即为db/db(单基因遗传自然发病型 )糖尿病小鼠。取 3、4、6、8、10月龄db/db糖尿病小鼠及相应年龄段的db/ +m正常小鼠 (对照组 )颌下腺 ,常规固定包埋 ,切片 ,行HE及SP免疫组化染色 ,图象分析仪计数颌下腺内VEGF免疫阳性的细胞数。结果 :随着糖尿病进展 ,颌下腺组织萎缩 ,但间质增生 ,可见血管增多。在db/db糖尿病小鼠VEGF阳性细胞数随着糖尿病进展有一明显增多趋势 ,且与各同龄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强 (p <0 .0 5 )。结论 :VEGF在糖尿病颌下腺表达增强,可能与缺氧有关 ,进而导致间质血管增生 ,新血管形成 ,这也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颌下腺表达 免疫组化 VEGF 动物实验
下载PDF
何首乌饮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大鼠下颌下腺EGF、EGF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葛志华 李俊玫 +1 位作者 冯振林 王春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0-252,共3页
目的观察何首乌饮对衰老大鼠下颌下腺表皮生长因子(EGF)及E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D-半乳糖衰老大鼠模型,何首乌饮干预分为治疗和预防两部分,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法检测下颌下腺EGF、EGF mRNA阳性表达的改变。结果预防性实验部分EG... 目的观察何首乌饮对衰老大鼠下颌下腺表皮生长因子(EGF)及E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D-半乳糖衰老大鼠模型,何首乌饮干预分为治疗和预防两部分,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法检测下颌下腺EGF、EGF mRNA阳性表达的改变。结果预防性实验部分EGF、EGF mRNA表达以正常组最高,模型组最低,各预防组中预防中剂量组最高,组间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性实验部分以正常组最高,自然恢复组最低,各治疗组中以治疗中剂量组最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何首乌饮可提高下颌下腺EGF、EGF mRNA的表达而达到抗衰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饮 衰老大鼠 下颌下腺 EGF EGF mRNA
下载PDF
何首乌饮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大鼠下颌下腺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葛志华 赵淑敏 +1 位作者 杨桂梅 高福禄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778-1780,共3页
目的观察实验性衰老大鼠下颌下腺超微结构的改变,探讨何首乌饮的干预作用。方法用D-半乳糖制造衰老大鼠模型,用何首乌饮干预(预防和治疗),观察下颌下腺主要细胞器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下颌下腺细胞器的超微结构呈现明显的退行性... 目的观察实验性衰老大鼠下颌下腺超微结构的改变,探讨何首乌饮的干预作用。方法用D-半乳糖制造衰老大鼠模型,用何首乌饮干预(预防和治疗),观察下颌下腺主要细胞器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下颌下腺细胞器的超微结构呈现明显的退行性变;何首乌饮预防组下颌下腺细胞器的超微结构退行性变的情况明显好于治疗组,治疗组改变程度较自然恢复组明显减轻。结论D-半乳糖模型大鼠下颌下腺超微结构发生明显衰老改变,何首乌饮可改善衰老大鼠下颌下腺超微结构的衰老变化,预防用药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饮 D-半乳糖 衰老大鼠 下颌下腺 超微结构
下载PDF
轮毂轴承磨削工艺改进
10
作者 任朋 李江全 +1 位作者 葛志华 熊伟 《金属加工(冷加工)》 2024年第3期34-38,共5页
针对轮毂轴承磨削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工况,基于精益生产ECRS原则,对磨削工艺进行综合性改进。提出了基于车削的砂轮快速成形、取消内圈研磨以及采用连体磨削合并工艺的优化方法,提高了磨削质量和生产线平衡率,实现降本增效。
关键词 轮毂轴承 磨削 砂轮 快速成形 金刚石笔
下载PDF
C-Fos在db/db自发性糖尿病小鼠颌下腺的表达 被引量:6
11
作者 葛志华 高福禄 +1 位作者 王春艳 董福生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59-562,共4页
目的观察转基因糖尿病小鼠下颌下腺形态学改变与原癌基因C-fos蛋白表达的关系,为糖尿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引进日本C57BL/ksj-db/+m表型正常隐性基因小鼠,其近亲交配所得纯合子后代,即为db/db(单基因遗传自然发病型)糖尿病... 目的观察转基因糖尿病小鼠下颌下腺形态学改变与原癌基因C-fos蛋白表达的关系,为糖尿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引进日本C57BL/ksj-db/+m表型正常隐性基因小鼠,其近亲交配所得纯合子后代,即为db/db(单基因遗传自然发病型)糖尿病小鼠。取3、4、6、8、10月龄db/db糖尿病小鼠及相应月龄的db/+m正常小鼠下颌下腺,行HE染色及SP免疫组化染色后进行图象分析,统计各组下颌下腺C-fos阳性表达的细胞数,观察其形态学改变。结果糖尿病小鼠下颌下腺腺泡萎缩,细胞缩小,形态不规则,排列不整齐。各月龄糖尿病小鼠颌下腺C-Fos阳性细胞明显低于相应对照组(P<0.01),且逐渐减少,呈下降趋势。结论db/db糖尿病状态下颌下腺细胞表达C-Fos蛋白明显降低,c-fos低表达可能与下颌下腺实质细胞的增殖减弱性形态学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基因遗传自然发病型糖尿病小鼠 下颌下腺 免疫组织化学 C-FOS
下载PDF
脓毒症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葛志华 黄中伟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80-784,共5页
脓毒症急性肝损伤是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的表现之一。当出现肝损伤时,往往提示病情危重。本文就脓毒症肝损伤的发病率、临床表现、预后、病理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肝损伤 脓毒症 临床特征 发病机制 治疗 综述
下载PDF
NGF、c-fos在单基因遗传自然发病型糖尿病小鼠颌下腺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葛志华 王春艳 +1 位作者 高福禄 杜金凯 《河北医学》 CAS 2006年第11期1081-1083,共3页
目的:探讨db/db自发性糖尿病小鼠颌下腺神经生长因子、C-Fos蛋白表达与其形态学改变的关系。方法:取3、4、6、8、10月龄db/db(单基因遗传自然发病)型糖尿病小鼠颌下腺(实验组)及相应月龄的db/+m正常小鼠颌下腺(对照组)。采用SP免疫组化... 目的:探讨db/db自发性糖尿病小鼠颌下腺神经生长因子、C-Fos蛋白表达与其形态学改变的关系。方法:取3、4、6、8、10月龄db/db(单基因遗传自然发病)型糖尿病小鼠颌下腺(实验组)及相应月龄的db/+m正常小鼠颌下腺(对照组)。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颌下腺NGF、c-fos阳性表达的变化。结果:随着糖尿病发展,颌下腺实质组织萎缩,细胞缩小,形态不规则,排列不整齐,间质纤维增生,各月龄糖尿病小鼠颌下腺C-fos阳性细胞明显低于相应对照组(P<0.01),NGF阳性细胞明显低于相应对照组(P<0.01),且逐渐减少,呈下降趋势。且逐渐减少,呈下降趋势。结论:颌下腺颗粒曲管细胞合成和分泌NGF功能降低,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db/db糖尿病状态下颌下腺细胞表达c-fos蛋白明显降低,c-fos低表达可能与颌下腺实质的萎缩性形态学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基因遗传自然发病型 糖尿病小鼠 颌下腺 免疫组织化学 NGF c—Fos
下载PDF
何首乌饮对实验性衰老大鼠下颌下腺T-AOC、MDA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葛志华 孙立新 +1 位作者 杨桂梅 高福禄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5-106,共2页
目的观察何首乌饮干预的衰老模型大鼠下颌下腺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的改变,探讨何首乌饮的抗衰老作用。方法用D-半乳糖制造衰老大鼠模型,何首乌饮的干预作用分治疗和预防两部分,观察下颌下腺T-AOC和MDA改变。结果预防性实... 目的观察何首乌饮干预的衰老模型大鼠下颌下腺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的改变,探讨何首乌饮的抗衰老作用。方法用D-半乳糖制造衰老大鼠模型,何首乌饮的干预作用分治疗和预防两部分,观察下颌下腺T-AOC和MDA改变。结果预防性实验部分:T-AOC水平以正常组最高,模型组最低,各预防组处于中间水平(P<0.01);MDA水平以模型组最高,正常组最低,各预防组处于中间水平(P<0.01)。治疗性实验部分:T-AOC水平以阴性对照组最高,自然恢复组最低,各治疗组处于中间水平(P<0.01);MDA水平以自然恢复组最高,阴性对照组最低,各治疗组处于中间水平(P<0.01)。结论何首乌饮具有抗模型大鼠下颌下腺衰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饮 D-半乳糖 衰老大鼠 下颌下腺 T-AOC MDA
下载PDF
野黄芩苷对内毒素抑制人牙周膜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葛志华 杨宁 孙立新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365-367,共3页
目的观察野黄芩苷对内毒素(LPS)抑制人牙周膜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人牙周膜细胞,采用酶动力学方法观察野黄芩苷对LPS抑制人牙周-膜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100μg/mL LPS可显著抑制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 目的观察野黄芩苷对内毒素(LPS)抑制人牙周膜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人牙周膜细胞,采用酶动力学方法观察野黄芩苷对LPS抑制人牙周-膜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100μg/mL LPS可显著抑制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加入0.001-10μg/ml野黄芩苷干预后,对LPS抑制碱性磷酸酶活性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在1μg/ml时达到高峰。结果 野黄芩苷可能通过拮抗LPS抑制牙周膜细胞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促使牙周膜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而利于牙周组织再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黄芩苷 人牙周膜细胞 内毒素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野黄芩苷对内毒素介导人牙周膜细胞表达MMP-1和MMP-2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葛志华 张莹 +4 位作者 杨宁 郭寅 李秀英 焦香香 孙立新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61-564,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野黄芩苷对内毒素(LPS)介导人牙周膜细胞表达MMP-1和MMP-2蛋白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人牙周膜细胞(HPDLCs),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LPS(阳性对照)组、不同浓度野黄芩苷加LPS组。采用蛋白印迹法定量检测人牙周膜细胞中MM...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野黄芩苷对内毒素(LPS)介导人牙周膜细胞表达MMP-1和MMP-2蛋白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人牙周膜细胞(HPDLCs),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LPS(阳性对照)组、不同浓度野黄芩苷加LPS组。采用蛋白印迹法定量检测人牙周膜细胞中MMP-1、MMP-2蛋白表达。结果:加入100μg/mL浓度的LPS时,能上调人牙周膜细胞MMP-2蛋白表达(P<0.05),但对MMP-1蛋白表达影响不明显。同时加入0.001、0.01、0.1、1、10μg/mL不同浓度野黄芩苷后,10μg/mL浓度的野黄芩苷能降低内毒素作用的人牙周膜细胞MMP-2蛋白表达(P<0.05),但野黄芩苷降低MMP-1蛋白的作用不明显。结论:LPS能诱导人牙周膜细胞MMP-2蛋白高表达,10μg/mL野黄芩苷对LPS诱导人牙周膜细胞表达MMP-2蛋白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黄芩苷 人牙周膜细胞 内毒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与病情严重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葛志华 韩旭东 黄晓英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50-951,共2页
脓毒症是目前ICU常见的危重病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凝血系统对脓毒症的发病过程有重要影响,它与炎症反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脓毒症发生、发展中的关键因素。本文观察了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变,探讨其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 脓毒症是目前ICU常见的危重病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凝血系统对脓毒症的发病过程有重要影响,它与炎症反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脓毒症发生、发展中的关键因素。本文观察了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变,探讨其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价值,为临床干预脓毒症凝血功能紊乱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凝血功能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
下载PDF
何首乌饮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大鼠下颌下腺Bcl-2、Ba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葛志华 高福禄 董福生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512-514,共3页
目的探讨何首乌饮对衰老大鼠下颌下腺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衰老大鼠下颌下腺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Bcl-2蛋白阳性表达在预防各组间以正常组最高,模型组最低(P<0.01)。治疗各组间以阴性对照组最高... 目的探讨何首乌饮对衰老大鼠下颌下腺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衰老大鼠下颌下腺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Bcl-2蛋白阳性表达在预防各组间以正常组最高,模型组最低(P<0.01)。治疗各组间以阴性对照组最高,自然恢复组最低(P<0.01),Bax蛋白的阳性表达在预防各组间以模型组最高,正常组最低(P<0.01)。治疗各组间以自然恢复组最高,阴性对照组最低(P<0.01)。结论衰老大鼠下颌下腺Bcl-2表达减少、Bax表达增加。何首乌饮可通过提高抑制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降低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而达到延缓细胞衰老、凋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饮 D-半乳糖 衰老大鼠 下颌下腺 Bcl-2 Bax
下载PDF
实验性衰老大鼠下颌下腺β-半乳糖苷酶、TUNEL的改变 被引量:2
19
作者 葛志华 孙立新 +1 位作者 李俊玫 董福生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D-半乳糖所致衰老大鼠下颌下腺β-半乳糖苷酶(β-gal)表达及凋亡细胞的改变。方法通过β-gal活性的检测,观察下颌下腺衰老细胞数目的改变;应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观察下颌下腺... 目的探讨D-半乳糖所致衰老大鼠下颌下腺β-半乳糖苷酶(β-gal)表达及凋亡细胞的改变。方法通过β-gal活性的检测,观察下颌下腺衰老细胞数目的改变;应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观察下颌下腺凋亡细胞数目改变。结果β-gal阳性表达以模型组最高,正常组最低;TUNEL阳性表达以模型组最高,正常组最低。结论D-半乳糖所致衰老大鼠下颌下腺β-gal表达增加,凋亡细胞数较正常组明显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半乳糖 衰老 下颌下腺 β-半乳糖苷酶TUNEL 凋亡
下载PDF
何首乌饮对衰老模型大鼠下颌下腺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葛志华 李俊玫 王春艳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19期2532-2534,共3页
目的探讨何首乌饮对衰老大鼠下颌下腺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光镜下观察并分别计算经何首乌饮预防或治疗性干预过的亚急性衰老大鼠下颌下腺腺实质、脂肪和纤维间质的相对体积比。结果何首乌饮预防各组腺实质成分所占比例均高于模型组(P<... 目的探讨何首乌饮对衰老大鼠下颌下腺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光镜下观察并分别计算经何首乌饮预防或治疗性干预过的亚急性衰老大鼠下颌下腺腺实质、脂肪和纤维间质的相对体积比。结果何首乌饮预防各组腺实质成分所占比例均高于模型组(P<0.05)。治疗各组腺实质以阴性对照组最高(P<0.05),自然恢复组最低(P<0.05)。伴随衰老,脂肪和纤维间质含量逐渐增多,预防各组间以模型组最高(P<0.05);治疗各组间以自然恢复组最高(P<0.05),阴性对照组最低(P<0.05)。结论D-半乳糖模型大鼠下颌下腺功能性腺实质成分逐渐减少而被脂肪和纤维间质所替代。何首乌饮可延缓下颌下腺组织结构的衰老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饮 D-半乳糖 衰老 下颌下腺 组织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