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坡耕地紫色土养分空间变异对土壤侵蚀的响应 被引量:36
1
作者 葛方龙 张建辉 +1 位作者 苏正安 聂小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59-464,共6页
坡耕地土壤侵蚀导致土壤质量降低,并因此造成对作物产量的不利影响。利用土壤侵蚀测定的137Cs示踪技术,结合土壤理化分析,研究了川中丘陵区紫色土坡耕地土壤侵蚀所引起的土壤再分配对养分空间变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川中丘陵区坡耕地... 坡耕地土壤侵蚀导致土壤质量降低,并因此造成对作物产量的不利影响。利用土壤侵蚀测定的137Cs示踪技术,结合土壤理化分析,研究了川中丘陵区紫色土坡耕地土壤侵蚀所引起的土壤再分配对养分空间变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川中丘陵区坡耕地土壤侵蚀是水蚀和耕作侵蚀共同作用的结果,强烈的耕作导致坡上部发生最为严重的土壤侵蚀。土壤侵蚀对土壤特性的空间变异性产生深刻影响,坡上部土壤有机质和养分贫瘠,而在坡下部相对富集;土壤有机质、全N、碱解N、有效P、K以及土壤粘粒含量在不同坡位之间出现显著差异。反映净余土壤再分配速率的137Cs面积浓度与这些土壤理化特性均有密切的相关性。因此,137Cs面积浓度可以作为表征侵蚀坡地土壤综合质量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示踪 土壤侵蚀 土壤养分 坡耕地 紫色土
下载PDF
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2
作者 葛方龙 李伟峰 陈求稳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511-2519,共9页
区域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效应研究一直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对人类、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景观格局-过程-生态效应的相互驱动机制及当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综述了国内外景观格局及其生态效应研究相关进展... 区域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效应研究一直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对人类、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景观格局-过程-生态效应的相互驱动机制及当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综述了国内外景观格局及其生态效应研究相关进展,集中分析了当前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景观分类是景观格局研究的基础,空间统计分析、转移矩阵分析和景观指数分析是研究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手段,新兴的元胞自动机理论和方法在景观格局演变研究中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景观格局演变驱动力研究需对自然驱动力、社会驱动力进行综合考虑。不同时空尺度下,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内在机制也不一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研究的一些方向,重点是:(1)景观格局演变的内在驱动机制研究;(2)多尺度下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如土壤侵蚀、养分流失等)的耦合研究;(3)"3S"技术、野外调查监测与格局-过程演变模拟模型结合的应用推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生态效应 土壤侵蚀 土壤养分
下载PDF
不同年龄夜鹭卵中有机氯农药污染的生物指示 被引量:12
3
作者 安琼 董元华 +4 位作者 王辉 葛方龙 Fasola Mauro Ruiz Xavier 张迎梅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9-143,共5页
通过对太湖鼋头渚 2 0 0 0年采集的二龄、三龄和四龄夜鹭卵以及相应年龄组夜鹭的捕食物中有机氯残留的检测 ,发现捕食物中HCH和DDT的平均残留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除γ HCH外 ,其它 15种有机氯农药在卵样中均有检出 ,残留水平最高的为p... 通过对太湖鼋头渚 2 0 0 0年采集的二龄、三龄和四龄夜鹭卵以及相应年龄组夜鹭的捕食物中有机氯残留的检测 ,发现捕食物中HCH和DDT的平均残留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除γ HCH外 ,其它 15种有机氯农药在卵样中均有检出 ,残留水平最高的为p ,p′ DDE ,占有机氯农药残留总量的 85 %以上 .β HCH是六六六类中持留性最强的组分 ,其残留量仅次于p ,p′ DDE .研究发现 ,p ,p DDT和 β HCH检出率为 10 0 % ,而其它类型农药只有很低的检出率 ,这与我国有机氯农药使用的历史情况相吻合 .随着亲鸟年龄增加 ,卵中 β HCH残留量有所提高 ,p ,p′ DDE残留量似有先升后稍降的趋势 .统计结果表明 :各年龄组有机氯残留量差异不明显 ,因此在用夜鹭卵作有机氯污染的生物指示时可以不考虑年龄差异所带来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鹭 有机氯 农药污染 生物指示 年龄差异 生物监测
下载PDF
金沙江干暖河谷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土壤抗冲性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周维 张建辉 +3 位作者 李勇 葛方龙 罗英 范建容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6-30,42,共6页
采用原状土冲刷法对金沙江干暖河谷冲沟侵蚀区4种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的土壤进行抗冲性试验研究。结果指出,不论何种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的抗冲性随时间增长而增强,其关系可以用幂函数得到较好的拟合;土壤抗冲性强弱表现为荒草地稳定... 采用原状土冲刷法对金沙江干暖河谷冲沟侵蚀区4种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的土壤进行抗冲性试验研究。结果指出,不论何种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的抗冲性随时间增长而增强,其关系可以用幂函数得到较好的拟合;土壤抗冲性强弱表现为荒草地稳定沟>荒草地活动沟>耕地>裸地活动沟,这4者的土壤抗冲性指标均值比为1.0:1.4:3.0:21.5(荒草地稳定沟:荒草地活动沟:耕地:裸地活动沟)。这4种土地利用类型的亚表层土壤的抗冲性也有相同的趋势。研究表明,植物根系有明显的减沙效应,根系密度与根量是土壤抗冲能力的2个重要的生物指标。土壤有机质、>0.25mm水稳性团聚体,尤其是粗粒径(3~5 mm,5~10mm,>10mm)的水稳性团聚体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土壤的抗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流域 土壤抗冲性 土地利用
下载PDF
浅谈大型枢纽机场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以北京新机场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文德 谷洪彪 +2 位作者 葛方龙 王宝良 张磊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8年第6期51-53,共3页
当前大型枢纽机场的建设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地下水环境影响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以北京新机场为例,分析大型枢纽机场建设对区域地下水可能造成的影响,通过模型预测得出可能产生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并最终提出可... 当前大型枢纽机场的建设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地下水环境影响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以北京新机场为例,分析大型枢纽机场建设对区域地下水可能造成的影响,通过模型预测得出可能产生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并最终提出可行的地下水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枢纽机场 地下水 环境影响
下载PDF
紫色土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的土壤抗冲性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张建辉 刘刚才 +2 位作者 倪师军 朱波 葛方龙 《中国科学(E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12期61-68,共8页
在人工去除地表植被条件下,采用大型冲刷槽(40 cm×10 cm×10 cm)测定四川丘陵紫色土区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抗冲性,从土壤本身的角度研究不同土地利用对紫色土抗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何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抗冲性随地... 在人工去除地表植被条件下,采用大型冲刷槽(40 cm×10 cm×10 cm)测定四川丘陵紫色土区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抗冲性,从土壤本身的角度研究不同土地利用对紫色土抗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何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抗冲性随地面坡度的增大而呈幂函数关系降低,但坡度变化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抗冲性影响程度有显著差异.4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抗冲性指标均值比为1∶2.2∶2.5∶3.6(林地:新荒草地:老荒草地:耕地),表明了林地和草地利用有显著改善土壤抗冲性的效应.通过与径流场观测结果的比较发现,在四川紫色丘陵区土壤抗冲性的强弱与土壤抗蚀性并非一致.在分析不同土地利用下形成的土壤内在属性变化对土壤抗冲性影响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导致土壤抗冲性差异的本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土地利用条件 地表植被 大型冲刷槽 四川 地面坡度 幂函数关系 土壤抗冲性指标
原文传递
面向工业园区水生态系统的水环境准入管理构想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颖 杨淇微 +2 位作者 葛方龙 吴娜伟 王亚男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26-128,141,共4页
针对目前我国工业园区水环境管理的现状和问题,为强化工业园区管理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其资源环境的集成管理优势,探讨以工业园区为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完善环境准入管理机制,构建工业园区生态系统一体化环境管理模型,提出工业园区入园... 针对目前我国工业园区水环境管理的现状和问题,为强化工业园区管理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其资源环境的集成管理优势,探讨以工业园区为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完善环境准入管理机制,构建工业园区生态系统一体化环境管理模型,提出工业园区入园企业的环境准入约束条件和判别方法,为研究制定我国工业园区入园企业水环境准入准则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 环境准入 水生态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