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孙达武教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临证经验
1
作者 彭广 葛殊玮 +1 位作者 王凡 孙绍裘 《光明中医》 2024年第2期251-254,共4页
“全国十大骨伤名师”孙达武教授从事中医药防治骨伤科疾病七十余年,临证经验丰富,主张从脾肾论治骨伤科疾病,认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肝肾亏虚,脾失健运,先后天不足而致筋骨失养、痿废不用,因虚致瘀而出现骨骼脆性增加、... “全国十大骨伤名师”孙达武教授从事中医药防治骨伤科疾病七十余年,临证经验丰富,主张从脾肾论治骨伤科疾病,认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肝肾亏虚,脾失健运,先后天不足而致筋骨失养、痿废不用,因虚致瘀而出现骨骼脆性增加、周身肌肉疼痛。治疗上运用补肾健脾活血法,重在补益脾肾二脏,兼以活血化瘀止痛。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痿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补肾健脾活血法 名医经验 孙达武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联合中药封包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伍强 孙绍裘 +5 位作者 彭广 吴洁 金晖 葛殊玮 曾景奇 王凡 《山西中医》 2023年第3期25-27,共3页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中药封包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中药封包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独活寄生汤治疗...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中药封包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中药封包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独活寄生汤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3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结果:治疗3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JOA与ODI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各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1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为3.57%,对照组复发率为2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中药封包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功能障碍情况,提高生活质量,明显缓解疼痛,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药封包 寒湿痹阻 独活寄生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丹紫康膝冲剂联合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3
作者 章铮 冯海波 +3 位作者 孙绍裘 郭赛 伍强 葛殊玮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26-29,共4页
[目的]观察丹紫康膝冲剂口服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腔内注射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A组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 [目的]观察丹紫康膝冲剂口服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腔内注射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A组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对照B组予丹紫康膝冲剂口服治疗,观察组则予丹紫康膝冲剂口服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三组均治疗3周。观察三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关节功能独立性(FIM)评分及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水平。[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对照A组为80.0%,对照B组为63.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P<0.05)。治疗后三组疼痛VAS评分及CRP、ES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FIM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疼痛VAS评分及CRP、ESR水平低于对照A组与对照B组,FIM评分高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均P<0.05)。[结论]丹紫康膝冲剂口服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疗效明显,可减轻患者疼痛及炎性反应,改善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肝肾亏虚型 丹紫康膝冲剂 玻璃酸钠 疼痛
下载PDF
湖湘张氏正骨羌活五积散在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郭赛 葛殊玮 +2 位作者 梁爽 李益亮 孙绍裘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1536-1539,共4页
湖湘张氏正骨起源于清乾隆年间,迄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疗效显著。张氏羌活五积散作为湖湘张氏骨伤流派的代表方,在“创伤初期用表散”用药思想的指导下,针对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初期气滞血瘀证的治疗效果显著。张氏羌... 湖湘张氏正骨起源于清乾隆年间,迄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疗效显著。张氏羌活五积散作为湖湘张氏骨伤流派的代表方,在“创伤初期用表散”用药思想的指导下,针对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初期气滞血瘀证的治疗效果显著。张氏羌活五积散在重视活血化瘀的基础上,强调辛温发散药物的应用:辛温发散药物一方面可以解表达邪,另一方面又可以增强活血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张氏正骨 张氏羌活五积散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气滞血瘀证 辛温发散药 活血化瘀
下载PDF
基于分子对接及实验验证研究补肾健脾活血方通过Wnt信号通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睿哲 吴洁 +4 位作者 刘凯 葛殊玮 伍强 曾景奇 王凡 《中医药导报》 2022年第8期27-31,共5页
目的: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及细胞实验探究补肾健脾活血方对过表达Wnt信号通路抑制性蛋白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及硬化蛋白(Sost)的MG63细胞中Wn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究补肾健脾活血方防治骨质疏松症(OP)的作用机制。方法:从... 目的: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及细胞实验探究补肾健脾活血方对过表达Wnt信号通路抑制性蛋白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及硬化蛋白(Sost)的MG63细胞中Wn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究补肾健脾活血方防治骨质疏松症(OP)的作用机制。方法:从TCMSP、BATMAN、Uniport数据库中筛选转化补肾健脾活血方的有效成分,GeneCards数据库中检索OP相关靶点,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使用CytoNCA插件对网络进行拓扑分析,筛选核心药物成分,使用Autodock Tools对有效成分与DKK-1及Sost进行分子对接计算;使用含药血清培养通过过表达质粒转染上述两种抑制性蛋白转染的MG63细胞,微量酶标法测定血清干预后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钙离子浓度,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Wnt3a、β-catenin的表达。结果:补肾健脾活血方主要活性成分中排名前5的活性成分与DKK-1均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有2种成分与Sost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ALP水平方面,除空载对照组外,经含药血清干预的细胞ALP水平较空白血清干预细胞升高(P<0.01);含药血清干预的各组细胞钙离子浓度均较经空白血清干预细胞降低(P<0.05);除过表达DKK-1+Sost组外,含药血清干预的细胞中Wnt3a及β-catenin蛋白水平较空白血清干预的细胞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肾健脾活血方可能通过提高Wnt3a蛋白的表达量,抑制DKK-1及Sost对Wnt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影响成骨细胞中Wnt信号通路的表达,从而提高成骨细胞的活性及分化能力,以防治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补肾健脾活血方 WNT信号通路 分子对接 Dickkopf相关蛋白1 硬化蛋白 MG63细胞
下载PDF
基于分子对接及实验验证探讨骨碎补总黄酮与脂肪因子结合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吴睿哲 吴洁 +4 位作者 刘凯 葛殊玮 伍强 王凡 曾景奇 《中医药导报》 2022年第6期30-34,共5页
目的: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及动物实验探究骨碎补总黄酮与脂肪因子结合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从TCMSP数据库中筛选骨碎补总黄酮的有效成分,使用Autodook Tools对有效成分与脂联素(ADP)、瘦素(LEP)进行分子对接计算;将40只雌... 目的: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及动物实验探究骨碎补总黄酮与脂肪因子结合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从TCMSP数据库中筛选骨碎补总黄酮的有效成分,使用Autodook Tools对有效成分与脂联素(ADP)、瘦素(LEP)进行分子对接计算;将40只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每组10只。采用背侧入路双侧卵巢摘除手术构造去势大鼠模型,造模2个月后连续给予相应药物干预12周,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BMD);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ADP、LEP、雌二醇(E_(2))水平。结果:分子对接结果提示骨碎补总黄酮有效成分中有6种成分与LEP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有8种成分与ADP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动物实验研究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MD及血清E_(2)、ADP、LEP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BMD及血清E_(2)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西药组大鼠血清LEP含量明显升高(P<0.01),中药组大鼠ADP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大鼠血清E_(2)、LEP、ADP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而中药组大鼠BMD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碎补总黄酮可能通过改善E_(2)分泌、调控ADP的表达、延缓BMD的流失来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脂肪因子 分子对接 大鼠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对牵张成骨模型大鼠BMP-2、CTGF、FGF-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洁 吴睿哲 +4 位作者 葛殊玮 伍强 孙绍裘 王凡 曾景奇 《山西中医》 2022年第4期60-62,共3页
目的:研究骨碎补总黄酮对牵张成骨模型大鼠成骨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5只,构建左侧胫骨牵张成骨模型,经5天静止期,使用胫骨环状外固定器以0.2 mm/... 目的:研究骨碎补总黄酮对牵张成骨模型大鼠成骨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5只,构建左侧胫骨牵张成骨模型,经5天静止期,使用胫骨环状外固定器以0.2 mm/d的速度牵引,连续20天。术后第1天起,低、中、高剂量组予骨碎补总黄酮浓度67、201、603 mg/kg行灌胃处理,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30天后处死动物,留取标本,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成骨生长相关蛋白BMP-2、CTGF、FGF-2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成骨相关蛋白BMP-2、CTGF、FGF-2的表达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高剂量组效果最明显,具体表现为CTGF的相对表达量提高3.4倍,BMP-2提高5.125倍,FGF-2提高6.333倍。结论:骨碎补总黄酮可通过促进DO大鼠成骨相关蛋白BMP-2、CTGF、FGF-2的表达加速新生骨形成及软组织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 牵张成骨模型大鼠 BMP-2 CTGF FGF-2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骨质疏松症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8
作者 葛殊玮 孙绍裘 +1 位作者 彭广 金晖 《湖南中医杂志》 2024年第1期157-165,共9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骨质疏松症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通过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检索骨质疏松症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数据集,并筛选骨质疏松症-2型糖尿病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将数据导入STRING数据库找寻关键基因,以一个单细胞测序...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骨质疏松症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通过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检索骨质疏松症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数据集,并筛选骨质疏松症-2型糖尿病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将数据导入STRING数据库找寻关键基因,以一个单细胞测序数据集作为检验集验证关键基因细胞层面的表达水平,对筛选结果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对关键靶点、相关中药进行频数统计及功效分类。结果:骨质疏松症与2型糖尿病相关通路集中在ErbB信号通路、丝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神经营养素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频数统计结果显示,与骨质疏松症-2型糖尿病关键基因相关的中药有51味,以功效分类,可分为清热解毒药、止痛药、祛风药、补虚药、止呕药。结论:骨质疏松症和2型糖尿病都是复杂的代谢性疾病,涉及众多基因表达网络和信号通路。尽管两种疾病存在复杂的基因网络背景,但是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疾病之间仍存在高度重合的差异基因表达和信号通路。这表明两种疾病的分子机制密切相关,可能存在共同调控的靶点,因此这些靶点可能成为药物同时干预两种疾病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2型糖尿病 生物信息学 单细胞测序 疾病相互关系
原文传递
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和分子对接探讨青娥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
9
作者 金晖 葛殊玮 +4 位作者 彭广 吴洁 吴睿哲 曾景奇 王凡 《中医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393-399,共7页
目的: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和分子对接探讨青娥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GEO数据库获取LDH相关数据集GSE124272,采用R软件构建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通过模块基因与性状的关联分析筛... 目的: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和分子对接探讨青娥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GEO数据库获取LDH相关数据集GSE124272,采用R软件构建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通过模块基因与性状的关联分析筛选关键模块,以及模块基因与表型数据的关联分析筛选重要基因。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中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ioinformatics Analysis Tool for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ATMAN-TCM)数据库检索青娥丸的活性成分,基于Uniprot数据库筛选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通过DisGeNET、GeneCards数据库获取LDH疾病靶点,将其与模块基因、青娥丸靶点取交集,作为青娥丸治疗LDH的关键靶点;采用R软件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Tools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GSE124272数据集共涉及5495个基因,blue模块(R=0.63,P=0.008)可能是LDH的关键模块,筛选得到310个重要基因。青娥丸活性成分65个,排名前5的活性成分是补骨脂素、鞣花酸、原人参二醇、异补骨脂素、槲皮素。青娥丸作用靶点997个,LDH疾病靶点1127个,与关键模块基因取交集得到5个关键靶点,包括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4,MAPK14)、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等。KEGG富集分析筛选得到125条通路,包括MAPK信号通路、破骨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等。分子对接显示,青娥丸关键成分与关键基因有较强的结合活性。结论:青娥丸可能通过补骨脂素、鞣花酸、原人参二醇等活性成分作用于MAPK14、MMP-9、IL-1β等关键靶点,调控MAPK信号通路、破骨细胞分化等通路从而发挥治疗LDH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青娥丸 GEO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