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穗柯黄酮根皮苷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血脂效果 被引量:66
1
作者 董华强 宁正祥 +2 位作者 于立静 李琳 林丽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14-718,共5页
甜茶多穗柯是我国传统民间草药和保健饮料植物,其嫩叶含有丰富的黄酮根皮苷。本研究用分离纯化的多穗柯根皮苷(STPh),以4个剂量灌喂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小鼠18d,以非模型和模型小鼠罐喂同量蒸馏水作对照,灌喂消渴丸为阳性对照,然... 甜茶多穗柯是我国传统民间草药和保健饮料植物,其嫩叶含有丰富的黄酮根皮苷。本研究用分离纯化的多穗柯根皮苷(STPh),以4个剂量灌喂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小鼠18d,以非模型和模型小鼠罐喂同量蒸馏水作对照,灌喂消渴丸为阳性对照,然后检测其血糖(BG)、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表明,STPh处理有效地降低了糖尿病模型小鼠的BG、TG、TC和MDA水平,对增加血清SOD、GSH-Px活性也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中以70mg/kgbw·d为最佳剂量。这表明STPh对糖尿病防治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穗柯 根皮苷 糖尿病 血糖 血脂
下载PDF
微波辅助提取多穗柯嫩叶黄酮工艺研究 被引量:42
2
作者 董华强 宁正祥 +3 位作者 崔志新 李琳 于立静 林丽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3-217,共5页
该研究比较了微波辅助水提(MW)、微波辅助氢氧化钙溶液提取(MCW)、水提(W)、氢氧化钙溶液提取(CW)、乙醇回流(E)和甲醇回流(Me)等工艺提取多穗柯黄酮的效果,用正交设计筛选MCW工艺条件,并对材料预煮与微波处理时间的关系、氢氧化钙溶液... 该研究比较了微波辅助水提(MW)、微波辅助氢氧化钙溶液提取(MCW)、水提(W)、氢氧化钙溶液提取(CW)、乙醇回流(E)和甲醇回流(Me)等工艺提取多穗柯黄酮的效果,用正交设计筛选MCW工艺条件,并对材料预煮与微波处理时间的关系、氢氧化钙溶液浓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MCW提取效果明显优于W、CW、MW和E或Me;材料预煮和适当的氢氧化钙浓度可以明显提高MCW黄酮提取效果;研究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2%氢氧化钙水溶液,固液比1∶12,预煮时间5min,高档功率微波处理25min。此工艺提取率达到96%,提取物黄酮含量达到37%,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提取多穗柯黄酮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多穗柯 黄酮 提取
下载PDF
苦瓜采后热处理对其抗冷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董华强 蒋跃明 +3 位作者 汪跃华 黄剑波 林丽超 宁正祥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86-191,共6页
提高苦瓜的抗冷性对于采后苦瓜保鲜有重要意义。新采收苦瓜分别经38℃10min、42℃5min和50℃1min热浸处理后,以塑料薄膜包装在4℃下贮藏16d。结果表明:42℃热浸苦瓜感官品质最好,无明显冷害发生,细胞膜透性最低,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显著... 提高苦瓜的抗冷性对于采后苦瓜保鲜有重要意义。新采收苦瓜分别经38℃10min、42℃5min和50℃1min热浸处理后,以塑料薄膜包装在4℃下贮藏16d。结果表明:42℃热浸苦瓜感官品质最好,无明显冷害发生,细胞膜透性最低,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显著减缓,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受抑;50℃热浸苦瓜冷害发生明显,感官品质迅速下降,细胞膜透性显著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下降速度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上升速度均明显提高;38℃热浸苦瓜的感官品质、冷害及其它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介于上述两处理之间。这说明,适当的热浸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采后苦瓜的抗冷性,延长保鲜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热处理 冷害 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物酶 细胞膜透性
下载PDF
多穗柯根皮苷水杨酸酯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董华强 李梅 +2 位作者 吴剑峰 刘福来 马日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279-282,共4页
目的:评价新化合物多穗柯根皮苷水杨酸酯的生物活性。方法:用根皮苷水杨酸酯灌胃处理糖尿病小鼠模型,以二甲双胍为阳性对照,检测空腹、餐后血糖水平和糖耐量,并检测其清除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的能力。结果:... 目的:评价新化合物多穗柯根皮苷水杨酸酯的生物活性。方法:用根皮苷水杨酸酯灌胃处理糖尿病小鼠模型,以二甲双胍为阳性对照,检测空腹、餐后血糖水平和糖耐量,并检测其清除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的能力。结果:根皮苷水杨酸酯清除DPPH.的IC50为113mg/L,明显低于根皮苷的IC50(163mg/L);根皮苷水杨酸酯在控制糖尿病小鼠空腹、餐后血糖水平和糖耐量方面都比根皮苷有更好的效果。结论:经水杨酸酯化修饰后的根皮苷的降血糖效果和抗氧化性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皮苷水杨酸酯 糖尿病 降血糖 抗氧化 DPPH自由基
下载PDF
双温热处理对西兰花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董华强 宁正祥 +2 位作者 汪跃华 黄剑波 林丽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31-234,共4页
采后热处理是延长西兰花(BrassicaoleraceaL.)保鲜寿命的一种有效方法。本研究在单温热浸处理采后西兰花研究的基础上,以前期实验结果最佳单温热浸处理为对照,采用不同双温热处理组合热浸处理采后西兰花,在商业贮运温度条件(5℃)下贮藏1... 采后热处理是延长西兰花(BrassicaoleraceaL.)保鲜寿命的一种有效方法。本研究在单温热浸处理采后西兰花研究的基础上,以前期实验结果最佳单温热浸处理为对照,采用不同双温热处理组合热浸处理采后西兰花,在商业贮运温度条件(5℃)下贮藏10d,转到货架温度条件(20℃)下贮藏3d后,进行保鲜品质、黄化率、霉斑率、叶绿素含量、细胞膜透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测定。结果表明,适当的双温热浸处理可以明显提高采后西兰花的保鲜品质,其它检测指标也表明适当的双温处理表现出有利于贮藏保鲜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温热处理 热浸 西兰花 保鲜
下载PDF
南山楂叶黄酮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清除DPPH自由基的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董华强 甄畅迪 +3 位作者 张毅 李梅 刘富来 黄剑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79-181,共3页
目的:研究南山楂叶黄酮提取物(SZ)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和抗氧化活性。方法:检测SZ对来源于酵母菌的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并采用Lineweave-Burk双倒数曲线研究其抑制机理;测定SZ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考察其抗氧化活性... 目的:研究南山楂叶黄酮提取物(SZ)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和抗氧化活性。方法:检测SZ对来源于酵母菌的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并采用Lineweave-Burk双倒数曲线研究其抑制机理;测定SZ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结果:SZ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可达到64.3%,属于非竞争性抑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52.8%,IC50值为0.57mg/mL。结论:SZ对α-葡萄糖苷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和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山楂叶 黄酮 Α-葡萄糖苷酶 抑制作用 抗氧化
下载PDF
大孔树脂ADS-7分离纯化多穗柯黄酮工艺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董华强 宁正祥 +2 位作者 李琳 于立静 林丽超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20-122,共3页
采用大孔树脂ADS-7分离纯化多穗柯黄酮粗提物(CE),对主要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将CE先配成10%(体积分数)CE溶液,10%CE溶液体积与树脂质量比值(mL∶g)略大于3、在中性pH值下静态吸附2 h,再以3倍装柱体积(1 500 mL)的8... 采用大孔树脂ADS-7分离纯化多穗柯黄酮粗提物(CE),对主要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将CE先配成10%(体积分数)CE溶液,10%CE溶液体积与树脂质量比值(mL∶g)略大于3、在中性pH值下静态吸附2 h,再以3倍装柱体积(1 500 mL)的80%(体积分数)乙醇、每小时1倍装柱体积流速进行动态洗脱。该工艺条件得到的纯化产物中黄酮的质量分数由粗提物中的40%提高到纯化产物的88%,得率为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树脂 多穗柯 黄酮 纯化
下载PDF
合水粉葛异黄酮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分析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董华强 刘福来 +2 位作者 林丽超 黄建波 李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77-479,共3页
目的:建立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合水粉葛异黄酮含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葛根素为标准对照品,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粉葛乙醇提取液的异黄酮含量检测条件进行研究。结果:在流动相甲醇:水=60:40(V/V)和0.25%冰乙酸、流速1.... 目的:建立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合水粉葛异黄酮含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葛根素为标准对照品,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粉葛乙醇提取液的异黄酮含量检测条件进行研究。结果:在流动相甲醇:水=60:40(V/V)和0.25%冰乙酸、流速1.0ml/min、检测器波长250nm条件下,HPLC检测合水粉葛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有良好的回收率(99.4%);在250nm处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检测合水粉葛黄酮乙醇提取液也有较好的回收率(98.7%),但检测结果含量较HPLC法略偏高。结论:已建立一套适于合水粉葛异黄酮含量检测的UV和HPLC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水粉葛 黄酮 紫外分光光度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合水粉葛淀粉生产废渣水异黄酮成分比较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董华强 林丽超 +2 位作者 刘富来 黄剑波 李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3-145,148,共4页
目的:了解合水粉葛淀粉生产废渣水中异黄酮含量和组成及其与葛粉和葛根原料的差别。方法:以葛根素为标准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分析合水粉葛废渣、废水干物质与葛粉、葛根(分为根头、根皮和根芯三部分)中葛根素、总异黄酮含量和组成。结... 目的:了解合水粉葛淀粉生产废渣水中异黄酮含量和组成及其与葛粉和葛根原料的差别。方法:以葛根素为标准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分析合水粉葛废渣、废水干物质与葛粉、葛根(分为根头、根皮和根芯三部分)中葛根素、总异黄酮含量和组成。结果:合水粉葛废渣、废水干物质中葛根素含量分别达到0.46%和0.34%,高于葛粉(0.21%)和葛芯(0.26%);其中葛渣中葛根素含量与根头相当(0.45%),总异黄酮含量则达到0.85%,超过根头(0.56%)。另外葛渣和废水干物质中葛根素占总异黄酮含量的比例低于葛根,而且其它异黄酮组分也与葛根原料存在区别。结论:合水粉葛废渣和废水中含有值得进一步分析鉴定和分离纯化的异黄酮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水粉葛 废渣 废水 异黄酮 葛根素
原文传递
榴莲菠萝果酒酿造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董华强 邓煜 王惠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8-49,共2页
采用高活性葡萄酒干酵母,将榴莲果肉以适当比例与菠萝果汁一起发酵,酿制出融榴莲和菠萝香味一体、风味独特的榴莲菠萝果酒。对榴莲菠萝果酒酿制工艺条件、榴莲添加量、添加方式及菠萝品种、果汁成分调整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榴莲 菠萝 酿造 果酒
原文传递
得心斋“扎蹄”常温保鲜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董华强 汪跃华 +1 位作者 蔡志宁 林丽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2-65,共4页
用透明高阻隔复合薄膜真空包装抗氧化剂处理过的扎蹄,经巴氏灭菌,可使制品在35℃、连续光照下保鲜达95d以上。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处理为: NY/PVDC/PC复合膜真空包装;抗氧化剂、抑菌剂配方: PG0.05%+植酸0.... 用透明高阻隔复合薄膜真空包装抗氧化剂处理过的扎蹄,经巴氏灭菌,可使制品在35℃、连续光照下保鲜达95d以上。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处理为: NY/PVDC/PC复合膜真空包装;抗氧化剂、抑菌剂配方: PG0.05%+植酸0.035%+VC-Na0.06%+山梨酸钾0.1%;杀菌式: 5’—20’—5’/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佛山得心斋 扎蹄 透明软包装 常温保鲜
下载PDF
杨桃果酒酿造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董华强 邓煜 +1 位作者 上官国莲 朱伟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44-46,共3页
以岭南珍果杨桃为原料,采用高活性葡萄酒干酵母,酿造优质杨桃果酒,对酿造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得出最佳工艺条件。
关键词 果酒 酿造工艺 杨桃果酒
下载PDF
花生饼酶解法生产花生乳 被引量:4
13
作者 董华强 崔志新 +1 位作者 钟希琼 余建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31-33,共3页
介绍了木瓜蛋白酶水解生产花生蛋白乳的工艺流程,并通过感官测评结合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确定木瓜蛋白酶/花生饼的最佳比值为0.6%。
关键词 花生饼 花生乳 酶解法 木瓜蛋白酶 可溶性蛋白质
下载PDF
茶多酚和植酸用于佛山得心斋扎蹄常温保鲜 被引量:4
14
作者 董华强 汪跃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243-246,共4页
佛山得心斋扎蹄是佛山传统特色卤肉食品,其透明软包装常温保鲜寿命很短。在前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天然产物茶多酚和植酸作为添加剂处理扎蹄,有效地延长了扎蹄在常温下的保鲜寿命。研究结果表明,茶多酚对扎蹄油脂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佛山得心斋扎蹄是佛山传统特色卤肉食品,其透明软包装常温保鲜寿命很短。在前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天然产物茶多酚和植酸作为添加剂处理扎蹄,有效地延长了扎蹄在常温下的保鲜寿命。研究结果表明,茶多酚对扎蹄油脂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植酸对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茶多酚和植酸的作用与其浓度有关。采用0.05%茶多酚+0.03%植酸,在扎蹄酝煮结束前1h加入卤煮液中,以NY/PVDC/PC复合塑料薄膜袋抽真空包装,再经常压下蒸煮灭菌处理过的扎蹄,在35℃和24h光照下,保鲜寿命可达70天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植酸 扎蹄 抗氧化 保鲜 卤肉食品
下载PDF
室温臭氧保鲜草菇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董华强 崔志新 +1 位作者 王惠珍 钟希琼 《中国食用菌》 1999年第2期40-42,共3页
用不同臭氧浓度处理新鲜草菇,结合聚乙烯薄膜包装保鲜贮藏,以5×10-6臭氧处理草菇效果最好,较对照贮藏寿命延长了10h,延长了38%,各处理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随臭氧处理浓度增加... 用不同臭氧浓度处理新鲜草菇,结合聚乙烯薄膜包装保鲜贮藏,以5×10-6臭氧处理草菇效果最好,较对照贮藏寿命延长了10h,延长了38%,各处理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随臭氧处理浓度增加而上升。文章对这些生化指标变化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姑 臭氧 保鲜
下载PDF
辐照萌动洋葱保鲜生化机理 被引量:5
16
作者 董华强 郭定成 陈文铨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6,共2页
0.01~0.11kGy剂量的γ-射线照射萌动洋葱,对洋葱在贮藏期的过氧化物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总Vc、还原型Vc及脱氢Vc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并结合辐照抑制萌动洋葱芽生长效果,对几项生化指标在辐照洋葱贮藏期间变... 0.01~0.11kGy剂量的γ-射线照射萌动洋葱,对洋葱在贮藏期的过氧化物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总Vc、还原型Vc及脱氢Vc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并结合辐照抑制萌动洋葱芽生长效果,对几项生化指标在辐照洋葱贮藏期间变化原因及在代谢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 洋葱 保鲜 生化机理 贮藏
下载PDF
超声波催陈杨桃强化酒初探 被引量:8
17
作者 董华强 钟希琼 黄真缓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1期43-46,共4页
将石湾米酒以不同比例添加到杨桃果酒中,得到酒度不同程度提高的杨桃强化酒,其中以40mL石湾米酒加到100mL杨桃果酒中,得15.8%杨桃强化酒的品质最佳。采用超声波对此杨桃强化酒进行不同处理以促进陈化,杨桃强化酒的品... 将石湾米酒以不同比例添加到杨桃果酒中,得到酒度不同程度提高的杨桃强化酒,其中以40mL石湾米酒加到100mL杨桃果酒中,得15.8%杨桃强化酒的品质最佳。采用超声波对此杨桃强化酒进行不同处理以促进陈化,杨桃强化酒的品质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以超声波处理2次,每次10min,间隔4h为最佳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桃强化酒 超声波 陈化 果酒 酿造 扬桃果酒
下载PDF
超声波用于杨桃强化酒催陈 被引量:2
18
作者 董华强 钟希琼 曹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8-19,共2页
新酿制的杨桃果酒添加石湾米酒得杨桃强化酒,用超声波处理促进强化杨桃酒的陈化,得出最佳方式为每次处理10min,处理2次,间隔4h。
关键词 果酒 杨桃强化酒 超声波 陈化 杨桃酒
原文传递
γ射线辐照萌动洋葱保鲜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董华强 郭定成 陈文铨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6,共2页
采用0.01~0.11KGy的γ-射线照射早期已萌动洋葱,在室内自然温度条件下贮藏,证明0.03KGy以上剂量可有效地抑制早期已萌动洋葱芽的生长,以0.03~0.05KGy为最佳剂量,经该剂量辐照处理洋葱,其贮藏寿命... 采用0.01~0.11KGy的γ-射线照射早期已萌动洋葱,在室内自然温度条件下贮藏,证明0.03KGy以上剂量可有效地抑制早期已萌动洋葱芽的生长,以0.03~0.05KGy为最佳剂量,经该剂量辐照处理洋葱,其贮藏寿命较对照延长5个月。γ-射线照射抑制已萌动洋葱生长的原因,是因辐照损伤洋葱内芽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射线 萌动洋葱 贮藏
下载PDF
异戊烯根皮苷与牛血清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华强 张英慧 +2 位作者 黄剑波 刘富来 林凯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5期77-81,共5页
了解生物活性小分子与血清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有重要意义。采用激发波长280 nm,检测不同浓度异戊烯根皮苷对BSA在30°C和40°C下300~400 nm范围荧光发射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BSA的内源荧光强度随溶液中加入异戊烯根皮苷浓度... 了解生物活性小分子与血清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有重要意义。采用激发波长280 nm,检测不同浓度异戊烯根皮苷对BSA在30°C和40°C下300~400 nm范围荧光发射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BSA的内源荧光强度随溶液中加入异戊烯根皮苷浓度的增加呈现有规律的降低,异戊烯根皮苷对BSA荧光猝灭常数Ksv30°C=6.2×103L/m o l,Ksv40°C=5.9×103L/m o l;结合常数K30°C=0.05 m o l/L,K40°C=0.03 m o l/L,结合位点数n30°C=0.64,n40°C=0.76;热力学参数ΔH=42 449.61 kJ.m o l,ΔG=7 543.04 kJ.m o l,ΔS=115.20 J/(m o l.K)。异戊烯根皮苷与BSA产生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机制是异戊烯根皮苷与BSA的结合,并以静电作用力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 异戊烯根皮苷 荧光猝灭 牛血清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