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董占军:新工科语境下的工业设计学科发展及理论体系构建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董占军 《设计》 2021年第20期70-74,共5页
中国工业设计理论体系的建构,是建立在中国工业设计学科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本文通过分析新工科语境下工业设计专业成为交叉学科的可能性,进而从历史、经济、现时、未来四个方面探究构建中国工业设计理论体系问题,以期为中国工业设计学... 中国工业设计理论体系的建构,是建立在中国工业设计学科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本文通过分析新工科语境下工业设计专业成为交叉学科的可能性,进而从历史、经济、现时、未来四个方面探究构建中国工业设计理论体系问题,以期为中国工业设计学科定位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学科 中国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专业 交叉学科 新工科 理论体系构建 语境 新思路
下载PDF
基于《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第二版)》的口服抗凝药物临床综合评价
2
作者 田冬冬 曹格溪 +3 位作者 薛朝军 董占军 刘建平 赵志刚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4-282,共9页
目的基于《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第二版)》,对口服抗凝药物(OACs)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医疗机构药品遴选、临床用药决策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评价证据,从临床属性(有效性和安全性)、药学特性、经济性及其他属性4个维度对纳... 目的基于《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第二版)》,对口服抗凝药物(OACs)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医疗机构药品遴选、临床用药决策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评价证据,从临床属性(有效性和安全性)、药学特性、经济性及其他属性4个维度对纳入的药品赋分与评价。结果所有纳入评价的OACs综合评分均在70分以上,华法林综合评分最高。临床属性和药学特性是药品遴选评价的核心属性,当仅评估临床属性和药学特性时,评分最高的药品是艾多沙班。结论OACs是长期抗凝治疗患者的首选药物,不同OACs在临床治疗中有不同的优势。通过《指南(第二版)》对OACs进行遴选评价,可为医疗机构药品遴选与科学、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抗凝药物 华法林 达比加群酯 利伐沙班 艾多沙班 阿哌沙班 遴选评价 数字化评分
下载PDF
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在我院遴选评价的转化应用探索
3
作者 李宵 任炳楠 +1 位作者 邱志宏 董占军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1期93-97,共5页
目的:积极推进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的常态化落地,提升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的供应保障水平及透明化程度,促进药品回归临床价值。方法:依据2022年5月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制定下发的《河北省三级公立医疗机构用药(化学药品)目录遴选评价表(... 目的:积极推进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的常态化落地,提升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的供应保障水平及透明化程度,促进药品回归临床价值。方法:依据2022年5月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制定下发的《河北省三级公立医疗机构用药(化学药品)目录遴选评价表(试行)》中的评价体系,针对拟遴选入院的61个国家医保谈判药品,从有效性、药学特性、安全性、经济性、其他属性5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47个国家医保谈判西药中,29个药品前3项评分≥50分;34个药品前4项评分≥60分;39个药品总分≥60分;24个药品前3项评分≥50分、前4项评分≥60分、总分≥70分;7个药品前3项评分<50分、前4项评分<60分、总分<70分。14个国家医保谈判中药中,同时满足前3项评分≥50分、前4项评分≥60分、总分≥70分的药品数量与同时满足前3项评分<50分、前4项评分<60分、总分<70分的药品数量均为6个。结论:本研究运用量化评价体系对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的有效性、药学特性、安全性、经济性等指标进行全方位评价,赋予量化分值,构建满足医疗机构需求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综合评价数据库,通过综合分数来提取出“优”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过程快速、科学、公正、透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遴选评价 转化应用 国家医保谈判药品 医疗机构
下载PDF
“物以致用”多元化:传统工艺美术创造性转化价值取向
4
作者 王儒雅 董占军 《工业工程设计》 2024年第1期103-110,共8页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工艺美术应在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担起应有的责任,为此而探索传统工艺美术在当下历史阶段的创造性转化。通过确立传统手工艺品物以致用的根本属性,从“物与用”“物与艺...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工艺美术应在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担起应有的责任,为此而探索传统工艺美术在当下历史阶段的创造性转化。通过确立传统手工艺品物以致用的根本属性,从“物与用”“物与艺”“物与技”“物与市”四个方面探讨传统工艺美术立足于当代社会环境、服务于当代文化需求的创造性转化价值取向。回归物以致用不仅是传统工艺美术继承与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传统工艺美术所依存的传统价值观在当代文化中找到落脚点,使传统中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被弘扬起来,创作出符合时代内涵的现代表现形式的必经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工艺美术 物以致用 创造性转化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5
作者 石岩硕 邱学佳 +3 位作者 曹格溪 赵建群 庞国勋 董占军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3期333-336,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选择提供循证学支持。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8月),收集... 目的:系统评价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选择提供循证学支持。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8月),收集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替普酶(观察组)对比单用阿替普酶(对照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质量评价,并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RCT研究,包含120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RR=1.18,95%CI=1.12~1.23,P<0.00001)、痊愈率(RR=1.55,95%CI=1.21~2.00,P=0.0006)和显效率(RR=1.27,95%CI=1.07~1.51,P=0.006)均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MD=-2.09,95%CI=-2.84~-1.33,P<0.00001)和无效率(RR=0.28,95%CI=0.18~0.42,P<0.0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6,95%CI=0.69~1.61,P=0.80)。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替普酶与单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相比,临床疗效更优,且安全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 阿替普酶 急性脑梗死 Meta分析
下载PDF
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第二版) 被引量:11
6
作者 赵志刚 董占军 刘建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7-456,共10页
随着我国各省市药品遴选与评价工作的逐步推进,医疗机构建立一套完善的、可量化的药品遴选与评价体系迫在眉睫。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第二版)(以下简称《指南》)基于近年来药学的发展以及国家药品政策的调整,在第一版的... 随着我国各省市药品遴选与评价工作的逐步推进,医疗机构建立一套完善的、可量化的药品遴选与评价体系迫在眉睫。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第二版)(以下简称《指南》)基于近年来药学的发展以及国家药品政策的调整,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对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的评价指标进行了修订与细化,使得量化评分能更好地体现药品在医疗机构内的优先级,也更符合国家政策的要求,同时评分条目也更详细、清晰,便于操作。本《指南》通过对药学特性(28分),有效性(27分),安全性(25分),经济性(10分)和其他(10分)等五个维度,进行量化打分,以期对进出医疗机构的药品进行客观的遴选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药品评价 药品遴选 快速指南
下载PDF
基于数字化药学模式比较降压类带量采购药品与原研药品
7
作者 李宵 曹格溪 +2 位作者 任炳楠 赵越 董占军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00-1908,I0001,共10页
目的为了运用量化评价体系综合评估24种带量采购降压药与原研药品的优劣势,利用评价分数为医师和患者的用药指导以及药事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中量化评价标准进行细化与优化,借助中国知网、... 目的为了运用量化评价体系综合评估24种带量采购降压药与原研药品的优劣势,利用评价分数为医师和患者的用药指导以及药事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中量化评价标准进行细化与优化,借助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Embased、PubMed、Metstr等中英文数据库以及美康MCDEX、药智数据、Up To Date、医脉通等指南检索工具以及其他数据库,对24种带量采购中选与原研降压药品按照优化后的量化评价体系进行量化评价。结果24个降压药中,仅有4种原研药品评价分数>带量采购中选药品评价分数,分别为非洛地平片、福辛普利钠片、吲达帕胺缓释胶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评价分数存在差异主要为5项,分别为经济性、一致性评价、药品有效期、全球使用情况、生产企业状况。83%带量采购药品评价分数均高于原研药品分数,因带量采购中选药品经济性具有绝对优势,原研药品经济性分数偏低,分数相差1~11分不等。结论通过运用量化评价体系对带量采购降压药品进行药品综合评价,可综合评估带量采购与原研药品的优劣势,对降压药赋予数字化特征,评价分数可为医师及患者的用药指导乃至药事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评价 量化评价体系 带量采购 原研药品 数字化药学
下载PDF
基于医疗机构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核苷(酸)类似物的卫生技术评估
8
作者 胡义亭 赵娜 +5 位作者 白万军 邱博 吴茵 宋浩静 张建 董占军 《中国药事》 CAS 2023年第9期1033-1046,共14页
目的:按照《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中的量化评分细则,为当前医院决策层药物遴选、规范使用核苷(酸)类似物提供循证依据。方法:依照药品量化评分体系,参考最新版临床应用指南、国内外文献和现行药品说明书,从安全性、有... 目的:按照《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中的量化评分细则,为当前医院决策层药物遴选、规范使用核苷(酸)类似物提供循证依据。方法:依照药品量化评分体系,参考最新版临床应用指南、国内外文献和现行药品说明书,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药学特性及其他属性5个方面分别对河北省人民医院口服核苷(酸)类似物进行医院卫生技术评估。结果: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夫酯片、恩替卡韦分散片、恩替卡韦片、阿德福韦酯片及替比夫定片最终分值分别为80.5、86.1、90.5、82、59.8、72.7分。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富马酸替诺福韦酯、恩替卡韦为强效低耐药核苷类似物,为诊疗规范及指南首选推荐,阿德福韦不推荐应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富马酸替诺福韦酯、替比夫定阻断母婴传播有优势,均为国家医保乙类药物;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恩替卡韦片、替比夫定片为原研品种;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夫酯片、恩替卡韦分散片、阿德福韦酯片均通过一致性评价;恩替卡韦分散片经济性最优。结论:卫生技术评估可指导医院合理遴选及使用核苷(酸)类似物,并提供循证依据。临床医师可根据专科特点、患者的病情及自身需求合理选择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卫生技术评估 核苷(酸)类似物 药品安全性 药品有效性
下载PDF
盐酸克林霉素胶囊随机开放两周期两交叉的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9
作者 贾彩云 赵娜 +5 位作者 宋浩静 万青华 许玉芳 胡义亭 郭彩会 董占军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6期2538-2541,2545,共5页
目的研究健康人群在空腹和餐后单剂量口服盐酸克林霉素胶囊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是否具有生物等效性(BE)。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单剂量、单中心、自身交叉设计,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健康受试者空腹(n=24)或餐后(n=24)给药后... 目的研究健康人群在空腹和餐后单剂量口服盐酸克林霉素胶囊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是否具有生物等效性(BE)。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单剂量、单中心、自身交叉设计,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健康受试者空腹(n=24)或餐后(n=24)给药后血浆中克林霉素的药物浓度,使用Phoenix WinNonlin软件(Certara USA Inc,7.0)计算药动学参数,使用SAS 9.2软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空腹生物等效性(BE)试验:24名健康受试者分别单次空腹服用克林霉素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0.15 g后,Cmax、AUC0-t及AUC0-∞的几何均值的比值分别为92.29%,95.32%和95.59%,90%CI分别为84.12%~101.27%,90.14%~100.79%和90.49%~100.98%,均落在等效区间80.00%~125.00%;餐后生物等效性(BE)试验:24名健康受试者分别高脂餐后服用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0.15 g后,Cmax、AUC0-t及AUC0-∞的几何均值的比值分别为95.79%,100.92%和101.65%,90%CI分别为87.75%~104.56%,93.48%~108.95%和94.09%~109.81%,均落在等效区间80.00%~125.00%。结论两制剂在空腹和餐后条件下,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林霉素 生物等效性试验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照山白浸膏片的快速多信息梯度薄层鉴别
10
作者 刘勇 安丽娜 +4 位作者 安静 王立伟 石岩硕 申玉龙 董占军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24期106-108,共3页
目的建立照山白浸膏片的快速多信息梯度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以不同体积比例的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浓氨水(7.2∶2.2∶3.4∶1,3∶5∶4∶1,2∶3∶5∶1)为梯度展开剂,在紫外光灯(365,254 nm)、暗室透光、日光灯下检... 目的建立照山白浸膏片的快速多信息梯度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以不同体积比例的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浓氨水(7.2∶2.2∶3.4∶1,3∶5∶4∶1,2∶3∶5∶1)为梯度展开剂,在紫外光灯(365,254 nm)、暗室透光、日光灯下检视信息斑点。结果共检出信息斑点74个(脂溶性、中极性、水溶性成分斑点分别为27,26,21个),去除因极性间的衔接产生的重复斑点,共归属约26种化学成分。结论该方法简便、效率高,可用于照山白浸膏片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山白浸膏片 薄层色谱法 多信息 梯度展开剂 质量控制
下载PDF
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致过敏性休克1例分析
11
作者 连玉菲 邱学佳 +3 位作者 方灵芝 张玥 刘洪涛 董占军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7期829-832,共4页
目的探讨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致过敏性休克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某院1例使用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导致过敏性休克的案例,结合诺氏不良反应评分,评价本次过敏性休克与怀疑药物的相关性。并通过文献回顾氟替美维... 目的探讨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致过敏性休克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某院1例使用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导致过敏性休克的案例,结合诺氏不良反应评分,评价本次过敏性休克与怀疑药物的相关性。并通过文献回顾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导致过敏性休克的原因及机制。结果根据患者的病史,氟替美维诺氏不良反应相关性评分得5分(可能相关),考虑氟替美维致过敏性休克可能性大。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可能主要由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中辅料乳蛋白所致,但不完全排除主成分乌美溴铵相关。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应常规询问过敏史,避免使用含有乳蛋白的吸入粉雾剂或其他药物,以免引起严重过敏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替美维 乌美溴胺 吸入粉雾剂 过敏性休克 乳糖蛋白
下载PDF
基于风险的药物临床试验方案偏离管理模式探讨
12
作者 邱博 杜润璇 +5 位作者 杨浩天 宋浩静 孙雪 丁琮洋 白万军 董占军 《中南药学》 2023年第9期2524-2528,共5页
目的分析药物临床试验实施中发生方案偏离的原因,探讨预防和改进措施,为提高临床试验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参照新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ICH)GCP等法规对我院2019年3月至2021年9月结题的47... 目的分析药物临床试验实施中发生方案偏离的原因,探讨预防和改进措施,为提高临床试验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参照新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ICH)GCP等法规对我院2019年3月至2021年9月结题的47项药物临床试验项目中出现的方案偏离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探讨产生方案偏离的原因,并从研究者、申办者、受试者、机构和伦理监管等不同维度提出有效应对及预防措施。结果经统计,所有项目共计上报方案偏离458例,其中试验药物相关偏离188例,占比41.05%;检查/检验相关偏离150例,占比32.75%;访视相关偏离80例,占比17.47%;生物样本相关偏离35例,占比7.64%;入/排相关偏离5例,占比1.09%。结论本研究分析了我院药物临床试验常见的方案偏离,从不同维度提出了应对和预防措施来有效降低方案偏离的发生,为提高我院药物临床试验质量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临床试验 方案偏离 质量控制 改进措施
原文传递
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滴丸与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晓丽 董占军 +3 位作者 张慧玲 袁耀辉 种宝贵 刘国强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2期230-233,共4页
目的:评价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滴丸与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经济性。方法:从卫生体系角度出发,构建决策树模型,采用成本-效用分析,对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滴丸与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 目的:评价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滴丸与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经济性。方法:从卫生体系角度出发,构建决策树模型,采用成本-效用分析,对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滴丸与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与麝香保心丸组比较,脑心通胶囊组方案的增量成本-效用比为3501593.41,>3倍人均GDP,麝香保心丸组方案更具有经济性;与复方丹参滴丸组比较,麝香保心丸组方案的成本更低,效果更好;因此,麝香保心丸组方案最具有经济性。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具有稳健性。结论:与复方丹参滴丸、脑心通胶囊比较,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更具有药物经济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 复方丹参滴丸 脑心通胶囊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下载PDF
ICU常用静脉药物配伍稳定性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雪茹 范理菊 +3 位作者 李宵 王智 周鑫 董占军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52-757,共6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常用静脉药物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于2022年4月1-30日调研并确认河北省人民医院ICU常用静脉药物,然后以此为检索词,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数据库中查询相关配伍稳定性研究文献。...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常用静脉药物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于2022年4月1-30日调研并确认河北省人民医院ICU常用静脉药物,然后以此为检索词,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数据库中查询相关配伍稳定性研究文献。借助Micromedex数据库进行手动筛选,随后对纳入文献的配伍稳定性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收集到该院ICU常用静脉药物32种,混合输注组合39种。共纳入40项研究,仅有2项研究符合所有的质量要求;18项研究对其方法进行了验证,保证了可重复性;33项研究评估了物理稳定性,包括沉淀形成、pH变化;32项研究评估了化学稳定性,主要为含量/浓度变化。共得到666种可能的两两配伍组合,其中254种组合有配伍稳定性结果,包括176种稳定、68种不稳定、10种相互矛盾;412种组合没有配伍稳定性结果。在该院ICU的两两药物组合中,42种组合稳定、14种组合不稳定、2种组合相互矛盾。结论pH、溶媒、辅料、配制浓度等是影响配伍稳定性的因素;该院ICU常用静脉药物存在配伍不稳定的药物组合,且稳定性研究方法有所局限,配伍稳定性数据尚无法满足临床的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静脉药物 混合输注 配伍稳定性 文献分析
下载PDF
肠外营养液配伍稳定性及相容性的评估方法与研究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闫彬 李颖 +2 位作者 庞国勋 靳会欣 董占军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7期892-896,共5页
肠外营养是临床营养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改善患者营养摄入和营养状况,改善患者临床结局。全营养混合液由于处方组分复杂多样,患者群体广泛,用药风险较大,其配伍稳定性及相容性一直备受关注,相关领域值得药学工作者不断探索、深入研... 肠外营养是临床营养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改善患者营养摄入和营养状况,改善患者临床结局。全营养混合液由于处方组分复杂多样,患者群体广泛,用药风险较大,其配伍稳定性及相容性一直备受关注,相关领域值得药学工作者不断探索、深入研究。本文参考最新中外文献、指南,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针对肠外营养液配伍稳定性及相容性,提出较为明晰的评估方法与研究策略,为开展肠外营养液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营养液 稳定性 相容性 评估方法 研究策略
下载PDF
PD-1/PD-L1抑制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邱学佳 任炳楠 +2 位作者 连玉菲 方灵芝 董占军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7期780-783,共4页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抑制剂在<65岁或≥65岁的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一线、二线及以上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5月至2021年5月于该院就诊的使用PD-1/PD-L1抑制剂...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抑制剂在<65岁或≥65岁的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一线、二线及以上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5月至2021年5月于该院就诊的使用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274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年龄<65岁组(130例)及≥65岁组(144例),观察随访,末次随访时间为2021年10月5日。比较<65岁组及≥65岁组患者在一线、二线及以上治疗中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一线治疗中,<65岁组患者的中位PFS显著长于≥65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个月vs.5个月,95%CI=0.2396~0.7617,P=0.0039);而两组患者O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个月vs.7个月,95%CI=0.3478~1.1380,P=0.1254)。二线治疗中,两组患者PFS(5个月vs.4个月,95%CI=0.5497~1.1950,P=0.2893)、OS(8个月vs.8个月,95%CI=0.7449~1.6050,P=0.648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安全性方面,<65岁组患者间质性肺炎的发病率高于≥65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31%(16/130)vs.5.56%(8/144),P=0.0483]。结论:老年晚期NSCLC患者使用PD-1/PD-L1抑制剂在一线治疗中疗效低于成年患者,而二线治疗中与成年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晚期NSCLC患者使用PD-1/PD-L1抑制剂的耐受性较好,且间质性肺炎发生率低于成年患者,但本研究结果仍需大样本量研究结果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蛋白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抑制剂 老年患者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潜在抗肝纤维化药物与靶点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17
作者 周鑫 王智 +4 位作者 何雪茹 付裕豪 荀雪姣 李颖 董占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932-2941,共10页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关键一步。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了干预肝纤维化进程的必要性,各种抗肝纤维化药物及活性成分相继被发现。非编码RNA在调解肝纤维化进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寻找能够调节信号通路介导的上游非编码...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关键一步。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了干预肝纤维化进程的必要性,各种抗肝纤维化药物及活性成分相继被发现。非编码RNA在调解肝纤维化进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寻找能够调节信号通路介导的上游非编码RNA可以为抗肝纤维化治疗提供新的见解。本文分别介绍了TGF-β、Wnt/β-catenin、PI3K/Akt/mTOR、NF-κB、Hippo和MAPK信号通路介导的肝纤维化进程,并列举了各信号通路中最新的抗肝纤维化药物或活性成分以及相关非编码RNA介导的抗肝纤维化靶点与药物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抗肝纤维化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信号传导 药用制剂 RNA 未翻译
下载PDF
索拉非尼和达格列净在大鼠体中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研究
18
作者 何雪茹 李颖 +3 位作者 马银玲 付裕豪 荀雪姣 董占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5期498-507,共10页
目的:探究索拉非尼与达格列净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为临床合理使用两药提供参考。方法:建立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索拉非尼和达格列净血药浓度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包括... 目的:探究索拉非尼与达格列净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为临床合理使用两药提供参考。方法:建立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索拉非尼和达格列净血药浓度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包括100 mg/kg索拉非尼组、0.5 mg/kg达格列净组、1 mg/kg达格列净组、100 mg/kg索拉非尼联合0.5 mg/kg达格列净组、100 mg/kg索拉非尼联合1 mg/kg达格列净组,用于索拉非尼和达格列净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所有的样品使用验证的UPLC/MS/MS方法进行分析,主要的药动学参数通过房室式模型计算。结果:1 mg/kg达格列净使索拉非尼的C_(max)、AUC_(0-t)和AUC_(0-∞)分别增加了52.5%、38.1%和37.7%,0.5 mg/kg达格列净使索拉非尼的AUC0-t和AUC0-∞分别增加了36.3%和36.3%。结论:索拉非尼和达格列净联用时可能存在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临床联合使用两药时应加强疗效和不良反应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拉非尼 达格列净 药物相互作用 药代动力学 UPLC/MS/MS
下载PDF
哌柏西利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19
作者 王智 周鑫 +4 位作者 何雪茹 付裕豪 荀雪姣 李颖 董占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05-213,共9页
哌柏西利是一种同类首创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是抗肿瘤药物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哌柏西利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或氟维司群作为一线、二线或后线治疗,对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 哌柏西利是一种同类首创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是抗肿瘤药物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哌柏西利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或氟维司群作为一线、二线或后线治疗,对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应用前景较好。本文总结了哌柏西利相关的临床研究和安全性研究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柏西利 乳腺癌 临床研究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20
作者 石岩硕 曹格溪 +4 位作者 邱学佳 赵建群 曹丽 庞国勋 董占军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8期990-994,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选择提供循证学支持。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等(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0月),收集阿加曲... 目的:系统评价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选择提供循证学支持。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等(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0月),收集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观察组)对比单纯使用阿替普酶(对照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项RCT,涉及170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RR=1.18,95%CI=1.13~1.24,P<0.00001)、痊愈率(RR=1.48,95%CI=1.23~1.79,P<0.0001)和显效率(RR=1.23,95%CI=1.07~1.41,P=0.00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无效率(RR=0.20,95%CI=0.06~0.68,P=0.0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MD=-1.68,95%CI=-1.99~-1.38,P<0.0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8,95%CI=0.64~1.22,P=0.46)。结论:与单纯使用阿替普酶比较,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更好,且安全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加曲班 阿替普酶 急性脑梗死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