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通州区永顺镇皇木厂村唐代墓葬考古发掘简报
1
作者 董坤玉 李孝卿(修复) +1 位作者 李国瑞(绘图) 李靖凡(摄影) 《草原文物》 2024年第2期28-35,共8页
2012-2013年,北京市考古研究院(时为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永顺镇皇木厂村的运河核心区5号地项目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共发现唐代墓葬四座,这四座唐墓遭到严重的破坏,但大体保留了墓葬的基本形制。根据墓葬弧方形的墓... 2012-2013年,北京市考古研究院(时为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永顺镇皇木厂村的运河核心区5号地项目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共发现唐代墓葬四座,这四座唐墓遭到严重的破坏,但大体保留了墓葬的基本形制。根据墓葬弧方形的墓室特征以及M76墓室内的仿木结构特征,大体可以判断这四座墓葬的建造年代当属于唐代中晚期。唐代幽州是朝廷经营辽东的前沿阵地,隋炀帝时期开凿的永济渠是经略辽东运送军用物资和军队的重要交通通道,这四座墓葬所在位置恰好在永济渠附近,为研究唐代通州地区人民的物质生活以及社会发展情况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墓葬 永济渠
下载PDF
出土壁画考麈尾 被引量:3
2
作者 董坤玉 王宇新 《社会科学论坛》 2013年第7期83-86,91,共5页
麈尾是魏晋时期士人在清谈中惯常用于手持之物。学界目前在麈尾的名称由来、麈尾的功用方面持有不同的见解。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进行,新的资料不断出现,有的学者根据出土墓葬中墓主的身份提出了麈尾有用于军事指挥的功能。本文对此... 麈尾是魏晋时期士人在清谈中惯常用于手持之物。学界目前在麈尾的名称由来、麈尾的功用方面持有不同的见解。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进行,新的资料不断出现,有的学者根据出土墓葬中墓主的身份提出了麈尾有用于军事指挥的功能。本文对此持不同意见,除了申明原因之外,还对麈尾的来历以及具体功用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麈尾 魏晋 士人 清谈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教育史分期新探 被引量:2
3
作者 董坤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5-29,共5页
传统的教育史多依据朝代更替或者社会形态的分期方式对中国古代教育进行分期,这两种分期方式所带来的共同弊病就是主观上割裂了教育史自身的发展脉络。教育从一产生就与政治、宗教裹合在一起,与政治的关系更是贯穿于古代教育的始终。因... 传统的教育史多依据朝代更替或者社会形态的分期方式对中国古代教育进行分期,这两种分期方式所带来的共同弊病就是主观上割裂了教育史自身的发展脉络。教育从一产生就与政治、宗教裹合在一起,与政治的关系更是贯穿于古代教育的始终。因此,从教育与宗教、政治的关系角度对中国古代教育史进行分期,能够更为客观地展现教育在古代历史中的发展状态与趋势。以此为标准,中国古代教育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上古至春秋,是古代教育从孕育到产生的阶段;第二阶段:春秋至西汉,是教育的成长阶段;第三阶段:西汉至隋唐,是教育走向成熟阶段。第一阶段的特点是教育虽然已经脱胎出母体,但是尚未成形,仍然孕育在宗教与政治结合的体系之中;第二阶段的特点是教育虽然已经摆脱宗教的羁绊,但仍需附庸于政治体系之中;第三阶段的特点是教育与政治紧密结合并从政治体系的附庸地位,挣扎着走向独立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政治 宗教
下载PDF
从国子祭酒的选任变化看唐代统治者对待儒学态度的转变 被引量:3
4
作者 董坤玉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58-62,共5页
国子祭酒是唐代中央官学———国子监的最高行政长官,在唐代,他不仅只是一个文化官员,而且扮演着文人在政府机构代言人的角色。在某种程度上,他可以被视为一个时代最高学术水平的体现者,其任职人员的情况不仅能折射出特定时代的学术水准... 国子祭酒是唐代中央官学———国子监的最高行政长官,在唐代,他不仅只是一个文化官员,而且扮演着文人在政府机构代言人的角色。在某种程度上,他可以被视为一个时代最高学术水平的体现者,其任职人员的情况不仅能折射出特定时代的学术水准,而且也能反映出某个阶段统治者的文化政策,以及对待儒学的态度。唐代安史之乱前后国子祭酒人员的变动即反映出唐代统治者对待儒学态度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中央官学 国子祭酒 儒学 选任
下载PDF
浅析唐代国子祭酒的选任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董坤玉 《贵州文史丛刊》 2005年第3期7-10,共4页
唐代学校分为官学和私学两大系统,国子祭酒是中央官学———国子监的最高行政长官。通过对国子祭酒任职人员的分析,笔者认识到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动,国子祭酒的选任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随着其任职人员的变动,国子祭酒的职权与地位也受到... 唐代学校分为官学和私学两大系统,国子祭酒是中央官学———国子监的最高行政长官。通过对国子祭酒任职人员的分析,笔者认识到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动,国子祭酒的选任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随着其任职人员的变动,国子祭酒的职权与地位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任 唐代 行政长官 中央官学 政治局势 大系统 国子监 任职
下载PDF
论唐代中央学官的官职迁转
6
作者 董坤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5-111,共7页
唐代学官在国子监内部的迁转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其迁转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各馆内部由助教而博士的升迁;另一途径为先馆内,后馆间的顺次升迁。这两条途径之间也存在交错迁转的任职方式。学官进入国子监前、出国子监后的任职部门也比较集... 唐代学官在国子监内部的迁转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其迁转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各馆内部由助教而博士的升迁;另一途径为先馆内,后馆间的顺次升迁。这两条途径之间也存在交错迁转的任职方式。学官进入国子监前、出国子监后的任职部门也比较集中。中唐以前学官多来自征召和荐举,中唐以后幕府成为学官的重要来源。学官出监之后主要有两种出路:一种是出任地方官,多为地方长官;另一种是留任京官,职位大体都在文化部门之间变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官 迁转 中央官学
下载PDF
唐代国子监大成考
7
作者 董坤玉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09年第2期6-10,共5页
国子监"大成"一职创设于唐代,是朝廷从明经及第者中选取的聪明卓然者,让他们入国子监进修,以便减少守选年限的一批特殊官员。本文力图从唐代国子监大成的选择标准、设置背景,设置时间、以及员额变化等方面进行探讨,由于在大... 国子监"大成"一职创设于唐代,是朝廷从明经及第者中选取的聪明卓然者,让他们入国子监进修,以便减少守选年限的一批特殊官员。本文力图从唐代国子监大成的选择标准、设置背景,设置时间、以及员额变化等方面进行探讨,由于在大成性质的划定上,本文与其他学者存在分歧,因此另辟一段对此进行了细致分析。对此官职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唐代科举制度、教育政策以及官员守选制度的演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成 守选
下载PDF
曹魏建立前后的内部反曹集团研究
8
作者 付开镜 董坤玉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92-100,共9页
曹魏建立前,在曹操控制的东汉政权内部先后产生了以董承、金祎、魏讽为首领的三个反曹集团;曹魏建立后,在曹魏内部又产生了以司马懿为首领的反曹集团。曹魏内部频繁滋生反曹集团的深层根源,在于曹操的政治行为违背了儒家忠君的政治道德... 曹魏建立前,在曹操控制的东汉政权内部先后产生了以董承、金祎、魏讽为首领的三个反曹集团;曹魏建立后,在曹魏内部又产生了以司马懿为首领的反曹集团。曹魏内部频繁滋生反曹集团的深层根源,在于曹操的政治行为违背了儒家忠君的政治道德,引起忠汉派的反对。曹魏建立后司马懿反曹的直接根源在于其对曹操的极度仇恨,司马氏逐渐成为反曹集团的领袖人物。东汉末期反曹集团发动的数次未遂政变,迫使曹操不敢轻易称帝,被迫大力整顿内部,反曹集团客观上援助了刘备、孙权的抗曹活动;曹魏建立后形成的以司马懿父子为领袖的反曹集团,通过发动高平陵事变,成功夺取了曹魏的中枢大权,奠定了司马氏代魏建晋的基础,但在一定程度上延迟了由北方政权完成国家统一、结束南北分裂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曹集团 曹操 董承 金祎 魏讽 司马懿
下载PDF
唐代学官的选任标准及变化
9
作者 董坤玉 《史志学刊》 2017年第1期5-9,共5页
唐代对于学官的选用有着不同于普通官员的两个标准,学官任用在品德和学识两个方面的要求很高。除了对儒家经典必须有高深的造诣,还要有德高望重的地位。但这两个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举制度的盛行,在唐代中期以后发生了改变,不但对于... 唐代对于学官的选用有着不同于普通官员的两个标准,学官任用在品德和学识两个方面的要求很高。除了对儒家经典必须有高深的造诣,还要有德高望重的地位。但这两个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举制度的盛行,在唐代中期以后发生了改变,不但对于品德和学识的要求有所降低,而且学官的选任也由唐初的重经义逐渐转变为唐中期以后的重文辞。学官选任标准的变化进一步促使了唐代官学走向衰落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官 标准 选任
下载PDF
北京市昌平区清代园寝调查
10
作者 董坤玉 《史志学刊》 2015年第6期45-51,共7页
园寝是清王朝对皇帝的子女以及宗室有爵位人的墓葬的统称,据笔者调查,今北京市昌平区共分布有清代十大显赫家族的二十四座园寝。这二十四座园寝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它们多数都背山近水,位于军都山山前的缓坡平地上,以军都山为靠山,并... 园寝是清王朝对皇帝的子女以及宗室有爵位人的墓葬的统称,据笔者调查,今北京市昌平区共分布有清代十大显赫家族的二十四座园寝。这二十四座园寝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它们多数都背山近水,位于军都山山前的缓坡平地上,以军都山为靠山,并以靠山的朝向决定园寝的朝向,园寝附近均有水源通过,它们在昌平区中部呈东西向排列分布。此外,昌平区清代园寝的主人没有女性,全部为男性,而且爵位普遍较高。清代园寝之所以选址昌平与该地独特的山水风貌、军事地位和交通有着极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平 园寝 军都山
下载PDF
端庄固伦公主与额驸何和礼葬地变迁考
11
作者 董坤玉 《黑龙江史志》 2010年第9期21-22,共2页
端庄固伦公主为清太祖努尔哈赤长女,其额驸何和礼是后金的开国元勋。二人死后葬地几经变迁,最后合葬于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县西大窑镇公安堡村东阿(栋鄂)氏园寝内。这几次移葬改葬的过程历经时间长,期间情况又复杂,给治史者与文物工作者造... 端庄固伦公主为清太祖努尔哈赤长女,其额驸何和礼是后金的开国元勋。二人死后葬地几经变迁,最后合葬于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县西大窑镇公安堡村东阿(栋鄂)氏园寝内。这几次移葬改葬的过程历经时间长,期间情况又复杂,给治史者与文物工作者造成诸多困惑,今特撰文析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庄固伦公主 何和礼 东阿氏园寝
原文传递
汉唐学官考
12
作者 董坤玉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9年第10期124-127,共4页
"学官"自汉代出现后,就存在两层含义,一是学校校舍,进一步引申为指代官方学校;二是以儒经为教学内容的官学教师。自汉以降,第一层含义基本未变,但应用范围缩小;另一层含义随着官学的增多,范围日益扩大,在唐代基本定型,后代相... "学官"自汉代出现后,就存在两层含义,一是学校校舍,进一步引申为指代官方学校;二是以儒经为教学内容的官学教师。自汉以降,第一层含义基本未变,但应用范围缩小;另一层含义随着官学的增多,范围日益扩大,在唐代基本定型,后代相沿不变。学校的含义日益被教师的含义所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 学官 校舍
下载PDF
唐代学官的政治作用评议
13
作者 董坤玉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53-57,共5页
唐代学官在社会政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参与社会政治活动与发挥教化功能两个方面。在唐代,学官的政治作用十分有限,一般情况下只是担任对统治者进行政治辅导的角色,充其量对政治发展起到一个思想引导,而非决策的作用。即使在其最辉煌的... 唐代学官在社会政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参与社会政治活动与发挥教化功能两个方面。在唐代,学官的政治作用十分有限,一般情况下只是担任对统治者进行政治辅导的角色,充其量对政治发展起到一个思想引导,而非决策的作用。即使在其最辉煌的武、韦时期也不过是从礼仪角度对政治局势起到推动而非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官 政治 教化
下载PDF
唐朝三省的权力格局及其地位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宁志新 董坤玉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2-96,共5页
唐朝三省地位并不完全平等,前后期曾发生较大变化。从班序上看:唐初至大历二年(767年),尚书省第一,门书省第二,中书省第三;唐大历二年(767年)至唐末,门下省第一,中书省第二,尚书省第三。从实际权力方面来看:唐初至永淳二年(683年),尚书... 唐朝三省地位并不完全平等,前后期曾发生较大变化。从班序上看:唐初至大历二年(767年),尚书省第一,门书省第二,中书省第三;唐大历二年(767年)至唐末,门下省第一,中书省第二,尚书省第三。从实际权力方面来看:唐初至永淳二年(683年),尚书省第一,门下省第二,中书省第三;唐永淳二年(683年)至开元初年,尚书省第一,中书省第二,门下省第三;唐开元初年至至德二载(757年),中书省第一,门下省第二,尚书省第三;唐至德二载(757年)至唐顺宗朝,中书、门下二省并列第一,尚书省第二;唐宪宗朝至唐末,门下省第一,中书省第二,尚书省第三。三省地位的这种升降变化,主要是唐朝统治者维护封建皇权的需要,也与君权和相权之争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 尚书 中书 门下三省 地位变化
下载PDF
潜意识的人性善恶论对解读诸葛亮的影响——兼论性恶论下的历史研究对民族精神的消解 被引量:2
15
作者 付开镜 董坤玉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0-14,共5页
近年对诸葛亮行为的研究,大体可分为潜意识的性善论模式解读与性恶论模式解读。潜意识下受性善论影响的学者,多认为诸葛亮与刘备父子及蜀汉群臣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高尚的政治关系。潜意识下受性恶论影响的学者,多认为诸葛亮与刘备父子及... 近年对诸葛亮行为的研究,大体可分为潜意识的性善论模式解读与性恶论模式解读。潜意识下受性善论影响的学者,多认为诸葛亮与刘备父子及蜀汉群臣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高尚的政治关系。潜意识下受性恶论影响的学者,多认为诸葛亮与刘备父子及蜀汉众臣之间的关系是自私自利的政治关系。前者观点较合乎逻辑,后者观点难合逻辑。前者多没有否定诸葛亮的政治缺点,后者多容易掩盖诸葛亮的政治优点。前者可强化民族楷模的形象,彰扬民族精神的价值;后者则容易推翻民族楷模的形象,颠覆民族精神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意识 性善论 性恶论 诸葛亮 民族精神
下载PDF
从李承乾的悲剧看唐太宗教育上的失误 被引量:3
16
作者 宁志新 董坤玉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84-88,共5页
 唐太宗长子李承乾在被立为太子17年后,最终因谋反而被废,教育不当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唐太宗在教育上存在四点失误:(一)没有抓住李承乾思想变化的症结,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二)所选东宫辅臣只知犯颜直谏,多不称教化育人之职;(三)不...  唐太宗长子李承乾在被立为太子17年后,最终因谋反而被废,教育不当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唐太宗在教育上存在四点失误:(一)没有抓住李承乾思想变化的症结,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二)所选东宫辅臣只知犯颜直谏,多不称教化育人之职;(三)不懂得批评艺术,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四)表达爱的方式不当,使承乾自暴自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承乾 唐太宗 教育方式 东宫辅臣
下载PDF
四名无子者与西晋的建立和衰亡
17
作者 付开镜 董坤玉 《北方论丛》 2018年第3期97-101,共5页
西晋建立前后,有四名重要官员即钟会、羊祜、贾充、王沈无子。王沈死后,族人以其私生子为后,方结束无子历史。四人均参与了西晋建立的准备活动。司马昭、司马炎父子对四人多加重用。四人中,钟会早亡,但为司马氏代魏奠定了政治基础;羊祜... 西晋建立前后,有四名重要官员即钟会、羊祜、贾充、王沈无子。王沈死后,族人以其私生子为后,方结束无子历史。四人均参与了西晋建立的准备活动。司马昭、司马炎父子对四人多加重用。四人中,钟会早亡,但为司马氏代魏奠定了政治基础;羊祜死于西晋统一中国之前,但为西晋灭吴奠定了物质和人力基础;贾充和王沈对西晋的建立,尽管也起到了作用,但是,二人同时也为西晋的衰落种下了祸根,贾充女贾南风作为皇后和王沈私生子王浚作为幽州刺史的恶劣政治行为,加速了西晋的衰亡。可见西晋的建立和衰亡与这四人关系极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晋 钟会 羊祜 贾充 王沈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的亡国皇帝与皇族
18
作者 付开镜 董坤玉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11-19,共9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亡国皇帝和皇族的命运大体分为和平共处、被赶尽杀绝、皇帝被杀而皇族受到厚待三种。曹魏、西晋对亡国皇帝和皇族成员采取和平共处的管理方式,双方相安无事;十六国、南朝刘宋、萧齐和北朝对亡国皇帝和皇族成员采取赶尽... 魏晋南北朝时期,亡国皇帝和皇族的命运大体分为和平共处、被赶尽杀绝、皇帝被杀而皇族受到厚待三种。曹魏、西晋对亡国皇帝和皇族成员采取和平共处的管理方式,双方相安无事;十六国、南朝刘宋、萧齐和北朝对亡国皇帝和皇族成员采取赶尽杀绝的管理方式,引起逃亡皇族成员的极力复仇;萧梁对前朝皇帝和皇族采取了杀死皇帝保留皇族的管理方式,依然未能解决逃亡皇族的复仇问题。东晋南朝亡国皇族的复仇活动,尽管得到北方胡人政权的支持,但是,对南朝政权并未造成显著影响。十六国北朝的亡国皇帝及皇族成员,在其国家灭亡后,多数被屠杀,少数残存者也丧失了反抗的力量。前秦对亡国皇帝及皇族成员甚为优待,但适得其反。东晋对后赵、后秦和后燕亡国皇帝及皇族都采取了屠杀的政策,而对亡国的成汉皇帝、前凉来奔之主、前秦来奔皇子都加以善待。隋朝对北周亡国皇帝和皇族赶尽杀绝,而确保了南陈亡国皇帝和皇族的生命安全,意在安抚南方人心并树立仁德形象。萧梁实施的杀死皇帝、厚待皇族的方式不具有普遍性,而和平共处和赶尽杀绝这两种管理方式成为后代新兴皇朝处理亡国皇帝和皇族成员的基本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亡国皇帝 亡国皇族 和平共处 赶尽杀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