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视场相机最优投影模型识别及星光标定方法
1
作者 刘其林 董明利 +2 位作者 孙鹏 燕必希 祝连庆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69,共12页
针对在轨摄影测量中近距离大尺寸测量需求,提出利用星光约束的大视场角摄影测量相机最优投影模型识别及标定方法。首先,构建了具备调节系数的星光几何投影分段函数模型。随后,针对分段星光投影模型开发多站位自标定光束平差算法。通过... 针对在轨摄影测量中近距离大尺寸测量需求,提出利用星光约束的大视场角摄影测量相机最优投影模型识别及标定方法。首先,构建了具备调节系数的星光几何投影分段函数模型。随后,针对分段星光投影模型开发多站位自标定光束平差算法。通过将光束平差算法与北方苍鹰寻优策略相结合,对投影模型调节系数、相机内方位参数、相机外方位参数及镜头畸变系数同步优化,直到星点像面重投影均方根误差达到全局最小,得到最优投影模型及其参数。实测实验表明,大视场角相机星光标定后,星点像面坐标的重投影均方根误差为1/9 pixel。在连续帧星光标定实验中,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对相机参数随机误差进行了有效消除。该方法可在相机星光标定过程中识别最优投影模型并标定全部成像参数,具备连续帧标定及参数校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轨摄影测量 大视场角相机 最优投影模型识别 星光标定方法
原文传递
基于FBG的微小型三轴振动传感器研究
2
作者 唐翔 吴俊 +2 位作者 黎琪慧 辛璟焘 董明利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7-205,共9页
为了研制一种微小型、三轴测量的高灵敏度振动传感器,提出一种分立元件交错组合的超紧凑光纤光栅三轴振动传感器设计方法。采用分立元件组合设计方法降低了设计加工难度,与一体化设计对比,分立元件组合结构的零件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为了研制一种微小型、三轴测量的高灵敏度振动传感器,提出一种分立元件交错组合的超紧凑光纤光栅三轴振动传感器设计方法。采用分立元件组合设计方法降低了设计加工难度,与一体化设计对比,分立元件组合结构的零件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结构设计也更为灵活,缩短了传感器结构的优化迭代周期。通过理论模型分析和有限元仿真,优化传感器结构参数,最终封装完成的尺寸为15 mm×15 mm×15 mm,质量约为24.26 g。最后进行实验测试和传感器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工作频段为0~1 200 Hz,在X、Y、Z轴方向的固有频率分别为1 850 Hz、1 770 Hz和1 860 Hz,三个轴向的灵敏度分别达到77.37 pm/g、80.73 pm/g和75.04 pm/g,横向抗干扰小于5%。该传感器满足航天振动测量轻量化、工作范围和灵敏度的应用需求,在遥感卫星微振动测量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布拉格光栅 三轴振动传感器 微型化 高灵敏度
原文传递
特种芯光纤光镊技术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红 朱应鑫 +3 位作者 周雅妮 王海波 董明利 祝连庆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93-1304,共12页
光纤光镊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尺寸小的特点,在生化分析、生命科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特殊纤芯结构的光纤探针在近场倏逝波光阱力、纤芯光束耦合传输、微流控技术交叉协同应用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能实现细胞、亚细胞级微粒收集、输... 光纤光镊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尺寸小的特点,在生化分析、生命科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特殊纤芯结构的光纤探针在近场倏逝波光阱力、纤芯光束耦合传输、微流控技术交叉协同应用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能实现细胞、亚细胞级微粒收集、输运等功能,可以显著提升微粒的三维捕获能力以及动态操纵水平。本文综述了不同纤芯结构光纤光镊的结构特点与应用技术研究进展,对特种芯光纤光镊系统中探针制备、激光光源、耦合方式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梳理和对比,总结与展望了不同结构特种芯光纤在光纤光镊中的作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镊 特种光纤 微粒操纵 微流控
下载PDF
单目视觉空间移动靶位姿测量方法研究
4
作者 刘其林 董明利 +2 位作者 孙鹏 燕必希 祝连庆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6-204,共9页
为向室内定位技术定位精度及抗干扰能力提供高精度数据对比标准,提出单目视觉空间移动靶位姿测量方法。结合机器视觉投影矩阵求解与摄影测量后方交会技术,实现任意靶位姿下的相机外参数求解。首先,通过世界坐标系下地面控制点坐标及其... 为向室内定位技术定位精度及抗干扰能力提供高精度数据对比标准,提出单目视觉空间移动靶位姿测量方法。结合机器视觉投影矩阵求解与摄影测量后方交会技术,实现任意靶位姿下的相机外参数求解。首先,通过世界坐标系下地面控制点坐标及其像面坐标,计算真实相机站位;随后,根据靶点初始世界坐标及其实时像面坐标,求解虚拟相机站位;最后,根据虚拟及真实相机站位外参数,将靶点初始世界坐标变换至靶点实时世界坐标。实验结果表明,在10 m×4.5 m×3.8 m测量空间中,靶位移距离测量误差X方向均方根误差(RMSE)为0.3583 mm,Y方向RMSE为0.3509 mm,Z方向RMSE为1.4752 mm。靶姿态角φ测量RMSE为0.0940°,ω测量RMSE为0.0893°,κ测量RMSE为0.0254°。满足大范围移动载体的高精度实时定位定姿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移动靶 单目视觉 虚拟相机站位 实时定位 实时定姿
原文传递
摄影测量相机成像模型参数的单图标定方法
5
作者 张楚涵 王君 +3 位作者 刘其林 董明利 孙鹏 燕必希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3-69,共7页
为研究热控措施下温度波动引起的相机成像模型参数变化规律问题,提出了一种摄影测量相机成像模型参数的单图标定方法。摆放多张不同位置及姿态的同规格同精度标定板于相机视场内,为相机单图标定提供大量不同深度不同姿态及不同位置的已... 为研究热控措施下温度波动引起的相机成像模型参数变化规律问题,提出了一种摄影测量相机成像模型参数的单图标定方法。摆放多张不同位置及姿态的同规格同精度标定板于相机视场内,为相机单图标定提供大量不同深度不同姿态及不同位置的已知空间点阵约束信息,在有限空间内的连续时刻分别采集单张标定场景图像,通过多站位光束平差算法实现连续时刻下相机成像模型参数的标定。实验结果表明,此标定方法的空间点像面反投影误差标准差为0.48μm,标定精度为1/15像素,可为后续变温条件下相机成像模型参数变化规律的探究提供准确的温度与相机参数相对应的数据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影测量 单图标定 共线方程 畸变系数 光束平差法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OpenPose的类人机器人关键点快速检测方法
6
作者 张泽争 王君 +2 位作者 董明利 王蕾 燕必希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5-70,共6页
针对现有的关键点检测方法并不能完全适用于类人机器人系统,且检测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OpenPose的类人机器人关键点快速检测方法。基于人体骨骼结构,设计适用于类人机器人的简化系统结构,降低模型复杂度;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结构... 针对现有的关键点检测方法并不能完全适用于类人机器人系统,且检测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OpenPose的类人机器人关键点快速检测方法。基于人体骨骼结构,设计适用于类人机器人的简化系统结构,降低模型复杂度;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结构,简化卷积核大小和卷积层数,提高检测速度;制作类人机器人数据集,并对数据集进行增强处理,使图片多样化,降低过拟合风险,提升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类人机器人关键点检测方法,检测速度是原有方法的3.77倍,精度提升了1.8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人机器人 关键点检测 卷积神经网络 OpenPose
原文传递
基于F-P标准具非线性波长校准的FBG传感系统解调方法
7
作者 陆行知 董明利 +1 位作者 张旭 何彦霖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6-32,共7页
针对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解调系统在变温环境下由于波长漂移引起的解调精度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法布里-珀罗(Fabry-Perot,F-P)标准具非线性波长漂移校准的FBG传感系统解调方法。研究建立了引入F-P标准具的FBG... 针对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解调系统在变温环境下由于波长漂移引起的解调精度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法布里-珀罗(Fabry-Perot,F-P)标准具非线性波长漂移校准的FBG传感系统解调方法。研究建立了引入F-P标准具的FBG解调系统,设计了基于F-P标准具非线性误差补偿的波长校准流程,搭建了FBG解调系统在航空航天实际应用环境中的模拟实验系统,并在恒温及变温环境下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方法在恒温及变温环境下的传感系统解调稳定性在±0.6 pm及±1.1 pm以内,且在变温环境下传感系统解调的波长漂移量从20.3 pm减小到0.7 pm。验证了解调方法的精度和稳定性,为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结构健康监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BG解调 F-P标准具 非线性误差补偿 波长校准
原文传递
血管介入手术导丝末端检测方法研究
8
作者 董兆苒 董明利 +1 位作者 何彦霖 历文宇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1-229,共9页
介入手术导丝的末端检测是保证手术精准控制和安全性的关键,本文针对术中导丝末端检测的临床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4Tiny网络的导丝末端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YOLOv4Tiny网络架构,通过优化特征提取网络中的残差结构,增加注意力机制... 介入手术导丝的末端检测是保证手术精准控制和安全性的关键,本文针对术中导丝末端检测的临床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4Tiny网络的导丝末端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YOLOv4Tiny网络架构,通过优化特征提取网络中的残差结构,增加注意力机制和混合膨胀卷积网络,实现算法对小目标特征提取能力和检测精度的提升、感受野的扩大,且在保证图像的分辨率的同时不增加计算量。为了验证本文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对算法在构建数据集和实际手术数据集中分别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改进算法在构建数据集中的平均精度可达97.6%,导丝末端的检测误差不足5%,在实际手术数据集中的平均精度为92.8%。本文改进算法为介入手术导丝的末端检测提供了有效方法,在生物医学机器人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手术导丝 图像目标检测 网络优化 特征提取
原文传递
基于TimeGAN-LSTM的无人机GPS欺骗干扰检测模型
9
作者 王路阳 孙一宸 +2 位作者 于明鑫 李天放 董明利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2-135,共14页
针对无人机易受GPS欺骗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时记忆法(LSTM)的无人机全球定位系统(GPS)欺骗干扰检测模型。为了提高模型训练精度,首先利用时序生成对抗网络(TimeGAN)对训练数据集进行了数据增强工作,弥补了训练数据量的不足,还... 针对无人机易受GPS欺骗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时记忆法(LSTM)的无人机全球定位系统(GPS)欺骗干扰检测模型。为了提高模型训练精度,首先利用时序生成对抗网络(TimeGAN)对训练数据集进行了数据增强工作,弥补了训练数据量的不足,还对比了增强数据集与原始数据集的性能差距。然后搭建了LSTM模型,在仿真实验下TimeGAN+LSTM模型获得的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1值分别为98.08%、98.55%、98.07%和98.31%。最后与传统机器学习模型进行比较,对比结果证明,提出的欺骗干扰检测模型拥有更好的性能指标。该模型可实现对无人机GPS欺骗干扰信号的有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GPS欺骗干扰检测 深度学习 TimeGAN LSTM
原文传递
基于RANSAC算法的立体视觉图像匹配方法 被引量:10
10
作者 董明利 王振华 +2 位作者 祝连庆 孙雨南 吕乃光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2-457,共6页
针对大尺寸立体视觉测量中存在较大视差和透镜畸变等因素导致极线约束匹配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将图像校正与随机采样算法相结合的立体视觉图像匹配方法.对立体图像对进行线性校正,建立初始匹配点集;采用随机采样算法估计图像对之间的基本... 针对大尺寸立体视觉测量中存在较大视差和透镜畸变等因素导致极线约束匹配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将图像校正与随机采样算法相结合的立体视觉图像匹配方法.对立体图像对进行线性校正,建立初始匹配点集;采用随机采样算法估计图像对之间的基本矩阵,恢复原始图像对之间的对极几何约束关系,剔除初始匹配点集中未匹配和误匹配的特征点,从而获得精确的匹配点集.该方法已应用于合成孔径雷达(SAR)大型可展开微波天线网面的实际测量,匹配率高于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视觉 图像匹配 图像校正 随机采样算法 对极几何
下载PDF
基于核熵成分分析的流式数据自动分群方法 被引量:12
11
作者 董明利 马闪闪 +1 位作者 张帆 潘志康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6-211,共6页
针对多参数流式细胞数据传统人工分群过程复杂、自动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核熵成分分析(KECA)的自动分群方法。选取对瑞利(Renyi)熵具有最大贡献的特征向量作为投影方向,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设计了一种基于余弦相似度和K-me... 针对多参数流式细胞数据传统人工分群过程复杂、自动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核熵成分分析(KECA)的自动分群方法。选取对瑞利(Renyi)熵具有最大贡献的特征向量作为投影方向,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设计了一种基于余弦相似度和K-means算法的分类器,并采用一种基于向量夹角的最佳聚类数确定方法,最终获得细胞的分类标签。对实验获得的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分析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细胞的快速、自动分群,整体分群准确率能够达到97%以上,操作简单便捷,提高了细胞分析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自动分群 核熵成分分析 K-MEANS算法 余弦相似度
下载PDF
随对焦状态与物距变化的畸变模型及标定方法 被引量:8
12
作者 董明利 庄炜 +2 位作者 孙鹏 王君 燕必希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653-2659,共7页
为提高大尺寸数字摄影测量的测量精度,需要对目标点图像坐标进行精确的畸变修正,这依赖于精确的畸变修正模型及可靠的标定方法。通过建立随对焦状态和测量点物距变化的相机畸变模型,实现了任意对焦状态和物距下目标像点畸变量的计算。... 为提高大尺寸数字摄影测量的测量精度,需要对目标点图像坐标进行精确的畸变修正,这依赖于精确的畸变修正模型及可靠的标定方法。通过建立随对焦状态和测量点物距变化的相机畸变模型,实现了任意对焦状态和物距下目标像点畸变量的计算。利用回光反射线建立了用于相机标定的共面垂线阵列测试场,并设计了借助高精度摄影测量系统和后方交会进行标定相机站位调整的方法。利用直线的透视成像依然为直线的原理设计优化目标,精确求解不同对焦状态和站位的相机畸变系数。为了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和标定结果的准确性,设计了比较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给出的畸变量计算值与观测值间的相对误差不大于0.6%,而传统单一物距畸变模型的计算值同观测值间相对误差最大可达5%。数据说明,该畸变模型和相应标定方法能计算更为精确的畸变量,相对传统畸变模型能够进一步减少系统误差并提高摄影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寸摄影测量 畸变模型 相机标定 测量精度 垂线法
下载PDF
基于光学傅里叶变换的周期性微结构缺陷检测 被引量:11
13
作者 董明利 李波 +1 位作者 张帆 孙鹏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727-1737,共11页
为了实现大视场周期性微结构缺陷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学傅里叶变换(FT)的大视场周期性微结构缺陷检测方法,并搭建相关实验系统进行实验验证。首先,对周期性微结构的像进行二维快速傅里叶变换,获取周期性微结构的空间频谱;然后,选取一... 为了实现大视场周期性微结构缺陷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学傅里叶变换(FT)的大视场周期性微结构缺陷检测方法,并搭建相关实验系统进行实验验证。首先,对周期性微结构的像进行二维快速傅里叶变换,获取周期性微结构的空间频谱;然后,选取一级衍射斑点中的一个斑点做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周期性微结构的幅值分布图;最后,根据幅值分布图中的幅值突变位置确定缺陷的位置以及根据幅值突变的剧烈程度来定性地判断缺陷处的点偏离原来位置的位移。实验结果表明:该套系统的测量视场能达到1.5mm×1.5mm,测量分辨率能达到0.5μm以上,在保证分辨率达到要求的前提下,大大地提高了检测视场,能够快速、高效、便捷地在大视场下对周期性微结构进行缺陷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 大视场 周期性微结构 缺陷检测
下载PDF
多层结构复合材料的超声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8
14
作者 董明利 祝连庆 +1 位作者 穆婕 汤爱芳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179-181,共3页
分析了超声波在多层结构复合材料中的传播特性,设计了测量多层复合材料厚度及各种缺陷的超声检测系统超声发射系统。该系统由超声波发射系统、接收系统及计算机控制处理系统组成。针对多层结构复合材料层厚及内部缺陷分别进行了计算机... 分析了超声波在多层结构复合材料中的传播特性,设计了测量多层复合材料厚度及各种缺陷的超声检测系统超声发射系统。该系统由超声波发射系统、接收系统及计算机控制处理系统组成。针对多层结构复合材料层厚及内部缺陷分别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和实测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超声检测 计算机仿真
下载PDF
精密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及实践方法改革初探
15
作者 端木正 贾玉娥 +2 位作者 郭阳宽 燕必希 董明利 《中国科技纵横》 2023年第12期108-110,共3页
运用“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提出测控专业《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与实践相结合改革教学的思路和方法。坚持以德树人,并紧密结合教学大纲以及课程建设特色,整体设计课程理论及实践方案,将实践融合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达到提升学生... 运用“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提出测控专业《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与实践相结合改革教学的思路和方法。坚持以德树人,并紧密结合教学大纲以及课程建设特色,整体设计课程理论及实践方案,将实践融合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并增强其实践能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机械设计 课程实践 线上线下教学 工匠精神
下载PDF
大尺寸动态视觉测量系统的并行加速 被引量:3
16
作者 董明利 许晓臣 +2 位作者 王君 孙鹏 燕必希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909-2918,共10页
由于现有以大数据量和计算量为基础的大尺寸动态视觉测量系统处理速度较慢,本文建立了一个高速大尺寸动态视觉测量系统,并对该系统涉及的特征点中心定位、编码点识别、相机定向等算法进行了并行化研究。首先,分析了在不同测量条件下各... 由于现有以大数据量和计算量为基础的大尺寸动态视觉测量系统处理速度较慢,本文建立了一个高速大尺寸动态视觉测量系统,并对该系统涉及的特征点中心定位、编码点识别、相机定向等算法进行了并行化研究。首先,分析了在不同测量条件下各个主要算法的时间消耗情况及每个主要算法的并行性;然后,对常规的特征点中心定位和编码点识别算法做了介绍,分别提出了特征点中心并行快速定位和编码点并行快速识别算法,并详细说明了这两种并行快速算法的实现原理。最后,针对大量原子操作的问题,提出了线程束集体原子操作的优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损失定位精度和识别率的前提下,图像中包含300个点时的并行方案比串行方案的时间开销减少了42%,当点数达到20 000时,时间开销减少91%以上。实验显示提出的并行设计方案有效地提高了处理速度,解决了大尺寸动态视觉测量系统实时性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视觉测量 并行计算 编码点识别 特征点定位 大尺寸测量
下载PDF
利用编码和极线约束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工业摄影测量中的点匹配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明利 齐晓娟 +3 位作者 吕乃光 王永强 潘志康 祝连庆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3-75,共3页
提出一种利用编码和极线约束相结合实现点匹配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圆环式编码点作为识别码标识区域。此类编码点具有旋转、缩放、变形的无关性,测量点是与编码点中心圆斑大小一样的圆斑。针对大尺寸测量对象中点的匹配问题,本文提出了分... 提出一种利用编码和极线约束相结合实现点匹配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圆环式编码点作为识别码标识区域。此类编码点具有旋转、缩放、变形的无关性,测量点是与编码点中心圆斑大小一样的圆斑。针对大尺寸测量对象中点的匹配问题,本文提出了分区的思想。首先进行区域匹配,即粗匹配;然后利用极线约束匹配小区域测量点,即细匹配,这样就完成了整个匹配。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数据处理时间,提高匹配率和自动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点 极线约束 图像匹配 摄影测量
下载PDF
基于虚拟靶标的摄像机标定 被引量:2
18
作者 董明利 刘镖峰 吕乃光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1-15,共5页
针对视觉测量中的摄像机标定问题,提出利用高精度三坐标测量机构建虚拟立体靶标的方法进行摄像机标定,并将Zernike矩亚像素边缘提取方法与改进后的最小二乘拟合算法相结合完成靶点中心定位。实验表明,该方法提高了靶点中心定位速度以及... 针对视觉测量中的摄像机标定问题,提出利用高精度三坐标测量机构建虚拟立体靶标的方法进行摄像机标定,并将Zernike矩亚像素边缘提取方法与改进后的最小二乘拟合算法相结合完成靶点中心定位。实验表明,该方法提高了靶点中心定位速度以及定位精度,所提出的靶点中心定位方法的定位精度可达到亚像素级,标定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靶标 摄像机标定 ZERNIKE矩 中心定位
下载PDF
电子注分析系统中三坐标精密工作台的设计与控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明利 张今朝 祝连庆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0-42,共3页
提出一种利用收集极在三维空间内通过束流采样进行电子注分析的测量方法,介绍了电子注分析系统中三坐标精密移动工作台的设计与控制。该方法可对电子注发射系统的结构参数、工作性能进行全面测量和分析,为超高频大功率电子器件的研制... 提出一种利用收集极在三维空间内通过束流采样进行电子注分析的测量方法,介绍了电子注分析系统中三坐标精密移动工作台的设计与控制。该方法可对电子注发射系统的结构参数、工作性能进行全面测量和分析,为超高频大功率电子器件的研制提供实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注分析系统 三坐标工作台 测量 控制 设计
下载PDF
磨加工精度控制及零位测量系统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明利 祝连庆 石朝林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0-32,共3页
提出一种利用微机建模预报提高轴承套圈内圆磨削加工精度的方法。介绍了磨加工精度控制及零位测量系统的组成及工作过程,该系统将加工中测量与加工后测量有机结合,可有效控制轴承套圈内径尺寸的分散度,显著提高加工精度。
关键词 磨削 零位测量 精度控制 轴承 加工精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