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荔枝蒂蛀虫海藻糖酶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
作者 姚琼 梁展图 +3 位作者 段双刚 董易之 徐淑 李文景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13-21,共9页
【目的】海藻糖酶(Trehalase,Tre)是昆虫体内海藻糖代谢的关键酶,通过专一性地将海藻糖分解为葡萄糖,在昆虫能量代谢和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旨在克隆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可溶型海藻糖酶基因(CsTre1)和膜... 【目的】海藻糖酶(Trehalase,Tre)是昆虫体内海藻糖代谢的关键酶,通过专一性地将海藻糖分解为葡萄糖,在昆虫能量代谢和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旨在克隆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可溶型海藻糖酶基因(CsTre1)和膜结合型海藻糖酶基因(CsTre2),探讨其在荔枝蒂蛀虫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解析这2个基因及其酶蛋白的分子特征。【方法】利用荔枝蒂蛀虫转录组数据和RACE技术,克隆CsTre1和CsTre2的全长cDNA序列,并应用ORF Finder、ProtParam、SignalP 4.1、ProtScale、NetPhos2.0 Server和IQ-TREE等软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分析CsTre1和CsTre2在荔枝蒂蛀虫不同发育阶段及成虫不同组织的mRNA表达模式。【结果】CsTre1的开放阅读框(ORF)长1701 bp,编码566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64.53 kD。CsTre2的ORF长1821 bp,编码606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69.08 kD。信号肽预测分析表明,CsTre1和CsTre2前端均有1个信号肽,其位置分别为1-16和1-17。蛋白二级结构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均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CsTre1有24个Ser、15个Tyr、10个Thr可能成为蛋白激酶的结合位点,而CsTre2有27个Ser、10个Tyr、13个Thr可能成为蛋白激酶的结合位点。RT-qPCR结果显示,CsTre在荔枝蒂蛀虫的蛹和成虫期均有表达。在成虫期中,CsTre1的表达水平远高于CsTre2,且CsTre1在雄成虫第2 d和第5 d的表达水平陡然下降,在雌成虫中则保持稳定高表达。【结论】该研究成功克隆了荔枝蒂蛀虫的2个海藻糖酶基因,其分子特征及表达模式结果表明,CsTre1可能是荔枝蒂蛀虫主要调控海藻糖代谢的基因。研究结果可为阐明海藻糖酶基因的功能提供重要线索,为开展害虫防治策略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糖酶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荔枝蒂蛀虫 表达模式
下载PDF
中山市菜田三叶斑潜蝇发生情况及防治药剂比较
2
作者 柳浩 董易之 +1 位作者 李宁东 郑思聪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8期63-64,77,共3页
为制定有效的三叶斑潜蝇防治方案,对中山市三叶斑潜蝇寄主植物和种群动态进行调查,并测定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和1.8%阿维菌素乳油对三叶斑潜蝇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三叶斑潜蝇在伞形花科的西芹和香芹,豆科的豇豆,菊科的茼蒿和生菜上发... 为制定有效的三叶斑潜蝇防治方案,对中山市三叶斑潜蝇寄主植物和种群动态进行调查,并测定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和1.8%阿维菌素乳油对三叶斑潜蝇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三叶斑潜蝇在伞形花科的西芹和香芹,豆科的豇豆,菊科的茼蒿和生菜上发生危害严重,在菊科的油麦菜,豆科的四季豆,葫芦科的冬瓜、丝瓜和黄瓜,茄科的番茄上发生危害中等,在豆科的雪豆和茄科的茄子上发生危害轻,在豆科的荷兰豆上未发生。三叶斑潜蝇种群数量在4月中旬、6月下旬、9月中旬和10月中下旬有多个发生高峰,且后两个发生高峰的种群数量较前两个高峰少。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和1.8%阿维菌素乳油对三叶斑潜蝇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对三叶斑潜蝇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3、7、10 d对三叶斑潜蝇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9.79%、80.16%和82.38%;其次是1.8%阿维菌素乳油500倍液,药后3、7、10 d对三叶斑潜蝇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9.23%、68.94%和72.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斑潜蝇 寄主植物 种群动态 防治药剂 防治效果 菜田 广东中山
下载PDF
植保无人机喷施纳米农药制剂对水稻害虫的防效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叶树才 董易之 柳浩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67-68,71,共3页
为推广应用纳米农药制剂防治水稻害虫,开展了植保无人机喷施纳米农药制剂和常规药剂对水稻钻蛀性螟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喷施纳米农药制剂对水稻钻蛀性螟虫的防效为66.40%~68.48%,喷施常规药... 为推广应用纳米农药制剂防治水稻害虫,开展了植保无人机喷施纳米农药制剂和常规药剂对水稻钻蛀性螟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喷施纳米农药制剂对水稻钻蛀性螟虫的防效为66.40%~68.48%,喷施常规药剂对水稻钻蛀性螟虫的防效为55.93%~58.51%;植保无人机喷施纳米农药制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为67.09%~70.89%,喷施常规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为55.99%~62.65%;植保无人机喷施纳米农药制剂对稻飞虱的防效为75.07%~94.48%,喷施常规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效为66.11%~91.81%。植保无人机喷施纳米农药制剂对水稻钻蛀性螟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防治效果比常规药剂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钻蛀性螟虫 稻飞虱 稻纵卷叶螟 植保无人机 纳米农药 防效
下载PDF
氯虫苯甲酰胺防治荔枝蒂蛀虫应用潜力分析
4
作者 池艳艳 陈炳旭 +3 位作者 全林发 董易之 徐淑 姚琼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6期144-149,共6页
为系统评价氯虫苯甲酰胺防治荔枝蒂蛀虫的应用潜力,采用浸卵法和药膜法测定氯虫苯甲酰胺对蒂蛀虫卵和成虫的生物活性,研究其对蒂蛀虫成虫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并开展田间防效试验。室内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蒂蛀虫2日龄卵的LC_(50)为1... 为系统评价氯虫苯甲酰胺防治荔枝蒂蛀虫的应用潜力,采用浸卵法和药膜法测定氯虫苯甲酰胺对蒂蛀虫卵和成虫的生物活性,研究其对蒂蛀虫成虫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并开展田间防效试验。室内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蒂蛀虫2日龄卵的LC_(50)为10.650 mg/L,杀卵活性显著高于高效氯氟氰菊酯,但低于除虫脲;对成虫24 h的LC_(50)为145.856 mg/L,与高效氯氟氰菊酯相当。氯虫苯甲酰胺LC_(10)和LC_(30)剂量对荔枝蒂蛀虫雄蛾寿命和子一代卵孵化率影响较小,但可有效降低雌蛾寿命和产卵量。在蒂蛀虫处于成虫产卵盛期至卵孵化期时施药1次,药后14 d调查发现,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0、3000倍液处理区防效达95.29%,4500倍液处理区的防效为84.71%,这3个处理区的防效均显著高于200 g/L除虫脲悬浮剂1000倍液和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500倍液的防效。氯虫苯甲酰胺是一种对防治荔枝蒂蛀虫有较大应用价值的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虫苯甲酰胺 荔枝蒂蛀虫 生物活性 亚致死效应 田间防效
原文传递
荔枝蒂蛀虫在荔枝果实上的产卵部位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5
作者 董易之 全林发 +3 位作者 徐淑 李文景 姚琼 陈炳旭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7-355,共9页
【目的】揭示荔枝蒂蛀虫在荔枝果实上的产卵部位选择以及影响其选择的因素,为荔枝蒂蛀虫产卵行为调控及防控技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室内测定和田间调查,比较荔枝果实表面各个区域的荔枝蒂蛀虫落卵量;通过产卵选择试验,探究... 【目的】揭示荔枝蒂蛀虫在荔枝果实上的产卵部位选择以及影响其选择的因素,为荔枝蒂蛀虫产卵行为调控及防控技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室内测定和田间调查,比较荔枝果实表面各个区域的荔枝蒂蛀虫落卵量;通过产卵选择试验,探究荔枝果表不同区域的产卵引诱作用,以及形状和气味等因素对荔枝蒂蛀虫在荔枝果实上产卵部位选择的影响。【结果】在荔枝果实上,荔枝蒂蛀虫偏好在果蒂附近区域产卵,该区域的落卵量占整个果实落卵量的65.87%~90.29%。荔枝果表不同区域的气味均可引诱荔枝蒂蛀虫产卵,其中果蒂至果肩区域气味的产卵引诱作用最强。形状和表面纹理结构对荔枝蒂蛀虫的产卵部位选择无明显影响,在荔枝果蒂和果顶的形状和表面纹理结构趋于一致的条件下,荔枝蒂蛀虫仍偏好在果蒂附近区域产卵,该区域的落卵量占比达72.28%~75.23%。产卵引诱物气味浓度对荔枝蒂蛀虫产卵选择有明显影响,成虫趋向在气味浓度较高的部位产卵。在不同的产卵介质上,产卵引诱物气味浓度越高,荔枝蒂蛀虫落卵量越多;而在同一产卵介质的不同位置上,成虫则偏好在产卵引诱物气味较浓的位置产卵。果蒂和果顶的气味也表现出相同的情况,在果顶气味浓度不变的条件下,荔枝蒂蛀虫对果蒂的产卵选择性随着果蒂气味浓度减小而减弱;当果蒂的气味浓度减小至一定水平时,荔枝蒂蛀虫偏好在果蒂产卵的习性会发生改变,而多选择在果顶产卵。【结论】在荔枝果实上,荔枝蒂蛀虫偏好在果蒂附近区域产卵。该虫对产卵引诱物气味浓度有产卵选择性,偏好在气味较浓的位置产卵。推测果蒂附近区域气味较浓是荔枝蒂蛀虫趋向在果蒂产卵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蒂蛀虫 荔枝果实 产卵部位选择 气味
下载PDF
温度对粗胫翠尺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6
作者 徐淑 曾东强 +3 位作者 全林发 姚琼 陈炳旭 董易之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241-2251,共11页
【目的】明确温度对粗胫翠尺蛾各虫态存活率、发育历期以及繁殖力的影响,为准确预测粗胫翠尺蛾发生期及提高田间防控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室内人工恒温饲养的方法,以荔枝嫩梢为寄主,利用年龄-阶段两性生命表,测定20、23、26... 【目的】明确温度对粗胫翠尺蛾各虫态存活率、发育历期以及繁殖力的影响,为准确预测粗胫翠尺蛾发生期及提高田间防控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室内人工恒温饲养的方法,以荔枝嫩梢为寄主,利用年龄-阶段两性生命表,测定20、23、26、29、32℃5个温度下粗胫翠尺蛾各虫态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虫寿命及繁殖力,对其发育速率与温度的相关性进行回归分析,计算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20~32℃范围内,粗胫翠尺蛾能正常发育,发育历期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各虫态的存活率明显受到温度的影响,32℃下各虫态的存活率均明显低于其他温度,其中1龄幼虫受影响较大,存活率低于80%。雌雄成虫的寿命在32℃下最短,单雌产卵量也最少,仅为(125.20±29.38)粒。20~32℃条件下,内禀增长率r值分别为0.08±0.01、0.08±0.01、0.11±0.01、0.12±0.01和0.10±0.01,净繁殖率R0分别为139.63±7.69、142.09±10.38、176.92±8.52、107.01±9.11和45.57±5.21。各虫态发育速率与温度符合二次回归模型,利用直线回归法计算得到粗胫翠尺蛾卵、幼虫、蛹及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3.84、7.11、8.25、7.68℃,有效积温分别为64.30、311.56、135.67、531.99℃·d。【结论】温度对粗胫翠尺蛾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具有明显的影响,23~29℃是粗胫翠尺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最适温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粗胫翠尺蛾 年龄-阶段两性生命表 温度 生长发育 繁殖力
下载PDF
我国荔枝用杀虫剂登记产品现状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池艳艳 董易之 +1 位作者 姚琼 陈炳旭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23年第11期11-15,共5页
本文从品种结构、农药剂型、药剂毒性、防治对象等方面梳理了我国荔枝用杀虫剂登记情况,发现我国荔枝用杀虫剂存在有效成分单一、产品同质化严重、中等毒产品较多、环保剂型较少、登记对象有限等问题。据此,提出了调整杀虫产品登记结构... 本文从品种结构、农药剂型、药剂毒性、防治对象等方面梳理了我国荔枝用杀虫剂登记情况,发现我国荔枝用杀虫剂存在有效成分单一、产品同质化严重、中等毒产品较多、环保剂型较少、登记对象有限等问题。据此,提出了调整杀虫产品登记结构、开展农药登记再评价、推进农药剂型优化、扩增农药登记对象等参考建议,以期为我国荔枝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登记杀虫剂 现状 问题 建议
下载PDF
荔枝蒂蛀虫交配对卵巢发育及繁殖力的影响
8
作者 李文景 董易之 +3 位作者 姚琼 全林发 池艳艳 陈炳旭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25-933,共9页
【目的】观察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卵巢的发育进度,制定该虫卵巢发育级别的划分标准,明确交配对其卵巢发育进度和繁殖力的影响。【方法】初羽化荔枝蒂蛀虫雌雄成虫按1∶1配对饲养后,逐日解剖雌虫卵巢,根据交配囊特征判断雌... 【目的】观察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卵巢的发育进度,制定该虫卵巢发育级别的划分标准,明确交配对其卵巢发育进度和繁殖力的影响。【方法】初羽化荔枝蒂蛀虫雌雄成虫按1∶1配对饲养后,逐日解剖雌虫卵巢,根据交配囊特征判断雌虫是否交配,记录正常交配及未交配雌成虫的脂肪体特征、卵巢管长度、卵室总数以及成熟卵子数,依照这些指标对卵巢发育进度进行分级。将蒂蛀虫初羽化雌雄成虫1∶1配对饲养和雌成虫单独饲养分别作为交配和非交配组,统计其产卵前期、产卵期、单雌产卵量和雌成虫寿命。【结果】荔枝蒂蛀虫成虫卵巢发育进度可划分为5级,分别为卵黄沉积前期(Ⅰ级)、卵黄沉积期(Ⅱ级)、成熟待产期(Ⅲ级)、产卵盛期(Ⅳ级)和产卵末期(Ⅴ级)。仅有交配后雌虫卵巢可正常发育,未交配的雌成虫卵巢仅能发育至卵黄沉积期(Ⅱ级)。交配组雌成虫产卵前期3.82 d,产卵期11.23 d,单雌产卵量176.42粒,雌成虫寿命16.35 d;未交配组雌成虫终生不能产卵,雌成虫寿命20.48 d。【结论】荔枝蒂蛀虫成虫卵巢的发育进度可划分为5级,但交配是雌成虫完成卵巢发育的必备条件,未交配的雌成虫卵巢发育至Ⅱ级后终止发育;交配后雌成虫繁殖力显著高于未交配雌虫,未交配雌成虫终生不能产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蒂蛀虫 交配 卵巢 发育进度 繁殖力
下载PDF
一种荔枝新害虫——荔枝遮颜蛾,中国遮颜蛾科新纪录种(鳞翅目:麦蛾总科)
9
作者 李文景 董易之 +2 位作者 姚琼 徐赛 陈炳旭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72-1777,共6页
本研究发现一种危害荔枝树皮及韧皮部的新害虫——荔枝遮颜蛾Lateantenna inana,是中国遮颜蛾科的新纪录种。本文详细描述了荔枝遮颜蛾形态特征和危害特征,介绍了其分布情况、寄主以及发生规律。同时,扩增了该虫的COI条形码序列,并基于... 本研究发现一种危害荔枝树皮及韧皮部的新害虫——荔枝遮颜蛾Lateantenna inana,是中国遮颜蛾科的新纪录种。本文详细描述了荔枝遮颜蛾形态特征和危害特征,介绍了其分布情况、寄主以及发生规律。同时,扩增了该虫的COI条形码序列,并基于该序列构建了荔枝遮颜蛾及其近源种共9种20个样本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荔枝遮颜蛾种内最大遗传距离为0.012,分化程度不明显,但中国与日本的种群有更近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荔枝遮颜蛾 新害虫 新纪录种 中国
下载PDF
鳞翅目昆虫生物钟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10
作者 全林发 姚琼 +3 位作者 董易之 徐淑 池艳艳 陈炳旭 《农学学报》 2023年第9期38-45,共8页
经过长期的自然演化,昆虫生命活动和行为中有着明显的昼夜和季节的节律性周期变化——生物钟(circadian clock)。鳞翅目昆虫是当前物种最丰富的昆虫群体,包括蝴蝶和飞蛾约16万种,其中近70%的重要农林害虫属于鳞翅目。而鳞翅目昆虫生物... 经过长期的自然演化,昆虫生命活动和行为中有着明显的昼夜和季节的节律性周期变化——生物钟(circadian clock)。鳞翅目昆虫是当前物种最丰富的昆虫群体,包括蝴蝶和飞蛾约16万种,其中近70%的重要农林害虫属于鳞翅目。而鳞翅目昆虫生物钟的研究进展对于深入剖析鳞翅目昆虫丰富多变的生理行为调控机制,有效开展鳞翅目经济昆虫的生产及农林害虫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昼夜节律生物钟对鳞翅目昆虫孵化与取食、生长与变态、生殖与滞育、求偶与迁飞等生理行为的影响,重点概述了鳞翅目昆虫生物钟分子调控机制、生物钟与内分泌激素协同调控机制等重要研究进展,并基于生物钟原理探讨了鳞翅目昆虫与植物协同进化关系及重要生态意义,展望了将生物钟理论应用于农业害虫防治和经济昆虫饲养改良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 生物钟 信号转导 生理行为 代谢 调控机制
下载PDF
荔枝蒂蛀虫幼虫龄数及各发育阶段在不同温度下的发育历期 被引量:18
11
作者 董易之 徐淑 +2 位作者 陈炳旭 姚琼 陈耿民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08-1115,共8页
【目的】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是荔枝龙眼上的主要害虫,以幼虫蛀果为害。本研究旨在明确荔枝蒂蛀虫幼虫龄数及不同温度下各虫态和各龄幼虫的发育历期,为该虫发生规律、预测预报和防控技术研究提供基础生物学数据。... 【目的】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是荔枝龙眼上的主要害虫,以幼虫蛀果为害。本研究旨在明确荔枝蒂蛀虫幼虫龄数及不同温度下各虫态和各龄幼虫的发育历期,为该虫发生规律、预测预报和防控技术研究提供基础生物学数据。【方法】定期收集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荔枝蒂蛀虫幼虫,测量幼虫头壳宽度,对其进行频次分析,Crosby指数验证和曲线回归分析,以确定幼虫龄数。通过室内群体饲养的方法,测定了17~38℃区间8个温度梯度下荔枝蒂蛀虫各虫态和各龄幼虫的发育历期,并采用线性日度模型对其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根据荔枝蒂蛀虫幼虫头壳宽度频次分布图,其头壳宽度的频次分布可明显分为5个区域,说明其幼虫分5个龄期,符合Dyar定律。1-5龄幼虫的头壳宽度分别为:0.092~0.120,0.140~0.206,0.217~0.319,0.356~0.523和0.582~0.728 mm。温度对荔枝蒂蛀虫卵、各龄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有明显影响,其发育历期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其发育速率均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并符合线性回归模型。在20~32℃,荔枝蒂蛀虫可完成世代发育;在17℃时,该虫只能发育至3龄幼虫;在35℃时,蛹多不能羽化;在38℃时,卵多不能孵化。在20~32℃,其世代历期为41.16~19.34 d,蛹期为12.74~5.38 d,而产卵前期为4.75~4.22 d,温度对产卵前期无明显影响。在20~35℃,荔枝蒂蛀虫幼虫可正常发育,其1龄幼虫龄期为4.50~1.17 d,2龄幼虫期为2.09~1.40 d,3龄幼虫期为2.84~1.00 d,4龄幼虫期为3.41~1.18 d,5龄幼虫期为3.00~1.37 d,预蛹期为2.41~0.69 d。在17~35℃,荔枝蒂蛀虫卵可正常孵化,其卵期为7.73~2.09 d。【结论】荔枝蒂蛀虫幼虫分5个龄期,不同于前人所报道的4个龄期。在20~32℃温度范围内,卵、各龄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均随温度升高而缩短。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荔枝蒂蛀虫预测预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蒂蛀虫 幼虫 龄数 温度 发育历期
原文传递
荔枝蒂蛀虫的产卵选择性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董易之 姚琼 +2 位作者 陈炳旭 徐淑 徐海明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4-211,共8页
【目的】荔枝蒂蛀虫是荔枝、龙眼上的主要害虫,深入认识其产卵选择机制,对于该虫的有效控制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产卵选择试验,测定荔枝蒂蛀虫对荔枝果实、产卵介质表面纹理结构、颜色、形状和大小以及荔枝嫩叶和老叶等的产卵选择... 【目的】荔枝蒂蛀虫是荔枝、龙眼上的主要害虫,深入认识其产卵选择机制,对于该虫的有效控制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产卵选择试验,测定荔枝蒂蛀虫对荔枝果实、产卵介质表面纹理结构、颜色、形状和大小以及荔枝嫩叶和老叶等的产卵选择。【结果】荔枝果实可吸引荔枝蒂蛀虫产卵,即使在无法接触果实的情况下,成虫也可在产卵介质上产卵,其落卵量与直接产于果实上的落卵量无显著差异。但将荔枝果实密封包裹或烘制成果干后,则未观察到成虫在上面产卵。可见,荔枝果实吸引荔枝蒂蛀虫产卵的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其气味中。荔枝蒂蛀虫对产卵介质的表面纹理结构有选择性,成虫在200~400目(0.038~0.075 mm)筛网表面产卵较多,在复印纸、80目(0.18 mm)和100目(0.15mm)筛网表面产卵较少,该虫偏好在表面具有细小缝隙的产卵介质上产卵,表面过于光滑或缝隙过大均会减少其落卵量。但当荔枝果实被密封包裹后,即使表面纹理结构适合,成虫也不产卵。荔枝蒂蛀虫对产卵介质颜色、形状和大小均无显著的选择性。此外,荔枝蒂蛀虫可在装有荔枝嫩叶和老叶的产卵介质上产卵,其落卵量与装有荔枝果实的产卵介质上的落卵量无显著差异,说明荔枝叶片和果实一样,均可吸引成虫产卵。【结论】荔枝果实、嫩叶和老叶均可吸引荔枝蒂蛀虫产卵,该虫对产卵介质表面纹理结构有选择性。荔枝叶片表面光滑,可能是荔枝蒂蛀虫在自然条件下较少选择在叶片上产卵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蒂蛀虫 产卵选择 荔枝 气味 表面纹理结构
下载PDF
荔枝大造桥虫幼虫龄数的划分 被引量:18
13
作者 董易之 陈炳旭 +1 位作者 徐淑 李鹏燕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2-556,共5页
近年来,大造桥虫Ascotis selenaria(Denis&Schiffermüller)在荔枝上发生严重危害。幼虫龄数的确定是开展害虫生物生态学研究和制定防治措施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对大造桥虫幼虫龄数的划分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田间取样和室内饲... 近年来,大造桥虫Ascotis selenaria(Denis&Schiffermüller)在荔枝上发生严重危害。幼虫龄数的确定是开展害虫生物生态学研究和制定防治措施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对大造桥虫幼虫龄数的划分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田间取样和室内饲养,采集大造桥虫各龄幼虫。测定其头壳宽度,并根据头壳宽度的频次分布推测大造桥虫幼虫分6龄。利用Crosby指数和指数曲线拟合进行验证,结果均表明该幼虫分6龄是合理的。1~6龄幼虫的头壳宽度分别为0.301、0.534、0.940、1.544、2.307、3.374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造桥虫 幼虫龄期 头壳宽度 Crosby指数 指数曲线拟合
下载PDF
马缨丹总岩茨烯对小菜蛾和斜纹夜蛾幼虫的拒食作用 被引量:25
14
作者 董易之 张茂新 凌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361-2364,共4页
从马缨丹叶片中提取总岩茨烯,测定总岩茨烯对小菜蛾2龄幼虫和斜纹夜蛾1、2龄幼虫的拒食作用.结果表明,在非选择性试验中,1.6mg.ml-1的总岩茨烯对小菜蛾2龄幼虫和斜纹夜蛾1龄幼虫有拒食作用,48h的拒食率分别为62.4%和31.1%;在选择性试验... 从马缨丹叶片中提取总岩茨烯,测定总岩茨烯对小菜蛾2龄幼虫和斜纹夜蛾1、2龄幼虫的拒食作用.结果表明,在非选择性试验中,1.6mg.ml-1的总岩茨烯对小菜蛾2龄幼虫和斜纹夜蛾1龄幼虫有拒食作用,48h的拒食率分别为62.4%和31.1%;在选择性试验中,0.4mg.ml-1的总岩茨烯即对小菜蛾2龄幼虫有拒食作用,0.4、0.8和1.6mg.ml-1浓度处理下的拒食率分别为52.7%、55.5%和78.9%;总岩茨烯只有在高浓度(1.6mg.ml-1)时,才对斜纹夜蛾1龄幼虫有拒食作用,拒食率仅为33.0%.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试验中,总岩茨烯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均无拒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缨丹 总岩茨烯 小菜蛾 斜纹夜蛾 拒食作用
下载PDF
间伐与密闭荔枝园主要害虫种类调查及防控 被引量:11
15
作者 董易之 徐海明 +1 位作者 徐淑 陈炳旭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1期75-80,共6页
系统调查了间伐与密闭荔枝园的主要害虫种类,并对各类害虫的为害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间伐园主要害虫有7目18科25种,而密闭园则有10目38科62种,均以鳞翅目害虫种类最多。间伐园主要害虫种类比密闭园少,而且其荔枝褶粉虱、拟小黄卷叶... 系统调查了间伐与密闭荔枝园的主要害虫种类,并对各类害虫的为害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间伐园主要害虫有7目18科25种,而密闭园则有10目38科62种,均以鳞翅目害虫种类最多。间伐园主要害虫种类比密闭园少,而且其荔枝褶粉虱、拟小黄卷叶蛾、黄三角黑卷叶蛾、荔枝叶瘿蚊、荔枝花果瘿蚊、荔枝瘿螨和荔枝叶螨等主要害虫的危害程度均比密闭园轻。此外,在间伐与密闭荔枝园实施同样的防控技术措施,间伐园夏梢期、冬梢期、花期和果期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均明显比密闭园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间伐园 密闭园 主要害虫 防控
下载PDF
抗、感虫板栗品种果、叶挥发物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董易之 陈炳旭 +2 位作者 徐淑 李鹏燕 张晓薇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52-1056,共5页
【目的】为了探明抗感蛀果害虫板栗品种挥发物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的差异,【方法】从抗感虫板栗品种果实和叶片中提取挥发物,并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分别从抗虫品种河源油栗和感虫品种‘农大1号’果、... 【目的】为了探明抗感蛀果害虫板栗品种挥发物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的差异,【方法】从抗感虫板栗品种果实和叶片中提取挥发物,并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分别从抗虫品种河源油栗和感虫品种‘农大1号’果、叶挥发物中分别检测到111、142、138和134种化学成分。其中,相对含量超过0.5%的成分分别有32、30、20和20种,分别占挥发物总量的83.03%、84.96%、81.73%和83.95%,主要由绿叶气味、芳香族、单萜、倍半萜和杂环类化合物组成。‘河源油栗’果实挥发物主要成分为(E)-2-己烯醛(10.59%)、正己醇(10.42%)、糠醇(8.07%)、苯乙醛(5.63%)和安息香醇(4.76%),叶片中为2-乙氧丙烷(19.73%)、(Z)-3-己烯-1-醇(14.4%)、正己醇(10.23%)、(E)-2-己烯-1-醇(6.83%)和β-桉叶醇(4.76%);‘农大1号’果实挥发物为2-乙氧丙烷(49.71%)、糠醛(4.11%)、(Z)-3-己烯-1-醇(3.89%)、β-桉叶醇(3.19%)和苯乙醛(2.44%),叶片中为(E)-2-己烯醛(20.18%)、正己醇(15.28%)、(E)-2-己烯-1-醇(12.01%)、2-乙氧丙烷(6.82%)和苯甲醇(6.16%)。其中,‘河源油栗’果实挥发物中的绿叶气味和杂环类化合物含量较‘农大1号’果实高,分别占挥发物总量的32.55%和13.79%,而两类成分在后者中仅占9.96%和5.23%。‘河源油栗’果实挥发物的3个特有成分(E)-2-己烯醛、1,2,3,4,4a,5,6,7-八氢-4a-甲基-2-奈酚和3-戊醇含量很高,分别占挥发物总量的10.59%、4.66%和3.53%。但‘河源油栗’果实挥发物不含2-乙氧丙烷、(Z)-3-己烯-1-醇和甲苯,而这3个成分在‘农大1号’果实中分别占49.72%、3.89%和2.32%。【结论】抗感虫板栗品种果、叶挥发物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抗虫 感虫 挥发物 GC-MS分析
下载PDF
2种生物农药对亚洲玉米螟的杀虫活性 被引量:14
17
作者 董易之 陆恒 +1 位作者 陈炳旭 郑锦荣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0-61,77,共3页
用Potter喷雾法测定了2种生物杀虫剂阿维菌素和B.t.对亚洲玉米螟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药后24、48、72h阿维菌素的LC50值分别为8.23、4.83、4.05mg/L,B.t.的LC50值分别为4.62×106、2.23×106、1.86×106IU/L。田间药效... 用Potter喷雾法测定了2种生物杀虫剂阿维菌素和B.t.对亚洲玉米螟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药后24、48、72h阿维菌素的LC50值分别为8.23、4.83、4.05mg/L,B.t.的LC50值分别为4.62×106、2.23×106、1.86×106IU/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阿维菌素和B.t.制剂对亚洲玉米螟具有良好控制作用,1.8%阿维菌素乳油(16.2ga.i./hm2)、8000IU/mgB.t.可湿性粉剂(1.44×1010IUa.i./hm2)和2000IU/mgB.t.颗粒剂(1.44×1010IUa.i./hm2)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3.24%、86.60%、84.32%,显著优于各药剂较低剂量处理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杀虫剂 亚洲玉米螟 毒力测定 防治效果
下载PDF
葫芦素B对甜菜夜蛾幼虫取食和成虫产卵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董易之 张茂新 凌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6-58,共3页
测定了葫芦素B对甜菜夜蛾1~3龄幼虫取食和成虫产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达到16 0 0 μg·mL-1时,葫芦素B对1龄幼虫有拒食作用,并降低其存活率,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为0 70 0 ;在相同质量浓度下,葫芦素B抑制成虫产卵,产卵... 测定了葫芦素B对甜菜夜蛾1~3龄幼虫取食和成虫产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达到16 0 0 μg·mL-1时,葫芦素B对1龄幼虫有拒食作用,并降低其存活率,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为0 70 0 ;在相同质量浓度下,葫芦素B抑制成虫产卵,产卵抑制率达5 5 5 % ,IIPC为0 4 4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素B 甜菜夜蛾 拒取作用 产卵忌避作用 蔬菜害虫
下载PDF
小蛀果斑螟幼虫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董易之 陈炳旭 +1 位作者 梁广文 陆恒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1-123,136,共4页
对7个板栗园小蛀果斑螟幼虫空间格局调查结果表明:小蛀果斑螟幼虫在板栗园中的分布是遵循负二项分布的聚集分布,其中Iwao的m*-m回归模型为m*=2.2825+1.0471m,Taylor幂模型为lg(v)=0.4467+1.1287lg(m)。对各聚集度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在... 对7个板栗园小蛀果斑螟幼虫空间格局调查结果表明:小蛀果斑螟幼虫在板栗园中的分布是遵循负二项分布的聚集分布,其中Iwao的m*-m回归模型为m*=2.2825+1.0471m,Taylor幂模型为lg(v)=0.4467+1.1287lg(m)。对各聚集度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在板栗园中的小蛀果斑螟幼虫彼此之间互相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群为聚集分布,且在任何密度下都是聚集的,聚集强度随着密度的升高而增大。导致小蛀果斑螟幼虫在板栗园中呈聚集分布的原因是由该虫本身的习性和环境共同造成的。小蛀果斑螟幼虫虫口密度调查的最适理论抽样数公式为n=t2/D2.(3.2825/m+0.04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小蛀果斑螟 幼虫 空间分布型 理论抽样
下载PDF
荔枝蝽发生期预测与化学防治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董易之 全林发 +3 位作者 李文景 姚琼 徐淑 陈炳旭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4-58,66,共6页
通过剖检荔枝蝽越冬雌虫卵巢发育等级,对该虫的产卵盛期进行预测;测定产卵盛期前7 d或产卵盛期当日施药防治荔枝蝽的田间防效,测定7种药剂对荔枝蝽成虫和9种药剂对荔枝蒂蛀虫成虫的致死作用以及其中3种药剂对两种害虫的田间防效。结果表... 通过剖检荔枝蝽越冬雌虫卵巢发育等级,对该虫的产卵盛期进行预测;测定产卵盛期前7 d或产卵盛期当日施药防治荔枝蝽的田间防效,测定7种药剂对荔枝蝽成虫和9种药剂对荔枝蒂蛀虫成虫的致死作用以及其中3种药剂对两种害虫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以荔枝蝽3级卵巢的发生情况,推算4级卵巢的发生时间,可准确预测雌虫的产卵盛期。在产卵盛期前7 d或产卵盛期当日喷施5 225 g/L氯氰·毒死蜱乳油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对荔枝蝽有较好防效,药后3 d的防效达71.3%~84.0%;但药后7~10 d,防效明显下降;产卵盛期当日施药的防效略高,防效下降的幅度也较小。此外,噻虫嗪、啶虫脒和呋虫胺等3种药剂对荔枝蝽和荔枝蒂蛀虫成虫均有明显的致死作用,田间防治效果也较好。这3种药剂对荔枝蝽的田间防效为80.5%~87.0%,对荔枝蒂蛀虫的田间防效为81.5%~88.9%。这3种药剂在荔枝果期施用可有效减少荔枝蝽发生,并兼治荔枝蒂蛀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蝽 预测预报 化学防治 兼治 荔枝蒂蛀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