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 |
李顺龙
高庆飞
董泽蛟
李忠龙
刘洋
|
《高等建筑教育》
|
2025 |
0 |
|
2
|
移动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三向应变动力响应模拟分析 |
董泽蛟
曹丽萍
谭忆秋
吴思刚
|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51
|
|
3
|
水-荷载耦合作用下沥青路面孔隙水压力研究 |
董泽蛟
谭忆秋
曹丽萍
钟阳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49
|
|
4
|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室内设计与性能评价研究 |
董泽蛟
谭忆秋
曹丽萍
|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66
|
|
5
|
级配及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分析 |
董泽蛟
肖桂清
龚湘兵
|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47
|
|
6
|
三向非均布移动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动力响应分析 |
董泽蛟
谭忆秋
欧进萍
|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43
|
|
7
|
重载沥青路面结构组合的抗车辙性能分析 |
董泽蛟
肖桂清
龚湘兵
王元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2
|
|
8
|
沥青路面三向应变响应现场实测研究 |
董泽蛟
柳浩
谭忆秋
陈凤晨
王宝新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5
|
|
9
|
温度场及非均布移动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分析 |
董泽蛟
潘小康
邵显智
周兴业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8
|
|
10
|
表面排水条件对饱水沥青路面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 |
董泽蛟
曹丽萍
谭忆秋
郑好
|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4
|
|
11
|
沥青路面长期性能监测站建设方法 |
白亚杰
樊拥民
赵楷文
马宪永
温佳宇
董泽蛟
|
《交通科技与经济》
|
2024 |
0 |
|
12
|
饱水沥青路面动力响应的空间分布分析 |
董泽蛟
曹丽萍
谭忆秋
|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3
|
|
13
|
饱和状态沥青路面动力响应的时程分析 |
董泽蛟
曹丽萍
谭忆秋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
2009 |
5
|
|
14
|
路用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标定方法对比分析 |
董泽蛟
温佳宇
李生龙
|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1
|
|
15
|
基于弹性原理的沥青混合料细观模型数值模拟 |
董泽蛟
龚湘兵
孙嵘蓉
李生龙
|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16
|
水-荷载耦合作用下沥青混合料性能变化分析 |
董泽蛟
谭忆秋
胡斌
田庚亮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CAS
|
2008 |
6
|
|
17
|
DC-Ⅰ型混合植物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评价及改善 |
董泽蛟
杨晨
栾海
肖桂清
|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18
|
智慧交通基础设施交叉方向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董泽蛟
高庆飞
单丽岩
谭忆秋
|
《高等建筑教育》
|
2023 |
1
|
|
19
|
生物基再生剂对老化沥青流变特性的恢复效果及再生机理 |
董泽蛟
周涛
李健强
|
《交通科技与经济》
|
2023 |
1
|
|
20
|
应用玻璃化转变温度评价SBS改性沥青低温性能 |
曹丽萍
谭忆秋
董泽蛟
孙立军
|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6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