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摄影系统应用及管理
1
作者 董雷钢 高剑波 刘杰 《医药论坛杂志》 2006年第2期12-13,共2页
目的 探讨数字化摄影系统的应用及管理。方法 对2004年10月~2005年2月使用DR系统影像质量及可靠性进行评测。结果 5128例投照中,优5024例(98%),良98例(1.91%),差6例(0.12%)。轻微故障5次,中度故障1次。结论 数字化摄影... 目的 探讨数字化摄影系统的应用及管理。方法 对2004年10月~2005年2月使用DR系统影像质量及可靠性进行评测。结果 5128例投照中,优5024例(98%),良98例(1.91%),差6例(0.12%)。轻微故障5次,中度故障1次。结论 数字化摄影系统成像质量好,提高了临床诊断的水平,辐射剂量少,工作效能好,但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高,对使用环境、操作程序要求严格。代表了放射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摄影DR 质量管理 系统维护
下载PDF
低剂量扫描迭代重建联合胆道重建技术在胆总管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佩 刘洋 +4 位作者 岳松伟 高剑波 董雷钢 赵曦瞳 常丽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13期2056-2062,共7页
目的:探讨iDose^4迭代算法低管电压对胆总管占位性病变图像质量和噪声的影响,并联合胆道重建技术提高胆总管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搜集临床或超声疑诊为胆总管占位的患者27例进行门静脉期后的第三期的低剂量扫描,并分别进行滤波反... 目的:探讨iDose^4迭代算法低管电压对胆总管占位性病变图像质量和噪声的影响,并联合胆道重建技术提高胆总管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搜集临床或超声疑诊为胆总管占位的患者27例进行门静脉期后的第三期的低剂量扫描,并分别进行滤波反投影技术(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和iDose^4重建,通过对重建后的图像进行胆道重建以明确病变,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低管电压扫描的剂量降低的幅度、两种重建方式的图像质量差异和诊断效能.结果:100 kV条件下iDose^4重建后的图像的诊断效能高于FBP重建后的图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iDose^4重建算法较常规剂量扫描降低辐射剂量约37.6%.iDose^4重建后的图像的肝脏、胆管、壶腹周围的噪声较常规FBP重建在层厚为1 mm和5 mm时分别降低了31.23%(1mm)和23.54%(5 mm)、32.12%(1 mm)和20.36%(5 mm)、34.95%(1 mm)和29.45%(5mm).以肝脏作为对比,CNR较FBP升高了31.67%(1 mm)和21.74%(5 mm);以壶腹部作为对比,iDose^4重建病变的CNR较FBP升高了45.10%(1 mm)和43.10%(5 mm).低剂量组的iDose^4重建后的图像评分均明显高于FBP重建,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的iDose^4重建后的图像的评分稍低于常规剂量FBP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相比常规剂量FBP重建,低剂量iDose^4迭代重建算法可明显降低辐射剂量;与低剂量FBP重建比较,低剂量iDose^4重建可提供较好图像质量;联合胆道重建技术对病变的显示更佳,从而提高胆总管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占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低剂量 迭代重建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成功率方法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董雷钢 高剑波 +1 位作者 刘杰 王培武 《医药论坛杂志》 2009年第5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提高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将2008年6月-2008年8月间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12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合理使用贝他洛克基础上进行检查前屏气训练并在检查过程中配合低流速吸氧(1... 目的探讨提高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将2008年6月-2008年8月间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12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合理使用贝他洛克基础上进行检查前屏气训练并在检查过程中配合低流速吸氧(1.5L/min),对照组仅合理使用贝他洛克。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成功率分别为96.8%和85.7%,重建后能诊断但图像出现错层的分别有6例和24例,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查前进行屏气训练和检查过程配合低流速吸氧可以明显提高检查成功率、降低图像错层例数,是提高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成功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层螺旋CT 冠状动脉造影 屏气训练 低流速吸氧
原文传递
腹主动脉CT血管成像的低剂量对比剂应用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刘杰 高剑波 +3 位作者 郭华 张永高 董雷钢 王超琴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07-1210,共4页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CTA低剂量对比剂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将98例行腹主动脉CTA检查的患者按照对比剂剂量和注射流率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均采用碘海醇(350 mgI/ml),A组34例,对比剂用量为90ml,生理盐水20ml,注射流率4 ml/s;另外64例对比剂...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CTA低剂量对比剂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将98例行腹主动脉CTA检查的患者按照对比剂剂量和注射流率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均采用碘海醇(350 mgI/ml),A组34例,对比剂用量为90ml,生理盐水20ml,注射流率4 ml/s;另外64例对比剂剂量和流率按照公式注射流率=患者体质量×对比剂剂量和体质量的比值/(5+曝光扫描时间)计算获得,每组32例,B组和C组对比剂剂量和体质量的比值分别为0.8~0.9和0.6~0.7 ml/kg.根据原始图像和MIP像评价腹主动脉及其分支、肾动脉及其分支图像质量,并测量血管内的对比剂浓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腹主动脉及其分支的CT值,采用x2检验比较肾动脉及其分支的评分.结果 3组中腹主动脉、腹腔干、肾动脉、脾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均清晰显示,3组腹主动脉内CT值分别为(363 ±28)、(362 ±28)和(334±14) HU,腹腔干内CT值分别为(368±28)、(367±28)和(338±15)HU,肾动脉内CT值分别为(365±27)、(364 ±29)和(336±15) HU,脾动脉内CT值分别为(373±28)、(372 ±28)和(343±15)HU,肠系膜上动脉内CT值分别为(374±28)、(372±28)和(344±16)HU,3组间上述血管内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两两比较,A组和C组、B组和C组间各血管内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A组和B组间各血管内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组每例患者对比剂用量为90ml,B组和C组每例患者人均对比剂用量分别为(51±9)和(40±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7.091,P=0.000),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A组肾动脉图像质量优秀、良好和一般的为26、7和1例,B组分别为24、7和1例,C组分别为22、8和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561,P=0.755).结论 腹主动脉CT血管成像个体化注射方式在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下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对比剂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低管电压联合迭代模型重建技术在肝脏CT增强扫描中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程强 刘洋 +4 位作者 姜彦 杨学华 高剑波 张永高 董雷钢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53-956,共4页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联合迭代模型重建(IMR)技术在肝脏CT增强扫描中的可行性.方法 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扫描方案A组动脉期100 kV,门静脉期120 kV,B组动脉期120 kV,门静脉期100 kV.各组管电流均固定为250 mAs....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联合迭代模型重建(IMR)技术在肝脏CT增强扫描中的可行性.方法 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扫描方案A组动脉期100 kV,门静脉期120 kV,B组动脉期120 kV,门静脉期100 kV.各组管电流均固定为250 mAs.A组动脉期和B组门静脉期采用IMR,A组门静脉期和B组动脉期采用滤波反投影(FBP)重建,得到4组图像,包括A1组(动脉期,100 kV,IMR),B1组(动脉期,120 kV,FBP),A2组(门静脉期,120 kV,FBP)以及B2组(门静脉期,100 kV,IMR).分别比较A1组和B1组,A2组和B2组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图像噪声、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主观评价指标(低对比分辨力、病灶边缘锐利度、图像失真及诊断信心度),并计算有效剂量.结果 有效剂量A1组较B1组、B2组较A2组明显下降(t =11.05、11.64,P<0.01).低对比分辨力、病灶边缘锐利度A1优于B1组、B2优于A2组(Z=6.391、3.200、6.559、3.409,P<0.01),图像失真和诊断信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噪声A1组低于B1组,B2组低于A2组(t=12.889、15.163,P<0.01),SNR和CNR A1组高于B1组,B2组高于A2组(t=15.458、1.325、15.308、3.136,P<0.01).结论 与常规管电压FBP重建相比,低管电压联合IMR重建可显著降低肝脏增强CT的辐射剂量,并提高其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迭代重建算法 肝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原文传递
全模型迭代重建算法联合胆道重建在胆管解剖显影和病变显示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刘佩 刘洋 +4 位作者 岳松伟 高剑波 董雷钢 赵曦曈 常丽阳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17期2629-2633,共5页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条件下全模型迭代重建(IMR)对胆管系统图像质量和噪声的影响,并联合胆道重建技术优化胆管解剖显影,提高胆管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临床或超声疑诊为胆总管扩张的患者30例,进行门静脉期后的第三期低剂量(100 k V)扫描...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条件下全模型迭代重建(IMR)对胆管系统图像质量和噪声的影响,并联合胆道重建技术优化胆管解剖显影,提高胆管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临床或超声疑诊为胆总管扩张的患者30例,进行门静脉期后的第三期低剂量(100 k V)扫描,并分别进行传统滤波反投影(FBP)(A组)和IMR(B组)重建,C组为门静脉期120 k V-FBP。将三组扫描的薄层图像进行胆道重建以明确病变,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低管电压扫描的剂量降低的幅度、不同重建方式的图像质量差异和诊断效能。结果低管电压扫描较常规剂量扫描降低辐射剂量约40.2%。100 k V条件下,肝脏、壶腹、胆管内、胆管壁的IMR图像的噪声均低于FBP重建,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以肝脏和壶腹部作为对比,IMR重建后的图像的对比噪声比均明显高于低剂量FBP重建后的图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图像的主观评分均高于A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C组图像差异不明显(P>0.05)。与病理诊断标准对比,B组和C组图像对疾病的诊断较准确,Kappa值分别为0.756和0.759,但是A组图像较差,Kappa值为0.230。结论低管电压条件下IMR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保证了较好图像质量,提高了胆管的分辨率和解剖结构的显影,从而提高了胆道疾病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辐射剂量
原文传递
低剂量CT扫描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应用于恶性气道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复查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婷婷 张永高 +4 位作者 姜彦 高剑波 董雷钢 路慧彬 任克伟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13期1916-1921,共6页
目的探讨联合迭代重建算法(i Dose4)的低剂量CT扫描应用于恶性气道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复查的可行性。方法 60例因恶性肿瘤所致气管狭窄而行气道支架置入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和低剂量组各30例。患者均行胸部平扫,扫描方案管电压均... 目的探讨联合迭代重建算法(i Dose4)的低剂量CT扫描应用于恶性气道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复查的可行性。方法 60例因恶性肿瘤所致气管狭窄而行气道支架置入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和低剂量组各30例。患者均行胸部平扫,扫描方案管电压均为120 k V,常规组采用管电流250 m As,原始数据经滤波反投影(FBP)技术重建;低剂量组采用管电流120 m As,原始数据经迭代技术重建。对两组图像进行主观评价(包括支架锐利度、伪影、噪声及和诊断信心评分)、客观评价包括图像噪声、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并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比较两组图像的主观评价指标,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的客观评价指标及辐射剂量。结果低剂量组的CTDIvol为8.07 m Gy,相比于常规组16.92 m Gy,降低了52.3%(P<0.01)。低剂量组的主观图像质量在支架锐利度、噪声、伪影及诊断信心方面的评分分别为3.77±0.53、3.62±0.56、3.70±0.72及3.98±0.70;常规剂量组的主观图像质量在支架锐利度、噪声、伪影及诊断信心方面的评分分别为3.65±0.69、3.73±0.66、3.35±0.58及3.72±0.67;但低剂量组主观图像评分中伪影评分高于常规组(P=0.004),其他三项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两位评分者一致性好,Kappa值分别为0.851、0.847、0.859、0.892,P均<0.05。客观指标评分图像噪声(常规剂量组15.6±4.5,低剂量组14.7±3.4,P=0.41)、CNR值(常规剂量组0.64±0.51,低剂量组0.68±0.66,P=0.754)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SNR值低剂量组明显高于常规组(常规剂量组3.14±0.90,低剂量组3.76±1.37,P=0.044)。结论与采用常规剂量扫描及FBP重建所得图像相比较,采用低剂量扫描联合迭代重建能提高图像质量,有效评价支架置入的效果,可成为一种评估恶性气道狭窄支架的常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支架 辐射剂量
原文传递
放射科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8
作者 曲利媛 董雷钢 +3 位作者 刘剑利 朱青 朱娇娇 刘杰 《华南预防医学》 2022年第12期1521-1523,共3页
目的分析放射科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的监测结果,为提高放射职业工作人员健康措施的改善提供依据。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市某医院接受职业外照射的放射工作人员及医院外环境为监测对象,应用热释光剂量法针对放射科工作... 目的分析放射科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的监测结果,为提高放射职业工作人员健康措施的改善提供依据。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市某医院接受职业外照射的放射工作人员及医院外环境为监测对象,应用热释光剂量法针对放射科工作人员行个人剂量监测与科室环境的评估,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8—2020年郑州市某医院放射科工作人员个人外放射剂量监测总人次为1091人次,年平均剂量<2 mSv/a者1072人次,占98.26%;2 mSv/a≤且≤5 mSv/a者13人次,占1.19%;>5 mSv/a者6人次,占0.55%。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呈连年下降趋势,均低于国家规定的<20 mSv/a标准。不同年份的外放射剂量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科的技术人员数量占首位,3年总共监测771人次,占70.76%。其次是影像诊断人员189人次,占17.32%。导诊人员131人次,占12.01%。放射科不同工种人均有效剂量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房、X线操作区、控制位、隔窗和两侧防护门等多个地点的合格率逐年提高,2020年各监测点合格率均≥92%。结论郑州某医院放射科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均低于管理目标值,水平较低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卫生 个人剂量监测 外放射 个人年均剂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