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强变化对光固化和双重固化树脂粘结剂粘结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董颖韬 王晓燕 高学军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96-98,114,共4页
目的:比较随着光照深度的增加,穿透牙本质后的固化光光强变化对光固化(SE)和双重固化(DC)树脂粘结剂与牙本质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40个新鲜无龋离体恒磨牙,暴露牙合面牙本质后随机分为SE组和DC组(n=20),分别用相应粘结剂处理后,将... 目的:比较随着光照深度的增加,穿透牙本质后的固化光光强变化对光固化(SE)和双重固化(DC)树脂粘结剂与牙本质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40个新鲜无龋离体恒磨牙,暴露牙合面牙本质后随机分为SE组和DC组(n=20),分别用相应粘结剂处理后,将咬合面两两对接,从近中方向光照10 s(650 m W/cm^2),制作成牙本质粘结样本(n=10)。37℃水中保存24 h后,将两组粘结试样沿光照方向垂直粘结界面切出微拉伸样本(1 mm×1 mm),根据光穿透牙本质深度,每组再分为4个亚组(由浅及深分别为L1~L4),测试其粘结强度(m TBS),以及光穿透不同厚度牙本质后的光强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光强度随着穿透牙本质厚度增加而降低。穿透1、2 mm牙本质后,光强(m Wcm^(-2))从645±14下降至114±28和28±11。L1~L4组粘结强度(MPa),SE组分别为:13.22±8.64、7.49±3.88、0、0;DC组分别为:11.25±4.11、9.69±5.07、8.13±4.88、6.83±3.53。SE和DC组间L1与L2粘结强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随着光穿透牙本质深度的增加,SE和DC与牙本质的粘结强度均降低。在弱光固化情况下,DC优于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结剂 光固化 双重固化 粘结强度
下载PDF
树脂粘固剂厚度对CAD/CAM长石质陶瓷断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董颖韬 王晓燕 高学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9-302,共4页
目的:测试树脂粘固剂不同厚度对CAD/CAM陶瓷断裂韧性值的影响,以期对临床医生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分别制作12 mm×14 mm×2 mm的CAD/CAM陶瓷和树脂片,用树脂粘固剂进行粘接,分为3组:第1组为空白对照,瓷-树脂片间无粘固剂;第2... 目的:测试树脂粘固剂不同厚度对CAD/CAM陶瓷断裂韧性值的影响,以期对临床医生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分别制作12 mm×14 mm×2 mm的CAD/CAM陶瓷和树脂片,用树脂粘固剂进行粘接,分为3组:第1组为空白对照,瓷-树脂片间无粘固剂;第2组的瓷-树脂片间粘固剂厚度约为50μm,第3组的瓷-树脂片间粘固剂厚度100μm。用维氏硬度仪测试硬度和断裂韧性,并进行Weibull分析。结果:3组样本的硬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断裂韧性分别为(1.02±0.11)MN/m3/2,(0.99±0.10)MN/m3/2和(0.97±0.14)MN/m3/2,第3组低于第1组(P<0.05),第2组断裂韧性Weibull分布模数最高,第1~3组的特征断裂韧性值分别为1.08、1.04和1.03MN/m3/2。结论:树脂粘固剂厚度能影响陶瓷的断裂韧性值,提示临床操作应该控制粘固剂的厚度,避免过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粘固剂 牙瓷料 计算机辅助设计 断裂韧性
下载PDF
UV激光控深铣槽在刚挠结合印制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守绪 何雪梅 +3 位作者 董颖韬 何为 胡永栓 苏新虹 《印制电路信息》 2015年第5期22-24,共3页
使用正交优化试验,研究了UV激光参数与刚挠结合印制电路板中铣槽精细控深能力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UV激光工艺参数对切割能力影响的因素优先级依次为:激光功率-激光频率-Z轴高度-光斑直径,获得切割深度最大为追求目标的最优因素水平组。
关键词 UV激光 控深铣槽 刚挠结合板 正交设计
下载PDF
刚挠结合印制板中埋入挠性基板区尺寸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守绪 周国云 +3 位作者 董颖韬 何为 胡永栓 苏新虹 《印制电路信息》 2015年第5期18-21,共4页
研究了刚挠结合印制板中挠性区埋入尺寸dE、刚挠互连盲孔距刚挠结合边缘尺寸dH、及该类印制板的挠曲次数Y等之间的关系,获得的拟合方程式为:Y=-34.2+22.7dE+16.3dH。实验结果表明,dE=2.0cm,dH=1.8cm是满足6层刚挠结合印制板弯折4000次... 研究了刚挠结合印制板中挠性区埋入尺寸dE、刚挠互连盲孔距刚挠结合边缘尺寸dH、及该类印制板的挠曲次数Y等之间的关系,获得的拟合方程式为:Y=-34.2+22.7dE+16.3dH。实验结果表明,dE=2.0cm,dH=1.8cm是满足6层刚挠结合印制板弯折4000次数挠曲性要求的最小临界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挠结合印制电路板 挠曲能力
下载PDF
等离子对刚挠结合板分层问题的优化研究
5
作者 董颖韬 何为 +5 位作者 陈苑明 袁鹏飞 范海霞 黄勇 苏新虹 陈正清 《印制电路信息》 2013年第S1期322-326,共5页
文章针对刚挠结合板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分层问题,通过设计正交试验优化了等离子参数处理聚酰亚胺覆盖膜,分析了聚酰亚胺覆盖膜表面的粗糙度与接触角的相关关系,并通过拉力试验和热应力试验对比聚酰亚胺覆盖膜前后的层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 文章针对刚挠结合板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分层问题,通过设计正交试验优化了等离子参数处理聚酰亚胺覆盖膜,分析了聚酰亚胺覆盖膜表面的粗糙度与接触角的相关关系,并通过拉力试验和热应力试验对比聚酰亚胺覆盖膜前后的层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聚酰亚胺覆盖膜的表面粗糙度Ra和表面接触角成一定的线性关系;等离子最优参数(气体比(CF4:O2)0.1,功率11 kW,时间10 min,流量1500 ml/min)处理聚酰亚胺覆盖膜,使层间结合力提高了0.88 N,且热应力测试没有出现分层现象。等离子处理聚酰亚胺覆盖膜可有效地解决了刚挠结合板层间分离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挠结合板 正交设计 等离子 分层
下载PDF
印制电路板中孔清洗效果分维表征研究
6
作者 董颖韬 何为 +4 位作者 周国云 王守绪 徐缓 覃新 罗旭 《印制电路信息》 2011年第S1期133-138,共6页
印制电路板孔金属化工艺中,孔壁的清洗质量是影响孔金属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对于其清洗效果的定量评价几乎没有合适的指标。利用分形理论研究孔壁形貌的清洗效果,通过应用盒维数法和垂直截面法来定量评价孔壁清洗效果。通过对大量典型... 印制电路板孔金属化工艺中,孔壁的清洗质量是影响孔金属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对于其清洗效果的定量评价几乎没有合适的指标。利用分形理论研究孔壁形貌的清洗效果,通过应用盒维数法和垂直截面法来定量评价孔壁清洗效果。通过对大量典型形貌的孔壁进行定量计算和统计分析,得出FR-4材质的孔壁分维分布范围为1.0085~1.0884。另外,文中还分析了不同分维值的孔与孔金属化优劣的关系,得出金属化孔的质量随孔壁分维的增大,先增加,再下降的规律特点。结果表明,分维可以作为孔壁清洗质量的一个定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制电路 孔金属化 孔壁形貌 分维
下载PDF
双面蚀刻薄介质材料埋容芯板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范海霞 王守绪 +4 位作者 何为 董颖韬 胡新星 苏新虹 刘丰 《印制电路信息》 2013年第5期76-79,共4页
用蚀刻薄膜材料法制作埋嵌式电容,其电容介质材料较薄,常用的电容介质材料厚度在8 m~50 m之间,因此在制作电容层图形时,容易出现皱折、破损的情况。目前可行的方法是用单面蚀刻法制作电容层图形。探讨运用双面蚀刻法制作电容层图形对... 用蚀刻薄膜材料法制作埋嵌式电容,其电容介质材料较薄,常用的电容介质材料厚度在8 m~50 m之间,因此在制作电容层图形时,容易出现皱折、破损的情况。目前可行的方法是用单面蚀刻法制作电容层图形。探讨运用双面蚀刻法制作电容层图形对电容值精度的影响及其可行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嵌电容 薄介质 双面蚀刻
下载PDF
4674颗下颌前牙根管构型的锥形束CT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赵莹 董颖韬 +4 位作者 王晓燕 王祖华 李刚 刘木青 傅开元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5-99,共5页
目的:通过锥形束CT (cone beam CT,CBCT) 研究下颌前牙的根管构型,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进行CBCT检查的866名患者的影像资料,由牙髓专业医生和放射专业医生共同筛取未进... 目的:通过锥形束CT (cone beam CT,CBCT) 研究下颌前牙的根管构型,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进行CBCT检查的866名患者的影像资料,由牙髓专业医生和放射专业医生共同筛取未进行根管治疗和牙根发育完整的下颌前牙4 674颗.根据牙位和年龄分组,观察牙根、根管数目和根管构型,并进行分析.结果:下颌中切牙和侧切牙均为单根,0.7% (11/1 542)的尖牙为双根.中切牙、侧切牙与尖牙的双根管率分别为6.7% (105/1 566),17.4% (273/1 566)和3.0% (46/1 542).下颌前牙为双根管的患者中,双根管对称发生的比例为中切牙58.7% (37/63),侧切牙76.1% (108/142),尖牙29.6% (8/27).各年龄组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双根管率最高的分别为31~40岁年龄组(9.8%,28/287),31~40岁年龄组(21.5%,61/284),51岁(含51岁)以上年龄组(9.2%,19/207).下颌前牙双根管构型多为Type Ⅲ.结论:下颌侧切牙双根管率、双根管对称发生率最高,下颌前牙双根管构型以Type Ⅲ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切牙 牙髓腔 尖牙 下颌骨
下载PDF
凝固时间对生物活性盖髓材料表面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董颖韬 田福聪 +2 位作者 贾斌 祖斌 王晓燕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生物活性盖髓材料在初始凝固及完全凝固后,与自酸蚀或酸蚀冲洗粘接系统之间的粘接强度。方法:制备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iRoot BP Plus(BP)及iRoot FS(FS)试件各60个,分成三组,分别在材料初... 目的:观察不同生物活性盖髓材料在初始凝固及完全凝固后,与自酸蚀或酸蚀冲洗粘接系统之间的粘接强度。方法:制备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iRoot BP Plus(BP)及iRoot FS(FS)试件各60个,分成三组,分别在材料初始凝固时间(MTA 4 h,BP 2 h,FS 20 min)、24 h、7 d三个时间点对材料表面进行粘接处理,将各材料组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通用粘接剂(Single Bond Universal,SBU)自酸蚀模式或酸蚀冲洗模式进行粘接(n=10),限制粘接面积为直径3 mm圆形,上方制作复合树脂柱后测试其剪切强度并记录断裂模式,计算剪切粘接强度值后采用SPSS 19.0软件中的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凝固后材料表面形貌及经过不同酸蚀处理后的表面微观形态。结果:三种材料的自酸蚀和酸蚀冲洗粘接强度在初始凝固、7 d时的粘接强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固24 h后,MTA的自酸蚀和酸蚀冲洗粘接强度均显著高于FS与BP(P<0.05);同种材料完全凝固后粘接强度均显著高于初始凝固组;各组试样断裂均为盖髓材料内聚破坏。扫描电镜下可见三种材料表面特征性晶体结构,MTA表面晶体较另外两者大;经酸蚀处理后,三种材料表面晶体特征均有不同程度破坏。结论:本研究范围内,FS在较短初始凝固时间即可获得一定的粘接强度,与初始凝固时MTA和BP粘接强度无明显差异。临床条件下可以在盖髓材料初始凝固(20 min)后进行树脂直接修复,以提高临床效果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髓术 生物活性材料 剪切强度 粘接剂 凝固时间
下载PDF
抗菌肽RISE-AP12联合中药汤剂对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董颖韬 贾斌 《中国药业》 CAS 2017年第11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抗菌肽RISE-AP12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对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5年10月医院收治的种植体周围炎患者80例(种植体146枚),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种植体各73枚)。两组患者均行... 目的探讨抗菌肽RISE-AP12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对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5年10月医院收治的种植体周围炎患者80例(种植体146枚),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种植体各73枚)。两组患者均行牙周基础治疗,双氧水漱口,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留置,每周1次治疗,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口服中药汤剂,每日2次,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抗菌肽RISE-AP12含漱,每日3次。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和龈沟出血指数(SBI)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合酶(NO)、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可溶性血管黏附分子1(s VCAM-1)、E型钙黏附分子(E-cadherin)均降低,骨保护因子(OPG)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更优(P<0.05)。虽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症状均较轻微,不影响治疗。结论抗菌肽RISE-AP12联合中药牙周基础治疗可显著改善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的临床体征,并显著降低患者龈沟液中炎症因子、黏附因子表达,促进OPG表达,不良反应均轻微,经对症处理后不影响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RISE-AP12 中药 种植体周围炎 牙周基础治疗 龈沟液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玻璃纤维桩和石英纤维桩临床比较 被引量:6
11
作者 董颖韬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61-262,共2页
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桩和石英纤维桩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HDW-20KN型微机控制电子万能实验机对玻璃纤维桩和石英纤维桩进行检测,从垂直方向由上向下逐渐加力直到纤维桩发生断裂,玻璃纤维桩和石英纤维桩各选取6个用于测算最大载荷值,计算2... 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桩和石英纤维桩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HDW-20KN型微机控制电子万能实验机对玻璃纤维桩和石英纤维桩进行检测,从垂直方向由上向下逐渐加力直到纤维桩发生断裂,玻璃纤维桩和石英纤维桩各选取6个用于测算最大载荷值,计算2组纤维桩的精确弯曲强度。玻璃纤维桩和石英纤维桩的牙科患者各40例,比较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石英纤维桩的弯曲强度(872.3±29.1)MPa,玻璃纤维桩的弯曲强度(531.9±30.6)MPa,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石英纤维桩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玻璃纤维桩,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石英纤维桩的并发症小于玻璃纤维桩,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石英纤维桩的弯曲强度和临床应用效果均好于玻璃纤维桩,更适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桩 石英纤维桩 弯曲强度
下载PDF
加用抗菌肽RISE-AP12对放射治疗后口腔溃疡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颖韬 贾斌 《中国药业》 CAS 2017年第12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加用抗菌肽RISE-AP12对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后口腔溃疡患者临床疗效、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细菌内毒素的影响。方法将124例确诊的放疗后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加用抗菌肽RISE-AP12对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后口腔溃疡患者临床疗效、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细菌内毒素的影响。方法将124例确诊的放疗后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抗菌肽RISE-AP12。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3%(P<0.05);观察组患者口腔疼痛缓解时间为(18.87±8.66)min,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为(5.19±2.05)d,分别短于对照组的(31.84±10.12)min和(7.28±3.54)d(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OD水平均显著升高,内毒素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内毒素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药品相关不良反应。结论抗菌肽RISE-AP12可有效改善放疗后口腔溃疡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RISE-AP12 口腔溃疡 放射治疗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对拔牙患儿镇痛作用的评价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春水 董颖韬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23期3636-3638,共3页
目的评价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对拔牙患儿的镇痛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口腔门诊行拔牙的患儿88例年龄4~10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局部麻醉联合盐酸奥布卡因凝胶治疗)与对照组(单纯常规局部麻醉)。采用儿童畏惧调查表-牙科分量... 目的评价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对拔牙患儿的镇痛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口腔门诊行拔牙的患儿88例年龄4~10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局部麻醉联合盐酸奥布卡因凝胶治疗)与对照组(单纯常规局部麻醉)。采用儿童畏惧调查表-牙科分量表(CFSS-DS)评价患儿在拔牙中的心理情况,采用改良儿童牙科焦虑面部表情量表(MCDASf)评价患儿在拔牙中的情绪状态。比较2组患儿拔牙操作过程中消化道症状及局部出血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拔牙过程中,观察组患儿CF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7.02±3.43和38.11±6.39,t=19.027,P<0.01)。观察组患儿MCDASf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28±0.39和3.56±0.59,t=11.885,P<0.001),恐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1%和52.2%,χ^2=20.932,P<0.01)。观察组患儿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病率与对照组(7.14%和4.35%,χ^2=0.031,P=0.860),术后局部出血观察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4%和30.8%,χ^2=8.042,P=0.005)。结论儿童行拔牙时行局部麻醉联合盐酸奥布卡因凝胶能有效减少牙科恐惧症和改善情绪,并且能降低出血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奥布卡因凝胶 拔牙 患儿 镇痛
下载PDF
姜黄素对人牙周膜干细胞增殖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贾斌 董颖韬 +1 位作者 苗莉 祖斌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131-135,共5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 PDLSCs)增殖及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 PDLSCs并对其进行鉴定。模型组为α-MEM培养液(含10μg/m L脂多糖)中培养的h PDLSCs体系,干预组为姜黄素预处理后加入α-MEM培养液(含10μg/m ...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 PDLSCs)增殖及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 PDLSCs并对其进行鉴定。模型组为α-MEM培养液(含10μg/m L脂多糖)中培养的h PDLSCs体系,干预组为姜黄素预处理后加入α-MEM培养液(含10μg/m L脂多糖)中培养的h PDLSCs体系,对照组为α-MEM培养液(不含10μg/m L脂多糖)进行培养的h PDLSCs体系。MTT法测定各组h PDLSCs的增殖能力,RT-PCR法测定h PDLSCs中IL-6、TNF-α、IL-1β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h PDLSCs培养2~7 d时,3组间OD值为对照组<干预组<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及干预组h PDLSCs中IL-1β、IL-6和TNF-αm 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但干预组IL-1β、IL-6和TNF-αm 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姜黄素对脂多糖介导下的h PDLSCs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降低炎性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脂多糖 人牙周膜干细胞 IL-6 TNF-α IL-1Β
下载PDF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祖斌 董颖韬 黄春水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5期89-90,共2页
目的:分析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2月-2020年3月收治口腔修复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球帽或杆卡式附着体覆盖义齿;观察组采用磁性附着体。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咀嚼功能满... 目的:分析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2月-2020年3月收治口腔修复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球帽或杆卡式附着体覆盖义齿;观察组采用磁性附着体。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咀嚼功能满意度及美观性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修复体固定力、咀嚼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牙龈炎、修复体折裂及脱落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球帽或杆卡式附着体覆盖义齿,磁性附着体进行口腔修复的效果更好,可提高修复体固定力、咀嚼效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附着体 口腔修复 临床应用效果
下载PDF
可塑纤维桩与预成纤维桩在牙体缺损患者口腔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被引量:1
16
作者 祖斌 董颖韬 魏表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6期44-46,共3页
目的:分析并比较用可塑纤维桩与预成纤维桩对牙体缺损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北京市崇文口腔医院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100例牙体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0)... 目的:分析并比较用可塑纤维桩与预成纤维桩对牙体缺损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北京市崇文口腔医院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100例牙体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分别采用可塑纤维桩与预成纤维桩对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治疗的时间、牙齿美观度的评分及对修复效果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其治疗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牙齿美观度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用可塑纤维桩对牙体缺损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相比,用预成纤维桩对其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效果更好,能减轻其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缩短其治疗的时间,提高其牙齿的美观度及对修复效果的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塑纤维桩 预成纤维桩 牙体缺损 口腔修复 视觉模拟评分法
下载PDF
抗菌肽RISE-AP12联合电针治疗正畸后疼痛临床评价
17
作者 贾斌 董颖韬 《中国药业》 CAS 2017年第14期39-41,共3页
目的观察抗菌肽RISE-AP12联合电针治疗正畸后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正畸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佩戴自锁托槽或传统直丝托槽行正畸矫正,术后均采用电... 目的观察抗菌肽RISE-AP12联合电针治疗正畸后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正畸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佩戴自锁托槽或传统直丝托槽行正畸矫正,术后均采用电针治疗,选取局部阿是穴及上关穴、下关穴、听宫穴、听会穴、四白穴、合谷穴、列缺穴。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抗菌肽RISE-AP12含漱,每日3次。两组患者均治疗5 d。结果观察组初发疼痛时间晚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各个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牙科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正畸后,两组患者龈沟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水平与正畸前相比呈上升趋势,各个时间点表达水平均高于正畸前,且观察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口腔黏膜溃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出现口干、恶心、食欲不振,总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抗菌肽RISE-AP12联合电针治疗正畸后疼痛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牙科焦虑评分及口腔溃疡发生率,安全性较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患者龈沟液中炎性因子的表达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RISE-AP12 电针 正畸 疼痛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8
作者 祖斌 董颖韬 黄春水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2期67-68,共2页
目的:分析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2月-2020年4月收治口腔修复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牙周整复术治疗。比较两组外观满意度评分和功能满意度评分、治疗总有效率、牙龈... 目的:分析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2月-2020年4月收治口腔修复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牙周整复术治疗。比较两组外观满意度评分和功能满意度评分、治疗总有效率、牙龈萎缩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外观满意度评分和功能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龈萎缩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整复术治疗对于口腔修复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于外观和功能的满意度,并减少牙龈萎缩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整复术 口腔修复患者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