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蒋俊明教授热病观及益活清下理论体系总结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萍 李永红 蒋俊明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共2页
总结在中医热病理论指导下,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的疗效和方法。蒋俊明教授根据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及其特点,认为热邪在重症胰腺炎的发病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首创了益活清下治法体系,经临床运用十余年成效斐然。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热病理论 蒋俊明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加强全面领导的基本经验
2
作者 蒋俊明 邸允庆 徐森兰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7期15-18,共4页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百年来,党始终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过程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导向的理论创新,坚持...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百年来,党始终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过程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导向的理论创新,坚持以组织网络体系建设推动党的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坚持以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在夯实制度中提升党的长期执政能力。系统总结并详细分析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基本经验,对于新时期党领导国家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全面领导 基本经验
原文传递
川南毛竹林土壤肥力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蒋俊明 朱维双 +2 位作者 刘国华 费世民 陈秀明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6-490,共5页
从土壤剖面特征、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土壤氮磷钾养分和土壤酸化状况等方面分析了川南毛竹Phyllostachyspubescens林土壤的肥力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显示:毛竹林根系活动层(60 cm)土壤结构较好,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大小和土壤的有... 从土壤剖面特征、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土壤氮磷钾养分和土壤酸化状况等方面分析了川南毛竹Phyllostachyspubescens林土壤的肥力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显示:毛竹林根系活动层(60 cm)土壤结构较好,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大小和土壤的有机质质量分数随毛竹林成林时间和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土壤黄化、酸化特征较明显,土壤酸性调节主要以施用石灰为主,其中谷底毛竹林改造需石灰量为10.625 t.hm-2,坡面的里白毛竹林为14.811 t.hm-2,岗地毛竹林需石灰量为12.558 t.hm-2;在氮磷钾3种元素中,氮素供应总体上良好,但要获得高产,氮肥的补充也是必需的。毛竹林土壤的钾素供应位于缺乏和很缺乏范围,而土壤中的磷极度缺乏,因此,目前川南毛竹林地磷和钾肥施用是提高毛竹林产量最重要也是最迫切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 毛竹 竹林 土壤肥力 土壤酸化 经营技术
下载PDF
2008年南方雪灾对川南丛生竹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蒋俊明 李本祥 +3 位作者 蒋南青 朱维双 余英 陈秀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1-144,共4页
本文对四川省长宁县51种丛生竹在2008年南方雪灾中的冻害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51个竹种平均受冻级达3.2级,受冻死亡的竹种为14个,仅3个竹种小琴丝竹;鹅毛竹、粉单竹没有受冻害影响;(2)调查的15个属的箭竹属、空竹属、泰竹属、... 本文对四川省长宁县51种丛生竹在2008年南方雪灾中的冻害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51个竹种平均受冻级达3.2级,受冻死亡的竹种为14个,仅3个竹种小琴丝竹;鹅毛竹、粉单竹没有受冻害影响;(2)调查的15个属的箭竹属、空竹属、泰竹属、香竹属、巨竹属等5个属11个种全部受冻死亡:其他10属受冻的大小排序为:竹属>滇竹属>牡竹属>大明竹属>竹属=绿竹属>箬竹属>酸竹属>慈竹属>倭竹属;(3)以乡土竹种和引至南昌的竹种受冻最轻;其次是引至杭州、南京的竹种受冻相对相轻;引至南宁的竹种受害中等,冻害最严重是来至热带(西双版纳)的竹种,其死亡率达78%;综合分析表明:受冻程度与引种地有关,气候相似的程度越高,丛生竹受冻也越轻,丛生竹的引种仍然要以气候相似性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生竹 雪灾 冻害 气候相似性 引种
下载PDF
攀枝花干热河谷区环境对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蒋俊明 张旭东 +2 位作者 费世民 周金星 蔡小虎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8年第z1期41-47,共7页
以'水分'为核心,通过对区域气候、土壤水源涵养功能、植物的耗水特点和土壤水分动态4方面的分析,提出攀枝花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一些关键技术.得出:1)旱季水热的非同步性是植被恢复困难的所在;坡向导致的微气候差异是干热河谷阴... 以'水分'为核心,通过对区域气候、土壤水源涵养功能、植物的耗水特点和土壤水分动态4方面的分析,提出攀枝花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一些关键技术.得出:1)旱季水热的非同步性是植被恢复困难的所在;坡向导致的微气候差异是干热河谷阴坡、阳坡植被分异的主要原因.2)攀枝花干热河谷地段粗骨性红壤土层浅薄,蓄水能力较弱,土壤层饱和蓄水量和稳渗率分别为3.8~5.0 mm/cmm土层、0.77~4.72 mm/min),土壤有效水约为饱和蓄水量的50%.3)该土壤母质因其特殊性,仍有较强的蓄水能力,饱和蓄水量(1.8~2.8mm/cm土层)和人渗率(0.13~0.26 mm/min)虽低于土壤层,但其有效蓄水量却与土壤层相近.4)深层土壤,特别是母质层水分数量对维持植物旱季生存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增加土层厚度、提高土壤,特别是母质层的入渗能力是该类土壤植被恢复的关键技术措施.5)不同植物旱季日均耗水量差异较大,树种的合理配置与否直接影响植被恢复成效.目前该区营造的麻疯树、番麻、构树、加纳比松、车桑子和台湾相思均具有较强的耐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植被恢复 水热关系 土壤蓄水能力 植物耗水率 水分动态
下载PDF
山丘型地区钉螺孳生数量与植被和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6
6
作者 蒋俊明 何亚平 +5 位作者 费世民 黄玲玲 陈秀明 张旭东 徐嘉 何飞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06年第4期33-39,共7页
本文研究了四川仁寿山丘型地区钉螺孳生与植被和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草本群落物种丰富度、草本盖度、草本高度影响钉螺的孳生数量,钉螺分布适宜的草本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为4~14,草本群落盖度为60%~100%,高度为20~50cm;(2)土... 本文研究了四川仁寿山丘型地区钉螺孳生与植被和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草本群落物种丰富度、草本盖度、草本高度影响钉螺的孳生数量,钉螺分布适宜的草本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为4~14,草本群落盖度为60%~100%,高度为20~50cm;(2)土壤水分含量、温度和盐分均影响钉螺的孳生数量,钉螺分布最适宜的土壤水分含量为20%~60%,温度为15~30℃,盐分为60~120ms/m;(3)各环境因子和钉螺密度曲线可以看出,物种丰富度、草本高度、草本盖度、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温度和盐分含量与钉螺密度间均呈现抛物线或抛物线状曲线;(4)在样地和样方水平,土壤水分含量和钉螺密度存在稳定的线性相关关系,表明土壤水分含量是影响钉螺孳生的主导因素。因此,钉螺对各环境因素存在适应范围,表明钉螺对潮湿环境具有严格的选择性和依赖性,这种生态特性和钉螺本身的生物学特征密切相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 山丘型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川南毛竹林生态系统养分动态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蒋俊明 刘大雷 +2 位作者 范少辉 费世民 陈德松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36,共6页
以目标产量和现实产量为基础,分别计算了川南毛竹林生态系统中N、P、K、Ca、Mg、Si等养分年亏损量。结果显示:(1)当年采伐量为22.5t/hm2时,6种元素的养分输出总量为216.78kg/hm2,其中N为93.13kg/hm2、Si为57.61kg/hm2、K为38.04kg/hm2... 以目标产量和现实产量为基础,分别计算了川南毛竹林生态系统中N、P、K、Ca、Mg、Si等养分年亏损量。结果显示:(1)当年采伐量为22.5t/hm2时,6种元素的养分输出总量为216.78kg/hm2,其中N为93.13kg/hm2、Si为57.61kg/hm2、K为38.04kg/hm2、Ca为11.39kg/hm2、Mg为8.33kg/hm2,P为8.28kg/hm2,采伐时若将竹叶归还林地,养分年总输出量将减少73.3kg/hm2;(2)在现有的经营强度下(即年均采伐产量为9.0t/hm2)时,6种养分亏损总量为:7.96kg/hm2,各元素亏损率的排序为:Si(29.91%)、P(27.19%)、N(22.97%)、Mg(8.51%)、K(7.60%);(3)结合各养分在土壤中贮量及其亏损状况分析表明,川南毛竹林地施用P肥对提高毛竹产量的效果最直接,但补充K、Si、Mg等养分是防止毛竹林地力衰退、维持毛竹林经营可持续性的必要措施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林生态系统 养分平衡 亏损率 可持续经营 川南地区
下载PDF
长宁竹海5种林分类型的水文效应评价 被引量:8
8
作者 蒋俊明 费世民 +2 位作者 余英 唐生强 何亚平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6年第2期17-22,共6页
对长宁竹海的苦竹、毛竹、黄竹林,杉木林及白栎林5种林分类型的水文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分中的草本植物植冠层的水分最大截留量是乔灌层植物的2.4倍。按种类以苔草最高,为6.34g/g(干生物量);黄竹最小,为1.19g/g。5... 对长宁竹海的苦竹、毛竹、黄竹林,杉木林及白栎林5种林分类型的水文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分中的草本植物植冠层的水分最大截留量是乔灌层植物的2.4倍。按种类以苔草最高,为6.34g/g(干生物量);黄竹最小,为1.19g/g。5种林分林地枯落物的现存量为4.33—14.87t/hm^2耐,其分解层的蓄水量高于末分解层,枯落物层最大蓄水总量为1.0-3.5mm,依杉木林>白栎林>毛竹>苦竹>黄竹排序;土壤蓄水量以杉木林最大,白栎林次之,竹林最差;而土壤稳定渗透系数K10以竹林最大,杉木林次之,白栎林最小,表明竹林土壤抗水蚀能力强于杉木林和白栎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宁竹海 苦竹林 毛竹林 黄竹林 杉木林 白栎林 水文效应
下载PDF
攀枝花干热河谷几种主要造林树种的抗旱能力比较 被引量:7
9
作者 蒋俊明 费世民 +1 位作者 李恒 雷彻虹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345-348,共4页
本文采用盆栽称重法,测定了攀枝花干热河谷10个造林树种的凋萎系数;用凋萎湿度、耐旱历时、容许蒸发力和平均耗水率和蒸腾率等5个指标综合评价了各树种耐旱能力,结果显示:10个树种的耐旱能力由强到弱的排序依次为:小桐子、番麻、构树、... 本文采用盆栽称重法,测定了攀枝花干热河谷10个造林树种的凋萎系数;用凋萎湿度、耐旱历时、容许蒸发力和平均耗水率和蒸腾率等5个指标综合评价了各树种耐旱能力,结果显示:10个树种的耐旱能力由强到弱的排序依次为:小桐子、番麻、构树、加纳比松、车桑子、台湾相思、印楝、五色梅、合欢、尾巨桉;树种之间的抗旱能力差异极为显著,排位第一的小桐子较排位第十的巨尾桉耐干旱的时间长166天,其容许蒸发力是后者的13.9倍;10个树种的凋萎系数均小于最大吸湿水的1.34倍,这表明目前攀枝花干热河谷的主要造林树种均具较强的耐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凋萎系数 耐旱能力 耐旱指标
下载PDF
干热河谷阴坡和阳坡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蒋俊明 费世民 +2 位作者 王鹏 雷彻宏 禾献峰 《四川林业科技》 2005年第5期30-35,共6页
采用对比法,分析了干热河谷阴坡和阳坡土壤水分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旱季干旱指数大、持续时间长是干旱河谷土壤水分严重亏损及植被恢复困难的直接原因;旱季阳坡水面蒸发总量较阴坡高18.04%;地表30 cm土层的水分变化最剧烈,变异系数超过0... 采用对比法,分析了干热河谷阴坡和阳坡土壤水分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旱季干旱指数大、持续时间长是干旱河谷土壤水分严重亏损及植被恢复困难的直接原因;旱季阳坡水面蒸发总量较阴坡高18.04%;地表30 cm土层的水分变化最剧烈,变异系数超过0.6,该层次的土壤水分含量阳坡和阴坡差异不明显;但随土层厚度的增加,两者差异逐渐增大,至60 cm土层达3.84%;在70 cm土层内,阳坡无水分调节层,而阴坡水分调节层厚度达3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土壤水分动态 阴坡 阳坡 变异系数 大气蒸发力 水分调节层
下载PDF
浅谈阀门焊接裂纹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11
作者 陈昌华 王延运 +2 位作者 刘洪德 贾怀军 蒋俊明 《阀门》 2024年第2期232-235,257,共5页
为了分析阀门焊接过程中出现裂纹的原因,从裂纹形成的理论机理入手,分析实际焊接生产过程中裂纹形成的原因,结合理论与现场的生产实践,判定裂纹形成原因。具体形成因素可以分为人的原因、材料的原因、设计的原因、焊接工艺的原因等。简... 为了分析阀门焊接过程中出现裂纹的原因,从裂纹形成的理论机理入手,分析实际焊接生产过程中裂纹形成的原因,结合理论与现场的生产实践,判定裂纹形成原因。具体形成因素可以分为人的原因、材料的原因、设计的原因、焊接工艺的原因等。简单阐述了裂纹分析的方法和流程,通过裂纹形成机理及原因,在焊接工艺设计和焊接质量控制环节去预防裂纹的形成。对阀门焊接时,阀门焊缝的设计和分布、焊接工艺的设计、焊接阀材料的化学成分控制和焊接质量控制有着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门焊接 裂纹 分析 预防
下载PDF
四川盆地钉螺生境指示植物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蒋俊明 周金星 +1 位作者 费世民 刘国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19,共6页
文章以四川仁寿山丘疫区157个样方钉螺密度、草本层特征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方差、X2分统计度量、Ocihiai、Dice、Jaccaed、Pccc等系列技术分析法,研究了钉螺生境指示植物及其种间联结度。结果显示:在85个草本群落中,与钉螺有极显著正... 文章以四川仁寿山丘疫区157个样方钉螺密度、草本层特征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方差、X2分统计度量、Ocihiai、Dice、Jaccaed、Pccc等系列技术分析法,研究了钉螺生境指示植物及其种间联结度。结果显示:在85个草本群落中,与钉螺有极显著正连接的有水芹、水金凤、毛茛、拉拉藤、空心莲子草、广布野豌豆6种,显著正连接的有五朵云、蜈蚣草、碎米荠、葎草等4种;有极显著负连接的有野蔷薇、苔草、金星蕨等3种,显著负连接的种类有凤尾蕨1种;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水分含量、土地利用类型是决定钉螺分布密度的两大关键因子;Ocihiai、Dice、Jaccaed、Pccc种间系数达到一定阈值才能达到正连接或负连接的水平,四个系数与X2拟合均呈线抛物线关系;钉螺生境可分划分为极度适生、一般适生与不适生三类,后者是前者退化与灭螺改造的结果;林业血防生态工程改造效果可用钉螺不适生来描述,其标志为正连接指示植物消失而负连接指示植物出现,钉螺指示植物可用于作钉螺生境识别,也可用作林业血防生态工程模式林的效果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 钉螺生境 指示植物 山丘疫区 种间连结性 血防林评价指标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探讨 被引量:28
13
作者 蒋俊明 费世民 +2 位作者 何亚平 张帆 孔庆浩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1-15,29,共6页
从气候、土壤蓄水能力及植被演化历史等方面论述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基本原则、途径及方向.分析认为:金沙江干热河谷目前的植被状况是该区气候变迁的结果,但人为干扰加速了植被的逆向演替进程;旱季水热的非同步性是植被恢复困难的... 从气候、土壤蓄水能力及植被演化历史等方面论述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基本原则、途径及方向.分析认为:金沙江干热河谷目前的植被状况是该区气候变迁的结果,但人为干扰加速了植被的逆向演替进程;旱季水热的非同步性是植被恢复困难的根本原因;微生境的气候差异,特别是旱季蒸发量的差异是影响植被状况的外在因素,但旱季土壤中的有效水贮量和消耗速度是决定因素;所有节水技术必须以提高旱季土层的有效水数量为核心,如改善土壤的结构、提高土壤水源涵养能力、增加土壤入渗能力、减少土壤蒸发;该区的植被恢复方向应以形成稳定的植被群落为目标,并以近自然林为参照,采取"适度"造林和合理的节水技术,以提高植被恢复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植被恢复 脆弱生态系统 节水技术
下载PDF
苦竹各器官主要营养元素分布及采伐的养分输出 被引量:14
14
作者 蒋俊明 费世民 +2 位作者 李吉跃 唐森强 叶梓 《四川林业科技》 2007年第2期15-19,共5页
本文根据四川长宁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各器官生物量以及其主要营养元素含量和储量,研究了苦竹采伐的养分输出问题。结果表明:苦竹各器官中N、P、K、Si、Ca、Mg等6种营养元素以代谢旺盛的竹叶和竹鞭中含量最高;6种养分元素在各器... 本文根据四川长宁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各器官生物量以及其主要营养元素含量和储量,研究了苦竹采伐的养分输出问题。结果表明:苦竹各器官中N、P、K、Si、Ca、Mg等6种营养元素以代谢旺盛的竹叶和竹鞭中含量最高;6种养分元素在各器官贮存量(单位:kg.hm-2)从大至小的排序为:叶(510.8)>竹根(230.62)>杆(182.14)>枝(163.77>竹鞭(59.19)>竹蔸(41.16)。苦竹采伐的养分年输出量(单位:kg.hm-2)从大至小的排序为:Si(50.23)>K(38.77)>N(35.58)>Mg(4.55)>P(3.86)>Ca(3.31)。对比该地区的降雨输入,苦竹林地养分以Si失衡最为严重;其次为K、N。若采伐时将竹叶带出竹林,6种元素的养分输出总量将增加1.48倍。可见,竹叶归还林地对维持地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竹 器官 营养元素 砍伐 养分输出量
下载PDF
长宁竹海主要林分林冠降雨分配格局 被引量:6
15
作者 蒋俊明 费世民 +3 位作者 余英 唐森强 何亚平 陈秀明 《四川林业科技》 2007年第1期13-18,共6页
对长宁竹海楠竹林、黄竹林、苦竹林、杉木林和栎林5种林分林冠降雨分配格局进行了对比。回归结果表明:穿透雨量和干流与林外降雨量呈线性关系,并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在降雨量为1204.7 mm时,5种林分穿透雨的最小响应雨量分别为:... 对长宁竹海楠竹林、黄竹林、苦竹林、杉木林和栎林5种林分林冠降雨分配格局进行了对比。回归结果表明:穿透雨量和干流与林外降雨量呈线性关系,并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在降雨量为1204.7 mm时,5种林分穿透雨的最小响应雨量分别为:斑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 Kengf)林为3.0 mm,硬头黄竹(Bambusa rigida Keng et Kengf)林为1.0 mm、白栎(Quercus fabri Hance)林为0.9 mm、楠竹(Phyllostachy spubescen)林为0.8 mm、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Hook)林为0.7 mm。干流量随树干胸径的增加而增大,两者关系可用Q=B0+B1D+B2D2+B3D3进行描述。与其它的林种相比,竹林干流量远高于栎林和杉木林。苦竹林干流量达105.3 mm,干流率为8.74%,黄竹和楠竹干流量均为82.4 mm,干流率为6.84%,栎林分别为42.4 mm和3.49%,杉木林最小,仅为8.8 mm和0.73%。截留量和截留率从大至小的排序为:苦竹林为384.3 mm和31.9%,栎林355.5 mm和29.51%,黄竹280.7 mm和23.3%,楠竹274.1 mm和22.75%,杉木林254.8 mm和2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竹 黄竹 楠竹 白栎 杉木 封冠截留 穿透雨 干流
下载PDF
转型时期人民利益表达要求的变化及挑战 被引量:34
16
作者 蒋俊明 阎静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32-36,共5页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关系的调整必然导致人民利益表达要求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表达愿望更迫切;表达内容、方式、渠道要求的多元化;表达理性化和非理性化心态倾向并存和交替;表达的政治效能感增强。这种变化对党的领导方式...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关系的调整必然导致人民利益表达要求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表达愿望更迫切;表达内容、方式、渠道要求的多元化;表达理性化和非理性化心态倾向并存和交替;表达的政治效能感增强。这种变化对党的领导方式和自身建设、我国的政治运行机制以及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提出了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人民利益 表达要求
下载PDF
川南地区森林养分输入量与大气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7
17
作者 蒋俊明 费世民 +2 位作者 魏世军 朱维双 王帅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27,共6页
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对川南地区的人工林,多注重砍伐(养分输出)而忽视养分输入(施肥),导致了土壤生态系统的养分失衡,以及土壤的酸化和贫瘠化。大气降水是目前该地区林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养分来源。对川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中水分输... 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对川南地区的人工林,多注重砍伐(养分输出)而忽视养分输入(施肥),导致了土壤生态系统的养分失衡,以及土壤的酸化和贫瘠化。大气降水是目前该地区林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养分来源。对川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中水分输入的分析结果表明:pH值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小雨呈酸性,中雨和大雨趋于中性;氮、磷、钾、镁、硅的质量浓度随降水量的增加而降低,降水中养分质量浓度的大小排序为:钙〉氮〉钾〉镬〉磷〉硅;川南林区降水中养分的输入量:氮为12.27kg·hm^-2a^-1,磷为0.84kg·hm^-2·a^-1,钾为12.27kg·hm^-2·a^-1,钙为23.90kg·hm^-2·a^-1,镁为2.53kg·hm^-2·a^-1,硅为0.33kg·hm^-1·a^-1。这些营养元素输入总量为52.26kg·hm^-2·a^-1。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相比,处于中上水平;降水中硅的年输入量仅占竹材硅输出量的1.2%~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降水 养分输入 川南地区
下载PDF
高校权力监督体制现代化探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蒋俊明 张海玲 李战军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80-85,共6页
中国特有的政治体制及大学发展逻辑既使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面临着动力不足的弊端,又内在地包含了自我解决动力不足问题的政治能力,其重要抓手是推进高校权力监督体制现代化。权力监督体制现代化蕴含着权力监督周延性、协同性、制度化及可... 中国特有的政治体制及大学发展逻辑既使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面临着动力不足的弊端,又内在地包含了自我解决动力不足问题的政治能力,其重要抓手是推进高校权力监督体制现代化。权力监督体制现代化蕴含着权力监督周延性、协同性、制度化及可持续性等具体要求。推进高校权力监督体制现代化,是国家主导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关键性环节,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结构效应。高校权力监督现代化推进的逻辑路线是重构权力监督主体性,明确监督主体的权力(权利)和责任,完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制度体系。具体实践策略是增强同体监督的异体性特征,纠正异体监督的同体化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大学制度 高校权力监督 体制现代化 同体异体化 异体同体化
下载PDF
攀枝花干热河谷四种人工植被类型土壤水源涵养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蒋俊明 费世民 +2 位作者 和献峰 向国喜 张帆 《四川林业科技》 2006年第6期19-23,共5页
本文从土壤非毛管孔隙、入渗、最大可蓄水量和有效水贮量等方面评价了攀枝花干热河谷4种人工植被土壤的水源涵养功能。4个类型土壤蓄水能力均较低,70 cm土层最大可蓄水量变动范围在225 mm^285.5mm,有效水贮量在110 mm^169 mm之间。其中... 本文从土壤非毛管孔隙、入渗、最大可蓄水量和有效水贮量等方面评价了攀枝花干热河谷4种人工植被土壤的水源涵养功能。4个类型土壤蓄水能力均较低,70 cm土层最大可蓄水量变动范围在225 mm^285.5mm,有效水贮量在110 mm^169 mm之间。其中以香樟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最强,其次分别是桉树林,新银合欢林,最差为番麻地。以变质花岗岩石发育的土壤母质层仍有较强的蓄水能力,最大可蓄水量(体积)含量达30%左右,有效蓄水量达20%。但土壤的入渗状况极差,稳渗率(K10)仅为0.2 mm.min-1。改善母质层的入渗状况是增加土壤旱季水分贮量的关键措施。人工造林可加速土壤层的形成进程,提高土壤的入渗率,如香樟-羊蹄甲基混交林,土壤层稳渗率为4.72 mm.min-1,而母质层仅为0.16 mm.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非毛管孔隙 入渗 最大可蓄水量 有效水贮量
下载PDF
山丘区芳香植物群落构建的抑螺林模式 被引量:3
20
作者 蒋俊明 侯广维 +2 位作者 费世民 何亚平 何飞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1年第1期4-8,共5页
提出了山丘地区46种芳香性抑螺植物材料,并构建了3种模式,分析了各模式的组成与季相变化特征。
关键词 芳香植物 抑螺防病林 山丘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