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工科”背景下建筑设计人才“3+3+3”培养模式的建构
1
作者 蒋博雅 陈昇 +2 位作者 王妍君 曾碧晶 刘峰 《华中建筑》 2024年第1期139-143,共5页
“新工科”国家战略的推动下,我国高等院校建筑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建筑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质量与“新工科”建设愿景仍存在差距。该研究借鉴新加坡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设计人才培养内涵,探析如何在“新工科... “新工科”国家战略的推动下,我国高等院校建筑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建筑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质量与“新工科”建设愿景仍存在差距。该研究借鉴新加坡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设计人才培养内涵,探析如何在“新工科”背景下推动建筑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以培养主体、培养途径、培养层级三要素为建筑设计人才培养框架,创新性提出“3+3+3”多层级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新工科”战略的实施提供高素质建筑设计人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建筑设计 “3+3+3” 培养模式建构
下载PDF
疗愈视角下的办公建筑亲生物设计——以蒙特利尔办公室为例
2
作者 蒋博雅 张笑笑 +1 位作者 孙林 丁园杰 《华中建筑》 2024年第2期33-37,共5页
凯勒特对亲生物设计进行了定义,即一种“有意将人类对自然系统、自然过程的内在亲和力(亲生物性)转化为建筑环境的设计”,由此可以看出,亲生物设计旨在拉近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对健康疗愈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该文从亲生物性理论和亲生... 凯勒特对亲生物设计进行了定义,即一种“有意将人类对自然系统、自然过程的内在亲和力(亲生物性)转化为建筑环境的设计”,由此可以看出,亲生物设计旨在拉近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对健康疗愈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该文从亲生物性理论和亲生物设计概念出发,简要概述了亲生物性理论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亲生物设计要素与办公建筑相结合带来的健康效益。最后以威廉姆·布朗宁提出的14种亲生物设计模式为基本框架,结合蒙特利尔办公室案例从空间中的自然、自然类比、自然性的空间三个方面来分析亲生物设计的具体表现,以期为未来我国办公建筑亲生物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公建筑 亲生物设计 自然疗愈 健康效益
下载PDF
老旧居住区低碳改造仿真实验平台设计与实践
3
作者 蒋博雅 黄浩 +3 位作者 邵望格 葛峰 丁园杰 刘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18,62,共8页
为探究双碳目标下老旧居住区的低碳改造方案,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构建了以互联网为基础,链接各终端系统的城市更新中老旧居住区的低碳改造仿真实验平台。该平台基于Unity 3D技术,通过对象访问、具体选项选取、仿真结果比对等一系列操作,... 为探究双碳目标下老旧居住区的低碳改造方案,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构建了以互联网为基础,链接各终端系统的城市更新中老旧居住区的低碳改造仿真实验平台。该平台基于Unity 3D技术,通过对象访问、具体选项选取、仿真结果比对等一系列操作,进行居住区改造更新的碳排放仿真模拟、分析与优化,智能化输出符合国家相应标准规范的方案建议。实验结果表明,多层和高层住宅外墙保温改造选用XPS、EPS为保温改造材料,减少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16.48%和16.04%;窗户玻璃材质选择中透光氩气Low-e玻璃,减少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2.39%;太阳能系统设置最佳PV起坡角度29°和方位角度180°,减少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4.07%;采用碳汇策略后,碳汇系统总体减碳能力较改造前提高38.29%。仿真平台可实时追踪、调整模拟路径,进而赋能低碳设计方法创新、新路径和新模式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Unity 3D 居住区改造 碳排放模拟 实验平台
下载PDF
高校建筑设计课程线上学习满意度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蒋博雅 王妍君 葛峰 《华中建筑》 2023年第2期139-143,共5页
为应对疫情防控,建筑学专业首次采取了线上教学的授课方式。根据该专业设置的独特性及人才培养模式的适应性,该文试设计22个问卷调查项目,通过分析学生对于线上建筑设计课程的满意度来评价这一方式的可行性给予对策建议。研究利用SPSS... 为应对疫情防控,建筑学专业首次采取了线上教学的授课方式。根据该专业设置的独特性及人才培养模式的适应性,该文试设计22个问卷调查项目,通过分析学生对于线上建筑设计课程的满意度来评价这一方式的可行性给予对策建议。研究利用SPSS对问卷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提出教学方法改革建议,以期提升线上建筑设计课程满意度,提高线上教学质量,突破线上教学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课程 在线教学 满意度 SPSS 对策建议
下载PDF
基于职业导向的建筑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探讨
5
作者 陈妍 朱颖 蒋博雅 《高等建筑教育》 2023年第4期70-76,共7页
不同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定位和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以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较强实践能力以及良好职业能力的提高级专业人才为目标的学位制度,强调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教学环节获得一定的专业技能,注重实... 不同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定位和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以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较强实践能力以及良好职业能力的提高级专业人才为目标的学位制度,强调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教学环节获得一定的专业技能,注重实践性与应用性。以建筑类专业学位为例,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模式与职业衔接仍需进一步深化。基于“职业导向”的实践教学理念,对专业学位实践教学过程中如何由学科逻辑转换到工作逻辑进行了分析,建构了专业知识、职业知识复合的实践教学内容。解决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职业认知不清晰、实践考核不规范三个突出问题,提出了“专业+职业”镶嵌式教学模式,以及检验学生实践学习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有利于院校生转向职业人、提升专业能力及职业能力,为建筑类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 实践教学 职业导向 建筑类
下载PDF
建筑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
6
作者 葛峰 蒋博雅 +1 位作者 郭兰 谢寒宵 《西部素质教育》 2023年第19期30-34,共5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建筑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面临的难题,然后提出了建筑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策略,最后阐述了建筑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成效。
关键词 实验教学平台 虚拟仿真 建筑类专业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平台体系的实验教学创新与实践
7
作者 葛峰 方遥 +1 位作者 蒋博雅 郭兰 《华中建筑》 2023年第11期180-183,共4页
伴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技术和新政策,不仅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同时对高质量建筑类人才的培养过程与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推进建筑教育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该文以传统建筑教育中实验教学的改... 伴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技术和新政策,不仅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同时对高质量建筑类人才的培养过程与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推进建筑教育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该文以传统建筑教育中实验教学的改革更新作为切入点,重点对虚拟仿真平台体系的建设内容与路径方面展开论述,创新性地提出建筑教育“三方向、三层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体系。实践表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体系的建立,在建筑教育的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开放共享、创新设计等方面的提升和发展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平台体系 建筑教育 实验教学
下载PDF
基于LMDI模型的江苏省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蒋博雅 黄宝麟 张宏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2-212,共11页
4文章运用能源种类法对江苏省2011-2017年建筑业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基于对数平均指数分解(LMDI)模型将江苏省建筑业碳排放驱动效应分解为能源结构、能源强度、建筑业经济水平、人口密度、新增节能建筑面积率及新增建筑面积6个影响因子,... 4文章运用能源种类法对江苏省2011-2017年建筑业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基于对数平均指数分解(LMDI)模型将江苏省建筑业碳排放驱动效应分解为能源结构、能源强度、建筑业经济水平、人口密度、新增节能建筑面积率及新增建筑面积6个影响因子,解析碳排放变动量(2012-2013年、2014-2015年、2016-2017年为负变动阶段;2013-2014年、2015-2016年为正变动阶段)及各因子贡献率排序,详细剖析其驱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各阶段碳排放变动趋势反映相应时期内实际碳排放变化特征。碳排放变动因子k绝对值越大,所处阶段变动量越多,碳增排/减排速度越快;(2)贡献率P反映各因子对变动量的影响程度,P绝对值越大,所处阶段碳增排(减排)的促进(抑制)作用越明显;(3)江苏省建筑业碳排放总体呈现负变动。能源强度为促进碳负变的主要影响因子,建筑业经济水平为促进碳正变的主要影响因子。能源强度、人口密度、能源结构、新增建筑面积因子贡献率分别为114.13%、36.13%、26.83%、20.31%;新增节能建筑面积率、建筑业经济水平因子贡献率分别为-5.13%、-92.26%。文章提出了江苏省建筑业碳减排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建筑业 碳排放 LMDI模型 影响因子 政策建议
原文传递
工业化住宅产品装配过程信息集成 被引量:8
9
作者 蒋博雅 张宏 庞希玲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41,86,共6页
随着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出现,信息集成成为关键手段。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建筑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使信息化进程和建筑工业化进程紧密进行,不再是单方的带动和促进关系,而是两者在工业化技术、产品研发、管理等各个层面相互交融。完整构... 随着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出现,信息集成成为关键手段。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建筑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使信息化进程和建筑工业化进程紧密进行,不再是单方的带动和促进关系,而是两者在工业化技术、产品研发、管理等各个层面相互交融。完整构建了工业化住宅的产品数据结构与生产装配过程信息集成概念模型,详细解析了面向装配的过程解构,并提出了产品—生产装配过程的信息集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装配式 工业化住宅 信息集成 过程解构 集成模型
下载PDF
大型仪器设备外出实验安全监测装置开发和应用
10
作者 葛峰 蒋博雅 +2 位作者 郭兰 李静娴 胡舒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3年第21期25-27,47,共4页
目前,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在外出实验过程中缺乏有效监管,通过调研发现市场上没有针对仪器设备监测的GPS定位产品,因此,基于规范化管理需求设计了大型仪器设备外出实验安全监测装置。安全监测装置包括GPS定位、超时或装置脱离警报、同步开... 目前,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在外出实验过程中缺乏有效监管,通过调研发现市场上没有针对仪器设备监测的GPS定位产品,因此,基于规范化管理需求设计了大型仪器设备外出实验安全监测装置。安全监测装置包括GPS定位、超时或装置脱离警报、同步开关和网络互连四个主要功能,旨在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安全性,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高校大型仪器设备进一步开放和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仪器设备 外出实验 安全监测
下载PDF
工业化住宅产品可变式室内装修与家具模块设计 被引量:6
11
作者 蒋博雅 张宏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9-320,共2页
以60 m^2的铝合金太阳能小住宅作为研究对象,将室内装修与家具模块的整体系统分为4个部分,即导轨移门系统、橱柜壁床系统、智能家居系统和便携家具系统,以实现室内装修与家具模块可变式设计。
关键词 工业化住宅 模块化 装修与家具模块 标准化设计
下载PDF
工业化住宅系统的WBS体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蒋博雅 张宏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9-251,共3页
随着住宅工业化标准体系完善工作的推进,对标准化管理体系的研究也愈加重要。基于一般的工程建设项目的 WBS,按工厂与现场不同的生产、组装作业内容,扩展了工业化住宅产品系统工艺工程一级工厂化、二级工厂化、三级工厂和现场安装阶段... 随着住宅工业化标准体系完善工作的推进,对标准化管理体系的研究也愈加重要。基于一般的工程建设项目的 WBS,按工厂与现场不同的生产、组装作业内容,扩展了工业化住宅产品系统工艺工程一级工厂化、二级工厂化、三级工厂和现场安装阶段四个阶段的内容,并以标准的表格形式对这四个阶段实现WBS工作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住宅 WBS体系 模块层级化 工艺流程
下载PDF
铝合金活动房基座深化设计及施工组织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蒋博雅 张宏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27-129,共3页
装配式多功能铝合金活动房具备了典型的工业化特点,即工厂化、模数化、标准化。以建筑面积为44m2的太阳能铝合金活动房的基座装配作为研究对象,从深化设计概念引入,展开讨论了基座深化设计过程、基座最终方案、材料订单、辅助工具订单... 装配式多功能铝合金活动房具备了典型的工业化特点,即工厂化、模数化、标准化。以建筑面积为44m2的太阳能铝合金活动房的基座装配作为研究对象,从深化设计概念引入,展开讨论了基座深化设计过程、基座最终方案、材料订单、辅助工具订单、施工组织工序、进度控制、人员任务安排几方面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装工程 装配式 深化设计 铝合金活动房 基座 施工组织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的工业化预制装配虚拟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 被引量:10
14
作者 蒋博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3-87,210,共6页
近年来BIM技术及虚拟模拟建造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化装配过程,推动了我国预制装配建造技术的发展。为适应预制化建筑管理人才培养的需要,将BIM技术应用于预制装配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基于该建设实践,探讨了虚拟工业化装配仿真教学线下"... 近年来BIM技术及虚拟模拟建造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化装配过程,推动了我国预制装配建造技术的发展。为适应预制化建筑管理人才培养的需要,将BIM技术应用于预制装配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基于该建设实践,探讨了虚拟工业化装配仿真教学线下"实践面——工地现场施工技术"与线上"应用面——协同仿真建造实验"相结合、教学资源与科研成果相结合的创新型途径,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以及新型工业化装配虚拟仿真实验室平台创建的特色,发展和推进BIM技术在虚拟装配流程实验平台建设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 预制装配建筑 虚拟仿真 新型建筑学
下载PDF
绿色装配式建筑及其BIM技术应用的思考 被引量:24
15
作者 蒋博雅 刘少瑜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20年第6期10-16,共7页
疫情时期见证了BIM技术和装配式建筑模式结合的重要性,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运维""建筑、结构、机电、装修""技术、管理、市场"三个一体化共同基于BIM技术实现全过程、全链条的信息共享与协同,构成智... 疫情时期见证了BIM技术和装配式建筑模式结合的重要性,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运维""建筑、结构、机电、装修""技术、管理、市场"三个一体化共同基于BIM技术实现全过程、全链条的信息共享与协同,构成智慧建造平台,是未来推动建筑产业高速、高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根据项目BIM数据信息于各端口间的无损传递、线上实时调取、轻量化操作等特性,在BIM技术本身所具有的核心功能下,以不同阶段中BIM技术的应用过程为基础,探索BIM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正向设计中的特点与发展方向,分别提出BIM技术在三个一体化背景下的工作要点及针对亟待解决的技术瓶颈的一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BIM技术 正向设计 智慧建造 协同管理
下载PDF
亲生物设计研究现状分析
16
作者 李文钰 龙梦钰 蒋博雅 《华中建筑》 2023年第11期10-14,共5页
亲生物设计研究是生物学和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的交叉学科领域前沿方向。该文总结了亲生物设计(biophile design)的理论起源、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发现近20年的亲生物性研究热点聚焦在健康促进、绿色可持续性、疗愈环境。其次,亲生... 亲生物设计研究是生物学和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的交叉学科领域前沿方向。该文总结了亲生物设计(biophile design)的理论起源、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发现近20年的亲生物性研究热点聚焦在健康促进、绿色可持续性、疗愈环境。其次,亲生物设计基于不同区域界限,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设计概念和研究策略。最后,亲生物设计研究关注社区及家庭尺度较少,需把握亲生物环境对人身心健康影响的内在逻辑,根据不同区域范围改进分析单元的体量划分。因此,建议在我国城市健康发展的进程中,需结合实际问题,将亲生物性设计理论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既有理论融合,研究尺度上应加强城市—社区—建筑不同维度的对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生物设计 健康福祉 研究现状分析 发展述评
下载PDF
“碳中和”政策下的建筑业碳排放趋势分析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蒋博雅 黄宝麟 +1 位作者 张宏 董凌 《建筑与文化》 2021年第8期208-210,共3页
中国力争于2060年前在二氧化碳排放上实现"碳中和"。为积极回应这一目标,文章从国家及地方政策出发,对全国建筑业能源消费总量及主要能源碳排放量进行评估,解析江苏省建筑业"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并对比... 中国力争于2060年前在二氧化碳排放上实现"碳中和"。为积极回应这一目标,文章从国家及地方政策出发,对全国建筑业能源消费总量及主要能源碳排放量进行评估,解析江苏省建筑业"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并对比分析2011—2017年省级能源结构、新建节能建筑单位面积碳排放量。结果表明,城市化进程推动新增节能建筑面积不断增长并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建筑业碳排放量,节能率标准提升及新增节能建筑面积大幅上升有效降低了单位面积碳排量。最后建议贯彻落实一定的政策与采用适当技术措施来进一步控制建筑业碳排放量波动趋势,以稳步实现"2060年0碳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十四五”规划 建筑业 节能率 碳排放分析
下载PDF
新型建筑工业化——城乡可持续发展转型的要求 被引量:5
18
作者 蒋博雅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8-239,共2页
通过对我国历时30年的城市增长主义固有模式的反思,得出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转型——由粗放转向一个有品质的城市化的结论。就如何实现高品质城镇化的课题,提出高品质工业化建筑的观点,并归纳出实现一般性建筑的高品质工业化的三点... 通过对我国历时30年的城市增长主义固有模式的反思,得出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转型——由粗放转向一个有品质的城市化的结论。就如何实现高品质城镇化的课题,提出高品质工业化建筑的观点,并归纳出实现一般性建筑的高品质工业化的三点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主义 转型 建筑工业化
下载PDF
基于LCA的模块化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协同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9
作者 蒋博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9-136,149,共9页
虚拟实验技术嵌入理论讲授环节,有效地将课堂上传授数学模型的真实实验转化为可视化的、操作性强的虚拟仿真实验流,帮助学生解惑释疑。以全生命周期评价(LCA)物化阶段环境热点分析为基础,引入Three.js支持构建了三维虚拟实验系统,并利用... 虚拟实验技术嵌入理论讲授环节,有效地将课堂上传授数学模型的真实实验转化为可视化的、操作性强的虚拟仿真实验流,帮助学生解惑释疑。以全生命周期评价(LCA)物化阶段环境热点分析为基础,引入Three.js支持构建了三维虚拟实验系统,并利用LCA融合碳排放、三维模块化建筑、图形界面等多元化元素集成实现多功能交互设计。开拓工业化建造技术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相结合的创新型途径,具有较强实用价值;并且有利于学生工程思维和多学科整合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碳排放评估 模块化建筑 协同仿真
下载PDF
兼·匠·艺·专·复——不同时期西方建筑师的职责转换 被引量:1
20
作者 蒋博雅 曾碧晶 +1 位作者 王妍君 胡振宇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8-76,共9页
建筑是时间与空间的艺术,建筑师对这一“艺术”的塑造功不可没。通过分析不同影响因子间的联动耦合作用以划分阶段性建筑师角色,梳理不同时期西方建筑的建造特征和构造技术,得出主导因子影响下的西方建筑师职责发展历程及其转换特征,即... 建筑是时间与空间的艺术,建筑师对这一“艺术”的塑造功不可没。通过分析不同影响因子间的联动耦合作用以划分阶段性建筑师角色,梳理不同时期西方建筑的建造特征和构造技术,得出主导因子影响下的西方建筑师职责发展历程及其转换特征,即由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工程技术组织者层层递进地向当代建筑产业链协调者过渡,实现“兼、匠、艺、专、复”的自我迭代、自我完善。经剖析指出当代中国建筑师直面未来,应成为有思想深度及社会担当的优秀建筑文化倡导者、有卓越综合能力的设计践行者和博闻多识的新型建筑产业主导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师 职责转变 影响因子 迭代更替 直面未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