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向压裂暂堵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1
作者 刘金栋 蒋建方 +2 位作者 褚占宇 闫琦睿 刘搏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72-76,共5页
将油田转向压裂用暂堵剂进行了梳理分类,运用统计方法分析了近年来暂堵剂研究成果,提出普适性较强的暂堵剂的评价指标。比较分析了各种暂堵剂的性能,介绍了暂堵剂的应用发展现状和各类暂堵剂的优缺点,并对暂堵剂的发展方向提出见解。
关键词 统计分析 暂堵剂 暂堵剂分类 暂堵机理 暂堵剂评价指标
下载PDF
多级组合加砂工艺主缝内支撑剂铺置规律
2
作者 祁生金 蒋建方 +3 位作者 姜杰 王晓蕾 黄登铸 唐珊 《油气井测试》 2023年第4期1-9,共9页
支撑剂在裂缝内的铺置规律决定了水力裂缝的导流能力以及油井的增产效果。利用自主设计的可视化平行板裂缝模型分别进行了现场排量为4.96 m^(3)/min时不同注入位置(上部、中部、下部)、不同注入顺序(大粒径→小粒径和小粒径→大粒径)40... 支撑剂在裂缝内的铺置规律决定了水力裂缝的导流能力以及油井的增产效果。利用自主设计的可视化平行板裂缝模型分别进行了现场排量为4.96 m^(3)/min时不同注入位置(上部、中部、下部)、不同注入顺序(大粒径→小粒径和小粒径→大粒径)40~80目和80~120目支撑剂在主缝内的组合铺砂实验,通过入口处砂堤高度h_(p)、砂堤平衡高度H_(p)、前缘铺置率R_(fp)和总体铺置率R tp四个参数评价了注入位置及顺序对支撑剂铺置规律的影响,并通过各粒径支撑剂在裂缝前缘和裂缝总体中的填充比例分析了对支撑效果的贡献。实验结果表明:注入位置决定了支撑剂在裂缝内的砂堤形态和前缘铺置效果,上部注入能更好地连通主缝与井筒,大粒径→小粒径注入时,入口处砂堤高度h_(p)分别为中部和下部注入的1.81和46.57倍,前缘铺置率R_(fp)分别为中部和下部注入的1.47和13.18倍;小粒径→大粒径注入时,h_(p)分别为中部和下部注入的1.56和33.37倍,R_(fp)分别为中部和下部注入的1.33和12.07倍;注入顺序在显著影响砂堤形态的同时也对铺置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大粒径→小粒径注入时能产生一定厚度的混砂层;小粒径→大粒径注入时砂堤高度变化更均匀,前缘铺置效果稍好;总体来看,大粒径支撑剂更易沉降,对主缝支撑效果贡献更大,但小粒径支撑剂更易被运移到裂缝深处填充次级裂缝,有助于提升压裂施工的整体支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粒径支撑剂 铺置规律 注入位置 注入顺序 砂堤高度 前缘位置 混砂层 主裂缝
下载PDF
液测和气测支撑裂缝导流能力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蒋建方 张智勇 +3 位作者 胥云 朱文 蒙传幼 杨玉凤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7-70,共4页
支撑剂导流能力测试实验通常采用液体介质进行,其结果对气藏压裂的针对性成为新的研究课题之一。运用API支撑剂导流能力测试系统,根据短期导流能力实验评价方法开展了气测导流能力评价实验,并与液测支撑裂缝导流能力实验进行了对比... 支撑剂导流能力测试实验通常采用液体介质进行,其结果对气藏压裂的针对性成为新的研究课题之一。运用API支撑剂导流能力测试系统,根据短期导流能力实验评价方法开展了气测导流能力评价实验,并与液测支撑裂缝导流能力实验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陶粒类型、铺砂浓度、实验温度和压力),气测导流能力值比液测值高1.5~2.5倍,表明要获得相同的支撑裂缝导流能力,气井压裂中的铺砂浓度应比油藏低。用气测导流能力的实验结果来指导气井的压前潜力评估、压裂优化设计、压后效果预测和支撑剂的优选评价将更具合理性和针对性,气藏压裂的支撑裂缝导流能力实验最好采用气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测导流能力 液测导流能力 渗透率 支撑剂评价
下载PDF
绒囊暂堵剂在深层碳酸盐岩储层转向压裂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蒋建方 翟晓鹏 +3 位作者 贺甲元 耿宇迪 崔佳 魏攀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1-87,共7页
为了明确绒囊暂堵剂在深层碳酸盐岩储层转向压裂中的适应性,选取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THX井岩心作为样品,开展了注入绒囊暂堵剂前后的岩石力学特征评价实验和绒囊注入含裂缝岩心后的封堵压力实验,然后在THX井进行了现场试验... 为了明确绒囊暂堵剂在深层碳酸盐岩储层转向压裂中的适应性,选取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THX井岩心作为样品,开展了注入绒囊暂堵剂前后的岩石力学特征评价实验和绒囊注入含裂缝岩心后的封堵压力实验,然后在THX井进行了现场试验,首次评估了绒囊暂堵剂用于碳酸盐岩深井暂堵酸化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①绒囊注入后岩石弹性模量减小、泊松比增大、岩心弹塑性应变增大,从而提高了岩心的韧性变形能力;②封堵压力实验结果显示,绒囊暂堵后裂缝承压能力逐渐提升,在注入压力峰值后未出现"悬崖式"陡降,说明绒囊韧性封堵带已经形成且具有明显的封堵作用;③绒囊暂堵后裂缝封堵压力与裂缝宽度成负指数关系,并且随着裂缝宽度的增加,暂堵剂承压力达到稳定的时间缩短;④绒囊暂堵剂注入岩石后提升了岩石的抗变形能力,绒囊暂堵裂缝后在缝内形成憋压,当缝内净压力超过水平地应力差时强制裂缝转向,并且绒囊暂堵剂可以耐130℃高温。结论认为,绒囊暂堵剂能够满足深层碳酸盐岩暂堵转向压裂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碳酸盐岩 储集层 重复压裂 转向压裂 暂堵剂 绒囊流体 酸化
下载PDF
基于小型测试对压裂地质特征分析的现场施工 被引量:11
5
作者 蒋建方 王晓东 +3 位作者 刘建安 慕立俊 陆红军 何治武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64,共4页
为了提高长庆油田低孔、特低渗、低压油藏压裂规模,优化施工参数,获得较好的压裂效果,采用FracproPT10.2压裂软件对长庆董志、姬塬油田低渗储层3口探井实施的活性水、压裂液测试压裂进行了解释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储层岩石具有破裂压力和... 为了提高长庆油田低孔、特低渗、低压油藏压裂规模,优化施工参数,获得较好的压裂效果,采用FracproPT10.2压裂软件对长庆董志、姬塬油田低渗储层3口探井实施的活性水、压裂液测试压裂进行了解释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储层岩石具有破裂压力和闭合应力低、近井筒弯曲摩阻小的岩石力学性质,停泵后裂缝中的净压力小,裂缝延伸不明显等力学特征及储层特低渗、滤失系数小等地层特性。依据对储层压裂特征的认识及分析获得的参数,对3口井的施工设计进行了优化及现场实施,压后试油日产分别为33.9m3、26.5m3和17.5m3,成为长庆油田2005年的3口高产井,为探井压裂进行储量评估和该区以后水力压裂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测试压裂 压裂地质特征 闭合应力 净压力 摩阻 现场施工
下载PDF
羧甲基羟丙基瓜尔胶压裂液的高温性能评价 被引量:9
6
作者 蒋建方 陆红军 +4 位作者 慕立俊 赵传峰 顾燕凌 姬振宁 鲁玲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9-313,322,共6页
评价了羧甲基羟丙基瓜尔胶(CMHPG)压裂液在90~180℃的流变性与伤害特征。该稠化剂水不溶物含量低于1.1%,用于180℃储层的加量为0.60%,基液黏度88.6 mPa.s,交联液在170 1/s剪切100 min后的黏度大于50 mPa.s。0.25%交联液100℃时的储能... 评价了羧甲基羟丙基瓜尔胶(CMHPG)压裂液在90~180℃的流变性与伤害特征。该稠化剂水不溶物含量低于1.1%,用于180℃储层的加量为0.60%,基液黏度88.6 mPa.s,交联液在170 1/s剪切100 min后的黏度大于50 mPa.s。0.25%交联液100℃时的储能模量为2.451 Pa,大于0.50%羟丙基瓜尔胶(HPG)交联液的0.7265Pa。CMHPG交联液在低破胶剂浓度下即可快速破胶水化,残渣含量为194~225 mg/L,不到HPG的1/2。CMHPG和HPG交联液对储层岩心的伤害率分别为39.8%、52.3%。CMHPG交联液悬砂性能良好。在排量2~6 m3/min时,0.45%CMHPG压裂液基液(用于150℃高温深井)的摩阻系数与0.30%HPG基液(用于70℃地层)相当。与HPG压裂液相比,CMHPG压裂液具有高弹性、高悬砂性及低稠化剂使用浓度、低基液黏度、低伤害、低摩阻的"二高四低"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羟丙基瓜尔胶 压裂液 流变性 黏弹性 岩心伤害 摩阻
下载PDF
交联酸酸化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20
7
作者 蒋建方 杨玉凤 +1 位作者 张智勇 孙海成 《油气井测试》 2007年第6期68-71,共4页
综述了交联酸酸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总结了地下交联酸与地面交联酸各自的技术特点,分析了它们的研究方向及发展潜力,并预测了交联酸酸化技术在未来储层改造方面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交联酸 酸化 技术进展 研究方向 应用前景
下载PDF
新型羧甲基压裂液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3
8
作者 蒋建方 陆红军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68,共4页
根据SY/T5107-200《5水基压裂液性能评价方法》,全面评价了新型羧甲基压裂液在70℃条件下的流变性与伤害特征,结果显示了其高弹性、高悬砂性及低稠化剂使用浓度、低基液黏度、低伤害的"二高三低"性能,明显优于常规羟丙基瓜胶... 根据SY/T5107-200《5水基压裂液性能评价方法》,全面评价了新型羧甲基压裂液在70℃条件下的流变性与伤害特征,结果显示了其高弹性、高悬砂性及低稠化剂使用浓度、低基液黏度、低伤害的"二高三低"性能,明显优于常规羟丙基瓜胶压裂液,可满足长庆白豹油田储层压裂地质特征的要求。通过对袁27-15井、袁30-15井的优化设计,首次在国内实施了羧甲基压裂液的现场施工,压后试油产量分别为24t/d和15.6t/d,为该区平均压裂试油产量的2~3倍,改造效果显著,表明新型羧甲基压裂液对特低渗油藏的适应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压裂液 流变性 黏弹性 白豹油田 压裂施工
下载PDF
水中悬浮固体颗粒对储层损害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蒋建方 胡恩安 +1 位作者 赵强 林运兴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4-56,共3页
回注污水中悬浮固体颗粒的大小对储层渗透性的损害一直是油田十分关心的问题。通过压汞资料获得阿南、哈南油田砂岩储层岩石的孔隙喉峰为 4.0~ 6 .2 μm ;通过不同粒径的回注污水模拟了对岩心渗透率的损害 ,当 1/12≤Df/Dp≤ 1时 ,损... 回注污水中悬浮固体颗粒的大小对储层渗透性的损害一直是油田十分关心的问题。通过压汞资料获得阿南、哈南油田砂岩储层岩石的孔隙喉峰为 4.0~ 6 .2 μm ;通过不同粒径的回注污水模拟了对岩心渗透率的损害 ,当 1/12≤Df/Dp≤ 1时 ,损害最严重 ;当Df/Dp≥ 2 /3时 ,存在较大损害 ;当Df/Dp≤ 1/8时 ,损害较小。同时根据国内外在此方面的研究认识 ,特别是比 1/3更严格的 1/7“架桥准则” ,结合阿南、哈南砂岩油藏孔隙结构特征和低渗、特低渗的具体情况 ,建议阿南、哈南回注污水中悬浮固体颗粒应重点处理的范围为 0 .5~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 污水回注 悬浮颗粒 地层损害 储层
下载PDF
高含硫化氢气井的酸压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5
10
作者 蒋建方 胥云 +3 位作者 田助红 梁冲 刘萍 许志赫 《油气井测试》 2007年第4期48-50,共3页
川东北普光气田是我国特大气田之一,具有非常丰富的储量,同时H2S平均含量达14.96%,如何保证酸压施工的安全与实现大幅度增产是酸压设计改造的重要方面。从系统工程角度出发,在液体配方体系上选用了惰性前置液与缓速胶凝酸,减缓酸岩反应... 川东北普光气田是我国特大气田之一,具有非常丰富的储量,同时H2S平均含量达14.96%,如何保证酸压施工的安全与实现大幅度增产是酸压设计改造的重要方面。从系统工程角度出发,在液体配方体系上选用了惰性前置液与缓速胶凝酸,减缓酸岩反应速度;在添加剂上优选了抗硫化氢和酸液腐蚀的专用缓蚀剂;在工艺方法上采用了压前解堵降压的措施;在工艺优化上设计了三级注入与闭合酸化相组合的工艺技术,增加了有效酸蚀缝长与导流能力,形成了针对酸性气井酸压改造的综合方法。现场实施了该套工艺技术,确保了施工安全,压后产量显著提高到75×104m3/d。研究表明,该套技术适合该酸性气田的有效酸压改造。对川东北的普光、罗家寨、滚子坪等及类似酸性气田的储层改造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宝贵经验,为普光气田的可采储量探明和进一步的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光气田 硫化氢 酸性气井 多级酸压 闭合酸化 施工安全
下载PDF
砂岩酸化中水化硅沉淀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建方 李丹梅 +1 位作者 张汝生 杨玉凤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1-304,共4页
讨论了砂岩酸化中产生水化硅沉淀的反应机理。使高岭土与1.0%HF和多种配比的HCl+HF在不同温度(20-90℃)反应不同时间(10-300分钟),用等离子吸收光谱法(ICP)测定酸液中可溶性硅的浓度(mg/L),取某时段测定值的减小量为该时段水化硅沉淀生... 讨论了砂岩酸化中产生水化硅沉淀的反应机理。使高岭土与1.0%HF和多种配比的HCl+HF在不同温度(20-90℃)反应不同时间(10-300分钟),用等离子吸收光谱法(ICP)测定酸液中可溶性硅的浓度(mg/L),取某时段测定值的减小量为该时段水化硅沉淀生成量,讨论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得到了如下结果和结论。反应温度越高,则高岭土与HF之间的反应越快,形成水化硅沉淀的时间越短,最终生成的沉淀量越大;在HF中加入HCl(使用土酸体系)、减小土酸中HF质量分数、加大土酸中HCl、HF质量分数比,均可使生成沉淀时间延后,使最终生成沉淀量减少。60℃时300分钟沉淀量,在1.0%HF、5.0%HCl+1.0%HF、9.0%HCl+1.0%HF中分别为482、321、201mg/L。提出了在酸化设计与施工中可以采取的6条简便易行的减少水化硅沉淀量的措施。图4表1参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岩反应 盐酸/氢氟酸(土酸)体系 高岭土 可溶性硅 水化硅 沉淀 影响因素 砂岩酸化
下载PDF
自生能压裂液室内实验与浓度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建方 陆红军 +3 位作者 李建山 顾燕凌 赵传峰 曹润荣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4-87,共4页
为了克服常规羟丙基瓜胶压裂液在低温、低压、低渗油气藏的破胶、快速返排、减小伤害等方面的不足,对自生能压裂液进行了系统评价,分析了该压裂液中生热剂用量和催化剂含量对反应速率、生热峰值的影响,确定了适用于低温地层压裂的最佳... 为了克服常规羟丙基瓜胶压裂液在低温、低压、低渗油气藏的破胶、快速返排、减小伤害等方面的不足,对自生能压裂液进行了系统评价,分析了该压裂液中生热剂用量和催化剂含量对反应速率、生热峰值的影响,确定了适用于低温地层压裂的最佳生热剂用量2.0 mol/L和催化剂百分含量0.4%;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热峰值及达到峰值的时间,完成了该压裂液破胶后的黏度测定(低于5 mPa.s);同时分析了反应产生的氮气量及其对破胶液密度与助排效果的影响。该研究结果为自生能压裂液在低温低压地层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 自生能 生热峰值 体系温度 破胶黏度 泡沫助排
下载PDF
乙酸在砂岩酸化中的功能 被引量:5
13
作者 蒋建方 杨玉凤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0-72,76,共4页
从缓速性、铁离子稳定性、缓蚀性、抗酸渣性及缓冲性几个方面系统分析了乙酸在砂岩酸化中的功能。结果表明,乙酸不仅仅是一种有机弱酸,更是一种多功能酸用添加剂,具有多方面的用途;乙酸可作为缓蚀增效剂,减小盐酸、氢氟酸对施工设备和... 从缓速性、铁离子稳定性、缓蚀性、抗酸渣性及缓冲性几个方面系统分析了乙酸在砂岩酸化中的功能。结果表明,乙酸不仅仅是一种有机弱酸,更是一种多功能酸用添加剂,具有多方面的用途;乙酸可作为缓蚀增效剂,减小盐酸、氢氟酸对施工设备和管柱的腐蚀;作为抗酸渣剂,减小盐酸及铁离子与沥青质原油作用产生的酸渣量;作为缓冲液,能维持酸岩反应体系的低pH值,减小氟化钙、氢氧化铁、氢氧化铝、氟化铝等砂岩酸化中二次反应伤害沉淀物。现场应用效果进一步证明,乙酸在二连阿南、哈南油田、胜利桩西油田和大庆榆树林油田砂岩储层的酸化过程中实现了油井增产、水井降低井口压力、增加注水量的目的,而且这些酸配方在油田的后续施工中均得到了大面积推广,效果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 酸化 增产措施
下载PDF
低渗透水井增注液岩心流动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建方 廉静怡 +3 位作者 王晓东 张矿生 刘顺 王文雄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3-107,共5页
通过岩心驱替装置模拟了低质量分数有机土酸、洗油剂和活性水及组合对长庆长8储层岩心渗透性的改善。结果显示:单纯采用低质量分数有机土酸体系可以提高岩心渗透率20%左右,效果不理想;采用合适的洗油剂组合低质量分数有机土酸体系... 通过岩心驱替装置模拟了低质量分数有机土酸、洗油剂和活性水及组合对长庆长8储层岩心渗透性的改善。结果显示:单纯采用低质量分数有机土酸体系可以提高岩心渗透率20%左右,效果不理想;采用合适的洗油剂组合低质量分数有机土酸体系可以明显提高岩心的渗透性,渗透率最大可以提高到36%;而对于超低渗透岩心,采用合适的洗油剂8PV和活性水10PV可以提高岩心渗透性30%左右。不同物性储层应该采用合适的液体体系进行增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岩心流动 水井 有机土酸 活性水 洗油剂
下载PDF
大庆高台子油层闭合酸化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建方 肖丹凤 +1 位作者 王贤君 于景波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8-60,共3页
闭合酸化技术是碳酸盐岩酸化压裂后 ,对人工裂缝进行再改造的补救性措施 ,通过解除对裂缝造成的伤害 ,提高裂缝的导流能力 ,增大扫油效率 ,提高油井产量。针对大庆西部高台子复杂岩性地层的特征及水力支撑压裂情况 ,进行了措施方案分析 ... 闭合酸化技术是碳酸盐岩酸化压裂后 ,对人工裂缝进行再改造的补救性措施 ,通过解除对裂缝造成的伤害 ,提高裂缝的导流能力 ,增大扫油效率 ,提高油井产量。针对大庆西部高台子复杂岩性地层的特征及水力支撑压裂情况 ,进行了措施方案分析 ,扩大了常规闭合酸化技术的应用范围 ,提出了在水力支撑裂缝中进行酸化解堵的新观点 ,研究了适应该地层的压裂液配方和酸化解堵剂 ,现场进行 2口井试验 ,闭合酸化效果较水力压裂效果明显 ,产量平均增加 5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层 闭合酸化技术 人工裂缝 压裂 油田 采油工程
下载PDF
砂岩酸化用多氢酸体系螯合性实验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蒋建方 高翔 +1 位作者 王瑛 许永楠 《天然气与石油》 2016年第4期55-59,96,共6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多氢酸与砂岩矿物的反应特性,分析多氢酸体系的螯合性,在用X射线(X-ray)衍射仪分析长庆油田长3、长8储层岩心矿物含量的基础上,通过长岩心酸化流动仪进行岩心酸化流动模拟实验,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和核磁共振... 为了进一步研究多氢酸与砂岩矿物的反应特性,分析多氢酸体系的螯合性,在用X射线(X-ray)衍射仪分析长庆油田长3、长8储层岩心矿物含量的基础上,通过长岩心酸化流动仪进行岩心酸化流动模拟实验,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和核磁共振(^(19)F NMR)技术分析多氢酸螯合性。ICP实验结果表明,多氢酸在实验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螯合性,随着酸液浓度的增加,多氢酸的螯合性加强,但当浓度增加到6%以后,其螯合性加强不明显;多氢酸的螯合性会随着反应温度和酸液注入速率的增加而下降,且温度大于150℃后酸液不能起到良好的螯合作用。^(19)F NMR结果显示废液样共检测出3组吸收峰(-167.6^-163.6、-155.7^-154.7和-146.4),表明多氢酸与砂岩矿物反应生成了氟铝酸盐(AlF^((3-x)+x))系列化合物,抑制二次沉淀AlF_3的生成。实验结果可以为多氢酸的应用推广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酸化 多氢酸 19F核磁共振 实验
下载PDF
榆树林油田树322井区压裂改造潜力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建方 张启岩 +3 位作者 刘春林 杨铁军 窦淑萍 赵传峰 《油气井测试》 2010年第5期14-17,共4页
针对大庆榆树林油田树322井区油藏地质和现有开发井网与裂缝方位,利用ECLIPSE油藏模拟软件,进行了多参数下的压裂增产增注的油藏模拟,进而优化了该区进行压裂改造的裂缝参数。结果显示,在储层有效渗透率分别为0.05、0.1、0.2和0.3mD时,... 针对大庆榆树林油田树322井区油藏地质和现有开发井网与裂缝方位,利用ECLIPSE油藏模拟软件,进行了多参数下的压裂增产增注的油藏模拟,进而优化了该区进行压裂改造的裂缝参数。结果显示,在储层有效渗透率分别为0.05、0.1、0.2和0.3mD时,一类油井的裂缝长度分别为120、90、45和30m;二类油井的裂缝长度分别为120、90、75和75m;三类油井的裂缝长度分别为120、120、90和90m;水井压裂在上述对应有效渗透率下的裂缝长度分别为60、45、45和30m;裂缝导流能力为20~30μm2.cm。油水井优化裂缝参数条件下的产量预测表明在该区进行整体压裂改造具有巨大潜力,为后期该区开发方案的调整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该区进行的压裂施工方案设计提供了优化的裂缝参数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模拟 有效渗透率 缝长 导流能力 压裂改造潜力 榆树林油田
下载PDF
压裂液基液粘度对压开地层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蒋建方 杨劲舟 +4 位作者 刘光普 姚洪田 窦淑萍 肖立国 尚文涛 《油气井测试》 2013年第6期36-38,74-75,共3页
针对大庆油田肇88-斜30井压裂施工失败的情况,进行了施工参数分析。同时室内通过调整基液粘度,完成了两次高压岩心驱替对比实验,观察到粘度为68.1 mPa·s的基液堵塞了1#岩心入口端面,岩心内的孔隙压力低,而21.6 mPa·s的基液在... 针对大庆油田肇88-斜30井压裂施工失败的情况,进行了施工参数分析。同时室内通过调整基液粘度,完成了两次高压岩心驱替对比实验,观察到粘度为68.1 mPa·s的基液堵塞了1#岩心入口端面,岩心内的孔隙压力低,而21.6 mPa·s的基液在高压下通过了2#岩心孔隙,岩心内的孔隙压力提高。研究结果显示,粘度为68.4mPa·s的基液在现场施工时未能有效进入该井特低渗透储层的孔隙,以至不能提高地层孔隙压力到克服最小主应力和岩石的抗张强度之和是该储层未能实施加砂的根本原因。表明压裂液的优化还需要进一步评价基液在地层中的流动性,以发挥基液造缝的主要功能;也为其他特低渗透、超低渗透油藏压裂液配方的评价提供了经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开地层 抗张强度 孔隙压力 基液粘度 模拟试验
下载PDF
中东孔隙型低渗灰岩储层酸液体系缓速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蒋建方 祁生金 +3 位作者 姜杰 刘秋均 冯章语 初振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669-2675,共7页
酸液的缓速性是影响酸液有效作用距离的关键因素,是优选酸压工作液的重要依据。采用旋转岩盘进行了普通盐酸、胶凝酸和乳化酸与伊朗雅达油田Sarvak储层灰岩岩心的酸岩反应实验,构建了反应动力学方程和变温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普通盐... 酸液的缓速性是影响酸液有效作用距离的关键因素,是优选酸压工作液的重要依据。采用旋转岩盘进行了普通盐酸、胶凝酸和乳化酸与伊朗雅达油田Sarvak储层灰岩岩心的酸岩反应实验,构建了反应动力学方程和变温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普通盐酸的反应速率明显快于胶凝酸和乳化酸,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显著,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而相同反应温度下,乳化酸的反应速率常数分别比胶凝酸与普通盐酸小1和2个数量级,同时乳化酸的反应级数最大,现场配液时需要考虑酸液浓度对其反应速率的影响;酸液浓度相同时,乳化酸的反应活化能最大,其次为胶凝酸,普通盐酸的最小。乳化酸与胶凝酸的缓速性相对较好,预测其有效作用距离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速性 酸岩反应 反应速率常数 活化能 伊朗雅达油田
下载PDF
榆树林油田东18井区水井裂缝参数的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蒋建方 窦淑萍 +3 位作者 肖立国 尚文涛 杨天吉 周洪亮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2-145,共4页
针对大庆榆树林油田水井压裂方案存在的问题,根据东18井区油藏地质和现有开发井网与裂缝方位,采用eclipse油藏模拟软件和“等效导流能力”方法,进行了多参数下压裂增产增注的油藏模拟计算与分析。结果显示,在储层有效渗透率分别为0... 针对大庆榆树林油田水井压裂方案存在的问题,根据东18井区油藏地质和现有开发井网与裂缝方位,采用eclipse油藏模拟软件和“等效导流能力”方法,进行了多参数下压裂增产增注的油藏模拟计算与分析。结果显示,在储层有效渗透率分别为0.1×10-3,0.3×10-3,0.5×10-3和0.8×10-3μm2时,水井裂缝长度分别为50.0,37.5,30.0和20.0m,一类油井分别为80,70,60和50m,二类油井分别为120,100,90和80m,三类油井分别为100,90,80和70m;油、水井裂缝导流能力在20~30μm2·cm。低渗油藏水井裂缝长度应严格控制,以免水窜,要求的导流能力相对较低。模拟井组优化的水井裂缝参数可为榆树林油田水井压裂施工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树林油田 油藏模拟 水井压裂 裂缝参数优化 注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