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品质及农艺性状的QTL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蒋春志 裴翠娟 +5 位作者 荆慧贤 张孟臣 王涛 邸锐 刘兵强 闫龙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7-130,共4页
以河北省粮油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蛋白大豆冀豆12号为母本,高油大豆冀黄13为父本所获得的F9重组自交系的148个株系为试验材料,构建该群体的连锁图谱,并对品质性状(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产量相关性状(株高、底荚高、分枝数、主茎节数、... 以河北省粮油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蛋白大豆冀豆12号为母本,高油大豆冀黄13为父本所获得的F9重组自交系的148个株系为试验材料,构建该群体的连锁图谱,并对品质性状(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产量相关性状(株高、底荚高、分枝数、主茎节数、有效荚、无效荚、单株粒重、单株粒数)进行调查及QTL分析,结果表明,10个性状共检出15个QTL位点,其中蛋白和油份含量定位在A2连锁群上,贡献率分别为10%,16%,同时发现C2连锁群上聚集了与产量相关的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基因定位 蛋白质 油分 QTL
下载PDF
转BADH基因小麦的水分生理特性研究
2
作者 蒋春志 张艳敏 +2 位作者 郭北海 温之雨 李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40-141,共2页
关键词 转BADH基因 小麦 水分 生理特性
下载PDF
转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小麦的耐盐耐旱性 被引量:33
3
作者 张艳敏 郭北海 +7 位作者 蒋春志 温之雨 丁占生 李辉 李洪杰 何锶洁 陈受宜 朱至清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9-32,共4页
采用室内模拟盐、旱胁迫,结合田间实际测定的方法,对基因枪法获得的转BADH基因小麦多个株系的不同世代材料进行了耐盐、耐旱性鉴定。结果表明,在旱、盐胁迫条件下,转BADH基因小麦在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根系发育以及质膜保护等方面均比... 采用室内模拟盐、旱胁迫,结合田间实际测定的方法,对基因枪法获得的转BADH基因小麦多个株系的不同世代材料进行了耐盐、耐旱性鉴定。结果表明,在旱、盐胁迫条件下,转BADH基因小麦在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根系发育以及质膜保护等方面均比受体品种(对照)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田间生长条件下的转基因株系,其叶片蒸腾强度比对照明显降低,而离体叶片失水速率与对照没有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 醛脱氢酶 BADHA 小麦 转基因 耐盐性 耐旱性
下载PDF
大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近红外检测模型建立及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35
4
作者 闫龙 蒋春志 +2 位作者 于向鸿 杨春燕 张孟臣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33-837,共5页
大豆是重要的植物蛋白和食用油来源,目前常用的蛋白质和脂肪化学分析方法不仅操作步骤繁琐,而且籽粒粉碎而不能延续后代,在大豆品质改良的后代选育过程中的应用受到限制。为明确快速、简便、非破坏籽粒的近红外检测方法利用的可行性。利... 大豆是重要的植物蛋白和食用油来源,目前常用的蛋白质和脂肪化学分析方法不仅操作步骤繁琐,而且籽粒粉碎而不能延续后代,在大豆品质改良的后代选育过程中的应用受到限制。为明确快速、简便、非破坏籽粒的近红外检测方法利用的可行性。利用4个建模样品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3个近红外大豆粗蛋白、粗脂肪籽粒检测模型和1个粉末检测模型。通过重新采集8个不同蛋白质和油份含量的大豆样品检测分析,并送检权威检测部门进行化学分析比较,分析近红外检测的可靠性。通过稳定性、一致性等分析表明,合适的建模样品集是正确建模的前提,在所建3个籽粒模型中,以含415个大豆材料的样品集所建模型(M6)可靠性最好;分析结果还表明,近红外检测结果与化学分析结果一致,在需要保存籽粒完好的大豆杂交分离世代或大量样品检测时,用近红外检测代替化学分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近红外 蛋白质 脂肪
下载PDF
小麦花药培养的基因型差异与杂交组合配制 被引量:24
5
作者 张艳敏 郭北海 +5 位作者 李洪杰 温之雨 王子宁 蒋春志 李辉 王培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19,共4页
选用 2 16个不同基因型F1进行花药培养 ,研究分析了不同基因型的花药培养力反应规律。结果表明 ,不同基因型的花药培养力差异很大 ,高培养力及低培养力基因型各占 1/ 4左右 ,而中培养力基因型占 1/ 2左右。还对花培育种中的桥梁亲本选... 选用 2 16个不同基因型F1进行花药培养 ,研究分析了不同基因型的花药培养力反应规律。结果表明 ,不同基因型的花药培养力差异很大 ,高培养力及低培养力基因型各占 1/ 4左右 ,而中培养力基因型占 1/ 2左右。还对花培育种中的桥梁亲本选择问题进行了分析 ,筛选出具有高培养力和高产、优质基因的花培桥梁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花药培养 基因型差异 杂交组合 配制
下载PDF
小麦农杆菌转化系统的建立与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艳敏 郭北海 +5 位作者 丁占生 温之雨 蒋春志 李辉 李洪杰 陈受宜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共3页
针对农杆菌转化系统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有效的小麦农杆菌转化系统;利用石4185、石6365的花药愈伤组织为受体,进行了甜菜碱醛脱氢酶和胆碱氧化物酶等目的基因的转化研究。
关键词 小麦 农杆菌转化系统 系统建立 转基因植株 花药 愈伤组织 受体 甜菜碱醛脱氢酶 胆碱氧化物酶
下载PDF
逆境下转BADH基因小麦甜菜碱醛脱氢酶活性表达与甜菜碱积累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艳敏 丁占生 +6 位作者 温之雨 蒋春志 李辉 霍云谦 朱至清 陈受宜 郭北海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F09期36-39,共4页
对盐、旱逆境下转BADH基因小麦品系99T6的生长发育、甜菜碱醛脱氢酶活性及甜菜碱积累等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转BADH基因株系在盐逆境下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耐盐能力达到100mmol/L;电导率和质膜相对透性表明转基因株系抗膜损伤能力增... 对盐、旱逆境下转BADH基因小麦品系99T6的生长发育、甜菜碱醛脱氢酶活性及甜菜碱积累等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转BADH基因株系在盐逆境下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耐盐能力达到100mmol/L;电导率和质膜相对透性表明转基因株系抗膜损伤能力增强;甜菜碱醛脱氢酶活性的增强和甜菜碱积累的增加,说明转基因株系的盐旱逆境抗性是通过甜菜碱积累这一长期、持久的方式解除渗透胁迫,而不是通过脯氨酸积累这种临时的应急反应;以甜菜碱作为靶标性状采用基因工程方法提高植物盐旱耐性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BADH基因 小麦 甜菜碱 抗盐旱耐性 醛脱氢酶 活性表达 胁迫条件
下载PDF
高油大豆新品种冀豆19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被引量:8
8
作者 赵双进 张孟臣 +2 位作者 杨春燕 蒋春志 刘兵强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8-128,共1页
关键词 高油大豆 新品种 栽培要点 选育 栽培技术要点 轮回选择 脂肪含量 高产稳产
下载PDF
大豆ms1轮回群体品质改良效应与分离特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赵双进 张孟臣 +3 位作者 蒋春志 杨春燕 刘兵强 崔珏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422-2427,共6页
目的针对大豆遗传基础狭窄的问题,研究ms1轮回群体品质改良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3个适应当地生态类型品种材料,通过对引进的ms1轮回群体进行6年的基因导入与轮回选择,形成了适宜当地生态类型区选择的LD基础群体。利用高蛋白、高油... 目的针对大豆遗传基础狭窄的问题,研究ms1轮回群体品质改良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3个适应当地生态类型品种材料,通过对引进的ms1轮回群体进行6年的基因导入与轮回选择,形成了适宜当地生态类型区选择的LD基础群体。利用高蛋白、高油亲本对LD基础群体进行品质改良,进而形成高蛋白(db)和高油(gy)两个亚群体。结果改良后的高蛋白(db)亚群体蛋白质含量比基础群体增加1.18%,达到t0.2的显著水平,≥45%的个体占22.38%,高于基础群体10.99%;高油(gy)亚群体平均脂肪含量高于基础群体0.24%,达到t0.4的显著水平,≥20%的个体比基础群体增加11.05%。ms1亚群体的开花期、成熟期、结荚习性、脐色等质量性状的分离范围广,分离比例趋于均衡。分枝数ms1群体变异系数为72.8%,大于常规杂交群体(57.3%),百粒重变异系数为18.1%,大于常规群体(16.5%),其它株高、单株荚数、荚粒数的变异系数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利用大豆ms1轮回群体进行品质改良的同时,保存了其它性状的分离变异范围与丰富的选择类型,更符合多目标育种的要求。本文还结合ms1亚群体研究实践,讨论了大豆ms1群体育种的方法、关键技术及选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轮回群体选择 ms1不育基因 品质改良 分离特性
下载PDF
大豆种子脂肪酸含量的快速测定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颖君 高慧敏 +3 位作者 蒋春志 胡梦芸 刘兵强 李辉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59-862,共4页
脂肪酸的含量是油料作物品质的重要指标,以往的脂肪酸测定方法需要样品量大、工序繁琐、耗时长,不适合育种工作者前期对材料的筛选。用0.040 g大豆种子(约占种子的1/4)对脂肪酸的提取和甲酯化过程进行了条件优化,采用提取液(苯∶石油醚=... 脂肪酸的含量是油料作物品质的重要指标,以往的脂肪酸测定方法需要样品量大、工序繁琐、耗时长,不适合育种工作者前期对材料的筛选。用0.040 g大豆种子(约占种子的1/4)对脂肪酸的提取和甲酯化过程进行了条件优化,采用提取液(苯∶石油醚=1∶1)提取5 min,0.5 mol.L-1甲醇钠酯化7 min后即可进行气相色谱分析,使通常需要用近10 h的工作在12 min内完成,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通过与传统的索氏提取(GB/T5009.6-2003)、甲酯化方法(GB/T17376-1998)比较,改进的方法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脂肪酸 气相色谱
下载PDF
大豆脂肪酸组份相关、变异特点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宋晓昆 张颖君 +6 位作者 闫龙 杨春燕 郑艳艳 蒋春志 荆慧贤 张孟臣 黄占景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12期68-73,共6页
通过对国内外314份大豆品种材料的脂肪酸组成和变异特点及其与蛋白、脂肪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大豆品种具有亚油酸含量高且变异幅度小,亚麻酸含量变异程度较大的特点;5种脂肪酸成分间以及与蛋白、脂肪间存在相关关系,其中亚麻... 通过对国内外314份大豆品种材料的脂肪酸组成和变异特点及其与蛋白、脂肪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大豆品种具有亚油酸含量高且变异幅度小,亚麻酸含量变异程度较大的特点;5种脂肪酸成分间以及与蛋白、脂肪间存在相关关系,其中亚麻酸、亚油酸及油酸之间的相关关系,受环境影响较小;不饱和脂肪酸变异主要来自生态类型间的差异:油酸平均含量最高为南方春大豆,最低为长江春大豆;亚油酸平均含量最高为长江春大豆,最低为南方春大豆;亚麻酸平均含量最高为长江春大豆,最低为南方夏大豆;育成品种比地方品种变异幅度小;饱和脂肪酸的平均含量与品种来源和生态类型均无密切联系。本研究筛选出一批具有高油酸、高亚油酸、低亚麻酸等不同特点的优质品种资源。研究结果可为大豆的种质资源评价、利用及品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组分 生态类型 相关性分析 种质资源
下载PDF
区域试验中试验点的质量评估 被引量:11
12
作者 兰巨生 陈淑琴 +1 位作者 蒋春志 路香彩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19,共4页
用 198 4~ 1989年度 6个环境和 1990~ 1994年度 9个环境的资料对试验环境的质量进行评估。评价模型是BrownKD提出的一个线性回归模型。试验结果表明 。
关键词 冬小麦 基因型 环境 互作效应 区域试验 试验点
下载PDF
影响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凤敏 李涛 +5 位作者 王运杰 荆慧贤 史晓蕾 张孟臣 邸锐 蒋春志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7-562,共6页
利用GUS基因的稳定性和特异性及在植物体中瞬时表达的特点,对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过程中的一些影响因素(激素浓度、筛选剂浓度、基因型和农杆菌菌株)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芽诱导阶段6-BA浓度为1.6mg·L-1时诱导效率较高... 利用GUS基因的稳定性和特异性及在植物体中瞬时表达的特点,对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过程中的一些影响因素(激素浓度、筛选剂浓度、基因型和农杆菌菌株)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芽诱导阶段6-BA浓度为1.6mg·L-1时诱导效率较高;适宜的草铵膦筛选浓度为3 mg·L-1;同时对24个大豆基因型的再生能力和对农杆菌菌株EHA101、LBA4404和EHA105的敏感性进行比较,再生能力最强的基因型为吉林小豆和Maverick,侵染能力最强的农杆菌菌株为EHA101,GUS阳性率为0~41.03%,其次是EHA105,LBA4404侵染效果最差;就受体基因型而言,吉林小豆和Maverick的GUS阳性率最高。EHA101侵染时,吉林小豆和Maverick的阳性率分别达40.25%和29.89%;EHA105侵染时,吉林小豆和Maverick的阳性率分别达33.35%和27.52%,而冀豆15、冀豆17和nf58的阳性率分别为12.47%、10.67%和9.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GUS 菌株 基因型 遗传转化
原文传递
矮杆基因对春小麦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对子粒产量的间接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杏普 庞春明 +2 位作者 蒋春志 武金铭 刘洪岭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7,共7页
利用以春小麦品种AprilBearded为背景的含有不同矮秆基因Rht1、Rht2、Rht3、Rht1+Rht2和Rht2+Rht3的5个近等基因系,研究了不同矮秆基因对小麦生长发育的作用。结果表明:Rht1半矮秆基... 利用以春小麦品种AprilBearded为背景的含有不同矮秆基因Rht1、Rht2、Rht3、Rht1+Rht2和Rht2+Rht3的5个近等基因系,研究了不同矮秆基因对小麦生长发育的作用。结果表明:Rht1半矮秆基因显著缩短了小麦植株生长发育进程,促进了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加大了旗叶面积和倒二叶面积,提高了单株成穗率,减少了无效分蘖;Rht2半矮秆基因显著增大了倒二叶面积,提高了单株成穗率和穗长,减少了无效分蘖;Rht3矮秆基因显著加大了旗叶面积,但对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单株成穗和穗长均有显著的负向作用;Rht1+Rht2基因结合没有突出的优势存在:Rht2和Rht3基因结合对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性状的作用均为负向最大;上述3种矮秆基因及其不同的结合形式均有显著的使茎秆矮化的作用。因此认为Rht1半矮秆基因在小麦育种中利用价值较大,Rht3矮秆基因利用价值则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矮秆基因 半矮秆基因 生长特性 子粒产量
下载PDF
非变性PAGE在鉴定大豆脂肪氧化酶类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马志民 蒋春志 +2 位作者 杨春燕 马峙英 张孟臣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8,共4页
为解决脂肪氧化酶检测复杂、费用昂贵、剧毒试剂对人体影响等问题,研究出一种安全、快速而经济有效的大豆脂氧酶检测技术。以Suzuyutaka脂氧酶缺失近等基因系和非缺失类型大豆冀豆12为材料,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探索非变性PAGE分析大... 为解决脂肪氧化酶检测复杂、费用昂贵、剧毒试剂对人体影响等问题,研究出一种安全、快速而经济有效的大豆脂氧酶检测技术。以Suzuyutaka脂氧酶缺失近等基因系和非缺失类型大豆冀豆12为材料,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探索非变性PAGE分析大豆脂肪氧化酶,通过对不同样品浓度、电泳条件和分离胶浓度的比较,摸索鉴定大豆Lox缺失类型的最佳条件。通过电泳条件优化分析发现,电泳样品中预样品的浓度为30%、分离胶浓度为11%、电泳时间为6 h时,3种脂肪氧化酶分辨清晰度最高;通过重复电泳的相对迁移率分析,表明在上述电泳条件下的检测结果比较稳定且重复性好;通过3种脂肪氧化酶酶带与缺失酶带对照比较和分子量测定两方面验证了所得到的3条脂肪氧化酶酶带。非变性PAGE是一种简单、经济、快捷而安全的检测分析大豆脂肪氧化酶同功酶的方法,因而可以用于资源分析、良种繁育以及生产、收购和加工利用中的大豆脂氧酶缺失类型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脂肪氧化酶鉴定 非变性PAGE 迁移率
下载PDF
不同矮秆基因对冬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杏普 蒋春志 刘洪岭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75-479,共5页
利用以冬麦品种Maris Huntsman为背景的含有不同矮秆基因Rht1、Rht2和Rht3及其不同结合形式的6个近等基因系,研究了不同矮秆基因对小麦农艺性状的作用。结果表明:Rht1半矮秆基因显著提高了单株穗数、粒数和粒重、地上部生物产量、经济... 利用以冬麦品种Maris Huntsman为背景的含有不同矮秆基因Rht1、Rht2和Rht3及其不同结合形式的6个近等基因系,研究了不同矮秆基因对小麦农艺性状的作用。结果表明:Rht1半矮秆基因显著提高了单株穗数、粒数和粒重、地上部生物产量、经济系数和倒二叶面积;Rht2半矮秆基因显著提高了单株(或单穗)粒数和粒重、经济系数和倒二叶面积,显著降低了千粒重;Rht3矮秆基因对单株粒数、地上部生物产量均有负向作用,显著提高了经济系数;Rht1+Rht2显著提高了经济系数;Rht2+Rht3对产量构成因子、地上部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均有负向作用;以上5种矮秆基因型均有显著的降秆作用,但对旗叶面积、穗长、每穗小穗数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矮秆基因 半矮秆基因 农艺性状 育种
下载PDF
大豆ms1轮回群体品质改良效应与分离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双进 张孟臣 +3 位作者 蒋春志 杨春燕 刘兵强 崔珏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5期547-551,共5页
通过对引进的ms1轮回群体进行6年的基因丰富和轮回选择,形成了适宜当地生态类型区选择的LD基础群体。利用高蛋白、高油亲本对LD基础群体进行品质改良,进而形成高蛋白(db)和高油(gy)两个亚群体。改良后的高蛋白(db)亚群体平均蛋白质含量... 通过对引进的ms1轮回群体进行6年的基因丰富和轮回选择,形成了适宜当地生态类型区选择的LD基础群体。利用高蛋白、高油亲本对LD基础群体进行品质改良,进而形成高蛋白(db)和高油(gy)两个亚群体。改良后的高蛋白(db)亚群体平均蛋白质含量比基础群体增加1.18%,≥45%的个体占22.38%,高于基础群体10.99%;高油(gy)亚群体平均脂肪含量高于基础群体0.24%,≥20%的个体比基础群体增加11.05%。在品质改良的同时,ms1亚群体的开花期,成熟期,结荚习性、脐色、茸毛色等质量性状的分离范围广,分离比例趋于均衡,后代分离类型明显较常规杂交组合丰富。本文还结合ms1亚群体研究实践,讨论了大豆ms1群体育种的方法、关键技术及选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ms1亚群体 品质改良 分离特性 群体品质 改良效应 MS1 分离 特性研究 基础群体
下载PDF
基于新遗传连锁图谱的豇豆抗豆象QTL定位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彦 范保杰 +14 位作者 曹志敏 张志肖 苏秋竹 王珅 王学清 彭秀国 梅丽 武玉华 刘少兴 田胜民 徐俊杰 蒋春志 王伟娟 刘长友 田静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4740-4749,共10页
【目的】豆象是危害豇豆最主要的仓储害虫。发掘豇豆抗豆象基因为抗性品种的选育,以及减少豆象对豇豆生产的危害奠定基础。【方法】以中豇1号(感)和Pant-lobia-1(抗)为亲本构建的包含282个株系的RIL群体为研究材料,利用人工接种法分别对... 【目的】豆象是危害豇豆最主要的仓储害虫。发掘豇豆抗豆象基因为抗性品种的选育,以及减少豆象对豇豆生产的危害奠定基础。【方法】以中豇1号(感)和Pant-lobia-1(抗)为亲本构建的包含282个株系的RIL群体为研究材料,利用人工接种法分别对282个株系接种绿豆象和四纹豆象,进行抗豆象表型鉴定,并利用两亲本对3992个来源于绿豆、小豆和豇豆的SSR标记进行多态性筛选,然后利用筛选到的多态性标记对282个株系进行基因型分析,最后结合RIL群体各株系抗豆象表型鉴定数据和基因型分型数据,采用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ADD)进行抗豆象QTL定位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并定位豇豆抗豆象基因。【结果】中豇1号和F1籽粒的被害率均为100%,Pant-lobia-1籽粒的被害率分别为22.5%和42.5%。推测Pant-lobia-1对绿豆象和四纹豆象的抗性均为隐性遗传;筛选到182个多态性标记,利用这些多态性标记构建了一个包含11个连锁群的豇豆遗传连锁图谱,图谱总长1065.23 cM,相邻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为5.85 cM;经2种豆象处理,分别在连锁群1和连锁群5上检测到2个稳定的QTL位点,暂定名为vubr1-1和vubr5-1,其中vubr1-1位于标记XD11-44和HAAS_VR_2274之间,标记间的遗传距离为7.6 cM,在2种豆象处理中分别可以解释表型变异的7.16%和6.92%;vubr5-1位于标记XD1-14和CP185之间,标记间的遗传距离为2.90 cM,在2种豆象处理中分别可以解释表型变异的6.96%和6.37%。【结论】构建了一个包含11个连锁群、182个多态性标记的豇豆遗传连锁图谱,检测到2个与抗豆象相关的QTL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SSR 抗豆象 遗传图谱 QTL定位
下载PDF
河北省小麦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温之雨 张艳敏 +3 位作者 李辉 蒋春志 丁占生 郭北海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98-102,共5页
采用SDS -PAGE技术对河北省近 4 0年来育成的小麦品种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在这些品种中 ,Glu 1位点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 ,共监测到 11种亚基和11种亚基组合类型 ,品质评分在 5~ 10之间 ,品质评分有上升的趋... 采用SDS -PAGE技术对河北省近 4 0年来育成的小麦品种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在这些品种中 ,Glu 1位点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 ,共监测到 11种亚基和11种亚基组合类型 ,品质评分在 5~ 10之间 ,品质评分有上升的趋势 ,1995年以后的育成种优质强筋亚基出现的频率显著增加 ,品质评分显著上升。鉴定出一批含优质亚基的品种供育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遗传变异
下载PDF
大豆转基因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涛 蒋春志 +1 位作者 赵青松 张孟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0391-10394,共4页
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大豆转基因方法,分析了大豆遗传转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评价了转基因大豆的生物安全性,并且展望了大豆转基因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大豆 转基因方法 生物安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