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曲康唑对人血管瘤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体外研究
1
作者 夏爱晓 贾宇 +2 位作者 林群 曹明 蒋正立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3期333-335,339,共4页
目的 检测不同浓度的伊曲康唑对人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为伊曲康唑治疗血管瘤的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体外培养的人血管瘤内皮细胞(HemECs)经不同浓度伊曲康唑干预不同时间后,倒置显微镜观察HemECs形态学变化;CCK-8法检测HemECs... 目的 检测不同浓度的伊曲康唑对人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为伊曲康唑治疗血管瘤的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体外培养的人血管瘤内皮细胞(HemECs)经不同浓度伊曲康唑干预不同时间后,倒置显微镜观察HemECs形态学变化;CCK-8法检测HemECs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伊曲康唑诱导HemECs的凋亡率。结果 当伊曲康唑浓度≥30μg/mL时,作用效果逐渐显著,浓度与细胞凋亡呈正相关性,各浓度的抑制率和空白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伊曲康唑干预时间与对HemECs细胞增殖的抑制和凋亡呈正相关。结论伊曲康唑能抑制HemECs增值有抑制作用,并促进其凋亡。浓度越高,干预时间越长对HemECs的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会越显著。浓度≥30μg/mL时,效果会逐渐显著,与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增殖呈正相关性,24 h为较为适宜的干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曲康唑 人血管瘤内皮细胞 细胞活力 细胞凋亡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小茴香中茴香醛的含量 被引量:6
2
作者 蒋正立 朱萍 +1 位作者 叶敏娇 何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0期2219-2220,共2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小茴香中茴香醛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检测波长为248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5℃。结果:茴香醛在0.05904-0.13776μg范围内线性关...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小茴香中茴香醛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检测波长为248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5℃。结果:茴香醛在0.05904-0.1377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91%,RSD为1.22%。结论:本方法可靠、简便、准确,可作为该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茴香 茴香醛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药品说明书中老年人用药信息缺陷情况调研 被引量:9
3
作者 蒋正立 朱萍 朱娇娇 《中国药师》 CAS 2012年第4期587-589,共3页
目的:调研药品说明书中老年人用药信息缺陷情况。方法:收集我院正在使用的所有药品说明书991份,对老年人用药信息缺陷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结果:药品说明书中老年人用药信息缺陷比较严重。结论:应不断完善药品说明书中老年人用药的信息。
关键词 药品说明书 老年人用药 信息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驱风合剂中橙皮苷的含量 被引量:4
4
作者 蒋正立 何仁 姜晓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期372-374,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驱风合剂中橙皮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检测波长283nm,流速1.0mL.min-1;柱温为常温。结果橙皮苷在4.63~23.16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驱风合剂中橙皮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检测波长283nm,流速1.0mL.min-1;柱温为常温。结果橙皮苷在4.63~23.16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0%,RSD为1.80%。结论该方法可靠、简便、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风合剂 橙皮苷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多烯类抗真菌药物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蒋正立 林建群 《中国药业》 CAS 2006年第7期62-63,共2页
近年来多烯类抗真菌药物发展较快,有多个广谱、低毒、高效的新化合物进入临床研究。该文主要综述了两性霉素B脂质体类及其纳米制剂和制霉素脂质体的最新研究进展,显示了其独特优点。
关键词 抗真菌药 两性霉素B 制霉菌素 脂质体
下载PDF
三唑类抗真菌药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蒋正立 朱萍 林建群 《中国药业》 CAS 2008年第4期19-21,共3页
近年来三唑类抗真菌药发展很快,有多个广谱、低毒、高效的新化合物进入临床研究。综述了三唑类抗真菌药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伏立康唑、泊沙康唑、ravaconazole 3个新药物,与其他抗真菌药比较,均显示了其优点。
关键词 三唑类抗真菌药 伏立康唑 泊沙康唑 进展
下载PDF
利用信息技术改善临床用药安全的探讨 被引量:10
7
作者 蒋正立 杨建苗 +1 位作者 朱燕舞 朱珊珊 《医院管理论坛》 2017年第3期60-62,31,共4页
目的利用医院信息技术,改善临床用药安全。方法介绍信息技术在临床合理用药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从药物超浓度、药物溶媒选择、用量剂量与数量、高风险药品管理及其他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结果随着合理用药管理系统的使用,处方合格率明... 目的利用医院信息技术,改善临床用药安全。方法介绍信息技术在临床合理用药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从药物超浓度、药物溶媒选择、用量剂量与数量、高风险药品管理及其他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结果随着合理用药管理系统的使用,处方合格率明显提高,用药错误发生率降低,用药适宜性得到进一步规范。结论信息技术能改善临床用药安全,提高医院药事管理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合理用药管理系统 用药安全
下载PDF
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蒋正立 林建群 陈文红 《天津药学》 2005年第5期62-64,共3页
近年来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发展很快,有多个广谱、低毒、高效的新化合物进入临床研究。本文综述了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研究的最新进展,介绍了三个新药物:卡波芬净,米卡芬净,安多芬净,并与其他抗真菌药作对比,均显示其独特优点。
关键词 抗真菌药 卡波芬净 米卡芬净 安多芬净
下载PDF
苯扎贝特分散片溶出度测定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蒋正立 罗莹 杜有功 《中国药师》 CAS 2013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建立苯扎贝特分散片的溶出度测定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转速、取样时间、溶出介质pH为考察因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筛选出最佳溶出条件。结果:苯扎贝特分散片的最佳溶出条件为转速50 r·min^(-1),取样时间60 m... 目的:建立苯扎贝特分散片的溶出度测定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转速、取样时间、溶出介质pH为考察因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筛选出最佳溶出条件。结果:苯扎贝特分散片的最佳溶出条件为转速50 r·min^(-1),取样时间60 min,溶出介质pH为7.6。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苯扎贝特分散片溶出度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扎贝特分散片 溶出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正交试验
原文传递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蒋正立 朱萍 秦雄 《海峡药学》 2007年第8期118-120,共3页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该技术在药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定性鉴别,定量分析,在线检测及质量控制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定性鉴别 定量分析 在线检测及质量控制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刺梨合剂中芦丁含量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正立 陈晶晶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64-665,共2页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刺梨合剂中芦丁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Agilent HC-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检测波长258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芦丁在7.5~15.0μg范围内呈良...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刺梨合剂中芦丁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Agilent HC-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检测波长258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芦丁在7.5~15.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98.39%,RSD为2.83%。结论该法可靠、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合剂 复方 芦丁 色谱法 高效液相
下载PDF
纳米脂质体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蒋正立 朱萍 《海峡药学》 2008年第11期5-7,共3页
纳米脂质体具有许多优点,在药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质量控制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并对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纳米腊质体 制备 质量控制 应用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复方刺梨合剂抗胃癌作用机制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正立 朱萍 +2 位作者 任宇 戴淑萍 陈静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3期202-206,共5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实验研究探讨复方刺梨合剂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TCMSP数据库,获得复方刺梨合剂主要活性成分和相关作用靶点,通过CTD和OMIM数据库筛选抗胃癌靶点,利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实验研究探讨复方刺梨合剂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TCMSP数据库,获得复方刺梨合剂主要活性成分和相关作用靶点,通过CTD和OMIM数据库筛选抗胃癌靶点,利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获取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绘制蛋白关系网络,采用WebGestalt和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分析,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p53、Bcl-2蛋白表达。结果共筛选了复方刺梨合剂10个活性化学成分和236个化合物作用靶点,得到440个胃癌相关靶点和38个靶标,GO功能涉及对刺激反应、生物调节、细胞传递等,KEGG通路分析涉及63条显著信号通路,可见复方刺梨合剂通过参与调控多种生物学过程而发挥抗癌作用,实验结果证实复方刺梨合剂使用后p53和Bcl-2蛋白表达增加。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实验研究,揭示了复方刺梨合剂抗胃癌作用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作用的结果,可能通过调控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刺梨合剂 胃癌 网络药理学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制霉素搽剂质量控制与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蒋正立 朱萍 何仁 《海峡药学》 2010年第7期18-20,共3页
目的建立制霉素搽剂质量控制方法并对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制霉素搽剂含量,并建立相应质量控制指标,采用经典恒温法和留样试验考察稳定性。结果制霉素在304nm处有最大吸收,浓度线性范围为8.032~16.064μg·m... 目的建立制霉素搽剂质量控制方法并对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制霉素搽剂含量,并建立相应质量控制指标,采用经典恒温法和留样试验考察稳定性。结果制霉素在304nm处有最大吸收,浓度线性范围为8.032~16.064μ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66%,RSD为0.73%,在冷处保存有效期3个多月。结论制霉素搽剂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准确,在冷处保存质量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霉素 质量控制 稳定性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复方刺梨合剂中苍术素的含量 被引量:2
15
作者 蒋正立 陈星如 +1 位作者 林忠 陈静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2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刺梨合剂中苍术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依利特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340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苍术素在1.25~12.5 mg/...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刺梨合剂中苍术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依利特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340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苍术素在1.25~12.5 mg/L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精密度较高,重复性良好,样品溶液在12 h内稳定。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刺梨合剂 苍术素 HPLC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复方刺梨合剂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正立 戴丹平 林忠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13-1516,共4页
目的建立复方刺梨合剂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研究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6%甲醇(p H3.05)-甲醇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 nm,流速1.0 m L·min-1,柱温30℃,检测10批复方刺梨合... 目的建立复方刺梨合剂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研究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6%甲醇(p H3.05)-甲醇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 nm,流速1.0 m L·min-1,柱温30℃,检测10批复方刺梨合剂,建立指纹图谱。结果以维生素C为参照物峰,指纹图谱标记了14个共有峰,10批相似度以平均数和中位数计算均>0.99。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可用于复方刺梨合剂质量的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合剂 复方 色谱法 高效液相 指纹图谱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橙皮酊中橙皮苷的含量 被引量:2
17
作者 蒋正立 姜晓 谢苑 《海峡药学》 2011年第9期68-69,共2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橙皮酊中橙皮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检测波长为283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常温。结果橙皮苷在4.63~23.16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橙皮酊中橙皮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检测波长为283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常温。结果橙皮苷在4.63~23.16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8.31%,RSD为1.47%。结论本方法可靠、简便、准确,可作为橙皮酊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皮苷 橙皮酊 HPLC法
下载PDF
制霉素软膏的质量控制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蒋正立 何仁 张芳 《海峡药学》 2009年第12期83-85,共3页
目的建立制霉素软膏的质量控制方法并研究其稳定性。方法以单软膏二号为基质制备制霉素软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剂中制霉素的含量,以经典恒温法考察其稳定性,并建立制剂的其他质量控制指标。结果制霉素在304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浓... 目的建立制霉素软膏的质量控制方法并研究其稳定性。方法以单软膏二号为基质制备制霉素软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剂中制霉素的含量,以经典恒温法考察其稳定性,并建立制剂的其他质量控制指标。结果制霉素在304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浓度线性范围为4.632~13.896μ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67%,平均RSD为0.56%,在冷处贮藏有效期近3个月。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霉素 质量控制 稳定性
下载PDF
临床药师干预丙戊酸钠联用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实践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蒋正立 夏爱晓 +2 位作者 林忠 朱珊珊 许东航 《中国乡村医药》 2018年第2期48-49,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上丙戊酸钠联合碳青霉烯药物的病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信息数据库中丙戊酸钠联合碳青霉烯类药物的病例123例,其中监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仅29例(23.6%),监测2次及以上6例(20...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上丙戊酸钠联合碳青霉烯药物的病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信息数据库中丙戊酸钠联合碳青霉烯类药物的病例123例,其中监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仅29例(23.6%),监测2次及以上6例(20.7%)。临床药师对后续类似病例进行干预,提出新的给药方案。结果临床药师干预丙戊酸钠联合碳青霉烯类给药方案后,癫痫得到了一定控制。结论临床药师在干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医院用药合理性,保障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碳青霉烯类药物 临床药师 干预
下载PDF
环孢素A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蒋正立 《海峡药学》 2005年第4期8-10,共3页
目的本文对近年来环孢素A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检索各种文献资料,对环孢素A的口服制剂、注射用制剂、眼用制剂及其它制剂从释药性能,体内分布,药效学,药动学及制备等方面研究分析。结果环孢素A的各种新技术,特别是纳米粒、脂质... 目的本文对近年来环孢素A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检索各种文献资料,对环孢素A的口服制剂、注射用制剂、眼用制剂及其它制剂从释药性能,体内分布,药效学,药动学及制备等方面研究分析。结果环孢素A的各种新技术,特别是纳米粒、脂质体能提高生物利用度,降低毒副作用。结论各新技术的应用为环孢素A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A 纳米粒 脂质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