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白内障手术要点
1
作者 王晓瑛 周行涛 +2 位作者 竺向佳 蒋永祥 陈珣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9-223,共5页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患者面临白内障对视力的威胁。此类患者白内障术前眼部检查时应该关注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是否大于2000个/mm^(2)、前房角的开放状态以及是否有视网膜脱离、脉络膜新生血管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患者面临白内障对视力的威胁。此类患者白内障术前眼部检查时应该关注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是否大于2000个/mm^(2)、前房角的开放状态以及是否有视网膜脱离、脉络膜新生血管等眼底异常;眼部生物测量时应该关注前房深度和晶状体厚度的测量起止线,若行ICL联合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要按照角膜激光手术后的检查要求使用2种以上设备测量角膜屈光力;人工晶状体类型选择时要考虑高度近视眼的组织结构特点,相较于C形与L形襻,平板襻在高度近视伴有大囊袋以及较大的撕囊直径患者中相对更为稳定;Kane、Barrett UniversalⅡ、Olsen、Hill-RBF等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公式在长眼轴人群中相对准确;推荐ICL取出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同时进行,手术切口宜大于2.6 mm。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摘除手术,虽然在减少角膜内皮细胞丢失、减轻角膜水肿、高质量撕囊等方面优于传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但因ICL的存在会引起飞秒切削气泡聚积、需要手动调整激光扫描定位以及较低拱高,可造成撕囊和碎核的不完全,建议谨慎使用。眼科医师应充分认识和关注ICL术后白内障手术的特点和设计的难点,与患者充分沟通交流,个性化选择,以期获得更佳的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高度近视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手术要点
下载PDF
多元化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2
作者 蒋永祥 陈晋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7期121-125,共5页
目的探究神经外科教学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120名神经外科学生进行分组(各60名)研究,对照组采用问题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究神经外科教学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120名神经外科学生进行分组(各60名)研究,对照组采用问题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多元化教学法,观察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考核成绩评分、评判性思维能力、教学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观察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分、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问卷调查结果评分、综合能力、教学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教学方式可显著提高神经外科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教学 神经外科教学 自我导向学习能力 教学效果 综合能力 教学质量评分
下载PDF
隧道花岗岩弃渣水泥稳定基层路用性能研究
3
作者 蒋永祥 马耀举 +2 位作者 马进学 郭德宁 陈浩 《西部交通科技》 2024年第1期99-102,共4页
文章针对遵秦高速公路隧道花岗岩弃渣的资源化利用以及其在基层应用的可行性等问题,分析了隧道花岗岩弃渣碎石的级配组成、压碎值、针片状含量等物理性能,并通过重型击实试验确定隧道花岗岩弃渣水泥稳定基层(以下简称“水泥稳定弃渣”)... 文章针对遵秦高速公路隧道花岗岩弃渣的资源化利用以及其在基层应用的可行性等问题,分析了隧道花岗岩弃渣碎石的级配组成、压碎值、针片状含量等物理性能,并通过重型击实试验确定隧道花岗岩弃渣水泥稳定基层(以下简称“水泥稳定弃渣”)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通过测试强度、回弹模量、抗冻性能以及干、温缩特性等路用性能,并与水泥稳定片麻岩、石灰岩进行对比,优化水泥稳定弃渣的各项配合比。结果表明:隧道花岗岩弃渣碎石的级配良好,水泥稳定弃渣的劈裂强度和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分别为0.45 MPa和5.13 Ma,集料种类对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28 d试件冻融循环后抗压强度损失为97%~98%,具有良好的抗冻性:隧道花岗岩弃渣的温缩性能优于水泥稳定片麻岩、石灰岩;当水泥稳定弃渣最佳水泥用量为4%、最大干密度为2.334 g/cm3、最佳含水量为4.8%时,满足基层材料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隧道花岗岩弃渣 水泥稳定碎石 路用性能 耐久性
下载PDF
囊袋上经巩膜缝线固定IOL植入术治疗球形晶状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泽旭 闻一诺 +2 位作者 孙杨 贾婉楠 蒋永祥 《眼科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92-100,共9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联合囊袋上经巩膜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lens,IOL)植入术治疗球形晶状体(microspherophakia,MS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联合囊袋上经巩膜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lens,IOL)植入术治疗球形晶状体(microspherophakia,MS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进行治疗的MSP患者37例(37眼),随机分为两组,纳入行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联合囊袋上巩膜缝线固定IOL植入术(supra-capsular and scleral-fixated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SCSF-IOL)的MSP患者20例(20眼)和行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联合改良型囊袋张力环植入术(transscleral-fixated modified capsular tension ring and in-thebag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MCTR-IOL)的MSP患者17例(17眼),观察两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比术前均有改善(P<0.001),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6)。两组的IOL倾斜度相当(P=0.216)。预防性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在SCSFIOL术后1周至1个月进行。在SCSF-IOL组,2眼(10.00%)需要重复激光治疗,1眼(5.00%)出现囊口偏心。后囊膜混浊是MCTR组最常见并发症(6眼,35.29%)。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出现IOL脱位、继发性青光眼和视网膜脱离。结论:SCSF-IOL是治疗球形晶状体的简单易行的手术方式,疗效与MCTR-IOL相当。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是预防SCSF-IOL术后囊袋并发症的必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晶状体 囊袋 超声乳化吸出术 改良囊袋张力环
下载PDF
复杂真性小眼球白内障手术治疗2例
5
作者 蔡蕾 蒋永祥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S01期58-61,共4页
病例一:72岁男性,因“双眼视力下降3年,右眼显著”就诊。患者自幼双眼视力不佳,10年前曾行双眼“抗青光眼手术”,具体手术方式不详。双眼裸眼视力:右眼HM/BE,左眼FC/20 cm。最佳矫正视力:右眼0.02(+18.0 DS),左眼0.12(+18.0 DS)。裂隙... 病例一:72岁男性,因“双眼视力下降3年,右眼显著”就诊。患者自幼双眼视力不佳,10年前曾行双眼“抗青光眼手术”,具体手术方式不详。双眼裸眼视力:右眼HM/BE,左眼FC/20 cm。最佳矫正视力:右眼0.02(+18.0 DS),左眼0.12(+18.0 DS)。裂隙灯检查示双眼前房极浅,双眼晶状体核性混浊。眼B超提示双眼小眼球可能,双眼颞下周边视网膜脱离可能。眼轴:右眼16.21 mm,左眼16.31 mm。诊断:双眼并发性白内障,双眼真性小眼球。予以全身麻醉下右眼Phaco+人工晶状体(IOL)植入+巩膜瓣下巩膜切除术,术中植入40.0 D IOL一枚。手术顺利,无并发症。病例二:59岁男性,因“右眼视力下降2年”就诊。患者自幼双眼视力不佳,双眼曾因葡萄膜渗漏综合征先后行巩膜板层切除术。双眼裸眼视力:右眼HM/BE,左眼FC/20 cm。最佳矫正视力:右眼0.01(+18.5 DS),左眼0.2(+17.00 DS/-0.75 DC×85°)。裂隙灯检查示双眼前房极浅,双眼晶状体核性混浊。双眼后极视网膜平伏。眼B超提示双眼小眼球,球壁增厚。眼轴:右眼15.40 mm,左眼15.51 mm。诊断:双眼并发性白内障,双眼真性小眼球。予以全身麻醉下右眼Phaco+IOL植入+深板层巩膜切除术,术中植入40.0 D IOL一枚。手术顺利,无并发症。讨论体会:在为有眼部手术史的真性小眼球患者行白内障手术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手术方案,必要时可预防性行巩膜切除/切开术,以预防葡萄膜渗漏的发生。同时在IOL选择方面,谨慎选择Piggyback IOL,安全恢复视功能更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真性小眼球 葡萄膜渗漏综合征
下载PDF
张力扩大法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后发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6
作者 吴彬 董胜华 +1 位作者 江晓春 蒋永祥 《临床眼科杂志》 2023年第4期331-334,共4页
目的探讨张力扩大法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治疗白内障术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CO)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对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皖南医学院附属宣城医院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的50例(56只眼)PCO患者临床资料进行... 目的探讨张力扩大法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治疗白内障术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CO)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对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皖南医学院附属宣城医院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的50例(56只眼)PCO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张力扩大法组(28只眼)和圆形切开法组(28只眼),记录术中激光单次最小切开能量、点数、总能量、手术时间,术前、术后1 d、1周和1个月检查患眼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以及眼前黑影症状发生率。黑影症状发生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激光参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各个时间点的UCVA、BCVA、眼压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圆形切开组和张力扩大法组术后UCVA(logMAR)、BCVA(logMAR)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张力扩大法组和圆形切开组在激光单次最小切开能量,激光总点数、总能量、手术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且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张力扩大法组和圆形切开组术后眼压(IOP)较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张力扩大法组在术后各时间点出现黑影症状所占比例低于圆形切开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张力扩大法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法治疗IOL眼晶状体后囊膜混浊:更小的激光能量,更短的手术时间,更少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AG激光 晶状体后囊膜混浊 激光后囊膜切开术 张力扩大法
下载PDF
利用弥散张量成像评估中小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9
7
作者 蒋永祥 马颖 +1 位作者 程远 陈维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66-670,共5页
目的利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评估中小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治疗效果。方法以101例中小量(10~40 ml)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微创手术组(52例)和内科治疗组(49例),血肿体... 目的利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评估中小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治疗效果。方法以101例中小量(10~40 ml)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微创手术组(52例)和内科治疗组(49例),血肿体积为15~36(23.36±7.24)ml。所有患者在发病后48 h内和发病后14 d进行DTI扫描,得到双侧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及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tensor tractography,DTT)图像,并根据CST完整性将微创手术组分为A(1~2级,22例)、B(3级,30例)两个亚组,比较微创手术组和内科治疗组之间及A、B亚组之间在以上指标的差异。结果发病后首次DTI扫描显示微创手术组、内科治疗组受累侧的内囊区和大脑脚FA值均降低,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第2次DTI扫描提示,微创手术组的FA值[内囊区(0.49±0.02)、大脑脚(0.47±0.03)]较内科治疗组[内囊区(0.39±0.02)、大脑脚(0.43±0.03)明显升高(P<0.05)],且从DTT图像上可见微创手术组的CST恢复程度明显好于内科治疗组,提示对于这类患者微创手术治疗效果优于内科治疗。微创手术组的A亚组术后FA值[(0.51±0.02)高于B亚组(0.48±0.02)(P<0.05)],提示CST损伤越小,手术效果越好。结论微创治疗可以提高中小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尤其是DTT显示CST以推移、变形为主者(1~2级)应更为积极采取微创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基底节区 微创治疗技术 弥散张量成像 各向异性
原文传递
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8例颈内动脉前壁动脉瘤——“铆钉”技术的运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蒋永祥 吉翔 +2 位作者 程远 陈维福 马颖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60-365,共6页
目的探讨支架结合弹簧圈的"铆钉"技术在血管内治疗颈内动脉前壁动脉瘤中的应用及其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0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例采用"铆钉"技术进行血管内治疗的颈内动脉前壁动脉瘤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支架结合弹簧圈的"铆钉"技术在血管内治疗颈内动脉前壁动脉瘤中的应用及其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0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例采用"铆钉"技术进行血管内治疗的颈内动脉前壁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术后脑血管造影和随访结果。结果 8例患者均在术中安全栓塞动脉瘤,未发生术中破裂出血。1例患者在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复查DSA均可见动脉瘤颈少量残留,但是瘤颈弹簧圈形态稳定,故予以继续随访;而其余7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复查DSA示动脉瘤颈血管内膜修复良好,动脉瘤治愈。结论通过"铆钉"技术主动增强动脉瘤颈处弹簧圈的抗冲击能力,再结合支架的血流导向作用,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此类极易破裂的动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颈内动脉前壁 血管内治疗 假性动脉瘤 弹簧圈 Lvis支架
原文传递
改进宽环扎治疗周边多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6
9
作者 蒋永祥 郭希让 黄爱国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3-233,共1页
关键词 宽环扎 治疗 周边多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手术方法 并发症
下载PDF
幕上高血压脑出血预后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蒋永祥 彭博 +2 位作者 马颖 陈维福 程远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8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幕上高血压脑出血(SICH)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324例完整病历。以一般资料、起病症状、入院查体、影像学资料、治疗方式、并发症等43项为自变... 目的探讨影响幕上高血压脑出血(SICH)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324例完整病历。以一般资料、起病症状、入院查体、影像学资料、治疗方式、并发症等43项为自变量,以发病后1个月后功能独立性评定评分(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为因变量,建立多重线性回归模型,筛选出对预后有影响的因素,并比较各因素的影响大小。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发现血肿体积、入院时收缩期血压、GCS评分、脑室是否积血、血肿体积扩大、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和应激性溃疡等7项对预后有显著性的影响。结论血肿体积、入院GCS评分和脑室是否积血对预后影响有重要意义,可作为SICH患者预后的关键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幕上出血 预后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视网膜脱离视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蒋永祥 郭希让 +1 位作者 鲍玉洲 黄爱国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 (NGF)对视网膜脱离 (RD)视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健康青紫蓝兔 3 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GF治疗组和生理盐水 (NS)模型组 ,实验组右眼RD模型制作后 ,NGF治疗组每天结膜下注射NGF0 1mL( 1mg/mL) 2次 ...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 (NGF)对视网膜脱离 (RD)视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健康青紫蓝兔 3 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GF治疗组和生理盐水 (NS)模型组 ,实验组右眼RD模型制作后 ,NGF治疗组每天结膜下注射NGF0 1mL( 1mg/mL) 2次 ;NS模型组每天结膜下注射NS 0 .1mL ,2次 ;实验动物于 3d、14d后处死 ,取眼球壁做光镜、电镜检查。结果 光镜、电镜检查NGF治疗组内外节损害较轻、视细胞数较多、外核层较厚、视网膜结构和层次排列较好。NGF治疗组视网膜外核层凋亡细胞计数少于NS模型组。视网膜脱离后 14d外核层厚度NGF治疗组厚于NS模型组 ;NGF治疗组视网膜外核层细胞计数多于NS模型组。结论 结膜下注射NGF对视网膜脱离后视细胞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视网膜脱离 视细胞 保护作用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基质环形浸润性棘阿米巴角膜炎的治疗与分期初探 被引量:2
12
作者 蒋永祥 张月琴 +1 位作者 乐琦骅 卢奕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85-687,共3页
目的探讨有角膜环形基质浸润病变的棘阿米巴角膜炎的临床分期、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7例(17眼)有角膜环形基质浸润病变的棘阿米巴角膜炎或合并真菌感染病例作了回顾性研究,根据角膜环形基质浸润的病程、环宽、浸润深浅、色泽分为早期和晚... 目的探讨有角膜环形基质浸润病变的棘阿米巴角膜炎的临床分期、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7例(17眼)有角膜环形基质浸润病变的棘阿米巴角膜炎或合并真菌感染病例作了回顾性研究,根据角膜环形基质浸润的病程、环宽、浸润深浅、色泽分为早期和晚期,然后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和手术治疗。结果早期者8眼,药物治愈5眼,手术成功2眼,手术失败1眼;晚期者9眼,药物治愈2眼,手术成功5眼,手术失败2眼。结论早期诊断、正确分期及应用有效的药物治疗和选择适当的术式是成功治疗有环形基质浸润病变的棘阿米巴角膜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浸润 棘阿米巴角膜炎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微创穿刺与内科治疗用于基底节区脑出血的近期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9
13
作者 蒋永祥 毕科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20期4416-4416,共1页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穿刺治疗与内科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50例,按照患者的临床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微创组与内科组两组,微创组80例患者,内科组70例患者。微创组患者在发病6~24 h内,采取YL-...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穿刺治疗与内科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50例,按照患者的临床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微创组与内科组两组,微创组80例患者,内科组70例患者。微创组患者在发病6~24 h内,采取YL-1型硬通道血肿穿刺针进行微创穿刺治疗。内科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内科药物进行治疗。结果:微创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75%,内科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31.4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和内科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内科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能够显著地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取得较为理想的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穿刺 内科治疗 基底节区脑出血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晶状体不全脱位的手术治疗进展 被引量:22
14
作者 蒋永祥 卢奕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7年第2期88-91,共4页
现代晶状体不全脱位手术治疗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保留和重塑晶状体囊袋悬韧带隔,以减少玻璃体视网膜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囊袋拉钩、囊袋张力环、囊袋张力带、囊袋锚及飞秒激光辅助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应用使手术更加微创和可控,晶状体囊... 现代晶状体不全脱位手术治疗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保留和重塑晶状体囊袋悬韧带隔,以减少玻璃体视网膜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囊袋拉钩、囊袋张力环、囊袋张力带、囊袋锚及飞秒激光辅助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应用使手术更加微创和可控,晶状体囊袋的远期稳定性越来越好,新型功能性人工晶状体在某些病例中有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不全脱位 超声乳化手术 囊袋张力环 手术
下载PDF
角膜切口矫正白内障合并低度角膜散光的光学质量评价 被引量:8
15
作者 蒋永祥 卢奕 王飞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8年第6期354-356,共3页
目的评价角膜地形图引导下2.6 mm最大曲率子午线轴向透明角膜切口矫正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低度角膜散光(0.50~1.50 D)的光学质量和效果。方法试验组为角膜地形图引导下2.6 mm最大曲率子午线轴向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 目的评价角膜地形图引导下2.6 mm最大曲率子午线轴向透明角膜切口矫正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低度角膜散光(0.50~1.50 D)的光学质量和效果。方法试验组为角膜地形图引导下2.6 mm最大曲率子午线轴向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15例(21眼),对照组为常规颞侧2.6 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18例(21眼)。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和5 mm瞳孔直径下手术诱导的角膜各高阶像差以及角膜点扩散函数。结果随访3个月,试验组术眼裸眼视力≥0.8者15眼,对照组8眼(χ2=4.709,P<0.05);试验组矫正视力≥1.0者17眼,对照组14眼(χ2=1.109,P>0.05)。试验组平均角膜散光度较术前减少(0.29±0.27)D,对照组较术前增加(0.03±0.53)D(t=0.018,P<0.05)。手术诱导的角膜各高阶像差在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0,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诱导的总高级散光像差分别为(-0.33±0.59)μm和(0.10±0.21)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68,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角膜点扩散函数Strehl ratio值分别为0.023±0.043和0.008±0.012(z=-2.069,P<0.05)。结论角膜地形图引导下2.6 mm最大曲率子午线轴向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角膜光学质量优于常规颞侧角膜切口,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低度角膜散光的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晶状体 人工 散光
下载PDF
兔视网膜脱离眼后段谷氨酸含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永祥 郭希让 +2 位作者 鲍玉洲 王永淑 兰尊海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 观察兔视网膜脱离状态下玻璃体、视网膜内谷氨酸含量及其动态变化。方法 建立视网膜脱离模型,应用高效液相反相柱前衍生法分别对正常眼及视网膜脱离后3,7,14,28天的兔玻璃体及视网膜内谷氨酸含量进行动态检测。结果 视网膜脱离后... 目的 观察兔视网膜脱离状态下玻璃体、视网膜内谷氨酸含量及其动态变化。方法 建立视网膜脱离模型,应用高效液相反相柱前衍生法分别对正常眼及视网膜脱离后3,7,14,28天的兔玻璃体及视网膜内谷氨酸含量进行动态检测。结果 视网膜脱离后玻璃体内谷氨酸含量各时间点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视网膜内谷氨酸含量3天,7天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后逐渐减少。结论 玻璃体、视网膜内谷氨酸含量的动态检测有助于视网膜脱离后视网膜结构与功能损害机制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眼后段 谷氨酸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细胞保护作用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蒋永祥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3-85,共3页
神经生长因子(NGF)因具有神经营养和促进轴突生长的双重效应,近年来已较多应用于神经科和眼科的基础和临床治疗研究。外节变性和视细胞凋亡是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力不良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视网膜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NGF或许可用... 神经生长因子(NGF)因具有神经营养和促进轴突生长的双重效应,近年来已较多应用于神经科和眼科的基础和临床治疗研究。外节变性和视细胞凋亡是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力不良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视网膜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NGF或许可用于视网膜脱离后视细胞凋亡的治疗。综述了NGF在神经系统和视网膜中的细胞保护作用、机制及应用方面的进展,为其进一步用于视网膜脱离后抗视细胞凋亡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细胞保护 视细胞 细胞凋亡 视网膜脱离 应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管理现代企业的九个方向 被引量:2
18
作者 蒋永祥 罗殿军 《中外管理》 CSSCI 1996年第3期26-28,共3页
当今世界,市场瞬息万变,经营风险莫测,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为了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世界各国的企业(特别是知名跨国公司)及企业家们,在积极推出诸如多角化经营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出奇制胜管理、精益管理、企业再造工程... 当今世界,市场瞬息万变,经营风险莫测,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为了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世界各国的企业(特别是知名跨国公司)及企业家们,在积极推出诸如多角化经营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出奇制胜管理、精益管理、企业再造工程管理等招术的基础上,又探索出一些能顺应经济发展潮流的企业管理新思维。一、 "软性管理" (FlexibilityManagement)。企业管理可分为七个S管理因素,其中三个硬性 S 因素:战略(strategy)、结构(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质量管理 当今世界 企业管理新思维 软性管理 现代企业 市场机会 任务管理 企业家 发展潮流 工程管理
下载PDF
RNA干扰抑制端粒酶反转录酶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蒋永祥 吴新华 卢奕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2年第3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RNA干扰(RNAi)抑制端粒酶反转录酶(TERT)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C)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培养的LEC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C),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二者内源性TERT的表达差异;人工合成TERT小分子干扰RNA(siRNA... 目的探讨RNA干扰(RNAi)抑制端粒酶反转录酶(TERT)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C)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培养的LEC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C),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二者内源性TERT的表达差异;人工合成TERT小分子干扰RNA(siRNA)片段,用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LEC,实时PCR检测TERT基因表达的变化。LipofectamineTM2000TERTsiRNAi持续转染LEC和RPEC96h,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TERTsiRNAi对LEC和RPEC增殖的影响。结果 RPEC中未见TERT表达,LEC中有低水平TERT表达。TERTsiRNA转染LEC48h后,siRNA组TERT相对表达水平(0.20±0.01)与阴性对照组(1.00±0.0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RTsiRNA转染LEC和RPEC96h后,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显示:LECsiRNA组LEC活性(0.55±0.04)与LEC阴性对照组(0.79±0.0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的RPECsiRNA组RPEC活性(1.13±0.04)与阴性对照组RPEC活性(1.16±0.0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长时间RNAiTERT能有效抑制LEC增殖,但对RPEC无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反转录酶 RNA干扰 晶状体 上皮细胞
下载PDF
现代视功能检查在微创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蒋永祥 卢奕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2年第3期145-148,共4页
随着微创白内障手术的发展和日趋增多的新型人工晶状体(IOL)的临床应用,患者的功能性视力得到越来越大的提高。以往临床上一直作为评价术后疗效的主要指标——裸眼及最佳矫正视力,已很难涵盖视觉质量的全部内容。本文介绍功能性视力、... 随着微创白内障手术的发展和日趋增多的新型人工晶状体(IOL)的临床应用,患者的功能性视力得到越来越大的提高。以往临床上一直作为评价术后疗效的主要指标——裸眼及最佳矫正视力,已很难涵盖视觉质量的全部内容。本文介绍功能性视力、波前像差、视网膜散射光、点扩散函数、调制传递函数、对比敏感度等现代视功能检查及其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原理和临床意义。这些检查不仅对白内障的早期诊断、手术适应证把握、手术并发症处理、个性化IOL选择及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评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有助于客观分析白内障术后患者主观视觉质量差的原因并加以处理。熟悉围术期视觉质量评价的内容和意义,有助于提高白内障的手术水平,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术后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白内障 功能性视力 晶状体 人工 视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