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中医院药学学科的建设 被引量:3
1
作者 蒋硕民 蒋欣宇 +2 位作者 王军 黄成坷 陈瑞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4-648,共5页
目的 为医院药学学科全方面建设与发展提供新思路。方法 在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背景下,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为例,从“管理、服务、实践、创新”等多维度提出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学科发展策略,并且从“药管保障、临... 目的 为医院药学学科全方面建设与发展提供新思路。方法 在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背景下,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为例,从“管理、服务、实践、创新”等多维度提出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学科发展策略,并且从“药管保障、临床指导、科技创新”三个方面分析医院药学的创新性改革对医院的推进作用。结果 药学部门基于医院实际需求,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为核心,促进临床多学科发展,提升药学专业服务价值。信息化药学质量控制系统的运营有效提高了药学服务质量,使临床用药更加趋于合理,辅助用药收入占比逐年下降,药品总费用和药占比也逐渐降低。在药学学科创新性建设改革下,该部门有望打造集药品供应调配、制剂生产检验、临床药学实践以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医技科室。结论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探索出一种“医、教、研”共同发展的新模式,可为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药学 高质量发展 学科建设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万古霉素浓度 被引量:16
2
作者 蒋硕民 戚双双 王增寿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64-1366,共3页
目的:建立万古霉素浓度的快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法。方法:以替硝唑为内标,血浆样品通过硫酸锌(0.005g)沉淀,采用ODS C8(250mm×4.6mm,5μm)色谱分析柱;以甲醇-磷酸二氢钾缓冲液(20:80,v/v)为流动相;流速为1.2... 目的:建立万古霉素浓度的快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法。方法:以替硝唑为内标,血浆样品通过硫酸锌(0.005g)沉淀,采用ODS C8(250mm×4.6mm,5μm)色谱分析柱;以甲醇-磷酸二氢钾缓冲液(20:80,v/v)为流动相;流速为1.2mL·mim^-1检测波长为281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1结果:万古霉素最低检测浓度为80μg·L^-1血浆样品浓度在5.0~80.0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9993,(n=5);相对回收率在96.86~102.2%;日内RSD为3.8%、2.1%、0.81%,日间RSD为3.4%、2.7%、1.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万古霉素 血药浓度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异丙酚血清浓度 被引量:4
3
作者 蒋硕民 王增寿 金胜威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61-162,共2页
目的 :建立了人血清中异丙酚浓度的RP -HPLC测定法。方法 :以卡马西平为内标 ,甲醇 :水 (68∶32v/v)为流动相 ,紫外检测波长为258nm。结果 :异丙酚与内标分离良好 ,血清中异丙酚平均回收率为99 % ,日内、日间RSD小于10 % ,血清异丙酚浓... 目的 :建立了人血清中异丙酚浓度的RP -HPLC测定法。方法 :以卡马西平为内标 ,甲醇 :水 (68∶32v/v)为流动相 ,紫外检测波长为258nm。结果 :异丙酚与内标分离良好 ,血清中异丙酚平均回收率为99 % ,日内、日间RSD小于10 % ,血清异丙酚浓度在1~1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 9994。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血清浓度 RP-HPLC 麻醉药
下载PDF
HPLC测定泰诺儿童退热液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被引量:2
4
作者 蒋硕民 王增寿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7-248,共2页
目的 :建立泰诺儿童退热液中对乙酰氨基酚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 ODS- C1 8柱 ,甲醇 -水 (2 0∶ 80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 5 8nm ,流速为 1.0 ml/ min。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线性范围为 2 0~ 16 0μg/ m l,平均回收率为 10... 目的 :建立泰诺儿童退热液中对乙酰氨基酚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 ODS- C1 8柱 ,甲醇 -水 (2 0∶ 80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 5 8nm ,流速为 1.0 ml/ min。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线性范围为 2 0~ 16 0μg/ m l,平均回收率为 10 0 .2 % ,RSD为0 .8% (n=5 )。结论 :方法简便 ,结果准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诺儿童退热液 对乙酰氨基酚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脑用表阿霉素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特性考察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增寿 张华 +2 位作者 朱光辉 蒋硕民 陈怡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以壳聚糖为载体材料,表阿霉素为模型药物,制备脑内局部给药缓释微球。方法:以液体石蜡为油相,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为交联剂,司盘-80为乳化剂,采用乳化化学交联技术制备表阿霉素脑用微球。用动态透析法研究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结果... 目的:以壳聚糖为载体材料,表阿霉素为模型药物,制备脑内局部给药缓释微球。方法:以液体石蜡为油相,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为交联剂,司盘-80为乳化剂,采用乳化化学交联技术制备表阿霉素脑用微球。用动态透析法研究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结果:盐酸表阿霉素/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9的载药微球形态良好,粒径分布较为均匀,平均粒径为(9.3±2.6)μm、载药量为(8.01±0.23)%、包封率为(72.9±2.2)%。体外释放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结论:所优化的制备工艺稳定,适用于脑用表阿霉素壳聚糖微球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用 表阿霉素 壳聚糖 微球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中表阿霉素的浓度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增寿 计佩影 +3 位作者 张华 蒋硕民 朱光辉 赵依娜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7-528,共2页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表阿霉素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C18柱为分析柱;乙腈-甲醇-水(32:50:18,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荧光检测器的激发波长480nm、发射波长560nm;以柔红霉素作为内标,采用沉...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表阿霉素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C18柱为分析柱;乙腈-甲醇-水(32:50:18,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荧光检测器的激发波长480nm、发射波长560nm;以柔红霉素作为内标,采用沉淀蛋白-脱水法提取样品。结果:表阿霉素、内标与人血浆中其他成分分离良好,在10~1000μg·L^-1的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1(n=5),回收率为102.63%,日内及日间RSD均小于5%,最低检测限为5μg·L^-1。结论:本法取样量小,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临床表阿霉素的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阿霉素 血药浓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注射用长春西丁与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性 被引量:5
7
作者 鲍仕慧 蒋硕民 +1 位作者 郑映 王龙鑫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期102-102,共1页
目的考察注射用长春西丁在4种常用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条件下,观察配伍液在24 h内的外观、pH值变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变化。结果注射用长春西丁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6 h出现混浊伴少量絮状物,与葡萄糖氯化钠注... 目的考察注射用长春西丁在4种常用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条件下,观察配伍液在24 h内的外观、pH值变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变化。结果注射用长春西丁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6 h出现混浊伴少量絮状物,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24 h出现同样情况,pH值变化在允许范围内,含量在6 h内未低于标示量的95%。结论注射用长春西丁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6 h内及和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4 h内稳定性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长春西丁 输液 配伍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利巴韦林与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被引量:4
8
作者 诸林俏 黄晨 +2 位作者 王增寿 朱光辉 蒋硕民 《中国药业》 CAS 2004年第4期50-51,共2页
目的:考察在25℃,37℃下8h内,利巴韦林注射液与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8h内不同时间利巴韦林与加替沙星的含量,同时考察两药配伍后pH值、外观及吸收曲线的变化情况。结果:在25℃,37℃下8h内... 目的:考察在25℃,37℃下8h内,利巴韦林注射液与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8h内不同时间利巴韦林与加替沙星的含量,同时考察两药配伍后pH值、外观及吸收曲线的变化情况。结果:在25℃,37℃下8h内配伍液外观、pH值及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上述条件下利巴韦林注射液与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可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巴韦林 加替沙星 配伍稳定性
下载PDF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阿昔洛韦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3
9
作者 戚双双 蒋硕民 孙臣友 《中国药业》 CAS 2006年第13期48-48,共1页
目的对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阿昔洛韦配伍的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不同时间配伍液中2种药物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外观和pH值的变化。结果奥硝唑氯化钠和阿昔洛韦在室温(25℃)和37℃恒温下配伍后,8h内外观、pH... 目的对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阿昔洛韦配伍的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不同时间配伍液中2种药物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外观和pH值的变化。结果奥硝唑氯化钠和阿昔洛韦在室温(25℃)和37℃恒温下配伍后,8h内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阿昔洛韦配伍在8h内是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 阿昔洛韦 配伍 稳定性考察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癫痫儿童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军 付翠香 +1 位作者 蒋硕民 吴伟明 《海峡药学》 2009年第2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因素,并针对相关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方法对我院临床药学室2006年9月~2008年1月丙戊酸钠监测结果853例结果进行整理,对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853例患者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低于50μg.mL-1的有36... 目的探讨影响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因素,并针对相关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方法对我院临床药学室2006年9月~2008年1月丙戊酸钠监测结果853例结果进行整理,对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853例患者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低于50μg.mL-1的有364例(占42.7%);高于100μg.mL-170例(占8.2%);在治疗窗(50~100μg.mL-1)的有419例(占49.1%)。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服药的依从性、生(病)理因素、药物剂型、合并用药等。结论癫痫儿童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用药时要充分考虑多种因素对血药浓度的影响,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争取最佳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血药浓度监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我院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回顾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兰 王增寿 +4 位作者 朱光辉 蒋硕民 张慧 崔九虎 吴伟明 《海峡药学》 2007年第8期105-107,共3页
目的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癫痫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抗癫痫药物(苯巴比妥、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监测数据。结果达有效血药浓度的患者比例分别为76.58%、64.26%、17.31%。结论临床处方抗癫痫药物应根据血药浓度来调整剂量。
关键词 苯巴比妥 卡马西平 苯妥英钠 抗癫痫药物 血药浓度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桂枝茯苓丸中丹皮酚的含量 被引量:4
12
作者 蔡进章 蒋硕民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年第11期682-683,共2页
目的 :建立 RP- HPLC测定桂枝茯苓丸中丹皮酚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 RP- HPLC方法 ,固定相为 YWG- C1 8柱 ,流动相为甲醇 -水 (60∶ 40 ) ,测定波长为 2 74nm,柱温 2 5℃。结果 :线性范围为 2 5.0 4 4 2 50 .4/ (μg· ml) ,r=0 .9... 目的 :建立 RP- HPLC测定桂枝茯苓丸中丹皮酚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 RP- HPLC方法 ,固定相为 YWG- C1 8柱 ,流动相为甲醇 -水 (60∶ 40 ) ,测定波长为 2 74nm,柱温 2 5℃。结果 :线性范围为 2 5.0 4 4 2 50 .4/ (μg· ml) ,r=0 .9996,平均回收率为 96.87% ,RSD=1 .2 7% (n=6)。结论 :本法简便 ,灵敏度高 ,重复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HPLC 桂枝茯苓丸 丹皮酚 含量测定 质量控制 稳定性试验
下载PDF
利多卡因脂质体软膏的制备和应用
13
作者 张华 王增寿 +2 位作者 孙忠敏 蒋硕民 李秉煦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为了增加利多卡因在皮肤中的滞留量,提高局部生物利用度,制备利多卡因脂质体,并进行质量控制,与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旋转薄膜蒸发法制备脂质体,建立HPLC法测定含量,以离心法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制备工艺... 目的:为了增加利多卡因在皮肤中的滞留量,提高局部生物利用度,制备利多卡因脂质体,并进行质量控制,与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旋转薄膜蒸发法制备脂质体,建立HPLC法测定含量,以离心法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可靠,平均回收率100.8%,临床应用止痛,止痒总有效率90.0%与84.4%。结论:该脂质体制备工艺可行,质量稳定,可增强局部外用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脂质体 制备 质量标准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盐酸美沙酮浓度
14
作者 蒋硕民 陈瑞杰 陈丽秀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44-745,共2页
目的:建立盐酸美沙酮浓度的快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法。方法:以盐酸氯胺酮为内标,血清样品通过硫酸锌(0.005g)沉淀,采用ODS C18(250mm×4.6mm,5μm)色谱分析柱,以乙腈-水-三乙胺(65∶35∶0.3)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 目的:建立盐酸美沙酮浓度的快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法。方法:以盐酸氯胺酮为内标,血清样品通过硫酸锌(0.005g)沉淀,采用ODS C18(250mm×4.6mm,5μm)色谱分析柱,以乙腈-水-三乙胺(65∶35∶0.3)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92nm,柱温为(25±1)℃,进样量为20μL。结果:血清样品在0.05~1.00mg.L-1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日内、日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5%,平均回收率为102.8%。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美沙酮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药浓度
原文传递
UPLC-MS/MS测定血浆中伊伐布雷定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的含量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成坷 周伶俐 +3 位作者 孙未 王哲 陈瑞杰 蒋硕民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5年第9期1120-1124,共5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伊伐布雷定及其活性代谢产物(N-去甲伊伐布雷定)的含量。方法选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50 mm×2.1 mm,1.7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为...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伊伐布雷定及其活性代谢产物(N-去甲伊伐布雷定)的含量。方法选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50 mm×2.1 mm,1.7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 L·min^-1;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伊伐布雷定:[M+H]^+,m/z 469.3→177.2,N-去甲伊伐布雷定:[M+H]+,m/z 455.2→262.2,卡马西平:[M+H]+,m/z 237.1→194.2。结果伊伐布雷定线性范围为0.2~100 ng·m L^-1(r=0.998 1),N-去甲伊伐布雷定线性范围为0.05~25 ng·m L^-1(r=0.993 1);两者日间、日内精密度均〈15%,方法回收率〉90%,稳定性较好。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重复性好,适用于血浆中伊伐布雷定及其代谢产物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伊伐布雷定 代谢产物 血药浓度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美沙酮口服溶液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军 付翠香 +1 位作者 王增寿 蒋硕民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盐酸美沙酮口服溶液含量。方法:采用ZORBAX SB-C18(4.6×2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磷酸盐(PH2.5)=32:68(v/v)为流动相,流速:1.5mL.min-1,检测波长:220nm。结果:盐酸美沙酮在10-100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盐酸美沙酮口服溶液含量。方法:采用ZORBAX SB-C18(4.6×2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磷酸盐(PH2.5)=32:68(v/v)为流动相,流速:1.5mL.min-1,检测波长:220nm。结果:盐酸美沙酮在10-100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8)。盐酸美沙酮口服溶液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0%,99.75%,99.76%(RSD0.28%,0.34%,0.20%)。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精密度好,可用于盐酸美沙酮口服液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美沙酮 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复方利多卡因西甲硅油乳剂的制备与含量测定
17
作者 陈瑞杰 蒋硕民 +1 位作者 任斌 潘建春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索复方利多卡因西甲硅油乳剂的制备工艺和含量测定。方法复方利多卡因西甲硅油乳剂采用新工艺生产,其主要成分利多卡因含量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复方利多卡因西甲硅油乳剂在高速搅拌下混合,超级净化台上分装,室温6... 目的探索复方利多卡因西甲硅油乳剂的制备工艺和含量测定。方法复方利多卡因西甲硅油乳剂采用新工艺生产,其主要成分利多卡因含量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复方利多卡因西甲硅油乳剂在高速搅拌下混合,超级净化台上分装,室温6个月内质量稳定;利多卡因质量浓度在50~200mg·L^-1内与其峰面积(A)之间线性良好(r=0.9999),加样回收率在99.1%,RSD为0.37%。结论本制备工艺配制的复方利多卡因西甲硅油乳剂质量稳定;所建方法可用于复方利多卡因西甲硅油乳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利多卡因西甲硅油乳剂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制备
原文传递
盐酸美沙酮口服液的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向丽 蒋硕民 朱光辉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282-284,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温度条件下盐酸美沙酮口服液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美沙酮口服液中盐酸美沙酮的含量,考察光照、温度,加速实验和长期留样实验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盐酸美沙酮口服液对强光照射敏感,对高温稳...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温度条件下盐酸美沙酮口服液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美沙酮口服液中盐酸美沙酮的含量,考察光照、温度,加速实验和长期留样实验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盐酸美沙酮口服液对强光照射敏感,对高温稳定性较好。结论:盐酸美沙酮口服液在生产和贮藏过程在室温条件下稳定,注意避光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美沙酮口服液 稳定性考察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