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植物提取物诱导马铃薯对致病疫霉的抗性(英文) 被引量:41
1
作者 蒋继志 史娟 +2 位作者 赵丽坤 郑小波 陆家云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4-151,共8页
采用纤维素膜技术研究了大蒜、洋葱、芹菜、丁香、花椒、大黄等 2 4种植物离体组织及其提取物(其中 8种中草药为水煎剂 ,16种其它植物为水浸剂 )对马铃薯晚疫病菌 ( Phytophthora infestans)静止胞萌发、附着胞形成及侵入丝形成的直接... 采用纤维素膜技术研究了大蒜、洋葱、芹菜、丁香、花椒、大黄等 2 4种植物离体组织及其提取物(其中 8种中草药为水煎剂 ,16种其它植物为水浸剂 )对马铃薯晚疫病菌 ( Phytophthora infestans)静止胞萌发、附着胞形成及侵入丝形成的直接影响和提取物诱导块茎对晚疫病病菌侵入机构形成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就提取物免疫处理种薯、诱导成株期抗病性、增加块茎产量的影响做了初步探讨。在洋葱、葱、大蒜等 12种植物组织表面 ,静止胞萌发率明显低于对照 (擦镜纸 ) ,而且在 6种植物组织表面未见附着胞形成 ,10种植物组织表面未见侵入丝形成 ;在大蒜、韭菜等 13种植物组织提取液中 ,静止胞萌发率明显低于对照 (擦镜纸 ) ,其中 6种植物组织提取液中附着胞未见形成 ,7种植物组织提取液中侵入丝未见形成。经 8种植物组织提取物诱导处理的块茎切片 ,不仅保鲜期长 ,而且表现出较强的诱导抗性 ;静止胞萌发率、附着胞形成率及侵入丝形成率均明显低于对照 ;经 8种植物组织提取物诱导处理的种薯在出芽、早期生长、抗晚疫病及产量等各方面均优于对照 ,病害保护率达54%、增产率达 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抗性 马铃薯 致病疫霉 植物提取物
下载PDF
几种真菌发酵液对致病疫霉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3
2
作者 蒋继志 赵丽坤 +1 位作者 史娟 董金皋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5-59,共5页
测定了8种真菌发酵液在5种不同浓度下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游动孢子静止、静止胞萌发、附着胞形成和侵入丝形成等不同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真菌不同浓度的发酵液,对致病疫霉上述各个阶段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并均随发酵液... 测定了8种真菌发酵液在5种不同浓度下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游动孢子静止、静止胞萌发、附着胞形成和侵入丝形成等不同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真菌不同浓度的发酵液,对致病疫霉上述各个阶段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并均随发酵液浓度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浓度为100%时,抑制作用均达到最高。其中,立枯丝核菌发酵液的抑制作用最强,浓度为100%时,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到90.4%,而静止胞萌发率仅为2.4%,附着胞及侵入丝均未见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发酵液 致病疫霉 抑制作用 农作物
下载PDF
致病疫霉拮抗菌荧光假单胞菌的筛选及离体防病作用 被引量:22
3
作者 蒋继志 梁廷银 +1 位作者 王怀远 王兴哲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2-76,共5页
为了从马铃薯根际土壤中筛选显著拮抗致病疫霉且离体防病效果显著的荧光假单胞菌,本试验以稀释平板法并结合紫外光分离根际土壤中的荧光细菌,采用对峙培养及打孔法测试菌株、菌液及发酵液对致病疫霉的抑制作用,块茎切片法评价菌液的离... 为了从马铃薯根际土壤中筛选显著拮抗致病疫霉且离体防病效果显著的荧光假单胞菌,本试验以稀释平板法并结合紫外光分离根际土壤中的荧光细菌,采用对峙培养及打孔法测试菌株、菌液及发酵液对致病疫霉的抑制作用,块茎切片法评价菌液的离体防病效果。结果显示:分离纯化的30株荧光细菌中有14株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抑菌率在60%以上;其中经初步鉴定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的M15菌株抑制作用最强,活体、菌液和发酵液的抑菌率分别为86.39%,88.23%和65.88%,其菌液在马铃薯块茎切片上对晚疫病的预防效果为65.06%,显微观察发现该菌株菌液使致病疫霉菌丝体畸形,并对几种常见的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明显拮杭作用。这表明M15菌株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疫霉 拮抗菌 荧光假单胞菌 菌液
下载PDF
天然植物成分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蒋继志 石娟 +1 位作者 吴静 李晓华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2期184-188,共5页
研究了洋葱、大葱、大蒜、韭菜等10余种植物组织的挥发性成分和水溶性浸出液对立枯丝核菌、茄腐镰孢霉、细交链孢霉和大丽轮枝菌菌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以及侵染离体植物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植物组织中,大蒜鳞茎的挥发性成... 研究了洋葱、大葱、大蒜、韭菜等10余种植物组织的挥发性成分和水溶性浸出液对立枯丝核菌、茄腐镰孢霉、细交链孢霉和大丽轮枝菌菌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以及侵染离体植物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植物组织中,大蒜鳞茎的挥发性成分对立枯丝核菌、茄腐镰孢霉和大丽轮枝菌3种真菌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率分别为57.6%,67.2%和55.8%;同时,大蒜鳞茎的浸出液对立枯丝核菌和大丽轮枝菌菌丝生长包括分生孢子萌发也均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率在53.2%以上。而韭菜叶片浸出液对茄腐镰孢霉和细交链孢霉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均显示出强烈的抑制作用,抑菌率在67.2%以上。利用大蒜鳞茎和韭菜叶片浸出液抑制4种病原真菌侵染黄瓜、番茄、马铃薯、茄子和辣椒离体组织,获得了良好效果,抑菌率最低的为32.5%,最高的为6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植物成分 植物 病原真菌 抑制作用 洋葱
下载PDF
致病疫霉拮抗真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5
作者 蒋继志 郭俊亭 李丽艳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5-112,共8页
致病疫霉主要引起马铃薯和番茄的晚疫病,是严重制约马铃薯和番茄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生产中可利用的措施主要有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农业栽培措施和化学农药,但因病菌生理分化明显、遗传变异迅速,现有措施难以完全有效控制该病,... 致病疫霉主要引起马铃薯和番茄的晚疫病,是严重制约马铃薯和番茄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生产中可利用的措施主要有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农业栽培措施和化学农药,但因病菌生理分化明显、遗传变异迅速,现有措施难以完全有效控制该病,发掘致病疫霉拮抗微生物并研发安全高效的微生物农药是当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综述了近年来对于致病疫霉拮抗真菌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在该领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期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生物防治发挥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真菌 致病疫霉 马铃薯 番茄
下载PDF
致病疫霉拮抗内生细菌的筛选及离体防病作用 被引量:9
6
作者 蒋继志 张蕾 +1 位作者 刘璇 郑旭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5-79,共5页
为了筛选对致病疫霉菌丝有显著抑制作用的植物内生细菌菌株,并测试其在马铃薯离体组织上对晚疫病的预防效果,本试验利用传统的分离培养方法从常见几种茄科植物组织内分离纯化内生细菌,以平板对峙法和滤纸片法分别测试细菌活体、无菌体... 为了筛选对致病疫霉菌丝有显著抑制作用的植物内生细菌菌株,并测试其在马铃薯离体组织上对晚疫病的预防效果,本试验利用传统的分离培养方法从常见几种茄科植物组织内分离纯化内生细菌,以平板对峙法和滤纸片法分别测试细菌活体、无菌体发酵液和菌液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在马铃薯块茎切片和离体叶片上测试菌液对晚疫病的预防效果。结果表明,分离纯化的81株内生细菌中,活体菌株对致病疫霉有抑制作用的有63株,抑制率达到50%以上的31株菌,其中以分离自辣椒果实的LJ-6和马铃薯块茎的TD-12菌株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率分别为93.12%和92.24%;同时发现活体菌株抑制率达到50%以上的31株菌的发酵液原液均无明显抑制作用,但这些菌株菌液的抑制作用普遍优于活体菌株;TD-12菌株的菌液在马铃薯块茎切片上对晚疫病具有显著的预防及诱导抗病效果,保护率均在91%以上;在马铃薯离体叶片上对晚疫病的防效为76.23%。这些结果表明TD-12菌株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方面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疫霉 内生细菌 拮抗作用 菌液 病害预防
下载PDF
用纤维素膜技术研究致病疫霉侵入前与植物相互作用的新方法 被引量:7
7
作者 蒋继志 道家纪志 +1 位作者 郑小波 陆家云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69-275,共7页
纤维素膜置于不同植物组织表面,在膜上接种致病疫霉游动孢子,观察游动孢子的静止、萌发、附着胞形成及侵入。发现不同植物对致病疫霉游动孢子静止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对游动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侵入的影响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相互... 纤维素膜置于不同植物组织表面,在膜上接种致病疫霉游动孢子,观察游动孢子的静止、萌发、附着胞形成及侵入。发现不同植物对致病疫霉游动孢子静止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对游动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侵入的影响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相互作用。马铃薯块茎和叶片对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及侵入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日本桔果实等只对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对附着胞形成、侵入无明显影响;而洋葱鳞茎和葱茎,即使在有马铃薯组织存在下也明显抑制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纤维素膜技术是研究致病疫霉侵入前与植物相互作用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膜 致病疫霉 植物 相互作用
下载PDF
3株致病疫霉拮抗放线菌复合发酵及其抑制机理 被引量:12
8
作者 蒋继志 李莎 王会仙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8-82,共5页
为提高拮抗放线菌控制马铃薯晚疫病的稳定性,采用涂布法和显微观察法对从土壤中筛选到的活体状态能显著抑制致病疫霉菌丝生长的3株放线菌进行了复合发酵方式及发酵条件的初步优化及抑菌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3株放线菌之间无明显拮抗作用... 为提高拮抗放线菌控制马铃薯晚疫病的稳定性,采用涂布法和显微观察法对从土壤中筛选到的活体状态能显著抑制致病疫霉菌丝生长的3株放线菌进行了复合发酵方式及发酵条件的初步优化及抑菌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3株放线菌之间无明显拮抗作用;以培养种子液3 d、先接入NB8培养2 d后再接入NB11和NB12为最佳发酵方式,抑菌率最高可达97.7%,明显优于NB8(87.4%),NB11(20.0%)和NB12(28.2%)单独发酵液的抑制作用;当初始pH为自然值、28℃时,3株菌复合发酵后抑菌活性最高.复合发酵液对病原菌菌丝生长产生明显抑制作用,致使菌丝变形或孢子囊发生异常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放线菌 复合发酵 抑制机理
下载PDF
非生物因子诱导马铃薯块茎对立枯丝核菌的抗性 被引量:8
9
作者 蒋继志 吴素玉 赵丽坤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7-172,共6页
对一些非生物因子诱导马铃薯块茎抗立枯丝核菌病的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温度35℃保持4h;紫外线(λ=230~265cm)垂直高度为30cm时,照射15min;pH5缓冲溶液20min;质量分数为0.01%氯化钾120min;48h连续黑暗等非生物因子单独处理... 对一些非生物因子诱导马铃薯块茎抗立枯丝核菌病的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温度35℃保持4h;紫外线(λ=230~265cm)垂直高度为30cm时,照射15min;pH5缓冲溶液20min;质量分数为0.01%氯化钾120min;48h连续黑暗等非生物因子单独处理后,均可显著增强马铃薯块茎对立枯丝核菌侵染的抵抗能力,且能够同时抵抗其他几种供试病原真菌的侵染,使这些非生物因子处理后的马铃薯块茎具有一定的广谱抗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生物因子 马铃薯块茎 诱导抗病性 立枯丝核菌
下载PDF
植物提取物对草莓根腐病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1
10
作者 蒋继志 梁宁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9-404,共6页
利用4种葱属植物(大蒜、韭菜、洋葱、葱、)的水提物和8种常见中草药(丁香、大黄、黄连、连翘、生地、桔梗、生姜、花椒)的水煎剂对引起草莓根腐病的2种主要病原真菌进行了体外抑制实验.结果表明:大蒜和韭菜的水提物以及丁香和大黄的水... 利用4种葱属植物(大蒜、韭菜、洋葱、葱、)的水提物和8种常见中草药(丁香、大黄、黄连、连翘、生地、桔梗、生姜、花椒)的水煎剂对引起草莓根腐病的2种主要病原真菌进行了体外抑制实验.结果表明:大蒜和韭菜的水提物以及丁香和大黄的水煎剂在较高浓度下对立枯丝核菌和胶胞炭疽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较低浓度下则无明显影响或有轻微的促进病菌生长的作用;连翘的水煎剂在多种浓度下均只对胶胞炭疽菌有极强的抑制作用,对立枯丝核菌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植物提取液 草莓 病原菌 抑菌作用
下载PDF
致病疫霉拮抗细菌SR13-2菌株的鉴定及对马铃薯离体组织的防病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蒋继志 王游游 +3 位作者 王雪宁 李丽艳 万安琪 李明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6-150,F0003,共6页
SR13-2菌株是前期从种植莴苣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的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强烈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为进一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以及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潜力,本试验依据其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 DNA序列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 SR13-2菌株是前期从种植莴苣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的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强烈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为进一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以及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潜力,本试验依据其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 DNA序列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并测试了其菌液在离体马铃薯组织上的防病效果。结果显示该菌株属于深红沙雷氏菌(Serratia rubidaea),菌液在马铃薯块茎切片上对晚疫病的预防效果可达91.83%,治疗效果可达83.33%,显著优于甲霜灵锰锌以及其他几株拮抗细菌,在马铃薯离体叶片上也获得了相似的结果。这表明SR13-2菌株在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方面有较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细菌 致病疫霉 鉴定 马铃薯 病害防治
原文传递
石楠拟盘多毛孢毒素产生条件初探 被引量:4
12
作者 蒋继志 李向彬 +1 位作者 桂春爽 王岩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6-50,共5页
石楠拟盘多毛孢是引起草莓根腐病的优势病原菌之一,本实验在明确该病菌毒素是主要致病物质的基础上,利用叶圆片法对该菌的产毒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除光照影响不明显外,pH值、温度、振荡及培养时间等对此菌产生毒素均有显著影响... 石楠拟盘多毛孢是引起草莓根腐病的优势病原菌之一,本实验在明确该病菌毒素是主要致病物质的基础上,利用叶圆片法对该菌的产毒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除光照影响不明显外,pH值、温度、振荡及培养时间等对此菌产生毒素均有显著影响,其最适产毒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值为自然pH值(约为6.2)、温度为25°C、黑暗、静置培养5d^7d。此外,实验还发现该菌产生的粗毒素对玉米、黑麦和绿豆种子萌发、根或芽的延伸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楠拟盘多毛孢 毒素 培养条件
下载PDF
2种致病疫霉拮抗真菌混合发酵及抗菌物质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蒋继志 王兴哲 王会仙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5-521,共7页
为获得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稳定的生防制剂,对能够有效抑制致病疫霉的拮抗菌梨黑斑病菌LH-03和白菜黑斑病菌BH-09混合发酵的可行性及发酵条件进行了确定和优化,同时对混合发酵产物的抗菌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2种真菌之间无拮抗作... 为获得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稳定的生防制剂,对能够有效抑制致病疫霉的拮抗菌梨黑斑病菌LH-03和白菜黑斑病菌BH-09混合发酵的可行性及发酵条件进行了确定和优化,同时对混合发酵产物的抗菌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2种真菌之间无拮抗作用,可进行混合发酵,并且发现混合发酵后可有效提高2种真菌发酵液的抑菌活性;混合发酵的最佳发酵条件为pH 6.29,25℃、黑暗、静置、培养4d,在此条件下所得发酵产物对致病疫霉的抑菌率可达92.15%,显著高于2种拮抗菌单独发酵液的抑菌效果.混合发酵液经不同温度及不同pH值处理后,其抑菌活性基本保持不变或略有下降,其中在121℃高温处理下抑菌率仍可达到66.78%,在pH 2时抑菌活性最低,但仍达到了68.67%.混合发酵液中的抗菌物质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及较强的耐强酸和强碱性,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疫霉 梨黑斑病菌 白菜黑斑病菌 混合发酵 拮抗物质
下载PDF
马铃薯和洋葱水溶性成分对致病疫霉游动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蒋继志 郑小波 +1 位作者 陆家云 道家纪志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05-108,共4页
马铃薯和洋葱水溶性成分对致病疫霉游动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的影响收稿日期:19950725蒋继志1,郑小波1,陆家云1,道家纪志2(1南京农业大学植物病原生物研究所,南京210095;2日本国名古屋大学... 马铃薯和洋葱水溶性成分对致病疫霉游动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的影响收稿日期:19950725蒋继志1,郑小波1,陆家云1,道家纪志2(1南京农业大学植物病原生物研究所,南京210095;2日本国名古屋大学农学部)EFFECTSOFW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洋葱 疫霉 游动孢子 萌发 附着胞
下载PDF
用做标记的两种酵母菌完整染色体DNA的简化制备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蒋继志 尚晓冬 +1 位作者 郑小波 陆家云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4-178,共5页
已知分子量大小的染色体DNA分子标记是脉冲电泳研究中用以估算样本染色体DNA分子大小必不可少的参照物。对用做标记的啤酒酵母(Sacharomycescerevisiae)和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haromy... 已知分子量大小的染色体DNA分子标记是脉冲电泳研究中用以估算样本染色体DNA分子大小必不可少的参照物。对用做标记的啤酒酵母(Sacharomycescerevisiae)和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haromycespombe)完整染色体DNA几种制备方法的比较研究以及改进研究表明,液氮冷冻研磨法,凝胶包埋法以及凝胶包埋破壁法效果均很好,都得到大量染色体DNA,且彼此间无明显差异。表明液氮冷冻研磨法和凝胶包埋法制备上述两种酵母菌染色体DNA分子标记是两种理想的方法,可完全取代凝胶包埋破壁法,即缩短处理时间又降低成本。此外,相同的电泳样本块在不同的电泳条件下,所得结果有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泳 染色体DNA 啤酒酵母 粟酒裂殖酵母
下载PDF
石楠拟盘多毛孢致病毒素除草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蒋继志 白冰 +1 位作者 郑超 侯雅勤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8-92,共5页
石楠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photiniae)是草莓根腐病的优势致病菌,主要通过毒素引发病害。为明确该病菌毒素对常见几种杂草的影响,本试验利用离体叶片和种子根芽伸长法研究了该病菌粗毒素对几种杂草的致病作用。结果表明:该粗毒素... 石楠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photiniae)是草莓根腐病的优势致病菌,主要通过毒素引发病害。为明确该病菌毒素对常见几种杂草的影响,本试验利用离体叶片和种子根芽伸长法研究了该病菌粗毒素对几种杂草的致病作用。结果表明:该粗毒素对供试的13种杂草叶片均有不同程度的致病作用,致病强度与杂草种类及粗毒素浓度有关,其中车前、马齿苋、马唐、反枝苋和灰菜5种杂草受害最重,经较低浓度(0.036mg/mL)毒素处理后1d即开始出现褐色斑点,第3天病斑面积达到最大(50%以上);该粗毒素(0.036mg/mL)对车前等5种杂草种子萌发、幼根和幼芽伸长也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随毒素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抑制率均在53%以上,但对小麦和大豆种子萌发及根芽伸长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粗毒素经紫外线照射后,对车前和蒲公英的除草活性在自然光照下比黑暗下明显增强。这些结果揭示石楠拟盘多毛孢粗毒素有一定的除草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楠拟盘多毛孢毒素 致病作用 杂草
下载PDF
拮抗菌HT-6对致病疫霉的竞争及诱导性抑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蒋继志 张聪颖 +2 位作者 梁娇 乔柳 孟翠丽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2-580,共9页
为深入了解细菌HT-6对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菌丝生长的抑制机理,采用琼脂柱对接法观察细菌HT-6对致病疫霉空间位点的竞争,铬天青(CAS)培养基观察嗜铁素的产生,硫酸-蒽铜比色法和水杨酸浓硫酸比色法分别比较葡萄糖和硝态氮... 为深入了解细菌HT-6对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菌丝生长的抑制机理,采用琼脂柱对接法观察细菌HT-6对致病疫霉空间位点的竞争,铬天青(CAS)培养基观察嗜铁素的产生,硫酸-蒽铜比色法和水杨酸浓硫酸比色法分别比较葡萄糖和硝态氮的利用率,同时以致病疫霉及其细胞壁制剂(CWP)为诱导物,采用平板透明圈法观察HT-6产生的纤维素酶和β-1,3-葡聚糖酶,DNS法测定酶活并评价含有2种酶的无菌体发酵液对致病疫霉的抑制活性.结果显示,单独接种在PDA琼脂柱上的致病疫霉能沿琼脂柱生长并迅速扩展至黑麦固体培养基(Rye)表面生长,与致病疫霉菌饼对接的HT-6也能沿着琼脂柱生长并扩展至Rye培养基表面迅速蔓延,而与HT-6对接的致病疫霉菌丝体仅在PDA琼脂柱上生长,没有扩展至Rye表面,被HT-6的生长所阻止;HT-6能产生嗜铁素,致病疫霉不产生嗜铁素;HT-6对葡萄糖和硝态氮的利用率(75.66%和69.05%)均显著高于致病疫霉(55.97%和56.87%);HT-6菌株单独培养时不产生纤维素酶和β-1,3-葡聚糖酶,但致病疫霉菌体和CWP均能诱导HT-6产生这2种酶,其中菌体诱导后的2种酶活,分别为6.638、2.913 U,均显著高于CWP的诱导处理(1.326、1.289 U,P<0.05);CWP诱导后含有2种酶的HT-6无菌体发酵液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抑菌率为33.25%),但显著低于单独培养的HT-6菌液原液的抑菌活性(抑菌率为81.33%).这表明HT-6能够通过空间和营养竞争以及致病疫霉诱导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抑制致病疫霉,其中以空间和营养竞争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菌机制 诱导 细胞壁 营养与空间位点竞争 致病疫霉 细菌
下载PDF
致病疫霉拮抗菌LH-03的抗菌物质分析及其防病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继志 黄杰 +1 位作者 吴真真 刘海珍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5-279,共5页
为了明确对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菌丝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的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LH-03发酵液中的抗菌物质,通过硫酸铵和乙醇的交互沉淀、蛋白酶K和酚-氯仿变性处理以及SDS-PAGE电泳分析抗菌物质的基本性质,并... 为了明确对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菌丝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的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LH-03发酵液中的抗菌物质,通过硫酸铵和乙醇的交互沉淀、蛋白酶K和酚-氯仿变性处理以及SDS-PAGE电泳分析抗菌物质的基本性质,并在马铃薯块茎切片上测试防病效果.结果显示,抗菌物质为蛋白质类物质,其分子质量大小约为40ku,粗蛋白与发酵液原液相比,抑菌活性略有下降,其最适抑菌质量浓度为3.5mg/mL,抑菌率为72%,在马铃薯块茎切片上对致病疫霉侵染的保护率可达95%以上.表明LH-03产生的蛋白类抗菌物质对马铃薯晚疫病具有较大的防病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疫霉 梨黑斑病菌LH-03 抗菌蛋白 性质分析 防病作用
下载PDF
致病疫霉诱导放线菌Sy11菌株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继志 王雪宁 +2 位作者 李成斌 张荷花 李兵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3-631,共9页
在筛选致病疫霉拮抗菌过程中,发现放线菌Sy11菌株对致病疫霉的抑制作用是由于致病疫霉对Sy11的诱导作用.为了进一步明确致病疫霉对Sy11的诱导方式和条件,采用平板对峙共培养法探讨了致病疫霉诱导Sy11的适宜培养基、培养温度、培养时间... 在筛选致病疫霉拮抗菌过程中,发现放线菌Sy11菌株对致病疫霉的抑制作用是由于致病疫霉对Sy11的诱导作用.为了进一步明确致病疫霉对Sy11的诱导方式和条件,采用平板对峙共培养法探讨了致病疫霉诱导Sy11的适宜培养基、培养温度、培养时间以及诱导后Sy11菌株抑菌作用的持续时间等.结果显示,只有活体致病疫霉才能诱导Sy11的抑菌作用,死亡的致病疫霉菌体没有诱导作用;用黑麦培养基20℃黑暗对峙培养7d,从Sy11菌落向外12mm处的无菌体琼脂块的抑菌作用最强,抑菌率达到79.38%,与Sy11菌株完整菌落的抑菌率86.47%相近;而且发现致病疫霉诱导1次后,Sy11的抑菌能力即可连续传递13代,且抑菌率保持在65%以上.这些结果表明,Sy11是在受到活体致病疫霉诱导之后才对致病疫霉有抑制作用,且抑菌作用具有遗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疫霉 放线菌 相互感应 抑菌作用 诱导
下载PDF
非生物因素诱导马铃薯抗真菌病害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蒋继志 刘洋 +1 位作者 杨发茂 梁宁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C00期79-82,共4页
真菌病害是限制马铃薯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生产中控制马铃薯真菌病害的主要手段是喷施化学杀菌剂。随着揭示植物抗病性机理的逐步深入,利用生物或非生物因子诱导植物、使其增强抗病性的研究已取得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结合本研究室的一... 真菌病害是限制马铃薯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生产中控制马铃薯真菌病害的主要手段是喷施化学杀菌剂。随着揭示植物抗病性机理的逐步深入,利用生物或非生物因子诱导植物、使其增强抗病性的研究已取得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结合本研究室的一些研究工作,着重介绍了利用非生物因素诱导马铃薯抗真菌病害研究的一些新进展,同时就利用非生物因子控制马铃薯真菌病害的前景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真菌病害 非生物因素 诱导抗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