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威亥母寺遗址新出土《天盛改旧新定律令》残片研究
1
作者 蒋超年 《西夏研究》 2024年第3期34-42,共9页
武威亥母寺遗址新出土两件西夏文《天盛改旧新定律令》残片,一件刻本、一件抄本,内容涉及卷三《重盗门》、卷六《节上下对他人等互卖门》和卷十一《判罪逃跑门》,残存律条关涉西夏时期的逃亡法,是探讨西夏法制的重要内容。刻本为西夏时... 武威亥母寺遗址新出土两件西夏文《天盛改旧新定律令》残片,一件刻本、一件抄本,内容涉及卷三《重盗门》、卷六《节上下对他人等互卖门》和卷十一《判罪逃跑门》,残存律条关涉西夏时期的逃亡法,是探讨西夏法制的重要内容。刻本为西夏时期的官行本,为目前所见新版本;抄本为自学性质的私人习抄文书,是《天盛改旧新定律令》抄本的一种新表现形式。两件残片是除俄藏、英藏外的最新考古发现,为进一步深化《天盛改旧新定律令》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材料,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亥母寺遗址 《天盛改旧新定律令》 版本 逃亡法
下载PDF
武威亥母寺遗址01窟覆钵式佛塔年代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蒋超年 赵雪野 《西夏研究》 2017年第2期88-92,共5页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6年4—11月,对武威亥母寺遗址01窟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遗迹单位10处,其中,覆钵式佛塔5座。曾有学者根据五座佛塔的形制结构和装饰特征,将其年代考证为13—14世纪的西夏、元时期。但通过对五座佛塔建筑材料...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6年4—11月,对武威亥母寺遗址01窟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遗迹单位10处,其中,覆钵式佛塔5座。曾有学者根据五座佛塔的形制结构和装饰特征,将其年代考证为13—14世纪的西夏、元时期。但通过对五座佛塔建筑材料的观察和考古发掘获得的层位关系分析,01窟五座覆钵式佛塔是20世纪30至80年代的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威 亥母寺 覆钵式佛塔 藏传佛教
下载PDF
夏官营古城年代考 被引量:2
3
作者 蒋超年 《丝绸之路》 2012年第6期37-39,共3页
由于文献记载不足,位于甘肃省榆中县苑川河畔的夏官营古城,长久以来被人们误认为是西秦国都勇士城。2011年7-9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兰渝铁路基本建设工程,对铁路占用古城线路范围进行了科学抢救性发掘。依此次发掘遗迹、... 由于文献记载不足,位于甘肃省榆中县苑川河畔的夏官营古城,长久以来被人们误认为是西秦国都勇士城。2011年7-9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兰渝铁路基本建设工程,对铁路占用古城线路范围进行了科学抢救性发掘。依此次发掘遗迹、遗物的时代特征,并参考相关史籍文献,可初步判断夏官营古城为北宋中期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北宋王朝为抵御西夏军队入侵而修筑的一处防御性军事堡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官营古城 西秦勇士城 北宋古城
下载PDF
武威西夏博物馆藏鎏金铜造像为摩利支天考 被引量:1
4
作者 蒋超年 《西夏学》 2023年第1期309-318,共10页
武威西夏博物馆藏有一尊鎏金铜造像,馆方将其定名为金刚亥母,通过对佛典文献的梳理和相关壁画、唐卡及佛造像的艺术考察,该造像与金刚亥母立姿双臂,身形呈“三折枝”,头部猪首居右,身体装饰骷髅的定式形象存在较大差异。其单体坐姿,头... 武威西夏博物馆藏有一尊鎏金铜造像,馆方将其定名为金刚亥母,通过对佛典文献的梳理和相关壁画、唐卡及佛造像的艺术考察,该造像与金刚亥母立姿双臂,身形呈“三折枝”,头部猪首居右,身体装饰骷髅的定式形象存在较大差异。其单体坐姿,头部猪首居左,多臂持物,手结期克印,宝冠中央饰毗卢遮那佛的形象特征与摩利支天相吻合。经比对分析,武威西夏博物馆的这尊鎏金铜造像并非金刚亥母,而是一尊坐姿四面八臂的摩利支天像,其年代应在西夏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威 鎏金铜造像 金刚亥母 摩利支天 西夏
原文传递
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考古调查报告 被引量:19
5
作者 陈国科 丘志力 +6 位作者 蒋超年 王辉 张跃峰 郑彤彤 芦国华 孙明霞 韩飞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22,共11页
敦煌旱峡玉矿遗址面积约3平方千米,发现矿坑、矿沟、岗哨、房址等140余处,直观呈现了早期玉矿的聚落形态。该遗址为骟马文化遗存,年代约在公元前1千纪,玉矿开采与月氏人群关系密切。其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西玉东输'等问题提供... 敦煌旱峡玉矿遗址面积约3平方千米,发现矿坑、矿沟、岗哨、房址等140余处,直观呈现了早期玉矿的聚落形态。该遗址为骟马文化遗存,年代约在公元前1千纪,玉矿开采与月氏人群关系密切。其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西玉东输'等问题提供了新资料,对揭示汉代以前该区玉料工业和丝绸之路早期华夏玉石文明的形成,乃至揭示中原传统古玉供应运作体系等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旱峡玉矿 月氏 西玉东输
下载PDF
武威亥母寺遗址出土擦擦类型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蒋超年 赵雪野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1-85,共15页
亥母寺遗址出土塔型类擦擦113729枚,按题材可分为一百零八塔、八塔、四塔和宝阶塔四类。每一类按制作胎泥的不同,可分为山泥胎、红泥胎、红砂土胎和掺杂物胎四种。每一种按其形制特征的差异,又分为不同的型、亚型、次亚型和次次亚型。... 亥母寺遗址出土塔型类擦擦113729枚,按题材可分为一百零八塔、八塔、四塔和宝阶塔四类。每一类按制作胎泥的不同,可分为山泥胎、红泥胎、红砂土胎和掺杂物胎四种。每一种按其形制特征的差异,又分为不同的型、亚型、次亚型和次次亚型。通过类型学的分析和比对,推断这批擦擦的年代在12至16世纪,艺术风格受到了西藏擦擦的影响,是藏传佛教在武威地区传播和发展的实证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亥母寺 擦擦 西夏
下载PDF
甘肃永靖红城寺坟台遗址发掘简报
7
作者 赵建龙 张俊民 +4 位作者 王永安 蒋超年 王山 孙明霞 任岁芳 《文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2,共10页
为配合新建兰新铁路第二线双线工程基本建设,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对永靖县红城寺坟台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两次发掘面积约1215平方米,清理灰坑39座,出土了一批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晚期的陶器、石器和骨器。该遗址... 为配合新建兰新铁路第二线双线工程基本建设,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对永靖县红城寺坟台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两次发掘面积约1215平方米,清理灰坑39座,出土了一批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晚期的陶器、石器和骨器。该遗址的发掘,不仅丰富了湟水流域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晚期遗存的考古资料,也为研究该地域马厂晚期的社会形态、生业模式及环境变迁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坟台遗址 考古发掘 马厂晚期
下载PDF
窟寺佛影 武威亥母寺遗址考古记 被引量:1
8
作者 蒋超年 赵雪野 《大众考古》 2018年第8期40-50,共11页
武威,地处河西走廊东端,亦称凉州、西凉河姑臧。11—13世纪的西夏政权,置武威为西凉府。西夏自称大夏国或自高大夏国,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政权。
关键词 遗址考古 武威 佛影 河西走廊 13世纪 大夏国 党项族 政权
下载PDF
武威亥母寺遗址出土卜骨及相关问题探讨
9
作者 蒋超年 赵雪野 《西夏学》 2021年第2期331-337,共7页
武威亥母寺遗址出土卜骨18件,根据卜骨的形态特征和相关文献梳理,判断这批卜骨的年代为西夏时期。用羊的肩胛骨进行骨卜的占卜方式在西夏较为流行和普遍,但其占卜方法较为简单原始,卜材的选取与西夏党项族的畜牧业经济密切相关,占卜内... 武威亥母寺遗址出土卜骨18件,根据卜骨的形态特征和相关文献梳理,判断这批卜骨的年代为西夏时期。用羊的肩胛骨进行骨卜的占卜方式在西夏较为流行和普遍,但其占卜方法较为简单原始,卜材的选取与西夏党项族的畜牧业经济密切相关,占卜内容和对象或与西夏政治军事和民众的日常生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威 亥母寺遗址 卜骨 西夏
原文传递
甘肃榆中夏官营古城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建龙 +1 位作者 蒋超年 丁得天 《文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22,共10页
2011年7~9月,为配合兰渝铁路基本建设工程,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铁路工程涉及榆中夏官营古城遗址的线路范围进行了科学的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各类遗迹11处,出土陶、瓷、铜、铁、石器及动物骨骼等各类遗物800余件,为夏官营古城遗址的年... 2011年7~9月,为配合兰渝铁路基本建设工程,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铁路工程涉及榆中夏官营古城遗址的线路范围进行了科学的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各类遗迹11处,出土陶、瓷、铜、铁、石器及动物骨骼等各类遗物800余件,为夏官营古城遗址的年代和性质判断提供了实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中 夏官营古城 北宋 军事堡垒
下载PDF
河陇文明 西夏之花——《神秘的河陇西夏文化》评介
11
作者 蒋超年 《西夏研究》 2016年第3期123-125,共3页
《神秘的河陇西夏文化》作为一部普及西夏历史文化的科普类通俗读物,立足学术,运用叙述体的写作手法,兼具故事性、趣味性和可读性。全书分设八个专题,结构有序、以点带面、于史有据、叙述简练、内容翔实,对大众了解西夏、认知西夏文化... 《神秘的河陇西夏文化》作为一部普及西夏历史文化的科普类通俗读物,立足学术,运用叙述体的写作手法,兼具故事性、趣味性和可读性。全书分设八个专题,结构有序、以点带面、于史有据、叙述简练、内容翔实,对大众了解西夏、认知西夏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秘的河陇西夏文化》 西夏 评介
下载PDF
武威亥母寺遗址新出土西夏文《普贤行愿品》残叶考释
12
作者 蒋超年 《西夏学》 2020年第2期200-205,共6页
武威亥母寺遗址出土了一批西夏时期的文献资料,经过初步的整理研究,辨识出西夏文《普贤行愿品》佛经残叶。本文通过对其进行译释和考证,认为此经是根据通行的《普贤行愿品》般若汉译本而来,应该是一件雕版印刷的单刊本,其在西夏的流行... 武威亥母寺遗址出土了一批西夏时期的文献资料,经过初步的整理研究,辨识出西夏文《普贤行愿品》佛经残叶。本文通过对其进行译释和考证,认为此经是根据通行的《普贤行愿品》般若汉译本而来,应该是一件雕版印刷的单刊本,其在西夏的流行与净土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亥母寺遗址 普贤行愿品 雕版 净土信仰
原文传递
甘肃武威亥母寺遗址01窟发掘简报
13
作者 蒋超年 赵雪野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65,F0002,F0003,共45页
亥母寺遗址是西夏时期的一处佛教遗址,也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处藏传佛教遗址。2003年,由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80年代,武威市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对该遗址暴露的洞窟进行了初步清理,出土了一批西夏时期的文化... 亥母寺遗址是西夏时期的一处佛教遗址,也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处藏传佛教遗址。2003年,由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80年代,武威市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对该遗址暴露的洞窟进行了初步清理,出土了一批西夏时期的文化遗存,有西夏文、藏文佛经和唐卡以及各类材质的生活用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工作队 甘肃省人民政府 西夏时期 甘肃武威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佛教遗址 西夏文 发掘简报
原文传递
武威亥母寺遗址出土西夏文《佛说如来一切总悉摄受三十五佛忏罪法事》残叶考释
14
作者 蒋超年 于光建 赵雪野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5,共10页
亥母寺遗址是创凿于西夏崇宗正德四年(1130年)的藏传佛教遗址,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新华镇缠山村七组西南侧的祁连山北麓余脉,由4座洞窟、窟前建筑及其他附属建筑遗存组成,面积9.8万平方米。2016~2019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甘肃地质灾... 亥母寺遗址是创凿于西夏崇宗正德四年(1130年)的藏传佛教遗址,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新华镇缠山村七组西南侧的祁连山北麓余脉,由4座洞窟、窟前建筑及其他附属建筑遗存组成,面积9.8万平方米。2016~2019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甘肃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的配合下,对该遗址进行了连续4个年度的支护加固与考古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遗存 考古发掘 西夏文 祁连山北麓 藏传佛教 武威市凉州区 新华镇
原文传递
甘肃庆阳南佐新石器时代遗址F2发掘简报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小龙(执笔/摄) 徐紫瑾 +12 位作者 杨林旭(执笔/摄) 张小宁(执笔/摄) 蒋超年 韩建业 景小庆(绘图) 张镪(绘图/摄) 徐紫瑾(绘图) 姬鹏雅(绘图) 樊青青(绘图) 周懋(绘图) 赵依凡(绘图/摄) 李辰辉(绘图) 邱四平(摄)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2,F0002,F0003,1,共22页
南佐遗址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南佐村。2021~2022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遗址进行了第三阶段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1600平方米,重点发掘了遗址北部的大型夯土建筑区。其中F2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是早期建筑停用夯填时有... 南佐遗址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南佐村。2021~2022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遗址进行了第三阶段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1600平方米,重点发掘了遗址北部的大型夯土建筑区。其中F2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是早期建筑停用夯填时有意预留和营建的祭祀礼仪空间。F2出土有大量陶器及石镞、骨镞等器物,另有大量的动物骨骼、炭化水稻等遗物。陶器多为泥质陶和夹砂陶,以红陶、红褐陶为主,另有一定数量的白陶、黑陶、灰陶等,部分器物表面施彩绘或涂白衣、朱砂。根据出土器物特征及碳十四测年数据判断,F2的年代为仰韶文化晚期。南佐遗址F2的发掘,为研究黄土高原仰韶文化的礼制特征和社会分化及其与黄河下游、长江流域的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遗址 发掘面积 出土器物 夹砂陶 泥质陶 考古发掘 灰陶 石镞
原文传递
甘肃泾川佛教遗址2013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10
16
作者 吴荭 王永安 +8 位作者 张俊民 周静 蒋超年 孙明霞 罗文杰 何仕效 李龙龙 刘富强 孔喜平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4-78,共25页
2013年,考古工作者对甘肃省泾川县的一处佛教造像窖藏坑进行了发掘。出土有佛教造像、陶棺、陶器、瓷片及砖瓦等。窖藏坑中佛教造像排列规整,多为石质,以单体造像为主,也包括造像碑,年代从北朝到宋代皆有。纪年造像有北周天和六年(571年... 2013年,考古工作者对甘肃省泾川县的一处佛教造像窖藏坑进行了发掘。出土有佛教造像、陶棺、陶器、瓷片及砖瓦等。窖藏坑中佛教造像排列规整,多为石质,以单体造像为主,也包括造像碑,年代从北朝到宋代皆有。纪年造像有北周天和六年(571年)立佛像和隋开皇四年(584年)菩萨像。出土陶棺中有放置佛骨的漆盒、盛装舍利的琉璃瓶等,按同出的铭文砖记载为宋代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由泾州龙兴寺瘗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掘简报 甘肃省 佛教遗址 文物考古研究所 佛教造像 城关镇 泾川县 博物馆
原文传递
甘肃漳县墩坪墓地2014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12
17
作者 毛瑞林 杨月光 +3 位作者 蒋超年 李莹 朱勇明 赵吴成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4-51,共18页
2014年,甘肃省文物考古所发掘了漳县墩坪墓地的27座墓葬。墓葬形制有竖穴土坑墓和竖穴土坑偏室墓两类,部分有二层台,葬式为仰身直肢葬,填土中有殉牲。出土遗物有铜器、铁器、金器、骨器、木器、陶器及串饰等,铜器有车马饰、兵器、工具... 2014年,甘肃省文物考古所发掘了漳县墩坪墓地的27座墓葬。墓葬形制有竖穴土坑墓和竖穴土坑偏室墓两类,部分有二层台,葬式为仰身直肢葬,填土中有殉牲。出土遗物有铜器、铁器、金器、骨器、木器、陶器及串饰等,铜器有车马饰、兵器、工具等。根据随葬品和葬俗特征,这批墓葬应是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的西戎文化遗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漳县 墩坪墓地 北方青铜文化 东周
原文传递
甘肃庆阳市南佐新石器时代遗址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小宁 李小龙 +11 位作者 张镪 邱四平 蒋超年 韩建业 张拍(摄) 景小庆(绘图) 张镪(绘图) 姬鹏雅(绘图) 樊青青(绘图) 周懋(绘图) 赵依凡(绘图) 李辰辉(绘图)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9-43,共15页
一、遗址概况南佐遗址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南佐村,在泾河一级支流蒲河左岸的董志西部。遗址西距蒲河约8公里,东侧距庆阳市区约2.5公里(图一)。遗址中心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5°41'12″、东经107°36°10"... 一、遗址概况南佐遗址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南佐村,在泾河一级支流蒲河左岸的董志西部。遗址西距蒲河约8公里,东侧距庆阳市区约2.5公里(图一)。遗址中心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5°41'12″、东经107°36°10",海拔约1300~1400米。董志塬是黄土高原最大的塬地,东依子午岭,西近陇山,塬面面积约910平方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庆阳市 南佐遗址 仰韶文化 大型聚落
原文传递
甘肃肃北县马鬃山玉矿遗址 被引量:19
19
作者 陈国科 蒋超年 +1 位作者 王辉 杨月光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14,2,共12页
2014年,对马鬃山玉矿遗址开展调查与发掘工作。在寒窑子草场和径保尔草场两个地点发现矿坑、斜井、石料堆积、防御遗存、灰坑、灰沟、房址等。出土遗物主要有陶片、石器和玉料等。此次发掘为了解古代采矿规模和聚落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关键词 甘肃 肃北县 马鬃山玉矿遗址 战国至汉代
原文传递
黑龙江宁安渤海上京城宫城北门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陈奇 赵哲夫 +7 位作者 刘晓东 朱春雨 曹伟 蒋超年 张博 尤洪才 赵湘萍 关燕妮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13,共10页
渤海上京城是唐代渤海国(698~926年)的都城,早期被称为"渤海王城",在渤海国实行五京制度之后称"上京龙泉府",晚期被称为"忽汗城"。其故城址位于今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东北距宁安市35公里,西南距镜泊湖13.4公里(图一)。现今... 渤海上京城是唐代渤海国(698~926年)的都城,早期被称为"渤海王城",在渤海国实行五京制度之后称"上京龙泉府",晚期被称为"忽汗城"。其故城址位于今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东北距宁安市35公里,西南距镜泊湖13.4公里(图一)。现今遗址内有渤海镇及其所属白庙子村、双庙子村和西地村等。2010年7~10月,为配合大遗址保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京城 宫城 渤海镇 泉府 发掘简报 白庙子村 大遗址保护 宁安 双庙 护城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