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方法定位穿刺腋静脉植入起搏电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蒋金法 刘如辉 +2 位作者 徐文俊 许嘉鸿 宋浩明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5年第4期208-212,共5页
目的探讨3种不同定位方法穿刺腋静脉植入起搏电极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根据随机表将患者分入体表解剖定位组(30例)、透视下骨性标志定位组(30例)、对比剂定位组(30例)以及锁骨下静脉组(对照组,30例),其中体表解剖定位组、透视下骨... 目的探讨3种不同定位方法穿刺腋静脉植入起搏电极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根据随机表将患者分入体表解剖定位组(30例)、透视下骨性标志定位组(30例)、对比剂定位组(30例)以及锁骨下静脉组(对照组,30例),其中体表解剖定位组、透视下骨性标志定位组和对比剂定位组统称为腋静脉穿刺组。穿刺成功后按照常规方法植入各种起搏器和电极。观察4组不同穿刺方法的穿刺次数、所用时间、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20例患者均成功植入各种起搏器和电极。穿刺腋静脉各组与对照组比较,总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剂定位组穿刺腋静脉成功率100%,但需要对比剂和准备时间;其次为透视下骨性标志定位组成功率93.3%;经体表解剖定位组和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组的穿刺成功率均为86.7%。腋静脉穿刺组穿刺次数中位数少于锁骨下静脉穿刺组(3比4,P<0.05);观察组穿刺平均耗时短于对照组[(3.9±1.3)min比(4.6±2.1)min,P<0.05]。对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经腋静脉穿刺平均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126.0±12.0)min比(146.0±16.0)min,P<0.05]。腋静脉穿刺组90例患者中共3例(3.3%,3/90)出现并发症,锁骨下静脉穿刺组30例患者中共5例(16.7%,5/30)发生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不同的定位方法穿刺腋静脉植入起搏电极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总体优于经锁骨下静脉穿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 穿刺 腋静脉 起搏电极
下载PDF
47例胸痛伴心肌缺血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蒋金法 张代富 +1 位作者 徐文俊 黄岚 《临床内科杂志》 CAS 1998年第4期192-193,共2页
对47例胸痛伴心电图心肌缺血患者作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发现30例冠状动脉有狭窄或阻塞,与门诊急诊冠心病诊断的阳性符合率为64%,其中19例心肌梗塞组阳性率89%,17例心绞痛组为76%,而11例可疑心绞痛组仅为9%;31例平板运动试验与冠脉造影阳... 对47例胸痛伴心电图心肌缺血患者作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发现30例冠状动脉有狭窄或阻塞,与门诊急诊冠心病诊断的阳性符合率为64%,其中19例心肌梗塞组阳性率89%,17例心绞痛组为76%,而11例可疑心绞痛组仅为9%;31例平板运动试验与冠脉造影阳性符合率为60%.提示临床对胸痛伴心肌缺血者宜作冠状动脉造影以明确诊断,尤其对不典型胸痛和单纯以ST-改变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更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 心肌缺血 诊断 冠状动脉造影术
下载PDF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对比观察 被引量:31
3
作者 蒋金法 Michel Berthet-Bondet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0年第4期177-179,共3页
目的 旨在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价值。方法 将 10 0例心绞痛患者分为经桡动脉和股动脉组并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 ,分别观察二组在手术和住院结果等方面的比较。结果 发现二组在平均手术操作时间、平均到冠脉时间、首... 目的 旨在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价值。方法 将 10 0例心绞痛患者分为经桡动脉和股动脉组并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 ,分别观察二组在手术和住院结果等方面的比较。结果 发现二组在平均手术操作时间、平均到冠脉时间、首次支架置入成功率、平均使用导管数、主要冠脉事件等方面差别无显著性 ,而经桡动脉组在局部并发症 (出血或小血肿 )、压迫止血或病人移动、住院时间和病人不适反应等方面明显优于股动脉组 ,而平均动脉插管时间和动脉痉挛发生率则比股动脉组明显增加。结论 经桡动脉行冠脉内支架置入与经股动脉同样安全有效 ,而且经桡动脉并发症更少 ,但是需要一定的经验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股动脉 冠状动脉 支架置入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与扩张型心肌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1
4
作者 蒋金法 邓南伟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15-117,80,共4页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V-MYO)和扩张型心肌病(DCM)病例相应逐年增多,二者的相关性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
关键词 病毒性 心肌炎 扩张型
下载PDF
积极财政政策转型与增值税改革 被引量:1
5
作者 蒋金法 饶立新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41-143,共3页
实施了5年多的积极财政政策随着宏观经济面的基本好转面临转型,消费型增值税作为积极财政政策转型的有效通道即将登上改革的舞台。面对全社会投资需求的快速增长,选择“合适”的时机,减少“政策时滞”对政策转型的负面影响,提高增值税... 实施了5年多的积极财政政策随着宏观经济面的基本好转面临转型,消费型增值税作为积极财政政策转型的有效通道即将登上改革的舞台。面对全社会投资需求的快速增长,选择“合适”的时机,减少“政策时滞”对政策转型的负面影响,提高增值税转型的效率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政策 政策时滞 增值税
下载PDF
射频能量测试交界性心律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被引量:1
6
作者 蒋金法 徐文俊 +4 位作者 戚秀卿 罗明 邓南伟 徐文渊 张代富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0年第4期239-241,共3页
探讨能量测试法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慢径标测与消融中的作用。将 90例AVNRT患者分成三组 (每组 30例 ) ,分别采用能量测试法、下位法和后位法进行慢径标测与射频消融。能量测试法是在Koch三角区逐步以小剂量多次试验放电标... 探讨能量测试法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慢径标测与消融中的作用。将 90例AVNRT患者分成三组 (每组 30例 ) ,分别采用能量测试法、下位法和后位法进行慢径标测与射频消融。能量测试法是在Koch三角区逐步以小剂量多次试验放电标测 ,以出现加速性交界性心律为慢径传导部位 ;从 2 0W开始消融并增至 30W ,持续 12 0s ,以出现加速性交界性心律且逐渐转变为窦性心律为消融有效。能量测试法所需手术标测时间、X线曝光时间和消融能量明显少于后位法 (12 1± 43vs 183± 6 7min ,5 8± 2 1vs 93± 34min ,70 0 0± 470vs 12 0 0 0± 75 0J,P≤ 0 .0 5 ) ,而发生短暂性房室阻滞和交界性心动过速则均较下位法明显减少。慢径消融有效时几乎 10 0 %出现加速性交界性心律 ;慢径传导呈多部位分布。结论 :能量测试法运用于AVNRT慢径标测及消融中 ,能较敏感地揭示慢径传导部位和消融有效的靶点 ,为AVNRT慢径标测消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测试法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心动过速 房室结折返性 交界性心律
下载PDF
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村基层组织创新 被引量:2
7
作者 蒋金法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2-15,24,共5页
科学地安排农村公共品供给,进行农村财政制度创新需要明确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公共品的特征决定了我国农村公共品主体需要重新定位,应该构建农村基层政权、公益性组织和经济合作组织在内的、既分工又协作的规范的农村基层组织体系。
关键词 公共品 农村基层组织 制度创新
下载PDF
合理整合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和功能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蒋金法 王一平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4年第4期221-224,共4页
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已经有半个多世纪,血管内超声(IVUS)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对于明确管腔结构、病变程度和形态特点更加精确,而血流储备分数(FFR)近来用于检测血管病变功能和指导介入治疗获得公认。各种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已经有半个多世纪,血管内超声(IVUS)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对于明确管腔结构、病变程度和形态特点更加精确,而血流储备分数(FFR)近来用于检测血管病变功能和指导介入治疗获得公认。各种冠状动脉检测新技术不断涌现,并且已经开始联合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血管内超声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 血流储备分数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无明显狭窄的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9
作者 蒋金法 徐文俊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临床分析 持续性胸痛 行溶栓治疗 闭塞性血栓 造影剂排空延迟 稳定斑块 斑块破裂 斑块形态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
10
作者 蒋金法 刘洋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4年第4期225-227,共3页
药物涂层球囊是一种创新的选择。几个小型临床试验显示药物涂层球囊在处理小血管、分叉病变时安全可行。药物涂层球囊可以很好地保留原有的解剖结构,可被应用于不便置入支架的病变,比如一些小血管、支架内再狭窄以及分叉病变中侧支血管... 药物涂层球囊是一种创新的选择。几个小型临床试验显示药物涂层球囊在处理小血管、分叉病变时安全可行。药物涂层球囊可以很好地保留原有的解剖结构,可被应用于不便置入支架的病变,比如一些小血管、支架内再狭窄以及分叉病变中侧支血管的治疗,可以有效避免药物涂层支架置入后持续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分叉病变 药物涂层球囊
下载PDF
冠状动脉二支主干堵塞行介入治疗完全血运重建
11
作者 蒋金法 徐文俊 +3 位作者 邓兵 许嘉鸿 瞿晓懿 张维桢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对16例冠状动脉二支主干堵塞者采用分步和分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完全血运重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对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采取一次性分步直接PCI术完成血运重建;(2)对1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采取多次性... 目的:本研究探讨对16例冠状动脉二支主干堵塞者采用分步和分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完全血运重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对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采取一次性分步直接PCI术完成血运重建;(2)对1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采取多次性分步PCI术达到完全血运重建,首先解除本次发病罪犯血管的堵塞;(3)恰当使用XB导引导管、Crossit硬导丝和Maverick球囊以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结果:(1)5例AMI二支堵塞冠状动脉均成功植入支架,并首先使左前降支(LAD)再通。(2)11例UAP中21/22支冠状动脉二支主干堵塞处经球囊预扩张后,均成功植入支架,所有堵塞冠脉均获得TIMI-Ⅲ级血流。(3)16例患者术后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明显改善,心脏超声显示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明显改善,由(42±34)%升至(51±44)%。经过平均18个月随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未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结论:冠状动脉二支主干堵塞者行PCI术完全血运重建安全可行;对AMI者优先开通LAD的一次性PCI术安全高效;对慢性堵塞UAP者,优先开通近期罪犯病变的多次性PCI术既可达到完全血运重建,又符合临床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二支主干堵塞 血运重建 介入治疗
下载PDF
PTCA+STENT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和顽固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蒋金法 戚秀卿 +6 位作者 徐文俊 邓兵 罗明 瞿晓懿 张维桢 许嘉鸿 徐卫国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1年第B12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PTCA+STENT术 治疗 顽固性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塞
下载PDF
心肌肌凝蛋白轻链Ⅰ与急性心肌梗塞
13
作者 蒋金法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83-184,共2页
心肌肌凝蛋白轻链Ⅰ与急性心肌梗塞上海铁道医学院附属甘泉医院蒋金法近十年来,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心肌肌凝蛋白的轻链Ⅰ(以下简称CMLC_1)测定已应用于急性心肌梗塞(AMI)的诊断和估测AMI后心肌坏死的范围... 心肌肌凝蛋白轻链Ⅰ与急性心肌梗塞上海铁道医学院附属甘泉医院蒋金法近十年来,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心肌肌凝蛋白的轻链Ⅰ(以下简称CMLC_1)测定已应用于急性心肌梗塞(AMI)的诊断和估测AMI后心肌坏死的范围 ̄[1,2],还用来观察AMI溶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肌肌凝蛋白 轻链I 诊断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柯萨奇B病毒中和抗体的远期观察
14
作者 蒋金法 李元玲 邓南伟 《上海铁道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159-161,共3页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与扩张型心肌病的因果关系已日趋明确。本文回顾性地对35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了柯萨奇B病毒(CBV)中和抗体检测的远期观察,希翼了解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柯萨奇B病毒 抗体 预后
下载PDF
中美大国贸易互补性演进特征、影响机制与政策优化
15
作者 龙晓柏 蒋金法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8-121,共24页
中美作为全球性贸易大国,具有深厚的互补性基础。两国贸易互利双赢,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美国是发达经济体,制造业长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高技术资源禀赋丰富;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处于传统产业结构向现代化产业的深度转型进程中。大... 中美作为全球性贸易大国,具有深厚的互补性基础。两国贸易互利双赢,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美国是发达经济体,制造业长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高技术资源禀赋丰富;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处于传统产业结构向现代化产业的深度转型进程中。大国贸易的互补性是中美贸易战略合作的重要支撑。当前,全球经贸复苏曲折,两国可进一步发挥产品贸易结构互补潜力,拓展市场合作空间,破解经贸“脱钩”论,共同增进两国和世界人民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国贸易 互补性 战略合作 产业结构升级
下载PDF
冠状动脉痉挛致急性心肌梗塞1例
16
作者 蒋金法 张加芳 《上海铁道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196-196,共1页
冠状动脉痉挛在各种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本院发现1例冠状动脉痉挛致心肌梗塞患者,报道如下。 田某,男,29岁,因争吵情绪激动后突发胸骨后压榨样疼痛8h,伴冷汗、胸闷住院。查体:BP12/8kPa,心界不大,心率82次/min,律齐,各... 冠状动脉痉挛在各种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本院发现1例冠状动脉痉挛致心肌梗塞患者,报道如下。 田某,男,29岁,因争吵情绪激动后突发胸骨后压榨样疼痛8h,伴冷汗、胸闷住院。查体:BP12/8kPa,心界不大,心率82次/min,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杂音,二肺呼吸音清晰。腹软,肝脾未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冠状动脉痉挛 病理
下载PDF
层层自组装壳聚糖/肝素复合涂层膜对支架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于文 蒋金法 +5 位作者 孟晟 金惠根 秦永文 徐文俊 钟伟 刘宗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24-1327,共4页
目的:观察层层自组装壳聚糖/肝素复合涂层膜对支架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通过逐层自组装的方式将壳聚糖和肝素逐层结合在316L不锈钢槽内,制成不同层数的涂层膜,以凝固法测定健康人血液在聚合物膜和不锈钢上作用2h后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目的:观察层层自组装壳聚糖/肝素复合涂层膜对支架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通过逐层自组装的方式将壳聚糖和肝素逐层结合在316L不锈钢槽内,制成不同层数的涂层膜,以凝固法测定健康人血液在聚合物膜和不锈钢上作用2h后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并检测其抗凝血功能的稳定性。制备壳聚糖/肝素复合涂层膜支架,研究复合涂层膜支架在猪动静脉分流血栓模型中对支架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各组复合涂层膜APTT和TT均较316L不锈钢组极显著延长(P<0.01),并且APTT和TT延长和复合涂层膜层数增加相关。复合涂层膜在2周内上述凝血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在猪动静脉分流血栓模型中,复合膜涂布的金属支架形成的血栓重量极显著低于316L裸支架(P<0.001)。结论:层层自组装壳聚糖/肝素复合涂层膜具有极显著的抗支架血栓作用,而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肝素 自组装 血栓形成 支架
下载PDF
冻干重组人脑钠肽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高菲 金惠根 +2 位作者 刘宗军 王大英 蒋金法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1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脑钠肽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4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标准治疗组74例和脑钠肽组66例。患者均采用标准治疗(洋地黄、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 目的探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脑钠肽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4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标准治疗组74例和脑钠肽组66例。患者均采用标准治疗(洋地黄、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脑钠肽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冻干重组人脑钠肽。观察治疗后症状的改变,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容量参数(LVEDV、LVES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随访10个月,统计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脑钠肽组有效率与标准治疗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脑钠肽组因心脏原因再次入院及室速/室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标准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SV、LVEF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脑钠肽组尤为明显(P<0.01)。脑钠肽组治疗后LVESV、LVEDV、LVEF与标准治疗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脑钠肽可显著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减少再次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重组人脑利钠肽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下载PDF
早期运动护理程序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晓鸿 龚朱 +5 位作者 蒋金法 徐文俊 邓兵 严文文 王乐民 车琳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1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的 探讨早期运动护理程序对急诊介入术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经急诊介入治疗的年龄≥65岁AMI患者57例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实施了早期运动护理程序的干预及心肺运动负荷试验(CPET)和3个月的心脏康复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运动护理程序对急诊介入术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经急诊介入治疗的年龄≥65岁AMI患者57例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实施了早期运动护理程序的干预及心肺运动负荷试验(CPET)和3个月的心脏康复观察,其中康复组患者根据无氧代谢阈值(anerobic threshold,AT)运动处方,进行有氧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不给予运动处方,按白行需要活动.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变化.结果 康复组安全地完成早期运动护理程序.3个月后康复组无氧阈氧耗量从(8.1±3.4)mL·min-1·kg1到(10.1±4.2)mL·min-1·kg-1(P=0.041),有氧运动负荷能力从(23.3±8.3)J/S到(31.7±4.5)J/S(P=0.027),峰值氧耗量从(11.6±4.2)mL·min-1·kg-1到(15.2±4.9)mL·min-1·kg-1(P=0.003)及峰值运动负荷能力(53.7±14.9)J/S到(65.8±10.3)J/(P=0.039),均增加;对照组的无氧阈氧耗量从(7.8±4.1)mL·min-1·kg-1到(7.9±6.7)mL·min-1·kg-1和有氧运动负荷能力从(16.8±6.6)J/S到18.5±7.9)J/S,峰值氧耗量从(11.3±3.9)mL·min-1·kg-1到(12.7±3.1)mL·min-1·kg-1和峰值运动负倚能力从(45.6±14.5)J/S到(50.4±13.1)J/S.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运动护理程序干预老年AMI患者可安全有效保障老年运动康复实施,并改善老年患者的运动心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老年 运动 护理 无氧代谢闻值
下载PDF
Rho激酶活性对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构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翠梅 李丽 +4 位作者 彭鲁英 蒋金法 徐文俊 马文林 许嘉鸿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67-870,共4页
目的:探讨炎症早期反应因子Rho激酶活性对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左心室重构(LVR)的预测价值。〈br〉 方法:选择2010-10至2013-06间在我院诊断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为首次接受经... 目的:探讨炎症早期反应因子Rho激酶活性对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左心室重构(LVR)的预测价值。〈br〉 方法:选择2010-10至2013-06间在我院诊断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为首次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均接受了支架置入治疗。在术前检测血清中Rho激酶以及B型利钠肽(BNP)水平。在发病后24 h内以及12个月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LVR诊断,根据是否发生LVR,将120例STEMI患者分为LVR组(n=97)和非LVR组(n=23)。〈br〉 结果:LVR组Rho激酶水平明显高于非LVR组(P〈0.001)。校正后Rho激酶为LVR独立预测因子(比值比:3.36,95%可信区间:2.01~5.78,P〈0.001)。Rho激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95%可信区间:0.82~0.94),BNP为0.54(95%可信区间:0.41~0.70)。〈br〉 结论:初次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高水平Rho激酶活性对于LVR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RHO激酶 左心室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