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鲁木齐市典型水体夏季温室气体排放初探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典鹏 蒋靖佰伦 +3 位作者 向殷 马雯琪 肖旭文 贾宏涛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0年第6期122-128,共7页
文章以乌鲁木齐南湖(观赏性湖泊)和幸福一号水库(灌溉水库)为例,对其夏季表层水体CH4和CO2分压[p(CH4)和p(CO2)]进行了监测,并分析了影响湖泊温室气体排放的水质参数。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典型水体对大气温室气体排放主要以CO2为主,CO2通... 文章以乌鲁木齐南湖(观赏性湖泊)和幸福一号水库(灌溉水库)为例,对其夏季表层水体CH4和CO2分压[p(CH4)和p(CO2)]进行了监测,并分析了影响湖泊温室气体排放的水质参数。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典型水体对大气温室气体排放主要以CO2为主,CO2通量是CH4的2.29倍。pH、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与CH4、CO2通量显著相关(P<0.05),溶解氧、温度与温室气体排放通量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湖泊 南湖 幸福一号水库 p(CH4) p(CO2)
下载PDF
生物炭对草铵膦污染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蒋靖佰伦 杨再磊 +2 位作者 马雯琪 李典鹏 贾宏涛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444-450,共7页
采用土柱培养的试验方法,设置农药草铵膦污染水平(0、0.06和0.59 g/kg)和生物炭添加水平(0、0.028、0.056、0.112 kg/kg)共12个处理,研究了农药、生物炭对干旱区农田风沙土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草铵膦显著促进土壤呼吸(... 采用土柱培养的试验方法,设置农药草铵膦污染水平(0、0.06和0.59 g/kg)和生物炭添加水平(0、0.028、0.056、0.112 kg/kg)共12个处理,研究了农药、生物炭对干旱区农田风沙土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草铵膦显著促进土壤呼吸(P<0.05),但不同污染水平土壤呼吸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生物炭添加量对土壤呼吸影响不同,与对照相比,0.028、0.056 kg/kg生物炭水平对土壤呼吸无显著影响(P>0.05),0.112 kg/kg生物炭水平显著抑制土壤呼吸(P<0.05);添加生物炭后缓解了草铵膦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不同水平草铵膦污染土壤中,0.112、0.056 kg/kg生物炭添加水平土壤呼吸均高于0.028 kg/kg水平。适量生物炭添加可降低草铵膦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减少土壤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铵膦 生物炭 土壤呼吸
下载PDF
冻融期巴音布鲁克高寒湿地土壤细菌群落变化及其响应机制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末 朱新萍 +3 位作者 蒋靖佰伦 买迪努尔·阿不来孜 孙涛 贾宏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4-142,共9页
为探究土壤细菌群落对冻融期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以新疆巴音布鲁克高寒湿地沼泽土壤为研究对象,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冻融期高寒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细菌群落受控于冻融环境,物种多样性在冻结期显著降低... 为探究土壤细菌群落对冻融期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以新疆巴音布鲁克高寒湿地沼泽土壤为研究对象,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冻融期高寒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细菌群落受控于冻融环境,物种多样性在冻结期显著降低(P<0.05);同时受土壤环境(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积雪厚度)和养分(土壤总碳、土壤总氮、碳氮比)的影响显著,解释贡献率分别为84.74%和73.91%,细菌群落结构发生生态适应性变化;初冻期、冻结期和融冻期,土壤细菌群落功能作用差异显著(P<0.05),主要体现在"代谢""信号转导"和"生存"三类功能基因含量的差异。冻融期高寒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作用发生变化以增强群落的抗逆性,进化出较为完备的抗寒机制以适应冻融格局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期 细菌群落 高通量测序 功能预测
下载PDF
生物炭对土壤中阿特拉津吸附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孙涛 杨再磊 +3 位作者 蒋靖佰伦 孙约兵 李俊芳 贾宏涛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87-695,共9页
为探究生物炭对土壤中阿特拉津的吸附特征及影响因素,采用批处理实验研究了灭菌(T1)、5%秸秆生物炭+灭菌(T2)、未灭菌(T3)和5%秸秆生物炭+未灭菌(T4)条件下对土壤中阿特拉津吸附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初0—12 h内,不... 为探究生物炭对土壤中阿特拉津的吸附特征及影响因素,采用批处理实验研究了灭菌(T1)、5%秸秆生物炭+灭菌(T2)、未灭菌(T3)和5%秸秆生物炭+未灭菌(T4)条件下对土壤中阿特拉津吸附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初0—12 h内,不同处理下阿特拉津吸附量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快速增加,而在12—96 h内增加较为缓慢并逐渐趋于平衡.在96 h时,T2和T4处理下阿特拉津最大吸附量分别达到46.22 mg·kg^(-1)和46.43 mg·kg^(-1),而未添加生物炭的T1和T3处理则有所降低,分别为44.20 mg·kg^(-1)和43.09 mg·kg^(-1).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更好地拟合不同处理下土壤对阿特拉津吸附特征,T2和T4处理下吸附速率常数K分别为0.257 kg·mg^(-1)·h^(-1)和0.339 kg·mg^(-1)·h^(-1),显著高于未添加生物炭处理的T1和T3处理(K分别为-0.083 kg·mg^(-1)·h^(-1)和-0.261 kg·mg^(-1)·h^(-1)).内扩散模型显示添加生物炭后,土壤对阿特拉津的吸附是一个由边界扩散、内部孔隙扩散等多因素控制的复杂化学过程.添加生物炭可显著提高土壤pH、有机碳、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其中土壤有机碳含量与阿特拉津最大吸附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由此可见,添加生物炭可以提高土壤对阿特拉津的固持能力,减少其淋溶迁移风险,从而达到修复阿特拉津污染土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阿特拉津 土壤 吸附特征 机制
原文传递
施用生物质炭5年后夏玉米土壤呼吸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马雯琪 蒋靖佰伦 +3 位作者 李典鹏 唐光木 徐万里 贾宏涛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118,共8页
为探明施用生物质炭对风沙土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影响,在新疆石河子121团,以单施化肥(T0)为对照,探究了一次施加15.75(T1)、31.50(T2)、63.00 t·hm^-2(T3)和126.00 t·hm^-2(T4)生物质炭5年后农田风沙土土壤呼吸组分特征及其影... 为探明施用生物质炭对风沙土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影响,在新疆石河子121团,以单施化肥(T0)为对照,探究了一次施加15.75(T1)、31.50(T2)、63.00 t·hm^-2(T3)和126.00 t·hm^-2(T4)生物质炭5年后农田风沙土土壤呼吸组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风沙土土壤呼吸与异养呼吸日动态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3:00左右;T4处理日平均呼吸速率为2.74μmol·m^-2·s^-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生物质炭显著改变了土壤异养呼吸,对自养呼吸无显著影响。土壤呼吸速率随生物质炭施用量的增加显著增加,随玉米生育期的推进而降低。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层5、10、15 cm温度显著相关,与土壤含水率无显著相关性;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随生物质炭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强。综上,生物质炭通过改变绿洲农田风沙土土壤异养呼吸进而改变总呼吸,增强了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促进了土壤CO2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风沙土 土壤呼吸 影响因子 温度敏感性
下载PDF
冻融期巴音布鲁克高寒湿地土壤真菌群落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末 买迪努尔·阿不来孜 +3 位作者 蒋靖佰伦 朱新萍 杨再磊 贾宏涛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72-78,共7页
为探究冻融期高寒湿地土壤真菌群落的演变特征,以巴音布鲁克高寒湿地沼泽土壤为研究对象,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冻融期高寒湿地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冻融期内真菌群落的可观测物种数、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 为探究冻融期高寒湿地土壤真菌群落的演变特征,以巴音布鲁克高寒湿地沼泽土壤为研究对象,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冻融期高寒湿地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冻融期内真菌群落的可观测物种数、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显著增加(P<0.05);土壤真菌群落同时受控于土壤环境和土壤养分变化,土壤环境因子组(土壤温度、土壤湿度、雪被厚度)和土壤养分因子组(土壤总碳、土壤总氮、碳氮比)分别解释了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74.62%和70.74%。冻融期内高寒湿地土壤真菌群落能够做出积极响应,群落结构演变以适应冻融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湿地 冻融期 真菌群落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模拟增雨对巴里坤湖干涸湖底沉积物CO_(2)通量的影响
7
作者 张语馨 蒋靖佰伦 +4 位作者 李典鹏 姚美思 孙涛 周建勤 贾宏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0-218,共9页
明确湖泊沉积物碳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全面了解湖泊生态系统碳收支的重要环节。为探究未来降雨增加对沉积物碳通量的影响,本研究以新疆哈密巴里坤盐湖干涸湖底原状沉积物为对象,基于1960年以来新疆哈密地区降雨量增加速率(4 mm·... 明确湖泊沉积物碳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全面了解湖泊生态系统碳收支的重要环节。为探究未来降雨增加对沉积物碳通量的影响,本研究以新疆哈密巴里坤盐湖干涸湖底原状沉积物为对象,基于1960年以来新疆哈密地区降雨量增加速率(4 mm·10 a^(-1))以及植物生长季多年降雨量分布特征,以2016年生长季(5—10月)降雨量(86 mm)为对照(T_(0)),设置4个模拟增雨处理,降雨量分别为94 mm(T_(1))、102 mm(T_(2))、110 mm(T_(3))、126 mm(T_(4)),分析模拟增雨对沉积物CO_(2)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降雨前相比,各处理降雨1 d后的沉积物CO_(2)通量均呈增加趋势;与5—7月相比,8—10月各处理沉积物CO_(2)通量均有所下降。5—10月,T_(0)~T_(3)处理之间CO_(2)累积排放量无显著差异,T_(3)处理CO_(2)平均排放速率(0.22μmol·m^(-2)·s^(-1))显著高于T_(4)处理(0.14μmol·m^(-2)·s^(-1))。每月降雨第1天各处理均表现为CO_(2)汇,T_(4)处理(-0.13μmol·m^(-2)·s^(-1))"碳汇"功能最强;每月降雨1 d后各处理沉积物表现为CO_(2)源,T_(3)处理CO_(2)平均排放速率(0.34μmol·m^(-2)·s^(-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与5月相比,T_(2)~T_(4)处理CO_(2)排放通量显著高于8—10月。在温度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沉积物CO_(2)通量与含水量、空气湿度显著相关。未来60年,降雨持续增加可能是促进干旱区盐湖沉积物CO_(2)排放和影响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盐湖 降雨增加 碳通量 湖底沉积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