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和冬虫夏草联合应用对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蔡九英 翟桂兰 +3 位作者 高薇 王庆茹 任旭荣 孙宇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4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 观察黄芪和冬虫夏草联合应用对冠心病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 对 96例冠心病 (CHD)伴有血脂异常的患者随机分成三组 ,黄芪组 3 2例 ,冬虫夏草组 3 2例 ,黄芪和冬虫夏草组 3 2例。结果 黄芪组治疗前后对胆固醇 (TC)影响有显著差异 ... 目的 观察黄芪和冬虫夏草联合应用对冠心病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 对 96例冠心病 (CHD)伴有血脂异常的患者随机分成三组 ,黄芪组 3 2例 ,冬虫夏草组 3 2例 ,黄芪和冬虫夏草组 3 2例。结果 黄芪组治疗前后对胆固醇 (TC)影响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对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 -C)及低密度脂蛋白 (LDL -C)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AI)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但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冬虫夏草组治疗前后对TG有显著差异性 ,对另外四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黄芪和冬虫夏草联合组对上述五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性 (P <0 .0 5)。结论 黄芪和冬虫夏草联合治疗可降低血脂 ,无毒副作用 ,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冠心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冬虫夏草 联合用药 血脂 冠心病
下载PDF
苦碟子联合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影响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李云霞 蔡九英 张雅卓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3425-3427,共3页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5月—2010年5月心内科住院的2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治疗组102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5月—2010年5月心内科住院的2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治疗组102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调脂、阿司匹林及硝酸酯类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阿托伐他汀治疗基础上给予10%葡萄糖注射液150 ml(或0.9%氯化钠注射液150 ml)加苦碟子注射液40 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14 d。两组均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1)血脂比较:治疗组TC、TG、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H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TC、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H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液流变学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碟子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降脂效果优于单独阿托伐他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碟子注射液 阿托伐他汀 心绞痛 不稳定型 血脂
下载PDF
YKL-40——一个新的心血管生物标志物 被引量:8
3
作者 宗同岩 蔡九英 +1 位作者 宋晓坤 占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18-1920,共3页
自从弗雷明翰心脏研究结果报道C-反应蛋白(CRP)作为心血管生物标志物后,人们相继开展了许多有关心血管疾病标志物的研究。至今,CRP仍被认为是最敏感的非特异的炎症标志物,但是研究还发现了一些新的炎症标志物,例如白介素(IL)-18、... 自从弗雷明翰心脏研究结果报道C-反应蛋白(CRP)作为心血管生物标志物后,人们相继开展了许多有关心血管疾病标志物的研究。至今,CRP仍被认为是最敏感的非特异的炎症标志物,但是研究还发现了一些新的炎症标志物,例如白介素(IL)-18、基质金属蛋白酶-9、脂联素和CD40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KL-40 炎症 内皮功能障碍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不同剂量白酒对大鼠血管内皮功能、血脂和血糖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郑曼 蔡九英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白酒对大鼠血管内皮功能、血脂和血糖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大剂量组(A组)、中剂量组(B组)、小剂量组(C组)和对照组(D组)。酒精灌胃建立动物模型,8周后测定动脉血中NO、血管紧张素Ⅱ(AngⅡ)、TC、TG、HD...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白酒对大鼠血管内皮功能、血脂和血糖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大剂量组(A组)、中剂量组(B组)、小剂量组(C组)和对照组(D组)。酒精灌胃建立动物模型,8周后测定动脉血中NO、血管紧张素Ⅱ(AngⅡ)、TC、TG、HDL-C、LDL-C及血糖的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结果 A、B与D组相比,NO、NOS、eNOS、AngⅡ、TC、血糖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相比,上述指标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与D组相比,HDL-C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C、D组相比i,NOS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白酒灌胃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有保护作用,能升高大鼠血清HDL-C;大中剂量白酒灌胃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有损害作用,对血脂有影响,同时血糖升高,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不同剂量白酒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机制与NOS(包括eNOS和iNOS)活性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大鼠 内皮 血管 血脂 血糖
下载PDF
单核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与老年女性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占育飞 张驰 蔡九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4071-4074,共4页
目的分析单核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老年女性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年龄在45~80岁的女性患者93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生化检查。按年龄分成两组:老年女性冠心病组〔(67.8±4.3)岁〕48例,... 目的分析单核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老年女性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年龄在45~80岁的女性患者93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生化检查。按年龄分成两组:老年女性冠心病组〔(67.8±4.3)岁〕48例,中年女性冠心病组〔(52.8±2.1)岁〕45例,分析单核细胞及CRP水平变化对两组女性冠心病的影响。结果老年冠心病组单核细胞计数和CRP水平均高于中年冠心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82和3.37,P<0.05)。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与单核细胞计数和CRP水平间均呈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20和0.05,P<0.05)。结论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和CRP水平均与老年女性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对外周血中单核细胞计数进行监测对老年女性冠心病的治疗、预后有重要的意义;CRP作为特异而敏感的反应标志,可作为预测老年女性冠心病病变程度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 C反应蛋白 女性 冠心病
下载PDF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干预 被引量:2
6
作者 翟桂兰 祝焕林 +1 位作者 屈宝泽 蔡九英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2175-2177,共3页
目的:探讨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清铁蛋白(SF)的影响.方法:心绞痛患者60例,按入院顺序并根据心绞痛类型配对后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氯比格雷等);阿司匹林组(常规治疗+阿司匹林片1... 目的:探讨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清铁蛋白(SF)的影响.方法:心绞痛患者60例,按入院顺序并根据心绞痛类型配对后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氯比格雷等);阿司匹林组(常规治疗+阿司匹林片100 mg/d).疗程4 wk,检测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和SF.30例经过体检的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并进行组内和组间的统计分析.结果:①心绞痛组较正常对照组ET-1增高(P<0.05),NO,FMD和SF降低(P<0.05);②常规组、阿司匹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NO,FMD和SF显著升高(P<0.05),ET-1显著降低(P<0.05);③阿司匹林组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NO,FMD,SF显著升高(P<0.05),ET-1显著降低(P<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能提高心绞痛患者SF浓度,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阿司匹林 血管内皮 铁蛋白 剂量
下载PDF
缺血性J波新概念 被引量:4
7
作者 郑曼 刘仁光 蔡九英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363-367,371,共6页
缺血性J波是近年来新提出的一种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早期心电图表现,缺血性J波不仅有助心肌梗死早期心电图诊断,同时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猝死有预警意义,应引起临床和心电图医生重视。
关键词 缺血性J波 心电图 心脏猝死
下载PDF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干预 被引量:3
8
作者 翟桂兰 蔡九英 赵艳 《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39-42,共4页
目的 探讨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 (ASA)对冠心病 (CH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CHD患者 ,按入院顺序 ,根据性别、CHD类型先配对 ,再随机分为三组 :常规组 (予硝酸酯类等 ) ;ASA组 (常规 +ASA片 10 0mg/d) ;氟伐他汀组 (常规 ... 目的 探讨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 (ASA)对冠心病 (CH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CHD患者 ,按入院顺序 ,根据性别、CHD类型先配对 ,再随机分为三组 :常规组 (予硝酸酯类等 ) ;ASA组 (常规 +ASA片 10 0mg/d) ;氟伐他汀组 (常规 +氟伐他汀胶囊 4 0mg/d) ,三组疗程均 5周。比较三组治疗后。血清内皮素 - 1(ET - 1)、 -氧化氮 (NO)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 (FMD)差值的差异及ASA组治疗前后血清铁蛋白 (SF)的变化。结果  (1)ASA组与常规组比较 ,ET - 1差值显著降低 (P <0 0 5 ) ,NO、FMD差值显著升高 (P <0 0 5 )。 (2 )ASA组与氟伐他汀组比较 ,各项指标差值无显著差异。 (3)ASA组治疗后SF显著升高(P <0 0 5 )。结论 口服小剂量ASA能改善CHD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其效果和氟伐他汀胶囊相似 ;且可提高SF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阿司匹林 血管内皮功能 一氧化氮 氟伐他汀
下载PDF
不同剂量白酒对大鼠内皮细胞微颗粒水平的影响
9
作者 张雅卓 郑曼 蔡九英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04-905,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白酒对大鼠内皮细胞微颗粒水平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白酒大剂量组(A组)、中剂量组(B组)、小剂量组(C组)和对照组(D组),每组15只。白酒灌胃8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CD31+/CD42-内皮微...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白酒对大鼠内皮细胞微颗粒水平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白酒大剂量组(A组)、中剂量组(B组)、小剂量组(C组)和对照组(D组),每组15只。白酒灌胃8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CD31+/CD42-内皮微颗粒的水平,并比较其与白酒剂量的关系。结果与D组相比,A、B组大鼠血浆内皮细胞微颗粒水平显著升高(P<0.05),C组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大、中剂量白酒灌胃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有损害作用,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小剂量白酒灌胃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无损害作用,是否有保护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内皮 血管 内皮细胞微颗粒 流式细胞术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不同剂量梓醇对大鼠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宋晓琨 蔡九英 +1 位作者 宗同岩 占育飞 《中国医学工程》 2011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梓醇预处理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动物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88只,雌雄不限,体重250~300g。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室间支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组(n... 目的探讨梓醇预处理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动物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88只,雌雄不限,体重250~300g。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室间支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组(n=8)、模型组(n=16)、阳性药物组(n=16)及梓醇低剂量组(1mg/kg,n=16)、中剂量组(5mg/kg,n=16)、高剂量组(10mg/kg,n=16)。各用药组在缺血前7天连续腹腔给药,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测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同时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心肌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用硫代巴妥酸法测定丙二醛含量;Tunel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凋亡蛋白Bax、Bc1-2、Caspase-3蛋白质表达。结果梓醇组梗死面积明显小于模型组(P<0.01);梓醇组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丙二醛酶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Tunel法检测示梓醇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P<0.05),Bcl-2蛋白免疫阳性细胞明显多于模型组(P<0.05),Bax、Caspase-3免疫阳性细胞明显少于模型组(P<0.05,P<0.01)。且上述指标在梓醇3个剂量组间比较呈剂量依赖型变化,剂量越高,作用越显著。结论梓醇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自由基对心肌的氧化损伤,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梓醇
下载PDF
时辰化服用开博通和波依定治疗高血压病
11
作者 祝焕林 翟桂兰 +2 位作者 杜冰 蔡九英 田红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目的探讨时辰化服用开博通和波依定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122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时辰化服药组)64例,开博通25~50mg,6∶00前顿服,波依定5mg,12∶00服用。B组(常规服药组)58例,8∶00顿服开博通和波依定,剂量同A组... 目的探讨时辰化服用开博通和波依定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122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时辰化服药组)64例,开博通25~50mg,6∶00前顿服,波依定5mg,12∶00服用。B组(常规服药组)58例,8∶00顿服开博通和波依定,剂量同A组。采用台式血压计定时测量服药前和服药后3天、1周、3周的24小时每两小时各时点的血压。结果①A、B两组服药后3周末,与服药前比较,24小时各时点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下降;②)3周末A组治疗后与B组治疗后比较,A组24小时血压变异性小,谷峰比值0.71,B组24小时血压变异性大,谷峰比值0.45。结论时辰化服用开博通和波依定可有效、平稳地控制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的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辰化 高血压病 开博通 波依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