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VID-19疫情防控政策对深圳市儿童伤害流行特征的影响
1
作者 蔡伟聪 赵丹 +2 位作者 林铠浩 王一茸 彭绩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23年第2期33-39,共7页
目的探究COVID-19疫情前及不同防控政策对深圳市儿童伤害病例流行特征的影响,为有效地开展儿童伤害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利用2019—2021年每年1月23日至3月8日深圳市伤害监测哨点医院儿童伤害病例数据,分析比较儿童伤害病例数量... 目的探究COVID-19疫情前及不同防控政策对深圳市儿童伤害病例流行特征的影响,为有效地开展儿童伤害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利用2019—2021年每年1月23日至3月8日深圳市伤害监测哨点医院儿童伤害病例数据,分析比较儿童伤害病例数量及其流行特征的变化情况。采用SPSS 23.0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利用Post Hoc Testing检验进行组间两两比较,根据调整后的标化残差判断各组的差异。结果儿童伤害病例报告数来看,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2020年明显少于2019年同期,但2021年则明显上升。2019—2021年同期儿童伤害病例的不同流行特征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与其他时期相比,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刀/锐器伤和中毒发生比例上升,而跌倒/坠落发生比例降低;家中、工业和建筑场所发生伤害比例上升,而公共居住场所、学校与公共场所发生伤害比例降低;重度伤害比例上升。2021年疫情常态化管理期间,窒息/悬吊和动物伤发生比例上升,而跌倒/坠落、钝器伤、刀/锐器伤、烧烫伤和其他原因发生率则出现下降;家中发生伤害比例逐渐上升。结论COVID-19疫情防控措施可对深圳市儿童因伤到医院就诊的情况及其流行特征产生影响。应结合疫情防控政策,采取包括健康宣传教育在内的干预措施以保障儿童居家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疫情 儿童 伤害监测 流行特征
下载PDF
深圳市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和满意度分析——基于两次卫生服务调查的比较
2
作者 林铠浩 蔡伟聪 +2 位作者 梁诗言 雷林 彭绩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737-741,共5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和满意度的变化情况,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3年和2018年分别抽取深圳市居民3400人和3367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 目的了解深圳市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和满意度的变化情况,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3年和2018年分别抽取深圳市居民3400人和3367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深圳市居民卫生服务可及性较好,2013年和2018年家庭与最近医疗机构距离2 km以内的分别占93.00%和90.17%,时间间隔15 min以内分别占86.33%和90.67%。65.31%的两周患病居民选择到医疗机构就诊,首诊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市级医疗机构的比例增高;两次调查的住院率变化不显著,住院选择市级医院的比例由2013年的10.63%上升至2018年的24.36%。门诊直接医疗费用增幅(50.00%)与居民收入增幅(47.26%)接近,住院直接医疗费用增幅(60.00%)略高于居民收入增幅(47.26%)。相较2013年,2018年患病居民对门诊和住院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分别提高了8.99%和9.82%。结论与2013年的调查结果相比,2018年深圳市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得到进一步保障,卫生服务的利用和就诊满意度有所提高。建议进一步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街道医院的支持,定期开展患者对医疗机构的满意度调查,不断提升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推动卫生改革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服务 居民 满意度 利用
下载PDF
大学生体能活动损伤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蔡伟聪 李丽萍 +1 位作者 高杨 贾存显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17年第4期43-50,共8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体能活动损伤(Physical Activity-Related Injury,PARI)的流行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于2017年3—4月对两所高校的大一至大三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社... 目的了解大学生体能活动损伤(Physical Activity-Related Injury,PARI)的流行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于2017年3—4月对两所高校的大一至大三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社会人口学资料、体能活动参与情况、久坐行为与睡眠时间,以及过去十二个月里PARI的发生情况及其后果。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PARI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2 123名学生完成问卷调查,PARI的发生率为33.9%,且男生的发生率(40.4%)高于女生(31.5%)。大部分学生因PARI而无法进行体能活动(58.6%)或需要接受医疗处理(45.5%)。几乎所有体能活动相关指标(除了每周步行/骑自行车的频率外)都与PARI的发生存在正相关关系,且以频繁参与剧烈强度体育运动为甚。男生、大一学生、运动代表队成员、频繁且过长时间参与剧烈强度体育运动者和睡眠不足者发生PARI的风险较高。结论大学生PARI发生率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在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体能活动的同时,应采取行之有效的针对性干预策略与措施,预防并减少PARI的发生,确保大学生的健康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能活动 运动损伤 流行病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2018年深圳市伤害监测病例浅析 被引量:8
4
作者 蔡伟聪 王一茸 +2 位作者 尚庆刚 雷林 彭绩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19年第4期46-53,共8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伤害监测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伤害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2018年因伤害首次在深圳市全国伤害监测系统哨点医院门急诊就诊的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8年深圳市7家哨点医院共报告伤害病例164251例,男性病... 目的了解深圳市伤害监测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伤害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2018年因伤害首次在深圳市全国伤害监测系统哨点医院门急诊就诊的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8年深圳市7家哨点医院共报告伤害病例164251例,男性病例多于女性(分别为101426例,62825例)。15~44岁组是伤害的高发年龄段。伤害发生的高峰时间为18:00-20:59。伤害发生原因前三位依次为跌倒/坠落(33.11%)、动物伤(22.57%)和钝器伤(15.28%);伤害发生地点主要为家中(33.91%)、公路/街道(20.48%)和公共居住场所(15.88%);伤害发生时活动主要为休闲活动(56.44%)、有偿工作(13.79%)和做家务(7.38%);伤害性质以锐器伤/咬伤/开放伤(45.86%)、挫伤/擦伤(35.58%)和扭伤/拉伤(8.41%)为主;伤害部位主要为上肢(39.75%)、下肢(24.77%)和头部(18.37%);伤害病例以非故意伤害(95.56%)、轻度伤害(85.04%)为主。结论伤害是深圳市目前比较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应针对重点人群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与策略,减少伤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 监测 流行病学特征
下载PDF
体能活动伤害与运动医学 被引量:1
5
作者 蔡伟聪 唐冬纯 李丽萍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19年第3期48-53,共6页
参与体能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但在进行PA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受伤的风险。体能活动伤害(physical activity-related injury,PARI)和对受伤的恐惧是公众参与PA的重要障碍。PARI的发生率及其相关特征在不同性别... 参与体能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但在进行PA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受伤的风险。体能活动伤害(physical activity-related injury,PARI)和对受伤的恐惧是公众参与PA的重要障碍。PARI的发生率及其相关特征在不同性别、年龄组中的分布存在差异。除了导致个人健康状况受损,PARI可造成直接的与间接的经济负担。因此,需要行之有效的针对性策略与措施来预防PARI的发生。近年来,运动医学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旨在论述参与PA的益处、PARI的发生情况及其经济负担,以及运动医学在PARI预防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能活动 运动伤害 运动医学 体育经济学 卫生经济学 成本效益分析
下载PDF
中学生体能活动损伤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6
作者 蔡伟聪 杨文达 +2 位作者 李丽萍 程福源 高杨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18年第3期15-21,共7页
目的了解汕头市中学生体能活动损伤(physical activity-related injury,PARI)的流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策略与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15年9—10月对2所城区中学与3所农村地区中学的初一... 目的了解汕头市中学生体能活动损伤(physical activity-related injury,PARI)的流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策略与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15年9—10月对2所城区中学与3所农村地区中学的初一与初二、高一与高二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社会人口学资料、体能活动参与情况、久坐行为与睡眠时间、过去12个月里PARI的发生情况及其后果,以及个人安全意识。采用t检验、X~2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探讨PARI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3 127名学生完成问卷调查,有效问卷3082份。PARI的发生率为25.1%,初中生的发生率(29.3%)高于高中生(21.5%),且男生的发生率(29.9%)高于女生(21.6%)。初中生、男生、运动代表队成员、参与体能活动时间过长者、安全意识较弱与BMI较高者发生受伤的风险较高。结论汕头市中学生PARI发生率较高,且初中生高于高中生,并受不同因素影响。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预防并减少高危人群PARI的发生,保证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体能活动 运动损伤 流行病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浮游植物细胞自噬作用特点及研究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卢雪 蔡伟聪 刘静雯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4期105-113,共9页
自噬(Autophagy)是真核生物细胞中一类高度保守的、依赖于溶酶体或液泡途径对胞质蛋白和细胞器进行降解的生物学过程。细胞自噬除维持细胞稳态外,在细胞响应各种外界胁迫中也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陆续发现浮游植物能够通过细胞自噬应... 自噬(Autophagy)是真核生物细胞中一类高度保守的、依赖于溶酶体或液泡途径对胞质蛋白和细胞器进行降解的生物学过程。细胞自噬除维持细胞稳态外,在细胞响应各种外界胁迫中也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陆续发现浮游植物能够通过细胞自噬应答众多环境胁迫,并在浮游植物细胞中鉴定出了类似于哺乳动物细胞中的核心自噬功能单位。自噬作为一种独特的程序性细胞死亡(PCD)形式,对浮游植物遭受胁迫后的个体存活及种群延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细胞自噬也将成为浮游植物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着力点。主要综述了浮游植物细胞中自噬的保守性、诱导因素、调控机制、自噬与凋亡的交互作用以及浮游植物自噬研究方法等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细胞自噬 保守性 诱导因素 自噬调控机制 自噬与凋亡 自噬研究方法
下载PDF
儿童溺水的流行现况及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王一茸 蔡伟聪 雷林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20年第1期61-67,共7页
儿童溺水是一个易被忽视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鉴于国内有关儿童溺水研究较少,本文概括了当前国内外儿童溺水的流行现状、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为我国儿童溺水伤害预防提供参考。
关键词 儿童溺水 危险因素 伤害 干预措施
下载PDF
汕头市初中生体能活动伤害的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唐冬纯 杨文达 +1 位作者 蔡伟聪 李丽萍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18年第4期10-17,共8页
目的探究初中生体能活动伤害(physical activity-related injury,PARI)的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后续干预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及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汕头市6所中学的初一、初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 目的探究初中生体能活动伤害(physical activity-related injury,PARI)的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后续干预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及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汕头市6所中学的初一、初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体能活动类型及其相关行为、冒险行为以及在过去十二个月内PARI的发生情况等。应用t检验、c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索初中生PARI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1 270名初中生参与了问卷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6%,PARI发生率为33.6%(427/1 270),其中,20.1%(86/427)的学生发生过3次或以上的PARI,且男生的PARI发生率(42.0%)高于女生(2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OR=2.074)、运动代表队成员(OR=1.978)是发生PARI的高危人群,而经常在寒冷天气进行户外活动(OR=2.045)、高冒险行为(OR=1.061)是初中生发生PARI的危险因素。PARI的发生原因主要为跌倒(41.5%)、摩擦(17.3%)、与他人身体发生碰撞(13.3%)、与物体发生碰撞(10.3%)等,PARI主要类型包括关节/韧带扭伤(35.4%)、刮/擦伤(27.4%)、肌肉/肌腱拉伤(17.6%)、割/划伤(13.1%)等。结论初中生PARI发生率较高,且受个体、行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应针对高危人群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来降低初中生PARI的发生率,保障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体能活动 体能活动伤害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浮游植物metacaspase的分布、结构及其功能特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苏金净 蔡伟聪 +3 位作者 李桂玲 李健 曾珺 刘静雯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59-1069,共11页
精氨酸/赖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Metacaspase)在浮游植物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etacaspase基因在浮游植物中的分布,并以海洋球石藻(Emiliania huxleyi)metacas... 精氨酸/赖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Metacaspase)在浮游植物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etacaspase基因在浮游植物中的分布,并以海洋球石藻(Emiliania huxleyi)metacaspases(EhMCs)为代表分析其结构和功能,依据Uniprot和String数据库挖掘与metacaspase功能相关并参与浮游植物PCD过程的互作蛋白。结果发现:共计29条、四种类型的metacaspases分布于11种浮游植物中,它们的metacaspase蛋白一级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但位于p20的组氨酸和半胱氨酸活性位点均具有高度的保守性;EhMCs三级结构与酵母的metacaspase十分相似,暗示它们具有类似的功能;浮游植物metacaspases与多种蛋白存在直接或间接的互作关系,在细胞PCD过程、响应环境胁迫和能量代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另外,metacaspase的磷酸化修饰可能在浮游植物PCD信号转导过程中起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程序性细胞死亡(PCD) METACASPASE 结构与功能 互作蛋白
下载PDF
病毒感染海洋球石藻Emiliania huxleyi的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田雪 蔡伟聪 +2 位作者 苏金净 吴书燕 刘静雯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3-112,共10页
海洋球石藻Emiliania huxleyi及其特异性裂解病毒E.huxleyi virus(EhVs)在调节海洋碳、硫循环及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开展真核生物病毒–宿主相互作用研究的良好模型系统之一。为了探究病毒感染条件下E.huxleyi基因表达水平... 海洋球石藻Emiliania huxleyi及其特异性裂解病毒E.huxleyi virus(EhVs)在调节海洋碳、硫循环及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开展真核生物病毒–宿主相互作用研究的良好模型系统之一。为了探究病毒感染条件下E.huxleyi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以海洋球石藻E.huxley–BOF 92及其专一性裂解病毒EhV-99B1为研究对象,利用Illumina HiSeq 2000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E.huxleyi病毒感染组(Exp)和非感染对照组(Con)6 h和45 h的藻细胞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共得到32909条平均长度为1153 bp的基因。病毒感染6 h和45 h分别得到2617和522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共差异表达基因465个。随机选取10条差异表达基因,采用qRT-PCR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证实转录组分析可靠。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发现大量基因与氧化应激反应、脂类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及信号转导等代谢过程相关,其中变化最显著的是谷胱甘肽代谢途径。从病毒感染球石藻转录组中筛选出部分与氧化应激反应相关的基因,其中9个基因显著上调,11个基因显著下调,表明宿主能够通过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响应病毒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球石藻Emiliania huxleyi 病毒感染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QRT-PCR 氧化应激反应
下载PDF
海洋球石藻(Emiliania huxleyi)磷脂酶C的结构特点及系统进化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强强 蔡伟聪 +3 位作者 李桂玲 曾珺 李健 刘静雯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6-116,共11页
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PLC)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信号分子,是G蛋白信号转导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之一,在动、植物环境胁迫应答及病原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海洋浮游植物生长代谢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涉及细胞内复杂的信号通路... 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PLC)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信号分子,是G蛋白信号转导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之一,在动、植物环境胁迫应答及病原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海洋浮游植物生长代谢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涉及细胞内复杂的信号通路,并最终通过调节细胞分裂过程控制浮游植物的增殖、种群生长动力及初级生产力。但对浮游植物PLC及其参与的信号通路的了解却非常少。通过NCBI基因数据库的关键词搜索、比对,发现海洋球石藻(Emiliania huxleyi)中含有30种PLC蛋白,利用SMART程序预测其结构保守域,以此将30种PLC分为四大类;对其氨基酸序列的信号肽、跨膜结构域、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及其细胞定位等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海洋球石藻PLC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它们在信号肽、跨膜区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差别,其一级结构中存在多个可能的磷酸化修饰位点。二级结构中都含有α螺旋,β折叠,无规则卷曲,且都定位于线粒体,而三级结构相似度不高。从亲缘关系上看,海洋球石藻PLC与低等动物更接近。该研究补充和完善了对植物PLC信号转导网络系统的认识,并为进一步开展海洋球石藻PLC细胞定位及其参与的信号通路与环境胁迫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球石藻 磷脂酶C结构 系统进化 信号转导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赫氏颗石藻(Emiliania huxleyi)响应病毒感染的microRNA转录组分析
13
作者 张恩权 蔡伟聪 +2 位作者 李桂玲 李健 刘静雯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88-1100,I0020-I0053,共47页
海洋颗石藻病毒–宿主互作是影响海洋碳、硫生物地化循环及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环节。作为大的双链DNA病毒,颗石藻病毒进化出一种“病毒细胞代谢”模式,通过重编程宿主代谢途径以满足其代谢需求,但对这一代谢模式的调控机制尚缺乏足够的... 海洋颗石藻病毒–宿主互作是影响海洋碳、硫生物地化循环及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环节。作为大的双链DNA病毒,颗石藻病毒进化出一种“病毒细胞代谢”模式,通过重编程宿主代谢途径以满足其代谢需求,但对这一代谢模式的调控机制尚缺乏足够的认识。MicroRNA(miRNA)作为一种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因子,能够通过调控代谢过程中的靶基因表达,从而调节相关代谢通路。本研究采用small RNA测序技术分析病毒感染颗石藻差异表达的miRNA及其靶基因功能,鉴定出26条成熟miRNA(包括2条病毒来源的miRNA),均来自23条新的miRNA前体序列,其中5条miRNA显著差异表达,包括4条上调,1条下调。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验证结果与miRNA-seq结果基本一致。功能富集分析显示,5个差异表达的miRNA可能参与调节糖代谢、脂代谢和氨基酸等代谢。此外,差异表达miRNA的表达水平与脂质代谢相关靶基因如ACC-1、SPT、ACOX、ACAT、CERS、ACADS等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说明这些miRNA可能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对宿主的脂质代谢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氏颗石藻 颗石藻病毒 small RNA测序 MICRORNA 脂代谢
下载PDF
2017—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城市居民结直肠癌风险评估及筛查结果分析
14
作者 陈赞广 雷林 +5 位作者 林铠浩 吉勇 刘芳江 蔡伟聪 王一茸 彭绩 《华南预防医学》 2023年第7期891-895,共5页
目的分析2017—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城市居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中结直肠癌高风险评估与筛查情况。方法深圳市10区内选定社区45~74岁的本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评估出高风险人群并进行筛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以上结... 目的分析2017—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城市居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中结直肠癌高风险评估与筛查情况。方法深圳市10区内选定社区45~74岁的本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评估出高风险人群并进行筛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以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53616份问卷,评估出高风险人群12310例(22.96%),男性(30.67%)高于女性(17.96%)。高风险人群中进行结直肠镜检查4045例,筛查率为32.86%,男性(32.44%)低于女性(33.33%)。临床筛查共检出264例阳性患者(6.53%),男性(7.62%)高于女性(5.34%)。结论深圳市居民结直肠癌筛查高风险人群比例较高,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群,重点关注深圳市老年人群的筛查情况。肠镜检查依从性较低,癌前病变和结直肠癌检出率相对较低,积极引导高风险人群参与肠镜检查,提高检出率,实现结直肠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筛查 早诊早治
原文传递
深圳市社区居民甲状腺结节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蔡伟聪 雷林 +3 位作者 赵仁成 王一茸 张建清 彭绩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23-927,共5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社区居民的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甲状腺结节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年10月,随机抽取深圳市4个行政区中8个社区的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最终共797名调查对象纳入研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 目的了解深圳市社区居民的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甲状腺结节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年10月,随机抽取深圳市4个行政区中8个社区的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最终共797名调查对象纳入研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甲状腺彩超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等。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797名研究对象中,共检出28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检出率为35.26%。其中,单发性结节164例(58.36%),多发性结节117例(41.64%)。女性甲状腺结节检出率(40.20%)明显高于男性(2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431)、房屋装修或喷油漆(OR=1.692)、厨房通风不良(OR=2.871)、高盐饮食(OR=7.103)、游离甲状腺素(FT4)异常(OR=2.151)和低血尿酸(OR=1.004)与甲状腺结节发生高风险相关(P<0.05)。结论深圳市社区居民的甲状腺结节检出率较高。应重点关注女性,房屋装修或喷油漆,厨房通风不良,高盐饮食,FT4异常和尿酸低的居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患病情况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2001—2016年广东省深圳市胃癌发病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雷林 周海滨 +3 位作者 尚庆刚 蔡伟聪 梁岭 彭绩 《中国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0-265,共6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2001—2016年胃癌的发病状况和趋势,为开展胃癌综合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深圳市肿瘤防治管理办公室登记的户籍居民2001—2016年胃癌发病数据和相应年份的人口资料,计算深圳户籍居民胃癌发病粗率和年龄标化... [目的]了解深圳市2001—2016年胃癌的发病状况和趋势,为开展胃癌综合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深圳市肿瘤防治管理办公室登记的户籍居民2001—2016年胃癌发病数据和相应年份的人口资料,计算深圳户籍居民胃癌发病粗率和年龄标化发病率。利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评价深圳居民胃癌发病变化趋势。[结果]2001—2016年深圳市肿瘤防治管理办公室共登记胃癌新发病例3573例,粗发病率为9.64/10万,中标率为13.09/10万,世标率为12.79/10万,0~74岁累积率为1.52%,35~64岁截缩率为18.88/10万。从性别分布来看,男性世标率为16.33/10万,女性世标率为9.43/10万,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为1.54∶1。从年龄分布看,40岁以后发病率开始迅速升高,于80~岁组达到峰值,为176.18/10万。从时间趋势上看,发病率呈下降趋势,APC为-3.6%(P<0.01)。[结论]2001—2016年深圳市胃癌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在珠三角地区仍属于高发水平,需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发病率 趋势分析 肿瘤登记 广东
原文传递
2019年广东省中小学生产品伤害特征分析
17
作者 蔡伟聪 雷林 +3 位作者 王一茸 彭绩 徐浩锋 孟瑞琳 《华南预防医学》 2021年第10期1291-1294,共4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小学生的产品伤害发生特征,为开展学生产品伤害防控工作并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提取广东省2019年产品伤害监测系统中中小学生的产品伤害数据,并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9年广东省6个地区19家医院共...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小学生的产品伤害发生特征,为开展学生产品伤害防控工作并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提取广东省2019年产品伤害监测系统中中小学生的产品伤害数据,并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9年广东省6个地区19家医院共收集学生产品伤害病例9 944例(男生6 912例,女生3 032例)。涉及伤害病例数居前5位的产品大类依次为其他产品(27.75%)、家具(16.03%)、文教体育用品(15.69%)、除汽车外的其他交通运输设备(15.50%)和家用日用品(12.68%)。在所有产品伤害病例中,伤害发生原因前3位依次为刀/锐器伤(25.54%)、跌倒/坠落(24.27%)与钝器伤(23.72%);主要伤害发生地点为家中(34.20%)、公路/街道(22.54%)和学校与公共场所(21.74%);伤害部位以上肢(39.93%)、下肢(24.69%)和头部(21.49%)为主;伤害性质主要为挫伤/擦伤(44.68%)和锐器伤/开放伤(34.48%);大多数伤害病例的严重程度以轻度为主,且以处理后离院为主要结局。结论广东省中小学生不同产品伤害涉及的发生原因、地点、部位、性质、严重程度与结局等有所不同,应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开展学生产品伤害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 产品伤害 伤害监测 学生
原文传递
2001—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结直肠癌发病现状和趋势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刘芳江 王一茸 +3 位作者 蔡伟聪 梁岭 彭绩 雷林 《中国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71-677,共7页
[目的]探讨2001—2018年深圳市户籍居民结直肠癌发病趋势。[方法]根据深圳市2001—2018年肿瘤登记发病数据以及相应人口数据,分别计算结直肠癌的粗发病率、年龄别发病率、标化发病率(中国人口标化率和世界人口标化率)、累计发病率(0~74... [目的]探讨2001—2018年深圳市户籍居民结直肠癌发病趋势。[方法]根据深圳市2001—2018年肿瘤登记发病数据以及相应人口数据,分别计算结直肠癌的粗发病率、年龄别发病率、标化发病率(中国人口标化率和世界人口标化率)、累计发病率(0~74岁)、截缩发病率(35~64岁)。运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对2001—2018年期间深圳市结直肠癌的发病变化趋势进行描述。[结果]深圳市户籍居民2001—2018年间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共9 130例,粗发病率19.37/10万,中标率27.17/10万,世标率26.80/10万,累计发病率(0~74岁)为3.19%,截缩发病率(35~64岁)为39.68/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43∶1。从时间趋势看,结直肠癌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世标率从2001年的22.87/10万升至2018年的29.99/10万,APC为1.86%(P<0.05)。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从50岁开始快速上升,于80~84岁时达到发病高峰。分发病部位看,结肠癌发病率高于直肠癌;2001—2018年间结肠癌和直肠癌的粗发病率呈持续增长态势,APC分别为3.99%、1.69%(P均<0.05)。[结论]深圳市2001—2018年间结直肠癌发病呈持续增长趋势,应积极探索结直肠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加强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防控研究,以期降低居民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发病率 时间趋势 肿瘤登记 广东
原文传递
深圳市2008—2018年脑卒中发病情况及其变化趋势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一茸 蔡伟聪 +1 位作者 彭绩 雷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31-1234,1240,共5页
目的分析2008—2018年深圳市居民脑卒中发病情况和变化趋势,为制定和评估深圳市脑卒中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深圳市居民脑卒中监测数据资料,采用趋势检验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 APC)分析脑卒中时间变化趋势。结... 目的分析2008—2018年深圳市居民脑卒中发病情况和变化趋势,为制定和评估深圳市脑卒中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深圳市居民脑卒中监测数据资料,采用趋势检验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 APC)分析脑卒中时间变化趋势。结果 2008—2018年深圳市居民脑卒中年均粗发病率为215.48/10万,APC为1.12%,变化无统计学意义(t=2.07,P=0.07)。男性脑卒中发病率为237.89/10万,高于女性的191.30/10万。0~<45岁年龄组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45岁时发病率开始迅速上升。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75岁年龄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APC为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5,P<0.001)。结论 2008—2018年深圳市居民脑卒中发病率较为稳定,但高年龄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关注老年人脑卒中发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发病率 趋势分析
原文传递
2017—2019年广东省深圳市城市居民肝癌风险评估及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梁岭 雷林 +3 位作者 蔡伟聪 王一茸 彭绩 陈万青 《中国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34-339,共6页
[目的]分析2017—2019年广东省深圳市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中肝癌高危评估与筛查情况。[方法]按照深圳市城市癌症早诊早治中肝癌筛查流程,选定社区年龄40~74岁的当地居民,问卷调查之后采用国家统一评估模型评估出高危人群,进一步通过肝... [目的]分析2017—2019年广东省深圳市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中肝癌高危评估与筛查情况。[方法]按照深圳市城市癌症早诊早治中肝癌筛查流程,选定社区年龄40~74岁的当地居民,问卷调查之后采用国家统一评估模型评估出高危人群,进一步通过肝脏B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检测,发现早期肝脏病变。[结果]2017—2019年度,深圳市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共计36457人完成危险因素问卷调查,评估出肝癌高危人群7038人,高风险率为19.30%(7038/36457)。男性肝癌高风险率(21.62%,3269/15117)显著高于女性(17.66%,3769/21340)(χ2=89.209,P<0.001)。3762人完成临床筛查,筛查率为53.45%(3762/7038)。经肝脏B超+AFP检测,共检出AFP阳性9例(检出率为0.24%,9/3762),肝硬化31例(检出率为0.82%,31/3762),肝占位33例(检出率为0.88%,33/3762),可疑肝癌2例(检出率为0.05%,2/3762)。[结论]通过问卷调查评估出高危人群后,采用肝脏B超结合AFP检测的筛查手段能够有效检出肝癌及癌前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癌症筛查 早诊早治 城市 广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