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门螺杆菌与口腔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
作者 孙佳 法永红 +2 位作者 杨永进 蔡兴伟 吕晓宁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3-96,共4页
牙菌斑、唾液以及口腔黏膜等部位均存在着幽门螺杆菌,且以牙菌斑中居多,而龈沟和牙周袋可能是幽门螺杆菌的一个集聚地。幽门螺杆菌不但与牙周炎密切相关,还与口腔黏膜疾病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可能是牙周炎或促进牙周炎进展的重要细菌,... 牙菌斑、唾液以及口腔黏膜等部位均存在着幽门螺杆菌,且以牙菌斑中居多,而龈沟和牙周袋可能是幽门螺杆菌的一个集聚地。幽门螺杆菌不但与牙周炎密切相关,还与口腔黏膜疾病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可能是牙周炎或促进牙周炎进展的重要细菌,牙周炎也可能是导致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或者感染复发的重要因素。牙周袋较深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低,龈下幽门螺杆菌可能是胃幽门螺杆菌的再感染源。口腔幽门螺杆菌不仅导致牙周炎等口腔疾病,还会影响幽门螺杆菌的根治。口腔幽门螺杆菌可能是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肠道疾病复发的始作俑者。三联疗法结合牙周基础治疗较单纯的三联疗法,可以大大地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日常菌斑控制加牙菌斑专业处理更利于对口腔菌斑的控制。本文就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与口腔疾病,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清除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口腔 疾病 清除
下载PDF
iRoot SP一次性根管治疗前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50
2
作者 李响 蔡兴伟 +1 位作者 何鑫 张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3-396,共4页
目的:观察iRoot SP一次性根管治疗前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40例前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n=120),在Nd:YAG激光消毒下,进行一次性根管充填:观察组采用iRoot SP以热牙胶连续波垂直加压技术充填根管,... 目的:观察iRoot SP一次性根管治疗前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40例前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n=120),在Nd:YAG激光消毒下,进行一次性根管充填:观察组采用iRoot SP以热牙胶连续波垂直加压技术充填根管,对照组采用AH-plus糊剂以热牙胶连续波垂直加压技术充填根管,观察术后48 h疼痛发生情况、术后10 d窦道愈合情况及1年后的疗效。结果:术后48 h观察组和对照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7.14%和15.0%(P=0.038);术后10 d,观察组和对照组窦道愈合情况有效率分别为95.8%和88.3%(P=0.031);术后1年复诊,2组疗效成功率分别为98.3%和94.8%(P>0.05)。结论:iRoot SP和AH-plus糊剂在一次性根管治疗前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中均取得良好疗效,但iRoot SP术后反应发生率低,窦道愈合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ot SP 一次性根管治疗 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
下载PDF
微型种植体支抗近移磨牙过程中的强支抗效应 被引量:12
3
作者 郭军 法永红 +1 位作者 蔡兴伟 黄长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77-1580,共4页
背景:在正畸治疗中,移动下颌磨牙需要强大的支抗控制,这也成为临床正畸所遇到的一个难题。目的:采用微型种植体作支抗,观察近移安氏Ⅰ类错患者下颌磨牙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特点。方法:选择15例下颌第一磨牙缺失成人患者,将24枚微型种... 背景:在正畸治疗中,移动下颌磨牙需要强大的支抗控制,这也成为临床正畸所遇到的一个难题。目的:采用微型种植体作支抗,观察近移安氏Ⅰ类错患者下颌磨牙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特点。方法:选择15例下颌第一磨牙缺失成人患者,将24枚微型种植体植于下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前磨牙之间颊侧牙槽骨内,Ni-Ti螺旋弹簧拉长后置于下颌第二磨牙与微型种植体之间,拉磨牙近中移动。通过测量下颌第二磨牙在近远中方向、垂直向的位置变化,以衡量磨牙的位置改变。并通过下颌中切牙的位置变化,评价支抗强弱。结果与结论:疗程10.4个月,下颌第二磨牙平均移动速度为0.8mm/月;平均近中移动8.5mm,垂直向没有变化;磨牙长轴向远中倾斜角度为2.5°,下颌中切牙位置无改变。提示所有下颌第二磨牙均被近移到了恰当的位置,未见前牙支抗丧失。种植体作为支抗在拉下颌磨牙近移的过程中,发挥了强支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牙近移 微型种植体 安氏Ⅰ类错 正畸 支抗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治疗种植体周围炎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允允 法永红 +2 位作者 杨永进 蔡兴伟 李广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48-851,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临床指标及种植体周主要致病菌的变化,评价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疗效。方法:选取种植体周围炎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n=15):分别采用龈下刮治、根面平整联合PDT(SRP+PDT组)和龈下刮治、... 目的:通过观察临床指标及种植体周主要致病菌的变化,评价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疗效。方法:选取种植体周围炎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n=15):分别采用龈下刮治、根面平整联合PDT(SRP+PDT组)和龈下刮治、根面平整(SRP组)予以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6、12周种植体周临床指标的变化,同时应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龈下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g)占总菌比例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各周,2组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较基线时均有显著下降(P<0.05),且SRP+PDT组下降更明显。治疗后6、12周,SRP+PDT组探诊深度(PD)及P.g占总菌的比例较基线显著下降(P<0.05)。结论:SRP联合PDT较单纯SRP可更有效改善种植体周围炎临床指标、减少种植体周致病菌,因此PDT可以作为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炎 光动力疗法 REAL-TIME PCR
下载PDF
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红梅 杨永进 +2 位作者 蔡兴伟 郭军 吕晓宁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1期2016-2018,共3页
目的:探讨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和美学效果的稳定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应用CAD/CAM技术,对20例前牙要求美学修复的患者,共44颗前牙进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修复后定期随访2年,通过观察患者对全瓷冠颜色的满意程度... 目的:探讨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和美学效果的稳定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应用CAD/CAM技术,对20例前牙要求美学修复的患者,共44颗前牙进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修复后定期随访2年,通过观察患者对全瓷冠颜色的满意程度,全瓷冠颜色的口内适应情况,颜色的改变情况及牙龈组织的健康状况等,来综合评价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氧化锆的比色效果在口内的适应性较好,自然美观;两年内患者对其美学效果的评价一致,满意程度高;两年随访观察中只有2例吸烟的男性患者发生颜色改变,其余患者颜色均未发生明显改变,牙龈健康状况良好。结论:氧化锆全瓷冠的前牙美学修复效果良好且稳定,患者满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瓷冠 前牙 美学修复 冠修复 氧化锆
下载PDF
套筒冠义齿修复轻中度牙周炎伴多数牙缺失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红梅 杨永进 +3 位作者 蔡兴伟 吕晓宁 李雅彬 李晖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2年第3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讨多数牙缺失伴牙周病的牙列缺损患者应用套筒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多数牙缺失并有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史的轻中度牙周炎患者36例,行牙周基础治疗和根管治疗后设计、制作套筒冠义齿,比较分析修复前和修复后6、12、24个月菌... 目的:探讨多数牙缺失伴牙周病的牙列缺损患者应用套筒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多数牙缺失并有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史的轻中度牙周炎患者36例,行牙周基础治疗和根管治疗后设计、制作套筒冠义齿,比较分析修复前和修复后6、12、24个月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齿松动度,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6例患者在修复后3次复查时牙齿松动度和牙周袋深度(PD)逐渐变小(P<0.05),与修复前相比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无明显的变化(P>0.05);随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套筒冠义齿满意度明显高于活动义齿。结论:套筒冠义齿修复轻中度牙周炎伴多数牙缺失的牙列缺损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筒冠 多数牙缺失 牙周病 牙列缺损
下载PDF
种植体与钟摆矫治器远移上颌磨牙效果比较 被引量:10
7
作者 郭军 法永红 +2 位作者 蔡兴伟 黄长城 阎欣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8期1120-1123,共4页
目的:研究安氏II类错牙合患者中,采用微型种植体作支抗与钟摆矫治器远移上颌磨牙进行比较,以评价两种方法的各自特点。方法:将28例成人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远移上颌磨牙。测量上颌第一磨牙在近远中方向、颊舌向、垂直向... 目的:研究安氏II类错牙合患者中,采用微型种植体作支抗与钟摆矫治器远移上颌磨牙进行比较,以评价两种方法的各自特点。方法:将28例成人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远移上颌磨牙。测量上颌第一磨牙在近远中方向、颊舌向、垂直向的位置变化以及水平向的扭转变化,以衡量磨牙的位置改变。并通过上中切牙的位置变化,评价支抗强弱。结果:种植体作支抗组上颌第一磨牙平均远中移动5.2mm,疗程4.4个月,平均移动速度1.2mm/月;磨牙长轴向远中倾斜角度4.6°;磨牙颊向移位1.6mm;磨牙发生远中舌向水平旋转约4.9°;上颌中切牙位置基本无改变。钟摆矫治器组上颌第一磨牙平均远中移动3.5mm,疗程4.2个月,平均移动速度0.8mm/月;磨牙长轴向远中倾斜角度12.6°;磨牙颊向移位0.5mm;磨牙发生远中舌向水平旋转约2.8°;上颌中切牙切端向远中移动0.5mm。结论:两种方法比较,种植体的支抗更强,未见前牙支抗丧失,且二者磨牙的移动方式有所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牙远移 种植体支抗 钟摆矫治器 安氏Ⅱ类错
下载PDF
不同代数人牙周膜细胞成骨特征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刘宏伟 蔡兴伟 刘斌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22-525,共4页
目的 :观察培养代数牙周膜细胞的成骨细胞表型特征的影响。方法 :利用 4、6、8、10代细胞进行以形态学、细胞生长曲线、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测定以及矿化能力和面积的观察。结果 :在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细胞生长曲线、碱性磷酸酶活性... 目的 :观察培养代数牙周膜细胞的成骨细胞表型特征的影响。方法 :利用 4、6、8、10代细胞进行以形态学、细胞生长曲线、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测定以及矿化能力和面积的观察。结果 :在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细胞生长曲线、碱性磷酸酶活性和矿化能力方面 ,第 4、6、8、10代无明显差别 ;10代以后的细胞各方面指标减弱 ,提示细胞进入衰老期。结论 :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细胞 细胞培养 培养代数 成骨细胞表型特征 牙周病 牙周膜体外培养技术
下载PDF
利用种植体支抗远移下颌磨牙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9
作者 郭军 法永红 蔡兴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4-396,共3页
目的:研究安氏Ⅲ类错患者中,采用微型种植体作支抗,远移下颌磨牙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特点。方法:选择16例成人患者,将32枚微型种植体植于下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颊侧牙槽骨内,Ni-Ti螺旋弹簧压缩后置于下颌第一前磨牙与下颌第一... 目的:研究安氏Ⅲ类错患者中,采用微型种植体作支抗,远移下颌磨牙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特点。方法:选择16例成人患者,将32枚微型种植体植于下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颊侧牙槽骨内,Ni-Ti螺旋弹簧压缩后置于下颌第一前磨牙与下颌第一磨牙之间,推磨牙远移。通过测量下颌第一磨牙在近远中方向、垂直向的位置变化,以衡量磨牙的位置改变。并通过下颌中切牙的位置变化,评价支抗强弱。结果:下颌第一磨牙平均远中移动4.5mm,疗程5.4个月,平均移动速度0.8mm/月;磨牙长轴向远中倾斜角度为3.9°。下颌中切牙位置基本无改变。结论:所有下颌磨牙被远移到了恰当的位置。未见前牙支抗丧失。种植体作支抗推下颌磨牙远移的过程中,发挥了强支抗的作用。临床操作较方便,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牙远移 微型种植体 安氏Ⅲ类错
下载PDF
口腔中唾液胃蛋白酶检测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鹏 法永红 +1 位作者 蔡兴伟 邓薇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915-917,共3页
目的检测口腔中唾液胃蛋白酶是否能辅助诊断非典型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方法分别收集有疑似症状患者的口腔唾液,时间为睡前、症状发作时、晨起。用蛋白印迹法测量其中的胃蛋白酶,同时所有病... 目的检测口腔中唾液胃蛋白酶是否能辅助诊断非典型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方法分别收集有疑似症状患者的口腔唾液,时间为睡前、症状发作时、晨起。用蛋白印迹法测量其中的胃蛋白酶,同时所有病例接受24 h PH值监测。然后口服埃索美拉唑,40 mg/次,2次/d,持续2周,即PPI试验。结果 80例患者中43例胃蛋白酶检测阳性,主要是症状发作时采集的唾液样本呈阳性(53.75%),健康对照组65例全部阴性。80例患者中24 h PH值监测阳性者38例(47.5%)。以24 h PH值为金标准,则胃蛋白酶检测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较为理想。然而,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欠佳。结论收集胃食管反流病(GERD)非典型症状患者症状发作时的口腔唾液,检测其中的胃蛋白酶为疑似GERD患者提供了一种敏感、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唾液 胃蛋白酶 胃食管反流病 诊断
下载PDF
全瓷贴面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11
作者 邓薇 杨永进 +3 位作者 蔡兴伟 李涛 张娜 王亚锋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5年第3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全瓷贴面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疗效。方法:选择97颗前牙,全瓷贴面修复,并进行2年的随访,采用美国公共健康协会的修正标准进行评价分析。结果:97颗全瓷贴面在修复完成后6个月,六项评价指标均达到A级;修复完成后1年,修复体周围龋:... 目的:探讨全瓷贴面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疗效。方法:选择97颗前牙,全瓷贴面修复,并进行2年的随访,采用美国公共健康协会的修正标准进行评价分析。结果:97颗全瓷贴面在修复完成后6个月,六项评价指标均达到A级;修复完成后1年,修复体周围龋:2颗达到B级;修复完成后2年,2例患者(3颗牙)失访,修复体周围龋:2颗B级、1颗C级,修复体折断:1颗B级,基牙松动:2颗B级。结论:全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是非常理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瓷贴面 前牙 美容修复
下载PDF
微小种植体支抗压低前牙改善露龈笑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沈焕 王蕾 +3 位作者 法永红 蔡兴伟 李亚朋 李冬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655-657,共3页
目的:评价利用微小种植体作为支抗压低前牙改善露龈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9例(男5例,女4例)前牙过长,开唇露齿露龈笑的深覆病例,年龄18.6~28.3岁,平均24.7岁。9例患者前牙区存在II度或III度深覆,5例病例伴有不同程度的牙... 目的:评价利用微小种植体作为支抗压低前牙改善露龈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9例(男5例,女4例)前牙过长,开唇露齿露龈笑的深覆病例,年龄18.6~28.3岁,平均24.7岁。9例患者前牙区存在II度或III度深覆,5例病例伴有不同程度的牙列前突。9例患者在佩戴固定戴矫治器后在上、下颌前牙区相应部位植入微小种植体,治疗前后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进行测量对比,观察切牙的变化和改善露龈笑的情况。结果:9例患者治疗前后上下颌前牙均有不同程度的压低,上颌前牙平均压低3.8mm,下颌切牙平均压低3.0mm,深覆得到有效的治疗,同时露龈笑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2例患者出现一定程度的牙根吸收。结论:利用微小种植体支抗能有效地治疗前牙过长开唇露齿,达到真正压低前牙解除深覆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种植体 开唇露齿 露龈笑
下载PDF
CBCT对上气道形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郑颖 蔡兴伟 +1 位作者 杨永进 郝丽静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5年第6期873-880,共8页
上气道为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多种影像学手段的应用,对其认识逐步深入。以往研究有其局限性或不可靠性,目前锥形束CT(CBCT)已成为研究气道形态大小的主要手段。总结应用CBCT研究气道的多种气道划分标准、多种分析测量软件及方法,主... 上气道为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多种影像学手段的应用,对其认识逐步深入。以往研究有其局限性或不可靠性,目前锥形束CT(CBCT)已成为研究气道形态大小的主要手段。总结应用CBCT研究气道的多种气道划分标准、多种分析测量软件及方法,主要通过测量气道容积、长度、不同截面矢状径、横径和面积等项目,研究不同骨面型患者的气道特点,得出差异所在,用以指导气道疾病的治疗及错颌畸形的正畸正颌手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形态 CBCT 三维测量
原文传递
三种瓷贴面修复牙体预备方法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邓薇 杨永进 +3 位作者 蔡兴伟 李涛 张娜 王亚锋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5年第4期232-235,共4页
目的:探讨三种瓷贴面修复牙体预备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唇面覆盖型贴面(I型)、唇切缘面覆盖型贴面(L型)、唇切邻面覆盖型贴面(U型)三种牙体预备方法瓷贴面方法,对36例患者共计108颗患牙行瓷贴面修复,于修复后1周、6个月、1年复诊,... 目的:探讨三种瓷贴面修复牙体预备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唇面覆盖型贴面(I型)、唇切缘面覆盖型贴面(L型)、唇切邻面覆盖型贴面(U型)三种牙体预备方法瓷贴面方法,对36例患者共计108颗患牙行瓷贴面修复,于修复后1周、6个月、1年复诊,观察三种牙体预备方式的修复体保存完整度、颜色匹配、牙龈状况、边缘适合性的指标。结果:L型牙体预备瓷贴面修复后,在6个月随访时有1颗患牙修复体边缘有微小间隙,在1年随访时有2颗患牙修复体出现裂纹;U型牙体预备瓷贴面修复后l年,有1颗患牙修复体脱落。结论:选择适合的牙体预备方法进行全瓷贴面修复,均获得较理想的贴面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预备 瓷贴面 修复效果
下载PDF
T-ScanⅢ系统对不同义齿修复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的咬合力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黄鹤 法永红 +2 位作者 杨永进 蔡兴伟 李广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1年第5期265-269,共5页
目的:观察KennedyⅡ类(肯氏Ⅱ类)牙列缺损运用不同修复方法后咬合力大小和分布情况及与天然牙列咬合力分布的差异。方法:选择实验组为肯氏Ⅱ类牙列缺损患者,按不同修复方法分为支架组12例、种植组12例和精密附着体组12例,对照组为正常... 目的:观察KennedyⅡ类(肯氏Ⅱ类)牙列缺损运用不同修复方法后咬合力大小和分布情况及与天然牙列咬合力分布的差异。方法:选择实验组为肯氏Ⅱ类牙列缺损患者,按不同修复方法分为支架组12例、种植组12例和精密附着体组12例,对照组为正常牙列者12例。应用T-ScanⅢ咬合力分析仪测定患者修复后当日、半年和1年的咬合力大小及分布情况并比较其差异。结果:3个时间段中,在总咬合力和左右向位移方面,正常组分别是1082.83±63.23N和4.20±0.96mm,种植组分别是1070.17±61.85N和4.25±1.20mm,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而正常组与支架组的612.33±70.89N和-9.19±1.4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修复后1年时正常组与附着体组的895.42±71.45N和5.41±1.5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前后向位移方面,正常组的36.44±1.72mm与种植组的30.35±2.93mm和支架组的22.44±2.96mm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附着体组在修复后半年的36.10±2.37mm和1年时的35.99±2.16mm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种植义齿在恢复牙列咬合力和控制义齿左右向中心方面优于附着体和活动义齿,较接近天然牙列咬合力分布。而附着体义齿能较好地协调义齿的前后向位移,使咬合力中心在前后向达到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力 咬合力中心 单侧游离缺失
下载PDF
种植体支抗结合片段弓矫治成人下颌牙列拥挤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军 杨永进 +2 位作者 蔡兴伟 李广 黄长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期120-122,共3页
目的:研究安氏I类错牙合患者中,采用种植体支抗结合片段弓技术,矫治成人下颌牙列拥挤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特点。方法:选择12例成人患者,将24枚微型种植体植于下颌第一磨牙与下颌第二前磨牙之间的颊侧牙槽骨内,Ni-Ti螺旋弹簧拉长后分别连... 目的:研究安氏I类错牙合患者中,采用种植体支抗结合片段弓技术,矫治成人下颌牙列拥挤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特点。方法:选择12例成人患者,将24枚微型种植体植于下颌第一磨牙与下颌第二前磨牙之间的颊侧牙槽骨内,Ni-Ti螺旋弹簧拉长后分别连接于种植体与下颌侧切牙远中的牵引钩,来内收下前牙关闭间隙。测量下颌中切牙的颊舌向的位置变化、压低量、近远中倾斜度以及移动的速度,并通过治疗前后的X线片对比以观察切牙牙根有无吸收,牙周膜腔的变化情况。通过测量下颌第一磨牙的位置变化来衡量支抗强弱。结果:下颌中切牙向舌侧移动1.6mm,舌侧倾斜4.5°,平均压低0.5mm,无近远中倾斜,疗程3.2个月,平均向舌侧移动速度0.67mm/月;切牙牙根没有吸收,牙周膜腔宽度没有改变。下颌第一磨牙的位置没有改变。结论:所有下颌牙列的拥挤得到了解除,下颌磨牙位置没有改变,后牙咬合关系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支抗 片段弓 牙列拥挤
下载PDF
利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压低下颌磨牙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军 法永红 +1 位作者 王延红 蔡兴伟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25期15-16,65,共3页
目的研究安氏Ⅰ类错患者中,采用微型种植体作支抗,压低下颌磨牙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特点。方法选择12例成人患者,将24枚微型种植体植于下颌第一磨牙近、远中的颊侧牙槽骨内,Ni-Ti螺旋弹簧拉长后分别连接于下颌第一磨牙带环颊侧,来压低... 目的研究安氏Ⅰ类错患者中,采用微型种植体作支抗,压低下颌磨牙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特点。方法选择12例成人患者,将24枚微型种植体植于下颌第一磨牙近、远中的颊侧牙槽骨内,Ni-Ti螺旋弹簧拉长后分别连接于下颌第一磨牙带环颊侧,来压低下颌第一磨牙。测量磨牙的压低量、颊舌向的位置变化、近远中倾斜度以及磨牙移动的速度,并通过治疗前后的X线片对比以观察磨牙牙根有无吸收,牙周膜腔的变化情况。通过测量下颌第二磨牙与下颌中切牙的位置变化来衡量支抗强弱。结果下颌第一磨牙平均压低3.5mm,疗程5.2个月,平均移动速度0.67mm/月;磨牙牙冠近颊尖、远颊尖分别颊向移动1.2mm、1.3mm。磨牙牙根没有吸收,牙周膜腔宽度没有改变。下颌第二磨牙与下颌中切牙的位置没有改变。结论所有下颌磨牙均被压低到了恰当的位置,为对颌牙的修复治疗提供了足够的间隙。同时该方法临床操作简单易行,适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低磨牙 微型种植体 安氏Ⅰ类错
下载PDF
口内支抗与微型种植体支抗近中移动下颌磨牙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军 法永红 蔡兴伟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2期251-253,共3页
目的:研究安氏I类错患者中,分别采用微型种植体作支抗与口内前牙作支抗近移下颌磨牙进行比较,以评价两种方法的各自特点。方法:将24例成人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近移下颌磨牙。测量下颌第二磨牙在移动速度和近远中方向、... 目的:研究安氏I类错患者中,分别采用微型种植体作支抗与口内前牙作支抗近移下颌磨牙进行比较,以评价两种方法的各自特点。方法:将24例成人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近移下颌磨牙。测量下颌第二磨牙在移动速度和近远中方向、垂直方向的位置变化,以衡量磨牙的位置改变,并通过下颌中切牙的位置变化,评价支抗强弱。结果:种植体作支抗组下颌第二磨牙平均近中移动8.5mm,疗程10.4个月,平均移动速度0.82mm/月,磨牙长轴向近中倾斜2.5°,磨牙垂直向压低0.28mm,下颌中切牙位置无改变。对照组下颌第二磨牙平均近中移动7.8mm,疗程10.2个月,平均移动速度0.76mm/月,磨牙长轴向近中倾斜角度7.5°,磨牙垂直向压低0.06mm,下颌中切牙发生舌向倾斜9.5°。下颌中切牙切端向舌侧移动了3.0mm。结论:两种方法比较,种植体的支抗更强,未见前牙支抗丧失。二者磨牙的移动方式有所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牙近中移动 种植体支抗 口内支抗 安氏I类错
下载PDF
牙侵蚀与胃食管反流病间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鹤 法永红 +1 位作者 杨永进 蔡兴伟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357-359,364,共4页
牙侵蚀是指牙体硬组织在无细菌参与的化学作用下的不可逆性丧失,胃食管反流病是常见的胃肠道紊乱性疾病,是牙侵蚀主要的病因之一。本文主要就牙侵蚀的病因、胃食管反流病导致的牙侵蚀机制,牙侵蚀的临床表现,牙侵蚀的预防和治疗等研究进... 牙侵蚀是指牙体硬组织在无细菌参与的化学作用下的不可逆性丧失,胃食管反流病是常见的胃肠道紊乱性疾病,是牙侵蚀主要的病因之一。本文主要就牙侵蚀的病因、胃食管反流病导致的牙侵蚀机制,牙侵蚀的临床表现,牙侵蚀的预防和治疗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阐明了牙侵蚀是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外最重要的表现之一,其诊治需要多科的共同协作,早期诊断胃食管反流病并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来抑制酸反流,对预防牙侵蚀的发生和干预牙矿质的进一步丢失和损伤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侵蚀 胃食管反流病 唾液流速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相关上消化道疾病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维龙 李志韧 +2 位作者 法永红 杨永进 蔡兴伟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55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相关上消化道疾病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尿素酶试验对150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的唾液和胃黏膜中的H.pylori检测,结合RA...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相关上消化道疾病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尿素酶试验对150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的唾液和胃黏膜中的H.pylori检测,结合RAU的流行病学调查进行统计比较,并分析口腔和胃内H.pylori感染的相互影响及对龋齿的影响。结果胃黏膜H.pylori阳性患者中RAU的发病率为50.94%(27/53),明显高于阴性组13.40%(13/97)(P<0.001);口腔中H.pylori阳性和阴性两组患者的龋失补指数中位数分别为3.0和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中H.pylori阳性患者中RAU的发病率为24.72%(22/89),与阴性组29.51%(18/61)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口腔内H.pylori感染与胃内H.pylori感染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H.pylori相关上消化道疾病与RAU密切相关;口腔内H.pylori感染与龋齿发生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上消化道疾病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