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技术在辅助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1
作者 赵文毅 罗欢嘉 +2 位作者 方喜泉 罗锦辉 蔡冠晖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4期2417-2419,2460,共4页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CEUS)技术在辅助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回顾性研究方法选2021年6月—2022年12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患者为对象,根据患者术前是否使用CEUS技术分为两组(...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CEUS)技术在辅助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回顾性研究方法选2021年6月—2022年12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患者为对象,根据患者术前是否使用CEUS技术分为两组(使用者45例为观察组,未使用者3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与皮瓣成活率,统计两组皮瓣制备时间、皮瓣大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包括皮瓣并发症与供区并发症),于术后6个月评估两组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皮瓣成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皮瓣制备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外观形态、言语交流功能、口腔封闭功能、口腔咀嚼功能、口腔吞咽功能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EUS在辅助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有良好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皮瓣成活率并缩短皮瓣制备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修复 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 超声造影技术 皮瓣成活 并发症 满意度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胸部高分辨率CT影像分期与鉴别 被引量:5
2
作者 蔡冠晖 陈文波 +3 位作者 曾玉蓉 蓝博文 曾裕镜 李林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8期1380-1383,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胸部高分辨率CT(HRCT)影像分期与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临床确诊为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胸部HRCT图像,HRCT图像分析内容包括:病灶分布、范围、形态、密度、实变、磨玻璃影、支气管血管束增厚...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胸部高分辨率CT(HRCT)影像分期与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临床确诊为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胸部HRCT图像,HRCT图像分析内容包括:病灶分布、范围、形态、密度、实变、磨玻璃影、支气管血管束增厚等。结果COVID-19胸部HRCT主要表现可分为早期、进展期、重症期、恢复期:1)早期双肺散在、多发斑片状、节段或亚段性磨玻璃密度影(GGO),以肺外周或胸膜下分布为主,可见空气支气管征及血管增粗穿行;2)进展期病灶范围融合增大,累及多个肺段、肺叶呈“反蝶翼”征,可见小叶间隔增厚呈“铺路石”征;少数出现胸膜增厚、胸腔积液、淋巴结肿大或小空洞;3)重症期:双肺弥漫GGO合并实变影,见支气管充气征,可至“白肺”;4)恢复期病灶范围缩小,实变灶逐渐消失,部分残留纤维条索影。结论COVID-19患者胸部HRCT具有特征性表现,其中以双肺外周、胸膜下散在磨玻璃影(GGO)最具特征,可进展至双肺实变或“白肺”,治疗后病灶可吸收或残留条索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磨玻璃影
下载PDF
不发热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及胸部薄层CT筛查价值评估
3
作者 蔡冠晖 陈文波 +3 位作者 曾玉蓉 蓝博文 曾裕镜 李林蔚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97-602,共6页
目的分析20例不发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临床及胸部薄层CT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例临床确诊为COVID-19不发热患者首次入院临床特征,主要包括呼吸道、消化道等症状及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试验室指... 目的分析20例不发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临床及胸部薄层CT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例临床确诊为COVID-19不发热患者首次入院临床特征,主要包括呼吸道、消化道等症状及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试验室指标,同时对胸部薄层CT扫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床症状分为完全无症状、不发热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后者症状均轻微,主要症状为干咳,实验室以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结细胞计数减少多见。不发热COVID-19患者胸部薄层CT以早期、恢复期影像表现为主,少数表现为进展期:(1)早期呈单肺段或多肺段斑片状、结节状、不规则形磨玻璃密度影(GGO),以肺外周或胸膜下分布为主,常见血管增粗穿行,部分出现长短不一细线状高密度影;(2)进展期病灶融合成不规则片状,可累及多个肺段、肺叶,可见小叶间隔增厚或呈“铺路石”征,部分可见局灶性实变影;(3)恢复期病灶范围缩小、变淡,通常吸收较完全,少见纤维残留灶。结论不发热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隐匿,但胸部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胸部薄层CT对COVID-19的早期诊断和评估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薄层CT 磨玻璃影
下载PDF
Willis环变异与颈动脉狭窄及脑缺血疾病关系CTA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蔡冠晖 郑志研 +1 位作者 李林蔚 周玉祥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5期35-37,共3页
目的:运用CT血管成像技术(CTA)显示Willis环类型,探讨Willis环变异与颈动脉狭窄、脑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8年我院颈动脉狭窄>70%患者385例,根据CT/MR检查分单纯颈动脉狭窄(A组)103例和颈动脉狭窄伴脑缺血(B组)28... 目的:运用CT血管成像技术(CTA)显示Willis环类型,探讨Willis环变异与颈动脉狭窄、脑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8年我院颈动脉狭窄>70%患者385例,根据CT/MR检查分单纯颈动脉狭窄(A组)103例和颈动脉狭窄伴脑缺血(B组)282例。2名医师独立对Willis环进行评估,分为环完整、发育不良(管径<0.8mm)及不显影。两名医师诊断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结果:A、B两组患者Willis环变异率分别为95.1%、93.3%,高于对照组86.7%(P<0.05)。A、B两组A1段及前、后交通动脉变异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B组A1段变异率高于A组(P<0.05)。2名医师诊断一致性较好(k=0.75)。结论:CTA能清晰显示Willis环变异,A、B两组Willis变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所有Willis环变异中后交通动脉变异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CT血管造影(CTA) WILLIS环 颈动脉狭窄 脑缺血 变异
下载PDF
探讨CT联合MR对中枢神经系统胆脂瘤诊断价值
5
作者 蔡冠晖 陈文波 +3 位作者 郑志研 蓝博文 曾裕镜 陈康胤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第6期1227-1230,共4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胆脂瘤CT、MR表现,提高CT联合MR对中枢神经系统胆脂瘤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9年3月收治中枢神经系统胆脂瘤共38例,男性25例,女性13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及MR检查。结果:本组38例中枢神...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胆脂瘤CT、MR表现,提高CT联合MR对中枢神经系统胆脂瘤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9年3月收治中枢神经系统胆脂瘤共38例,男性25例,女性13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及MR检查。结果:本组38例中枢神经系统胆脂瘤中发生于桥脑小脑角区22例,鞍区6例,颅中窝4例,脑室系统3例,脑实质2例,颅骨1例。病灶形态常不规则,"见缝就钻",呈哑铃型、塑形生长。CT平扫呈均匀低密度18例,呈不均匀低密度、内条片状或不规则形稍高密度15例,呈稍高密度5例;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15例,边缘条片状强化23例;出现边缘钙化者8例。MR平扫T1WI低信号为主,内见多发斑片状高信号;T2WI及FLAIR呈不均匀高信号,DWI呈明显高信号;增强周边见包膜样强化。结论:中枢神经系统胆脂瘤形态常不规则,"见缝就钻",呈哑铃型、塑形生长;DWI呈明显高信号,周边包膜样强化为其特征性表现,联合CT及MRI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胆脂瘤 DWI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多模态影像评估初步探讨
6
作者 蔡冠晖 陈文波 +1 位作者 郑志研 蓝博文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4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技术在2型糖尿病肾病(D N)患者肾功能评估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2型D N患者55例;男30例;年龄为(57±6)岁,范围为34~75岁.根据尿A/C值分两组:早期DN组(A/C值30~300mg/g)、临床DN组(A/C... 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技术在2型糖尿病肾病(D N)患者肾功能评估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2型D N患者55例;男30例;年龄为(57±6)岁,范围为34~75岁.根据尿A/C值分两组:早期DN组(A/C值30~300mg/g)、临床DN组(A/C值>300mg/g),纳入尿A/C值<30mg/g 2型糖尿病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肾CT和(或)常规MRI、DWI、DCE数据.结果:单侧或双侧肾肿大14例,单侧肾萎缩伴对侧代偿性肿大33例,双侧肾萎缩18例.C T显示:双肾呈多灶性异常密度38例,单灶性异常密度17例,增强病灶强化减低.M R I显示:双肾多灶性斑片状异常信号41例,单肾单发异常信号14例;早期及临床期DN组肾ADC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早期DN组与对照组间相比,DCE曲线类型相近.临床DN组曲线上升较对照组平缓,达峰时间延迟且峰值下降(P<0.05).CT或MRI检查提示33例肾周脂肪间隙模糊、19例肾筋膜增厚.结论:多模态影像技术通过肾形态改变或肾功能影像参数值变化诊断DN的发生、发展,可作为DN患者肾功能评估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 弥散成像 动态增强 CT 多模态影像
下载PDF
磁共振弥漫加权成像技术在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惠莲 蔡冠晖 张文雯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7期57-58,共2页
目的:探究在前列腺良恶性结节鉴别中,应用磁共振弥漫加权成像技术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7—10月间,我院收治的94例前列腺良恶性结节患者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为本次纳入患者均进行常规磁共振(MRI)检查与磁共振弥漫加权成像技术(MRI DWI... 目的:探究在前列腺良恶性结节鉴别中,应用磁共振弥漫加权成像技术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7—10月间,我院收治的94例前列腺良恶性结节患者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为本次纳入患者均进行常规磁共振(MRI)检查与磁共振弥漫加权成像技术(MRI DWI)检查;通过对两种检查方式的观察整理,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经MRI平扫诊断前列腺增生以及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率相比较DWI均更低(P<0.05);经对比前列腺增生患者与前列腺癌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A D C)可见,前者的A D C值明显高于后者(P<0.05);经对比不同b值下的A D C值,前列腺增生患者仍高于前列腺癌患者(P<0.05)。结论:在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结节中,应用磁共振弥漫加权成像技术能够较为准确的鉴别结节良恶性,科学指导疾病分期及治疗,诊断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弥漫加权成像技术 鉴别价值
下载PDF
超声应变力弹性成像联合MRI-DWI靶向引导穿刺在前列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8
作者 赵文毅 邹冰子 +2 位作者 蔡冠晖 刘永志 温红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88-994,共7页
目的探讨超声应变力弹性成像(SUE)联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I-DWI)靶向引导穿刺诊断前列腺病变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疑似前列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穿刺前均进行直肠超声、... 目的探讨超声应变力弹性成像(SUE)联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I-DWI)靶向引导穿刺诊断前列腺病变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疑似前列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穿刺前均进行直肠超声、SUE、MRI-DWI检查,记录可疑区域;患者均进行直肠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系统穿刺,同时对SUE联合MRI-DWI检查的可疑病灶进行靶向穿刺。记录影像学特征;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系统穿刺与靶向穿刺的阳性检出情况;绘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DC值诊断前列腺病变的价值;同时比较两种穿刺活检方案的Gleason评分情况。结果共105例疑似前列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其中2例因自身心理原因不配合穿刺退出研究,最终103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103例患者均成功穿刺并取材送检,其中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66例,占64.08%(66/103),均为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为37例,占35.92%(37/103),其中2例合并上皮内瘤变。MRI-DWI联合SUE共59例患者为恶性病变,其中MRI-DWI检查为55例,而SUE检查为57例为恶性病变。在恶性病变患者中MRI-DWI检查T2WI可见病灶,出现结节状低信号,DWI图像成呈高信号,ADC图显示ADC值较小;SUE检查可发现蓝色硬度增高区。直肠超声系统穿刺的恶性病变检查率为48.54%,SUE联合MRI-DWI靶向引导穿刺为57.2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穿刺法共穿刺了1181针,其中病理诊断为恶性病变共379针,单针检出率为32.09%;SUE联合MRI-DWI靶向引导共穿刺218针,病理诊断为恶性病变共136针,单针检出率为62.38%,靶向引导穿刺的单针检出率明显高于系统穿刺(P<0.05)。恶性病变者中ADC值为(1.18±0.17)mm2/s,良性病变者中ADC值为(1.42±0.23)mm2/s,恶性病变者ADC值小于良性病变者(t=6.303,P<0.001)。ADC诊断前列腺恶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6(95%CI:0.718~0.914),将ADC值取1.34 mm2/s作为界点评估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为为83.33%、67.57%。两种穿刺方案的Gleason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系统穿刺相比,SUE联合MRI-DWI靶向引导穿刺可通过较少的穿刺针数获得相似的前列腺恶性病变检出率,且穿刺的阳性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病变 超声应变力弹性成像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系统穿刺 靶向穿刺
原文传递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MRI预测鼻咽癌放疗化疗敏感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陈文波 蔡冠晖 +2 位作者 张斌 蓝博文 张水兴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49-554,共6页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IVIM-MRI)在预测鼻咽癌(NPC)放、化疗敏感性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临床和影像资料分析。搜集我院2011年12月1日至2018年12月30日初治的,经病理确诊的TNM分期3期(30例)或4期(38例)的鼻咽癌患者...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IVIM-MRI)在预测鼻咽癌(NPC)放、化疗敏感性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临床和影像资料分析。搜集我院2011年12月1日至2018年12月30日初治的,经病理确诊的TNM分期3期(30例)或4期(38例)的鼻咽癌患者共68例。所有患者接受标准方案同期放化疗后,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分为敏感组(45例)、不敏感组(23例)。放、化疗前后所有患者行3.0T常规MRI及13个b值(区间0~800s/mm^2)IVIM检查。由2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分别独立分析图像并选取病灶区ROIs通过后处理软件计算IVIM各参数值,包括真实扩散系数(D值)、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值)、灌注分数(f值)和ADC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2名医师测量数值的一致性,敏感组与不敏感组间IVIM参数值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结果2名医师测量数值的一致性好,D值、f值、D*值、ADC值的ICC分别为0.937、0.922、0.902、0.893。敏感组D值、D*值分别为(0.69±0.06)、(161.33±11.50)×10^-3mm^2/s,不敏感组分别为(0.52±0.10)、(126.96±10.27)×10^-3mm^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51.5、18.0,P值均<0.01);敏感组f值(16.68±1.94)%、ADC值(1.23±0.11)×10^-3mm^2/s,不敏感组分别为(16.40±1.11)%、(1.25±0.10)×10^-3mm^2/s,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434.5、427.0,P值均>0.05)。结论IVIM对鼻咽癌放、化疗敏感性的预测临床实用性较高。D值及D*值高提示鼻咽癌患者对放化疗敏感,且D*值高表明鼻咽癌病灶内肿瘤新生血管丰富及肿瘤实质部分血流灌注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治疗结果 磁共振成像 弥散 预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