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语文课程教学的数字化转型
1
作者 蔡可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共6页
语文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内涵不在于技术参数的升级,而是要在数字化环境中审慎分析技术适切性,聚焦因技术而被彰显的问题,构建起数字化背景下语言文字问题解决的新观念、新方法、新生态。数字时代,语文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如信息过载、阅读... 语文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内涵不在于技术参数的升级,而是要在数字化环境中审慎分析技术适切性,聚焦因技术而被彰显的问题,构建起数字化背景下语言文字问题解决的新观念、新方法、新生态。数字时代,语文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如信息过载、阅读表达方式的多样化以及跨媒介交流的需求,语文核心素养也有新的内涵与特征。通过数字化手段,能够深化语文教学结构变革,建设与“1+X”相匹配的阅读资源,助力个性化学习,从而为更加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找到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数字化转型 后真相 批判性思维 核心素养 技术赋能
下载PDF
共育数智新力量,开启教育新形态 被引量:2
2
作者 蔡可 念红志 赵子莹 《大数据时代》 2023年第3期58-80,共23页
当前在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技术的全面赋能之下,信息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成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智能化的学习环境成为智慧教育的新形态。本文根据2022年11月16日,由中国互... 当前在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技术的全面赋能之下,信息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成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智能化的学习环境成为智慧教育的新形态。本文根据2022年11月16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智慧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合办的“智慧教育论坛”中的主旨演讲、主题演讲整理成文。论坛以“数智启新聚势,教育点亮未来”为主题,旨在展示智慧教育产学研用各方的阶段性成果和实践,探讨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 产学研用 信息通信网络 核心竞争力 阶段性成果 主旨演讲 新形态 主题演讲
下载PDF
高考语文作文命题新启示——专家点评“老高考新课标卷”适应性测试语文作文题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本华 朱于国 +2 位作者 汪锋 蔡可 倪文尖 《中国考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35,共9页
2023年,部分省份高考将使用“老高考新课标卷”,为实现平稳过渡,相关省份组织了适应性测试,帮助考生进一步熟悉试卷结构。本刊特邀5位专家点评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3道作文题。王本华指出,新的作文命题形式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精神,打... 2023年,部分省份高考将使用“老高考新课标卷”,为实现平稳过渡,相关省份组织了适应性测试,帮助考生进一步熟悉试卷结构。本刊特邀5位专家点评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3道作文题。王本华指出,新的作文命题形式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精神,打通了教考之间的关联,指向真实的语文生活。朱于国指出,3道作文题以浸润式设计隐性体现价值引领,以情境式设计引导写作走近真实生活,以非良构性问题引导思辨性表达,以多样式文体引导全面均衡写作素养发展。汪锋指出,在写作中加强审辨力的考查,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品质提升。蔡可指出,3道作文题体现对学生日常语文学习积累的考查,引导一线语文教学从教知识转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倪文尖指出,3道作文题在情境化上持续发力,不受限于“任务驱动型”命题模式,为高考作文试题形式的拓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语文 高考作文 作文命题 写作能力 审辨思维
下载PDF
新课改:尚未完成的教育启蒙 被引量:10
4
作者 蔡可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62,186,共12页
新课改实施10余年来,各方论争不一。本文认为新课改实质是教育领域里的一场启蒙运动。自上而下的系统改革,各部门工作的协调决定了启蒙起步的必然困局;激活一线的改革动力是课改的推进策略,也是启蒙勃兴的决定因素;课改进入大规模推广... 新课改实施10余年来,各方论争不一。本文认为新课改实质是教育领域里的一场启蒙运动。自上而下的系统改革,各部门工作的协调决定了启蒙起步的必然困局;激活一线的改革动力是课改的推进策略,也是启蒙勃兴的决定因素;课改进入大规模推广阶段之后,相关配套措施跟进不力,导致启蒙之殇;但师生的课程参与使得课程改革不可逆转,这是启蒙的幸运。启蒙往往只聚焦终极目标,带有整体性、模糊性特点,在问题逐渐呈现之际,本文对于如何深化课改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改 启蒙 内驱力
下载PDF
美国项目学习与我国语文教学改革 被引量:19
5
作者 蔡可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16,共4页
1918年,美国教育学者克伯屈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报上发表《项目教学法(The Project Method):在教育过程中有目的的活动的应用》,从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创立"项目教学法"。作为杜威的学生,克伯屈受杜威"做中学"思想的影响... 1918年,美国教育学者克伯屈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报上发表《项目教学法(The Project Method):在教育过程中有目的的活动的应用》,从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创立"项目教学法"。作为杜威的学生,克伯屈受杜威"做中学"思想的影响,提出知识必须经历实践才能获得,因此,需要围绕一个具体的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学习 语文教学改革 克伯屈 教育学者 实践才能 学习过程 教育过程 终结性 知识内化 大学师范学院
下载PDF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整体框架及相互关系 被引量:11
6
作者 蔡可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12,共4页
从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以来,语文课程经历了从中国文学到国文、国语再到语文的转变,各个阶段具有的共同特征是:多样化的目标、多样化的内容,因而也就有了多样化的形态。以往的课程标准或大纲,从知识、文本、行为训练等角度对语文课程内... 从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以来,语文课程经历了从中国文学到国文、国语再到语文的转变,各个阶段具有的共同特征是:多样化的目标、多样化的内容,因而也就有了多样化的形态。以往的课程标准或大纲,从知识、文本、行为训练等角度对语文课程内容作过不同的探索,推进了对语文课程本质认识的讨论,但如何解决语文课程内部的多元矛盾,一直是语文课程建设的一个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程 整体框架 学习任务 中国文学 课程内容 1904年 多样化 共同特征
下载PDF
对教师培训课程“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实践解读——以“国培计划”中西部远程培训北京大学项目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蔡可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15,24,共4页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2010年6月,教育部颁发教师[2010]4号文《...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2010年6月,教育部颁发教师[2010]4号文《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决定实施“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示范培训项目”和“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以下简称“国培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队伍建设 中西部农村 培训课程 北京大学 远程培训 中小学教师 基础教育改革 国家级培训
下载PDF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从哪里生长——九年级上册诗歌“活动·探究”单元的设计与教学 被引量:6
8
作者 蔡可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4-8,共5页
与其他文体相比,诗歌有其特殊性,教师在教学诗歌的过程中面临很多困境。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设置了诗歌“活动·探究”单元,共安排了自主欣赏、自由朗诵、尝试创作三个学习任务,教学内容丰富。其中渗透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这... 与其他文体相比,诗歌有其特殊性,教师在教学诗歌的过程中面临很多困境。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设置了诗歌“活动·探究”单元,共安排了自主欣赏、自由朗诵、尝试创作三个学习任务,教学内容丰富。其中渗透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这一方面为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也为突破诗歌教学困境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期,首都师范大学蔡可从教材对诗歌“活动·探究”单元的编排出发,探讨如何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并对教师如何设计学习活动、如何抓住诗歌的特点教学提出了建议。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陈家尧、重庆一中韩一嘉就如何运用群文阅读的方法教学诗歌“活动·探究”单元展开具体分析。浙江省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肖培东抓住诗歌的独特方式,介绍了诗歌“活动·探究”单元诵读与创作的实施。希望这三篇文章对于大家教学诗歌“活动·探究”单元有所启发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师范大学 教师发展中心 教学困境 群文阅读 统编教材 九年级 新的挑战 新的教学理念
下载PDF
民国时期语文教科书单元编排体例与文学教育的形态 被引量:5
9
作者 蔡可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64,共4页
随着白话文进入教科书,语文教科书的文类编排日趋稳定,文学在固定的分类模式下开始做与思想或语文知识相结合的探索。一些教科书通过设置单元主题实现文学教育,也有一些教科书把文学作品当作语言文字的材料。以《国文百八课》为代表的... 随着白话文进入教科书,语文教科书的文类编排日趋稳定,文学在固定的分类模式下开始做与思想或语文知识相结合的探索。一些教科书通过设置单元主题实现文学教育,也有一些教科书把文学作品当作语言文字的材料。以《国文百八课》为代表的教材使语文教育在方法上趋向于科学化,但文学教育并没有在教科书中找到适合的实施方式。厘清文学教育与语言教育各自的目的,如何更好地协调二者的关系,成为困扰中学语文教学一个世纪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语文教科书单元编排体例 文学教育
下载PDF
任务情境:设计学生语文学习的路线图——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为例 被引量:9
10
作者 蔡可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8,共5页
任务情境具有整合性的特点,聚焦素养目标,容纳核心知识。创设任务情境的关键在于知识观的转型。从教学文本出发,关联教材要素,将“语文学习”建构成一个现实世界通过语言文字连接起来的连贯过程,课文也就超越了一般文本的价值。学习过... 任务情境具有整合性的特点,聚焦素养目标,容纳核心知识。创设任务情境的关键在于知识观的转型。从教学文本出发,关联教材要素,将“语文学习”建构成一个现实世界通过语言文字连接起来的连贯过程,课文也就超越了一般文本的价值。学习过程的改变,最终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文本 任务情境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下载PDF
对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质量保障核心要素的分析——以“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北京大学远程培训为例 被引量:9
11
作者 蔡可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1年第4期3-6,共4页
目前,随着教师远程培训进入到由数量扩张到内涵发展的阶段,如何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技术的作用,建立以信息化平台为手段的教师培训新模式,提高远程培训的质量与效益,已成为当前实施《纲要》,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北京大... 目前,随着教师远程培训进入到由数量扩张到内涵发展的阶段,如何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技术的作用,建立以信息化平台为手段的教师培训新模式,提高远程培训的质量与效益,已成为当前实施《纲要》,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北京大学2010年参与了"国培计划"项目中西部部分省的远程培训项目工作,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远程培训 中小学教师 北京大学 中西部 教师队伍建设 信息化平台 2010年
下载PDF
建设与课堂教学融通整合的阅读课程 被引量:2
12
作者 蔡可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11,共3页
阅读有利于构建文明、高雅、和谐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弘扬人类文明成果和立德树人的重要路径。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国民阅读已经不仅关乎个人修养与素质,而且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基础教育面对的对象是承担着国家和... 阅读有利于构建文明、高雅、和谐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弘扬人类文明成果和立德树人的重要路径。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国民阅读已经不仅关乎个人修养与素质,而且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基础教育面对的对象是承担着国家和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未来建设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课程 课堂教学 国家文化软实力 人类文明成果 整合 精神文化生活 核心竞争力 立德树人
下载PDF
语文课程性质的历史论争及当代启示 被引量:2
13
作者 蔡可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70,共5页
1904年,“中国文学”科目在奏定学堂章程中出现,标志着现代语文课程的独立。一百多年以来,涉及语文课程性质的论争从未停止。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概括来看,有三轮辩论值得我们提要回顾,反思认识。
关键词 语文课程性质 当代启示 史论 1904年 中国文学 学堂
下载PDF
从“解答题目”转向“解决问题”--高考语文命题何以引导教学改进 被引量:5
14
作者 蔡可 《基础教育课程》 2022年第15期4-10,共7页
自2020年新高考卷出现以来,体现语文素养综合性、整体性的试题比重越来越高,突出反映在阅读试题的命制上。本文结合近年的新高考试题,分析了高考语文考试命题运用新技巧并借助教材呈现的核心知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情况,提出应变革试... 自2020年新高考卷出现以来,体现语文素养综合性、整体性的试题比重越来越高,突出反映在阅读试题的命制上。本文结合近年的新高考试题,分析了高考语文考试命题运用新技巧并借助教材呈现的核心知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情况,提出应变革试题命制观念,以小情境、微任务起步,逐渐推动命题改革的深化,引导学生从关注“解答题目”转向“解决问题”。这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语文命题 学科核心素养 解决问题 教学评一致 命题改革
下载PDF
避免泛化活动,夯实语文基础--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的编写意图与教学建议 被引量:4
15
作者 蔡可 《语文教学通讯》 2021年第41期16-20,共5页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对应"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文章从该单元对应的学习任务群、对课标要求的落实、编写意图和教学实施策略四个方面,对该单元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和分析,为教师对...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对应"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文章从该单元对应的学习任务群、对课标要求的落实、编写意图和教学实施策略四个方面,对该单元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和分析,为教师对该单元的教学提供了详尽的点拨和有力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乡文化生活 当代文化参与 编写意图 实施策略
下载PDF
“问题解决”与高考信息性阅读试题的命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蔡可 王嘉琪 《基础教育课程》 2021年第15期4-12,共9页
信息性阅读的本质是“问题解决”。文章基于对2007年以来高考语文试题的分阶段回溯,分析信息性阅读试题的命制特点和考查方式;通过对“问题解决”内涵的厘定和当下信息性阅读测试存在问题的思考,提出如何搭建结构不良问题,为高考信息性... 信息性阅读的本质是“问题解决”。文章基于对2007年以来高考语文试题的分阶段回溯,分析信息性阅读试题的命制特点和考查方式;通过对“问题解决”内涵的厘定和当下信息性阅读测试存在问题的思考,提出如何搭建结构不良问题,为高考信息性阅读试题的命制打开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语文 问题解决 信息性阅读试题 命题改革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荧光原位杂交检测遗传学异常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蔡可 黄红铭 +6 位作者 马亚男 姜胜华 丁润生 陆伟 沈毅 孙中伟 吴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78-781,共4页
目的:探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荧光原位杂交(FISH)结果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统计57例初诊M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FISH检测的遗传学异常(其中17例患者经CD138磁珠分选),分析其间的关系。结果:D13S319缺失和RB1缺失均与更高水... 目的:探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荧光原位杂交(FISH)结果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统计57例初诊M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FISH检测的遗传学异常(其中17例患者经CD138磁珠分选),分析其间的关系。结果:D13S319缺失和RB1缺失均与更高水平的乳酸脱氢酶(LDH)(P=0.024;P=0.018)及骨髓瘤细胞比例相关(P=0.027;P=0.013)。1q21扩增与更高水平的LDH量相关(P=0.030),与轻链型骨髓瘤发生相关(P=0.023)。IgH重排与患者发生肾功能损伤相关(P=0.009)。D13S319缺失、1q21扩增、RB1缺失及Ig H重排之间均两两相关(P<0.01)。结论 :FISH检测的MM患者遗传学异常与多种临床预后指标相关,对于更完善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较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荧光原位杂交 细胞遗传学异常
下载PDF
传统制墨的形态结构与文化建构
18
作者 孔德平 蔡可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3年第3期95-100,共6页
墨是中国传统社会记录知识、创作书画作品的重要材料,也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墨技艺历史悠久,集中体现了历代墨工精湛的手工技艺,蕴含着中华民族独具的科技智慧和人文情怀。墨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通过从侧重物质属性的... 墨是中国传统社会记录知识、创作书画作品的重要材料,也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墨技艺历史悠久,集中体现了历代墨工精湛的手工技艺,蕴含着中华民族独具的科技智慧和人文情怀。墨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通过从侧重物质属性的材料和形制两个方面的分析,提出墨的本体结构的根本性。在着力探究了物质性与非物质性兼具、主体与客体融合的制墨技艺之后,从价值层面讨论了墨的文化功能和文化构建两大非物质形态,揭示了历史发展过程中有形之墨、制墨,用墨所承载的民族性格、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等核心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墨 文化遗产 物质形态 非物质形态 技艺
下载PDF
利用智能化手段推动教育扶贫协作转型--以“首都教育远程互助工程”和田项目为例
19
作者 蔡可 李佳健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0年第12期12-14,共3页
“首都教育远程互助工程”和田项目已经进入第三期阶段。项目的实施,实现了跨区域的远程在线资源互联共享、教师互助教研、师生互动交流,为利用互联网因地制宜地做好教育个性化、精准化扶贫的探索攻关,为推进教育援助转型升级、减量提... “首都教育远程互助工程”和田项目已经进入第三期阶段。项目的实施,实现了跨区域的远程在线资源互联共享、教师互助教研、师生互动交流,为利用互联网因地制宜地做好教育个性化、精准化扶贫的探索攻关,为推进教育援助转型升级、减量提质增效树立了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个性化 教育援助 转型升级 互联网 远程在线 因地制宜 跨区域 互联共享
下载PDF
在落实“过程与方法”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评彭莉琼老师“走进《论语》”课堂教学
20
作者 蔡可 《语文教学研究》 2014年第1期14-16,共3页
路径,就是达到目标的道路、门路、程序,就是“过程与方法”。教会学生学习,就要教给学生“过程与方法”,所以“过程与方法”非常重要。但是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认识到“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也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将其落实到教学中。
关键词 “过程与方法” 课堂教学 《论语》 语文素养 学生 老师 学习 教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