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自觉的主体性维度——对文化自觉“时间轴”的哲学反思 被引量:16
1
作者 蔡后奇 洪晓楠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25,共8页
费孝通先生"文化自觉"的"时间轴"虽是在人类学和社会学领域中展开的,但也对哲学开放。从唯物史观来看,文化自觉的历史源起、现世图景和"应是"景观都需做进一步思考。文化自觉起源于实践,实践是文化自觉... 费孝通先生"文化自觉"的"时间轴"虽是在人类学和社会学领域中展开的,但也对哲学开放。从唯物史观来看,文化自觉的历史源起、现世图景和"应是"景观都需做进一步思考。文化自觉起源于实践,实践是文化自觉的第一动力,在实践基础之上,先后形成了主体性的充分觉醒、文化精英的文化自觉、文化启蒙得以完成,以及文化自觉对于主体的反作用力。这四部分综合在一起,表现出作为整体的文化自觉在历史发展中的动态图景。文化自觉的现世图景主要表现为资本逻辑对于大众的文化自觉的压抑,但这不是历史的恒定态。文化自觉的未来景观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文化自觉的创造性、超越性和价值引导性作用于实践主体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 主体性 资本逻辑 文化强国
下载PDF
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实践诠释学路径 被引量:12
2
作者 蔡后奇 洪晓楠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29,共8页
文化因"自觉"而"自信"。文化自信作为民族文化主体开放性的高级文化结构,是文化自觉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不可抑制的主体心理涌现,所以两者不是完全同质性的建构,而有其自在自为的逻辑发展过程。从实践诠释学的视域来看... 文化因"自觉"而"自信"。文化自信作为民族文化主体开放性的高级文化结构,是文化自觉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不可抑制的主体心理涌现,所以两者不是完全同质性的建构,而有其自在自为的逻辑发展过程。从实践诠释学的视域来看,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实践进程主要是在从文化的"效果历史"意识到"世界历史"视野、从"读者视域"到"作者视域"、从"诠释循环"的主体内化到"主体的客体化"的过程中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实践诠释学
下载PDF
论贺麟“新心学”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扬弃
3
作者 蔡后奇 洪晓楠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77-81,共5页
"心"是"新心学"的本体论范畴,通过"症候阅读"和"抬头而读"的阅读方式,重新解读贺麟的"新心学"体系。在对"心即理"的论述中,贺麟用康德的理性概念重新阐释中国心学,把黑格... "心"是"新心学"的本体论范畴,通过"症候阅读"和"抬头而读"的阅读方式,重新解读贺麟的"新心学"体系。在对"心即理"的论述中,贺麟用康德的理性概念重新阐释中国心学,把黑格尔的外向性辩证法改造成内向性辩证法。"心即物"是当内向辩证法触及心底的"绝对精神"——"心"的时候,又开始了外向性辩证法的扩张。"心即性"则是对"心即理"的内向辩证法和"心即物"的外向辩证法的统一。最后指出,贺麟"新心学"中的隐藏性话语是对唯心主义格局的新开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心学 贺麟 辩证法 黑格尔
下载PDF
“单面人”如何走向“全面人”——马尔库塞科技异化理论剖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蔡后奇 《集宁师专学报》 2011年第1期48-52,共5页
马尔库塞的科技异化理论是他的社会批判理论的理论起点,其他批判理论都是科技异化理论的展开,科技异化理论在马尔库塞的思想体系中起着中枢神经的作用,科技异化导致了"单面人"的产生。文章通过梳理马尔库塞科技异化理论产生... 马尔库塞的科技异化理论是他的社会批判理论的理论起点,其他批判理论都是科技异化理论的展开,科技异化理论在马尔库塞的思想体系中起着中枢神经的作用,科技异化导致了"单面人"的产生。文章通过梳理马尔库塞科技异化理论产生的思想源泉和时代状况、"单面人"表现领域及其导致的社会问题,总结出马尔库塞的艺术救赎理论是行不通的,只有回到马克思主义中,"单面人"才能走向"全面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库塞 马克思 单面人 科技异化
下载PDF
马尔库塞科技异化理论的源理论
5
作者 蔡后奇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72-78,共7页
马尔库塞的科技异化理论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如叔本华和尼采的意志主义哲学在对传统理性所代表的统治逻辑的反叛过程中形成了科技异化理论的雏形,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中的现实维度和理论维度给了马尔库塞构建科技异化理论的理论深度和现... 马尔库塞的科技异化理论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如叔本华和尼采的意志主义哲学在对传统理性所代表的统治逻辑的反叛过程中形成了科技异化理论的雏形,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中的现实维度和理论维度给了马尔库塞构建科技异化理论的理论深度和现实框架,胡塞尔的现象学和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对科学技术的反思是对马尔库塞科技异化理论形成的启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是马尔库塞寻求科技异化救赎之路的指南针。马尔库塞集数家之言为一体,创立了科技异化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库塞 科技 异化 意志主义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马尔库塞批判理论之渊源探析
6
作者 蔡后奇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第9期11-17,共7页
马尔库塞的批判理论有着多个理论来源,海德格尔的人本主义的哲学立场、黑格尔辩证法中包含的否定性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批判性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都对马尔库塞产生过重大影响。马尔库塞把几位哲学巨匠的思想融合在一起,最后提... 马尔库塞的批判理论有着多个理论来源,海德格尔的人本主义的哲学立场、黑格尔辩证法中包含的否定性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批判性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都对马尔库塞产生过重大影响。马尔库塞把几位哲学巨匠的思想融合在一起,最后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逻辑 否定性 现实批判性 精神分析
下载PDF
浅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7
作者 蔡后奇 《济宁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71-74,共4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的文化资源,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并非行驶在罗马大道上,它主要经历了建国后30年的冰冻期,从改革开放到苏联解体的缓慢发展期,以及后来的和谐发展期,为我国...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的文化资源,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并非行驶在罗马大道上,它主要经历了建国后30年的冰冻期,从改革开放到苏联解体的缓慢发展期,以及后来的和谐发展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理论建设提供很好的理论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 批判性
下载PDF
“诗意栖息”如何成为可能
8
作者 蔡后奇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10-112,共3页
海德格尔的"诗意栖息"是指居住于存在的澄明之境中,存在通过语言给出澄明,存在通过人成为存在,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家园;同时,语言也是人类"诗意栖息"的家,诗意在人类语言中成为可能。只有"栖息"在"诗... 海德格尔的"诗意栖息"是指居住于存在的澄明之境中,存在通过语言给出澄明,存在通过人成为存在,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家园;同时,语言也是人类"诗意栖息"的家,诗意在人类语言中成为可能。只有"栖息"在"诗意"中,人们才能返璞归真、回归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诗意 栖息
下载PDF
科技异化之下的救赎之路
9
作者 蔡后奇 《邢台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30-132,共3页
海德格尔和马尔库塞师徒二人都对科技异化现象进行过深入地剖析,马尔库塞对现代科技提出了强烈的抨击,但是逻辑力度有余,理论深度不够,最后陷入悲观绝望的深渊。他的老师海德格尔更胜一筹,他从人的非本真状态出发,追思科技的本质,最终... 海德格尔和马尔库塞师徒二人都对科技异化现象进行过深入地剖析,马尔库塞对现代科技提出了强烈的抨击,但是逻辑力度有余,理论深度不够,最后陷入悲观绝望的深渊。他的老师海德格尔更胜一筹,他从人的非本真状态出发,追思科技的本质,最终提出去"思"的救赎之路,最终克服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从而返璞归真,回归到自我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异化 海德格尔 救赎
下载PDF
文化自觉的诠释学反思:“各美其美”的“时间距离”问题 被引量:4
10
作者 洪晓楠 蔡后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共8页
从诠释学的视角来审思文化自觉,是为了追问文化自觉何以可能。"各美其美"作为文化自觉历程的第一步,是作为一种"和而不同"的价值向导而存在的,是自觉审视传统文化让自身的文化身份得以澄明的重要方式。横隔在过去... 从诠释学的视角来审思文化自觉,是为了追问文化自觉何以可能。"各美其美"作为文化自觉历程的第一步,是作为一种"和而不同"的价值向导而存在的,是自觉审视传统文化让自身的文化身份得以澄明的重要方式。横隔在过去和现在之间的"时间距离"是"各美其美"的首要问题,对"时间距离"的不同回答,是"各美其美"是否可能的关键。在施莱尔马赫单向度地回归历史的时间距离观中,"各美其美"不可能实现;伽达默尔指认出"时间距离"的"过滤器"和"生长域"意义,"各美其美"得以可能;在马克思的时间观中,时间距离表现为文化启蒙在历史中阶段性地凸显,是"自由人"绽出的质跃表征,这是"各美其美"的正确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美其美” “时间距离” 文化自觉 文化强国 诠释学 传统文化
下载PDF
作为学术范式的“马魂、中体、西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洪晓楠 蔡后奇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5-73,254,255,共11页
"马魂、中体、西用"作为主导当代中国文化研究的学术范式,是在文化"三流合一"论、文化"综合创新"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为"体""用"之争开辟出新格局。在当代中国文化的特殊语境中,该... "马魂、中体、西用"作为主导当代中国文化研究的学术范式,是在文化"三流合一"论、文化"综合创新"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为"体""用"之争开辟出新格局。在当代中国文化的特殊语境中,该范式既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作用,积极挖掘"中体"和"西用"的积极性成分,实现综合性地创新;更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之‘魂’",对"西用"之流弊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成分过度融合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批判,故"马魂、中体、西用"在当代中国的日常生活世界中表征出"一元、三维、六向度"的整体性结构。以此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文化"综合创新"论,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为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范式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魂、中体、西用” 学术范式 文化心理
下载PDF
文化强国“五力互动”论纲 被引量:1
12
作者 洪晓楠 蔡后奇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2,共8页
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精神引擎",从文化自信到文化强国是从主体能动性迈向文化发展理想的实践之路。其间主要形成五种文化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是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观在开放语境下凸显出... 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精神引擎",从文化自信到文化强国是从主体能动性迈向文化发展理想的实践之路。其间主要形成五种文化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是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观在开放语境下凸显出的文化向心力,全民素质的能动力是在道德教化、道德物化、道德内化三个维度中实现的,文化对发展方式转型的带动力表现为"经济的文化化",文化产业的创新力表现为对"文化经济化"的再探索,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国家文化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与和实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五种文化力彼此滋养、相互作用,形成"五力互动"的文化实践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文化强国 “五力互动” “马魂、中体、西用”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探析
13
作者 赵俊逸 蔡后奇 赵松林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第1期22-24,共3页
该文主要以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生活经验为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当代中国大学生婚恋观的转变,探究其形成和发展的外在表现和根本内在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得出以下结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一... 该文主要以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生活经验为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当代中国大学生婚恋观的转变,探究其形成和发展的外在表现和根本内在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得出以下结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一是要发扬社会主义社会主流婚恋观,正确引导后现代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二是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家长做到以身作则,潜移默化。三是积极利用新媒体新手段增强社会主义社会婚恋观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思潮 当代中国大学生 婚恋观 婚恋风险
下载PDF
“根本恶”到“平庸的恶”的逻辑演进 被引量:10
14
作者 洪晓楠 蔡后奇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3-98,共6页
阿伦特在对政治伦理探讨的过程中,面对极权政体内在自反性产生出的“恶”进行彻底的批判,完成了由善之必然至恶之实然的政治哲学理论转向。需要指出的是,阿伦特对“恶”的彻底批判不是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中完成的,“根本恶”中有... 阿伦特在对政治伦理探讨的过程中,面对极权政体内在自反性产生出的“恶”进行彻底的批判,完成了由善之必然至恶之实然的政治哲学理论转向。需要指出的是,阿伦特对“恶”的彻底批判不是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中完成的,“根本恶”中有诸多的逻辑冲突和不完善之处,直至《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中“平庸的恶”概念的提出,才真正构建起对“恶”的批判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演进 《极权主义的起源》 平庸 政治伦理 “恶” 哲学理论 耶路撒冷 阿伦特
原文传递
“美人之美”何以可能——对“文化距离”的诠释学反思 被引量:5
15
作者 洪晓楠 蔡后奇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32,共9页
从诠释学的视角来审思文化自觉,是为了追问文化自觉何以可能。"美人之美"作为一种"和合共生"的价值向导,需在"各美其美"的基础上得以展开,唯有此才能辨明"美人之美"的理论旨趣。横隔在不同民... 从诠释学的视角来审思文化自觉,是为了追问文化自觉何以可能。"美人之美"作为一种"和合共生"的价值向导,需在"各美其美"的基础上得以展开,唯有此才能辨明"美人之美"的理论旨趣。横隔在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文化距离"是"美人之美"何以可能的首要问题。在跨文化诠释学的视域之下,"文化距离"被追问出他者文化的"生长域"和"过滤器"功能,这正是"美人之美"得以可能的逻辑前提。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之中,"文化距离"让所有民族文化的总体镜像和自在自为的发展逻辑得以映现,在参照中弥补自身,在彼此映现中共生共荣,"美人之美"亦在文化实践层面得以成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人之美” “文化距离” 文化自觉 诠释学 文化强国
原文传递
文化自觉的主体间性维度——对文化自觉“空间轴”的哲学反思 被引量:3
16
作者 洪晓楠 蔡后奇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6-120,共5页
文化是人们在历史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而成的生活方式,它不仅能从历史惯性的外在意义上深层次地制约着人类文明的各个层面,而且也能内在地为个人提供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我们要认清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的三位一体关系,在吸... 文化是人们在历史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而成的生活方式,它不仅能从历史惯性的外在意义上深层次地制约着人类文明的各个层面,而且也能内在地为个人提供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我们要认清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的三位一体关系,在吸收各个文化所长的基础之上,树立起不可撼动的主体性文化自觉,在交流和对话中打破历史文化的滞后性和世界视野的缺乏,创造一种适应时代需求的新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 自信 主体间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