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期低温胁迫对寒地水稻花粉粒及剑叶超微结构的影响
1
作者 杜晓东 蔡永盛 +3 位作者 赵海新 陈书强 徐令旗 杨丽敏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78-85,共8页
为了研究低温对寒地水稻花粉粒及剑叶超微结构的影响,以寒地耐冷性强的水稻品种空育131、龙粳25和耐冷性差的品种龙粳11、龙粳28为材料,在开花期进行低温处理(13,15,17℃),样品采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进行观察并拍照。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空... 为了研究低温对寒地水稻花粉粒及剑叶超微结构的影响,以寒地耐冷性强的水稻品种空育131、龙粳25和耐冷性差的品种龙粳11、龙粳28为材料,在开花期进行低温处理(13,15,17℃),样品采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进行观察并拍照。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空育131、龙粳11、龙粳25水稻花粉粒表面的网状雕纹变化明显,水稻花粉粒表面的网状雕纹由深变浅,表面突起减少,使得花粉粒的表面变得光滑,不利于花粉在柱头附着。但低温胁迫下的龙粳28花粉粒表面特征与对照没有明显差异。随着温度降低各水稻品种的叶绿体中的淀粉粒明显减少,嗜锇颗粒明显增加,基粒片变疏松,叠状态的类囊体膜的比例减少。但低温影响下耐冷性强品种龙粳25和空育131与耐冷性差品种龙粳11和龙粳28基粒片层、基质片层并未表现出同一规律,而淀粉粒合成、嗜锇颗粒数量变化规律一致。总之,相比水稻花粉粒,低温对剑叶超微结构的影响更为明显,低温胁迫下耐冷性强和耐冷性差的水稻品种间叶片功能衰退、叶绿体光合变化差异较大,规律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水稻 耐冷 细胞 超微结构
下载PDF
高垩白与低垩白水稻穗部性状及产量的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蔡永盛 郑桂萍 +5 位作者 奚浩然 赵洋 李丹丹 郑悦 潘世驹 吕艳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9-82,共4页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6个高垩白水稻品种和6个低垩白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水稻穗部性状及产量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垩白水稻品种穗长、千粒质量低于低垩白水稻,穗差异达显著水平;低垩白水稻品种中势粒、劣势粒的实粒数高于高垩...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6个高垩白水稻品种和6个低垩白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水稻穗部性状及产量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垩白水稻品种穗长、千粒质量低于低垩白水稻,穗差异达显著水平;低垩白水稻品种中势粒、劣势粒的实粒数高于高垩白水稻品种,差异达显著水平;高垩白水稻品种产量与每穴穗数和单位面积穗数呈显著正相关,低垩白水稻品种产量与穗长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低垩白水稻品种的产量高于高垩白水稻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垩白 水稻 穗部性状 产量
下载PDF
黑龙江不同产量类型粳稻商品品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蔡永盛 赵洋 +6 位作者 周健 郑悦 李丹丹 陈建新 姜红芳 花子瑶 郑桂萍 《种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3-87,共5页
以黑龙江早粳稻品种(品系)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比较了不同产量类型水稻商品品质(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加工品质呈低产、中低产类型好于中产类型好于高产类型的趋势,外观品质中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均呈低产类型好... 以黑龙江早粳稻品种(品系)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比较了不同产量类型水稻商品品质(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加工品质呈低产、中低产类型好于中产类型好于高产类型的趋势,外观品质中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均呈低产类型好于中产类型好于中低产类型好于高产类型的趋势,长宽比呈低产类型好于中低产类型好于高产类型好于中产类型的趋势,低产、中低产类型精米率极显著高于其它类型,低产类型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均极显著低于其它类型。整体来看,低产类型水稻的商品品质优于其他产量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 水稻 产量类型 商品品质
下载PDF
高产早熟糯稻品种龙垦2014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4
作者 曲红岩 李丹丹 +2 位作者 赵洋 李晓蕾 蔡永盛 《现代化农业》 2023年第6期43-45,共3页
龙垦2014粳型为常规糯稻,由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北大荒垦丰(佳木斯)水稻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952.5kg/hm^(2),较龙粳20(CK)增产6.1%。抗病接种鉴定结果为叶瘟0~1级,穗颈瘟1~3级。3年耐冷性鉴定结果为空壳率15.7... 龙垦2014粳型为常规糯稻,由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北大荒垦丰(佳木斯)水稻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952.5kg/hm^(2),较龙粳20(CK)增产6.1%。抗病接种鉴定结果为叶瘟0~1级,穗颈瘟1~3级。3年耐冷性鉴定结果为空壳率15.7%~19.5%,是适合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的高产早熟糯稻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稻 品种 龙垦2014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方式、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水稻茎蘖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蔡永盛 薛菁芳 +4 位作者 杜晓东 赵海新 杨丽敏 王立楠 陈书强 《上海农业学报》 2022年第2期47-52,共6页
以长粒品种‘龙粳1525’和圆粒品种‘龙粳31’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灌溉方式、施氮量及株距对水稻茎蘖利用情况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龙粳1525’在控灌处理、施氮量116.13 kg∕hm^(2)和14 cm株距下的产量最高,... 以长粒品种‘龙粳1525’和圆粒品种‘龙粳31’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灌溉方式、施氮量及株距对水稻茎蘖利用情况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龙粳1525’在控灌处理、施氮量116.13 kg∕hm^(2)和14 cm株距下的产量最高,为8558.58 kg∕hm^(2);而‘龙粳31’在控灌处理、施氮量134.52 kg∕hm^(2)和12 cm株距下的产量最高,为9357.61 kg∕hm^(2),‘龙粳1525’和‘龙粳31’控灌处理下有效分蘖率最高,12 cm株距下的最高茎数、最高分蘖数和分蘖穗数最大,施氮量161 kg∕hm^(2)处理下的最高茎数、最高分蘖数、分蘖穗数和分蘖穗比例最大。结合优化方程得出,长粒品种‘龙粳1525’的最优处理为控灌方式、施氮量116.13 kg∕hm^(2)和株距14 cm;圆粒品种‘龙粳31’的最优处理为控灌方式、施氮量134.52 kg∕hm^(2)和株距12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栽培因素 茎蘖利用 产量
下载PDF
早熟高产水稻新品种龙垦2004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6
作者 李丹丹 曲红岩 +2 位作者 赵洋 李晓蕾 蔡永盛 《现代化农业》 2023年第5期41-43,共3页
龙垦2004生育日数127d,需≥10℃活动积温2300℃左右;叶瘟0~1级,穗颈瘟0~1级;空壳率12.1%~19.8%;食味评分可达85分,是适合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种植的早熟优质高产水稻品种。介绍了龙垦2004的选育经过,抗性表现,米质情况,产量情况以... 龙垦2004生育日数127d,需≥10℃活动积温2300℃左右;叶瘟0~1级,穗颈瘟0~1级;空壳率12.1%~19.8%;食味评分可达85分,是适合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种植的早熟优质高产水稻品种。介绍了龙垦2004的选育经过,抗性表现,米质情况,产量情况以及栽培技术,以期推动该品种的市场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龙垦2004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寒地早熟优质水稻品种龙垦200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7
作者 李丹丹 曲红岩 +2 位作者 赵洋 李晓蕾 蔡永盛 《现代化农业》 2023年第2期44-46,共3页
龙垦2002以龙粳40为母本、龙粳40与龙粳39的F1代为父本配置组合,系谱方法选育而成。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区域种植平均产量为9350.8kg/hm^(2),较对照增产6.1%。抗病接种鉴定结果:叶瘟0~1级,穗颈瘟0~1级。耐冷性鉴定结果:处理空壳率1... 龙垦2002以龙粳40为母本、龙粳40与龙粳39的F1代为父本配置组合,系谱方法选育而成。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区域种植平均产量为9350.8kg/hm^(2),较对照增产6.1%。抗病接种鉴定结果:叶瘟0~1级,穗颈瘟0~1级。耐冷性鉴定结果:处理空壳率10.7%~21.2%。综合来看,该品种具有高产、抗倒性强、株型收敛、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黑龙江省≥10℃活动积温2400℃区域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 水稻 龙垦2002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利用AMMI模型进行寒地水稻品质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郑桂萍 蔡永盛 +4 位作者 赵洋 李丹丹 郑悦 潘世驹 刘丽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6-303,共8页
为探明各试验区的判别力、评价不同品种稻米品质的生态适应性,利用AMMI模型(主效可加互作可乘模型)对黑龙江省6个生态区种植的7个水稻品种的稻米品质进行稳定性和试点判别力分析。结果表明,对整精米率总变异起作用的顺序为基因型与环境... 为探明各试验区的判别力、评价不同品种稻米品质的生态适应性,利用AMMI模型(主效可加互作可乘模型)对黑龙江省6个生态区种植的7个水稻品种的稻米品质进行稳定性和试点判别力分析。结果表明,对整精米率总变异起作用的顺序为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基因型>环境,碾磨品质以龙粳23、东农425和中龙稻1号在不同生态区的稳定性较好且整精米率较高;试验中对蛋白质和食味总变异起作用的顺序为环境>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基因型,食味品质以龙粳21和松粳12在不同生态区的稳定性好、龙粳23稳定性中等,且食味评分较高;龙粳23碾磨和食味品质均较高且稳定性较好,是适应性好的优良品种。牡丹江和查哈阳试点易于对品种的整精米率做出判断:牡丹江和创业对食味品质的判别力强;查哈阳和五常对食味品质的判别力较弱。牡丹江种植品种的食味评分最高,创业种植品种的食味评分较低,结果表明,牡丹江更适于优质品种的筛选和栽培。东农425在牡丹江、龙稻5在查哈阳、龙粳21在五常、松粳12在创业的整精米率方面表现出最佳适应性;中龙稻1号在牡丹江、龙粳23在创业、龙粳24在桦川、东农425在查哈阳的食味评分方面均表现出最佳的适应性。本研究结果可为水稻品质改良的亲本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MI模型 稻米品质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稳定性 判别力
下载PDF
苗期氮素用量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被引量:22
9
作者 李晓蕾 钱永德 +3 位作者 黄成亮 王龙 赵洋 蔡永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50,共4页
以早粳稻品种垦粳1号为材料、尿素为氮源,采用随机设计方法研究了氮肥用量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纯氮12.96 g/m2水平下的水稻株高、叶龄、根数显著高于不施氮肥处理,氮肥用量过大对株高、根长、茎基宽产生抑制作用;在供... 以早粳稻品种垦粳1号为材料、尿素为氮源,采用随机设计方法研究了氮肥用量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纯氮12.96 g/m2水平下的水稻株高、叶龄、根数显著高于不施氮肥处理,氮肥用量过大对株高、根长、茎基宽产生抑制作用;在供试条件下,施纯氮12.96 g/m2有利于秧苗素质的提高,说明在寒地条件下适量施氮能提高秧苗素质,氮肥不足或过多不利于壮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秧苗
下载PDF
膜下滴灌旱种对寒地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吕艳东 孙立明 +7 位作者 周健 姜玉伟 潘世驹 蔡永盛 姜红芳 陈建新 花子瑶 郑桂萍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5-148,共4页
以94份寒地早粳稻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膜下滴灌旱种对寒地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旱种对水稻产量构成各因素、生物产量、经济系数、理论产量的影响具有双向性,且均偏向负向影响;膜下滴灌旱种降... 以94份寒地早粳稻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膜下滴灌旱种对寒地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旱种对水稻产量构成各因素、生物产量、经济系数、理论产量的影响具有双向性,且均偏向负向影响;膜下滴灌旱种降低了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结实率除外)、生物产量、经济系数、理论产量的变异度;穗数、生物产量、理论产量对膜下滴灌旱种的反应较敏感,结实率、千粒质量对膜下滴灌旱种的反应较迟钝;穗粒数较多、生物产量、经济系数较高的水稻种质具有相对较强的旱种适应性;产量构成因素、生物产量、经济系数对膜下滴灌旱种反应较敏感的材料,一般其理论产量对膜下滴灌旱种的反应较敏感;生物产量、理论产量、千粒质量对膜下滴灌旱种反应敏感的材料,其千粒质量、理论产量、生物产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旱种 寒地水稻 生物产量 经济系数
下载PDF
利用AMMI模型分析寒地水稻产量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关系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洋 郑桂萍 +8 位作者 张文秀 蔡永盛 郑悦 李丹丹 潘世驹 宋泽 姜玉伟 李明杰 周健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4-86,共3页
利用主效可加互作可乘(AMMI)模型、双标图以及稳定性参数Di对黑龙江省6个寒地水稻高产区的8个寒地水稻品种的数据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垦粳1号最稳定,龙粳21、龙粳23在佳木斯市创业农场科技示范园区,东农425在五常市试验田具有特... 利用主效可加互作可乘(AMMI)模型、双标图以及稳定性参数Di对黑龙江省6个寒地水稻高产区的8个寒地水稻品种的数据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垦粳1号最稳定,龙粳21、龙粳23在佳木斯市创业农场科技示范园区,东农425在五常市试验田具有特殊的适应性;在参试的品种中,品种稳定性从高到低为垦粳1号、中龙稻1号、龙稻5号、东农425、龙粳24、龙粳23、松粳12、龙粳21;在参试地点中,大兴农场科技示范园区、佳木斯市创业农场科技示范园区比较适合作为区试地点,各地点对品种鉴别力的大小依次为大兴农场科技示范园区>佳木斯市创业农场科技示范园区>五常市试验田>牡丹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查哈阳农场科技示范园区>佳木斯市桦川县试验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产量 寒地 AMMI模型 应性 稳定性
下载PDF
生物炭对粳稻垦鉴稻5号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郑悦 郑桂萍 +6 位作者 赵洋 蔡永盛 李丹丹 潘世驹 黄成亮 王龙 周健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62,共4页
为明确不同生物炭量对粳稻垦鉴稻5号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采取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的着粒密度、不同粒位的二次枝梗数、实粒数、实粒质量、每平方米穗数、产量均高于对照,其中施入生物炭1 100 kg/667 m2... 为明确不同生物炭量对粳稻垦鉴稻5号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采取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的着粒密度、不同粒位的二次枝梗数、实粒数、实粒质量、每平方米穗数、产量均高于对照,其中施入生物炭1 100 kg/667 m2时的着粒密度、实粒质量、产量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产量构成因素中,穗数、穗粒数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穗长、一次枝梗数、结实率、千粒质量与产量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大小顺序为:穗长>千粒质量>一次枝梗数>结实率,以施入生物炭1 100 kg/667 m2的综合表现最好,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物炭 盐碱地 穗部性状 产量
下载PDF
群体构建因素与寒地水稻产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郑桂萍 梁金国 +5 位作者 赵洋 蔡永盛 郑悦 李丹丹 潘世驹 朱化敏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6-61,共6页
为探明群体构建因素与寒地水稻产量的关系,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分蘖力不同的‘空育131'和‘龙粳31'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行距、株距、穴数、穴苗数中以穴数和株距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穴苗数,穴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空育... 为探明群体构建因素与寒地水稻产量的关系,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分蘖力不同的‘空育131'和‘龙粳31'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行距、株距、穴数、穴苗数中以穴数和株距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穴苗数,穴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空育131'为0.895**、‘龙粳31'为0.823**);株距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空育131'为-0.794**、‘龙粳31'为-0.780**);穴苗数与产量呈负相关(‘空育131'为-0.572、‘龙粳31'为-0.709**);行距与产量呈负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空育131'为-0.428,‘龙粳31'为-0.035);相同基本苗不同田间分布,两品种均表现为株距6 cm、穴数69.4穴/m^2、穴苗数2苗/穴时产量最高,且秧苗分布对产量的影响大于插秧基本苗数的影响;两品种的CV均表现为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穗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空育131'为0.892**、‘龙粳31'为0.958**,即群体构建因素主要通过影响穗数而影响产量。寒地水稻在现有株行配置下通过"缩株距、增穴数、减穴苗",能够实现大幅度增产,对分蘖能力差的品种增产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 水稻 产量 株距 行距 穴株数 合理密植
下载PDF
肥水耦合对寒地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吕艳东 郭晓红 +6 位作者 李红宇 周健 姜玉伟 赵洋 蔡永盛 马艳 郑桂萍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3-97,共5页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龙庆1号和龙盾104为试验材料,研究肥水耦合对寒地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肥料与水分处理间在穗数、结实率、千粒质量及产量上均存在互作关系;龙盾104肥料处理以F3的产量最高,肥水耦合以F3S3的产量最...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龙庆1号和龙盾104为试验材料,研究肥水耦合对寒地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肥料与水分处理间在穗数、结实率、千粒质量及产量上均存在互作关系;龙盾104肥料处理以F3的产量最高,肥水耦合以F3S3的产量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F3S1、F1S3、F1S1、F1S4、F2S3处理;龙庆稻1号水分处理以S1产量最高,肥水耦合以F3S1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F3S4、F1S3、F2S3、F1S4、F2S2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水耦合 寒地水稻 产量 互作 穗数 结实率 千粒质量
下载PDF
碱胁迫下不同水稻品种微观结构响应解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海新 黄晓群 +5 位作者 陈书强 杨丽敏 杜晓东 张志强 蔡永盛 潘国君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22,共12页
研究使用质量比为1:3的Na2CO3+NaHCO3混合碱溶液(溶液质量浓度为0.20%)胁迫苗期水稻,10 d后观察分析细胞微观结构变化,以揭示不同水稻品种微观结构对碱胁迫响应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碱胁迫敏感性存在差异。碱胁迫破坏水稻根细胞排... 研究使用质量比为1:3的Na2CO3+NaHCO3混合碱溶液(溶液质量浓度为0.20%)胁迫苗期水稻,10 d后观察分析细胞微观结构变化,以揭示不同水稻品种微观结构对碱胁迫响应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碱胁迫敏感性存在差异。碱胁迫破坏水稻根细胞排列整齐性,抑制根细胞伸长生长,对薄壁细胞抑制作用强于中柱细胞,胁迫造成部分皮层薄壁细胞崩解和部分大维管束发育不良,但胁迫促进根系木质化和枝根形成,水稻通过增加根系维管柱和大维管束直径以适应碱环境;光合色素对碱胁迫敏感性存在差异,类胡萝卜素相对叶绿素a和叶绿素b敏感性表现最弱;不同品种亚细胞结构对碱胁迫响应机制存在差异,龙粳27叶绿体、线粒体与细胞比表面积显著增加,结构和功能均受损较重,光合作用、糖类转化和运移受抑制。绥粳5号叶绿体和线粒体与细胞比表面积均显著增加,叶绿体仍具有光合功能,但光合产物运移失衡;藤系138叶绿体和线粒体与细胞比表面积均极显著下降,叶绿体结构受损,光合产物减少。越光叶绿体、线粒体和淀粉体与细胞比表面积均极显著增加,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受损较重,但叶绿体光合作用仍继续,而糖类转化和光合产物转运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碱胁迫 细胞 微观结构 响应解析
下载PDF
中国黑龙江与韩国引进水稻品种的品质比较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艳 郑桂萍 +5 位作者 蔡永盛 赵洋 焉山 胡法龙 李丹丹 郑悦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2-65,共4页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以中国黑龙江、韩国的各18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稻米品质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黑龙江水稻品种的平均糙米率、蛋白质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韩国品种,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低于韩国品种;食味评分方面,韩国品种极...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以中国黑龙江、韩国的各18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稻米品质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黑龙江水稻品种的平均糙米率、蛋白质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韩国品种,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低于韩国品种;食味评分方面,韩国品种极显著高于中国黑龙江品种;2个地区水稻品种品质各指标的变异系数均为垩白度、垩白粒率最大,糙米率最小;食味评分与糙米率、精米率、垩白粒率均呈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育种手段,利用韩国水稻品种降低中国黑龙江稻米中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从而提高稻米食味,改善稻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韩国 水稻品种 品质
下载PDF
黑龙江省水稻主栽品种(系)节水抗旱栽培下的抗倒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书强 薛菁芳 +4 位作者 杜晓东 周通 杨丽敏 赵海新 蔡永盛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1-58,共8页
倒伏是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与品质的一个因素。通过常规灌溉和节水抗旱栽培模式下与水稻抗倒性密切相关的性状指标的变化,探讨了黑龙江省各积温带水稻主栽品种(系)的抗倒性。结果表明,节水抗旱处理使部分品种(系)的倒伏指数减小,倒2节带鞘... 倒伏是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与品质的一个因素。通过常规灌溉和节水抗旱栽培模式下与水稻抗倒性密切相关的性状指标的变化,探讨了黑龙江省各积温带水稻主栽品种(系)的抗倒性。结果表明,节水抗旱处理使部分品种(系)的倒伏指数减小,倒2节带鞘抗折力增加,节间干物质量增加,节间横切面积减少,茎壁增厚;抗倒性、抗旱力指数和实测产量等指标表现均较高的品种(系)第一积温带有龙稻16和龙稻24,第二积温带有绥粳4号、绥粳17、绥粳18、北稻7号、绥锦089290,第三积温带有绥粳15、龙粳56、龙粳51、龙粳58、龙粳20、龙交08119、龙丰12500、龙粳3100和龙粳1424,第四积温带有龙粳24、龙粳1525、龙交13S6,第五积温带有龙粳4344。通过对倒伏性状的调查研究,了解各积温带主栽品种(系)的抗倒性情况,可为黑龙江省水稻节水抗旱栽培和抗倒伏种质的研究与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水稻 节水抗旱 抗倒性
下载PDF
不同生物菌肥节氮效果及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书强 魏中华 +7 位作者 谢树鹏 杜晓东 李想 杨丽敏 赵海新 蔡永盛 薛菁芳 周通 《北方水稻》 CAS 2021年第1期1-5,10,共6页
于2018年在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分院试验区开展生物节氮增产技术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采用四种不同生物菌肥处理与常规施肥技术相比较,考查不同生物菌肥处理对水稻生长发育性状、产量构成因子和产量相关指标及节氮效果。... 于2018年在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分院试验区开展生物节氮增产技术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采用四种不同生物菌肥处理与常规施肥技术相比较,考查不同生物菌肥处理对水稻生长发育性状、产量构成因子和产量相关指标及节氮效果。结果表明,奕源生物菌剂处理节肥最多,比对照减氮肥18.6%,产量与对照相当。万丰达掺混肥处理产量最高,节肥量低于奕源生物菌剂处理,比对照减氮肥10.5%。以此明确不同生物菌肥的节氮效果,利用生物菌剂固氮补充水稻生长中后期所缺的氮养分,提高氮肥利用效率,达到作物减氮后防病安全增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菌肥 水稻 生长发育 产量 节氮
下载PDF
粳稻垩白指标与其他品质性状间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丹丹 郑桂萍 +10 位作者 郑悦 蔡永盛 赵洋 潘世驹 黄成亮 王龙 姜玉伟 仲维君 宋泽 周健 殷大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72,共3页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高垩白、低垩白各4个水稻品种为材料进行稻米品质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高垩白品种的平均糙米率、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糙米直链淀粉含量、食味评分均高于低垩白品种,低垩白品种的平均整精米率、糙米蛋白质含量...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高垩白、低垩白各4个水稻品种为材料进行稻米品质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高垩白品种的平均糙米率、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糙米直链淀粉含量、食味评分均高于低垩白品种,低垩白品种的平均整精米率、糙米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高垩白、低垩白品种间的垩白粒率、垩白度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各品质指标的垩白度、垩白粒率的变异系数最大,高垩白品种精米率的变异系数最小,低垩白品种糙米率的变异系数最小;高垩白品种垩白指标与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糙米直链淀粉、食味评分均呈正相关,与糙米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低垩白品种垩白指标与其他品质性状间均呈正相关。由此可知,可通过育种手段提高食味值,改善稻米品质,保证稻米商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垩白 品质 相关性
下载PDF
黑龙江不同产量类型水稻品种穗部性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赵子成 李红宇 +4 位作者 魏玉光 任淑娟 潘世驹 蔡永盛 郑桂萍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4年第5期5-9,43,共6页
以黑龙江省三积温带主栽水稻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比较了不同产量类型的产量构成因素以及穗部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黑龙江三积温带水稻多数为中产或中低产品种,高产品种较少。高产类型的产量构成特征为穗粒数和结实率较高,穗... 以黑龙江省三积温带主栽水稻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比较了不同产量类型的产量构成因素以及穗部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黑龙江三积温带水稻多数为中产或中低产品种,高产品种较少。高产类型的产量构成特征为穗粒数和结实率较高,穗数和千粒重表现中等。一次枝梗数呈低产类型>高产类型>中产类型>中低产类型的趋势,高产和低产类型一次枝梗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中产类型,各类型一次枝梗结实率均高于90%,一次枝梗的千粒重均在27 g左右。高产类型的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粒数、千粒重、二次粒率都极显著高于其他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水稻 产量类型 聚类分析 穗部性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