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细胞因子水平与肝功能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蔡连顺 肖景莹 +4 位作者 辛华 朱丽贤 陈光 张涛 王国志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 探讨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细胞因子水平与肝功能的关系。 方法  47例确诊、但未经药物治疗的华支睾吸虫病患者 ,参照Child Pugh肝功能分级法 ,按照评分将其分成A ( 3~ 4分 ) 2 0例、B( 5~ 6分 ) 15例、C( 7~ 9分 )12例等 3组。... 目的 探讨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细胞因子水平与肝功能的关系。 方法  47例确诊、但未经药物治疗的华支睾吸虫病患者 ,参照Child Pugh肝功能分级法 ,按照评分将其分成A ( 3~ 4分 ) 2 0例、B( 5~ 6分 ) 15例、C( 7~ 9分 )12例等 3组。用放射免疫法及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法 ,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 2 (IL 2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 )、白细胞介素 8(IL 8)、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L)、血清白蛋白 (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华支睾吸虫病患者sIL 2R、IL 8、TNF 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组 (P <0 0 5 ,P <0 0 5 ,P <0 0 1) ,而IL 2含量明显减少 (P <0 0 1)。随着患者肝功能受累程度的加重 ,sIL 2R、IL 8、TNF α含量依次递增 ,IL 2含量依次递减 ,A组和C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sIL 2R、TNF α含量与其TBL(r =0 3 3 1 P <0 0 5 ,r =0 5 18 P <0 0 1)及ALT (r =0 475 P <0 0 1,r =0 2 85 P <0 0 5 )呈正相关 ,与ALB呈负相关 (r =-0 3 19 P <0 0 5 ,r =-0 665 P <0 0 1)。 结论 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 ,血清IL 2、sIL 2R、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病 细胞因子 肝功能 放射免疫法 ELISA 细胞免疫功能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1
2
作者 蔡连顺 王宝来 +1 位作者 肖景莹 温桂芝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7-107,53,共2页
关键词 黑龙江 东部地区 华支睾吸虫病 流行病学 调查
下载PDF
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中细胞间黏附分子水平及对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蔡连顺 王树清 +4 位作者 罗兰 代月 祝丽玲 毕胜 车世伟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2-384,389,共4页
目的了解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分别采集50例未经治疗的华支睾吸虫病患者和20位健康献血者(对照组)静脉血5 ml,检测血浆中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和谷氨酸转氨酶(ALT)... 目的了解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分别采集50例未经治疗的华支睾吸虫病患者和20位健康献血者(对照组)静脉血5 ml,检测血浆中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和谷氨酸转氨酶(ALT)含量,参照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法,根据肝功能受损程度,将华支睾吸虫病患者分成Ⅰ、Ⅱ和Ⅲ3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可溶性ICAM-1(sICAM-1)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采用鲎三肽基质染色定量法检测血浆细菌脂多糖(LPS)水平。结果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或血浆中sICAM-1、LPS、IL-4、IL-6、TNF-α、TBIL和ALT的含量[分别为(729.34±75.67)μg/ml、(0.18±0.08)Eu/ml、(3.46±0.38)ng/ml、(223.48±46.90)pg/ml、(1.39±0.62)ng/ml、(15.45±10.81)μmol/L和(39.25±8.82)IU/L]明显高于对照组[(269.15±38.21)μg/ml、(0.07±0.03)Eu/ml、(0.74±0.22)ng/ml、(106.06±32.96)pg/ml、(0.56±0.14)ng/ml、(6.31±4.70)μmol/L和(18.43±9.81)IU/L](P<0.05或P<0.01),ALB含量[(28.35±5.38)g/L]明显低于对照组[39.43±7.91)g/L](P<0.05)。经相关性检验,患者血清sICAM-1含量与TBIL、ALT和LPS均呈正相关(r=0.662,P<0.01;r=0.514,P<0.01和r=0.499,P<0.01),与ALB呈负相关(r=-0.423,P<0.01)。而IL-4与肝功能参数无相关性(P>0.05)。按Child-Pugh分级,随肝功能受损程度加重,患者血清sICAM-1、LPS、IL-6和TNF-α含量依次递增,Ⅲ级组与Ⅰ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中sICAM-1、LPS、IL-6和TNF-α含量较高,共同参与介导了华支睾吸虫病肝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病 细胞间黏附分子 细胞因子 内毒素 肝功能
下载PDF
胆总管直接引流华支睾吸虫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蔡连顺 王国志 朱丽贤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313-313,共1页
关键词 胆总管 华支睾吸虫 驱虫 华支睾吸虫病 治疗
下载PDF
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蔡连顺 张昆 +1 位作者 白雪 罗佳滨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8年第2期83-84,共2页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改革 创新 实践
下载PDF
临床基础课互交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2
6
作者 蔡连顺 肖景莹 +1 位作者 王国志 马淑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2年第4期298-298,302,共2页
本文针对临床基础课的特点,在实践中通过调整教学计划、教学重点、课堂上以病例导学式教学法为中心、开辟临床基础课学习园地、改革其考试内容、建立实用的小型实习基地、全面提高临床基础课教师的素质等多种途径,力求改革临床基础课的... 本文针对临床基础课的特点,在实践中通过调整教学计划、教学重点、课堂上以病例导学式教学法为中心、开辟临床基础课学习园地、改革其考试内容、建立实用的小型实习基地、全面提高临床基础课教师的素质等多种途径,力求改革临床基础课的课程设置,建立符合其特点的互交式教学模式,以适应实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基础课 教学模式 医学教育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7
作者 蔡连顺 辛华 +1 位作者 陈光 温桂芝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2年第6期14-15,共2页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东部支睾吸虫病流行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原学和免疫学检查方法,分片调查人群及中间宿主、保虫宿主的感染情况。结果:共检查了9个县1个市9016人次,感染率为6.96%-66.85%,平均31.5...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东部支睾吸虫病流行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原学和免疫学检查方法,分片调查人群及中间宿主、保虫宿主的感染情况。结果:共检查了9个县1个市9016人次,感染率为6.96%-66.85%,平均31.5%;检查了15种416尾鱼,发现9种255尾鱼感染了华支睾吸虫囊蚴,鱼感染率为61.3%,野生小鱼感染度最高,达100%;保虫宿主除猫、狗、猪等动物外,长毛兔也可感染华支睾吸虫。结论:黑龙江省东部是华支睾吸虫病的重流行区,应积极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病原学 免疫学 东部地区 华支睾吸虫病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华支睾吸虫病患者LPO与GPT的观察分析
8
作者 蔡连顺 肖景莹 +1 位作者 陈光 车世伟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病 LPO GPT
下载PDF
囊虫病患者血清中C_3和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
9
作者 蔡连顺 王国志 +4 位作者 阎玉文 李懿宏 文景山 徐之杰 王保来 《黑龙江医药科学》 1995年第6期7-8,共2页
本文检测了37例囊虫病患者血清中 C_3和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水平。结果表明,患者血清中 C_3均值明显低于正常人的测定值(P<0.01),而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水平明显增高(P<0.01)。二者呈显著的负相关。提示在人体囊虫病发病过程中,抗原抗... 本文检测了37例囊虫病患者血清中 C_3和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水平。结果表明,患者血清中 C_3均值明显低于正常人的测定值(P<0.01),而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水平明显增高(P<0.01)。二者呈显著的负相关。提示在人体囊虫病发病过程中,抗原抗体复合物能够激活补体,从而导致补体介导的免疫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囊虫病 补体 C3 循环免疫复合物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参与的ADCC对猪带绦虫六钩蚴的杀伤作用
10
作者 蔡连顺 阎玉文 +1 位作者 王国志 徐之杰 《佳木斯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29-31,共3页
本文用体外培养方法,观察了人体中性粒细胞、特异性抗体、补体等因子对猪带绦虫六钩蚴的杀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单纯中性粒细胞对六钩蚴无明显的影响,但在抗体参与下,对虫体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再加入补体,杀伤作用显著增强。用羊抗人Ig... 本文用体外培养方法,观察了人体中性粒细胞、特异性抗体、补体等因子对猪带绦虫六钩蚴的杀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单纯中性粒细胞对六钩蚴无明显的影响,但在抗体参与下,对虫体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再加入补体,杀伤作用显著增强。用羊抗人IgG血清吸附抗体,可使虫体的死亡率明显降低。提示:IgG依赖、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参与人体抗囊虫感染的免疫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虫感染 免疫 中性粒细胞 六钩蚴 杀伤作用
下载PDF
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sVCAM-1水平的动态观察
11
作者 蔡连顺 王树清 +3 位作者 肖景莹 毕胜 车世伟 代月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7年第1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华支睾吸虫病患者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sVCAM-1)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 ISA法、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患者血清中sVCAM-1和IL-4的含量。结果:华支睾吸虫病患者sVCAM-1和IL-4的... 目的:探讨华支睾吸虫病患者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sVCAM-1)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 ISA法、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患者血清中sVCAM-1和IL-4的含量。结果:华支睾吸虫病患者sVCAM-1和IL-4的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sVCAM-1和IL-4通过多种免疫调控作用,参与了华支睾吸虫病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病 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 白细胞介素4
下载PDF
华支睾吸虫病患者IL-6和IFN-γ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12
作者 蔡连顺 肖景莹 +3 位作者 毕胜 王洪志 车世伟 代月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6年第6期9-9,10,共2页
目的:探讨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双抗体夹心EL 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IL-6和IFN-γ的含量。结果:华支睾吸虫病患者IL-6和IFN-γ的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 目的:探讨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双抗体夹心EL 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IL-6和IFN-γ的含量。结果:华支睾吸虫病患者IL-6和IFN-γ的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细胞因子网络调节功能发生紊乱,IL-6和IFN-γ参与了该病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病 白细胞介素6 干扰素-Γ
下载PDF
以EPG选择吡喹酮治疗华支睾吸虫病剂量的观察
13
作者 蔡连顺 齐宗春 肖景莹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0年第3期17-17,共1页
以EPG选择吡喹酮治疗华支睾吸虫病的剂量,并与以体重选择吡喹酮剂量的疗效相比较.结果显示,二者疗效相同,而前者应用剂量小,尤以轻、中度感染更为明显.我们认为以EPG推算虫荷,以量化的虫荷指标计算吡喹酮剂量,符合吡喹酮药物代... 以EPG选择吡喹酮治疗华支睾吸虫病的剂量,并与以体重选择吡喹酮剂量的疗效相比较.结果显示,二者疗效相同,而前者应用剂量小,尤以轻、中度感染更为明显.我们认为以EPG推算虫荷,以量化的虫荷指标计算吡喹酮剂量,符合吡喹酮药物代谢动力学及杀虫特点,符合大剂量、短疗程,毒性小的用药原则。具有合理性及可行性.因此量化的虫荷指标与较精确的药物剂量是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G 吡喹酮 华支睾吸虫病 剂量 治疗
下载PDF
脑囊尾蚴病患者补体溶解免疫复合物活性的观察
14
作者 蔡连顺 王国志 朱丽贤 《佳木斯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6期14-14,共1页
已知补体具有溶解免疫复合物的功能,称补体介导的溶解免疫复合物的活性(Complement mediated Re-lease Activity of Immune Complex,CRA),该作用必须有旁路途径激活的 C_3参与才能实现。以往我们曾报道,人体感染囊尾蚴后,患者血清 C_3... 已知补体具有溶解免疫复合物的功能,称补体介导的溶解免疫复合物的活性(Complement mediated Re-lease Activity of Immune Complex,CRA),该作用必须有旁路途径激活的 C_3参与才能实现。以往我们曾报道,人体感染囊尾蚴后,患者血清 C_3含量明显减少,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水平显著增高。而 CRA 功能在脑囊尾蚴病中的变化,未见有关资料。为此,本文实验观察了37例脑囊尾蚴病患者 CRA 功能,以探讨 CRA 在机体抗囊尾蚴免疫机理中的作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尾蚴病 脑囊尾蚴病 CRA 循环免疫复合物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重组蛋白HGXPRT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肖景莹 张冬梅 +2 位作者 蔡连顺 沈璐辉 潘卫庆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探讨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恶性疟原虫重组蛋白次黄嘌呤-鸟嘌呤-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X-PRT)诱导小鼠产生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作用。方法3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HGXPRT+ISA720实验组、HGXPRT+福氏佐剂试验组、ISA720对照组、福氏... 目的探讨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恶性疟原虫重组蛋白次黄嘌呤-鸟嘌呤-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X-PRT)诱导小鼠产生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作用。方法3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HGXPRT+ISA720实验组、HGXPRT+福氏佐剂试验组、ISA720对照组、福氏佐剂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等5组。HGXPRT(50μg/200μl)经小鼠后腿皮下免疫3次,间隔3周。每次免疫后2周尾静脉采血,ELISA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以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T)分析免疫血清对恶性疟原虫天然抗原的识别情况。于末次免疫后10d,各组小鼠经腹腔攻击感染约氏疟原虫致死株105个,继而每隔1d采尾血制薄血片,观察原虫感染的动态变化。结果重组蛋白HGXPRT经与佐剂乳化后免疫的小鼠均诱导出针对HGXPRT的体液免疫应答,3次免疫后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滴度达到1∶105以上,而两佐剂组和空白对照组小鼠均未产生特异性抗体。经HGXPRT诱导血清能识别恶性疟原虫天然HGXPRT抗原。经约氏疟原虫致死株攻击感染后4d,两佐剂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疟原虫感染高峰相比实验组提前1d。HGXPRT+ISA720实验组平均原虫率(29.3%)明显低于ISA720对照组(70.0%)和空白对照组(70.0%)(P<0.05);HGXPRT+福氏佐剂实验组平均原虫率(51.0%)亦明显低于福氏佐剂对照组(60.7%)与空白对照组(70.0%)(P<0.05)。结论恶性疟原虫重组蛋白HGXPRT对小鼠有较强的免疫原性,产生的抗体能识别恶性疟原虫HGXPRT天然蛋白,并对疟原虫攻击感染后的小鼠有一定免疫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毕赤酵母 次黄嘌呤-鸟嘌呤-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免疫原性 约氏疟原虫
下载PDF
约氏疟原虫感染早期小鼠Treg/Th17比值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光 刘蕾 +5 位作者 毕胜 罗兰 王芳芳 蔡连顺 苏菊香 代月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25-429,共5页
目的 研究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感染早期小鼠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比值变化。 方法 20只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经腹腔注射1×106个约氏疟原虫17XL感染的红细胞,其中10只小鼠分别于感染前、后1 d... 目的 研究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感染早期小鼠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比值变化。 方法 20只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经腹腔注射1×106个约氏疟原虫17XL感染的红细胞,其中10只小鼠分别于感染前、后1 d注射1 mg CD25单克隆抗体(7D4),建立约氏疟原虫感染小鼠模型和Treg消除小鼠模型。于感染后1~7 d采小鼠尾静脉血,计数红细胞感染率,统计小鼠存活率。另取两模型组小鼠各10只,于感染前(0 d)、感染后3 d和5 d分别取3只小鼠脾组织,制备脾细胞悬液,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脾细胞中Treg和Th17数量占CD4+ T细胞的百分比,计算Treg/Th17比值,分析Treg数量百分比与Th17数量百分比的相关性。 结果 约氏疟原虫17XL感染后2 d,感染组小鼠外周血中出现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感染后5 d,红细胞感染率上升至(49.8±4.7)%,小鼠存活率降至60.0%(6/10);感染后6 d,小鼠全部死亡。Treg消除组小鼠也于感染后2 d外周血中出现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至感染后5 d红细胞感染率仅为(10.0±3.5)%,于感染后7 d上升至60.0%,感染后8 d小鼠全部死亡。感染后3 d,感染组小鼠Treg和Th17数量百分比分别为(11.1±1.3)%和(16.7±3.3)%,感染后5 d增加为(26.1±4.5)%和(19.6±2.6)%,均显著高于感染前[(5.0±0.7)%和(2.4±0.3)%](P<0.01);感染后3 d和5 d 的Treg/Th17比值分别为0.7±0.1和1.3±0.4,均低于感染前(2.1±0.5)(P<0.01,P<0.05);Treg消除组小鼠Treg和Th17数量于感染后3 d和5 d分别为(2.4±1.3)%、(4.3±2.9)%和(26.1±2.2)%、(6.5±2.1)%;Treg/Th17比值分别为0.1±0.1和0.7±0.4,均低于感染前(3.6±0.4)(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reg数量百分比与Th17数量百分比呈正相关(r=0.8166,P<0.01)。 结论 约氏疟原虫17XL感染早期小鼠Tregs/Th17比值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氏疟原虫 Treg/Th17比值 感染早期
下载PDF
牛裂体吸虫线粒体DNA序列和基因排序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景莹 蔡连顺 +5 位作者 長瀧充 德弘慎治 Jarilla Blanca R. 嶋田雅暁 David Blair 吾妻健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2-256,共5页
目的为探讨牛裂体吸虫(Schistosoma bovis)在裂体属内的系统发生位置,测定牛裂体吸虫线粒体基因部分序列,并分析该编码区域的基因序列和基因排序。方法以GNT-K法抽提牛裂体吸虫成虫基因组DNA,用兼并和特异引物扩增目的基因。扩增产物经... 目的为探讨牛裂体吸虫(Schistosoma bovis)在裂体属内的系统发生位置,测定牛裂体吸虫线粒体基因部分序列,并分析该编码区域的基因序列和基因排序。方法以GNT-K法抽提牛裂体吸虫成虫基因组DNA,用兼并和特异引物扩增目的基因。扩增产物经纯化后克隆于pGEM1T质粒载体,并转化大肠埃希菌。抽提和纯化阳性质粒DNA,并测序。以纯化后的阳性质粒DNA为模板,根据已获得的序列设计内部特异引物,采用引物步移法获得全长目的片段。在GenBank中查找曼氏血吸虫等相关血吸虫线粒体基因序列,作基因排序及比较分析后,以邻接法绘制系统发生树。结果测定了牛裂体吸虫线粒体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亚基Ⅳ~Ⅰ基因序列(nicotinamide adeninedinucleotide dehydrogenase subunit4-1gene,nad4-nad1),其长度为2214bp。分析该编码区基因排序为nad4-trnQ(Gln)-trnK(Lys)-nad3-trnD(Asp)-nad1。牛裂体吸虫在该区域的线粒体基因排序与非洲支系血吸虫相似,与亚洲支系血吸虫有很大的不同;根据牛裂体吸虫与其他8种吸虫部分nad4,nad3,部分nad1和部分nad4+nad3+nad1基因序列比对结果,分别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牛裂体吸虫与埃及血吸虫位于同一簇,归属于非洲血吸虫支系,这与由基因排序推测的牛裂体吸虫的系统发生位置结果相一致。结论牛裂体吸虫属于非洲支系而非亚洲支系血吸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裂体吸虫 nad4 nad3 nad1 基因排序 系统发生关系
下载PDF
疟疾感染过程中Tregs对DCs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与机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光 刘蕾 +4 位作者 王芳芳 罗兰 苏菊香 蔡连顺 代月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27-431,共5页
目的探讨疟疾感染过程中调节性T细胞(Treg)对DCs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与机理。方法建立P.y17XL感染和Tregs消除BALB/c小鼠模型,计数红细胞感染率;感染后第0、3和5d制备脾细胞悬液,FACS检测脾脏中DCs亚群数量变化;DCs表面分子MHC-II、CD80... 目的探讨疟疾感染过程中调节性T细胞(Treg)对DCs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与机理。方法建立P.y17XL感染和Tregs消除BALB/c小鼠模型,计数红细胞感染率;感染后第0、3和5d制备脾细胞悬液,FACS检测脾脏中DCs亚群数量变化;DCs表面分子MHC-II、CD80和CD86的表达水平及分泌IL-10的DCs数量变化。结果与正常感染组小鼠相比,Tregs消除组小鼠于感染后第3dDCs亚群,MHC-II,CD80和CD86的表达均明显增加,感染后第5dDCs亚群数量、MHC-II和CD80表面分子的表达均明显减少;然而分泌IL-10的DCs数量于感染后第5d明显增加,是同天感染鼠的3.5倍。另外,我们采用两种anti-CD25mAb体内阻断Tregs,效果有着明显的差异。7D4能长期有效的阻断CD25表达,而PC61仅能短期内维持CD25低表达。结论 P.y17XL感染早期,BALB/c小鼠Tregs数量升高与DCs功能受损具有相关性。Tregs能抑制DCs的免疫功能,这一现象可能与Tregs调控DCs的亚群、表型和细胞因子分泌模式等方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感染 调节性T细胞 DCS 免疫功能
下载PDF
IL-10在Plasmodium yoelii 17XL和Plasmodium chabaudi AS疟原虫混合感染宿主病理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光 曹雅明 +4 位作者 刘蕾 蔡连顺 毕胜 苏菊香 代月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期39-43,共5页
为探讨IL-10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P.y17XL)和夏氏疟原虫(Plasmodiumchabaudi AS,P.cAS)混合感染宿主病理损伤中的作用,用P.y17XL、P.cAS和P.y17XL+P.cAS分别感染DBA/2小鼠,计数红细胞感染率;感染后第3、5、8、10... 为探讨IL-10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P.y17XL)和夏氏疟原虫(Plasmodiumchabaudi AS,P.cAS)混合感染宿主病理损伤中的作用,用P.y17XL、P.cAS和P.y17XL+P.cAS分别感染DBA/2小鼠,计数红细胞感染率;感染后第3、5、8、10、12和19天分别尾静脉取血,肝素抗凝后短暂离心,采用高纯度DNA提取试剂盒抽提DNA,实时定量PCR检测虫负荷水平;感染后第0、1、3、5、8、10、12和15天制备脾细胞悬液,ELISA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水平。实验结果发现,P.y17XL单独感染和混合感染小鼠IL-10水平在感染后第5天和第8天分别达峰值,随后开始下降至正常水平,小鼠虫血症均达中等水平,存活率100%;相比P.cAS感染小鼠IL-10在感染后第3天突然出现高水平升高并且维持时间较长;于感染后第8天达峰值,是同天P.y17XL单独感染和混合感染小鼠IL-10水平的2倍,虫血症水平较高,小鼠全部死亡。同时实时定量PCR结果发现,混合感染小鼠,于感染后3~12 d P.y17XL增殖占优势,而感染后15~19 d则P.cAS增殖处于优势状态。表明以IL-10为核心的免疫调节网络与疟疾感染过程中病理损伤密切相关。同时提示混合感染小鼠应答模式与P.y17XL感染小鼠的应答模式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0 P y17XL和P cAS混合感染 病理损伤
下载PDF
旋毛虫感染小鼠血清干扰素-γ、白介素-4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毕胜 齐宗春 +5 位作者 陈光 苏菊香 车世伟 代月 肖景莹 蔡连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601-2603,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4的含量,探讨小鼠感染旋毛虫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每只小鼠喂食感染旋毛幼虫200条,对照组小鼠不做处理,分别于小鼠感染旋毛虫后第7、14、21、28、35天,随...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4的含量,探讨小鼠感染旋毛虫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每只小鼠喂食感染旋毛幼虫200条,对照组小鼠不做处理,分别于小鼠感染旋毛虫后第7、14、21、28、35天,随机取模型组和对照组小鼠,常规眼眶静脉取血分离血清,用ELISA法测定IFN-γ、IL-4的值。结果模型组IFN-γ分泌水平在感染后7 d达峰值,感染后14和21 d水平虽有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至感染后28、35 d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模型组IL-4分泌水平于感染后14 d达峰值,随后缓慢下降但始终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旋毛虫感染小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成功地建立和转化,体液免疫在清除旋毛虫过程中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干扰素-Γ 白介素-4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