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顾护脾胃经验的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蔺亚东 宋绍亮 《江西中医药》 2013年第1期5-6,共2页
类风湿关节炎属痹症范畴,其发病及中医证候与脾胃关系密切。并且其为慢性疾病,需长期服药,易伤及病人脾胃,影响脾胃受纳,一则使病人体质变差;二则影响药物吸收;三则病人依从性变差。因此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顾护脾胃便显得尤其重要,... 类风湿关节炎属痹症范畴,其发病及中医证候与脾胃关系密切。并且其为慢性疾病,需长期服药,易伤及病人脾胃,影响脾胃受纳,一则使病人体质变差;二则影响药物吸收;三则病人依从性变差。因此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顾护脾胃便显得尤其重要,现将其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脾胃 经验
下载PDF
基于URL特征的钓鱼网站检测方式 被引量:5
2
作者 蔺亚东 《电子测试》 2014年第2期70-72,共3页
提出一种基于URL特征的钓鱼网站检测方式。首先通过基于域名分割和二元组匹配的方式寻找与正常网站相似的URL。通过分析URL得出匹配特征和URL分割特征,利用上述特征训练分类器来探测钓鱼网站,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准确率达到95%。
关键词 域名分割 二元组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基于MAPK通路探究下调miR-15b对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谭玉婷 宋业琳 +1 位作者 蔺亚东 任华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4810-4813,共4页
目的 探讨MAPK通路下调微小RNA-15b(miR-15b)对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购买48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各12只,其中空白组不做处理,模型组、上调组、下调组构建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做miR-15b慢病毒滴定,采用实时... 目的 探讨MAPK通路下调微小RNA-15b(miR-15b)对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购买48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各12只,其中空白组不做处理,模型组、上调组、下调组构建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做miR-15b慢病毒滴定,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检测miR-15b基因表达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监测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表达量。结果 与上调组相比,下调组miR-15b表达量、IL-6、TNF-α、MDA、SOD、LVEDP水平、MAP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LVSP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 通过下调miR-15b可能经作用于MAPK信号通路,能够抑制体内炎症反应,对大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症状进行减轻,从而发挥其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5b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 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 保护作用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46
4
作者 蔺亚东 张伏芝 +3 位作者 雷蕾 王攀 亢力 任钧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5期102-106,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用药特点与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借鉴。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自建库至201...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用药特点与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借鉴。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自建库至2017年收载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文献,经筛选后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等方法,分析药物功效分布及配伍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2884篇,涉及中药495味,高频药物有黄芪、丹参、山药、茯苓、山萸肉、地黄等,按频次排序前50位主要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等11类,补虚药以补气药和补阴药为主,常用药物组合为黄芪-丹参、黄芪-山药-丹参,常用方剂为六味地黄丸。结论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以补气滋阴、活血化瘀为主,可为临床辨治糖尿病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中医药 用药规律 关联规则 数据挖掘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的中医辨治规律探讨 被引量:9
5
作者 蔺亚东 李爱民 《现代中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18-19,共2页
通过回顾中医文献,结合临床经验,以病证结合为辨治之基,对本病从病因(肝肾亏虚、外邪侵袭、骨节过劳共同诱发了本病)、病机(不荣则痛,不通则痛)、病位(筋骨并重)的角度进行探讨和总结,从而分析其规律,以期在临床上达到更好的疗效。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辨治 理论探讨
下载PDF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血管内皮活性物质变化动态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武曲星 王攀 +4 位作者 王冬芝 蔺亚东 张伏芝 刘建勋 任钧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56-61,共6页
目的从血管内皮活性物质角度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thrombocytopenia,ITP)气不摄血证血管损伤情况及出血机制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睡眠剥夺复合免疫法制备ITP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第1周进行睡眠剥夺,第2、3周睡眠剥夺同时注射抗... 目的从血管内皮活性物质角度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thrombocytopenia,ITP)气不摄血证血管损伤情况及出血机制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睡眠剥夺复合免疫法制备ITP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第1周进行睡眠剥夺,第2、3周睡眠剥夺同时注射抗血小板血清(APS)进行免疫。将Balb/C小鼠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各组再分为7、10、21 d时间点,每个时间点正常组10只、模型组12只,观察各时间点小鼠体征,检测小鼠体质量及血小板、抓力、脾脏指数、胸腺指数,ELISA检测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含量,Aim Plex流式高通量多因子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第7日小鼠精神状态萎靡,倦怠蜷缩,极少活动,此状态随时间延长日益加重,体质量、抓力、血小板、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显著降低(P<0.01),v WF、NO、ET-1显著升高(P<0.01);注射APS后,模型组小鼠腹部、腿部有出血点,便血情况发生,第2次注射后出血最为严重,此后逐日减轻,小鼠体质量、抓力、血小板、胸腺指数、VEGF-A、sVCAM-1显著降低(P<0.01,P<0.05),脾脏指数、vWF、NO、ET-1显著升高(P<0.01);第21日模型组小鼠出血较轻,体质量、抓力、血小板、胸腺指数显著降低(P<0.01),脾脏指数、vWF、NO、ET-1、sICAM-1显著升高(P<0.01)。结论 ITP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存在血管损伤:造模第7日以血管内皮凝血功能紊乱为主,第10日以血管内皮通透性改变为主,第21日以血管内皮免疫功能紊乱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气不摄血证 血管活性物质 病证结合模型
下载PDF
外泌体作为中药新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7
作者 高文静 侯敏 +3 位作者 王攀 蔺亚东 刘建勋 任钧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69-1876,共8页
外泌体是内膜衍生的,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结构,并由大多数细胞分泌而来的纳米级小囊泡,内含DNA、小RNA、蛋白质等物质,具有沟通细胞间通讯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动物外泌体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外泌体研究已成为生物学、医药学等研究的热点。... 外泌体是内膜衍生的,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结构,并由大多数细胞分泌而来的纳米级小囊泡,内含DNA、小RNA、蛋白质等物质,具有沟通细胞间通讯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动物外泌体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外泌体研究已成为生物学、医药学等研究的热点。最近,植物外泌体也逐渐引起大家的关注,尤其是药用植物外泌体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加。为此,本文整理了近些年药用植物外泌体研究的相关文献,对药用植物外泌体的提取、分离、鉴定及应用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以期为将来中药外泌体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中药 MICRORNAS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气不摄血证小鼠外周血小板活化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攀 蔺亚东 +4 位作者 武曲星 侯敏 高文静 刘建勋 任钧国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5-50,共6页
目的观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气不摄血证小鼠外周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变化。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小鼠采用第1周睡眠剥夺,第2、3周睡眠剥夺复合腹腔注射抗血小板血清(anti-platelet se... 目的观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气不摄血证小鼠外周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变化。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小鼠采用第1周睡眠剥夺,第2、3周睡眠剥夺复合腹腔注射抗血小板血清(anti-platelet serum,APS)的方法复制ITP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实验结束后,扫描电镜观察小鼠血小板形态,ELISA检测血小板α颗粒(β-TG、PF-4)、致密颗粒(ATP、ADP)的释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血小板CD62P的表达率、血小板-中性粒细胞黏附(PNA)的百分率、血小板线粒体膜电位(MMP)和活性氧平均荧光强度(ROS-MFI)。结果正常组小鼠血小板大多呈圆形或圆盘形,有少量伪足形成,模型组小鼠血小板大多形状不规则,有大量伪足形成,部分黏附聚集成团。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小板β-TG、PF-4、ATP、MMP、ROS-MF明显升高(P<0.01),CD62P、ADP、PNA明显升高(P<0.05)。结论ITP气不摄血证小鼠外周血小板呈高度活化状态且凋亡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P气不摄血证 血小板 活化功能
下载PDF
CBS教学法对中医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卢玲 李爱民 蔺亚东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35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CBS教学法对该院中医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2014年度始终承担该院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专业本科实习带教任务医师共计24人。其中2011、2012年度为一般教学法,2013、2014年度为CBS教学法,通过对OSCE考试... 目的探讨CBS教学法对该院中医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2014年度始终承担该院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专业本科实习带教任务医师共计24人。其中2011、2012年度为一般教学法,2013、2014年度为CBS教学法,通过对OSCE考试成绩对比,综合分析引入CBS教学法后对该院中医临床实习带教老师教学能力的影响。结果使用CBS教学法后学生的OSCE考试成绩明显提高,使用CBS教学法后,带教老师讲课内容更加新颖丰富,更为学生所接受,带教老师讲课方法更加实用有效,带教老师表达能力较好,较前有所提高。结论使用CBS教学法能有效促进带教老师授课内容的更新,提高老师表达能力,促进教学方法的实用,提高学生接受度,进而有效提高学生OSCE考试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S教学法 带教老师 教学能力
下载PDF
KK-Ay小鼠糖尿病肾病模型气阴两虚证的演变与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云霄 蔺亚东 +4 位作者 彭菊琴 王攀 陈潇潇 任钧国 刘建勋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830-3835,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KK-Ay小鼠糖尿病肾病(DN)模型气阴两虚证的演变,探讨DN气阴两虚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方法。方法:选择KK-Ay小鼠(模型组)和C57BL/6J小鼠(对照组)各30只,分别给予高脂和普通饲料喂养,观察一般情况、体质量、疾病指... 目的:通过观察KK-Ay小鼠糖尿病肾病(DN)模型气阴两虚证的演变,探讨DN气阴两虚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方法。方法:选择KK-Ay小鼠(模型组)和C57BL/6J小鼠(对照组)各30只,分别给予高脂和普通饲料喂养,观察一般情况、体质量、疾病指标-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肾脏指标[24h尿量(UV)、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脏器系数、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和证候指标-气虚证指标[(抓力、摄食量、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阴虚证指标[摄水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舌面RGB值、脉搏幅度]。结果:与同周龄对照组比较,14周龄KK-Ay小鼠一般情况较差,体质量、FBG、UV、UACR显著升高(P<0.01),肾小球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管空泡变性,足细胞足突排列紊乱、融合明显,抓力、脉搏幅度、ATP显著下降(P<0.01),食水量显著升高(P<0.01);16周龄KK-Ay小鼠除上述指标变化外,舌面G、B值、R+G+B值显著升高(P<0.05,P<0.01),CRH显著下降(P<0.05);23周龄KK-Ay小鼠肾脏脏器系数显著降低(P<0.05),ATP、ADP、ACTH、CRH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高脂喂养KK-Ay小鼠至14周龄可构建DN气阴两虚证模型,简单方便,符合中医证候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气阴两虚 KK-AY小鼠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芪术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7
11
作者 蔺亚东 高文静 +3 位作者 侯敏 王攀 雷蕾 任钧国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161-168,共8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索芪术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中医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以口服生物利用度和类药性为限定条件筛选出芪术颗粒中各药的化学成分及其蛋白靶点,并通...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索芪术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中医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以口服生物利用度和类药性为限定条件筛选出芪术颗粒中各药的化学成分及其蛋白靶点,并通过UniProt数据库将蛋白靶点规范为相应的基因名称;通过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疾病-基因数据库(DisGeNET),治疗靶标数据库(TTD),ETCM数据库检索糖尿病肾病的相关基因;两者取交集之后,通过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STRING)构建蛋白互作网络,使用Cytoscape分析网络的核心靶点,使用KOBAS 3.0数据库对相关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从芪术颗粒中共得到化学成分93个,涉及到254个靶点,与糖尿病肾病相关的基因607个,取交集后确定了76个芪术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靶标,包括蛋白激酶B1(Ak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α(VEGFA),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等核心靶点,经过GO分析和KEGG分析,芪术颗粒可以影响细胞对氮化合物的反应、调节活性氧代谢过程等生物过程,调控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IL-17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通路。结论:芪术颗粒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可能是影响Akt1,VEGFA,IL-6,TNF,MAPK1,MMP-9等靶点,调控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IL-17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通路发挥的,可以为进一步的基础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芪术颗粒 糖尿病肾病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基于中医临床文献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28
12
作者 张伏芝 蔺亚东 +4 位作者 雷蕾 高文静 侯敏 亢力 任钧国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99-205,共7页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08-2019年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和维普数据库中发表的主题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中医"的文献以...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08-2019年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和维普数据库中发表的主题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中医"的文献以及PubMeb数据库中检索词为(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AND TCM的文献,筛选后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和构建复杂网络的数据统计方法,分析中医临床用药的功效、频次、性味归经、常用药对及核心处方等规律。结果:纳入治疗DPN的文献461篇,涉及中药275种,总使用频次6361次。频数统计结果显示出现频次最高的中药为黄芪;各类药物功效中以活血祛瘀药使用最多,其次为补气药;药物性味以甘味、温性为主;药物归经以入肝经药物居多。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支持度最高的药对为当归-黄芪,复杂网络分析得到的核心中药为黄芪、当归、川芎、鸡血藤、桂枝、红花、地龙、赤芍、丹参、桃仁。结论:该研究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中医临床治疗DPN的用药规律,发现补气血兼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这一发现可为DPN的中医临床用药和中药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关联规则 糖尿病 归经 药对 药性 用药规律
原文传递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攀 武曲星 +4 位作者 王冬芝 蔺亚东 张伏芝 刘建勋 任钧国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2-176,共5页
目的:探讨睡眠剥夺复合免疫法建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的可行性。方法:Balb/c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组在第1周仅睡眠剥夺,第2、3周睡眠剥夺复合免疫法(腹腔注射抗血小板血清),实验周期为3周。实验结束后,采... 目的:探讨睡眠剥夺复合免疫法建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的可行性。方法:Balb/c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组在第1周仅睡眠剥夺,第2、3周睡眠剥夺复合免疫法(腹腔注射抗血小板血清),实验周期为3周。实验结束后,采用血球计数仪检测血小板数量、称量小鼠脾脏重量并计算脾脏指数、流式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此外,观察并检测小鼠一般体征,采用大小鼠抓力测定仪检测抓力,MouseOx Plus小动物无创监护仪检测脉搏幅度,数码照相机采集舌面特征。结果:疾病指标: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注射部位、耳部、足部等有点状或块状出血,脾脏指数明显升高,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均显著降低,且CD4^+/CD8^+明显降低;证候指标: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抓力显著降低,脉搏幅度显著降低,舌象R/G值明显降低。结论:睡眠剥夺复合免疫法可以成功建立与临床接近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气不摄血证 睡眠剥夺 病证结合模型
原文传递
降糖消脂片治疗NAFLD的分子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侯敏 高文静 +6 位作者 杜阳 王攀 彭菊琴 蔺亚东 张伏芝 任钧国 刘建勋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7-157,共11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降糖消脂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和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降糖消脂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和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获取降糖消脂片各药味的化学成分,于SwissTargetPrediction和STITCH数据库预测化学成分的靶点;借助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治疗靶标数据库(TTD)和疾病相关的基因与突变位点数据库(DisGeNET)筛选NAFLD靶点,并与降糖消脂片活性成分的靶点进行交集分析,获得降糖消脂片治疗NAFLD的靶点。借助STRING 11.0构建治疗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利用DAVID 6.8对治疗靶点进行富集分析。最后基于分子对接验证降糖消脂片关键成分与核心治疗靶点的作用特征。结果:降糖消脂片治疗NAFLD的关键成分包括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小檗碱、异鼠李素、白桦脂酸、齐墩果酸、熊果酸、芒柄花黄素和己糖醇,核心靶点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Jun原癌基因(JUN),MAPK3,蛋白激酶B1(AKT1或者Akt1),肿瘤蛋白p53(TP53),E1A结合蛋白P300(EP300),Fos原癌基因(FOS),肿瘤坏死因子(TNF),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和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2E1(CYP2E1)。富集分析表明降糖消脂片主要通过外源代谢、氧化还原和胆固醇代谢等生物过程,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NAFLD及胰岛素信号通路发挥对NAFLD的治疗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降糖消脂片关键成分与降糖消脂片治疗NAFLD核心靶点有较好的亲和力。结论:降糖消脂片可通过多种活性成分、多个关键靶点及多种作用途径治疗NAF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降糖消脂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槲皮素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
原文传递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攀 武曲星 +5 位作者 王冬芝 蔺亚东 张伏芝 刘建勋 刘炯 任钧国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8-252,共5页
目的:从证候与疾病两方面观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的动态变化特征,初步阐释ITP气不摄血证的形成过程。方法: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采用第1 w睡眠剥夺... 目的:从证候与疾病两方面观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的动态变化特征,初步阐释ITP气不摄血证的形成过程。方法: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采用第1 w睡眠剥夺,第2、3 w睡眠剥夺复合腹腔注射抗血小板血清(anti-platelet serum,APS)的方法复制ITP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实验第7 d、10 d、21 d时各取一批小鼠检测体质量、抓力、脉搏幅度等相关证候指标,以及出血、外周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脾脏指数、脾脏病理等相关疾病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7 d、10 d、21 d时模型对照组小鼠的证候指标(体质量、抓力、脉搏幅度)均显著降低(P<0.01);7 d时模型对照组小鼠无出血情况,脾脏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10 d、21 d时模型对照组小鼠腹部、尾等不同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脾脏指数显著增高(P<0.01);7 d、10 d、21 d时模型对照组小鼠PLT计数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睡眠剥夺复合腹腔注射APS法复制的ITP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呈现气虚-出血-气虚-气不摄血的动态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P气不摄血证 睡眠剥夺 抗血小板血清 动态研究
原文传递
中药干预动脉粥样硬化表观遗传修饰的研究现状及思考 被引量:3
16
作者 谭玉婷 蔺亚东 +1 位作者 吴赛 纪文岩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182-1187,共6页
目前对动脉粥样硬化(AS)机制的研究涉及细胞的代谢、增殖、自噬、凋亡、坏死、纤维化等,而表观遗传修饰与上述病理机制有密切关系,其通过DNA甲基化、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组蛋白修饰等途径参与AS的发生、发展。通过梳理2015—2020... 目前对动脉粥样硬化(AS)机制的研究涉及细胞的代谢、增殖、自噬、凋亡、坏死、纤维化等,而表观遗传修饰与上述病理机制有密切关系,其通过DNA甲基化、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组蛋白修饰等途径参与AS的发生、发展。通过梳理2015—2020年中药干预AS表观遗传修饰的相关研究,发现中药有效成分、中药复方、中药注射剂均能在表观遗传水平影响AS进展,并能在AS的不同病理阶段产生作用,具有多靶点效应;可发挥调节脂质代谢、抗炎、抗凋亡、抑制氧化应激、抑制增殖迁移、促进自噬的作用,且存在双向调节作用。目前相关研究还存在基础研究不够深入、对AS动态过程的干预效应及机制未明确、表观遗传修饰各因素研究相对孤立等问题,未来仍需深入研究,并将成果转化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表观遗传修饰 表观遗传学 中药有效成分 中药复方 中药注射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