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铜制剂与化学农药混配对兰州百合贮存期鳞茎腐烂病防治作用
1
作者 陈应娥 梁巧兰 +1 位作者 魏列新 蔺珂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2-302,共11页
为了筛选出有效防治兰州百合贮存期鳞茎腐烂病菌高效低毒的铜制剂及其混配剂,延缓病原菌的抗药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两种铜制剂及其混配剂对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的抑菌率、抑菌活性及其混配剂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86.2%氧... 为了筛选出有效防治兰州百合贮存期鳞茎腐烂病菌高效低毒的铜制剂及其混配剂,延缓病原菌的抗药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两种铜制剂及其混配剂对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的抑菌率、抑菌活性及其混配剂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86.2%氧化亚铜WP和46%氢氧化铜WG以及化学药剂500 g/L异菌脲SC、80%代森锰锌WP、75%百菌清WP对裂褶菌抑菌活性均较好,EC_(50)在6.44~89.60μg/mL;获得5种具有增效作用的混配剂,分别为86.2%氧化亚铜WP∶500 g/L异菌脲SC(2∶8)、86.2%氧化亚铜WP∶75%百菌清WP(5∶5、8∶2、9∶1)、46%氢氧化铜WG∶75%百菌清WP(6∶4),其EC_(50)和共毒系数为5.06~30.16μg/mL和137.91~221.03;离体防效测定发现,86.2%氧化亚铜WP∶75%百菌清WP(5∶5)和86.2%氧化亚铜WP∶500 g/L异菌脲SC(2∶8)对裂褶菌引起的兰州百合鳞茎腐烂病的防效较好,保护作用防效和治疗作用防效在86.62%和78.44%以上,分别比86.2%氧化亚铜WP、500 g/L异菌脲SC和75%百菌清WP防效最高提高5.90%、9.61%和11.53%、14.64%,且在发病前、后施药,混配剂及单剂的保护作用防效均高于治疗作用防效。筛选出86.2%氧化亚铜WP∶75%百菌清WP(5∶5)和86.2%氧化亚铜WP∶500 g/L异菌脲(2∶8)对兰州百合鳞茎腐烂病防效较好的两种混配剂,其平均防效高达84.40%以上,这两种混配剂的防效均显著高于各自单剂的防效。研究结果对指导铜制剂与化学药剂合理混配,有效防治百合鳞茎腐烂病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制剂 化学农药 百合鳞茎腐烂病 增效作用 防治作用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囊液通过诱导细胞骨架重排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迁移和吞噬功能
2
作者 贺飞明 董丹 +5 位作者 陈宇婷 廖原 蔺珂 孟瑾 吴向未 陈雪玲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5-390,共6页
目的探讨细粒棘球蚴囊液(EgCF)对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骨架重排及吞噬和迁移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离C57BL/6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外培养,分为空白对照组、LPS组、LPS联合EgCF组。处理48 h后,罗丹明标记的鬼笔环肽染色纤维型肌动蛋白(F⁃ac... 目的探讨细粒棘球蚴囊液(EgCF)对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骨架重排及吞噬和迁移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离C57BL/6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外培养,分为空白对照组、LPS组、LPS联合EgCF组。处理48 h后,罗丹明标记的鬼笔环肽染色纤维型肌动蛋白(F⁃actin)结合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变化,TranswellTM小室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吞噬能力。处理1 h后,Western blot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的AKT(p⁃AKT)、Ras相关的C3肉毒素底物1(Rac1)、鸟苷三磷酸⁃Rac1(GTP⁃Rac1)、Wiskott⁃Aldrich综合征蛋白(WASP)及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Arp2)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后,巨噬细胞变形明显,伪足伸出增多,迁移能力和吞噬能力显著提高,F⁃actin增加,在伪足中分布较多,PI3K、p⁃AKT、GTP⁃Rac1、WASP及Arp2蛋白表达显著增加。与LPS组相比,LPS联合EgCF组中细胞收缩变圆,伪足伸出减少,迁移能力降低,吞噬能力减弱,PI3K、p⁃AKT、GTP⁃Rac1、WASP及Arp2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结论LPS诱导巨噬细胞迁移并增强其吞噬能力,EgCF处理抑制以上作用,与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重排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绦虫 巨噬细胞 脂多糖 细胞骨架 吞噬作用
原文传递
5种矿物源农药对兰州百合3种病害室内防效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蔺珂 梁巧兰 +5 位作者 魏列新 姜玉玲 孟秀鹏 岳阳 陈应娥 梁旭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8-346,共9页
为了筛选高效低毒且对兰州百合3种病害具有较高防效的矿物源农药,本试验采用生长速率法、黄瓜子叶法及喷雾、灌根法分别测定了5种矿物源农药对引起兰州百合病害病原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裂褶菌Sc... 为了筛选高效低毒且对兰州百合3种病害具有较高防效的矿物源农药,本试验采用生长速率法、黄瓜子叶法及喷雾、灌根法分别测定了5种矿物源农药对引起兰州百合病害病原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的抑菌作用、活性、离体防效和室内盆栽防效,明确了其防病持效期及对百合的安全性。结果表明,86.2%氧化亚铜WP对灰葡萄孢、交链格孢、裂褶菌的抑菌作用均最好,EC_(50)分别为286.52、203.17、39.42μg/mL,29%石硫合剂AS对灰葡萄孢、交链格孢的抑菌作用较好,EC_(50)分别为683.56、320.20μg/mL,46%氢氧化铜WG对裂褶菌的EC_(50)为89.60μg/mL;离体防效测定表明,86.2%氧化亚铜WP和29%石硫合剂AS对百合灰霉病、叶斑病防效均较好,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防效分别在78%和70%以上,86.2%氧化亚铜WP和46%氢氧化铜WG对百合鳞茎腐烂病防效较好,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防效分别在83%和76%以上;室内盆栽防效测定表明,86.2%氧化亚铜WP对兰州百合3种病害的防效最好,均在61%以上,但防效均低于各自对照化学药剂;86.2%氧化亚铜WP对百合灰霉病、29%石硫合剂AS对百合叶斑病、46%氢氧化铜WG对百合鳞茎腐烂病的防病效果均在第7天时最高,分别为71.75%、73.96%、75.00%,持效期为7 d,且对兰州百合安全。研究结果为利用矿物源农药有效防治兰州百合灰霉病、叶斑病和鳞茎腐烂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源农药 百合病害 活性测定 防治效果 持效期 安全性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囊液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
4
作者 蔺珂 孟瑾 +4 位作者 贺飞明 廖原 吴向未 陈雪玲 侯隽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8-444,共7页
目的观察细粒棘球蚴囊液对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RAW264.7分泌炎性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培养小鼠巨噬细胞,分为四组处理:对照、囊液(2.15 mg·mL^(-1))、LPS(1μg^(-1) mL^(-1))以及LPS+囊液。刺激5 h后,qRT-PCR检... 目的观察细粒棘球蚴囊液对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RAW264.7分泌炎性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培养小鼠巨噬细胞,分为四组处理:对照、囊液(2.15 mg·mL^(-1))、LPS(1μg^(-1) mL^(-1))以及LPS+囊液。刺激5 h后,qRT-PCR检测TNF-α、IL-6和IL^(-1)0的表达;刺激1 h后,免疫印迹法检测STAT3和p-STAT3的蛋白水平。结果囊液能显著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IL-6和TNF-α的mRNA表达,却明显促进IL^(-1)0的表达。进一步发现囊液能促进STAT3信号的活化水平,而当使用STAT3的抑制剂S3I-201后,STAT3的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同时回升了TNF-α的表达。结论细粒棘球蚴囊液能抑制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IL^(-1)0/STAT3信号通路可能参与调控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RAW264.7细胞 IL-10/STAT3 炎症反应
下载PDF
苜蓿花叶病毒和白三叶草花叶病毒复合侵染对本氏烟中5种激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岳阳 梁巧兰 +5 位作者 魏列新 何辉 孟秀鹏 姜玉玲 蔺珂 陈应娥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255-2265,共11页
为探明苜蓿花叶病毒(alfalfa mosaic virus,AMV)和白三叶草花叶病毒(white clover mosaic virus,WCMV)复合侵染的协生作用致病机理,以复合接种AMV+WCMV的本氏烟为处理,分别以单独接种AMV、WCMV、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0,PBS)的本氏烟为对... 为探明苜蓿花叶病毒(alfalfa mosaic virus,AMV)和白三叶草花叶病毒(white clover mosaic virus,WCMV)复合侵染的协生作用致病机理,以复合接种AMV+WCMV的本氏烟为处理,分别以单独接种AMV、WCMV、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0,PBS)的本氏烟为对照,采用DAS-ELISA(double-antibody sandwich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方法检测了接种病毒72 h的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叶片中的病毒含量及72~720 h内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茉莉酸(jasmonic acid,JA)、独脚金内酯(strigolactones,SLs)、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乙烯(ethylene,ETH)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AMV和WCMV接种比例为3∶1的植株720 h时的发病症状比单独接种一种病毒(AMV或WCMV)明显,主要症状表现为轻花叶、斑驳花叶、重花叶、明脉、皱缩。检测接种72 h时叶片病毒浓度发现,接种比例3∶1的植株中AMV的浓度比单独接种AMV以及AMV和WCMV接种比例为1꞉1和1꞉3的处理高,而WCMV的浓度略低于其单独接种WCMV处理,高于AMV和WCMV接种比例为1꞉1和1꞉3的处理;接种AMV和WCMV混合液后复合侵染的本氏烟叶片中SA、JA、SLs、BR、ETH含量在一定时间内与单独接种AMV、WCMV及对照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AMV和WCMV接种比例为3∶1的混合液可在一定时间段内提高本氏烟叶片中SA(216~504 h)、SLs(216~432 h)、BR(216~504 h)、ETH(288~720 h)含量,降低JA(216~504 h)含量,其SA、SLs、BR、ETH含量分别比单独接种AMV、WCMV和健康植株(CK)提高了36.27%以上,JA含量降低了59.09%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氏烟 水杨酸 茉莉酸 独角金内酯 油菜素内酯 乙烯 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下载PDF
棘球蚴通过mTOR途径抑制糖酵解的研究
6
作者 刘颖颖 孟娟娟 +6 位作者 常瑗 蔺珂 廖原 许军英 侯隽 陈雪玲 王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38-442,共5页
目的观察棘球蚴感染后,mTOR途径对T细胞糖酵解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感染组和抑制剂组。感染组和抑制剂组肝被膜下注射原头蚴,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PBS,抑制剂组从第2天起每日腹腔注射雷帕霉素(1.25 mg/kg)。分别于感... 目的观察棘球蚴感染后,mTOR途径对T细胞糖酵解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感染组和抑制剂组。感染组和抑制剂组肝被膜下注射原头蚴,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PBS,抑制剂组从第2天起每日腹腔注射雷帕霉素(1.25 mg/kg)。分别于感染后15、30和70 d,收集外周血和脾脏,qRT-PCR检测糖酵解相关转录因子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mTOR途径下游分子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感染组中mTOR途径下游分子HIF-1α、P-p70S6和P-4EBP-1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糖酵解相关转录因子HK3、PKM2、LDHA和MCT4的mRNA表达降低(P<0.05),加入雷帕霉素抑制mTOR途径后,糖酵解相关转录因子HK3、PKM2、LDHA和MCT4的mRNA表达进一步降低(P<0.001)。结论棘球蚴感染通过mTOR途径抑制了T细胞的糖酵解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MTOR 糖酵解
下载PDF
几种生物农药及其混配剂对兰州百合贮存期鳞茎腐烂病防治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姜玉玲 梁巧兰 +3 位作者 魏列新 孟秀鹏 蔺珂 岳阳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41-1049,共9页
为了筛选出防治兰州百合鳞茎腐烂病菌的高效低毒生物杀菌剂,延缓生产中病原菌对药剂的抗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几种生物农药及其混配剂对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菌率、活性及共毒系数。结果表明6种生物农药对尖孢镰孢菌抑... 为了筛选出防治兰州百合鳞茎腐烂病菌的高效低毒生物杀菌剂,延缓生产中病原菌对药剂的抗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几种生物农药及其混配剂对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菌率、活性及共毒系数。结果表明6种生物农药对尖孢镰孢菌抑菌率均在69%以上,且活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多粘类芽胞杆菌、绿色木霉、申嗪霉素、哈茨木霉、丁子香酚、香芹酚,获得4种具有增效作用的混配药剂,分别为多·丁(9:1)、多·丁(8:2)、多·百(8:2)和丁·百(4:6),其共毒系数分别为347.88、129.73、440.60和641.66;这4种混配剂对尖孢镰孢菌引起的兰州百合鳞茎腐烂病的防效均显著高于单剂的防效,较单剂防效提高了5.88%~57.89%;且在发病前、后施药,混配剂及单剂的保护作用防治效果均高于治疗作用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尖孢镰孢菌 生物杀菌剂 活性 增效作用 防治
下载PDF
广西百色右江河谷芒果灌溉制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郭攀 李新建 +5 位作者 粟世华 梁梅英 寸德志 蔺珂 赵海雄 黎应和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62,共5页
根据广西百色右江河谷气候特征,对广西百色右江河谷地区芒果灌溉制度开展了研究。通过设置5种灌水定额、20种灌水时间和次数,无灌溉作为对照组,累计26种灌溉处理,开展芒果灌溉制度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百色右江河谷地区芒果最佳灌水... 根据广西百色右江河谷气候特征,对广西百色右江河谷地区芒果灌溉制度开展了研究。通过设置5种灌水定额、20种灌水时间和次数,无灌溉作为对照组,累计26种灌溉处理,开展芒果灌溉制度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百色右江河谷地区芒果最佳灌水定额为1 500 m3/hm2、最佳灌水时间和次数为秋梢抽发期灌水1次、花芽分化期灌水1次、开花挂果期灌水2次、果实膨大期灌水2次、成熟期不灌溉。与无灌溉相比,最佳灌水定额处理产量平均增加70.16%,无胚果单果重平均增加13.28%,正常果单果重平均增加7.94%,SS、TSS、VC含量分别增加7.07%、19.08%、18.77%,TA含量减少24.23%;最佳灌水时间和次数处理单位面积平均增产57.93%,无胚果单果重平均增加13.13%,正常果单果重平均增加6.84%,SS、TSS、VC含量分别增加8.55%、13.71%、7.49%,TA含量减少18.52%。研究出芒果灌溉制度可为广西百色地区芒果高效节水灌溉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右江河谷 芒果 坡耕地 灌溉制度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囊液通过WASP/Arp2/3/F-actin通路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初步研究
9
作者 贺飞明 董丹 +4 位作者 陈宇婷 蔺珂 廖原 吴向未 陈雪玲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1-235,共5页
目的 探讨细粒棘球蚴囊液(EgCF)通过成核促进因子Wiskott-Aldrich综合征蛋白(WASP),肌动蛋白相关蛋白(Arp)2/3复合体和肌动蛋白丝(F-actin)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方法 分离C57BL/6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外培养,分为对照组(Con... 目的 探讨细粒棘球蚴囊液(EgCF)通过成核促进因子Wiskott-Aldrich综合征蛋白(WASP),肌动蛋白相关蛋白(Arp)2/3复合体和肌动蛋白丝(F-actin)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方法 分离C57BL/6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外培养,分为对照组(Control),囊液(2.0 mg·mL^(-1))处理24 h组,囊液处理48 h组,囊液处理96 h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粒棘球蚴囊液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WASP,Arp2的蛋白表达水平;激光共聚焦观察Arp2和F-actin蛋白表达及Arp2与F-actin的共定位与细胞骨架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囊液处理48 h和96 h后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显著降低(P<0.01);WASP,Arp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Arp2,F-actin平均荧光强度下降,Arp2与F-actin共定位程度下降,细胞伪足伸出不明显。结论 细粒棘球蚴囊液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降低,与WASP、Arp2/3复合体和F-actin共同参与的细胞骨架异常重排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巨噬细胞 WASP/Arp2/3复合体/F-actin 吞噬作用
下载PDF
百合地下害虫主要种类调查及生物(源)农药筛选
10
作者 孟秀鹏 梁巧兰 +4 位作者 魏列新 蔺珂 岳阳 姜玉玲 梁旭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4-335,共12页
调查了甘肃省临洮县为害百合的地下害虫种类,并以主要发生为害种类为供试对象,采用拌土法测定了几种生物(源)农药对主要害虫的室内毒力和致死中时。调查发现小云斑鳃金龟Polyphylla gracilicornis、棕色鳃金龟Holotrichia titanis为主... 调查了甘肃省临洮县为害百合的地下害虫种类,并以主要发生为害种类为供试对象,采用拌土法测定了几种生物(源)农药对主要害虫的室内毒力和致死中时。调查发现小云斑鳃金龟Polyphylla gracilicornis、棕色鳃金龟Holotrichia titanis为主要发生及为害种类,不同时间发生种类存在差异,9月份以小云斑鳃金龟幼虫发生为害为主,发生量占地下害虫总数的66.16%,平均种群密度为10.48头/m^(2),10月份,则以棕色鳃金龟幼虫发生为主,发生量占地下害虫总数的96.86%,平均种群密度为7.79头/m^(2),主要取食百合根系和鳞茎,造成根系数量减少,鳞茎出现不规则褐色缺口或凹陷斑。药剂筛选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乳油、2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粉剂对两种蛴螬均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和速效性,药后7 d时,校正死亡率在82.22%以上,对小云斑鳃金龟幼虫和棕色鳃金龟幼虫的LC_(50)分别为0.161、0.060 mg/g和5.558×10^(7)、0.362×10^(7)孢子/g,LT_(50)分别为2.237 d(2.2 mg/g)、1.393 d(2.2 mg/g)和6.645 d(40.0×10^(7)孢子/g)、4.940 d(2.0×10^(7)孢子/g),这两种生物(源)农药对两种蛴螬的LC_(50)和LT_(50)值均略大于两种化学农药25%二嗪磷乳油、40%辛硫磷乳油处理的,且对小云斑鳃金龟幼虫的杀虫活性均低于对棕色鳃金龟幼虫的杀虫活性,致死中时则长于对棕色鳃金龟幼虫的致死中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 地下害虫 害虫调查 生物农药 筛选
下载PDF
聚肌胞对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肝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相关研究
11
作者 廖原 许军英 +7 位作者 王二强 邢稚坤 冯叶叶 贺飞明 孟瑾 蔺珂 吴向未 陈雪玲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286-2290,共5页
目的探讨聚肌胞(polyI:C)对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肝纤维化的改善作用。方法通过肝被膜下注射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构建细粒棘球蚴肝感染小鼠模型。造模4周后,将成功建立的细粒棘球蚴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和实验组10只。另选择20只未造模的... 目的探讨聚肌胞(polyI:C)对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肝纤维化的改善作用。方法通过肝被膜下注射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构建细粒棘球蚴肝感染小鼠模型。造模4周后,将成功建立的细粒棘球蚴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和实验组10只。另选择20只未造模的健康小鼠作为空白组10只和对照组10只。对照组和实验组均给予腹腔注射5 mg·kg^(-1)聚肌胞(polyI:C)0.1 mL,每2天1次;空白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等体积0.9%NaCl。4组小鼠均连续干预4周。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Ⅰ型胶原(type Ⅰ collagen,Collagen Ⅰ)和CollagenⅢ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中NK细胞家族2成员D(NK cells group 2,member D,NKG2D)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模型组和空白组肝组织中α-SMA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2±0.03,0.58±0.03,1.03±0.09和0.60±0.04,Collagen Ⅰ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4±0.07,0.81±0.06,1.10±0.10和0.92±0.07,Collagen Ⅲ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7±0.09,0.67±0.07,0.98±0.07和0.33±0.09,肝NK细胞表达NKG2D的比例分别为(19.50±2.01)%,(7.70±0.41)%,(10.64±2.15)%和(7.89±3.30)%,实验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聚肌胞(polyI:C)可改善细粒棘球蚴小鼠肝纤维化程度,减轻肝组织病理损伤,增强肝NK细胞活化性受体NKG2D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聚肌胞 肝纤维化 自然杀伤细胞
原文传递
有机硅与生物农药混配对小云斑鳃金龟的毒杀增效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孟秀鹏 梁巧兰 +4 位作者 魏列新 蔺珂 岳阳 姜玉玲 梁旭东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4-56,90,共4页
将有机硅分别与5种生物农药混配后,采用拌土法测定其对小云斑鳃金龟(Polyphylla gracilicornis)幼虫的毒杀作用,发现有机硅对生物农药球孢白僵菌、绿僵菌、卵孢白僵菌毒杀幼虫的增效作用明显,混配处理药后21d的室内防效分别为79.86%、70... 将有机硅分别与5种生物农药混配后,采用拌土法测定其对小云斑鳃金龟(Polyphylla gracilicornis)幼虫的毒杀作用,发现有机硅对生物农药球孢白僵菌、绿僵菌、卵孢白僵菌毒杀幼虫的增效作用明显,混配处理药后21d的室内防效分别为79.86%、70.52%和61.24%,分别比上述3种生物农药单用时提高了10.05、10.81、4.65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生物农药 小云斑鳃金龟 杀虫活性 增效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