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流域九省(区)城市生态效率测算及其时空分异特征
1
作者 薛伟贤 臧倩文 +1 位作者 程爱联 王佩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2,共8页
城市是承载黄河流域九省(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载体,借助生态效率可以揭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已有研究测算城市生态效率通常将其置于同样的外部条件下,鲜少考虑城市的差异性。构建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剔除外部环境因素... 城市是承载黄河流域九省(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载体,借助生态效率可以揭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已有研究测算城市生态效率通常将其置于同样的外部条件下,鲜少考虑城市的差异性。构建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剔除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测度2010—2019年黄河流域九省(区)57个城市生态效率,并分析黄河流域九省(区)城市生态效率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剔除了收入水平、产业结构、环境保护政策和外商直接投资等环境变量的影响后,黄河流域九省(区)城市生态效率有所下降,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较传统超效率SBM模型更加合理;时间演变特征上,黄河流域九省(区)大部分城市的生态效率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上游城市生态效率下降幅度较大;空间分布特征上,黄河流域九省(区)大部分城市集中在低生态效率区,从西到东呈现“低-高-低-高”交替式空间分布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率 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 时空特征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关中平原城市群城市资源集聚能力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2
作者 赵璟 左小茹 +1 位作者 焦炬 薛伟贤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8,共12页
探究城市资源集聚能力的变化趋势与影响因素,对优化资源空间配置,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论文构建评价模型评价城市资源集聚能力,揭示2003—2020年关中平原城市群内部城市资源集聚能力时空演变特征,并通过空间计量方法估计影... 探究城市资源集聚能力的变化趋势与影响因素,对优化资源空间配置,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论文构建评价模型评价城市资源集聚能力,揭示2003—2020年关中平原城市群内部城市资源集聚能力时空演变特征,并通过空间计量方法估计影响城市资源集聚能力演变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关中平原城市群内部资源集聚呈现“首位”分布,西安的资源集聚能力最大但增长缓慢,而其他城市资源集聚能力总体不高且大部分降低。城市资源集聚能力的空间分布在缓慢集中,且存在正向空间依赖。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质量、科技发展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和工资水平显著提升了城市资源集聚能力,而市场化水平抑制了城市资源集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集聚能力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关中平原城市群
下载PDF
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发展研究
3
作者 郑玉雯 薛伟贤 张青芬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114,共5页
文章借助耦合度模型测度2011—2022年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发展水平,运用Markov链模型揭示耦合发展规律,利用ARIMA-GM组合模型预测2023—2027年的耦合演进趋势。结果表明:考察期内八大综合经济区碳排放效... 文章借助耦合度模型测度2011—2022年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发展水平,运用Markov链模型揭示耦合发展规律,利用ARIMA-GM组合模型预测2023—2027年的耦合演进趋势。结果表明:考察期内八大综合经济区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发展水平整体偏低,均处在轻度失调阶段,区域间耦合发展水平显著非均衡;八大综合经济区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耦合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整体上以保持原有耦合类型以及向邻近细分类型转变为主,未有耦合发展水平越级或下降的现象;2023—2027年八大综合经济区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耦合发展水平均将得到不同程度提升,全面协调加强型情景下耦合发展水平提升最为显著,碳排放效率提升加强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强型情景下提升幅度次之,现状维持型情景下提升幅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综合经济区 碳排放效率 产业结构升级 耦合发展水平 耦合演进趋势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传统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郑玉雯 薛伟贤 张青芬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17,共17页
加速传统制造业企业创新是我国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以及构建国内大循环的关键引擎。“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动能,不仅在促进中国内外循环联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为中国企业实现创新升级创造了机遇。文章以“一带... 加速传统制造业企业创新是我国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以及构建国内大循环的关键引擎。“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动能,不仅在促进中国内外循环联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为中国企业实现创新升级创造了机遇。文章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准自然实验,构建“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传统制造业企业创新的识别框架,基于2010—2019年中国A股传统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传统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背后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引领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能够基于“引进来”和“走出去”等实践逻辑,化解我国传统制造业企业创新阻滞的困境;在作用机制上,“一带一路”倡议不仅通过制度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和企业家创新三重机制独具特色地促进了传统制造业企业创新,三者协同效应亦发挥了显著的创新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国有、非重污染型、资本密集型以及高持股比例传统制造业企业创新促进作用尤为突出。上述研究结论,不仅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创新促进效应补充了传统制造业的微观证据,而且为“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传统制造业提升创新水平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传统制造业 企业创新 双重差分
下载PDF
数字经济培育西部零碳工业园区的路径研究
5
作者 郑玉雯 李婧婧 薛伟贤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27-240,共14页
聚焦于数字经济培育西部零碳工业园区的实现路径探讨。首先,基于系统论视角,厘清零碳工业园区的内涵与特征并赋予其以量化意义。其次,阐明数字经济培育零碳工业园区的理论机制,揭示出数字经济形态下智慧零碳共生体是工业园区零碳建设的... 聚焦于数字经济培育西部零碳工业园区的实现路径探讨。首先,基于系统论视角,厘清零碳工业园区的内涵与特征并赋予其以量化意义。其次,阐明数字经济培育零碳工业园区的理论机制,揭示出数字经济形态下智慧零碳共生体是工业园区零碳建设的主导模式。进而,基于碳排放脱钩与“碳源-碳汇”平衡的双重评价角度对西部工业园区零碳培育的潜在能力进行系统评估以及类型划分,明确低碳发展型、集约扩张型、低效扩张型、粗放扩张型四种类型工业园区的零碳战略定位。在此基础上,结合西部地区不同类型工业园区的功能形态、发展阶段,以数字赋能零碳场景落地为目标,对西部地区不同类型工业园区的零碳培育路径进行全景画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零碳工业园区 西部地区 碳中和 绿色增长极
下载PDF
中国网络经济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设计 被引量:19
6
作者 薛伟贤 冯宗宪 王健庆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1-59,共9页
本文在对国内外网络经济水平测度相关研究进行广泛调研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网络经济测度指标体系的框架,分为三个层次、五大类、共21个指标。
关键词 中国 网络经济 经济水平 测度指标
下载PDF
科技保险对科技企业创新盈利能力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薛伟贤 刘倩 刘骏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95-99,共5页
对238家科技企业开展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科技保险对科技企业创新与盈利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科技保险(人身险)对创新能力提升没有显著作用,而科技保险(财产险)对盈利能力提升有显著作用;科技企业与保险公司加强合作开发... 对238家科技企业开展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科技保险对科技企业创新与盈利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科技保险(人身险)对创新能力提升没有显著作用,而科技保险(财产险)对盈利能力提升有显著作用;科技企业与保险公司加强合作开发新险种能间接提升盈利能力。在科技保险管理过程中,企业不能只注重"人"的保险,也要注重"物"的保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保险 结构方程模型 创新能力 盈利能力
下载PDF
高技术企业技术联盟互惠共生的合作伙伴选择研究 被引量:39
8
作者 薛伟贤 张娟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2-89,113,共9页
技术联盟是一个典型的利益共生体,实现互惠共生是共生体的最终努力方向.依据互惠共生理论,分析了高技术企业技术联盟互惠共生关系成立的充要条件,针对高技术企业创新研发项目的合作问题,利用杂合遗传算法构建高技术企业技术联盟合作伙... 技术联盟是一个典型的利益共生体,实现互惠共生是共生体的最终努力方向.依据互惠共生理论,分析了高技术企业技术联盟互惠共生关系成立的充要条件,针对高技术企业创新研发项目的合作问题,利用杂合遗传算法构建高技术企业技术联盟合作伙伴选择模型,筛选出有助于实现联盟互惠共生的合作伙伴.在此基础上,指出知识资源互补性、文化相容性、相互信任持久性、利益分配均衡性、共生模式合理性以及组织柔性化是影响高技术企业技术联盟互惠共生伙伴选择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企业 伙伴选择 杂合遗传算法 互惠共生 技术联盟
下载PDF
基于循环经济的我国西部地区生态工业园区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薛伟贤 郑玉雯 王迪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2-96,共15页
"一带一路"倡议使向西开放战略进入以内陆开放为趋势的深度推进阶段,随着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资源耗竭和生态消费已经成为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桎梏。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先天脆弱性决定了其在实现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 "一带一路"倡议使向西开放战略进入以内陆开放为趋势的深度推进阶段,随着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资源耗竭和生态消费已经成为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桎梏。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先天脆弱性决定了其在实现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应该强化产业共生和发展循环经济。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生态化建设思路是破解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生态化发展中资源环境等多重制约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循环经济的思想,以生态工业园区的热电转换过程为例,通过不确定性建模与优化的研究方法对西部地区生态工业园进行优化设计,解析工业园区产业生态化循环层面的实现方案,并以此为借鉴,提出推进西部地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方案及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工业园区 产业共生 工业互联系统 复杂系统 不确定性建模与优化
下载PDF
环境规制及其在中国的评估 被引量:26
10
作者 薛伟贤 刘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0-77,共8页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政府出台了大量的环境规制政策来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以求达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政府的环境规制,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从宏观层面对我国整体环境规制效率进行研究的文...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政府出台了大量的环境规制政策来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以求达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政府的环境规制,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从宏观层面对我国整体环境规制效率进行研究的文献还比较少,而且多数学者都是利用环境治理来代替环境规制作为变量对其绩效进行测度的。本文从环境规制工具、环境规制效应以及环境规制绩效评估三方面对国内外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就研究方法来看,目前在环境规制效果评价方面多用的是层次分析法,而在环境规制效率评价方面多用的是DEA方法,就分析结果来看,环境规制工具主要有"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工具和市场化环境规制工具两类,前者相比较后者在节约成本方面具有较多的优越性,但却缺乏技术激励;严格的环境规制可以促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但却对FDI的流入产生抑制作用,且对产业绩效的影响还不能确定;目前我国环境规制水平无论从效果角度还是从效率角度来看都不是很高,且省域间的差距较大,但从长远来看却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效应 绩效评估 述评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集群模式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薛伟贤 陈小辉 张月华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0-136,共7页
根据高技术产业集群中新企业衍生基础和方向的不同,将高技术产业集群分为卫星平台式、中卫式、大企业式、链条式以及空间虚拟式五种模式。根据模式的定义着重解释每种模式的组织结构,从集群运行方式、集群内产业价值链特征、企业类型、... 根据高技术产业集群中新企业衍生基础和方向的不同,将高技术产业集群分为卫星平台式、中卫式、大企业式、链条式以及空间虚拟式五种模式。根据模式的定义着重解释每种模式的组织结构,从集群运行方式、集群内产业价值链特征、企业类型、企业衍生方式、企业间的分工协作以及区域市场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各种模式的特点。通过比较研究得出所有的集群模式都包含创新层、核心层和辐射区三个层次,而我国在发展高技术产业集群中应大力发展主导企业、注重企业家的培养、发展现代服务业、官产学研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产业集群 模式
下载PDF
陕西省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出口竞争力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薛伟贤 董艳丽 刘巧云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3-118,共6页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为陕西省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新契机。本文首先利用通径分析法筛选出陕西省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外贸易的核心影响因素,再结合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构建外贸竞争力CTG指数,通过陕西省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段11...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为陕西省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新契机。本文首先利用通径分析法筛选出陕西省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外贸易的核心影响因素,再结合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构建外贸竞争力CTG指数,通过陕西省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段11个主要国家以及国内段4省的CTG指数对比,评价陕西省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外贸竞争力的大小。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规模、贸易壁垒、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是影响陕西省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出口的主要因素;陕西省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外贸易竞争力有逐年增强的趋势,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仍处于中间偏下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力 CTG指数 引力模型 对外贸易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下载PDF
我国外贸依存度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26
13
作者 薛伟贤 董维维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9,共6页
以对加工贸易、汇率、GDP 等影响贸易依存度的主要因素定量分析为基础, 建立灰色关联模型, 分析外贸依存度与其影响因素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 我国外贸依存度的迅速提高主要受到汇率的影响, 紧随其后的依次是 GDP 水平、加工贸易和 GDP... 以对加工贸易、汇率、GDP 等影响贸易依存度的主要因素定量分析为基础, 建立灰色关联模型, 分析外贸依存度与其影响因素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 我国外贸依存度的迅速提高主要受到汇率的影响, 紧随其后的依次是 GDP 水平、加工贸易和 GDP 构成差异。而国家根据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开放程度制定的不同外贸政策, 使得外贸依存度也呈现出阶段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贸易依存度 灰色关联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国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进程的阻尼测度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薛伟贤 刘骏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4-48,59,共6页
借鉴Romer经济增长阻尼理论,结合非线性回归拟合方法构建了中国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进程阻尼测度模型,并利用1990~ 2010年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阻尼是持续上升的,这表明城乡数字鸿沟的阻碍作用越来越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现实... 借鉴Romer经济增长阻尼理论,结合非线性回归拟合方法构建了中国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进程阻尼测度模型,并利用1990~ 2010年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阻尼是持续上升的,这表明城乡数字鸿沟的阻碍作用越来越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现实中的城市化速度统计值实际上是在城乡数字鸿沟存在状况下观察到的,在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前提下我国城市化速度还有提升空间,远没有达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韩经济崛起时的超高速城市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测度 非线性回归拟合 城乡数字鸿沟 城市化进程
下载PDF
“数字鸿沟”研究述评 被引量:16
15
作者 薛伟贤 王涛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0-193,共4页
“数字鸿沟”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全球性的问题。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国际组织都在积极地组织专家进行研究。主要对目前国内外有关“数字鸿沟”的定义及本质、实证研究进行述评。
关键词 数字鸿沟 定义及本质 实证研究 述评
下载PDF
我国“数字鸿沟”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薛伟贤 王涛峰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9-111,108,共4页
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通过对1997年~2004年我国互联网用户情况与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认为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我国“数字鸿沟”的最重要因素;信息资源虽然对我国“数字鸿沟”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但是它是我国数字化的基础平台;... 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通过对1997年~2004年我国互联网用户情况与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认为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我国“数字鸿沟”的最重要因素;信息资源虽然对我国“数字鸿沟”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但是它是我国数字化的基础平台;科教投入和人才结构关系到我国国民接受信息的能力,从而影响我国的“数字鸿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技术 数字鸿沟 回归分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国工业化阶段性评价实证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薛伟贤 孟娟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3,共6页
1978年以来,中国的工业化加速发展,处于工业化成长阶段,期间受到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很大。今后5年内中国工业化仍处于加速发展阶段。2008年前后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将出现拐点,工业化发展趋势将开始下降。
关键词 工业化 因子分析 评价 预测
下载PDF
西部高新区产业选择研究——基于一带一路建设背景 被引量:14
18
作者 薛伟贤 顾菁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3-87,共15页
一带一路的建设使向西开放战略进入了以内陆开放为趋势的深度推进阶段,西部高新区发展也在同一时期进入"后二次创业"时代。但是现有研究无法完全解决新时期下西部高新区产业内容调整问题,适应新环境所需面临的挑战。本文基于... 一带一路的建设使向西开放战略进入了以内陆开放为趋势的深度推进阶段,西部高新区发展也在同一时期进入"后二次创业"时代。但是现有研究无法完全解决新时期下西部高新区产业内容调整问题,适应新环境所需面临的挑战。本文基于波士顿矩阵的思想,结合高技术产业特征及新时期环境特征构筑了产业选择矩阵。研究结果表明,强势型产业需要集中力量扶植并建设重点产业带,挑战型产业需要拓展市场壮大产业规模,平稳型产业需要产业合作打破技术约束,升级产业结构,而弱势型产业可以通过与其他区域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进行资源整合推动产业升级或者逐步清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西开放 西部地区 高新区 产业选择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角下丝绸之路经济带复合生态系统构建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薛伟贤 郑玉雯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20,62,共7页
生态文明是由生态环境、经济效率和社会发展构成的复合体系,在现有生态文明内涵的基础上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文明的内涵进行界定。基于此,运用熵值法构建指标体系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选取的42个主要国家,从生态环境、经济效率、社会... 生态文明是由生态环境、经济效率和社会发展构成的复合体系,在现有生态文明内涵的基础上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文明的内涵进行界定。基于此,运用熵值法构建指标体系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选取的42个主要国家,从生态环境、经济效率、社会发展三个方面进行生态文明评价。依据评价结果的分析结合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文明发展现状的现实考量,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提出构建社会—经济—生态一体化的复合生态系统,力求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间基于复合生态系统构建理念互学互鉴,在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复合生态系统 丝绸之路经济带 经济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我国区域保险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薛伟贤 王强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2-95,共4页
本文基于协同论理论基础,根据功效函数构建了协调度模型,计算了2001年至2005年我国区域保险经济协调度。以五年均值衡量,我国绝大多数省份区域保险经济发展处于低度失调,只有江西省达到了低度协调,另有湖北、青海二省处于极度失调,这在... 本文基于协同论理论基础,根据功效函数构建了协调度模型,计算了2001年至2005年我国区域保险经济协调度。以五年均值衡量,我国绝大多数省份区域保险经济发展处于低度失调,只有江西省达到了低度协调,另有湖北、青海二省处于极度失调,这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保险经济 功效函数 协调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