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案导学在重症心脏超声教学中的研究
1
作者 陈尚瑜 许欢 +3 位作者 王玲燕 李莉 付润 薛寅莹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507-510,共4页
目的 探讨学案导学在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心脏超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2年1-12月在该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47名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学案导学组(24名)和传统教学组(23名),采用理论及技能操作考核、教学效... 目的 探讨学案导学在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心脏超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2年1-12月在该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47名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学案导学组(24名)和传统教学组(23名),采用理论及技能操作考核、教学效果问卷调查方式,比较2组教学质量。结果 学案导学组理论考核成绩高于传统教学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案导学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案导学组在学习兴趣、知识点掌握、理论知识理解度、技术操作理解度及教学参与度的评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提高了重症医学科规培医生学习心脏超声的积极性及参与度,使其更加牢固地掌握了心脏超声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提高了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案导学 心脏超声 重症医学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收缩期纵向应变评估冠状动脉搭桥围术期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
2
作者 陈尚瑜 薛寅莹 +5 位作者 肖继来 宋晓春 沈骁 洪亮 李俣亭 章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08-1812,共5页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搭桥(CABG)患者围术期左心室纵向收缩功能变化。方法前瞻性纳入41例确诊冠心病(CAD)并接受CABG患者,监测术前及术后当日、第3日及第7日左心室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GLS)。根据术前左心室GLS分为3组:正常组(A组,GLS≤-18.1...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搭桥(CABG)患者围术期左心室纵向收缩功能变化。方法前瞻性纳入41例确诊冠心病(CAD)并接受CABG患者,监测术前及术后当日、第3日及第7日左心室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GLS)。根据术前左心室GLS分为3组:正常组(A组,GLS≤-18.1%)6例、轻度下降组(B组,-18.1%<GLS≤-14.0%)22例、重度下降组(C组,GLS>-14.0%)13例。以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广义估计方程及多重比较分析各时间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差异。结果A、C组围术期各时间点GL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P均>0.05);B组术后各时间点GLS均低于术前,术后当日最低(校正P均<0.001),而术后第3日与第7日GL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P=1.00)。术后当日及第3日左心室基底段,术后各时间点左心室中间段和心尖段纵向应变(LS)均较术前下降(校正P均<0.05),尤以术后当日心尖段下降幅度最大;左心室各节段术后第3与第7日L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校正P均>0.05)。结论CABG术前GLS轻度下降的CAD患者术后当日左心室GLS明显下降并于术后1周内部分恢复;左心室各心肌节段中,CABG对心尖段LS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术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前瞻性研究
下载PDF
心脏外科术后并发低T3综合征的早期预后分析
3
作者 王玲燕 邹磊 +4 位作者 洪亮 付润 薛寅莹 宋三兵 宋晓春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11期993-996,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术后出现低T3综合征,即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euthyroid sick syndrome,ESS)的早期预后分析。方法入选2022年4月至2022年8月于南京市第一医院接受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的354例心脏手术的成年心脏...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术后出现低T3综合征,即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euthyroid sick syndrome,ESS)的早期预后分析。方法入选2022年4月至2022年8月于南京市第一医院接受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的354例心脏手术的成年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水平分为ESS组及非ESS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甲状腺激素水平、最大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asoactive-inotropic score max,VISmax)、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等指标的差异,分析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出现低T3综合征的早期预后。结果ESS组患者的年龄(66.38±8.49)岁、手术时间(4.76±1.22)h、APACHEⅡ评分(14.16±3.41)、基础合并糖尿病的比例(31.25%)、基础合并冠心病的比例(70.31%)均高于非ESS组(62.75±11.19)岁、(4.44±1.07)h、(12.26±3.31)、(19.66%)、(48.28%)(P<0.05)。ESS组患者的VISmax 7.00(3.00,15.00)高于非ESS组5.00(1.00,10.00)(P<0.05)。两组间的住ICU时间[1.00(1.00,2.00)比1.00(1.00,2.00)]d和机械通气时间[8.83(7.50,12.83)比8.65(7.00,11.71)]h无显著差异。结论心脏术后并发低T3综合征患者的VISmax明显升高,术后需要更多的血管活性药物支持,但两组间住ICU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无显著差异,是否需补充甲状腺素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体外循环 低T3综合征 预后
下载PDF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早期死亡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孙芳 宋晓春 +3 位作者 陈永铭 赵谊 薛寅莹 章淬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1例ATAA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存活组(134例)和死亡组(17例),单因素和多因素lo... 目的分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1例ATAA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存活组(134例)和死亡组(17例),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T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AT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率11.3%。死亡组患者年龄≥60岁、术前存在肾功能不全比例均高于存活组(52.9%比18.7%,20.1%比52.9%,均为P<0.05),累及冠状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率死亡组高于存活组(41.2%比4.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OR=5.433,95%CI:1.618~18.240,P=0.006)、术前存在肾功能不全(OR=1.011,95%CI:1.004~1.020,P=0.019)、同期行CABG(OR=10.288,95%CI:2.513~42.118,P=0.001)为AT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0岁、术前存在肾功能不全、累及冠状动脉同期行CABG是ATAAD患者术后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急性Stanford A型 危险因素 死亡
下载PDF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膈肌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静 沈骁 +4 位作者 孙加奎 孙芳 薛寅莹 章文豪 章淬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2年第7期657-661,共5页
目的明确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术后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中膈肌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其对呼吸机撤机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入选2019年1月—2021年9月入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行孙氏手术且合并心功能不全(左室... 目的明确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术后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中膈肌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其对呼吸机撤机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入选2019年1月—2021年9月入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行孙氏手术且合并心功能不全(左室射血分数<55%)的ATAAD患者43例,术后应用床旁超声测定膈肌增厚率(DTF)及膈肌移动度,根据DTF分为膈肌功能正常组及障碍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手术相关指标及机械通气相关临床预后等指标。结果纳入研究的ATAAD患者中膈肌功能障碍(DTF<20%)29例,发生率为67.4%(29/43)。与正常组相比,障碍组平均DTF明显小于正常组(P<0.001),平静呼气末移动度及最大呼气末移动度均小于正常组(P<0.001)。两组患者术后左室射血分数及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与膈肌功能正常组相比,障碍组主动脉阻断时间(P=0.001)及体外循环时间(P=0.002)更长,而两组之间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膈肌功能障碍组的机械通气时间较正常组延长(P<0.001),且住ICU时间也明显延长(P=0.011)。拔管后无创辅助通气的比例、再次气管插管的比例及行气管切开术的比例,两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膈肌功能障碍在ATAAD术后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发生普遍,且与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相关,以超声评价其膈肌功能简便可行,并对术后撤机具有预测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超声
下载PDF
磷酸肌酸钠对创伤性脑心综合征患者心脏局部室壁运动异常和射血分数值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戴琼艳 薛寅莹 +1 位作者 郁万友 段满林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9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creatine phosphate sodium,CP)对创伤性脑心综合征患者心脏局部室壁运动异常、射血分数值、心肌酶及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影响。方法:选择创伤性脑损伤患者45例,年龄18~65岁,均行手术治...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creatine phosphate sodium,CP)对创伤性脑心综合征患者心脏局部室壁运动异常、射血分数值、心肌酶及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影响。方法:选择创伤性脑损伤患者45例,年龄18~65岁,均行手术治疗后入ICU,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22例和治疗组(CP组)23例。C组进行常规治疗。CP组在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治疗:1.0 g/次,2次/d,静脉滴注3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 d由同一位医师行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局部室壁运动异常值(RWMA),同时抽取患者静脉血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血浆脑钠肽(BNP)的水平。结果:治疗后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CP组室壁运动较C组明显改善。CP组心肌酶和BNP水平较C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能减轻心脏局部室壁运动障碍,改善心肌收缩力,降低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心肌酶和血浆BNP水平,对防治脑心综合征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钠 脑心综合征 局部室壁运动异常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牛永胜 章淬 +2 位作者 薛寅莹 洪亮 穆心苇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12期820-823,共4页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明确体外循环是否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AKI诊断标准:选择2010年9月-2013年11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209例,分为AKI组55例和...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明确体外循环是否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AKI诊断标准:选择2010年9月-2013年11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209例,分为AKI组55例和非AKI组154例,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比较两组间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AKI组中的性别(女性)、年龄、体重指数、高血压、基础血肌酐水平、心脏射血分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数目、体外循环、主动脉球囊反博的循环支持、术后的低心排血量、乳酸水平均比非AKI组高(P<0.05).多因素分析中,AKI组与非AKI组相比,基础血肌酐水平、心脏射血分数、体外循环、术后的低心排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的多种因素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AKI的发生密切相关,基础血肌酐水平、心脏射血分数、体外循环、术后的低心排血量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独立危险因素,采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有利于肾脏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尿NGAL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后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薛寅莹 章淬 +3 位作者 牛永胜 孙芳 李静 穆心苇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1103-1106,共4页
目的探讨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转运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以2018年1~12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诊断为... 目的探讨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转运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以2018年1~12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诊断为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AKI分为两组:AKI组共27例患者,非AKI组共23例患者。收集术前以及术后2 h尿液标本,进行尿NGAL浓度监测,AKI的诊断采用全球改善肾脏疾病预后(KDIGO)分级诊断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尿NGAL的诊断价值。结果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AKI的发生率达到54.0%(27/50),两组患者术前血肌酐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血肌酐浓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尿NGAL浓度在术前监测点差异即显示出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尿NGAL的浓度诊断AK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26,当cut-off值为43 ng/mL,敏感性40.7%,特异性95.7%,而术后2 h尿NGAL浓度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55,cut-off值为46.95 ng/mL时,敏感性是63.0%,特异性为78.3%。结论术前以及术后2 h尿NGAL水平可以预测术后AKI的发生,但其早期诊断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转运蛋白(NGAL) 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 急性肾损伤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18早期诊断冠脉搭桥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牛永胜 章淬 +2 位作者 薛寅莹 洪亮 穆心苇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10期690-693,F0004,共5页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8 (IL-18)与冠脉搭桥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关系.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行冠脉搭桥手术的患者80例,根据AKI诊断标准,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分别留取术前及术后2、4、6、8、12、24 h等不同时间点的血...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8 (IL-18)与冠脉搭桥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关系.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行冠脉搭桥手术的患者80例,根据AKI诊断标准,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分别留取术前及术后2、4、6、8、12、24 h等不同时间点的血液和尿液标本,测定标本中血清肌酐(Scr)、血液及尿液中IL-18水平.运用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评价尿液及血液的IL-18对AKI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80例患者共有13例发生AKI,发病率为16.25%,AKI组Scr升高峰值出现在24 ~ 48 h内.血、尿IL-18峰值均出现在术后4h,ROC曲线显示术后2h血及尿IL-18的AUC均>0.8.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后2h血、尿IL-18是冠脉搭桥手术后AKI发生的有效预测指标.结论 冠脉搭桥手术后血液及尿液IL-18可作为冠脉搭桥术后AKI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冠脉搭桥术 急性肾损伤
原文传递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比值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急性肾损伤的早期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静 金仁华 +3 位作者 洪亮 薛寅莹 孙芳 章淬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787-793,共7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比值(NLPR)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急性肾损伤(AKI)早期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11例ATAA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012 KDIGO-...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比值(NLPR)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急性肾损伤(AKI)早期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11例ATAA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012 KDIGO-AKI标准将患者分为急性肾损伤组(AKI组)和非急性肾损伤组(非AKI组),通过logistic回归评估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通过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价NLPR等指标对AKI的预测价值。结果:纳入患者中AKI组123例,非AKI组88例,AKI发病率为58.3%;AKI组NLPR显著高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非AKI组相比,AKI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更长(P<0.05)、住ICU时间均更长(P<0.01),院内病死率增加(P<0.01),需要呋塞米静脉泵入治疗的比例更高(P<0.01),以及肾脏替代治疗的比例更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PR(OR=1.118,95%CI:1.055~1.186,P<0.01)是ATAAD患者AKI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了NLPR对AKI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NLPR作为一种新型炎症指标,是ATAAD患者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对AKI的发生有良好的早期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急性肾损伤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血小板 比值 预测价值
原文传递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1
作者 薛寅莹 孙芳 +3 位作者 章淬 牛永胜 李静 穆心苇 《江苏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473-476,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全球改善肾脏疾病预后(KDIGO)标准,161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分为AKI组(73例)和非AKI组(88例),分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 目的分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全球改善肾脏疾病预后(KDIGO)标准,161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分为AKI组(73例)和非AKI组(88例),分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早期发生AKI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心包填塞和高血压患者比例、SBP、MAP、左心室射血分数、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选择性脑灌注时间以及术后2 h氧合指数和乳酸水平是术后发生AKI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高血压和心包填塞、体外循环时间超过3 h、术后2 h氧合指数低于150 mmHg是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AKI的发生率高。术前加强对高血压和心包填塞患者的肾脏保护、缩短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及时纠正低氧血症可预防AKI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急性肾损伤
原文传递
脓毒症患者血胆固醇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谊 刘颖 +2 位作者 薛寅莹 陈尚瑜 刘汉 《中国综合临床》 2020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胆固醇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236例脓毒症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的236例非脓毒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胆固醇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236例脓毒症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的236例非脓毒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以及其他生化指标;将脓毒症患者按预后分成存活组和死亡组,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脓毒症患者存活率为60.6%(143/236),病死率为39.4%(93/236),生存组为143例,死亡组为93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TC[(2.51±1.20)mmo/L与(3.42±1.33)mmo/L,t=6.385、P<0.05]、HDL-C[(1.62±0.91)mmo/L与(2.53±0.79)mmo/L,t=5.526、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LDL-C[(1.95±0.93)mmo/L与(2.11±0.84)mmo/L,t=0.958、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脓毒症患者死亡组年龄较存活组增大[(75.4±10.3)岁与(64.3±16.0)岁,t=4.984、P<0.05]、血肌酐较存活组升高[(252.3±65.2)μmol/L与(168.3±47.8)μmol/L,t=5.604、P<0.05],而死亡组与存活组TC[(2.20±1.46)mmo/L与(2.91±1.12)mmo/L,t=6.157、P<0.05]、HDL-C[(1.41±0.51)mmo/L与(1.95±0.65)mmo/L,t=5.090、P<0.05]、LDL-C[(1.71±0.67)mmo/L与(2.02±0.84)mmo/L,t=4.525、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35,95%CI 1.012~1.049,P=0.008),而TC则是保护因素(OR=0.748,95%CI 0.693~0.822,P=0.015)。结论TC、HDL-C在脓毒症患者中呈显著下降特征,而死亡者较存活者TC、HDL-C、LDL-C均进一步下降;其中TC作为保护因素可以成为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有效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胆固醇 预后 年龄
原文传递
智能全闭环控制通气模式在心脏术后患者应用的有效性
13
作者 张晔 章淬 +6 位作者 史克洁 施乾坤 宋晓春 肖继来 孙芳 薛寅莹 穆心苇 《国际呼吸杂志》 2016年第6期431-435,共5页
目的探讨智能全闭环控制通气模式在心脏术后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4~10月非急诊心脏手术术后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分别接受Intellivent-ASV和ASV通气模式。记录两组入ICU时(TO)、1h末(T1)、2h末(T2)、SBT前(T3)... 目的探讨智能全闭环控制通气模式在心脏术后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4~10月非急诊心脏手术术后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分别接受Intellivent-ASV和ASV通气模式。记录两组入ICU时(TO)、1h末(T1)、2h末(T2)、SBT前(T3)的呼吸机设置参数,呼吸机监测(潮气量、肺顺应性、通气支持程度等)等指标;观察比较两组TO,T1,T2,T3、停用呼吸机后1K(T4)的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等指标进行统计。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82例,Intellivent-ASV组患者43例(52.4%),ASV组患者39例(47.6%)。①呼吸机参数设置:两组在吸氧浓度(Fi02)、呼气末正压(PEEP)、MinVol后期设置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Intellivent-AsV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气分析指标:两组T1点PaC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ntellivent-ASV组组内PaO2/Fi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Intellivent-AsV组内PetCO2与PaCO2之间呈正相关(R2=0.607,P〈0.05)。结论Intellivent-ASV通气模式在成人择期心脏术后患者中使用具有安全性。应用PetCO2可以连续、及时的监测呼吸指标变化,为患者提供有效的通气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支持通气 心脏术后 重症监护 呼气末二氧化碳 智能全闭环控制通气模式
原文传递
急性肾损伤生物学标志物在心脏外科术后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薛寅莹 牛永胜 穆心苇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3年第10期677-680,共4页
急性肾损伤是心脏外科手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血肌酐及尿量作为急性肾损伤的标志物缺乏敏感性,延误了早期有效的治疗.近年来对于诊断急性肾损伤的生物学标志物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有些指标已逐步进入临床... 急性肾损伤是心脏外科手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血肌酐及尿量作为急性肾损伤的标志物缺乏敏感性,延误了早期有效的治疗.近年来对于诊断急性肾损伤的生物学标志物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有些指标已逐步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其中包括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胱抑素C、肾损伤分子-1、白细胞介素-18等.本文旨在对心脏外科术后急性肾损伤早期生物学标志物基础及临床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生物学标志物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白细胞介素18 肾损伤分子-1 手术后并发症 心脏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