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V抗原抗体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薛正翔 谢玉玲 +2 位作者 戴振贤 张剑清 吴玉水 《生物化工》 2023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建立并优化HIV抗原抗体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CLIA)。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的方法,通过对包被条件、HIV酶用量、反应加入量、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反应参数进行优化,建立HIV抗原抗体联合检测方法,使用HIV国家参考品评价所建立方法的... 目的:建立并优化HIV抗原抗体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CLIA)。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的方法,通过对包被条件、HIV酶用量、反应加入量、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反应参数进行优化,建立HIV抗原抗体联合检测方法,使用HIV国家参考品评价所建立方法的准确性。结果:包被比例取HIV-1抗原1∶5 000、HIV-2抗原1∶1 0000、HIV P24单抗1∶2 000;检测酶比例取Biotin-P24多抗1∶2 000;HRP-HIV-1抗原1∶5 000、HRP-HIV-2抗原1∶20 000、SA-HRP 1∶4 000;待测样本75μL/孔;第一步反应温度和时间分别为37℃和60 min,第二步反应温度和时间分别为37℃和30 min,为检测方法的较佳反应条件。检测国家参考品结果表明,阴性参考品符合率、阳性参考品符合率、灵敏度和精密性均符合国家参考品标准要求。结论:成功建立了特异、灵敏的HIV抗原抗体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为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HIV-1/2抗体 P24抗原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下载PDF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
2
作者 薛正翔 黄林毅 陈金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6期0132-0135,共4页
职业院校作为我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之一,有效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对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研究了职业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建设与实践,探讨了该课程对学生就业竞争力、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以... 职业院校作为我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之一,有效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对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研究了职业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建设与实践,探讨了该课程对学生就业竞争力、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意义。在实践模式和方法方面,包括实践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模式、教师角色转变和学生参与方式。进一步讨论了创新创业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包括课程设计要素、实施流程、教学资源和实践基地建设。同时,还探讨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与质量控制,包括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和质量保障措施。最后探讨了职业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本研究旨在进一步对职业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发展与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创新创业 课程建设 实践研究
下载PDF
静电纺丝制备小直径血管支架及其血液相容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薛正翔 陈登龙 李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16-1719,共4页
以甲酸为溶剂,将具有特定信号识别功能的RGD重组蛛丝蛋白(pNSR32)与聚己内酯(PCL)和壳聚糖(CS)共混,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复合纳米纤维小直径血管支架,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支架材料的微观结构,并通过溶血率、动态凝血时间、血小板... 以甲酸为溶剂,将具有特定信号识别功能的RGD重组蛛丝蛋白(pNSR32)与聚己内酯(PCL)和壳聚糖(CS)共混,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复合纳米纤维小直径血管支架,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支架材料的微观结构,并通过溶血率、动态凝血时间、血小板黏附以及复钙化凝血时间实验评价支架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研究表明,(1)所制备的pNSR32/PCL/CS复合纳米纤维支架内径为4mm,长度可达8cm,并且纤维连续,孔隙相通,孔隙率达85%以上,支架具有三维多孔网状结构,有利于种子细胞在支架上的黏附、增殖和迁移;(2)复合支架材料的溶血率<5%,黏附的血小板少且不变形,复钙化凝血时间达293s,与单独PCL相比延长94s,说明该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小直径组织工程血管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D-重组蛛丝蛋白 静电纺丝 小直径血管支架 血液相容性
下载PDF
一种新型血管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制备
4
作者 薛正翔 李敏 +1 位作者 陈登龙 杨海贤 《莆田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57-60,共4页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RGD-重组蛛丝蛋白(p NSR32)/聚己内酯(PCL)/壳聚糖(CS)复合纳米纤维。考察分析纺丝过程中组分配比、浓度、挤出速度等参数对纤维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S所占的比例对p NSR32/PCL/CS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RGD-重组蛛丝蛋白(p NSR32)/聚己内酯(PCL)/壳聚糖(CS)复合纳米纤维。考察分析纺丝过程中组分配比、浓度、挤出速度等参数对纤维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S所占的比例对p NSR32/PCL/CS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起决定作用;纤维直径随着电纺电压和固化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纺丝液浓度和挤出速度的增大而呈增大的趋势;增加固化距离、减小挤出速度有助于纤维表面珠状物的减少;X-射线衍射分析说明,增加电纺电压和固化距离有利于提高纤维的结晶度。试验最后确定一组较佳的参数作为制备p NSR32/PCL/CS血管组织工程支架的纺丝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D-重组蛛丝蛋白 聚己内酯 壳聚糖 静电纺丝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戴振贤 谢玉玲 +4 位作者 柳丽娟 许胜 张剑清 薛正翔 吴玉水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11期1978-1980,共3页
目的建立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reS1-Ag单抗包被微孔板,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抗体为二抗,结合鲁米诺化学发光底物系统,建立PreS1-Ag的化学发光免疫检... 目的建立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reS1-Ag单抗包被微孔板,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抗体为二抗,结合鲁米诺化学发光底物系统,建立PreS1-Ag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研制PreS1-Ag诊断试剂企业参考品,并用于分析所建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和精密性等试剂性能。所建立方法与市售的PreS1-Ag诊断试剂盒同时比对检测临床血清样本126份,比较检测结果。结果检测结果表明试剂性能符合企业参考品质量标准。批内变异系数6.5%-8.1%、批间变异系数13.2%;试剂盒置37℃考核3d,其稳定性良好。临床样本比对检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相关性良好(阴性符合率96.0%、阳性符合率100%,总符合率为97.6%,Kappa值为0.951,一致性强度为最强)。结论成功建立了快速、特异、敏感和稳定的PreS1-Ag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适合临床检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 化学发光 ELISA
下载PDF
降钙素原化学发光免疫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谢玉玲 戴振贤 +3 位作者 柳丽娟 许胜 薛正翔 吴玉水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10-12,共3页
目的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建立人血清中降钙素原定量检测方法,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固相包被降钙素原单克隆抗体,生物素标记另一降钙素原单克隆抗体,结合鲁米诺化学发光底物系统,建立人血清中降钙素原的双抗体夹心化学发... 目的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建立人血清中降钙素原定量检测方法,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固相包被降钙素原单克隆抗体,生物素标记另一降钙素原单克隆抗体,结合鲁米诺化学发光底物系统,建立人血清中降钙素原的双抗体夹心化学发光免疫定量检测方法。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及罗氏化学发光试剂同时检测临床血清样本142份,比较检测结果。结果所建立方法的灵敏度为0.02g/mL,检测范围为0.02~10ng/mL,批内和批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6.8%和9.1%,回收率为90%~110%,与罗氏试剂盒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相关性(r=0.979)。结论建立了简捷、敏感、特异和准确的人血清降钙素原化学发光免疫定量检测方法,与进口同类试剂比较,成本低廉,适合临床检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化学发光 定量
下载PDF
甲胎蛋白化学发光免疫定量检测试剂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戴志文 蔡祥霞 +4 位作者 杨湘越 戴振贤 谢玉玲 薛正翔 吴玉水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研制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化学发光免疫定量检测试剂并建立检测方法,进行初步的临床应用评价。,方法将甲胎蛋白单抗包被微孔板.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甲胎蛋白抗体为二抗.结合鲁米诺化学发光底物系统.建立甲胎蛋白化学发光免疫... 目的研制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化学发光免疫定量检测试剂并建立检测方法,进行初步的临床应用评价。,方法将甲胎蛋白单抗包被微孔板.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甲胎蛋白抗体为二抗.结合鲁米诺化学发光底物系统.建立甲胎蛋白化学发光免疫定量检测方法。用甲胎蛋白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分析所建立方法的准确性、灵敏度、稳定性和重复性等试剂性能.并与西门子公司的甲胎蛋白定量检测试剂同时检测临床血清样本350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所研制的试剂性能符合甲胎蛋白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各项质量标准要求。批内变异系数4.1%。5.2%、批间变异系数4.7%;试剂盒置37℃考核3d,其稳定性良好。临床样本比对检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r=0.9823,阴性符合率99.5%、阳性符合率98.7%,总符合率为99.1%,Kappa值为0.98,一致性强度为最强)。结论成功研制了快速、特异、敏感和稳定的甲胎蛋白化学发光免疫定量试剂并建立其检测方法适合临床检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化学发光 检测
下载PDF
糖类抗原125化学发光免疫定量检测试剂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8
作者 戴志文 戴振贤 +3 位作者 张剑清 谢玉玲 薛正翔 吴玉水 《免疫学研究》 2016年第2期9-14,共6页
为了研制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化学发光免疫定量检测试剂,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将CA125单抗包被微孔板,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CA125抗体为二抗,结合鲁米诺化学发光底物系统,建立CA125化学发光免疫定量检测方法。用CA125检测... 为了研制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化学发光免疫定量检测试剂,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将CA125单抗包被微孔板,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CA125抗体为二抗,结合鲁米诺化学发光底物系统,建立CA125化学发光免疫定量检测方法。用CA125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质控血清分析所建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和精密性等试剂性能,并与进口的CA125定量检测试剂同时检测临床血清样本350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表明所研制的试剂性能符合CA125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质量标准。批内变异系数2.8%~3.6%、批间变异系数3.7%;试剂盒置37℃孵育3d,其稳定性良好。临床样本比对检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r = 0.9897,阴性符合率99.5%、阳性符合率99.3%,总符合率为99.4%,Kappa值为0.99,一致性强度为最强)。本文成功研制了快速、特异、敏感和稳定的肿瘤标记物CA125化学发光免疫定量检测试剂并建立其检测方法,适合临床检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类抗原125 化学发光 检测
下载PDF
血管组织工程支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薛正翔 李敏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34-1137,共4页
目的综述血管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制备技术以及促内皮化修饰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有关血管组织工程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相关文献,对血管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技术进行回顾及综合分析。结果血管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包括天然材料、可降解合成... 目的综述血管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制备技术以及促内皮化修饰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有关血管组织工程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相关文献,对血管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技术进行回顾及综合分析。结果血管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包括天然材料、可降解合成材料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包括浇铸-浸渍、细胞自组装、静电纺丝及凝胶纺丝法,对支架材料表面进行修饰是构建组织工程血管的重要环节。结论复合材料是近年血管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重点,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支架材料制备技术,通过对支架材料表面的修饰可以提高支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组织工程 支架材料 静电纺丝 材料修饰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重组蛛丝蛋白/聚乙烯醇支架材料的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宏昕 魏梅红 +1 位作者 薛正翔 李敏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7-750,共4页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毒性实验和细胞与支架材料复合培养实验的研究,评价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重组蛛丝蛋白(pNSR16)/聚乙烯醇(poly vinyl alcohol,PVA)支架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方法通过溶剂浇铸/粒子沥滤的方法制备pNSR16/PVA支架材料及...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毒性实验和细胞与支架材料复合培养实验的研究,评价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重组蛛丝蛋白(pNSR16)/聚乙烯醇(poly vinyl alcohol,PVA)支架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方法通过溶剂浇铸/粒子沥滤的方法制备pNSR16/PVA支架材料及其浸提液。将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细胞)与浸提液培养,采用MTT法检测培养1、3、5d时支架材料的细胞毒性。将NIH-3T3细胞与pNSR16/PVA支架材料复合培养2、4、6d后行扫描电镜、HE染色观察,并于复合培养6d后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观察NIH-3T3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黏附、生长及表达功能情况。结果MTT法检测显示pNSR16/PVA支架材料的细胞毒性为0级。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材料复合培养4d后即可覆盖支架材料表面,细胞呈一定方向排列。HE染色示细胞能在支架表面黏附和生长,且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向支架内部迁移。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到NIH-3T3细胞分泌的bFGF,细胞能进行正常分化。结论pNSR16/PVA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有望作为一种较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支架 重组蛛丝蛋白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 聚乙烯醇 细胞相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