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高原东部土壤中拮抗性放线菌的生态分布特征 被引量:14
1
作者 薛泉宏 蔡艳 +4 位作者 陈占全 常显波 司美茹 张荣 来航线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03-205,共3页
采用常规方法研究了从青海高原东部海晏、湟源、湟中、大通、西宁、互助、乐都和平安等八个县(市 ) ,粮田 (旱地和水地 )、菜地 (露地和保护地 )及自然土壤 34个样区 4 0个代表性土壤样品中分离所得 6 85株放线菌对 6种靶标菌的拮抗性... 采用常规方法研究了从青海高原东部海晏、湟源、湟中、大通、西宁、互助、乐都和平安等八个县(市 ) ,粮田 (旱地和水地 )、菜地 (露地和保护地 )及自然土壤 34个样区 4 0个代表性土壤样品中分离所得 6 85株放线菌对 6种靶标菌的拮抗性。结果表明 ,(1)拮抗性放线菌占放线菌总数的比例与土壤利用方式有关 :粮田、菜地和自然土壤中拮抗性放线菌所占比例分别为 2 6 .8%、2 3.8%和 2 0 .5 % ,保护地土壤中拮抗性放线菌的比例是露地的 2倍 ,旱地土壤中拮抗性放线菌的比例明显高于水地 ;(2 )供试菌株中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假丝酵母、青霉、西瓜枯萎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有拮抗活性菌株数分别为 2 .8%、14 .9%、3.5 %、0 .9%、1.8%和 0 .6 %。说明供试菌株对细菌的拮抗作用强于真菌 ,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拮抗作用强于革兰氏阴性细菌 ,对单细胞真菌的拮抗作用强于丝状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资源 放线菌分布 生物防治 抗生素 拮抗性放线菌
下载PDF
钾细菌对江西酸性土壤养分活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薛泉宏 张红娟 +1 位作者 蔡艳 来航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8-42,共5页
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了供试钾细菌对江西 4种酸性土壤和陕南黄褐土中 K、P、Si、Fe、Mn、Zn等 6种元素的活化作用。结果表明 :1接种钾细菌后 ,4种酸性土壤和陕南黄褐土中的速效 K、P、Si、Fe、Mn的平均生物释放量分别为 2 0 .4,6 9.8,10 ... 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了供试钾细菌对江西 4种酸性土壤和陕南黄褐土中 K、P、Si、Fe、Mn、Zn等 6种元素的活化作用。结果表明 :1接种钾细菌后 ,4种酸性土壤和陕南黄褐土中的速效 K、P、Si、Fe、Mn的平均生物释放量分别为 2 0 .4,6 9.8,10 0 .4,42 .6 ,15 .9和 40 .7,40 .5 ,5 2 5 .9,199.4,81.9m g/ kg,较不接菌对照增加 10 .6 %,80 .8%,37.4%,372 .0 %,10 9.2 %和 2 2 .7%,5 2 1.6 %,172 .8%,12 0 4.0 %,131.7%,中性黄褐土中各元素的释放量及增率均高于酸性土壤 ;2钾细菌能使 40 %酸性土样中的 Zn元素发生轻度活化 ,其余酸性及中性土样中的 Zn元素固定 ;3钾细菌在液体培养过程中产酸 ,接菌后 4种酸性土壤培养液的 p H值平均降低 1.0单位 ,较对照降低14.8%,产酸可能是钾细菌活化养分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细菌 生物钾肥 微生物肥料 土壤养分 活化作用 南方酸性土壤
下载PDF
西藏土壤放线性菌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薛泉宏 谭志远 +1 位作者 朱铭莪 张晓琳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8-32,共5页
采用常规方法研究了西藏8个主要土类11个土样的土壤放线菌数量、主要属与类群、生理生化特性及拮抗特征。结果表明:①西藏不同土类及同一土类不同剖面表层土壤放线菌数量差异很大,随海拔升高,冻结期增长,土壤放线菌数量显著减少... 采用常规方法研究了西藏8个主要土类11个土样的土壤放线菌数量、主要属与类群、生理生化特性及拮抗特征。结果表明:①西藏不同土类及同一土类不同剖面表层土壤放线菌数量差异很大,随海拔升高,冻结期增长,土壤放线菌数量显著减少;②西藏土壤放线菌种类简单,供试菌株分为5属,链霉菌属占优势;③供试菌株大部分无明胶液化能力,约1/3无淀粉水解能力,淀粉水解能力较强者仅占1/3左右;④供试菌株约有19%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极强抗性,约9%对棉枯萎菌有较强抗性,仅有2%菌株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放线菌 放线菌资源 放线菌分类 西藏
原文传递
黄土性土壤K^+吸附、解吸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8
4
作者 薛泉宏 尉庆丰 +1 位作者 李宝安 赵翀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3-122,共10页
采用连续液流法研究了5种黄土性土壤吸附、解吸K+的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1)供试土壤K+吸附、解吸反应分别在16-24及26-60min达到平衡。吸附平衡时间及平衡吸附量与CEC及粘粒含量有关。(2)平衡前不同时段的吸附解吸速度及吸附解... 采用连续液流法研究了5种黄土性土壤吸附、解吸K+的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1)供试土壤K+吸附、解吸反应分别在16-24及26-60min达到平衡。吸附平衡时间及平衡吸附量与CEC及粘粒含量有关。(2)平衡前不同时段的吸附解吸速度及吸附解吸率与反应时间1nt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关系。其中反应速度直线和解吸率直线的斜率、初始反应速度及初始解吸率均与CEC及粘粒含量密切相关。(3)一级反应方程和Elovich方程分别为描述K+吸附、解吸反应的最优模型。(4)K+的吸附、解吸以快、中、慢不同速率进行,反映出土壤固相表面存在不同能态的K+吸附点。(5)土壤对K+的吸附、解吸是扩散控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吸附 解吸 土壤化学动力学
下载PDF
陕西省几种代表性土壤NH^+4吸附,解吸动力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薛泉宏 尉庆丰 +2 位作者 高彦 石辉 曲东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9-137,共9页
采用连续液流法测定了五种土壤吸附、解吸NH4+的动力学性质。研究表明:(1)NH4+吸附、解吸平衡时间及反应速率,平衡时的吸附、解吸量及吸附平衡常数均随土壤粘粒和CEC不同而变化;(2)不同动力学模型及同一模型对不同... 采用连续液流法测定了五种土壤吸附、解吸NH4+的动力学性质。研究表明:(1)NH4+吸附、解吸平衡时间及反应速率,平衡时的吸附、解吸量及吸附平衡常数均随土壤粘粒和CEC不同而变化;(2)不同动力学模型及同一模型对不同土壤的拟合性不同。NH4+吸附、解吸反应的最佳模型分别为一级反应方程及Elovich方程;(3)NH4+穿过水膜的扩散速度控制NH4+的吸附一解吸速率;(4)升高温度NH4+解吸明显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化学动力学 NH^+4 吸附动力学 解吸动力学
下载PDF
赤霉素荧光测定法改进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薛泉宏 李东 汤莉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4-39,共6页
研究了硫酸体积分数、硫酸用量、样品前处理及温度与时间对赤霉素测定结果的影响 ,对赤霉素的经典荧光测定法作了必要改进 ,并对荧光法与福林法的测定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1改进荧光法与经典荧光法测定结果一致 ;2改进荧光法操作简... 研究了硫酸体积分数、硫酸用量、样品前处理及温度与时间对赤霉素测定结果的影响 ,对赤霉素的经典荧光测定法作了必要改进 ,并对荧光法与福林法的测定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1改进荧光法与经典荧光法测定结果一致 ;2改进荧光法操作简便 ,不需冰浴及真空抽干设备 ;3节省试剂 ( 50 %~ 75%) ;4测定精确度和样品回收率高 ;5反应产物的荧光值具有一定的时间和温度稳定性 ;6该法适合于发酵液及固态产品中赤霉素的测定 ;7福林法选择性差 ,不能用于成分较为复杂的样品中赤霉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素 测定方法 改进荧光法 发酵 生物激素
原文传递
钾细菌对土娄土养分活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薛泉宏 沈建伟 汤莉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67-71,共5页
采用固态及液态培养法研究了 7株钾细菌在不同条件下对土娄土中 6种元素的活化作用和对 p H的影响。结果表明 :1钾细菌在固态培养条件下对 P、K、Si元素的活化作用小于液态培养 ;在固态培养中 ,钾细菌对土娄土中 Fe、Mn元素有活化作用 ... 采用固态及液态培养法研究了 7株钾细菌在不同条件下对土娄土中 6种元素的活化作用和对 p H的影响。结果表明 :1钾细菌在固态培养条件下对 P、K、Si元素的活化作用小于液态培养 ;在固态培养中 ,钾细菌对土娄土中 Fe、Mn元素有活化作用 ,但却导致 Zn元素发生固定 ;2固态培养中 ,钾细菌引起的土壤 p H下降幅度小于液态培养 ;3灭菌处理使土娄土生物释钾量提高 ,但对生物释硅量无明显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细菌 钾肥 生物钾肥 钾活化 土壤养分活化
下载PDF
巴楚蘑菇研究Ⅱ.形成发育的生态环境 被引量:5
8
作者 薛泉宏 徐万里 +4 位作者 和文祥 朱铭莪 汪玉宏 毛端明 王讲利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78-82,共5页
采用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方法研究巴楚蘑菇形成发育的生态环境。结果表明:①巴楚蘑菇是在欧亚大陆腹地暖温带干旱气候区形成的耐旱型野生食用菌;②巴楚蘑菇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生长,并对极端高温有较强的耐受性;③巴楚蘑菇可在胡... 采用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方法研究巴楚蘑菇形成发育的生态环境。结果表明:①巴楚蘑菇是在欧亚大陆腹地暖温带干旱气候区形成的耐旱型野生食用菌;②巴楚蘑菇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生长,并对极端高温有较强的耐受性;③巴楚蘑菇可在胡杨林、新疆杨农田防护林及2~3a生老苜蓿等植被下的土壤中形成;④巴楚蘑菇耐盐碱环境具有极强的抗性;⑤巴楚蘑菇对土壤营养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蘑菇 生态环境 巴楚
下载PDF
液培条件下钾细菌对土壤养分的活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薛泉宏 李素俭 +2 位作者 张俊宏 沈建伟 尚浩博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3-37,共5页
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供试钾细菌在有N、无N培养条件下,对黄砂和黄绵土中矿物态K,P,Si,Ca,Fe,Mn和Zn的生物活化作用。结果表明:①供试钾细菌以淀粉、蔗糖和葡萄糖为碳源时均有一定产酸作用。以黄砂和黄绵土为磷钾源... 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供试钾细菌在有N、无N培养条件下,对黄砂和黄绵土中矿物态K,P,Si,Ca,Fe,Mn和Zn的生物活化作用。结果表明:①供试钾细菌以淀粉、蔗糖和葡萄糖为碳源时均有一定产酸作用。以黄砂和黄绵土为磷钾源时培养液pH分别降低1.2~1.8和0.7~1.2;②接种钾细菌能促进黄砂和黄绵土中矿物态K,P,Si,Ca,Fe及Mn元素的显著活化,较不接种对照分别提高27.9%~39.2%,19.3%,16.1%~71.0%,342.0%,150.6%及1463.9%;③钾细菌在无N培养条件下对矿物态养分的活化作用优于含N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细菌 土壤养分 生物钾肥 生物活化作用
原文传递
土壤生物退化及其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0
作者 薛泉宏 同延安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8-35,共8页
在阐述土壤生物退化概念和退化机理的基础上,论述了土壤生物退化的不可避免性和防治的重要性;比较了土壤生物退化治理与生态恢复;提出了土壤生物退化的防治措施;建议按照恢复生态学的原理组织植物保护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微生... 在阐述土壤生物退化概念和退化机理的基础上,论述了土壤生物退化的不可避免性和防治的重要性;比较了土壤生物退化治理与生态恢复;提出了土壤生物退化的防治措施;建议按照恢复生态学的原理组织植物保护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微生物学、植物生态学及化学生态学多学科联合攻关,从微观生态恢复角度对土壤生物退化问题展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退化 土壤生物退化 连作障碍
下载PDF
黄土性土壤在连续液流条件下吸附、解吸磷酸根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薛泉宏 尉庆丰 薛喜乐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42-150,共9页
采用连续液流法研究了黄土性土壤吸附、解吸磷酸根的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1)供试土壤对磷酸根的吸附、解吸按速率可分为快、中、慢三种反应类型;(2)描述吸附、解吸反应的最优模型均为Elovich方程,最差模型分别为一级... 采用连续液流法研究了黄土性土壤吸附、解吸磷酸根的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1)供试土壤对磷酸根的吸附、解吸按速率可分为快、中、慢三种反应类型;(2)描述吸附、解吸反应的最优模型均为Elovich方程,最差模型分别为一级反应方程及双常数方程,拟合差的模型对反应速率变化“敏感”,可用于反应类型划分和机理研究;(3)粘粒含量及代换量对吸附速率有显著影响,游离铁对吸附速率、CaCO_3对较低温度下的吸附及较高温度下的解吸速率也有明显影响,速效磷含量是控制解吸速率的重要因子;(4)升高温度吸附加速,但对解吸速率无明显影响;(5)不同土类及同一剖面不同层次的吸附、解吸速率,反应时间及吸附、解吸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化学动力学 磷吸附动力学 磷解吸动力学
下载PDF
黄土高原油松刺槐人工林对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薛泉宏 李瑞雪 +1 位作者 冯立孝 冯浩 《陕西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1-25,5,共6页
研究了黄土高原油松、刺槐人工林对土壤的培肥效应。结果表明:油松、刺槐人工林能显著提高土壤肥力水平,降低土壤pH。18龄油松1.2m2及33龄刺槐1.6m2根区土壤断面的有机质、全氮、有效氮、有效钾、CEC均值较无林对... 研究了黄土高原油松、刺槐人工林对土壤的培肥效应。结果表明:油松、刺槐人工林能显著提高土壤肥力水平,降低土壤pH。18龄油松1.2m2及33龄刺槐1.6m2根区土壤断面的有机质、全氮、有效氮、有效钾、CEC均值较无林对照分别提高57.8%、68.6%、109.3%、28.9%、54.4%及74.3%、123.6%、285.3%、42.4%、63.7%,pH降低14.4%及2.9%。油松、刺槐林对土壤的培肥效应符合深度模型y=A+Bln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造林 人工林 土壤肥力 油松 刺槐
下载PDF
陕西几种土壤非交换钾释放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薛泉宏 马博虎 尉庆丰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6-71,共6页
采用H饱和树脂吸收法研究了陕西6种土壤非交换钾释放的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①黄土性土壤非交换钾释放量和释放速度与风砂土类似,远高于暗棕壤;②供试土壤不同时段的非交换钾释放速度不同,0~72h的释放速度远大于72~91... 采用H饱和树脂吸收法研究了陕西6种土壤非交换钾释放的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①黄土性土壤非交换钾释放量和释放速度与风砂土类似,远高于暗棕壤;②供试土壤不同时段的非交换钾释放速度不同,0~72h的释放速度远大于72~912h的钾释放速度;③供试土壤非交换钾释放过程在912h内用直线方程描述拟合最好;④供试土壤非交换钾释放速率常数B主要决定于粘粒与缓效钾含量。常数B和非交换钾释放速度V可用于土壤供钾能力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非交换钾 释放动力学 陕西 土壤胶体
原文传递
陕西省几种土壤吸附H_2FO_4^(-1)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薛泉宏 尉庆丰 +1 位作者 薛喜乐 李瑞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3年第S1期26-32,共7页
采用连续液流法研究了陕西省7种土壤吸附H_2PO_4^(-1)的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①供试土壤的吸磷过程存在快、中、慢3个反应阶段,所需时间分别为20~30、20~55及40~100 min,吸磷量分别占吸磷总量的50%~80%、8%~62%及5%~40%;②... 采用连续液流法研究了陕西省7种土壤吸附H_2PO_4^(-1)的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①供试土壤的吸磷过程存在快、中、慢3个反应阶段,所需时间分别为20~30、20~55及40~100 min,吸磷量分别占吸磷总量的50%~80%、8%~62%及5%~40%;②Elovich方程对H_2PO_4^(-1)吸附过程拟合最优,拟合最差的一级反应方程对吸附过程中的速率变化比较“敏感”,可用于快、中、慢反应阶段划分和吸附机理深入研究;③温度和粘粒含量、CEC等土壤性质对H_2PO_4^(-1)吸附速度和吸附量有显著影响;④H_2PO_4^(-1)吸附速度可作为土壤吸磷能力评价的动力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化学动力学 磷吸附 磷吸附动力学
下载PDF
黄腐酸对黄土性土壤磷吸附解吸动力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薛泉宏 李瑞雪 +2 位作者 杨淑英 李军科 尉庆丰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9-13,共5页
采用连续液流法研究了黄腐酸处理对5种黄土性土壤H_2PO_4 ̄(-1)吸附、解吸动力学性质及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黄腐酸处理对H_2PO_4 ̄(-1)吸附、解吸动力学模型的拟合性无影响,但能使H_2PO_4 ̄(-... 采用连续液流法研究了黄腐酸处理对5种黄土性土壤H_2PO_4 ̄(-1)吸附、解吸动力学性质及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黄腐酸处理对H_2PO_4 ̄(-1)吸附、解吸动力学模型的拟合性无影响,但能使H_2PO_4 ̄(-1)的吸附速度及吸附量分别降低16.7%~66.7%及15.3%~65.4%,解吸速度及解吸量分别增加14.3%~94.4%及10.8%~81.4%;②黄腐酸处理能使磷的有效系数降低38.3%~72.0%,H_2PO_4 ̄(-1)的有效性大幅度提高。黄腐酸对黄土性土壤H_2PO_4 ̄(-1)有明显的活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吸附动力学 磷活化 黄腐酸 黄土性土壤
原文传递
陕西省几种黄土性土壤钾吸附固定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薛泉宏 马博虎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79-83,共5页
采用平衡法研究了陕西省 4种黄土性土壤钾吸附固定的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 :1黄土性土壤不同土类钾吸附固定量、吸附固定速度及平衡时间差异很大。土娄 土粘化层和黑垆土埋藏腐殖质层的钾吸附固定量约为耕层的 2倍 ,陕南黄褐土的钾吸附... 采用平衡法研究了陕西省 4种黄土性土壤钾吸附固定的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 :1黄土性土壤不同土类钾吸附固定量、吸附固定速度及平衡时间差异很大。土娄 土粘化层和黑垆土埋藏腐殖质层的钾吸附固定量约为耕层的 2倍 ,陕南黄褐土的钾吸附固定量仅次于 土娄 土粘化层 ,黄绵土的钾吸附固定量最小 ;2供试土壤不同时段的钾吸附固定速度随时间的衰减变化符合 Vt=A+Blnt模型 ,衰减速率因土类而异 ;3供试土壤钾吸附固定过程符合 Elovich方程和一级扩散方程 ;4供试土壤钾吸附固定过程分为快、中、慢三个阶段或快、慢两个阶段 ,快反应约在 4 0 h完成 ,吸附固定钾量达总量的 64 %~ 93 % ,所用时间仅占总时间的 1 2 %~ 4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吸附速度 钾固定 钾固定动力学 陕西 黄土性土壤
下载PDF
林地施肥对林木生长及土壤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薛泉宏 李瑞雪 《陕西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5-29,共5页
1 引言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单靠森林自然生长已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我国一些林区已出现了采伐量大于自然生长量的现象。通过施肥提高木材及其它林产品产量已成为林业科学研究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国在这... 1 引言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单靠森林自然生长已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我国一些林区已出现了采伐量大于自然生长量的现象。通过施肥提高木材及其它林产品产量已成为林业科学研究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而一些发达国家已在林木施肥方面进行了长期的定位试验,取得了许多宝贵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 施肥 林木 生长 土壤
下载PDF
草莓根腐病拮抗真菌筛选鉴定及其防病促生作用 被引量:49
18
作者 申光辉 薛泉宏 +3 位作者 张晶 段佳丽 王东胜 杨兴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4612-4626,共15页
【目的】探索利用植物病、健株根域土壤微生物区系比较法快速筛选高效、广谱且有实际防病促生作用生防真菌的可行性。【方法】根据菌落培养与扫描电镜形态特征及rDNA-ITS序列对拮抗真菌进行鉴定;生长速率法测定菌株无菌发酵滤液的拮抗活... 【目的】探索利用植物病、健株根域土壤微生物区系比较法快速筛选高效、广谱且有实际防病促生作用生防真菌的可行性。【方法】根据菌落培养与扫描电镜形态特征及rDNA-ITS序列对拮抗真菌进行鉴定;生长速率法测定菌株无菌发酵滤液的拮抗活性,盖玻片对峙培养法观察拮抗真菌对草莓根腐病原菌菌丝形态的影响;室内发芽试验法测定真菌无菌发酵滤液促种子萌发活性;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拮抗真菌对草莓根腐病的防病促生作用;土壤稀释平皿分离法测定拮抗真菌的定殖能力及对草莓根域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经鉴定,2株拮抗真菌HF3和HF7分别为灰黄青霉(Penicillium griseofulvum)和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其无菌发酵滤液对7种供试病原真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培养96 h时,HF3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菌丝生长抑菌率均为100.0%。HF3菌丝对大双孢柱孢(Cylindrocarpon macrodidyma CF9)菌丝具有溶解作用,使病菌菌丝出现扭曲、变细、断裂及原生质浓缩等畸变现象;HF3和HF7 103和104倍稀释无菌发酵滤液可促进甜瓜种子萌发及胚根、胚芽生长。HF7 104倍稀释液对西瓜种子萌发及胚芽、胚根生长具有促进作用;HF3和HF7对盆栽草莓根腐病的防效分别达53.0%和46.9%,同时可促进盆栽草莓植株生长,提高果实产量;菌株HF3和HF7在草莓根表定殖数量分别为2.23×105、1.02×105CFU.g-1干土,同时减少了大双孢柱孢数量;接种HF3和HF7可有效调整草莓根域微生物区系,促进土壤微生态恢复平衡。【结论】通过植物病、健株根区土壤微生物区系比较可以快速筛选到高效广谱且有实际防病促生作用的生防真菌;HF3和HF7对草莓根腐病防治具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腐病 灰黄青霉 土曲霉 拮抗活性 土壤微生物区系
下载PDF
放线菌Act12与腐植酸钾配施对丹参生长及其根域微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44
19
作者 段佳丽 薛泉宏 +2 位作者 舒志明 王东胜 何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07-1819,共13页
探讨生防放线菌菌剂与腐植酸钾配施对丹参生长及其根域微生态的影响。以常规移栽处理为对照,研究小区试验中放线菌菌剂与腐植酸钾不同配施比例下对丹参生长、产量及抗根结线虫侵染的影响;并采用稀释平皿涂抹法测定丹参根区土壤、根表土... 探讨生防放线菌菌剂与腐植酸钾配施对丹参生长及其根域微生态的影响。以常规移栽处理为对照,研究小区试验中放线菌菌剂与腐植酸钾不同配施比例下对丹参生长、产量及抗根结线虫侵染的影响;并采用稀释平皿涂抹法测定丹参根区土壤、根表土壤、根外土壤及根系中细菌(B)、真菌(F)与放线菌(A)的数量,同时对优势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研究放线菌菌剂与腐植酸钾配施处理下丹参根域微生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配施能增强菌剂对丹参的促生效果。菌剂与腐植酸钾配施T20处理丹参出苗率较对照提高8.7%,收获时的死亡率较对照减少39.0%;茎叶鲜质量、根鲜质量、单株根鲜质量、根干质量以及单株根干质量分别较对照增加6.1%、28.6%、11.1%、36.3%以及9.0%。2可以调整丹参植株根域土壤微生态平衡,降低有害微生物数量,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改善微生物区系。在丹参根表土壤中,菌剂与腐植酸钾配施处理B/A值较对照降低78.4%,A/F值较对照增加95.0%。在丹参根系内,菌剂与腐植酸钾配施处理细菌数量较对照增加195.0%,未检测到真菌和放线菌存在。3在放线菌处理丹参根区、根表土壤中,有6株优势菌可能对丹参生长及抗病有益:3株优势细菌分别为硝基愈疮木胶节杆菌(Arthrobacter nitroguajacolicus)、放射型根瘤菌(Rhizobium radiobacter)和弗雷德里克斯堡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rederiksbergensis);3株优势放线菌分别为淀粉酶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diastatochromogenes)、砖红链霉菌(S.lateritius)和卡伍尔链霉菌(S.cavourensis)。有2株优势菌疑为有害微生物:优势细菌为耐寒短杆菌(Brevibacterium frigoritolerans),优势放线菌为肿痂链霉菌(S.turgidiscabies)。这2种菌对其他作物的有害作用已有报道。4对丹参根结线虫侵染有强烈抑制作用,可使田间根结线虫侵染率降低49.3%。生防放线菌与腐植酸钾配施处理后能明显促进丹参生长,提高丹参产量及抗病虫能力,调节丹参根域微生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放线菌剂 腐植酸钾 土壤微生物区系 优势微生物
下载PDF
青海省保护地辣椒根际土壤和根表放线菌研究 被引量:42
20
作者 蔡艳 薛泉宏 +4 位作者 陈占全 司美茹 孙小凤 阿继军 张荣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92-96,共5页
采用常规方法研究了青海省大棚和温室中辣椒健株、病株根际土壤和根表的微生物数量、放线菌组成及拮抗性放线菌的分布 .结果表明 :①青海保护地辣椒根际土壤和根表微生物以细菌为主 ,放线菌次之 ,真菌最少 ,三者数量之比为 10 5 10 2 1... 采用常规方法研究了青海省大棚和温室中辣椒健株、病株根际土壤和根表的微生物数量、放线菌组成及拮抗性放线菌的分布 .结果表明 :①青海保护地辣椒根际土壤和根表微生物以细菌为主 ,放线菌次之 ,真菌最少 ,三者数量之比为 10 5 10 2 1(根际 )或 10 4 1 1(根表 ) ;②根际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速效N、P、K含量密切相关 ,速效养分含量高的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大 .辣椒病株根际土壤和根表细菌、放线菌及真菌三大类微生物数量显著高于健株 .③保护地辣椒根际土壤和根表放线菌组成较复杂 ,共分离到了 7个属的放线菌 ,但仍以链霉菌为主 ,其次为小单孢菌和马杜拉放线菌 .链霉菌可分为 10个类群 ,金色类群占优势 .健株根际土壤和根表放线菌组成较病株复杂 ,而链霉菌组成较病株简单 .④供试放线菌菌株中 9.0 %对G+ 细菌有拮抗活性 ,6 .7%对真菌有拮抗活性 ,对G-细菌均无拮抗作用 .健株根际土壤拮抗性放线放菌数量及其占放线菌总数的比例均高于病株 ,健株根表拮抗性放线菌占放线菌总数的比例亦高于病株 ,表明根际土壤中拮抗性放线菌的数量及根际和根表拮抗性放线菌占放线菌总数的比例是决定辣椒是否染病的关键因素之一 .表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地 辣椒 辣椒疫霉 放线菌 生物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