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复发性颅咽管瘤的综合治疗与长期随访 被引量:4
1
作者 薛超强 杨蕾 +1 位作者 姜涛 张玉琪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复发性颅咽管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并评估病儿长期随访的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儿童复发性颅咽管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的影像学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采用额部纵裂入路17例,胼胝体-穹窿间入路10例... 目的分析儿童复发性颅咽管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并评估病儿长期随访的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儿童复发性颅咽管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的影像学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采用额部纵裂入路17例,胼胝体-穹窿间入路10例,翼点入路5例,额底入路4例;并对病人进行长期随访。结果 肿瘤全切除14例,近全切除20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视力改善21例,保持3例,恶化3例。术后出现多饮、多尿16例,电解质紊乱13例,中枢性高热1例,单侧肢体活动差1例,死亡1例。30例随访4个月~7年,肿瘤复发5例。GOS评分:5分24例,4分1例,3分1例,1分4例。结论儿童复发性颅咽管瘤再复发率高,且与周围组织黏连紧密,但手术治疗或手术联合放疗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肿瘤复发 局部 综合治疗 随访研究
下载PDF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张玉琪 薛超强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521-523,共3页
在1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原因中,首位死亡原因是意外伤害死亡,第2位即是各种类型和部位的肿瘤,约占儿童总死亡率的11%。在儿童所有类型和部位的肿瘤中,第1位发病率是白血病,约占33%,即每3例儿童肿瘤患者中就有1例为白血病患儿;第... 在1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原因中,首位死亡原因是意外伤害死亡,第2位即是各种类型和部位的肿瘤,约占儿童总死亡率的11%。在儿童所有类型和部位的肿瘤中,第1位发病率是白血病,约占33%,即每3例儿童肿瘤患者中就有1例为白血病患儿;第2位发病率即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主要是脑肿瘤),约占20%,即每5例儿童肿瘤患者中即有1例罹患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放射外科手术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儿童 综述文献
下载PDF
脊髓纵裂畸形的显微外科治疗
3
作者 罗天宝 尚爱加 +3 位作者 崔志强 萧凯 薛超强 宋亚玲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457-460,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纵裂畸形(split cord malformation,SCM)的临床特征、显微外科策略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SCM病例资料,均经显微外科治疗。其中Ⅰ型20例,Ⅱ型17例;儿童16例,成人21例。SCM位于胸腰椎8例,腰椎27例,骶椎2例。32例病人合... 目的探讨脊髓纵裂畸形(split cord malformation,SCM)的临床特征、显微外科策略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SCM病例资料,均经显微外科治疗。其中Ⅰ型20例,Ⅱ型17例;儿童16例,成人21例。SCM位于胸腰椎8例,腰椎27例,骶椎2例。32例病人合并脊髓低位和(或)终丝改变。结果Ⅰ型SCM行骨性分隔切除、拴系带松解和硬脊膜重建术19例,终丝切断术18例。Ⅱ型SCM行纤维分隔切除及拴系带松解10例,17例均行终丝切断术。15例有伴发病变者均行一期外科治疗。术后脑脊液漏1例,骶部疼痛2例,双下肢无力恶化1例,假性脊膜膨出1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随访6~24个月,症状稳定13例,好转24例。结论显微外科治疗SCM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无论儿童还是成人,Ⅰ型和Ⅱ型SCM均需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裂畸形 拴系综合征 脊髓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薛超强 张玉琪 +2 位作者 柏建军 杨蕾 姜涛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TCS)显微外科手术中保护神经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电生理监测下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11例儿童TCS患者的临床资料、神... 目的探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TCS)显微外科手术中保护神经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电生理监测下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11例儿童TCS患者的临床资料、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和随访预后,分析并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儿童TCS手术中的保护作用。结果术后第1天:好转8例,稳定1例,加重2例。出院时:好转10例,加重1例。随访时间1.5~5.5年,好转10例,稳定1例。结论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可以保护脊髓功能,防止神经功能的损伤,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栓系综合征 术中电生理监测 儿童 神经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颅内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诊治效果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赵亚鹏 张玉琪 +6 位作者 段虹宇 马羽 梁晖 张庆辉 薛超强 罗斌 潘鑫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61-665,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断及合理化治疗策略。方法对象为清华大学玉泉医院2012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7例颅内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17例中男10例,女7例;平均年龄(11.1±5.2)岁;回顾性分析病例特点、血清中... 目的探讨颅内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断及合理化治疗策略。方法对象为清华大学玉泉医院2012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7例颅内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17例中男10例,女7例;平均年龄(11.1±5.2)岁;回顾性分析病例特点、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特异性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癌胚抗原(CEA)的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病理学结果以及治疗方法和预后状况。结果17例中9例全切除病变,8例近全切除病变;未复发患者8例(47.1%),其中有7例手术全切除病变,1例近全切除病变,术后均有至少4个疗程的化疗;复发患者9例(52.9%),其中有2例手术全切除病变,7例为近全切除病变,复发后的患者中有4例再次手术切除病变,有6例化疗后联合放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在17例患者的病理类型中含有畸胎瘤(包括成熟、未成熟或恶性畸胎瘤)成分的肿瘤有12例,占70.6%。随访时间自手术后算起,平均(17.5±12.1)个月,4例(23.5%)患者死亡。结论颅内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血清或脑脊髓液中肿瘤标志物特点,放、化疗状况以及病理学结果;全切除病变有助于降低肿瘤复发的机会;合理的放、化疗有助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 肿瘤标志物 手术 化疗 放疗
原文传递
中国神经外科医师队伍的现状和发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玉琪 薛超强 +1 位作者 毛颖 游潮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7-219,共3页
一、国际神经外科医师现状根据世界神经外科学会联合会(the world federation of neurosurgical societies,WFNS)本世纪的初步统计[1],中国和国外主要国家神经外科医师情况统计如下.
关键词 神经外科学会 医师队伍 中国 神经外科医师 统计
原文传递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个体化治疗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亚鹏 张玉琪 +6 位作者 段虹宇 马羽 梁晖 张庆辉 薛超强 罗斌 潘鑫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生殖细胞肿瘤(ICGCTs)的个体化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10月至2016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ICGCTs患者,共32例。首次术后病理学检查6例为生殖细胞瘤;26例为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GGCT... 目的探讨颅内生殖细胞肿瘤(ICGCTs)的个体化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10月至2016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ICGCTs患者,共32例。首次术后病理学检查6例为生殖细胞瘤;26例为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GGCTs),其中混合性ICGCTs14例,成熟畸胎瘤4例,未成熟畸胎瘤6例,恶性畸胎瘤1例,绒癌1例。术前4例行化疗;术后16例行化疗,3例行局部放疗,2例行化疗+局部放疗。结果32例中,平均随访(21.8±13.5)个月;手术全切除17例(53.1%),未全切除15例(46.9%)。12例复发,其中全切除组有3例(3/17),未全切除组9例(9/15),两组复发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有2例复发前后病理学结果不一致。无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6例(18.8%)死亡,其中5例术后未行放、化疗,肿瘤复发死亡。结论显微手术是治疗ICGCTs的一个重要手段,尤其是对NGGCTs,患者可从全切除病变中获益。手术前后个体化的放、化疗对减少复发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生殖细胞和胚胎性 神经外科手术 化放疗 预后
原文传递
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和Cowden综合征 被引量:7
8
作者 姜涛 王军梅 +4 位作者 杨蕾 薛超强 罗世祺 刘庆良 张玉琪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12-816,共5页
目的探讨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和Cowden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随访2001年8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7例患者,随访时间为5—105个月(平均36.6个月)。结果7例患者中6例行手术切除肿瘤,另1例只行脑室一... 目的探讨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和Cowden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随访2001年8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7例患者,随访时间为5—105个月(平均36.6个月)。结果7例患者中6例行手术切除肿瘤,另1例只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5例肿瘤全切,1例大部切除。4例伴有Cowden综合征的患者主要伴发疾病有面部多发斑丘疹、肢端角化症、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乳腺瘤、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症、甲状腺多发结节等。1例肿瘤大部切除患者术后2年死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结论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具有典型的MRI表现,多数可在术前明确诊断。手术切除肿瘤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于成年患者,合并Cowden综合征的可能性极大,需行全面检查,以早期发现可能的合并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 Cowden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神经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外科治疗方式及癫痫预后 被引量:4
9
作者 姜涛 王军梅 +4 位作者 薛超强 李春德 甲戈 马振宇 张玉琪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0-353,共4页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ET)的外科治疗方式及癫痫预后。方法对手术治疗的18例DNET患者进行随访,其中4例失访;男10例,女4例;年龄4~25岁,平均10.3岁。所有患者均行单纯病变切除术,术中常规采用皮层脑电监测,部...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ET)的外科治疗方式及癫痫预后。方法对手术治疗的18例DNET患者进行随访,其中4例失访;男10例,女4例;年龄4~25岁,平均10.3岁。所有患者均行单纯病变切除术,术中常规采用皮层脑电监测,部分患者采用术中超声确定肿瘤切除程度,癫痫发作情况采用Engel分级进行评判,并对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手术全切除12例,部分切除2例。随访24—96个月,平均46.6个月。术后EngelⅠ级12例,其中11例已停用抗癫痫药物,EngelⅡ级1例,Ⅳ级1例。癫痫预后较差者均为部分切除患者。结论肿瘤切除程度是影响DNET癫痫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单纯病变切除辅以皮层电灼效果满意,术中超声可减少肿瘤残留,术中皮层脑电监测对癫痫预后有较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 手术 癫痫
原文传递
儿童颅咽管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变化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柏建军 姜涛 +2 位作者 张玉琪 孙锋磊 薛超强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01-1205,共5页
目的对儿童颅咽管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变化进行前瞻性研究。方法根据术前MRI正中矢状位检查将病例分为三级(Type0级、Type1级、Type2级),术前及术后半年左右分别进行认知功能检查。检查项目包括韦氏儿童智力测试(C—WISC)、汉诺塔... 目的对儿童颅咽管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变化进行前瞻性研究。方法根据术前MRI正中矢状位检查将病例分为三级(Type0级、Type1级、Type2级),术前及术后半年左右分别进行认知功能检查。检查项目包括韦氏儿童智力测试(C—WISC)、汉诺塔测试、Stroop测试、数字划消测试。共22例有完整资料,男13例,女9例;平均10.5岁(6—16岁);Type0级4例,Type1级4例,Type2级14例。经额底入路4例,经纵裂人路7例,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10例,右额颞入路1例。结果4例Type2级术后IQ成绩下降明显,均为经胼胝体入路;余病例术后IQ成绩较术前无明显下降。4例放疗患者术后注意集中指数1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儿童颅咽管瘤患者术后出现认知功能受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肿瘤侵及下丘脑的程度、手术人路、放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认知 儿童
原文传递
仿生材料修补儿童颅骨缺损的术后并发症探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拓宇 张玉琪 +2 位作者 薛超强 潘鑫 张庆琳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07-612,共6页
目的:探讨颅骨缺损患儿行仿生材料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的种类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经个性化定制的仿生骨材料(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骨)行儿童颅骨修补65例。其中,男36例,... 目的:探讨颅骨缺损患儿行仿生材料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的种类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经个性化定制的仿生骨材料(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骨)行儿童颅骨修补65例。其中,男36例,女29例;年龄范围为1岁2个月至12岁。外伤致去骨瓣57例,其中闭合性颅脑损伤49例(包括外伤后颅骨凹陷性/粉碎性骨折,硬膜内、外血肿,脑挫裂伤等),开放性颅脑损伤8例(包括车祸伤4例,高空坠物砸伤2例,钝器砸伤1例,锐器砍伤1例),非外伤因素去骨瓣减压8例(包括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脑肿瘤术后脑水肿2例,颅骨恶性肿瘤2例,颅骨嗜酸性肉芽肿1例)。平均去骨瓣时间为1年5个月,其中最短时间为2个月,最长时间超过4年。所有病例中,59例为单侧颅骨缺损(左侧36例,右侧23例),6例为双侧颅骨缺损;去骨瓣范围中标准或近似标准的单侧额颞大骨瓣减压窗46例,单侧额、颞、顶、枕部分去骨瓣减压13例,分隔的双侧额颞减压窗5例,双额贯通减压窗1例。术后跟踪随访2~5年。结果:患儿手术过程均顺利,出现各类术后并发症共42例,包括皮下积液27例,仿生材料固定松动8例,仿生材料术后碎裂6例,感染1例,全部行针对性处理后效果满意。结论:儿童仿生材料颅骨修补术后易出现各类并发症,这与术中仿生材料使用经验不足和儿童依从性差有关。掌握仿生材料的特性和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材料 颅骨缺损 颅骨修补术 并发症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丘脑胶质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2
作者 甄英伟 张玉琪 +4 位作者 薛超强 柏建军 姜涛 甲戈 马振宇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 探讨儿童丘脑胶质瘤的临床特征和显微外科治疗.方法 总结49例儿童丘脑胶质瘤的临床特征,分别采取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胼胝体-侧脑室入路、经顶或顶枕-侧脑室(经三角区)入路、经额-侧脑室入路、经颞皮层入路、经颞下小脑幕入路... 目的 探讨儿童丘脑胶质瘤的临床特征和显微外科治疗.方法 总结49例儿童丘脑胶质瘤的临床特征,分别采取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胼胝体-侧脑室入路、经顶或顶枕-侧脑室(经三角区)入路、经额-侧脑室入路、经颞皮层入路、经颞下小脑幕入路进行显微外科治疗.结果 初次手术中,近全切除23例,大部切除17例,部分切除9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39例获得随访,16例存活,其中15例生活可以自理.结论 手术是儿童丘脑胶质瘤的首选治疗,根据肿瘤的位置、生长方向及术者经验采取合理的手术入路,尽可能减少重要结构的损伤,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丘脑 显微外科手术 儿童
原文传递
Sturge-Weber综合征继发癫痫的综合治疗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成伟 周文静 +5 位作者 薛超强 张玉琪 林久銮 孙朝晖 陈拓宇 辛军芳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07-1010,共4页
Sturge-Weber综合征(Sturge-Weber syndrome,SWS)又称脑面血管瘤病或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是一种罕见散发的先天性神经皮肤综合征,由GNAQ基因突变造成,无遗传性,发生率为0.02%~0.05‰,表现为累及脑、皮肤及眼部的血管畸形.脑部的血... Sturge-Weber综合征(Sturge-Weber syndrome,SWS)又称脑面血管瘤病或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是一种罕见散发的先天性神经皮肤综合征,由GNAQ基因突变造成,无遗传性,发生率为0.02%~0.05‰,表现为累及脑、皮肤及眼部的血管畸形.脑部的血管畸形常常造成顽固性癫痫,根据不同的病情,需采取不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收治3例Sturge-Weber综合征癫痫患儿,其疗效满意,分别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URGE-WEBER综合征 先天性神经皮肤综合征 综合治疗 继发癫痫 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 个体化治疗方案 脑面血管瘤病 血管畸形
原文传递
SiRNA干扰技术观察HDAC3对胶质瘤细胞U87-MG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晋 万虹 +4 位作者 姜涛 张庆琳 薛超强 钱程 张玉琪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53-1057,共5页
目的探索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基因对胶质瘤细胞U87-MG增殖、凋亡、细胞周期以及迁移的作用。方法人胶质瘤细胞株U87-MG,应用siRNA干扰技术分别导入HDAC3干扰质粒和空载对照质粒,蛋白印迹实验(Wesiemblot)检测干扰效果,应用... 目的探索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基因对胶质瘤细胞U87-MG增殖、凋亡、细胞周期以及迁移的作用。方法人胶质瘤细胞株U87-MG,应用siRNA干扰技术分别导入HDAC3干扰质粒和空载对照质粒,蛋白印迹实验(Wesiemblot)检测干扰效果,应用CCK.8增殖实验、成球实验、AnnexinV-FITC细胞凋亡试剂盒、碘化丙啶染色方法、Transwell小室实验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HDAC3基因干扰后对胶质瘤细胞株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和迁移等功能的影响。结果Westernblot结果显示,干扰后细胞株U87-MG中的HDAC3表达明显减弱;CCK-8增殖实验和成球实验,与对照组相比较,胶质瘤细胞株中干扰HDAC3后细胞增殖曲线明显下降,U87-MG对照组和U87.MGSi的14d成球总数目分别为23和7(P〈0.05);细胞凋亡实验,U87-MG对照组和U87-MGSi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1.40±0.29)%和(9.26±2.32)%(P=0.004);周期实验,U87-MG对照组和U87-MGSi的G0/G1期百分率分别为80.34%和88.37%,(t检验,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和划痕实验,胶质瘤细胞株U87-MG中干扰HDAC3后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下降。结论HDAC3作为一种致癌基因,通过调控细胞G0/G1期参与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 致癌基因 U87-MG
原文传递
儿童眶内视神经胶质瘤的手术治疗和随访
15
作者 张玉琪 王忠诚 +2 位作者 马振宇 甲戈 薛超强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86-1089,共4页
目的探求儿童眶内视神经胶质瘤的手术方法。方法总结3例15岁以下(分别是1.5岁、3岁和10岁)眼眶内视神经胶质瘤临床症状和体征,肿瘤影像学发现,采用经额底入路打开前颅底(眶顶),切除视神经肿瘤。根据肿瘤切除程度和患儿年龄采用... 目的探求儿童眶内视神经胶质瘤的手术方法。方法总结3例15岁以下(分别是1.5岁、3岁和10岁)眼眶内视神经胶质瘤临床症状和体征,肿瘤影像学发现,采用经额底入路打开前颅底(眶顶),切除视神经肿瘤。根据肿瘤切除程度和患儿年龄采用术后放疗。结果3例患儿视力下降,2例有凸眼,患侧瞳孔扩大且无光反射。2例肿瘤向颅内生长其视乳头呈苍门色,1例眶内局限生长视乳头呈水肿改变。NRI和CT显示3例均为右侧眶内肿瘤,呈梭状外观,其中2例肿瘤向颅内生长,但没有超过视交叉。经冠状切口额底入路,去除眶顶板,眶内段肿瘤全部切除3例,其中2例向颅内生长部分没有全切除。术后1例10岁患儿行放疗,另2例为3岁以下患儿,未行放疗。3例患儿术后连续随访,最长8年,均没有肿瘤复发。结论对于局限在眶内段的视神经胶质瘤应予全切除,对4岁以上患儿,如有肿瘤颅内生长,应行术后放疗,患儿可获得长期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 眶内 神经胶质瘤 手术 儿童 随访
原文传递
釉质上皮型颅咽管瘤患者血浆及脑脊液中Hsp90α的表达
16
作者 陈拓宇 栗琳 +2 位作者 赵忙所 薛超强 张玉琪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4期196-200,共5页
目的探讨釉质上皮型颅咽管瘤(ACP)患者血浆及脑脊液中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自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主要运用ELISA法,选取典型的良、恶性肿瘤作为参照物,测量... 目的探讨釉质上皮型颅咽管瘤(ACP)患者血浆及脑脊液中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自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主要运用ELISA法,选取典型的良、恶性肿瘤作为参照物,测量纳入经病理证实的3组颅内肿瘤患者[ACP组14例、胶质母细胞瘤(GBM)组6例、脉络丛乳头状瘤(CPP)组6例]及颅骨缺损对照组(颅骨修补患者6例)血浆与脑脊液中Hsp90α的含量,通过统计学分析,研究其含量差异的意义。利用Western blot对血浆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经量化分析后可知4组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Hsp90α含量比较结果均为:GBM组>ACP组>CPP组=颅骨缺损对照组,说明ACP的侵袭性远高于传统良性肿瘤。经Western blot验证,血浆结果大致相同。结论Hsp90α不仅能在所有患者的血浆、脑脊液中被检测出,在颅内肿瘤患者组中Hsp90α的含量高低与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关。ACP患者血浆、脑脊液中Hsp90α含量高低,或从侧面证实其ACP具有一定侵袭性,或能辅助术后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侵袭性 热休克蛋白90Α
原文传递
儿童颅咽管瘤患者手术前后的认知和行为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小芊 张玉琪 +6 位作者 潘鑫 王俊华 罗斌 张庆琳 陈拓宇 薛超强 刘破资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12-816,共5页
的探讨儿童颅咽管瘤患儿手术前后的大脑认知和行为改变情况。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9例儿童颅咽管瘤患儿。19例患儿的年龄为(9.10±3.53)岁(6~15岁)。其中12例为原发肿瘤,7例为复发肿... 的探讨儿童颅咽管瘤患儿手术前后的大脑认知和行为改变情况。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9例儿童颅咽管瘤患儿。19例患儿的年龄为(9.10±3.53)岁(6~15岁)。其中12例为原发肿瘤,7例为复发肿瘤。患儿均行开颅手术切除肿瘤,其中14例采用经额部冠状切口纵裂入路,3例采用经脐月氐体-透明隔腔-穹窿间入路,2例釆用经翼点小切口入路。手术前、后采用韦氏智力测验量表第四版进行智力测验;釆用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用)进行行为测定。对比观察19例儿童颅咽管瘤患儿术前及术后2周的大脑认知功能和行为变化情况。结果19例患儿中,17例肿瘤全切除,2例肿瘤近全切除,无手术死亡患儿。患儿术前、术后的总智商评分[分别为(101.68 ±18. 50)分、(103. 05 ± 15. 67)分]、言语理解指数(分别为 98. 00±13.51 J01.00 + 17.07)、知觉推理指数(分别为 94. 11 ± 12. 60、95. 26 ± 15. 05)、工作记忆指数(分别为87.00 ± 14. 15,92. 16 ± 19. 12)以及加工速度指数(分别为92.95 ±17. 17、95.47 ±16. 91)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手术前、后患儿的行为量表得分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儿童颅咽管瘤患儿的术后智能及行为水平未见明显下降,说明手术切除本身不会造成患儿认知功能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儿童 认知 儿童行为 神经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