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病人血清KAL、ENOX1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马文辉 刘晓琳 +1 位作者 虞华鹏 马圣庭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8期3287-3292,共6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病人血清卡利他汀(KAL)、Ecto-NOX二硫化物硫醇交换器1(ENOX1)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103例冠心病病人(作为冠心病组),根据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分为不稳定组(47... 目的:分析冠心病病人血清卡利他汀(KAL)、Ecto-NOX二硫化物硫醇交换器1(ENOX1)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103例冠心病病人(作为冠心病组),根据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分为不稳定组(47例)和稳定组(56例);根据6个月后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预后不良组(34例)和预后良好组(69例)。另选取同期5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KAL、ENOX1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冠心病病人血清KAL与ENOX1水平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KAL、ENOX1水平与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预后不良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KAL、ENOX1水平对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和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冠心病组血清KAL水平低于对照组,ENOX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不稳定组血清KAL水平低于稳定组,ENOX1水平高于稳定组(P<0.001)。预后不良组血清KAL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ENOX1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冠心病病人血清KAL与ENOX1水平呈负相关(r=-0.78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AL升高为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和预后不良的独立保护因素,ENOX1升高为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KAL、ENOX1水平联合预测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和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冠心病病人血清KAL水平降低,ENOX1水平升高与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预后不良有关,二者联合对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和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卡利他汀 Ecto-NOX二硫化物硫醇交换器1 斑块稳定性 预后
下载PDF
应用血管内超声显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与颈动脉病变相关性 被引量:7
2
作者 虞华鹏 贾如意 +3 位作者 赵成军 王涛 姜婕 浦艳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42-846,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血管内超声、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与体表颈动脉超声检测的颈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进一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38例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 目的通过研究血管内超声、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与体表颈动脉超声检测的颈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进一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38例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和体表颈动脉超声检查,其中8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检查未发现冠状动脉有明显狭窄病变为对照组;3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检查发现冠状动脉有明显狭窄病变为冠心病组,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18例,稳定型心绞痛12例。将血管内超声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与颈动脉超声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0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平均直径狭窄率71.21%±9.81%,血管内超声示有不同类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平均面积狭窄率80.88%±7.77%;8例对照组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冠状动脉造影平均直径狭窄率与血管内超声平均面积狭窄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冠状动脉造影平均直径狭窄率与血管内超声平均面积狭窄率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0.663,P<0.01)。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平均直径狭窄率计算的Gensini积分分别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等级积分、Crouse积分和斑块数三项指标间均有相关性(P<0.01)。颈动脉斑块对冠心病的阳性预测值为70%(21/30),阴性预测值为75%(6/8)。结论应用血管内超声显像技术能准确诊断冠状动脉斑块的性质并测量冠状动脉狭窄率;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血管内超声对评价冠状动脉病变更准确。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检查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颈动脉超声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颈动脉 血管内超声 冠状动脉造影 内膜-中膜厚度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评价斑块稳定性及其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虞华鹏 赵成军 +2 位作者 姜婕 贾如意 浦艳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10-812,共3页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技术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稳定性斑块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的关系。方法 38例拟诊为冠心病患者行血管内超声检查,其中8例患者经血管内超声检查未发现冠状动脉有明显狭窄病变为对照组;30例经血管内超...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技术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稳定性斑块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的关系。方法 38例拟诊为冠心病患者行血管内超声检查,其中8例患者经血管内超声检查未发现冠状动脉有明显狭窄病变为对照组;30例经血管内超声检查发现冠状动脉有明显狭窄病变为冠心病组,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18例,稳定型心绞痛组12例。检测所有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结果 3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内膜增厚;8例对照组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30例冠心病患者有不同类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不稳定性斑块组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高于稳定性斑块组。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明显增高,提示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不稳定型心绞痛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6小时内溶栓与延迟溶栓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虞华鹏 浦艳华 +2 位作者 柳翠霞 姜婕 岳文伟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4-155,共2页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电描记术 血栓溶解疗法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患者124例临床效果 被引量:5
5
作者 虞华鹏 高成志 +1 位作者 孙玲 马圣庭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198-199,共2页
目的 总结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48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4例,所有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实施治疗.比较分析两... 目的 总结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48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4例,所有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实施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重要指标.结果 在治疗后的心脏超声检查相关指标以及心功能改善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 急性心肌梗死 心衰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CD_(40)L水平及与血管黏附分子之间关系 被引量:7
6
作者 虞华鹏 高成志 +2 位作者 刘建民 赵震 赵成军 《医学综述》 2006年第11期703-704,共2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不同类型患者中CD40L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管性黏附分子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识别和预测的炎症指标。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 目的观察冠心病不同类型患者中CD40L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管性黏附分子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识别和预测的炎症指标。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浓度。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sCD40L水平(3.48±2.17)μg/L显著高于对照(1.26±0.97)μg/L,P<0.01和稳定性冠心病患者(1.48±1.06)μg/L,P<0.05。sCD40L水平与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呈显著正相关(r=0.376,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sCD40L水平升高,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有关,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CD40L可能通过上调黏附分子表达而促发急性冠脉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CD40L 黏附分子
下载PDF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虞华鹏 高成志 +2 位作者 刘建民 赵震 姜婕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1565-1566,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瘤 心绞痛 不稳定型
下载PDF
咪达普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虞华鹏 殷洁 +2 位作者 高成志 赵震 姜婕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8期636-637,共2页
目的评价咪达普利对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11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咪达普利,5mg/次,1次/d,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25mg/次,3次/d,疗程均为4周,监测24h动态血压。结果观察组与对照... 目的评价咪达普利对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11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咪达普利,5mg/次,1次/d,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25mg/次,3次/d,疗程均为4周,监测24h动态血压。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压、临床疗效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咪达普利降压作用可持续24h。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轻、中型高血压患者短期使用咪达普利安全、有效,药物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达普利 高血压 卡托普利
下载PDF
心绞痛患者血清尿酸与肌钙蛋白T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虞华鹏 浦艳华 +2 位作者 柳翠霞 姜婕 岳文伟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97-397,共1页
关键词 心绞痛 尿酸 心肌肌钙蛋白T
下载PDF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丹参酮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虞华鹏 赵成军 +2 位作者 王涛 贾如意 浦艳华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202-204,共3页
目的评价马来酸桂哌齐特(克林澳)联合丹参酮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静脉滴注克林澳160 mg/次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40 mg/次,对照组静脉滴注硝酸甘油5 mg/次,连用14 d。... 目的评价马来酸桂哌齐特(克林澳)联合丹参酮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静脉滴注克林澳160 mg/次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40 mg/次,对照组静脉滴注硝酸甘油5 mg/次,连用14 d。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改变及血脂水平变化。结果克林澳联合丹参酮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症状减轻,心电图改善,血脂水平降低。结论克林澳联合丹参酮能有效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改善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硝酸甘油 心电描记术
下载PDF
应用血管内超声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虞华鹏 姜婕 +2 位作者 贾如意 赵成军 赵震 《中国医药导刊》 2009年第3期352-354,356,共4页
目的:通过体表颈动脉超声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测,结合冠状动脉造影(CAG)和血管内超声(IVUS)技术,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38例被检查者均为住院接受冠脉造... 目的:通过体表颈动脉超声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测,结合冠状动脉造影(CAG)和血管内超声(IVUS)技术,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38例被检查者均为住院接受冠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的患者,应用高频超声检测IMT及粥样硬化斑块,将颈动脉超声指标与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冠心病组的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等级积分和Crouse积分,斑块数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对照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根据CAG和IVUS计算的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等级积分和Crouse积分,斑块数均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冠心病成正相关。颈动脉超声检测对冠心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内中膜厚度(IMT)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的表达及意义
12
作者 虞华鹏 姜婕 +2 位作者 赵成军 赵震 柳翠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60-61,共2页
采用免疫增强投射比浊法测定30例冠心病患者(观察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与8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者及对照组;不稳定斑块者hsCRP水平显... 采用免疫增强投射比浊法测定30例冠心病患者(观察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与8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者及对照组;不稳定斑块者hsCRP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者。认为冠心病患者存在炎性反应;hsCRP水平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C反应蛋白 炎症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下载PDF
氟伐他汀对颈动脉斑块及hs-CRP和ET-1的影响
13
作者 虞华鹏 杨红英 +2 位作者 赵成军 王涛 贾如意 《中国医药导刊》 2010年第1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消退作用及在斑块稳定性和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出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予以氟伐他汀40 mg/天,对照组予以饮食控制,均治疗一...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消退作用及在斑块稳定性和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出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予以氟伐他汀40 mg/天,对照组予以饮食控制,均治疗一年,检测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等级积分和Crouse积分,斑块数目,性质变化及血脂,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观察组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等级积分和Crouse积分,斑块数目,血脂,hs-CRP、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氟伐他汀可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内皮功能,稳定粥样斑块,并可有效消退颈动脉粥样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彩色多普勒超声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肉皮素-1
下载PDF
心肌肌钙蛋白I与冠心病远期心脏事件的关系
14
作者 虞华鹏 高成志 +2 位作者 赵震 赵成军 刘建民 《医学综述》 2007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与远期心脏事件的相关性。方法测定96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根据cTnI的值分为二组,根据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随访患者远期心脏事件,分析cTnI与心脏事件...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与远期心脏事件的相关性。方法测定96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根据cTnI的值分为二组,根据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随访患者远期心脏事件,分析cTnI与心脏事件的相关因素及它们的关系。结果96例患者中有34例cTnI升高,3例肌酸激酶同工酶轻度升高,cTnI升高与心电图出现异常Q波、ST段改变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1);92例近期存活者中87例进行了远期随访,随访时间为(24±8)个月,共有21例患者发生心脏事件,其发生与cTnI升高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TnI是心肌损伤敏感而特异性的指标,是冠心病患者远期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肌钙蛋白 心脏事件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的临床应用进展
15
作者 虞华鹏 贾如意 《医学综述》 2007年第19期1518-1520,共3页
血管内超声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介入性超声技术,它能够观察血管壁各种病变的组织形态学特征,精确的测量血管腔径及截面积,同时可以评价各种介入性治疗的效果,弥补了血管造影的某些不足。血管内超声提高了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治水平... 血管内超声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介入性超声技术,它能够观察血管壁各种病变的组织形态学特征,精确的测量血管腔径及截面积,同时可以评价各种介入性治疗的效果,弥补了血管造影的某些不足。血管内超声提高了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治水平,有效地指导了冠状动脉疾病的介入治疗及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血管内超声 冠状动脉造影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诊断冠心病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姜婕 虞华鹏 +2 位作者 赵成军 赵震 高成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82-83,共2页
对38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及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结果经CAG检查未发现冠脉有明显狭窄病变8例,而IVUS检查均发现不同程度斑块形成;CAG、IVUS的平均直径狭窄率分别为71.21%±9.81%、74.77%±8.58%,P<0.01;CAG、I... 对38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及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结果经CAG检查未发现冠脉有明显狭窄病变8例,而IVUS检查均发现不同程度斑块形成;CAG、IVUS的平均直径狭窄率分别为71.21%±9.81%、74.77%±8.58%,P<0.01;CAG、IVUS的平均面积狭窄率74.36%±10.75%、80.88%±7.77%,P<0.01。提示CAG可能低估冠脉病变狭窄程度,IVUS可作为有益补充,协助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管内超声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3
17
作者 马圣庭 刘斌 +2 位作者 赵成军 贾如意 虞华鹏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6年第3期215-217,共3页
目的研究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血压波动性及器官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患有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有高血压并发肾功能不全的患者21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三组,每组70例,分别为缬沙坦组... 目的研究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血压波动性及器官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患有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有高血压并发肾功能不全的患者21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三组,每组70例,分别为缬沙坦组、氨氯地平组以及联合用药组。所有患者按要求服药,与第4周和第8周分别测量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肾功能相关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第4周及第8周SBP、DBP都明显下降,但联合用药组较缬沙坦组及氨氯地平组相比第4周及第8周SBP、DBP下降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经治疗后较治疗前尿酸、UAER及8_iso_PGF2α水平均有所下降,联合用药组较缬沙坦组及氨氯地平组相比上述指标下降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的血压波动性明显低于缬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经治疗后较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有所下降,联合组较缬沙坦组及氨氯地平组上述指标下降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高血压时,作为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的缬沙坦和作为钙离子阻断剂的氨氯地平都有降血压的作用,但是效果较单一,而缬沙坦和氨氯地平联合用药,则可以在降血压的同时并保护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氨氯地平 高血压 血压波动性 器官保护
下载PDF
依普利酮对心力衰竭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内炎性因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强 王涛 +4 位作者 虞华鹏 刘斌 马凯 焦方杰 贾如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3655-3657,共3页
目的探讨依普利酮对心力衰竭大鼠下丘脑室旁核(PVN)内炎性因子的抑制作用。方法 SD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其中一组给予核因子(NF)-κB拮抗剂PDTC灌胃(0.2 g/kg);另一组给予依普利酮(30 mg/kg);第3组... 目的探讨依普利酮对心力衰竭大鼠下丘脑室旁核(PVN)内炎性因子的抑制作用。方法 SD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其中一组给予核因子(NF)-κB拮抗剂PDTC灌胃(0.2 g/kg);另一组给予依普利酮(30 mg/kg);第3组以相同体积的蒸馏水灌胃作为对照。6 w后测量心脏功能,采集PVN和外周血标本,检测炎性细胞因子等指标。结果依普利酮与PDTC干预的大鼠心功能较心力衰竭组明显改善。心力衰竭组神经元活性增强,PDTC和依普利酮可显著降低PVN内神经元活性。对照组PVN内肿瘤坏死因子(TNF)-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NF-κB表达明显升高(P<0.05)。依普利酮与PDTC干预的大鼠与心力衰竭组大鼠相比这些指标表达减少(P<0.05)。心力衰竭组外周血醛固酮(ALD)、去甲肾上腺素(NE)、TNF-α水平升高。依普利酮、PDTC治疗组ALD、NE、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依普利酮可以改善大鼠心功能,可能与其抑制PVN内NF-κB表达,进而抑制PVN内炎性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下丘脑室旁核 依普利酮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卡托普利对心绞痛患者流变学和心肌缺血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贾如意 岳文伟 +3 位作者 孙海玲 姜婕 虞华鹏 贾银红 《心脏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46-348,共3页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对心绞痛患者血流变各项指标和心肌缺血发作的影响。方法 :5 1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卡托普利组和对照组 ,观察患者血流变各项指标和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发作的情况。结果 :卡托普利能显著降低心绞痛患者高、低切变率...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对心绞痛患者血流变各项指标和心肌缺血发作的影响。方法 :5 1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卡托普利组和对照组 ,观察患者血流变各项指标和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发作的情况。结果 :卡托普利能显著降低心绞痛患者高、低切变率时的全血粘度 ,全血高、低切还原粘度。卡托普利能明显改善心绞痛患者红细胞的变形性、心绞痛程度显著降低、心绞痛持续时间显著缩短。卡托普利对心绞痛患者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压、血糖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卡托普利能显著降低血液粘度 ,改善心绞痛患者红细胞的变形性、显著降低心绞痛程度、心绞痛持续时间显著缩短 ,有利于改善微循环灌注 ,改善心脏供血、供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托普利 心绞痛 血液漉变学
下载PDF
外周血管病变与非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成军 贾如意 +3 位作者 高成志 马圣庭 虞华鹏 王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7期544-546,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动脉病变对非心肌梗死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ease,CHD)多支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非急性心肌梗死的可疑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其中明确冠心病43例(冠心病组),正常17例(正常组),对于冠状动脉病变依据修正的... 目的探讨外周动脉病变对非心肌梗死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ease,CHD)多支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非急性心肌梗死的可疑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其中明确冠心病43例(冠心病组),正常17例(正常组),对于冠状动脉病变依据修正的Genisini评分法进行评分。利用超声检测外周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斑块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不同评分的冠心病组患者与正常组3组外周动脉IMT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外周动脉IMT与冠脉积分的对数值间(修正Genisini评分)呈正相关(P<0.05);(3)外周动脉IMT、斑块与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对冠状动脉多血管病变的预测价值较高,可以作为观察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重要指标。联合评价颈动脉和股动脉粥样硬化可为预测冠心病提供更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超声检查 冠状动脉 内膜中膜厚度(IMT)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