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期寿命和受教育年限对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分析——基于临退休的劳动力样本 被引量:3
1
作者 虞幸然 粟芳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3-58,共16页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延迟退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构建了三期生命周期模型,理论推导和分析了个体的预期寿命和受教育年限对其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机制,进而基于Charls2018的数据,将临退休劳动力作为研究样本,实证...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延迟退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构建了三期生命周期模型,理论推导和分析了个体的预期寿命和受教育年限对其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机制,进而基于Charls2018的数据,将临退休劳动力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理论推导所得出的假设。研究结果发现:个体预期寿命延长会显著增加其延迟退休意愿,随着预期寿命的增加,个体倾向于延长退休后的闲暇时光,同时也会延长工作时间为老年时期增加经济来源;个体受教育年限与退休意愿之间具有非线性的U型影响关系,受教育年限较低和受教育年限较高的两个群体都表现出具有较为强烈的延迟退休意愿,受教育年限增加会促使个体为延长投资回报周期而延迟退休时间;同时高学历的个体收入较高,这又会使个体倾向于增加闲暇时长,提早退休。在调节效应方面,性别在预期寿命对预期退休年龄的影响过程中存在正向调节效应,具有相同预期寿命的女性会比男性表现出更强烈的延迟退休意愿;性别在受教育年限对预期退休年龄的影响过程中存在负向调节效应,具有相同受教育年限的男性会比女性表现出更强烈的退休意愿,但不存在复杂的U型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政府制定更加符合劳动者预期的退休制度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休意愿 预期寿命 受教育年限 调节效应
下载PDF
人口迁移对养老金缺口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虞幸然 粟芳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6-32,共7页
通过构建三部门世代交叠模型,依据现实数据进行模拟分析,考察在不同时间跨度下不同净迁移率对养老金收支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净流入的增加会导致养老金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的收入与支出都增加。短期内,人口净流入会缩小养老金缺口,形... 通过构建三部门世代交叠模型,依据现实数据进行模拟分析,考察在不同时间跨度下不同净迁移率对养老金收支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净流入的增加会导致养老金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的收入与支出都增加。短期内,人口净流入会缩小养老金缺口,形成一定的养老金盈余;但长期内,人口净流入会使养老金缺口进一步扩大。鉴于此,地方政府通过吸引外来人口短期内缓解养老金缺口是可行的,但欲据此从根本上解决养老金缺口是不可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净迁移率 养老金缺口
下载PDF
长期护理保险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负担的影响——基于地区视角和替代效应
3
作者 汤薇 虞幸然 粟芳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0-55,共16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深和医疗费用的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支付能力减弱,财政压力逐年加重。为减轻个人缴费负担,部分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地区在制度实施初期采取依托医疗保险基金划转的筹资方式,若按这种筹资方式持续下去,未来会对医...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深和医疗费用的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支付能力减弱,财政压力逐年加重。为减轻个人缴费负担,部分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地区在制度实施初期采取依托医疗保险基金划转的筹资方式,若按这种筹资方式持续下去,未来会对医保基金的财政负担产生何种影响?基于包含替代效应的医疗保险精算模型模拟了2021—2050年各地区长护险基金和医保基金的运行。结果表明,在两项制度独立运行时,医保财政负担将显著增加;如果长护险完全依赖于医保基金,则当期赤字和累计赤字均提前6年。若长护险对医疗费用存在替代效应,当居家护理补助的替代因子为2.043,全国范围内推广长护险将不会对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造成任何影响。因此,在制度运行初期采取依托医保基金划转的筹资方式,并不会带来过重的财政负担,并且有助于扩大参保率,为长护险制度逐步独立运行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 医疗保险 财政负担 替代效应
原文传递
中国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调整机制及缴费负担 被引量:8
4
作者 汤薇 虞幸然 粟芳 《保险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3-109,共17页
在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进一步扩大和失能老年人口激增的背景下,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关键在于建立科学合理的动态筹资机制。本文从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调整频率和调整幅度构建了长期护理保险筹资调整机制的理论框架,综合考虑了预期寿命延... 在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进一步扩大和失能老年人口激增的背景下,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关键在于建立科学合理的动态筹资机制。本文从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调整频率和调整幅度构建了长期护理保险筹资调整机制的理论框架,综合考虑了预期寿命延长、城乡人口迁移和失能率动态变化等因素,运用长期精算平衡模型分别测算了2020~2050年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的人均筹资额,并评估了不同制度下的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模式及筹资主体的缴费负担。研究发现,应尽快实现城镇职工长期护理保险的独立筹资机制,否则医保基金将无法满足筹资需求,不具备可持续性;谨慎提高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障程度和保障范围,倘若将给付对象从仅为重度失能老人扩大到包含重度失能老人和轻度失能老人时,财政补贴占GDP的比重较高且负担较重,会威胁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 筹资调整 缴费负担 长期精算平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