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煤氟中毒地区民用高氟煤的氟释放规律 被引量:8
1
作者 虞江萍 冯福建 +7 位作者 王五一 雒昆利 陈代忠 白广禄 李跃 郑来义 白爱梅 李英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46,共4页
实验室模拟实验和农户家中的现场测定表明 ,室内空气氟含量与民用煤的氟含量呈正相关趋势 (R =0 6 1 2 ,p <0 0 1 ) ;但在民用炉燃烧温度条件下的煤氟释放率却与煤氟含量无关 .在 2 0 0~ 1 2 0 0℃范围内 ,煤氟释放率随温度的变... 实验室模拟实验和农户家中的现场测定表明 ,室内空气氟含量与民用煤的氟含量呈正相关趋势 (R =0 6 1 2 ,p <0 0 1 ) ;但在民用炉燃烧温度条件下的煤氟释放率却与煤氟含量无关 .在 2 0 0~ 1 2 0 0℃范围内 ,煤氟释放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呈“S”型 ,即 30 0℃时开始逐渐上升 ,70 0℃前较低 ,最高不超过 31 % ,70 0℃至 1 0 0 0℃之间 ,则释放率迅速上升 ,随后较为缓慢 ,到1 1 0 0℃至 1 2 0 0℃时 ,释放率接近 1 0 0 % ,其整个释放曲线可用Logistic方程来拟合 .总体上 ,煤氟释放与煤氟的存在状态和煤中的矿物及化学组成有关 ,贵州烟煤、无烟煤氟的燃烧释放要比陕南石煤更快 ,前者的释放率在 1 1 0 0℃时就接近 1 0 0 % ,而后者则到 1 2 0 0℃时才释放完全 .民用炉的燃烧温度最高为 1 0 0 0℃左右 ,这时贵州烟煤、无烟煤样品的平均氟释放率为 86 9% ,而陕南石煤样品的平均氟释放率为 80 6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放率 烟煤 温度 测定方法
下载PDF
我国农村生活能源中SO_2、NO_X及TSP的排放量估算 被引量:31
2
作者 虞江萍 崔萍 王五一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47-555,共9页
根据2004年我国不同省、市、自治区农村生活用能源的消耗量和不同燃料的污染物排放因子,估算了我国农村生活能源利用过程中的SO2、NOX、TSP排放量,并给出了分省区的排放清单和各省区不同燃料对三种污染物的贡献率,探讨了各地农村污染物... 根据2004年我国不同省、市、自治区农村生活用能源的消耗量和不同燃料的污染物排放因子,估算了我国农村生活能源利用过程中的SO2、NOX、TSP排放量,并给出了分省区的排放清单和各省区不同燃料对三种污染物的贡献率,探讨了各地农村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全国农村生活能源所排放的SO2达530万吨,NOX72万吨,TSP390万吨。污染物排放以SO2和TSP为主,且各省、市、区污染物的排放量差别明显;各地不同能源类型对各污染物的贡献率差别较大,SO2主要来自燃煤,NOX主要来自秸秆和薪柴的燃烧,TSP主要来自秸秆的燃烧;农村生活能源结构影响其污染物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能源 排放因子 SO2 NOx TSP
下载PDF
包裹法对民用高氟石煤氟硫污染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虞江萍 王五一 +3 位作者 冯福建 雒昆利 陈代中 白广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62-664,共3页
提出了用钙基固氟剂包裹石煤以降低氟硫污染的方法.8 户使用包裹钙基固氟剂石煤的农家和 8 户使用普通石煤的农家的比较结果表明,包裹固氟剂石煤组比普通石煤组燃煤氟释放率平均降低了 44.7%(P<0.05);室内空气氟含量下降了 85.7%(P&l... 提出了用钙基固氟剂包裹石煤以降低氟硫污染的方法.8 户使用包裹钙基固氟剂石煤的农家和 8 户使用普通石煤的农家的比较结果表明,包裹固氟剂石煤组比普通石煤组燃煤氟释放率平均降低了 44.7%(P<0.05);室内空气氟含量下降了 85.7%(P<0.01);室内空气 SO2含量降低了 75%(P<0.05).放置条件较一致的 4 个玉米、辣椒样品氟含量的比较表明,使用包裹固氟剂石煤农户家的玉米、辣椒样品的氟含量分别比使用普通石煤的下降了 50%和 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氟污染 硫污染 钙基固氟剂
下载PDF
高砷煤燃烧影响下室内外空气砷含量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虞江萍 杨林生 +2 位作者 王五一 李跃 白爱梅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13-917,共5页
利用空气总悬浮物采样器和安德森颗粒物分级采样器,对陕西南部燃煤型砷中毒地区的室内外空气样品进行了采集和化学分析,探讨了室内外空气ρ(总砷)与煤w(砷)的关系,以及空气ρ(总砷)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室内外空气ρ... 利用空气总悬浮物采样器和安德森颗粒物分级采样器,对陕西南部燃煤型砷中毒地区的室内外空气样品进行了采集和化学分析,探讨了室内外空气ρ(总砷)与煤w(砷)的关系,以及空气ρ(总砷)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室内外空气ρ(总砷)均与煤w(砷)呈显著正相关,烤火间空气ρ(总砷)与煤w(砷)的相关系数(R)为0.80(P<0.01);室外空气ρ(总砷)平均值与当地煤w(砷)平均值的相关系数(R)为0.97(P<0.01);烤火间空气ρ(总砷)高峰主要出现在向煤炉添煤3 h后的旺火期,且旺火期的室内空气ρ(总砷)与空气ρ(粉尘)呈显著正相关(R=0.74,P<0.05).与土木结构相比,砖混结构房屋有助于减少燃煤释放到空气中的砷在不同房间之间的扩散;室内不同房间之间、室外不同地点之间以及室内外的空气ρ(总砷)差异主要表现在颗粒物粒径小于2.1μm的部分;天气状况对室内空气ρ(总砷)随颗粒物粒径的分布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 颗粒物
下载PDF
钙基固氟剂降低农村燃高氟石煤室内氟污染效果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虞江萍 冯福建 +7 位作者 王五一 雒昆利 陈代中 白广禄 李跃 郑来义 白爱梅 李英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用钙基固氟剂包裹石块煤和与石煤粉制成蜂窝煤2种处理对农村燃用高氟石煤后造成的室内氟污染的治理效果.方法农户家现场观测与取样分析.结果在燃煤氟释放率方面,包裹固氟剂石块煤组和加固氟剂蜂窝煤组分别比普通石块煤组平均降... 目的探讨用钙基固氟剂包裹石块煤和与石煤粉制成蜂窝煤2种处理对农村燃用高氟石煤后造成的室内氟污染的治理效果.方法农户家现场观测与取样分析.结果在燃煤氟释放率方面,包裹固氟剂石块煤组和加固氟剂蜂窝煤组分别比普通石块煤组平均降低了44.7%(P<0.05)和68.0%(P<0.01);加固氟剂蜂窝煤组比普通蜂窝煤组下降了65.8%(P<0.05).在室内空气氟方面,包裹固氟剂石块煤组比普通石块煤组下降了85.7%(P<0.01);加固氟剂蜂窝煤组比普通蜂窝煤组下降了53.4%(P<0.05),比普通石块煤组下降了73.6%(P<0.05).在氟污染最重的玉米、辣椒样品中,两组固氟处理的氟水平比两组对照分别下降了25%~60%.结论用钙基固氟剂包裹石块煤或与石煤粉制成蜂窝煤均可以明显减少高氟石煤中氟的释放,改善室内空气氟污染状况,同时也减轻了对玉米、辣椒等食物的氟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氟化物 室内空气污染 钙基同氟剂
下载PDF
宁夏扬黄灌溉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虞江萍 文云朝 +1 位作者 汪一鸣 宋乃平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2000年第3期279-284,共6页
本文在对宁夏扬黄灌区的同心县河草沟村的调查取样基础上 ,通过对灌溉地土壤灌溉前后以及灌溉地土壤与非灌溉地土壤之间的比较 ,分析了扬黄灌溉后 ,灌区土壤在盐分含量、土壤颗粒组成、土壤养分和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等方面的变化 ,以及这... 本文在对宁夏扬黄灌区的同心县河草沟村的调查取样基础上 ,通过对灌溉地土壤灌溉前后以及灌溉地土壤与非灌溉地土壤之间的比较 ,分析了扬黄灌溉后 ,灌区土壤在盐分含量、土壤颗粒组成、土壤养分和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等方面的变化 ,以及这些变化对土壤沙化、土壤盐渍化和土壤环境质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扬黄灌溉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壤沙化 ,改善了表层土壤的盐分状况 ,提高了土壤肥力 ,但并没有彻底消除土壤盐渍化的潜在危害 ,也部分造成了土壤环境质量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土壤环境 盐分 养分 微量元素 土壤肥力
下载PDF
尿毒排析散体外吸附代谢产物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虞江萍 王兰 +3 位作者 冯福建 王五一 何伟 李兰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30-32,共3页
针对尿毒症的主要代谢毒物尿素、肌酐、甲基胍、尿酸 ,进行了新药尿毒排析散的体外吸附试验 ,结果表明对上述代谢毒物均有吸附作用。
关键词 尿毒症 代谢毒物 体外药效学 尿毒排析散 中药 药理
下载PDF
氨基酸的太赫兹光谱温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虞江萍 李春 +3 位作者 易雯婷 金飚兵 刘云飞 蒋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86-393,共8页
采用可调温太赫兹时域光谱(TDS-THz)系统,测量了脂肪族L-天冬酰胺、L-半胱氨酸、L-丙氨酸和芳香族L-酪氨酸四种氨基酸在低温下的温度特性,实验中,分别在降温和升温过程中选取了以下温度节点:常温,250,200,150,100,70,40,10以及4.5K等,... 采用可调温太赫兹时域光谱(TDS-THz)系统,测量了脂肪族L-天冬酰胺、L-半胱氨酸、L-丙氨酸和芳香族L-酪氨酸四种氨基酸在低温下的温度特性,实验中,分别在降温和升温过程中选取了以下温度节点:常温,250,200,150,100,70,40,10以及4.5K等,观察样品对太赫兹吸收光谱的异同;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室温下上述四种氨基酸在低频段(0.5~2THz)范围内的吸收峰进行了验证,同时采用拉曼光谱仪测试了高频段(3~6THz)范围内的这四种氨基酸在常温下的拉曼强度,以此来验证了实验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脂肪族和芳香族氨基酸太赫兹光谱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随着温度降低,两类氨基酸的吸收峰位置均发生蓝移现象,同时部分氨基酸出现新的吸收峰,但是吸收峰线宽的变化略有不同。最后,采用量子化学Gaussian 09软件包,分别选取一种脂肪族氨基酸和一种芳香族氨基酸,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对其单分子和晶胞结构进行了计算,对比测试结果可以得出两种氨基酸的振动模式是由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光谱 氨基酸 温度相关性 蓝移 拉曼光谱
下载PDF
典型农业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55
9
作者 贾琳 杨林生 +4 位作者 欧阳竹 王五一 李海蓉 李永华 虞江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70-2276,共7页
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典型农业区山东禹城的农田表层土壤(0-20 cm)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Cr、Ni、Pb、As、Hg、Cd、Cu和Zn的含量,探讨了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与不同人类活动的关系并进行了潜在生态风险评估。... 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典型农业区山东禹城的农田表层土壤(0-20 cm)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Cr、Ni、Pb、As、Hg、Cd、Cu和Zn的含量,探讨了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与不同人类活动的关系并进行了潜在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8种重金属的含量均超过黄河下游潮土区的背景值。潜在生态风险评估表明,当地的农田土壤Cr、Ni、Pb、As、Cu、Zn有轻度的生态风险,Hg和Cd存在较大的生态风险。城市化进程、畜禽养殖和污灌是造成土壤Cd高生态风险的主要因素,城市化进程和污灌也是造成土壤Hg高生态风险的主要因素。禹城各区域土壤受8种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大小依次为城郊农田〉污灌农田〉典型施肥农田〉井灌农田〉引黄灌农田,不同人类活动区域土壤Cd生态风险和8种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禹城市 农田土壤 重金属 潜在生态风险
下载PDF
我国铅污染的时空走势 被引量:25
10
作者 冯福建 王兰 +1 位作者 虞江萍 王五一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40-843,共4页
从地理学科角度,联系发达国家铅污染的演变轨迹,着重分析了我国铅污染源的结构性特征及其演变趋势;按污染源性质及其扩散形式探讨了铅污染的空间特征,指出了铅污染扩散的三种空间形态及其演变态势。
关键词 铅污染 空间特征 工业污染 中国 演变趋势 扩散形式 污染源 结构特征 铅中毒
下载PDF
环境样品中氟的测定 被引量:40
11
作者 冯福建 刘晓平 +2 位作者 虞江萍 王五一 雒昆利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8-291,共4页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高温燃烧水解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煤、头发和食物中氟的方法。方法 对影响高温燃烧水解的因素如石英砂用量、水解时间、水解温度、蒸馏水体积以及称样量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并且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高温燃烧水解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煤、头发和食物中氟的方法。方法 对影响高温燃烧水解的因素如石英砂用量、水解时间、水解温度、蒸馏水体积以及称样量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并且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结果 本法高温燃烧水解时间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 T4 6 33 1997降低了 1 3,采用杨树叶、茶叶、煤标准参照物及辣椒、玉米等样品测定了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对标准偏差 <5 % ,回收率 90 3%~ 10 7 6 %。结论 本方法适用于各种环境样品中氟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水解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测定 环境样品中氟
下载PDF
唐山市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累积与有效态含量的影响特征 被引量:13
12
作者 韦炳干 虞江萍 +4 位作者 曹志强 孟敏 李海蓉 杨林生 李峰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649-2657,共9页
设施菜地重金属累积日益突出,本文评估了唐山市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累积并分析其有效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Cd、Cu、Ni、Pb和Zn总量均值分别为0.20、51.98、20.85、20.93、120.15 mg·kg^(-1),有效态含量均值分别为0.065、7.92、0... 设施菜地重金属累积日益突出,本文评估了唐山市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累积并分析其有效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Cd、Cu、Ni、Pb和Zn总量均值分别为0.20、51.98、20.85、20.93、120.15 mg·kg^(-1),有效态含量均值分别为0.065、7.92、0.62、0.57、11.29 mg·kg^(-1).地累积指数表明Cd、Cu和Zn污染的土壤样点比例分别为92.5%、68.7%和50.8%,且Cd、Cu和Zn的主要来源为粪肥和化肥输入,而Ni和Pb则为自然源.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累积量与肥料输入和种植年限呈正比,而p H越低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会增加、化肥施用增加可提高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土壤总磷与Cu和Zn的地累积指数关系表明,Cu和Zn的来源可能受磷肥施用的影响更大.另外,化肥和粪肥施用量差异可能是导致重金属累积空间差异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菜地 土壤 重金属 有效态 地累积指数
原文传递
地方性砷中毒地区环境砷暴露健康风险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3
作者 高健伟 韦炳干 +2 位作者 薛源 虞江萍 杨林生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8-147,共10页
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高砷暴露及其健康效应,尤其是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是砷污染健康风险评估的基础。总结地方性砷中毒在环境砷暴露的风险识别、暴露途径和暴露与健康效应关系研究中的作用基础上,指出了地方性砷中毒研究中仅强调了饮水污... 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高砷暴露及其健康效应,尤其是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是砷污染健康风险评估的基础。总结地方性砷中毒在环境砷暴露的风险识别、暴露途径和暴露与健康效应关系研究中的作用基础上,指出了地方性砷中毒研究中仅强调了饮水污染,关注的暴露途径比较单一,因此,人体多途径联合砷暴露的健康风险评估过程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我国是唯一存在饮水和燃煤2种自然环境高砷暴露的国家,是研究2种类型砷暴露异同的天然场地,然而目前环境高砷的暴露及其健康效应的研究均为独立研究,对燃煤型地方性砷中毒在呼吸链砷暴露风险评估中的作用重视不够。因此,通过开展两种环境砷暴露及其健康效应的综合比较研究,建立呼吸链暴露评估和暴露-健康效应模型,可以为人体多途径联合砷暴露的健康风险研究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暴露 健康风险 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 燃煤型地方性砷中毒
下载PDF
我国地理环境硒缺乏与健康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14
作者 李海蓉 杨林生 +5 位作者 谭见安 王五一 侯少范 李永华 虞江萍 韦炳干 《生物技术进展》 2017年第5期381-386,共6页
我国地理环境硒缺乏的范围和程度都比较严重。综述了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我国环境硒缺乏与健康研究方面的进展,包括我国环境硒的地域分异与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的关系、低硒环境成因与低硒环境改良,以及硒与地方性砷中毒防治等方面的研究... 我国地理环境硒缺乏的范围和程度都比较严重。综述了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我国环境硒缺乏与健康研究方面的进展,包括我国环境硒的地域分异与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的关系、低硒环境成因与低硒环境改良,以及硒与地方性砷中毒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地理环境中硒与健康的研究方向,以期为环境硒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不同人群硒营养的健康基线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硒 地域分异 克山病 大骨节病 低硒带 阈值 砷中毒
下载PDF
燃煤型砷中毒的最低有效累积暴露剂量初探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健伟 虞江萍 +3 位作者 杨林生 柴园庆 韦炳干 李海蓉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8-273,共6页
以陕南燃煤型砷中毒病区的5个自然村为调查采样点,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样品的分析测定,分析砷暴露人群的砷暴露途径,估算各暴露途径(呼吸、饮水和食物)的暴露剂量及对总暴露的贡献率,探讨引发燃煤型地方性砷中毒发病的最低有效... 以陕南燃煤型砷中毒病区的5个自然村为调查采样点,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样品的分析测定,分析砷暴露人群的砷暴露途径,估算各暴露途径(呼吸、饮水和食物)的暴露剂量及对总暴露的贡献率,探讨引发燃煤型地方性砷中毒发病的最低有效暴露剂量。研究结果表明,除对照村外,采暖季各村的烤火间和卧室空气砷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水和粮食未受燃煤砷污染。在采暖季,高砷煤燃烧污染的空气是人群砷暴露的主要来源;在非采暖季消化道砷暴露是各村的主要摄砷途径;表明消化道暴露对累积砷暴露的贡献不容忽视。结合问卷调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估算陕南病区引发燃煤型砷中毒的最低累积暴露剂量在1 712 mg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 致癌 消化道暴露 呼吸道暴露 累积暴露剂量 燃煤 砷中毒
下载PDF
石煤砷的赋存形态对砷迁移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唐磊 虞江萍 +1 位作者 季宏兵 杨林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8-61,共4页
高砷石煤燃烧是陕西南部秦巴山区砷中毒流行的主要因素,煤燃烧的砷释放过程不仅与砷元素化学性质、砷含量有关,也与砷赋存形态有关。文章利用连续化学浸提法对陕南石煤砷的赋存形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各赋存形态对石煤砷迁移和燃烧释... 高砷石煤燃烧是陕西南部秦巴山区砷中毒流行的主要因素,煤燃烧的砷释放过程不仅与砷元素化学性质、砷含量有关,也与砷赋存形态有关。文章利用连续化学浸提法对陕南石煤砷的赋存形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各赋存形态对石煤砷迁移和燃烧释放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砷石煤砷主要以硫化物结合态存在,其含量占煤砷含量的75%以上;石煤燃烧的砷释放率与煤中残渣态砷有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73,P<0.01;煤砷溶出率与可交换态砷和硫化物结合态砷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3(P<0.05)和0.796(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连续化学浸提 迁移 释放
下载PDF
饮水型砷中毒病区人群砷暴露量及尿砷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9
17
作者 韦炳干 高健伟 +5 位作者 柴园庆 虞江萍 杨林生 夏雅娟 武克恭 郭志伟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04-210,共7页
地下水高砷暴露的健康危害是环境与健康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水砷含量及暴露人群饮水量参数的季节性变化可能影响饮水砷暴露评估的准确性。本研究选择内蒙古饮水砷中毒病区为研究区,测定丰水期(2013年5月)和枯水期(2013年12月)居民饮用... 地下水高砷暴露的健康危害是环境与健康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水砷含量及暴露人群饮水量参数的季节性变化可能影响饮水砷暴露评估的准确性。本研究选择内蒙古饮水砷中毒病区为研究区,测定丰水期(2013年5月)和枯水期(2013年12月)居民饮用水和尿液各形态砷(三价无机砷iAs^(3+)、五价无机砷iAs^(5+)、一甲基砷MMA^(5+)和二甲基砷DMA^(5+)+)含量,研究砷暴露量和尿砷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丰水期水砷含量(134.4±25.8)μg·L^(-1)显著低于枯水期的(163.2±38.1)μg·L^(-1),且丰水期水中iAs^(3+)的含量(58.9±51.2)μg·L^(-1)也显著低于枯水期的(100.1±49.0)μg·L^(-1)。研究人群丰水期通过饮水的摄砷量为313.1μg·d^(-1),低于枯水期的378.6μg·d^(-1)。此外,丰水期居民尿液总砷含量(218.6μg·L^(-1))显著低于枯水期(283.1μg·L^(-1))。丰水期女性居民尿液iAs、MMA^(5+)和总砷含量随当季饮水iAs^(5+)含量的升高而显著降低,枯水期女性尿液MMA5+含量随当季饮水iAs^(3+)及iAs含量的升高而显著升高。可见,病区居民饮水砷暴露量与尿砷含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性,饮水砷与尿砷的关系受饮水砷形态、季节变化及性别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露剂量 饮水 季节 尿
下载PDF
包裹石煤固氟燃料固氟效果的中试 被引量:4
18
作者 冯福建 虞江萍 +7 位作者 王五一 雒昆利 陈代忠 李英 白广禄 李跃 郑来义 白爱梅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0-63,共4页
选择陕西紫阳蒿坪镇相同条件地炉 16户 ,其中 8户烧用当地高氟块状石煤、石灰、粘土和低氟无烟煤粉制备的包裹石煤燃料 ,8户燃烧未处理的石煤 ,进行了中试研究 .结果表明 ,包裹石煤组本身煤氟与渣氟比较 ,固氟率平均 75 . 0 % ;室内空... 选择陕西紫阳蒿坪镇相同条件地炉 16户 ,其中 8户烧用当地高氟块状石煤、石灰、粘土和低氟无烟煤粉制备的包裹石煤燃料 ,8户燃烧未处理的石煤 ,进行了中试研究 .结果表明 ,包裹石煤组本身煤氟与渣氟比较 ,固氟率平均 75 . 0 % ;室内空气 ,与普通块石煤组比较 ,包裹石煤燃料组氟下降了 85 . 7% ,硫下降 75 . 0 % ,烟尘下降 5 5 .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石煤 包裹法 固氟 中试
下载PDF
中国区域长寿的环境机制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五一 李永华 +2 位作者 李海蓉 虞江萍 萧振禹 《科学决策》 CSSCI 2015年第1期1-12,共12页
用健康地理学综合研究方法,开展了中国典型长寿区的环境研究。发现中国长寿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尤其是川渝、中原和东南地区以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聚集区;长寿区的饮用水呈弱碱性,Se、Fe、K含量适度,且高Ca、Co、Mn,低Cr、Cd、Pb... 用健康地理学综合研究方法,开展了中国典型长寿区的环境研究。发现中国长寿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尤其是川渝、中原和东南地区以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聚集区;长寿区的饮用水呈弱碱性,Se、Fe、K含量适度,且高Ca、Co、Mn,低Cr、Cd、Pb;土壤、粮食中有益的微量元素较高;百岁老人头发中Li、Mg、Mn、Ca、Zn等元素普遍含量较高,Cd、Cr、Cu、Ni低。百岁老人健康还得益于良好的社会环境因素,如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积极、膳食清淡、蔬菜比例高等。该研究首次定量提示了长寿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关系,为促进中国"长寿之乡"发展,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长寿:长寿之乡 环境:百岁老人 化学元素
下载PDF
饮水砷中毒病区水砷形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韦炳干 孔畅 +4 位作者 虞江萍 杨林生 李海蓉 夏雅娟 武克恭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214-2218,共5页
水源水经水管传输后,其砷形态的含量及其百分比变化特征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选择内蒙古某饮水型砷中毒病区为研究区,分析饮用的水源水日际和日内总无机砷含量(iAs)、以及水源水传输到用户端的末梢水和储存水的无机砷形态含量(iAs~Ⅲ、iAs... 水源水经水管传输后,其砷形态的含量及其百分比变化特征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选择内蒙古某饮水型砷中毒病区为研究区,分析饮用的水源水日际和日内总无机砷含量(iAs)、以及水源水传输到用户端的末梢水和储存水的无机砷形态含量(iAs~Ⅲ、iAs~Ⅴ).结果发现,水源水iAs~Ⅲ、iAs~Ⅴ和i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19、64.58、96.77μg·L^(-1),末梢水iAs~Ⅲ、iAs~Ⅴ和i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0.11、63.09、163.21μg·L^(-1),而储存水iAs~Ⅲ、iAs~Ⅴ和i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4.72、126.41、141.12μg·L_(-1).水源水的iAs~Ⅴ和iAs含量日内具有明显的变化,iAs含量在日际间无明显的差异,而iAs~Ⅲ和iAs~Ⅴ含量在日际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变化.此外,水源水、末梢水和储存水的iAs~Ⅲ占总无机砷的比例分别为33.26%、61.33%和10.43%,而iAs~Ⅴ占总无机砷的比例分别为66.74%、38.67%和89.57%.该结果表明,饮水砷形态的转化可能受到水与空气接触时间、气温、气压和水温等因素的影响,且水源水在水管传输过程中可能导致末梢水和储存水的iAs含量增加.因此,饮水砷的暴露评估应关注不同形态的砷暴露以及饮水类型的砷暴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砷形态 末梢水 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