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癌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与阴道微生态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袁亮明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91-94,共4页
目的分析宫颈癌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与阴道微生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的110例宫颈癌与健康检查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患宫颈癌分为宫颈癌组(8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进行HP... 目的分析宫颈癌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与阴道微生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的110例宫颈癌与健康检查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患宫颈癌分为宫颈癌组(8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进行HPV基因型检测。观察宫颈癌组患者的高危HPV感染情况、不同临床分期、组织类型、不同分化程度;比较宫颈癌组与对照组的阴道微生态情况。比较高危HPV基因型患者的阴道微生态情况。结果80例宫颈癌患者中,高危HPV感染率为88.75%,宫颈癌组患者高危HPV基因型感染前三位为HPV16(58.75%)、HPV18(11.25%)、HPV58(7.70%)。宫颈癌HPV感染患者的pH值≥4.5、乳酸杆菌异常、细菌性阴道炎、衣原体、解脲脲原体、滴虫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HPV16、HPV18、HPV58、混合感染患者的阴道pH值≥4.5、乳酸杆菌异常、细菌性阴道炎、衣原体、解脲脲原体、滴虫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16、HPV18、HPV58均与pH≥4.5、乳酸杆菌异常、细菌性阴道炎、衣原体、解脲脲原体、滴虫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宫颈癌高危HPV基因型感染以HPV16、HPV18、HPV58及混合感染多见,高危HPV感染可导致患者阴道微生态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型 阴道微生态 相关性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鉴别诊断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柯云霞 袁亮明 +3 位作者 苏润林 黄洁 余静 方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5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液基薄层细胞学(TCT)联合检测对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阴道镜下活检、HR-HPV联合TCT检... 目的探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液基薄层细胞学(TCT)联合检测对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阴道镜下活检、HR-HPV联合TCT检测,统计所有患者阴道镜活检情况,以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HR-HPV联合TCT检测对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经阴道镜活检结果显示,96例宫颈病变患者中癌前病变76例,占比79.17%(76/96),宫颈癌20例,占比20.83%(20/96);HR-HPV联合TCT鉴别诊断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阳性预测值、灵敏度、准确性、阴性预测值及特异度均高于单一HR-HPV、TCT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与癌前病变采用HR-HPV联合TCT检测鉴别诊断价值满意,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灵敏度、准确性、阴性预测值及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癌前病变 人乳头瘤病毒 液基薄层细胞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有线通信的光纤接入网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云 师伟 袁亮明 《中国新通信》 2021年第3期5-6,共2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网络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通信网络技术层出不穷的产生。而有线通信的光纤接入网技术以其独有的优势进入到大众的视野之中。通过光纤接入网技术能够大大提高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强信息传输效果,更符合大众的需...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网络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通信网络技术层出不穷的产生。而有线通信的光纤接入网技术以其独有的优势进入到大众的视野之中。通过光纤接入网技术能够大大提高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强信息传输效果,更符合大众的需求。因此,本篇文章对有线通信的光纤接入网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线通信 光纤接入网技术 应用 研究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高危HPV基因型与阴道微生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柯云霞 袁亮明 苏润林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2年第23期3546-3548,共3页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与阴道微生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0例作为宫颈癌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HPV检查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宫颈癌组HPV基因型,比较阴道微...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与阴道微生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0例作为宫颈癌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HPV检查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宫颈癌组HPV基因型,比较阴道微生态状况,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阴道微生态与HPV基因型的关系。结果 80例宫颈癌患者中共有36例(45.00%)HPV高危感染者及17例(21.25%)HPV低危感染者,其中HPV 16型9例、18型8例、6型8例、11型6例;宫颈癌组的BV、AV发生率、乳酸杆菌、阴道pH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高危组的BV、AV发生率、乳酸杆菌异常率高于低危组(P<0.05);宫颈癌患者高危HPV基因型与BV、AV呈正相关关系,与乳酸杆菌呈负相关(r=0.328、0.289、-0.225,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高危HPV基因型与阴道微生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 阴道微生态 相关性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抗体及核酸检测和影像学诊断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薛国辉 刘晓峰 +14 位作者 陈春辉 华琳 熊功友 罗云 洪涛 袁亮明 熊小明 许海波 程章松 陈晓宇 徐莹 陈越 刘美子 邓林峰 陈玲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2256-2260,共5页
目的探究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IgM/IgG)抗体检测、咽拭子和痰液核酸检测以及CT影像学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8日-2020年3月5日56例确诊2019-nCoV感染的住院患者和同期留观患者61例作为研究... 目的探究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IgM/IgG)抗体检测、咽拭子和痰液核酸检测以及CT影像学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8日-2020年3月5日56例确诊2019-nCoV感染的住院患者和同期留观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纳入研究患者行IgM/IgG总抗体和IgM抗体检测,记录患者CT影像学资料、实验室数据和临床一般资料;选取19例确诊患者同时采集痰液和咽拭子标本,行核酸检测。统计学分析各检测方法的诊断性能。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数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确诊组CT异常率高于留观组(P<0.05)。确诊患者IgM/IgG总抗体检出率为98.21%,IgM为83.93%,初次咽拭子核酸检出率为55.36%。2例患者经>3次咽拭子核酸确诊。复核抗体检测诊断敏感性、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处于较高水平,优于IgM、CT和咽拭子初次核酸检测,且有助于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现。结论2019-nCoV IgM/IgG总抗体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性能,可作为核酸检测阴性疑似病例的补充检测、在疑似病例确诊时与核酸检测协同应用或用于快速鉴别CT异常患者,此外由于其检测简便易行且快速,或可适用于基层医院对密接人群核酸检测筛查的协同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新型冠状病毒 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 总抗体检测 核酸检测 CT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