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脑损伤相关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王松青 杨华 +7 位作者 黄仁强 肖现 熊伟 梁海辉 陈志鹏 卢昆 袁其俊 常大川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探索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至2022年期间入住的90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ocale,... 目的探索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至2022年期间入住的90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ocale,GOS)评分评估临床预后,纳入预后良好患者56例,利用DSM-5的PTSD诊断与统计手册进行PTSD的评估,并收集入院时血液及脑脊液相关数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BI患者PTSD的患病率为39.3%,与未出现PTSD的患者相比,发生PTSD的患者的血浆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脑脊液中体液WBC(WBC-body fluid、WBC-BF)和脑脊液蛋白含量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OR=3.735,95%CI:1.109-12.577,P=0.033)、NLR(OR=3.742,95%CI:1.112-12.591,P=0.033)和脑脊液WBC-BF(OR=1.216,95%CI:1.072-1.378,P=0.002)是PTSD的影响因素.中性粒细胞AUC为0.880(P<0.01)、敏感性63.6%、特异性为97.1%,NLR的AUC值为0.799(P<0.01)、敏感性81.8%、特异性为85.3%,WBC-BF的AUC值为0.889(P<0.01)、敏感性81.8%、特异性为76.5%.结论中性粒细胞、NLR、脑脊液WBC-BF是TBI患者发生PTSD的独立影响因素,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对它们的监测有利于早期预测并及早干预,降低PTSD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创伤后应激障碍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脑室外引流术与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严重高血压脑室内出血的疗效比较——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2
作者 肖现 孙嘉怡 +5 位作者 袁其俊 许芳 卢昆 梁海辉 陈志鹏 王松青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00-303,共4页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传统脑室穿刺引流术治疗严重高血压脑室内出血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术式清除血肿50例(内镜组)与传统脑室外引流术治疗44例(引流组)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血肿...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传统脑室穿刺引流术治疗严重高血压脑室内出血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术式清除血肿50例(内镜组)与传统脑室外引流术治疗44例(引流组)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血肿清除率,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级情况,术后脑积水、继发出血、颅内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术后内镜组患者血肿清除率大于60%患者比例和ADL分级为Ⅰ、Ⅱ、Ⅲ级者占比均明显高于引流组〔血肿清除率大于60%患者比例:88.0%(44/50)比47.7%(21/44),χ^(2)=17.794,P<0.001;ADL分级为Ⅰ、Ⅱ、Ⅲ级者占比:94.0%(47/50)比77.3%(33/44),χ^(2)=5.459,P=0.019〕,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引流组〔8.0%(4/50)比34.1%(15/44),χ^(2)=9.879,P=0.002〕。结论与脑室外引流术相比,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严重高血压脑室内出血可获得更好的治疗结果,达到较高血肿清除率,同时较少发生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外引流术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 高血压脑室内出血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胶质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的细胞构成及治疗策略
3
作者 杨华 王松青 +5 位作者 黄仁强 梁海辉 肖现 卢昆 袁其俊 熊伟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370-378,共9页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其存活率低,传统手术、放疗和化疗三联疗法并不能提高胶质瘤患者的生存率,且整体预后较差。随着免疫疗法出现,为胶质瘤的治疗带来新希望。然而,多项大型临床试验均未获得显著延长胶质瘤患者生存...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其存活率低,传统手术、放疗和化疗三联疗法并不能提高胶质瘤患者的生存率,且整体预后较差。随着免疫疗法出现,为胶质瘤的治疗带来新希望。然而,多项大型临床试验均未获得显著延长胶质瘤患者生存期的效果。近年来,随着对胶质瘤肿瘤微环境(tumormicroenvironment,TME)的深入研究,TME作为胶质瘤进展和治疗抵抗的主要因素,严重影响免疫治疗的效果。本文对胶质瘤TME中免疫细胞在构成免疫抑制微环境中的作用以及靶向微环境免疫细胞治疗策略作一总结,旨在为制定有效的免疫疗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肿瘤微环境 免疫细胞 免疫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