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BL和R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肝胆外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及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磊 袁声贤 《职业教育(汉斯)》 2024年第2期554-558,共5页
本文旨在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模式(Team-based learning, TBL)和以资源为基础的学习模式(Resource-Based Learning, RBL)相结合在肝胆外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分析了这两种教学模式在肝胆外科临床见习中的优势和应用效果。TBL和RBL相... 本文旨在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模式(Team-based learning, TBL)和以资源为基础的学习模式(Resource-Based Learning, RBL)相结合在肝胆外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分析了这两种教学模式在肝胆外科临床见习中的优势和应用效果。TBL和R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模式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在肝胆外科临床见习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实际临床问题,共同学习和分享知识。这种学习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动力,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通过与同伴的互动和讨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肝胆外科的专业知识。以资源为基础的学习模式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信息检索能力。在肝胆外科临床见习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兴趣,选择和利用合适的资源进行学习和研究。医学文献、临床案例和手术视频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和应用肝胆外科领域的知识。TBL和R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肝胆外科临床见习中具有诸多优势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团队合作和资源探索,学生能够更好地建构知识、解决问题,并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模式 以资源为基础的学习模式 临床见习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基于CBL教学模式的中英双语教学在肝胆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2
作者 刘磊 袁声贤 《教育进展》 2024年第5期25-29,共5页
本文探讨了基于CBL (Case-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的中英双语教学在肝胆外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及相关思考。首先介绍了CBL教学模式和中英双语教学的定义、特点和目的。然后重点探讨了中英双语教学在肝胆外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优势,以及... 本文探讨了基于CBL (Case-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的中英双语教学在肝胆外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及相关思考。首先介绍了CBL教学模式和中英双语教学的定义、特点和目的。然后重点探讨了中英双语教学在肝胆外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优势,以及对学生学习和专业能力培养的影响。提出了基于CBL教学模式的中英双语教学在肝胆外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前景,包括案例设计和教学评价改进等措施。最后讨论了教学过程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认识到该教学模式具有潜力,并提出了未来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教学模式 中英双语教学 肝胆外科临床实习 应用 思考
下载PDF
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新型科研教学实践与思考
3
作者 王毅州 杨平华 +2 位作者 袁声贤 段光锋 隋承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3期0025-0028,共4页
本文探讨了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可视化新型科研教学实践在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肿瘤免疫微环境对肿瘤发生发展等具有重要影响,对其进行充分了解,对肿瘤学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引入可视化工具和技术,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肿瘤免疫微... 本文探讨了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可视化新型科研教学实践在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肿瘤免疫微环境对肿瘤发生发展等具有重要影响,对其进行充分了解,对肿瘤学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引入可视化工具和技术,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复杂相互作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微环境 CD4CD8双阳性T细胞 科研教学 可视化
下载PDF
肝细胞癌降期转化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7
4
作者 袁声贤 周伟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2-257,共6页
手术是肝细胞癌(HCC)最重要的根治性手段,但初诊时能获得手术切除的HCC患者不足30%。如何将不能切除转化为可根治性切除成为提高HCC生存率的重要方面,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前,综合运用经肝动脉插管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等方法让... 手术是肝细胞癌(HCC)最重要的根治性手段,但初诊时能获得手术切除的HCC患者不足30%。如何将不能切除转化为可根治性切除成为提高HCC生存率的重要方面,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前,综合运用经肝动脉插管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等方法让HCC实现降期,或者通过门静脉栓塞、联合肝脏隔断和门静脉结扎使残余肝体积快速增大,均可实现转化成功从而获得根治性切除的机会。但是,如何优化多种治疗模式,规范复杂性肝癌患者的多学科诊疗路径,提高手术切除的效率和安全性,仍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化学栓塞 治疗性 放射疗法 分子靶向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转化治疗的进展和体会 被引量:4
5
作者 袁声贤 周伟平 《肝胆外科杂志》 2022年第3期161-164,168,共5页
原发性肝细胞癌(简称肝癌)常起病隐匿,大部分肝癌在发现时就是中晚期,丧失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1,2]。即使部分经过严格筛选的中晚期肝癌可进行手术切除,但是在生物学上仍难以达到肿瘤的根治,因此术后容易复发且病人的预后也不令人满意[3... 原发性肝细胞癌(简称肝癌)常起病隐匿,大部分肝癌在发现时就是中晚期,丧失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1,2]。即使部分经过严格筛选的中晚期肝癌可进行手术切除,但是在生物学上仍难以达到肿瘤的根治,因此术后容易复发且病人的预后也不令人满意[3]。近年来,随着放射治疗、经肝动脉插管介入治疗、消融等局部治疗的优化,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等药物的发展以及联合治疗相关循证学依据的更新,使得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有了直接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以外的第三种选择—以肿瘤学根治为目的肝癌转化治疗[4,5]。笔者认为肝癌转化治疗就是让初始不可切除的肿瘤经过系统治疗后在保证围手术期安全的前提下达到肿瘤学根治[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转化治疗 肿瘤降期 根治性肝切除
下载PDF
肝脏切除术后少见并发症的诊断和防治 被引量:2
6
作者 袁声贤 周伟平 《肝胆外科杂志》 2021年第4期251-253,共3页
外科手术是"以创伤换生存"的科学,因此对外科并发症的认识应该贯穿于术前规划、术中操作和术后观察和治疗等全过程[1]。虽然肝脏血供丰富、管道系统复杂、生理功能重要、常伴随肝硬化背景等,但是随着精准肝切除理念的推广、... 外科手术是"以创伤换生存"的科学,因此对外科并发症的认识应该贯穿于术前规划、术中操作和术后观察和治疗等全过程[1]。虽然肝脏血供丰富、管道系统复杂、生理功能重要、常伴随肝硬化背景等,但是随着精准肝切除理念的推广、对解剖结构的深入认识、手术设备和技巧的进步,肝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如感染(腹腔感染、切口感染)、出血、肝功能延迟恢复、胆道损伤、胸腔积液等的发生率稳步下降[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AK125512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蔡杰 林孔英 +8 位作者 袁声贤 陶其飞 徐庆国 余建 黄位龙 汪珍光 杨远 林川 周伟平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93-97,101,共6页
目的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AK125512在肝癌、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作为预测肝癌患者术后预后标记物的潜在价值。方法从本课题组已完成表达谱芯片(GSE54238)中筛选明显差异表达lnc RNA-AK125512,采用实时荧... 目的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AK125512在肝癌、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作为预测肝癌患者术后预后标记物的潜在价值。方法从本课题组已完成表达谱芯片(GSE54238)中筛选明显差异表达lnc RNA-AK12551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法检测lnc RNAAK125512在肝癌、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x2检验分析肝癌组织中lnc RNA-AK125512表达量与临床病理指标相关性;应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析肝癌组织中lnc RNA-AK125512表达量与肝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关系。结果 lnc RNA-AK125512在肝癌组织中较癌旁肝组织明显低表达(P<0.0001);肝癌组织中lnc RNA-AK125512的表达水平与Edmondson分级(P=0.022)、肿瘤包膜完整与否(P=0.005)、血AFP(P=0.018)明显相关;肝癌组织中lnc RNA-AK125512相对低表达患者肝癌切除术后无瘤生存期(P=0.0041)及总体生存期(P=0.0008)均显著缩短。肝癌组织中lnc RNA-AK125512相对低表达是影响肝癌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期(P=0.037)、总体生存期(P=0.003)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lnc RNA-AK125512有望成为预测肝癌患者术后预后的一个新的潜在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肝细胞 实时荧光定量PCR 预后
下载PDF
根治性手术切除治疗早期胆管细胞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黄健 蒋贝格 +3 位作者 杨远 顾方明 袁声贤 潘泽亚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157-2163,共7页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早期胆管细胞癌(IC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第二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治疗的早期ICC患者共155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术后1、2、3年总体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采用Cox向...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早期胆管细胞癌(IC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第二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治疗的早期ICC患者共155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术后1、2、3年总体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采用Cox向前逐步回归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早期ICC预后相关因素。结果早期ICC多数为中年男性患者,平均直径为(5. 8±2. 5) cm,肝功能多无异常,伴有不同程度CA19-9水平升高,术后病理多为高中分化腺癌。患者术后1、2、3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6. 1%、43. 9%和34. 1%,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0. 3%、25. 0%和18. 1%。Cox多因素分析表明术前高水平CA19-9[风险比(HR)=1. 705,95%可信区间(95%CI):1. 096~2. 652,P=0. 018]、肝硬化(HR=2. 399,95%CI:1. 108~5. 196,P=0. 026)、镜下子灶(HR=1. 918,95%CI:1. 124~3. 272,P=0. 017)、肿瘤细胞分化程度(HR=5. 568,95%CI:2. 591~11. 965,P <0. 000 1)是影响早期ICC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肝硬化(HR=2. 142,95%CI:1. 054~4. 353,P=0. 035)、镜下子灶(HR=2. 045,95%CI:1. 250~3. 343,P=0. 004)、肿瘤细胞分化程度(HR=2. 748,95%CI:1. 340~5. 638,P=0. 006)是影响早期ICC无瘤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根治性切除术为早期ICC患者首选治疗方法。术前CA19-9≥200 U/ml、肝硬化、镜下子灶、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是影响早期I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切除术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非编码RNA作为原发性肝癌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杨森 袁声贤 +1 位作者 周伟平 薛焕洲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432-435,共4页
原发性肝癌是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病死率居高不下。进一步提高其早期诊断率,可使其病死率大大降低;另外,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个体化的治疗,也将有助于改善目前的治疗状况。这些都依赖于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分型和预后判... 原发性肝癌是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病死率居高不下。进一步提高其早期诊断率,可使其病死率大大降低;另外,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个体化的治疗,也将有助于改善目前的治疗状况。这些都依赖于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分型和预后判断等技术的提高。目前传统的诊断标志物诊断效果还不理想,现有的分子分型和预后判断体系离临床应用也尚远。近十年来,包括micro RNA和lnc RNA在内的非编码RNA研究的迅速进展,给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分型和预后判断提供了新思路,显示了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就非编码RNA在原发性肝癌诊断、分型和预后判断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非编码RNA 诊断 分型 预后
下载PDF
三维技术结合微信平台在肝胆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云 潘泽亚 +5 位作者 傅思源 顾方明 袁声贤 祝鹏 刘磊 周伟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21期31-33,共3页
三维可视化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肝胆外科的术前规划,我们之前的研究已经表明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可以更好地践行精准肝切除理念,降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而微信平台也是当下广为使用的社交工具,其免费、操作... 三维可视化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肝胆外科的术前规划,我们之前的研究已经表明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可以更好地践行精准肝切除理念,降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而微信平台也是当下广为使用的社交工具,其免费、操作简单、支持多种通讯方式的特点使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教学中,如何将三维可视化技术与微信平台相结合以更好地为肝胆外科临床教学服务也成为临床医学教育中新的探索领域。本研究分析了三维可视化技术结合微信平台在肝胆外科临床教学中的经验体会,认为该方法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是一项值得探索和完善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可视化技术 微信 肝胆外科 临床 教学 方法
下载PDF
LncRNA-DHC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李理 陶其飞 +1 位作者 杨远 袁声贤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9年第5期939-946,共8页
目的:研究lncRNA-DHC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增殖及侵袭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85例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切除的肝癌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测定l... 目的:研究lncRNA-DHC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增殖及侵袭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85例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切除的肝癌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测定lncRNA-DHC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将其分成lncRNA-DHC高表达组和lncRNA-DHC低表达组,卡方检验分析lncRNA-DHC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lncRNA-DHC的表达与肝癌患者无瘤生存和总生存时间的关系,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风险因素分析。采用慢病毒转染SMMC7721和LM3细胞系,分为沉默表达组(KD组)与阴性对照组(Con组),CCK-8测定KD组和Con组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测定两组侵袭能力。结果:LncRNA-DHC在肝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1.73±1.31vs3.45±1.62,P<0.05)。LncRNA-DHC的表达与肝硬化(P=0.017)、微血管侵犯(P=0.034)相关。LncRNA-DHC低表达组1,3年无瘤生存率低于LncRNA-DHC高表达组,分别为42.1%vs79.5%(P<0.01)与35.6%vs67.6%(P<0.01);lncRNA-DHC低表达组1,3年总生存率低于lncRNA-DHC高表达组,分别为70.3%vs92.5%(P<0.01)与58.2%vs83.4%(P<0.01)。肿瘤大小(P=0.002)、子灶(P<0.001)、lncRNA-DHC低表达(P=0.043)为影响无瘤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大小(P=0.001)、微血管侵犯(P=0.028)为影响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Con组OD450nm值显著低于KD组(P<0.05)。Con组侵袭细胞数少于KD组(30±5vs90±20;P<0.05)。结论:LncRNA-DHC在肝细胞癌中低表达,且与恶性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差相关,lncRNA-DHC低表达为影响肝细胞癌患者无瘤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沉默lncRNA-DHC的表达可促进肝细胞癌细胞增殖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lncRNA-DHC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肝脏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第二肝门区肿瘤手术切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李鹏鹏 刘辉 +6 位作者 傅思源 林川 潘泽亚 章琎 倪俊声 袁声贤 周伟平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75-679,共5页
目的 探讨肝脏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第二肝门区复杂肿瘤切除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外三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第二肝门区肿瘤患者资料,男性58例,女性22例,年龄21~ 70岁,中位年龄52岁.肿瘤最大径... 目的 探讨肝脏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第二肝门区复杂肿瘤切除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外三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第二肝门区肿瘤患者资料,男性58例,女性22例,年龄21~ 70岁,中位年龄52岁.肿瘤最大径3.0 ~ 17.0 cm,中位数为7.6 cm.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合成肝脏三维图像,观察肝内血管与肿瘤关系,计算拟切除及剩余肝脏体积,规划手术方案.术中采用合适的肝血流阻断技术完成肝脏切除手术.观察患者肝内血管走行及变异、手术方式、手术时间、肝血流阻断方式及时间、术中出血量、肝切除体积、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80例患者进行手术风险评估后,23例改变了手术方式.肿瘤压迫1根主肝静脉44例,压迫2根主肝静脉32例,压迫3根主肝静脉4例,同时压迫下腔静脉58例;肝脏6、7段切除12例,肝脏2、3段切除14例,肝脏4、5、8段切除8例,右半肝切除9例,左半肝切除8例,右三叶切除3例,左三叶切除5例,局部肝段切除12例,行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9例.采用全肝血流阻断技术4例,采用选择性肝静脉阻断技术16例.中位手术时间132 min(80~240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580 ml(100~5 000 ml).中位肝切除体积为750 ml(30~2 000 ml).术后出现腹腔出血再手术止血患者1例,术后胆漏14例,需处理胸腔积液患者5例,需处理腹腔积液患者4例,切口感染5例,肺部感染2例,胆道梗阻2例,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运用肝脏三维可视化技术规划手术方案可保障第二肝门区手术的安全,并能优化手术方案,降低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肝肿瘤 第二肝门区 三维可视化
原文传递
肝内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徐庆国 陶其飞 +5 位作者 刘辉 袁声贤 杨远 李鹏鹏 周伟平 吴孟超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目的 总结肝内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诊断与治疗经验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46例肝内胆管囊腺瘤和19例肝内胆管囊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行B超... 目的 总结肝内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诊断与治疗经验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46例肝内胆管囊腺瘤和19例肝内胆管囊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行B超、CT与MRI检查.采用Pringle法或不阻断肝门的方法施行肝切除术,对预后因素进行分析.采用电话或信函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4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法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1)影像学表现:B超、CT或MRI检查提示肝内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影像学表现类似,囊壁有乳头状突起,部分囊壁明显增厚,囊腔可呈多房性.术前影像学检查确诊肝内胆管囊腺瘤20例,肝内胆管囊腺癌7例.(2)手术情况:46例肝内胆管囊腺瘤患者中,行肿瘤局部剜除术22例,肝左叶切除术15例,肝左外叶切除术3例,右半肝切除术4例,肝右后叶切除术1例,肝右前叶切除术1例.38例采用Pringle法阻断肝门,8例未行肝门阻断.手术时间为(175±7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300 mL(200-400 mL),术后发生胆汁漏4例,再出血3例,肝功能不全2例,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19例肝内胆管囊腺癌患者中,行肿瘤局部剜除术9例,肝左叶切除术8例,肝左外叶切除术1例,肝右后叶切除术1例.13例采用Pringle法阻断肝门,6例未行肝门阻断.手术时间为(210±6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00 mL(200-800 mL),术后发生胆汁漏3例,再出血2例,肝功能不全1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病理学检查:肝内胆管囊腺瘤囊腔内表层多为单层柱状上皮,排列整齐,无异型;肝内胆管囊腺癌囊腔内多有乳头状突起,细胞异型明显,并向基底膜浸润.(3)随访情况:57例患者获得随访,8例失访(囊腺瘤5例、囊腺癌3例).随访时间为14- 139个月,其中肝内胆管囊腺瘤2例复发(1例因术后肝衰竭死亡);肝内胆管囊腺癌13例复发,10例死亡,其中1例为肝内胆管囊腺瘤恶变.(4)预后因素分析:肝内胆管囊腺瘤患者1、3、5年生存率均为98%.肝内胆管囊腺癌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31%、1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A19-9是影响肝内胆管囊腺癌患者的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的危险因素(χ^2=8.540,4.946,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A19-9升高是影响肝内胆管囊腺癌患者的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OR=8.239,5.365,95%可信区间:1.664- 40.800,1.022- 28.172,P<0.05).结论 肝内胆管囊腺瘤与囊腺癌临床症状不典型,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术前评估,但符合率低.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CA19-9是评估肝内胆管囊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囊腺瘤 囊腺癌 糖链抗原19-9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癌综合治疗的进展和热点 被引量:52
14
作者 袁声贤 周伟平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3-170,共8页
原发性肝癌(本文特指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的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围绕提高根治性手术切除率和降低术后复发率等难题,肝癌的转化治疗、新辅助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应运而生,极大地丰富了综合治疗的内涵,也成为研究热点。肝... 原发性肝癌(本文特指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的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围绕提高根治性手术切除率和降低术后复发率等难题,肝癌的转化治疗、新辅助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应运而生,极大地丰富了综合治疗的内涵,也成为研究热点。肝癌侵袭转移性强且常合并肝硬化等,综合治疗必不可少,但因手术适应证仍存在争议、个体间异质性大等原因,三种治疗方式尤其是转化治疗和新辅助治疗在概念和治疗方式上并非泾渭分明。治疗目标不同导致治疗方式选择、疗程长短和评估标准等也不同。结合临床实践,笔者分类论述肝癌的转化治疗、新辅助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等最新进展和热点问题,期待开展更多研究获得临床循证医学证据规范综合治疗,从而成为提高肝癌诊断与治疗效果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原发性 转化治疗 新辅助治疗 辅助治疗
原文传递
肝癌肝切除术后特殊类型急性肝功能衰竭临床特征与诊治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袁声贤 刘磊 +7 位作者 杨云 顾方明 祝鹏 黄健 刘福晨 常艳琴 潘泽亚 周伟平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04-807,共4页
目的分析以"弥漫性肝坏死、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先升高后下降再急剧大幅升高"为特征的肝癌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POLF)的临床特征并总结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1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肝切... 目的分析以"弥漫性肝坏死、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先升高后下降再急剧大幅升高"为特征的肝癌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POLF)的临床特征并总结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1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肝切除术后ALT峰值>1000 U/L且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13例肝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出血100~1500 mL,6例病人术中输血。10例病人术中采用Pringle法阻断第一肝门,肝门阻断时间为6~46 min;3例病人未行血流阻断。POLF发生于术后(5.1±2.3)d,主要表现为ALT先升后降再急剧大幅升高至<1000 U/L,CT检查显示弥漫性肝坏死。13例病人总胆红素(TBil)和凝血酶原时间均持续升高,3例病人出现顽固性的大量腹腔积液,6例病人出现肝性脑病,7例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不全。病死率为53.8%(7/13)。所有病例住院时间为(21.9±11.9)d。TBil峰值>150μmol/L的6例病人全部死亡,而TBil峰值<150μmol/L的7例病人仅1例死亡(P=0.004)。ALT峰值>3000 U/L的6例病人中5例死亡,而ALT峰值<3000 U/L的7例病人仅有2例死亡(P=0.102)。结论肝癌切除术后肝脏弥漫性坏死引起的POLF起病隐匿、发展迅速,是围手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术后密切监测肝肾功能,早发现、早干预,降低ALT和TBil的峰值、保护重要器官功能等均对治疗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切除术 肝坏死 急性肝功能衰竭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细胞癌伴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外科治疗1例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声贤 刘磊 +4 位作者 顾方明 黄健 杨云 潘泽亚 周伟平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78-980,共3页
原发性肝细胞癌恶性程度高,容易经血液系统扩散转移,最常见的形式为门静脉癌栓形成,但也可经过肝静脉或肝短静脉血液方向转移至肝后、肝上下腔静脉甚至右心房[1]。然而,肝细胞癌伴肝下下腔静脉单纯血栓形成较为少见。笔者单位收治1例经... 原发性肝细胞癌恶性程度高,容易经血液系统扩散转移,最常见的形式为门静脉癌栓形成,但也可经过肝静脉或肝短静脉血液方向转移至肝后、肝上下腔静脉甚至右心房[1]。然而,肝细胞癌伴肝下下腔静脉单纯血栓形成较为少见。笔者单位收治1例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TACE)后肝后、肝下下腔静脉单纯血栓形成病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下腔静脉 血栓形成 根治性切除术
原文传递
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检查在肝内胆管癌分期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9
17
作者 顾方明 汪珍光 +7 位作者 杨远 刘磊 祝鹏 袁声贤 杨云 刘辉 潘泽亚 周伟平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9-505,共7页
目的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PET-CT)在肝内胆管癌(ICC)分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6年6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190例I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0... 目的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PET-CT)在肝内胆管癌(ICC)分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6年6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190例I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07例,女83例;平均年龄为57岁,年龄范围为37~79岁.190例患者中90例为不存在肿瘤远处转移的手术治疗患者,100例为存在肿瘤远处转移的非手术治疗患者.患者术前行上腹部CT、MRI和PET-CT检查,完善术前检查后遵循患者及家属意愿行手术或非手术治疗.观察指标:(1)术前CT、MRI、PET-CT检查影像学特征.(2)治疗情况.(3)3种检查对手术治疗患者ICC分期中肿瘤直径、肿瘤多发、大血管侵犯、胆管侵犯的评估情况.(4)3种检查对手术治疗患者ICC分期中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评估情况.(5)3种检查对ICC患者ICC分期中远处转移的评估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3组比较采用单因素ANOVA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法.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和(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术前CT、MRI、PET-CT检查影像学特征:190例ICC患者治疗前均行常规上腹部CT、MRI和PET-CT检查.术前CT检查影像学特征:平扫不均匀低密度灶,动脉期肿瘤周边强化,门静脉期肿瘤边缘持续强化,有时可向心性轻中度强化.术前MRI检查影像学特征:T1加权成像不均匀低信号,T2加权成像不均匀高、稍高信号,强化方式同CT检查.术前PET-CT检查影像学特征:横断位图像、融合横断位图像、最大强度投影图像均显示肿瘤周边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摄取异常增高.(2)治疗情况:90例手术治疗患者中81例行肝肿瘤切除+淋巴结清扫术,9例术中发现腹腔转移后仅行肿瘤病灶和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术.100例非手术治疗患者中,30例行全身化疗,23例行局部病灶放疗,47例放弃治疗.(3)3种检查对手术治疗患者ICC分期中肿瘤直径、肿瘤多发、大血管侵犯、胆管侵犯的评估情况:CT、MRI、PET-CT检查诊断90例手术治疗患者肿瘤直径、肿瘤多发的准确率、大血管侵犯的准确率、胆管侵犯的准确率分别为(6.8±2.8)cm、(6.9±2.9)cm、(7.2±2.8)cm,80.0%(72/90)、78.9%(71/90)、72.2%(65/90),87.8%(79/90)、92.2%(83/90)、94.4%(85/90),93.3%(84/90)、95.6%(86/90)、96.7%(87/90),3种检查方法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085,χ^2=1.801,2.662,1.131,P>0.05).(4)3种检查对手术治疗患者ICC分期中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评估情况:CT、MRI、PET-CT检查诊断90例手术治疗患者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和灵敏度分别为62.2%(56/90)、68.9%(62/90)、86.7%(78/90)和40.0%(16/40)、47.5%(19/40)、80.0%(32/40),3种检查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446,14.666,P<0.05);CT检查上述指标与PET-CT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34,13.333,P<0.05),MRI检查上述指标与PET-CT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29,9.141,P<0.05),上述3种检查诊断90例手术治疗患者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特异度分别为80.0%(40/50)、86.0%(43/50)、92.0%(46/50),3种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90,P>0.05).(5)3种检查对ICC患者ICC分期中远处转移的评估情况:CT、MRI、PET-CT检查诊断100例非手术治疗患者远处转移例数分别为27、34、100例,其中锁骨上淋巴结转移40例,骨转移32例,纵隔淋巴结转移30例,肺门淋巴结转移20例、肺转移17例,77例患者合并2个以上部位转移.CT、MRI、PET-CT检查诊断190例ICC患者肿瘤远处转移的准确率分别为61.58%(117/190)、65.26%(124/190)、98.42%(187/190),3种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639,P<0.05),CT、MRI检查分别与PET-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0.592,70.284,P<0.05).结论PET-CT检查弥补了CT和MRI检查诊断ICC分期中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不足,有助于ICC临床分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内胆管癌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磁共振成像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肝细胞癌转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周伟平 袁声贤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0-134,共5页
随着治疗方式的多元化和多学科联合诊断与治疗的规范化,综合运用经肝动脉插管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等方法使中晚期肝细胞癌实现降期,或通过门静脉栓塞、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使剩余肝脏快速增生,以及常规行抗病毒和保肝治疗,让... 随着治疗方式的多元化和多学科联合诊断与治疗的规范化,综合运用经肝动脉插管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等方法使中晚期肝细胞癌实现降期,或通过门静脉栓塞、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使剩余肝脏快速增生,以及常规行抗病毒和保肝治疗,让不同比例的中晚期或剩余肝脏储备不足的肝细胞癌能够成功转化为可切除肝细胞癌。这将成为提高肝细胞癌诊断水平的重要措施和肝细胞癌临床研究的热点。因此,笔者对肝细胞癌转化治疗的内涵、相应策略和进展进行深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肿瘤降期 转化治疗 二期手术 进展
原文传递
血清维生素D对晚期肝内胆管癌病人预后及化疗敏感度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大鹏 袁声贤 +3 位作者 张家宁 李雯 丁文斌 周伟平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3-297,共5页
目的评估血清维生素D水平对无法进行手术的晚期肝内胆管癌病人的预后和化疗敏感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41例无法手术的晚期肝内胆管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按照实体瘤评价标准(RECIST 1.1版)对病人化疗... 目的评估血清维生素D水平对无法进行手术的晚期肝内胆管癌病人的预后和化疗敏感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41例无法手术的晚期肝内胆管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按照实体瘤评价标准(RECIST 1.1版)对病人化疗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以及生存曲线明确血清维生素D水平对肝内胆管癌病人化疗敏感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肝内胆管癌病人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低于健康人群(P<0.0001)。与维生素D低表达组相比,高表达组有更高比例的病人达到"部分缓解"和"病变稳定"(P=0.013),其疾病缓解率(DCR)和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66.7%和22.2%;而低表达组相应数据分别为26.1%和8.7%。高表达组的无进展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均比低表达组更高(P=0.022 vs.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维生素D水平对无法手术的晚期肝内胆管癌病人的化疗敏感度及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化疗敏感性 预后 肝内胆管癌
原文传递
维生素D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及临床转化
20
作者 丁冬阳 孙大鹏 +1 位作者 袁声贤 周伟平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688-694,共7页
目的总结目前维生素D与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以及相关的临床转化应用研究。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维生素D的合成与代谢、维生素D的经典作用与非经典作用、维生素D与HCC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临床转化方面的研究进行综... 目的总结目前维生素D与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以及相关的临床转化应用研究。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维生素D的合成与代谢、维生素D的经典作用与非经典作用、维生素D与HCC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临床转化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结果维生素D作为一种调节机体矿物质和骨代谢的重要细胞因子,其抗增殖、促分化、促凋亡、抗炎、免疫调节等非经典作用在近十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许多研究发现,维生素D与HCC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多种机制影响HCC的发生发展。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维生素D水平与HCC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维生素D能否在临床中作为HCC的预后指标以及治疗方案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证据证实。结论维生素D在HC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维生素D与HCC发病的关系以及相关的临床转化问题,有望为HCC的防治开辟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维生素D 维生素D受体 临床转化应用 预后指标 综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